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軟體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軟體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發布時間:2021-03-01 17:59:31

Ⅰ 如今軟體行業發展趨勢

1. 軟體企業競爭更加殘酷,差距拉大 國內的軟體企業規模普遍偏小,100人以下的小型企業占軟體產業的主導地位,對於小型軟體企業來說,其研發力量、管理水平、資金來源等因素使它無法推出更新,更具有競爭力的軟體產品,而且面臨目前人力資源、開發等成本的高漲,在殘酷的競爭上處於相當不利的地位,這一部分企業將逐步消失,或被並購,或被淘汰,而能夠生存下來的小企業以及規模較大的企業將會越來越大,推出的產品及其服務也將越來越得到市場的青睞,這對中國軟體的發展是有利的,不僅僅能統一國內軟體市場的秩序與標准,而且也能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 隨著國內現有的技術、網路等條件不斷完善,金融、電信、電力、石油、政府等傳統上軟體行業的重要客戶,都走上了數據集中的道路,這使得小的軟體企業很難進入並分享這個蛋糕,進入的門檻不僅是技術,更多的是自身條件包括企業規模、資金、人員、資質和信息。要想從激烈的競爭中殺出一條血路,我們這樣的小企業必須開拓新的行業和領域,走軟體小(小型化)和專(專業化)的道路。畢竟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各個行業都在不斷發展變化,機會就存在於變化中,需要的是我們把握機會。 2. 軟體行業國際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推進、中國加入WTO,中國軟體業將面臨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以及前所未有的走出去的發展機會。近年來,國內的一些軟體企業積極地進入國際市場,在不同程度上參與國際競爭,尤其是在軟體外包方面取得一點效果,我國作為WTO的正式成員,國內軟體企業「走出去」必將獲得在國際市場發展的機會,「走出去」是大勢所趨。 另外企業要想進入國際市場,必須首先完善自我,增強了企業的全球意識,強化國際化的商品觀念、市場觀念、競爭觀念、風險觀念、信譽觀念、法制觀念等,這無疑對企業本身是有好處的,相反,如果採取「閉門造車」的策略,即使在技術競爭中取得優勢,也很難成為被國際廣泛接受的主流技術,因此國內的軟體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必須走出去,必須利用市場優勢,廣泛開展國際合作,絕不能閉門造車。 3. 軟硬結合更加緊密 在嵌入式系統、無線通信設備、家用電器中,軟體將與硬體的結合將更加緊密,可以想像,未來你家裡的冰箱、洗衣機、電飯鍋、微波爐等將越來越自動化,你也越來越容易控制它們,你將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通過任何設備來獲取這些電器的狀態以及操作這些電器,這些都是軟硬體緊密結合的結果。 硬體依靠軟體,使得硬體的作用充分發揮並且更容易使用和控制;軟體依靠硬體,才有了發揮作用的空間和載體,才能體現軟體自身的價值。2006年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的即將上世就是一個最佳的例子,Vista對硬體要求的苛刻和最低配置(僅內存就需最少512M)無疑將讓Intel、Samsung、LG等CPU和內存生產商笑逐顏開,而離開了硬體廠商在技術和生產上的支持,Vista也根本無法上市。 4.專業人才需求增大 由於主要的軟體公司比如MicroSoft、Borland(Interprise)、Sun、Oracle、IBM等越來越重視軟體的簡單易用,我們所用的操作系統、OFFICE以及各種開發工具在這些知名軟體公司的不斷升級與完善下,將變得越來越簡單,很多技術性的低層部分都被他們封裝起來,我們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變得越來越傻瓜,以前一個非常復雜的功能現在可能只需要幾行簡單的代碼就實現,我們也越來越依賴於這個軟體工具,開發人員慢慢成為藍領階層。軟體企業越來越需要的不是高水平的技術人員,而是精通業務、熟悉某個行業或者領域的專家,例如ERP、財務等。 5. 移動技術 GPRS、CDMA、WiFi、802.11b/g、藍牙等無線技術已經走入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移動辦公和娛樂成為熱門話題,我們的身邊正出現越來越多的移動設備,許多軟體對移動的支持也越來越豐富。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3G將會在國內商用,3G提供高速穩定的數據業務,這將使移動開發進入一個極度火熱的時期,它顛覆了我們通常所理解的信息設備就是桌面電腦的概念,將來我們更多的是通過手機、PDA接入互聯網或其他信息系統,那麼,對於這些除了電腦以外的其它信息設備的開發必定會呈現出爆炸性的需求,移動開發將炙手可熱。 追問: 那我們所學的基礎軟體知識,如何在現今的金融危機下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怎樣去對待即將面臨的畢業找工作難境?

