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雲南省產業發展政策

雲南省產業發展政策

發布時間:2021-03-01 17:44:56

1. 雲南省關於物流產業政策有哪些

呈貢縣轄2個鎮、5個鄉:龍城鎮、洛羊鎮、龍街鄉、大漁鄉、馬金鋪鄉、吳家營鄉、七甸鄉。「中國花卉第一縣」、「亞洲花都」——呈貢位於高原明珠——滇池東岸,東經102°45ˊ-103 °00ˊ,北緯24 ° 42ˊ一25 °00'。距昆明市區僅12公里,是昆明市的近郊縣。境內道路縱橫交錯:昆河、南昆鐵路,昆洛、昆河兩條國道,安石、昆玉兩條高等級公路等穿境而過,自古以來就是滇南、滇東南通往昆明的必經之地,有省府「東南大門之稱」。全縣轄四鄉三鎮36個社區居委會、29個村委會,155個自然村,國土面積46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241公頃,總人口15.81萬人。在這塊神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勤勞、勇敢、智慧的呈貢人民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歷史,鑄就了譽滿全球的中國花卉第一品牌——「斗南花卉」,讓呈貢成了集產花、銷花、觀花、賞花及插花藝術、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大花城,贏得「花鄉」、「果鄉」、「菜鄉」、「魚米之鄉」、「礦泉水之鄉」等諸多美譽。呈貢縣歷史悠久。3000多萬年前,「昆明人」就在呈貢縣龍潭山一帶繁衍、生息。公元前三世紀,楚國大將庄蹻率部入滇,在呈貢建立了盛極一時的古滇王國,楚文化和滇文化相互融合,展開了古滇國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演繹了一個個神奇動人的故事。十三世紀中葉,元平大理後,公元1275年設置呈貢縣,沿襲至今。抗戰時期,冰心、費孝通、沈從文等名人、學者薈萃呈貢,著書、講學、從事抗日斗爭等工作,對呈貢,費老先生更是情有獨鍾,曾以「遠望滇池一片水,山明水秀是呈貢」加以贊譽。呈貢縣屬低緯度高原平壩地區,地勢平緩,海拔1900米至2000米左右,氣候屬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型,年平均氣溫14.7攝氏度,年日照數2200小時,年均降雨量800毫米,森林覆蓋率46%,四季如春,藍天、鮮花、湖濱、「漁舟唱晚」,獨特的氣候條件,造就了最適宜人類居住的人間天堂。。隨著呈貢新城建設步伐的推進,呈貢已經成為投資的熱土。新城建設轟轟烈烈、如火如荼,商機無限,各路商家紛至沓來。馬來西亞實康集團、香港華潤集團、四川嘉禾、上海華源、昆明官房等國內知名企業踴躍到新城尋找投資項目、開拓事業發展的空間。昆明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城區主幹道、巨力集團電力器材建設、雲南國際雲葯港項目等相繼開工。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呈貢新城將成為現代都市與地方人文相融合、新興工業與特色產業共同發展的現代化大都市,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山水園林城市出現在滇池東岸。從呈貢到現代新昆明呈貢新城,呈貢的容顏和城市功能,都將發生前所未有的巨變——現代物流中心、國際行政商務區、大學區、新興工業產業基地、廣播電視產業化項目、國際花卉交易及研發區、現代生態居住社區等等。現代新昆明的總體規劃,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未來昆明呈貢新城的迷人畫卷:——依山傍水的山水城市。東依高山、西臨滇池、地域遼闊,這是呈貢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十年後,一座依山傍水的現代化新城,將會讓工作、生活在這時的人們倍感清自豪,讓初到這里的人們流連忘返。——鳥語花香的生態新城。向國際高標准看齊的綠地、園林,加上早已名滿天下的鮮花,未來的呈貢新城,將是一座鳥語花香的生態新城,將是地地球上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舒適宜人的休閑娛樂中心。規劃用地160平方千米、擁有人口95萬的現代新昆明呈貢新城,屆時大廈林立、小區密布、商賈雲集,為滿足消費需要而配套興建的眾多娛樂休閑場所,將使呈貢新城成為現代化的休閑娛樂中心。——面向東盟的教育基地和人才中心。在未來呈貢新城的東南,已經劃出了一塊20平方千米的土地,不久的將來,省內外多所知名的大學及科研機構將入住這里。呈貢新城,將成為現代新昆明的教育基地的面向東盟的人才中心。——國際一流的科技工業產業基地。豐富的自然資源、眾多即將入駐的大學校園及科研機構、新興工業區,將使呈貢新城成為現代昆明的科技工業生產基地。——現代新昆明的物流中心。呈貢新城所在的東部,歷來是昆明出入的門戶,汽車站、火車站和機場就在附近。在現代新昆明的規劃中,以集裝箱為主的綜合性現代物流基地的面向東盟的國際物流中心,就建在呈貢新城。——亞洲最大的花卉產業區。呈貢擁有「中國花卉第一縣」的美譽,斗南花卉早已走出國門、名滿天下。未來,花卉將成為呈貢的「名片」的支柱產業;建設國際化的花卉產業區的花卉研發基地,是呈貢現在的目標之一。今天的呈貢,「亞洲花都」、「新興工業園區」、「科研教育基地」、「國際物流中心」等發展目標日漸凸現,可謂充滿了商機。呈貢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及時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實施「高速發展工程」、「雲嶺先鋒工程」、「平安呈貢工程」、「改革創新工程」等四大工程,進一步促進了呈貢的可持續發展。。

2. 從二0一一年到現在中國及雲南省關於農業科技產業的相關扶持文件詳細名錄有那些

雲南省2013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
產業化經營項目申報指南

為便於社會各界參與農業綜合開發建設,鼓勵符合條件的項目單位積極申報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實現公開、公正、公平、科學選項,現就我省申報2013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有關事宜發布指南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以中央和省關於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相關方針政策為指導,以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圍繞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扶持具有明顯競爭優勢和輻射帶動作用的產業化經營項目,促進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和農產品加工業結構升級,提高農業生產的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和標准化水平,逐步形成優勢突出和特色鮮明的主導產業,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建設。
二、扶持方式、范圍和重點
(一)扶持方式
2013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採取貸款貼息和財政補助兩種扶持方式,以貸款貼息為主;同一項目單位同一年度只能申報一種扶持方式。
(二)項目范圍
扶持范圍:1.經濟林及設施農業、畜禽水產養殖等種植養殖基地項目;2.農產品加工項目;3.農產品儲藏保鮮、產地批發市場等流通設施項目。
(三)項目扶持重點
一是突出優勢產業。重點扶持糧食、蔗糖、畜牧、蔬菜(含食用菌)、茶葉、漁業、薯類、蠶桑、經濟林果、花卉、油料(含木本油料)等優勢產業。二是突出關鍵環節。著重支持優勢農產品的種植、養殖、產品加工、儲藏保鮮、流通設施建設以及相關的科技開發等服務體系建設。三是突出示範帶動作用強、成規模、有效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四是突出山區綜合開發。著重支持帶動山區農民增收致富的產業化經營項目。
重點扶持產業之外的中成葯深加工、木材深加工、紡織品深加工等項目不予扶持。
三、扶持對象
符合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扶持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
四、扶持政策
(一)貸款貼息項目
1.優先扶持固定資產貸款貼息項目;優先扶持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農村信用聯社合作選定的貸款貼息項目;優先扶持糧油加工及「菜籃子」產品貸款貼息項目。
2.流動資金貸款貼息主要扶持農產品加工所需原料收購的流動資金貸款貼息項目。
3.固定資產貸款貼息范圍為2011年1月1日以後簽訂貸款合同(包括2010年簽訂貸款合同、申請連續貼息的合作貸款項目)、在2012年會計年度實際發生並已經支付的利息。固定資產貸款貼息要求單筆貸款300萬元以上,最高貼息貸款額度不超過6000萬元。
固定資產貸款貼息期限: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合作的貸款貼息項目一般為3年,最長不超過5年;其他項目最長不超過2年。
4.流動資金貸款貼息范圍為2011年6月30日以後簽訂貸款合同、在2012年會計年度實際發生並已經支付的利息。流動資金貸款貼息要求單筆貸款100萬元以上,且累計達到500萬元以上,最高貼息貸款額度不超過6000萬元。
5.對於同時申請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貸款貼息的項目,貼息的貸款額度上限合計為6000萬元。
6.貼息率不高於同期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檔次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
(二)財政補助項目
1.財政補助資金向農民專業合作社申報的項目傾斜。
2.財政補助資金扶持重點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申報的種植、養殖基地及產地初加工、儲藏保鮮項目;龍頭企業申報的種苗、種畜禽繁育及規模化養殖基地項目,農產品加工所需的技術改造、產品升級和廢棄污染物綜合利用等項目,農產品儲藏保鮮、產地批發市場建設項目。
3.農民專業合作社申報的項目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不高於100萬元、不低於20萬元,龍頭企業申報的項目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不高於200萬元、不低於50萬元。
4.地方財政按政策規定落實配套資金。
5.項目單位建設投資中的自籌資金,合作社項目不低於所扶持的財政補助資金總額;龍頭企業項目建設投資中的自籌資金不低於建設投資的60%。
6.財政補助資金使用范圍
(1)種植基地項目:主要用於種苗繁育、經濟林及設施農業種植基地所需的灌排設施、農用道路、輸變電設備及溫室大棚,質量檢測設施,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範及培訓等。
(2)養殖基地項目:主要用於種畜禽繁育及養殖基地所需的基礎設施、疫病防疫設施、廢棄物處理及隔離環保設施、質量檢測設施,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範及培訓等。
(3)農產品加工項目:主要用於與技術改造、產品升級和廢棄污染物綜合利用等相配套的設施設備,質量檢驗設施,衛生防疫及動植物檢疫設施,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對農戶進行培訓等。
(4)儲藏保鮮、產地批發市場項目:主要用於農副產品市場信息平台設施,交易場所、倉儲、保鮮冷藏設施,產品質量檢測設施,衛生防疫與動植物檢疫設施,廢棄物配套處理設施等。
財政補助資金用於項目可行性研究、環境影響評價費用等項目前期費用的比例,原則上不超過項目財政補助資金總額的3%。
五、申報要求及立項條件
(一)貸款貼息項目申報要求
1.貸款由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用途符合國家金融政策和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扶持范圍;
2.貸款期限、貼息期限及額度等符合規定要求;
3.項目申報單位具有法人資格,經營狀況良好;
4.法人代表具有良好的社會形象和誠信記錄;
5.貸款項目對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和就業帶動作用明顯;
6.申報材料齊全完整、真實可靠。
(二)財政補助項目立項條件
1.基本條件
--有明確的主導產業發展目標和建設項目的主客觀要求;
--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規劃;
--資源優勢突出,區域特色明顯;
--市場潛力較大,輻射帶動能力強,預期效益好;
--規范生產,品質優良,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求;
--產品科技含量較高,達到相關標准,競爭優勢比較明顯;
--技術方案可行,技術依託可靠,工藝路線合理;設備方案與技術方案、工藝路線匹配;
--土地流轉用地或項目建設用地手續合法;
--低耗節能,符合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要求;
--投資估算合理,自籌資金來源有保障,籌資方案可行。
2.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條件:
--2010年12月31日以前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取得法人資格;
--成員以貨幣出資、非貨幣出資等形式入股,成為經濟實體;
--以產品和服務為紐帶,農民自發組織;
--經營狀況良好,凈資產不低於申請財政補助資金總額;
--產權明晰,運行機制合理,章程規范,管理制度完善;
--財務規范,獨立核算;
--優先扶持規范運營,具有一定規模和示範帶動作用強的合作社。
3.龍頭企業的條件:
--2009年12月31日以前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具有法人資格;法人代表具有良好的社會形象和誠信記錄;
­--經營業績良好,2010、2011年連續盈利,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具有一定的經營規模和經濟實力。2011年固定資產凈值300萬元以上,凈資產不低於申請財政補助資金總額的2倍;
--2010、2011年資產負債率低於70%,銀行信用等級A級以上(含A級,未向銀行貸款的除外);
--財務規范、管理嚴格,資產優良,不欠稅、不欠工資、不欠社會保險金;
--建立了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經營管理機制,能保證項目按計劃建成和財政資金規范、安全、有效使用;
--與農民以多種形式,形成聯結緊密、科學合理的利益共同體。龍頭企業實施的項目直接帶動農戶200戶以上;加工項目向農戶采購的原料占所需原料的70%以上,流通設施項目涉及的農產品主要來自當地農戶。
(三)不予受理的項目及項目申報單位
1.國家產業政策限制和淘汰的相關項目(參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
2.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名錄和有關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公約附錄的動植物加工流通項目。
3.截止到2012年底,同一項目單位(包括母公司和各個子公司、不同公司但同一法人代表)已獲得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連續扶持(含貸款貼息和財政補助兩類項目)滿3年的,不在2013年申報范圍。該項目單位,如再次申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扶持,須間隔2年以上。
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合作的貸款貼息項目單位,連續扶持最長不超過5年(含貸款貼息和財政補助兩類項目)。
4.已申報2013年農業綜合開發部門項目的,不在此次申報范圍。
5.2011年未上繳國有股權分紅收益的農業綜合開發投資參股企業,以及未按期歸還以前年度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有償資金借款的龍頭企業,不得申報2013年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
6.上市企業(含控股公司、母公司、子公司)不在此次項目申報范圍。
(四)需提供相關材料
1.貸款貼息項目:銀行貸款合同和貸款到位憑證;貸款銀行出具的利息結算清單、利息支付原始憑證、還款憑證;項目單位法人營業執照副本;項目單位獲得的貸款銀行信用等級評定證書及授信證明復印件;由社會中介機構出具的項目單位2011、2012年度財務審計報告。固定資產貸款貼息項目須提供貸款銀行批復文件復印件,工程施工(或設備采購)合同或付款憑證;流動資金貸款貼息項目須提供農產品收購合同或憑證。上述材料須提供完整、清晰復印件。
2.財政補助項目:農民專業合作社申報應提供項目申報書及附件、2011年度財務審計報告等;龍頭企業申報應提供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及附件、2010和2011年企業財務審計報告等。項目申報書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含附件)使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印發的統一格式,並須提供電子版。
(五)需說明相關情況
1.同一項目單位2012年度已得到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扶持、擬申請連續扶持的,在申報材料中,須詳細說明項目單位現狀及項目建設、資金使用管理等情況。固定資產貸款貼息項目申請連續貼息的,須在申報材料中說明上一年度的貼息情況。
2.項目單位需說明近兩年申請農業綜合開發資金之外的其他財政專項資金的情況。
(六)財政補助和貸款貼息項目的申報范圍一般限於81個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縣(市、區),所有項目均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通過項目實施地的縣級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自下而上逐級申報。固定資產貸款貼息項目可適當突破農業開發縣的限制,非農業開發縣的企業申報固定資產貼息項目,可通過縣級財政部門向所在州(市)農發辦申報。
(七)各項目申報單位申報材料必須真實准確,按規定要求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項目申報書。凡弄虛作假的,一經發現,將取消申報資格,五年內不得申報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各級農發辦事機構要扎扎實實做好項目的前期准備工作,特別是要確保項目申報材料的真實、全面、可靠,如發現審核不嚴、弄虛作假、違規操作等情況,按《農業綜合開發財政資金違規違紀行為處理辦法》(財發〔2011〕7號)等規定嚴肅處理。
(八)各州市級農發辦須於2012年8月8日前向省農發辦申報財政補助項目;於2013年1月15日前申報貸款貼息項目,越級申報、逾期申報,概不受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提綱、合作社項目申報書編寫大綱等有關資料,請向當地農發辦索取,或在財政部門戶網站下載。申報程序、具體申報材料、開發縣名單及其他有關事宜請向各州(市)財政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咨詢。
關於印發
2012
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