Ⅱ 軟體及IT業的發展趨勢

全球軟體產業發展趨勢1-開源開源陣營在調整中成長,逐步改變著平台軟體的競爭態勢

Ⅲ 論文:軟體行業發展現狀及人才需求分析 3000字 寫好再加分100

今年上半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軟體產業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國軟體產業仍然保持了持續、穩定的發展勢頭。 軟體產業作為信息產業的核心,是知識高度密集的行業,具有不同於普通製造業和服務業的特性。在投資、商務活動、人員培訓、軟體出口等方面給軟體企業帶來了一定的沖擊,給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從另一個角度考慮,SARS 同時引發了新的市場需求,如醫保系統、視頻會議系統、遠程教育系統、防治系統等領域,對軟體產品的品種、質量和安全性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為我國軟體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提供了機遇。 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上半年全行業共完成銷售收入 847 億元,同比增長59.8%。其中: 軟體產品銷售額為465.9 億元,同比增長69.4%; 軟體服務銷售額為381.1 億元,同比增長49.5%; 軟體出口額為8.04 億美元,同比增長33.3%。 由於今年4-6 月份非典疫情的影響,今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長率趨緩,預計今年下半年軟體產業的產值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三)發展目標為進一步提高我國軟體產業的總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國家在《振興軟體產業行動綱要》中提出了到2005 年的發展目標:軟體市場銷售額達到2500 億元;國產軟體和服務的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60%;軟體出口額達到50 億美元;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軟體產品,形成若幹家銷售額超過50 億元的軟體骨幹企業;軟體專業技術人才達到 80 萬人。從2002 年的實踐和2003 年上半年的發展狀況來看,這一目標應該能夠超額完成。 2002 年軟體產業 存在的問題 (一)軟體企業反映的主要問題 1.大型企業市場銷售額增加,利潤普遍下降(從證監會公布的一些上市公司的數據中明顯可以看出此趨勢),主要原因:這些大企業的老總們普遍認為是成本上升所致。 2.2002 年國內市場競爭加劇,主要表現為: ①不但國外大公司進入中國市場,而且國際上中、小企業也開始進入中國市場,過去歐美日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現在印度大中型公司也進入中國市場(如印度TATA集團、NIIT、QAI 落戶中國等),2002 年明顯表現出國內市場競爭加劇的趨勢。 ②人才競爭加劇,尤其在高端人才競爭方面更加劇烈,高端人才成本在2002 年進一步抬高,高端人才流動現象在增加。 3.市場環境有惡化的趨勢,主要表現為: ①市場競爭行為不規范,在國外訂制軟體上表現尤為突出,如西部和西南地區,6000~7000 美元就答應承接一個國外訂單。 ②惡性競爭,降價的趨勢明顯。③國內大中型企業普遍反映2002 年資本回收慢,應收款項拖欠現象開始出現(從上市公司公布的數據可以反映出來)。 (二)2002~2003 年軟體行業的發展趨勢 1.軟體(產品)與信息服務業本來就是一個行業,但是在這樣一個行業中,服務的趨勢更加明顯,服務在行業中的比重越來越高;服務的內容包括產品及產品增值服務、產品及升級和更新換代服務、在線增值服務、咨詢和培訓(業務培訓、產品培訓)服務、系統解決方案和系統集成服務,以及產品測試評估和維護服務等,未來3~5 年內,單一產品提供的方式在行業中所佔比重會下降到20%以下; 2.無線移動平台上的軟體(移動系統軟體、移動中間件、移動資料庫)引起企業的關注,也是企業市場大、利潤高的領域; 3.