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

國農辦
[2011]170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局),新疆生產建設
兵團財務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農業部農業綜合開發機構:

現將《
2012
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申報指南》印發給你們(電子文檔可到財
政部門戶網站查看、下載),請據此認真做好項目前期准備工作。

附件
:2012
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申報指南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

附件
:

2012
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









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國家財政支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是農業綜合開發的
一項重要任務。為更好地體現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和在更大范圍內擇優選項,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業
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申報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依照《國家農業綜合開發
資金和項目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
60
號),現發布
2012
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申報
指南。

一、指導思想

歷史老照片不能說的秘密
慈禧軍閥明末清初文革晚清

以黨中央、
國務院關於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方針政策為指導,
以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和農民
專業合作社、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圍繞區域主導
產業發展需要,著力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通過扶持具有明顯競爭優勢和帶動作用的產業化
經營項目,提高農業生產的標准化、規模化、專業化水平,促進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和農產品加工業
結構升級,推進現代農業建設。

二、扶持范圍和重點

(一)扶持范圍

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扶持的項目范圍包括:
經濟林及設施農業、
畜禽水產養殖等種植養
殖基地項目;糧油、果蔬、
畜禽等農產品加工項目;
農產品儲藏保鮮、產地批發市場等流通設施項目。

產業化經營項目一般安排在農業綜合開發縣。

(二)扶持重點

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重點扶持的產業包括:
專用小麥、
專用玉米、
優質水稻、
高油大豆、
「雙低」油菜、「雙高」糖料、棉花、蔬菜、畜禽、名優經濟林(果)、茶葉、名優花卉、蠶桑、水
產等。

各省可根據國家產業政策扶持重點和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
結合本省實際,
確定重
點扶持的優勢農產品產業。

重點扶持產業之外的中成葯深加工、
木材深加工、紡織深加工以及深海養殖、
捕撈等項目一
般不予扶持。

三、扶持對象

符合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扶持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

四、扶持方式和相關政策

農業綜合開發扶持產業化經營採取貸款貼息和財政補助兩種方式,以貸款貼息為主。

東部地區(北京、天津、遼寧、大連、上海、江蘇、浙江、寧波、福建、山東、青島、廣東
12
個省、市)中央財政產業化經營項目資金
70
%以上用於貸款貼息項目,
30
%以下用於財政補助項
目。

中部地區(河北、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
10
省)中
央財政產業化經營項目資金
65
%以上用於貸款貼息項目,
35
%以下用於財政補助項目。

西部地區(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雲南、貴州、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新
疆生產建設兵團
12
個省、市、區、單位)中央財政產業化經營項目資金
60
%以上用於貸款貼息項目,
40
%以下用於財政補助項目。

西藏自治區中央財政產業化經營項目資金全部用於財政補助項目;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中央財
政產業化經營項目資金
40
%以上用於貸款貼息項目,
60
%以下用於財政補助項目。

(一)貸款貼息項目

1.
鼓勵中央財政貼息資金
30
%以上用於固定資產貸款貼息,
70
%以下用於農產品加工所需
原料收購流動資金貸款貼息。

2.
優先扶持糧食加工、轉化貸款貼息項目;優先扶持固定資產貸款貼息項目;優先扶持與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合作選定的貸款貼息項目。

3.
固定資產貸款貼息范圍為
2010

1

1
日以後簽訂貸款合同
(包括
2009
年簽訂貸款合同、
申請連續貼息的貸款)、在
2011
會計年度實際發生並已經支付的利息。對落實單筆固定資產貸款
300
萬元以上的項目予以貼息,最高貼息貸款額度不超過
6000
萬元。

固定資產貸款貼息期限: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合作的貸款貼息項目一般為
3
年,最長不超過
5
年;其他項目最長不超過
2
年。

4.
流動資金貸款貼息范圍為
2010

6

30
日以後簽訂貸款合同、在
2011
年會計年度實際
發生並已經支付的利息。對落實單筆流動資金貸款
100
萬元以上,且累計達到
500
萬元以上、
6000

元以下的部分予以貼息。

5.
對於同時申請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貸款貼息的項目,
財政貼息的貸款額度上限合計為
6000
萬元。

6.
貼息率根據同期人民銀行同檔次貸款基準利率確定。

(二)財政補助項目

1.
財政補助資金
60
%以上用於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項目,
40
%以下用於扶持產業化龍頭企
業項目。

2.
重點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申報的種植、
養殖基地及產地初加工、
儲藏保鮮項目;
龍頭企業
申報的種苗、種畜禽繁育及規模化養殖基地項目,農產品加工所需的技術改造、產品升級和廢棄污染
物綜合利用等項目,農產品儲藏保鮮、產地批發市場建設項目。

3.
農民專業合作社申報的項目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不高於
100
萬元、不低於
20
萬元,龍頭企
業申報的項目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不高於
200
萬元、不低於
50
萬元。

4.
地方財政按政策規定落實配套資金。

5.
項目單位的自籌資金不低於所扶持的財政補助資金總額。
具體比例由各省根據實際情況確
定。

6.
財政補助資金使用范圍


1
)種植基地項目:主要用於種苗繁育、經濟林及設施農業種植基地所需的灌排設施、農
用道路、輸變電設備及溫室大棚,質量檢測設施,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範及培訓等。


2
)養殖基地項目:主要用於種畜禽繁育及養殖基地所需的基礎設施、疫病防疫設施、廢
棄物處理及隔離環保設施、質量檢測設施,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範及培訓等。


3
)農產品加工項目:主要用於與技術改造、產品升級和廢棄污染物綜合利用等相配套的
設施設備,質量檢驗設施,衛生防疫及動植物檢疫設施,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對農戶進行培訓等。


4
)儲藏保鮮、產地批發市場項目:主要用於農副產品市場信息平台設施,交易場所、倉
儲、保鮮冷藏設施,產品質量檢測設施,衛生防疫與動植物檢疫設施,廢棄物配套處理設施等。

財政補助資金用於項目可行性研究、
環境評估費等項目前期費用的比例,
原則上不超過項目
財政補助資金的
3
%。

五、申報要求和立項條件

(一)貸款貼息項目申報要求

1.
貸款用途符合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扶持范圍和重點;
2.
貸款期限、
貼息期限及額度等
符合規定要求;

3.
項目申報單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經營狀況良好;

4.
法人代表具有良好的社會形象和誠信記錄;

5.
貸款項目對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和就業帶動作用明顯;

6.
申報材料齊全完整、真實可靠。

(二)財政補助項目立項條件

1.
基本條件

--
有明確的主導產業發展目標,且有建設項目的主客觀要求;

--
申報項目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規劃;

--
資源優勢突出,區域特色明顯;

3. 雲南省的八大產業有哪些

雲南省將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點,大力發展8大重點產業
1、生物醫葯和大健康產業
2、旅遊文化產業
3、信息產業
4、物流產業
5、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
6、新材料產業
7、先進裝備製造業
8、食品與消費品加工製造業

4. 雲南省旅遊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相關文件,總結戰略布局、戰略措施

雲南省旅遊產業13五發展規劃,相關文件總結戰略布局戰略措施,雲南省旅遊13五發展計劃的話,對於雲南省旅遊行業是一種推進,以及對雲南旅遊的話時實施了一系列的戰略部署。

5. 雲南省 農業產業化 政策

加快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建設雲南社會主義新農村雲南民進省委 新世紀的雲南農業和農村經濟,同全國一樣,正處在改革和發展的關鍵時期,面臨著許多新的機遇和挑戰。要加快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在「十一五」期間應緊緊抓住發展中的三大機遇: 其一,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描繪了我國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建議》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擺在「十一五」時期主要任務的第一條,並具體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新農村建設要求,為我們指明了今後一個時期農村工作的努力方向; 其二,中共雲南省委第七屆七次全會通過的《中共雲南省委關於制定雲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將「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積極培育龍頭企業,促進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建設特色農產品商品基地,盡快形成一批優質農產品產業群、產業帶」作為「著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任務。 其三,農業部決定從2006年起組織實施「農業產業化和農產品加工推進活動」,將始終圍繞提高對農戶的帶動力這個核心,力爭今後五年龍頭企業對農戶的帶動能力,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抓住農產品增值這個關鍵環節,預計到2010年,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將達到1.5:1,平均每年提高0.1個點。 民進作為參政黨,一直關注「三農」問題。近年來,民進雲南省委曾做過 「關於雲南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調研」、「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的調研」等,並形成了書面調研報告,在此基礎上,結合我省農業發展的實際,根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要求,民進雲南省委從促進我省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步伐的角度,對我省龍頭企業發展中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歸納如下: 一、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中取得的成績 「十五」以來,應該看到,我省陸續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如《中共雲南省委、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意見》、《雲南省農業產業化經營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和運行監測管理暫行辦法》等,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明確了以發展為主題,結構調整為主線,積極引進和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戰略重點,使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不斷深入,主要農產品持續快速增長,資源優勢和區域優勢逐步得到發揮,形成一批在全國具有一定競爭實力的產業:(一)煙、糖、茶、膠、鮮切花等傳統優勢產品分別位居全國前列,一批具有雲南地方特色的經濟作物如咖啡、熱帶亞熱帶瓜果、冬春早蔬菜、香料、葯材等正在不斷壯大發展,成為雲南農業中新的經濟增長點;(二)由於實施了退耕還林、還草的經營方針,大力發展畜牧業、水產業,使其成為了一些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三)各種農業商品基地和農產品加工業的建設大量興起,一批帶動千家萬戶發家致富的龍頭企業越來越壯大,如 「玉煙」就成功地實施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目前我省有農業產業化經營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3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84家。 二、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中還存在的問題 (一) 「龍頭企業+農戶」發展模式中的信譽危機突出; (二)產業組織結構不適應農業產業化的高水平發展; (三)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和產品科技含量普遍偏低; (四)經營環境和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五)政府角色定位有待改善; 三、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中的對策建議 (一)堅持為農服務的正確方向 我省各級政府和領導幹部都需要樹立:「扶持產業化就是扶持農業,扶持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觀念,充分認識培育和發展龍頭企業在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增強農業競爭力中的作用,進一步提高對加快龍頭企業發展的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通過市場引導、龍頭帶動、政策扶持、政府服務,全面提高農民組織化、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水平; (二)大力發展龍頭企業,廣開投融資渠道 根據實際,制定和實施傾斜政策,廣辟資金來源,多渠道增加投入,逐步建立地方財政投入為導向,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投入為主體,信貸、外資及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層次、多元化的農業龍頭企業投融資體系。如,地方財政的支農資金,每年可安排一定資金投入前景好的農業企業,用於項目經營、技術開發和技術改造;財政資金也可探索入股、貸款貼息等方式的扶持;商業銀行、信託、信用合作社應把農業龍頭企業作為投入的重點;以開放的優惠的政策和條件,吸引外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為加快龍頭企業的發展搭橋鋪路; (三)加大對農業科技型龍頭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 農業科技型龍頭企業除享受國家和省制定給予農業龍頭企業的扶持政策外,還應給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持。一是經認定的省級農業科技型龍頭企業,應視作高新技術企業,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的各項優惠政策;二是農業科技型龍頭企業從事技術轉讓、技術服務、技術培訓、技術開發、企業開發培育的動植物新品種出售收入,應比照科研開發機構「四技服務」收入的政策,給予相關稅收減免,財政資金應給予貸款貼息和補貼;三是鼓勵科研機構、科技人員以技術成果及管理入股,同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企業擁有的技術成果、動植物新品種、專利技術等知識產權可視為資本金投入,可占企業20%以內的注冊資金;四是鼓勵科技人員和有經營能力的企業家領頭辦農業科技型龍頭企業和中介服務組織,支持農業科技、管理人員到農業產業化組織中兼職,在職稱評定等方面享受其它人員相同政策。 (四)加強農業中介機構和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農業龍頭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和引導大中專畢業生到農業龍頭企業工作和創業;各級政府部門的人才培養引進計劃中,把培養、引進農業龍頭企業的科技人才、經營管理人才作為重要內容,在學習、培訓、經費上給予支持;對在農業龍頭企業工作的科技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在政府獎勵、職稱評定、落戶、子女就學等方面給予同在科研機構、國有企業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同等政策待遇,加大農業龍頭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力度,為全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五)抓好農業信息服務,壯大農業龍頭企業 農業部門、科技部門應開展信息服務工作,鼓勵民間信息行業、農業咨詢行業、科技咨詢行業等中介機構的發展。建立科學准確、反應靈敏和運轉高效的農業科技信息體系。當前,一要加大農產品信息、農業科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二要及時向農民傳遞權威的生產、技術、價格和供求信息。三要加強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和農業技術交易市場建設。統籌規劃,加大建設力度,整合好現有的農產品、農業科技信息資源,通過合作、股份、合夥等多種形式,將雲南省現有的省直部門、各市、各單位辦的農業信息網和科技信息網資源進行改革重組,實行資源共享。開展信息到鄉、進村、入戶,將信息服務的觸角延伸到廣大企業和千家萬戶,形成國內外市場、政府、企業、科研機構、高等學校、鄉鎮、村、農戶縱橫交錯互動的多維的網路體系。加強信息採集、加工分析,改變重硬體建設輕信息採集加工的傾向,真正發揮信息網路和信息資源的作用,以適應農業科技型龍頭企業發展的要求。針對中小企業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信息獲取量少等現狀、實現人才和信息資源的共享。 (六)規范各種利益關系,完善企業運行機制 規范雲南省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戶、科研機構之間的利益關系,完善企業運行機制。 1、建立合理的利益調節機制。把農業龍頭企業在技術成果轉化、新產品轉讓、產品加工、銷售等環節的高額利潤返還一部分給原材料生產和科研開發環節,讓農民、科研機構、科技人員獲得從原材料生產到加工、銷售、新品種轉讓等生產經營環節的平均利潤; 2、建立和完善約束機制。促使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戶、科技人員、科研開發機構實行雙向承包,採用合同契約的形式進行自我約束,規范各主體之間的關系,建立良好的合作運行機制; 3、建立風險調節機制。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從經營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風險基金,以備技術轉化、科研開發失敗和產品滯銷、市場波動時進行自我保護、增強抗禦市場風險的能力; 4、建立健全法律保障機制。有關部門要嚴格執法,強化合同監督,通過章程、合同契約來明確各方的責任、權力、義務,規范各方的經濟行為,力促各項合同兌現,保護各方面的利益。 (七)扶優扶強,培育一批有市場競爭力大企業、大集團 隨著我國農副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我省的龍頭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和發展,關鍵取決於形成一批技術水平高、覆蓋面大、競爭力強的名牌產品。如昆明雪蘭牛奶有限公司,市場潛力大、發展前景好,對他們一方面要運用現代市場經濟管理方式,從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利益機制等方面進行深化改革,運用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建立一系列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進行動態考核管理。引導企業瞄準國內外先進水平,在市場開拓、技術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實施品牌戰略上狠下功夫,向高起點、大規模、外向型、實力強龍頭企業和集團奮進,爭取「十一五」期間,我省有龍頭企業進入農業部「十一五規劃 :『農業產業化和農產品加工推進活動』中的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和超過50億元的龍頭企業。」