嵌入式軟體(手機、移動手持設備、信息家電等)引起軟體開發商廣泛關注,不少軟體企業已轉向這個領域; 4.從事ERP 的軟體企業開始從炒作轉向務實,如要求制定ERP 標准和市場規范,軟體企業積極務實參預工業信息化的領域; 5.要求開放源代碼已成為共同呼聲,Linux 企業從炒作多的傾向轉向務實,商業化成為Linux 廠家必須考慮的問題; 6.軟體出口與國際合作是發展中國軟體產業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北京、上海、天津、大連都在積極爭取日本方面的合作與訂制軟體,美國、歐洲也開始將軟體加工轉向中國,其原因為: ① 歐美在經濟不景氣形勢下; ② 本國本地的成本高; ③ 過去訂單大都流向印度,美歐發現印度有再轉包給中國的現狀,由於加入WTO後對中國政治歧視的減少,今後歐洲軟體外包業務將直接轉向中國。軟體人才需求情況分析 作為高科技產業之一的軟體產業,其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才的素質與人才的結構。軟體產業的競爭從根本上來講是人才的競爭。因此,不斷提高各類軟體人才的素質,不斷完善人才的合理結構和供應體系,將是未來中國軟體產業得以強勁發展的基礎。 2002 年,受全球IT 行業人才需求減緩的影響,加之我國加大了對軟體人才的培養力度,我國軟體人才供不應求的局面有所緩解。隨著35 所示範性軟體學院開始招生以及社會力量辦學的培訓機構的增加,我國軟體人才的供給數量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國軟體人才的結構。但總體來說,2002 年中國軟體人才狀況仍未擺脫長期以來形成的「缺口較大、結構失衡、需求旺盛」的狀況,人才短缺與結構不合理現狀並存。具體表現為我國軟體人才結構呈現「橄欖型」,即軟體高端人才,包括系統分析師、項目技術主管等,以及低端人才,如軟體編碼程序員等都嚴重短缺,中級(端)人才過剩。最近,人事部公布了2003 年我國人才市場招聘與求職專業主要情況,其中計算機專業的招聘數量為14.8 萬名,求職數量為39.6 萬名,也呈供大於求的態勢,這同時說明中端人才過剩。 (一)全國普通高校在校生情況 到2002 年底,我國普通高等院校共計1396 所,其中本科院校 629 所,專科院校767 所。全國共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軟體、軟體工程專業的院校有982 所,其中本科院校有484 所,專科院校 498 所。 2002 年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總數為903.36 萬人(本科生657.54 萬人,專科生193.41 萬人),其中計算機及軟體專業在校生71.85 萬人。此外,與軟體相關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地理信息系統、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類新專業、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網路工程、信息對抗技術、信息安全等9 個專業)的在校生有 48.26 萬人。 (二)2002 年全國普通高校計算機及軟體專業畢業生情況2002 年全國高校計算機及軟體專業畢業生人數為89214 人,其中博士336 人,碩士3491 人,本科37918 人,專科47693 人。 (三)2002 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與軟體相關專業在校生情況 全國普通高校中與軟體相關專業共有在校生48.26 萬人,其中 2002 年畢業生人數為48165 人,其中本科畢業生33048 人,大專畢業生15117 人。 (四)示範性軟體學院軟體人才培養情況 到2002 年10 月,35 所示範性軟體學院共計招收本科生8073 人,工程碩士5670 人,研究生1158 人,全年招生超過15000 人。 (五)2002 年全國軟體相關專業畢業生匯總 根據教育部提供的資料,我們將2002 年全國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中軟體相關專業的畢業生進行匯總 感謝你的支持!