6. 雲南省扶持種植項目的政府文件

1.農業科技示範園
申報條件:重點領域是種子種苗、設施農業、園林園藝、無公害農藝栽培、特色農產品開發與精深加工、畜禽良種及產業化、健康養殖等產業及相應的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體系構建與示範推廣。
①專業型示範園是指以動植物新品種選育、擴繁、試驗、示範、推廣為目的 ,地域固定的試驗示範基地。示範園建設主體為企業 ,企業年銷售收入應達3000萬元以上且盈利。
②綜合型示範園是指以骨幹企業為龍頭 ,集標准化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在相對固定區域內應用示範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示範園內需具有骨幹企業 1家以上,年銷售收入不低於5000萬元且盈利。
支持政策:通過認定的示範園 ,對通過認定的企業或單位一次性給予20萬元認定補助經費 ,用於後期建設中的研究與開發、示範、推廣、培訓等工作。
2.科技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
申報條件:在本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民政部門登記注冊。具有一定經濟基礎和產業規模,經濟效益良好 ,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年度總收入不低於200萬元 ;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須科技服務業績顯著 ,會員年度總收入不低於200萬元。對當地農民增收具有較大帶動作用。通過建立可靠、緊密、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 ,擁有會員50戶以上 ,農戶年度人均純收入增長15%以上。
支持政策:對於已認定的雲南省科技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一次性給予5萬元認定補助經費,主要用於該組織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範、推廣等。發展業績突出的雲南省科技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可以申請省科技廳的滾動支持。
3.農產品深加工科技型企業
申報條件:在我省境內依法設立 ,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資產總額3000萬元以上 ,近三年年均銷售收入在3000萬元以上 ;資產負債率低於 70%,是盈利企業。近三年農產品深加工銷售收入占企業總銷售收入的60%以上。企業深加工技術或產品獲得 1件 (項)以上專利或有機食品、綠色食品、中國馳名商標、雲南省著名商標等授權 ;有較健全的市場營銷網路 ,主營產品產銷率達 90%以上。近三年研發投入占企業銷售收入比例達 1%以上,每年在研新產品或新技術項目不少於 1項。企業銀行信用等級在 A級以上(含A級)。
政策支持:對通過認定的企業或單位一次性給予5萬元認定補助經費,省科技廳對獲認定的雲南省農產品深加工科技型企業 ,將在省科技計劃項目上給予優先支持 ,並積極推薦申報國家相關科技計劃支持。
4.科技特派員
申報條件:
①創業型科技特派員。創辦(領辦 )的企業或者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以及以技術(知識產權等)入股的方式與企業或者經濟合作組織結成利益共同體的企業或者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登記注冊時間在一年以上 ;年度銷售收入不低於100萬元且實現盈利 ;以技術(知識產權等)入股的方式與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的 ,企業上年度銷售收入不低於 500萬元且實現盈利;以技術(知識產權等 )入股的方式與經濟合作組織結成利益共同體的,經濟合作組織上年度銷售收入不低於300萬元且實現盈利。
②服務型科技特派員:原則應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者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從事科技服務時間不低於2年,所服務的企業上年度銷售收入不低於300萬元且實現盈利 ,或者所服務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上年度銷售收入不低於200萬元且實現盈利 ;服務期間幫助服務對象解決技術難題 2項以上。
支持政策:省科技廳對通過認定的雲南省科技特派員 ,將積極組織科技培訓、交流等活動,在省科技廳給予優先支持 ,並積極推薦申報國家相關科技計劃項目;積極向金融機構推薦雲南省科技特派員創業、服務項目,多渠道加大對雲南省科技特派員創業、服務的扶持力度。
5.農村科技輔導員
申報條件:應熟練掌握一項實用技術,並具有較好的科技服務能力。從事種植、養殖和農產品加工2年以上 ,且帶動農戶不少於 20戶;服務當地農戶2年以上 ,所服務的農戶不少於10戶。對當地特色產業發展具有較好促進作用,或科技信息工作業績突出的鄉土人才給予優先認定。
支持政策:省科技廳對通過認定的雲南省農村科技輔導員,將積極組織科技培訓、交流等活動。每三年表彰獎勵一批雲南省優秀農村科技輔導員。
6.雲南省優質種業基地
申報條件:申報主體單位為本省行政區域內登記注冊二年以上,從事種業研究開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示範活動,具有完善組織管理體系的獨立企業法人單位 ;申報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 ,對其主要產品 (品種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或獲得省級 (含 )以上頒發的生產 (經營 )許可證;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 10%以上 ;申報單位上年度銷售收入不低於 1000萬元 ,其中繁育種收入及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銷售收入累計不低於 300萬元。
支持政策:對通過認定的企業或單位一次性給予 5萬元認定補助經費 ,雲南省優質種業基地申報省科技計劃項目,省科技廳給予優先支持 ,並積極推薦申報國家相關科技計劃項目支持。
7.中葯材種植 (養殖 )科技示範園
申報條件:雲南行政區域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從事中葯材種植 (養殖 )三年以上的企業或獨立核算的經濟合作組織。與州市級以上科研機構合作 ,具有較強的中葯材種植 (養殖 )技術研發、推廣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 所生產、經營的品種屬道地品種 ,自有 200畝以上連片的中葯材種植 (養殖 )核心基地 (附加值和養殖葯材品種不要求面積 ),通過高GAP認定的優先 ;與帶動種植(養殖 )的農戶有長期的合作關系,已以契約形式建立起穩定的技術、市場、管理體系 ,帶動種植基地 1000畝以上 ,年銷售收入1000萬元以上。
支持政策:對通過認定的企業或單位一次性給予 20萬元認定補助經費 ,用於後期建設中的研究與開發、示範、推廣、培訓等工作。雲南省中葯材種植 (養殖 )科技示範園申報省科技計劃項目 ,省科技廳給予優先支持。
8.中葯材良種繁育基地
申報條件 :雲南行政區域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從事中葯材種子 (苗)生產三年以上的企業或獨立核算的經濟合作組織。與州市級以上科研機構合作 ,具有較強的中葯材良種選育、培育和繁育研發能力 ;有固定良種生產場地和生產人員 ,對外 (含對農戶的賒銷 )銷售種苗比率 60%以上 ,種苗年銷售收入 100萬元以上。具有知識產權品種 ,獲得省級 (含)以上頒發的《種子生產許可證》的優先。
支持政策 :對通過認定的企業或單位一次性給予 5萬元認定補助經費 ,雲南省中葯材良種繁育基地申報省科技計劃項目 ,省科技廳給予優先支持。
9.中葯材加工科技型企業
申報條件 :雲南行政區域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從事中葯材加工三年以上的企業或獨立核算的經濟合作組織。從事中葯材飲片生產、提取物生產和產品銷售的企業 (同時具有相關健康產品生產銷售的優先 );擁有自建或共建的研發機構和穩定的研發隊伍 ,有一定規模的生產場所、先進的加工技術和設備 ;產品 年銷售 3000萬元以上 (擁有知識產權技術、產品的優先)。
財政補貼政策

1.天然橡膠良種補貼

目的:加快我國天然橡膠優良品種的推廣,實現品種與環境類型最佳配置 ,有效利用土地資源 ,促進植膠戶和植膠農場 (以下簡稱植膠人 )節本增收 ,提高我國天然橡膠生產能力。補貼對象 :植膠人 (從我省實施區域看 ,集中在紅河州、版納州、臨滄市 )補助標准 :33株/畝,裸根苗 1元/株,袋裝苗 3元/株。

補貼品種:需通過省級以上農業部門鑒定並推薦的品種。

補貼方式:實行實物售價折扣補貼。將補貼資金 70%撥付到苗基地 ,待項目實施結束 ,經驗收合格後 ,撥付其餘的 30%。

2.馬鈴薯原種補貼

目的:推動馬鈴薯脫毒種薯的生產和推廣應用 ,增加脫毒種薯供應量 ,提高馬鈴薯脫毒良種覆蓋率 ,促進馬鈴薯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補貼對象:馬鈴薯脫毒種薯生產主要包括原原種(微型薯)、原種、利用原種擴繁種薯等生產環節,其中前兩個環節生產的主體是企業和單位 ,最後一個環節生產的主體是農民。一是對利用微型薯生產原種進行補貼 ,補貼對象是企業、單位 ;二是對利用原種生產脫毒種薯進行補貼 ,補貼對象是農民。