Ⅳ 軟體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

1. 軟體企業競爭更加殘酷,差距拉大

隨著國內現有的技術、網路等條件不斷完善,金融、電信、電力、石油、政府等傳統上軟體行業的重要客戶,都走上了數據集中的道路,這使得小的軟體企業很難進入並分享這個蛋糕,進入的門檻不僅是技術,更多的是自身條件包括企業規模、資金、人員、資質和信息。

2. 軟體行業國際化

外包項目激增。

3. 軟硬結合更加緊密

在嵌入式系統、無線通信設備、家用電器中,軟體將與硬體的結合將更加緊密,可以想像,未來你家裡的冰箱、洗衣機、電飯鍋、微波爐等將越來越自動化,你也越 來越容易控制它們,你將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通過任何設備來獲取這些電器的狀態以及操作這些電器,這些都是軟硬體緊密結合的結果。

硬體依靠軟體,使得硬體的作用充分發揮並且更容易使用和控制;軟體依靠硬體,才有了發揮作用的空間和載體,才能體現軟體自身的價值。2006年 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的即將上世就是一個最佳的例子,Vista對硬體要求的苛刻和最低配置(僅內存就需最少512M)無疑將讓Intel、 Samsung、LG等CPU和內存生產商笑逐顏開,而離開了硬體廠商在技術和生產上的支持,Vista也根本無法上市。

4.移動技術

GPRS、CDMA、WiFi、802.11b/g、藍牙等無線技術已經走入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移動辦公和娛樂成為熱門話題,我們的身邊正出現越來越多 的移動設備,許多軟體對移動的支持也越來越豐富。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3G將會在國內商用,3G提供高速穩定的數據業務,這將使移動開發進入一個 極度火熱的時期,它顛覆了我們通常所理解的信息設備就是桌面電腦的概念,將來我們更多的是通過手機、PDA接入互聯網或其他信息系統,那麼,對於這些除了 電腦以外的其它信息設備的開發必定會呈現出爆炸性的需求,移動開發將炙手可熱。 027

Ⅳ 計算機軟體行業的發展背景和發展現狀和發展前景預測。

當前我國正處於經復濟轉型、產制業升級及「兩化融合」進程深入階段,信息化需求將會不斷加激發,並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軟體行業作為上述階段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支撐力量之一,未來仍很大提升空間。
在國家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下,軟體行業相關產業促進政策不斷細化,資金扶持力度不斷加大,知識產權保護措施逐步加強,軟體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行業規模也將不斷擴大。據前瞻研究院《中國軟體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計,到2022年,軟體行業市場規模或將達到8.5萬億元。
未來應用軟體企業將會拓展產品領域,在重點發展金融、電信、政府、教育、能源等行業應用軟體的同時,全方位打造數條縱向產業鏈,如機械電器、石油化工、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建築材料、醫葯化工、汽車等行業應用軟體,以形成行業競爭的新優勢。

Ⅵ 未來軟體行業的發展趨勢

中國軟體行業的發展趨勢
最新人才供求市場信息顯示,我國IT產業在進入第四季度以來,對軟體測試人才的爭奪呈現出升級的態勢。日前,包括微軟、三星、西門子、思科、華為3COM等多家國內外IT巨頭相繼在北京高校招兵買馬,並把軟體測試人才的招聘放在了突出的位置。
「大多數崗位通過招聘會還是能夠滿足企業人才需求的,但是像軟體測試這些人才本來就稀缺的崗位,就是通過很多次的招聘會也是難以解決問題的。」不久前的一次校園招聘上,某軟體公司副總經理如此說道。而從IBM、阿爾卡特、西門子、聯想集團等IT企業的了解也是如此。幾乎所有的IT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測試人才缺口,軟體測試工程師已成為普遍亟待補充的關鍵技術工種之一。
調查顯示,目前國內120萬軟體從業人員中,真正能擔當軟體測試職位的不超過5萬,軟體測試人才缺口高達20多萬。國內最大的軟體測試工程師培訓基地BTEST(北大測試)劉校長告訴記者:「軟體測試工作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尤其是對於存儲軟體來說,因為一個小小的Bug(故障)便可能為用戶帶來巨大的損失。這樣就要求軟體在交付給用戶之前必須做到精益求精,而軟體測試就成了最關鍵、最不可忽略的一項工作。」
對於軟體測試人才的配備,很多企業都表現出「求賢若渴」,並對其用人要求作了說明。IBM(北京)人力資源部一位姓羅的先生表示,經驗和職業技能是首要的。西門子公司一位HR則告訴記者,他們比較重視經驗、和出色的溝通能力。同時,接受系統化的職業教育可以是彌補工作經驗欠缺的有效方式,如參加BTEST(北大測試)等專業的軟體測試工程師培訓機構的實訓,以彌補經驗不足和職業能力。
中國軟體行業協會資深專家介紹,目前國內軟體企業中的軟體測試人才,一部分來自於高校相關計算機專業,另有小部分從軟體開發轉行而來,另外大部分則都是來自專業的軟體測試培訓機構,其中有三成軟體測試員來自北大測試(BTEST)。據介紹,北大測試(BTEST)最吸引用人單位的特色是實現了實訓職業化,在由授課老師擔任項目主管的測試團隊里,學員在模擬企業環境下操作訓練。
據報道,在未來5到10年中,國內軟體產業市場對軟體測試人才的需求還將繼續增大。而目前許多企業為應對軟測人才供不應求的局面,開始直接與相關職業培訓機構進行人才對口培養合作。今年上半年,用友、中搜、神州數碼、傑眾電腦、貓撲網等多家企業直接與BTEST(北大測試)達成了用人合作。目前,這種人才培養合作方式已經被多數在華軟體外包企業所採用。

Ⅶ 軟體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20我國軟體行業發展現狀和趨勢分析

我國基礎軟體和工業軟體已經取得長足進步,但在核心技術、產業基礎與應用生態等方面仍然存在諸多短板弱項。目前我國基礎軟體和工業軟體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短板弱項,據某研究機構統計,每年采購國外軟體產品和服務總值達1.3萬億元人民幣。國家已將軟體產業定義為戰略新興產業,近年來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和完善政策環境,進一步推動軟體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並從產業扶持、稅收、采購等支持國產軟體發展。在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軟體產業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從中國國情發展需要來看,計算機軟體行業的發展對於優化我國產業結構,實現對傳統產業的信息化改造,提高經濟效益和國際市場競爭力,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是國家重點支持和鼓勵的行業。同時,作為信息化時代的信息傳遞基礎,軟體行業還是一個能多方面使用的行業,它與其它各行各業的結合非常多,例如普通的手機應用程序的設計、超市收銀系統的設計,此外,常見的紅綠燈監控、二代身份證的使用等等都離不開它。

2020軟體行業發展現狀如何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軟體產業呈現出網路化、服務化、平台化、融合化新趨勢。目前,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轉向軟體主導,軟體在信息產業中的貢獻不斷增加。《中國製造 2025》、《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和《加快推進網路信息技術自主創新》等國策的深入推進和落實,將會對產業變革產生深遠影響,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對軟體產業的需求將更加強勁,尤其是對操作系統、資料庫等基礎軟體、行業應用軟體、大數據軟體產生更高、更廣泛的需求。「互聯網+」所形成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及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對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和數據傳輸、獲取、存儲、信息安全的巨大需求都建立在強大的基礎信息平台之上,擁有強大的基礎信息平台,「互聯網+」的能量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對軟體人才的需求已達20萬,並且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在未來5年內,合格軟體人才的需求將遠大於供給。2010年,我國軟體人才的缺口已達43.5萬,其中尤以JAVA人才最為缺乏。當前世界各地持有Java Programmer證書的人員供需差距極大,迫使企業不得不用高薪聘請Java程序員。因此,Java Programmer的含金量比一般的技術人員要高出很大一塊。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等發達國家和中等發達國家,持有Java Programmer認證證書的人年薪均在4-10萬美金,而在國內持有Java Programmer認證的程序員也有極好的工作機會和很高的薪水。

從軟體行業各業務收入比重來看,近幾年軟體產品開發和系統集成業務一直是軟體行業收入佔比最高的兩大類業務,合計收入佔比一直保持在全行業的50%以上。該兩類業務隨著軟體行業的發展實現了平穩增長,2014 年軟體產品開發業務收入實現12,198 億元,同比增長23.5%,系統集成業務收入實現7,679 億元,同比增長17.25%。