補貼標准 :微型薯生產補貼標准為每粒 0.1元;利用原種生產脫毒種薯的補貼標准為每畝100元。

補貼方式 :中央在補貼方式上暫未作統一要求 ,我省作為試點省 ,本著調動微型種薯、原種、一級二級良種生產的積極性 ,增加脫毒種薯的市場供應量 ,降低脫毒種薯價格 ,滿足市場需求 ,讓種植農民得實惠的原則 ,原則要求向農戶補貼通過 "一折通 "發放。

3.草原生態保護獎勵補貼

目的 :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是一項大政策 ,政策目標是使全國草原生態總體惡化的均勢得到遏制 ,牧區可用於天然草原的生態保護功能得以恢復 ;牧區畜牧業生產方式實現轉變 ,牧區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穩步增強;牧民增收渠道不斷拓寬 ,牧民收入水平穩定提高 ;草原生態安全屏障初步建立 ,牧區人口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局面基本形成。

補貼對象 :禁牧補助的對象是禁牧區域內承包草原並實施禁牧的牧民 ;草畜平衡獎勵的對象是草畜平衡區域內承包草原並履行草畜平衡義務的牧民 ;牧民生產資料綜合補貼的對象是承包草原且主要從事草原畜牧業生產的牧戶;牧草良種補貼的對象是人工草場種植者 ,牧草良種包括多年生和一年生牧草良種 ,不包括青貯玉米等青貯飼料。

補貼標准 :禁牧補助的測算標准為平均每年每畝 6元,草畜平衡獎勵補助的測算標准為平均每年每畝 1.5元,牧民生產資料綜合補貼標准為每年每戶 500元,牧草良種補貼標准為平均每年每畝 10元。
政策支持 :對通過認定的企業或單位一次性給予 5萬元認定補助經費 ,省科技廳對獲認定的雲南省中葯材加工科技型企業 ,將在省科技計劃項目上給予優先支持 ,並積極推薦申報國家相關科技計劃支持。

7. 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建築建材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雲政發【2012】147號)具體內容是什麼