2020軟體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據美國權威統計機構調查,今後五年內,中國「軟體外包」將以50%以上的年增長率持續擴張,令世界瞠目。國家信息產業部日前則宣布:「未來五年內,中國計劃把軟體產業增長六倍」,使之達到與軟體王國印度相當的規模。到2010年,中國軟體產業銷售收入將達到13000億元人民幣。要實現「破萬億元」的發展目標,意味著未來幾年軟體產業的年增長率將不低於30%。

「30%的增長速度可能還略顯保守。」 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理事長陳沖說。軟體產業近年來已成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中增長最快的部分之一。

世界軟體工程大會主席、美國馬薩諸塞大學奧斯特維爾教授說,在新一輪的國際分工中,高附加值、低成本、智力密集型的軟體與信息服務業正逐步向亞太地區轉移,這給中國和印度等國的軟體產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中國將在產業規模「破萬億」過程中成為真正的軟體強國。

根據規劃,2010年中國將出現若幹家年銷售額超過50億元的軟體骨幹企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研究員倪光南說,中國軟體業的出路應在基礎領域的系統開發方面有中國自己的聲音,這些軟體「航空母艦」將承擔起完成這一戰略性任務的重任。預計未來5年軟體業從業人員要從目前的90萬人增加到250萬人左右。

軟體行業的第一資源就是人才,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數據再結合職業薪水、加薪前景、工作壓力和自由程度等各項因素,美國《金錢》雜志在5月公布從約50種職業中評選出的全美「50大好差事」。結果,軟體工程師力壓「群芳」,榮膺「全美最佳差事」。中國日報也指出:「軟體工程師」職位平均年薪8.05萬元,並擁有較強的加薪前景及潛在創造力。

2006年的薪酬報告顯示,軟體工程師在IT行業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其薪資也節節高升。軟體工程師的起薪從2500至8000元/月左右,具體視地域、企業性質、個人能力的不同而定。

綜合數據表明,軟體工程師是近期企業缺口最大的職位,招聘數量幾乎佔了行業的一半,而硬體工程師佔11.9%,系統分析師佔8.6%,網站策劃員佔8.7%,網路工程師佔4.7%。如此大的缺口表明,軟體工程師是目前IT行業求職者的最佳選擇。

事實上,IT業的熱點職位主要是軟體工程師、測試工程師、高級程序員、產品項目經理等高級職位。相比之下,網路工程師薪資較低。在中國,網路工程師的技術始終不居主要位置,也並不缺技術人才,核心技術幾乎都在國外,一般的設備調試等工作找些人培訓一番就可勝任。網站的建設和維護還是要靠軟體,相對來講,軟體工程師發展空間更大。

軟體行業人員工資及升職空間

軟體在IT產業里是利潤最高的部分,而最大的成本就是工資成本,所以軟體開發人才的薪資也相對較高,同比高出其他行業50%左右。據前程無憂的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IT軟體技術研發類崗位的平均調薪幅度為11.1%,薪資上漲幅度也遠遠超過其他行業。軟體開發人才需要的是技術和實際操作,一個熟練的軟體開發工程師,特別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升職加薪非常快。

Ⅷ 軟體技術未來的發展前景是啥樣的

軟體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軟體業務收入穩步增長
軟體業發展現狀分析
經過多年積累,我國軟體業不斷向價值鏈高端攀升,低端業務不斷被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業態替代。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仍缺乏軟體領域的領軍企業,中國軟體產業尚缺乏基礎軟體,包括操作系統、資料庫、中間件等,無法獨立構成整個軟體生態,加強研發投入和產業體系建設迫在眉睫。
經過多年積累,我國軟體業從傳統外包業務向產業鏈上游延伸,不斷向價值鏈高端攀升,低端業務不斷被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業態替代。
軟體行業總體運行情況
2018年1-5月,我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保持平穩,業務收入增速高於去年同期,利潤和出口保持增長,從業人數和工資總額穩步增加。軟體產品穩定發展,信息技術服務收入較快增長。中部地區軟體業增勢突出,中心城市軟體業收入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軟體業務收入穩步增長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軟體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1-5月,我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完成軟體業務收入23328億元,同比增長14.2%,增速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其中5月當月增長14.2%,增速低於4月0.9個百分點。
隨著規模不斷擴大,產業創新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2011年至2016年間,我國軟體著作權登記數量年均增速接近32%,2017年完成軟體著作權登記74萬件,同比增長近83%。如今,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已成為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重要引擎。
軟體產業呈現高速發展態勢
2017年中國軟體產業收入佔GDP的6.65%,規模已經達到美國軟體產業的一半。軟體產業收入增速達13.9%,超過GDP增速的兩倍,呈現高速發展態勢。不過,他同時也指出,無論是從產業地位或企業規模來看,中國均缺乏軟體領域的領軍企業。中國軟體產業尚缺乏基礎軟體,包括操作系統、資料庫、中間件等,無法獨立構成整個軟體生態。
繼續推動產業實現跨越發展
未來將著力研發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興領域關鍵軟體產品和解決方案,加快培育新業態和新模式。同時,加強產業體系建設,著力培育創新型企業,打造一批特色優勢產業集群。

Ⅸ 我國軟體業發展現狀如何

近年來,我國政府對軟體產業的發展非常重視。國務院《關於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00]18號文),對我國軟體產業發展作出了全面的規劃,有力地指導了軟體產業的發展。為促進我國軟體產業在知識經濟時代實現跨越式發展,當前有必要進一步認清我國軟體產業面臨的嚴峻形勢,把握國際軟體共享運動帶給我國的機遇,充分調動我國擁有的各種資源,提出兼具可行性和理想性的軟體產業發展戰略,走出一條既適合國情又能佔領知識經濟制高點的軟體產業發展道路。

一、我國軟體產業發展的形勢
軟體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和靈魂,其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必爭的焦點和戰略制高點。為搶得發展先機,樹立在全球軟體產業鏈中的有利地位,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紛紛制定了立足本國國情的軟體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採取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適合本國特點的發展道路。例如,美國走的是「全面主導」的發展道路,占據全球軟體產業鏈的最上游位置,以標准化的產品和服務規范和引導位於中下游的軟體產業門類,瞄準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贏得了巨額的產業利潤。日本和韓國充分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走的是「國內優先」的發展道路,主要針對國內市場,出口在國內整個軟體產業總額中所佔的比重較少。以色列重點強調軟體產業開發,充分發揮俄羅斯移民的智力資源,將全球領先的軍用軟體技術知識轉化為民用,在數據、信息安全和無線通訊領域等軟體細分市場取得了領先地位。愛爾蘭利用其很低的企業所得稅政策,吸引跨國公司在愛爾蘭本土建立生產基地,逐漸成為軟體跨國公司在歐洲的運營中心和軟體集散地。印度規避了國內市場狹窄、信息化基礎薄弱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大力發展軟體外包服務和離岸開發業務,大型軟體企業為跨國公司承包價值鏈高端產品和服務,中小型軟體企業提供諸如解碼、編程和測試等價值鏈低端服務,創造了比較龐大的軟體出口額。
相比之下,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明確清晰的軟體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在扶持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方面還沒有真正到位,發展環境還沒有實現優化,再加上產業發展基礎薄弱,國產軟體的發展規模和速度還不能為國民經濟提供足夠的支撐,使得我國在軟體產業發展方面,處在世界發達國家和周邊發展中國家的「夾縫」之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未見縮小,反而有日益擴大之勢。長此以往,如果不從根本上加快軟體產業的發展,我國將痛失佔領國際競爭制高點的大好時機,形勢的緊迫性和嚴峻性可想而知。