雲南省人民政府文件
雲政發 〔2012〕147號
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
建築建材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辦、廳、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全省建築、建材和房地產
業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發展水平、增強整體實力,盡快做
強、做大、做優,充分發揮建築、建材和房地產業在城鎮化發
展、城鄉建設和產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培育重要經濟
增長極,推進全省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提出以
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促進建築、建材和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
大意義
— 1 —(一)促進建築、建材和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是擴大投
資、拉動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重要舉措。建築、建材和房地產業
是重要的先導性、基礎性產業,涉及面廣、影響力大,經濟貢獻
力強、產業關聯度高,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
地位和作用。近年來,我省建築、建材和房地產業進入了快速發
展時期,經濟總量持續增加,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地位作用明顯
增強,拉動效應日益顯現,為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
出了重要貢獻。
(二)促進建築、建材和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是改善民
生、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途徑。建築、建材和房地產業是創造就
業崗位最多的產業之一。加快發展建築、建材和房地產業,對穩
定和吸納社會就業,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進城就業,增加城鄉居
民收入,特別是增加農村居民的勞務性收入,改善城鄉環境,提
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三)促進建築、建材和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是統籌城
鄉、推進雲南特色城鎮化和橋頭堡建設的重要保障。隨著我省橋
頭堡建設的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和對外開放掀起新高潮,促進
建築、建材和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對確保我省順利實現 「十二
五」時期各項發展目標至關重要。各地、有關部門必須充分認識
加快建築、建材和房地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意義,切實增強責任
— 2 —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強化工作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努力開創
全省建築、建材和房地產業發展新局面。
二、促進建築、建材和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導思想和
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 「兩強一堡」戰略目標,以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跨越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優化產業結構為方
向,以快速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為契機,以改革創
新為動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堅持市場需求主導、政府支持引
導、科技進步先導;做強做大建築業,優化提升建材行業,穩步
發展房地產業。著力推動三大產業實現持續快速穩定發展,為全
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目標任務
建築業:產業規模和水平顯著提升,基本建立起適應市場經
濟發展的建築業產業體系、市場體系、行政管理體系和企業運行
機制。到2015年,全省建築業總產值突破3500億元,年均增長
20%以上,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10%以上;培育形成3—6
戶特級企業、250戶左右一級資質總承包和專業承包企業、2—3
戶監理綜合資質企業、30戶甲級監理企業、20戶勘察甲級企業、
70戶設計甲級企業。
— 3 —建材行業: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自主創新和精深加工能力
顯著增強,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非水泥工業發展壯大,資源
綜合開發利用與節能減排水平有效提升,完成淘汰落後產能任
務。到2015年,全省建材工業實現增加值150億元以上,銷售
收入超過500億元。
房地產業:完善差別化房地產市場調控措施,加快推進保障
性住房建設,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應,保持住房供應結構合理;
推動住宅租賃產業化,引導房地產多元化發展,保持房地產市場
平穩健康發展。「十二五」期間,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年均增長
保持在 20%左右,建設 (籌集)城鎮保障性住房 150萬套
(戶),切實解決好城鎮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到
2015年,年完成投資2280億元以上,全省人均住房建築面積提
高到38平方米以上,人民群眾居住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三、大力促進建築行業做強做大
(一)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支持大型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引導推動有條件的大型建築
企業向開發與建造、資本運作與生產經營、設計與施工相結合方
向轉變。鼓勵有條件的大型企業從單一業務向投融資等業務領域
發展,增強市場綜合競爭實力;促進中小微型建築企業向專、
特、精方向發展。完善中小建築企業扶持政策,為中小微型企業
— 4 —提供融資、信息、培訓等公共服務;支持建築勞務分包企業加快
發展,規范建築勞務市場;大力發展專業工程咨詢服務。推進工
程勘察、設計、監理、造價、招標代理等工程咨詢服務企業規模
化、品牌化、網路化發展,創新服務產品,提高服務品質,提供
專業化增值服務。
(二)推進民營建築企業加快發展
進一步落實扶持民營經濟發展有關政策,引導民營企業創新
發展理念,改進經營方式,提高管理水平。鼓勵民營企業以投
資、建設、運營等方式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國有、集
體建築企業改制為民營企業的,按照標准可以直接就位原企業資
質,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改制企業在資質升級方面給予支持,鼓
勵企業通過改制重組壯大實力。積極引導、鼓勵有實力的民營建
築企業對國有和集體建築企業進行兼並重組,組建大型企業集
團。
(三)規范完善行業管理
加強質量安全監管。高度重視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和
隊伍建設,完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改進質量安全監管方式,抓
好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重點部位監管。建立健全項目法人制、
設計審查制、工程監理制,保證質量安全體系有效運行。進一步
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嚴格工程項目施工全過程管理,嚴
— 5 —格執行工程建設標准。探索建築業安全生產長效管理機制,嚴格
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和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全面推行勘察設
計施工安全質量標准化。完善房地產開發項目質量管理體系,建
立房地產開發建設全過程質量評價制度。全面落實工程監理質量
安全監督職責,強化質量安全監理,充分發揮監理對工程項目全
過程覆蓋的作用。
加強建築市場監管。嚴格建築市場准入管理,實施建築市場
資質資格動態監管,加大市場清出力度。強化外地建築行業企業
入滇備案和標後管理。創新監管手段,建立 《建設工程施工合
同》、《建設工程監理合同》備案制,健全企業、從業人員、工程
項目資料庫,建立全省統一的建築和市政工程綜合信息系統,實
現互聯互通。建立完善市場與現場聯動的監管機制,形成從市場
准入到建設工程項目竣工驗收全過程閉合監管模式。加強建築市
場監管隊伍建設,整合監管資源,提高監管效能。加大對建築市
場責任主體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
加強招投標管理。完善建築行業招投標管理法規規章體系,
建立電子招投標制度,建設電子招投標監管平台。積極推進項目
總承包招標,引導和鼓勵雲南本地企業與具有相應資質和業績的
外地企業組建聯合體,共同投標參與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完
善評標辦法,推行電子化評標,加強對評標專家和評標活動的管
— 6 —理和監督,嚴肅查處低於成本價的惡意競爭行為。進一步加強對
招標代理機構的監管,規范勘察設計、監理、檢測單位招投標方
式,提倡優質競爭。嚴肅查處空殼競標、圍標串標等擾亂市場公
平競爭的行為。
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加強建築行業誠信體系建設,以誠信監
督和失信懲戒為手段,強化市場監管。加快建立建築企業信用檔
案和從業人員個人信用檔案,建立健全全省統一的誠信管理體
系。
(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積極創新人才引進培育機制,加快引進一批高素質的高級管
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引導企業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引進、使
用激勵機制。加強建設行業從業人員職業教育。整合我省部分院
校資源,吸引社會資金,組建雲南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擴大工程
項目管理人員和技術操作人員培養規模,優化高、中、初級技工
比例結構。加大崗前培訓力度,提高從業人員技能,保證持證上
崗率。
(五)建立工程建設全過程管理綜合信息平台
建立全省統一的建築和市政工程建設全過程管理綜合信息平
台,實現對項目投資、施工進度、質量安全等的動態監管,提高
信息交換及共享能力,提高政府對全省建築行業宏觀管理水平。
— 7 —(六)實行建築行業在地行業統計制度
創新建築行業統計制度,加快推進全省建築行業在地統計制
度及管理體系建設進程,充實統計內容,擴展統計渠道,充分利
用建築和市政工程綜合信息平台,提高全省建築行業統計數據質
量,全面、准確地反映全省建築行業發展狀況和對經濟增長的貢
獻,為建築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七)加大勞務基地建設
進一步加大農民工技工培訓、建設領域就業管理機構建設力
度,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建築行業轉移,提高就業率。建立政
府扶持、企業參與訂單式培訓制度,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
建築勞務基地建設和從業人員培訓工作,各州 (市)、縣 (市、
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結合當地建築行業狀況,按照勞務訂單培
訓定向輸出要求,加大建築勞務基地建設和培訓管理力度。
(八)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優化整合各類保證金,建立建設領域綜合保證金專戶管理制
度,依法規范收取行為,嚴禁向企業收取無法律法規依據的各類
保證金。規范有關部門執法行為,嚴禁跨行業、跨部門處罰,嚴
禁擅自擴大處罰范圍及標准,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九)推進建築行業科技進步
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行業
— 8 —技術創新體系。鼓勵企業增加科技研發經費投入,加大專利申
請、工法編制力度,積極參加建設工程標准、標准設計圖集編
制。在工程建設中積極應用先進技術,提高工程科技含量,推進
建築行業技術更新與創新。鼓勵建築企業推進企業管理與核心業
務信息化建設和專項信息技術研發及應用。
(十)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
引導企業轉變經營理念,鼓勵本省企業擴大在省內重大基礎
設施、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市政建設等領域的市場份額。
幫助和鼓勵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外建築市場,逐步擴大市場佔有份
額,提升雲南建築企業聲譽。
四、著力推動建材行業改造提升
(一)進一步規范行業管理
嚴格落實全面質量管理,督促企業加強生產過程式控制制和產品
質量檢驗,不斷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和產品檔次。推進水泥企
業化驗室合格證制度,完善產品質量自檢、送檢和抽檢等管理制
度,建立健全質量檢驗體系。充分發揮建材行業主管部門及有關
事業單位和行業協會的協同作用,加強和改善行業管理。積極構
建信息服務平台體系,加強行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及時發布市
場預測預警信息,推進行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繼續實施
產業認定措施,嚴格能耗、環境和技術等行業准入標准。
— 9 —(二)著力提高產業集中度
推進水泥、石材加工、平板玻璃、建築衛生陶瓷、新型牆體
材料等各類企業聯合重組,培育壯大行業龍頭企業。鼓勵國內知
名建材企業參與我省建材行業並購重組;鼓勵省內各州 (市)在
組建大型水泥建材集團的基礎上,參與周邊或全省范圍內的行業
整合。推進全省水泥行業整合,力爭形成若干個千萬噸以上水泥
生產能力的大型企業,並發展成為全國大型水泥企業。加快推進
中小企業聯合重組,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鼓勵
具有石材資源的州 (市)積極招商引資,整合現有石材加工企
業,提高全省石材加工行業技術、品牌和管理水平。鼓勵平板玻
璃、建築衛生陶瓷、新型牆體材料企業在本行業內和跨行業實行
聯合發展,推進集團化建設。
(三)積極推廣節能減排
加快制定節能減排有關標准、規范和評價體系,強化監管措
施,指導企業制定有關制度,規范節能減排行為。建立行業節能
減排、清潔生產統計監測體系,加強清潔咨詢服務平台建設。落
實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准,建立新上項目與節能減排目
標、任務及淘汰落後指標完成情況相掛鉤機制。嚴格落實水泥、
玻璃、新型牆體材料行業准入條件和技術標准,推進水泥、玻璃
行業在結構調整中實現優化提升。結合各地資源特點、環境承載
— 10 —能力和發展階段,在確保環境安全和生產安全的前提下,實施差
異化的產業發展政策。
(四)推動企業自主創新
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創建技術中心,圍繞技術升
級、產品升級和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探索推動產學研相結合
的自主創新和產業化新機制,加強新技術推廣應用和產品研發,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延伸產業鏈
提高附加值、原燃材料替代、工業窯爐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和各類
淤泥、工業廢棄物和建築廢棄物的資源化綜合利用,著力突破一
批共性、關鍵性技術難題,促進建材行業攻關成果的推廣應用。
水泥行業重點圍繞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節煤技術、原料替代技
術、粉磨節電技術,全面啟動對傳統工藝技術及裝備的改造提升
工程,全省日產2000噸以上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必須配套建設
純低溫余熱發電裝置。
(五)大力實施品牌戰略
將創建培育品牌作為促進建材行業提質增效、實現快速發展
的重要舉措,把打造品牌特別是特色石材、建築衛生陶瓷、深加
工玻璃、新型牆材產品的知名品牌放在重要位置,重點扶持一批
技術含量與附加值高、市場潛力大的名牌產品。加大對創省級以
上名牌產品、著名商標企業的獎勵扶持力度,促進其不斷提質增
— 11 —效,做優做強。
五、努力保持房地產業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一)大力推進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進一步加快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步伐,加大各級財政資
金支持力度,健全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投融資平台機制,充
分發揮省級保障性住房投融資平台作用,切實落實信貸資金、企
業債券重點優先用於保障性住房政策措施,穩妥推行先租後售模
式,全面落實保障性住房用地和資金配套政策,簡化項目審批手
續,確保完成各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任務。鼓勵社會資本進
入公共租賃住房和棚戶區改造等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領域,
增加公共租賃住房房源供應。科學匹配供應結構與需求結構,著
力完善配套設施,強化項目和資金管理,合理確定租金水平,健
全運行管理機制,確保安全質量,確保有效供給,確保公平分
配,確保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可持續發展。
(二)保持住房供應結構合理
各地要根據實際,准確把握房地產市場供求情況和發展需
求,科學制定 《城市住房發展中長期規劃》,科學確定商品住房、
保障性住房等各類住房建設用地計劃、供應量和比例,有條件的
城市要積極推進 「限房價、競地價」的綜合評標方式出讓普通商
品住房用地,確保住房用地總體滿足需求。嚴格實施差別化調控
— 12 —措施,規范房地產市場。加快普通商品房土地供應,加強規劃審
批及驗收管理,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特別是
中低價位、中小套型商品住房建設供給,滿足居民合理的自住性
需求。
(三)建立完善重大項目跟蹤服務機制
抓好重大房地產開發項目建設,充分發揮重大房地產開發項
目拉動投資、穩定市場預期的作用,每年確定一批省和州 (市)
兩級重大房地產開發項目,建立重大房地產開發項目行政審批綠
色通道,加強跟蹤服務。對於重大房地產開發項目,企業申請資
質升級予以優先,金融部門的信貸資金予以重點支持。
(四)優化房地產開發投資空間布局
按照 「強圈、富帶、興群、促廊」的空間戰略布局,以城鎮
體系規劃、城鄉總體規劃為指導,努力挖掘滇西、滇東南、滇西
南、滇西北、滇東北城市群房地產業的增長潛力,強化滇中經濟
圈房地產業的支撐作用,加大對橋頭堡建設熱點城市和旅遊重點
城市房地產業發展的指導和扶持力度,加快沿邊對外開放經濟帶
房地產業的發展速度,扶持縣城房地產業加快發展步伐,引導房
地產開發投資向中小城市有序轉移,推進區域中心城市、中小城
市房地產業發展。
(五)轉變房地產開發建設方式
— 13 —加快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城市生態小區,積極探索可持續
發展的房地產開發建設模式。進一步完善全省城市生態小區建設
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審機制。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利用山地開發建
設城市生態小區,逐步引導房地產開發向符合國家房地產調控政
策方向發展,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確立一批全省城市生態小區
示範項目和示範基地,切實發揮生態小區在節能減排、調整住房
供應結構、轉變房地產開發建設用地方式等方面的示範作用。
(六)積極推進房地產業多元化發展
抓住城鎮化發展和橋頭堡戰略實施機遇,深入挖掘雲南得天
獨厚的自然資源、氣候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引導企業開發具有
雲南特色和比較優勢的多元化房地產項目。依託當地特色與優
勢,結合旅遊二次創業和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促進旅遊產業、文
化產業與房地產項目融合發展。著力實施引進來、走出去發展戰
略,積極推行項目推介手冊制度,做好旅遊、文化、休閑、運
動、養老類房地產開發項目的招商引資工作,採取多元化方式引
進更多省外有實力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在注冊地
以外進行項目開發實行分稅制,對合作開發項目按照投資比例計
算開發業績,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培植一批一級開發資質企業集
團,促進全省房地產業加快發展。
(七)大力推進住宅建設產業化
— 14 —「十二五」期間,初步建立先進適用、符合住宅產業現代化
發展方向的成套住宅技術體系和標准化體系,初步建立以產業
化、信息化為基礎的住宅生產組織體系,提高住宅的綜合品質和
住宅產業發展水平。通過技術進步、產品更新,大幅度提高住宅
產品性能,提升住宅整體質量水平。積極推進住宅性能認定、綠
色建築評價工作。
(八)進一步規范涉及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收費行為
對涉及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各類收費項目和標准,有關收費主
體應當進行聽證公示。切實加強對供水、供電、供氣、通信等行
業工程價格的監督管理,合理確定房地產項目配套收費價格。加
大監察、物價、財政等部門執法力度,嚴禁違規增加房地產開發
企業負擔。
(九)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
推進房地產市場信息化,建立全省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加快
省、州 (市)、縣 (市、區)三級聯網的全省保障性住房和個人
住房信息系統平台建設步伐,全面推行樓盤表管理、網上合同備
案等管理手段。進一步完善企業資質、權屬登記、商品房預
(銷)售、房屋交易和租賃、房屋徵收、質量管理等各項制度,
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積極扶持房地產開發企業做大做強,鼓勵
企業資質升級。加強房地產開發項目監管,嚴格按資質等級確定
— 15 —開發項目;嚴格商品房預售管理,加強預售資金監管;加強房地
產開發企業、物業管理企業和中介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加大商品
房市場營銷力度,加大 「宜居雲南」品牌宣傳營銷力度,積極組
織各地精品樓盤有針對性開展省內省外營銷活動。
(十)規范房地產中介及物業服務行業管理
建立完善全省房地產中介及物業服務法規體系和管理機制,
以便民、利民、惠民為宗旨,以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為導
向,著力加強對房地產中介及物業小微企業的政策扶持,優化發
展環境,規范服務標准,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加快培育一批具有
較強核心競爭力、較高品牌美譽度的房地產中介及物業服務企
業,努力構建業務完備、服務優質、競爭有序、管理規范的現代
房地產中介及物業服務業體系。
六、進一步完善促進建築、建材和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
政策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要將建築、建材和房地產業納入各級政府國民經濟和社
會發展規劃、年度計劃,明確目標任務,建立完善領導體制。加
強建築、建材、房地產業理論研究和教育培訓,及時協調解決改
革與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制定和落實各項政策措施。要建立考核
機制,強化協同配合,加強督促檢查。
— 16 —(二)加大政策扶持
各地、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建築、建材和房地產業發展,在
全面落實國家和省支持建築、建材和房地產業發展各項政策措施
的基礎上,盡快制定本地、本部門的扶持配套政策措施。
———財政政策:各級政府和財政等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建
築、建材、住房保障資金落實機制。稅務部門要積極出台有利於
建築、建材和房地產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稅收征管政策措施,加
大建築、建材和房地產管理、統計信息化建設經費扶持力度。企
業主營業務項目符合現行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條件
的,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土地政策:各地要根據當地市場的發展趨勢,結合 「城
鎮上山、農民進城」規劃,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
劃和近期城鎮建設規劃,全面落實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耕地保護
促進城鎮化科學發展的有關政策。加強商品房建設用地的節約和
集約化使用,制定優惠政策和措施,引導房地產開發企業利用適
建山坡地、未利用地實施房地產開發。
———金融政策:各級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改善對建築、建材和
房地產企業的金融服務,開發適應建築建材和房地產業特點的貸
款新品種,建立和完善授信制度,為建築、建材和房地產業發展
提供良好的融資環境。對於建築、建材和房地產行業的骨幹企
— 17 —業、重大項目,要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優化信貸流程,提高放貸
效率,積極為企業承接工程提供保函。對享有財政資金補助、貼
息、獎勵等優惠政策的項目,給予信貸傾斜支持。對誠實守信、
經濟效益好、還貸能力強的企業,金融機構應及時開具保函或適
當增加授信額度。信用擔保基金要為企業申請貸款、參加投標提
供擔保服務,支持省內企業承包重大工程項目。鼓勵有條件的特
大型企業增資擴股和爭取上市融資。
(三)完善法規制度
加強建築市場管理法制體系建設,推動出台 《雲南省建設工
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條例》、《雲南省物業服務管理條例》、《雲南
省建設工程電子化招標數據標准》,修訂 《雲南省建築市場管理
條例》、《雲南省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完善招投
標違法違規行為查處、關鍵環節監管法規制度,完善工程質量安
全監督執法有關制度,健全行政執法機制,建立對施工、監理企
業的現場監管制度,制定工程安全防護、文明施工措施費使用管
理制度和實施辦法,建立文明施工措施費管理專戶,建立監理費
用專戶管理制度,提高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四)建立促進機制
各地、有關部門要整合資源,密切協作,強化服務,建立完
善扶持建築、建材和房地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建設行政主管部
— 18 —門要進一步強化協調、指導作用,促進行業做大做強。工業信息
化部門要建立建築業企業技術中心考核指標體系,積極扶持建材
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建立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
作長效機制;金融部門要積極建立完善建築、建材和房地產企業
合作機制;稅務部門要繼續加大有利於建築、建材和房地產開
發、物業管理服務企業發展的稅收征管措施力度;科技部門要積
極支持建築建材和房地產業科技進步;商務部門要積極支持建
築、建材和房地產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各州 (市)人民政府要制
定相應的扶持措施,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建築、建材和房
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雲南省人民政府
2012年11月2日
— 19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省法
院,省檢察院,雲南省軍區。
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2年11月12日印發
— 20 —

閱讀全文

與雲南省產業發展政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