(一)在全球軟體產業中的地位低微,與周邊國家相比也存在較大差距
2000年,全球軟體及服務業市場總收入為5960億美元,其中,我國軟體產業銷售額為71.7億美元,佔全球軟體產業總額的1.2%,相當於美國的1/40,日本的1/8,也低於愛爾蘭的1.5%,印度的1.48%,韓國的1.39%(見表1)。
表1 中國在全球軟體產業中的地位
(單位:億美元)
中國 美國 日本 愛爾蘭 印度 韓國 全球
1999年 53.2 2200 540 84 67.5 59 5274
所佔份額 1.0% 42.0% 10.2% 1.6% 1.3% 1.1% 100%
2000年 71.7 2400 572 89 88.5 83.2 5960
所佔份額 1.2% 40.2% 9.6% 1.5% 1.48% 1.39% 100%

資料來源: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編:《2000年度中國軟體產業研究報告》,2001年4月。
從總量以及所佔比例來看,2000年,我國軟體產業佔全球市場的份額雖然與周邊國家如印度、韓國所佔的份額相差不多,比愛爾蘭略低0.3個百分點,似乎差別不大,但是考慮到軟體產品質量、軟體開發的規范程度、軟體出口或滿足國內市場的程度等方面,我國與這些周邊國家以及愛爾蘭相比則存在很大差距。例如,單從出口來看,2000年我國軟體出口約4億美元,僅是印度的1/15。我國軟體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以及與周邊國家的差距,與我國作為21世紀最具潛力的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很不相稱。

(二)軟體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較低,發展速度不能適應國家信息化的要求
2001年,我國軟體產業總額佔GDP的比重為0.78%,遠低於發達國家6%的平均水平,也低於韓國的1.96%,印度的16.7%,與國家信息化對軟體產業的需求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1996~2001年,我國軟體產業國內市場增長速度分別為46.8%、31%、26.4%、27%、33%、34%,年均增長率約為30%,雖然高於世界軟體產業的平均增長速度,但比印度軟體產業起飛時期低20個百分點,比愛爾蘭低50個百分點,難以滿足國家信息化建設對軟體產業的要求。

(三)軟體產業的發展空間巨大,但國產軟體的市場份額十分有限
我國目前正在大力推行國民經濟與社會信息化建設,這無疑為軟體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軟體產業的發展空間很大。但是,信息化的迅猛發展並沒有形成對國產軟體有效的需求,反而有助於跨國公司在我國的發展。如微軟公司的在華業務,兩年內增長了2.5倍,是微軟公司在全球范圍內最快的部分,而國產軟體的市場佔有率僅維持在30%左右的水平,這一方面是由於我國軟體產業幾乎全面處於全球軟體產業鏈的中下游地位,在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的發展方面受制於人,在國內市場國際化的大環境中處於非常被動的局面。另一方面,目前的政府采購從盡量節約財政資金方面考慮得多,而在通過啟動政府采購為國產軟體創造市場空間方面考慮不夠,未能給國產軟體以有力的實質性扶持。

(四)缺乏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核心競爭力薄弱
為了保障安全,有些國家如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在軍事部門中完全使用自己獨立研製的操作系統。但是,在我國,國外軟體產品占據了2/3的國內市場,其中在系統軟體方面幾乎沒有我國自主版權軟體的立足之地,國產支撐軟體只是鳳毛麟角,應用軟體同樣面臨劇烈競爭。缺乏基礎和核心技術以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體產品,自主創新能力弱,不僅使得大量利潤流入外國企業,嚴重影響我國軟體產業的積累和再循環能力,而且還嚴重威脅著我國的信息安全。一個國家的信息產業在別國提供的核心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長此以往,對於國家利益、國防安全都是非常危險的。

(五)產業發展基礎薄弱,無力與跨國公司抗衡
據CCID(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統計,至2000年底,我國從事軟體開發、研製、銷售、維護和服務的軟體企業有3,000家左右,加上兼營軟體的企業,總數大約有5,000家。
我國軟體產業規模結構的特點是以中、小企業為主,50人以下的企業佔55%左右,50~200人的企業佔42%左右,1,000人以上的僅有中軟總公司、東大軟體、用友軟體、北大方正等十幾家公司。2000年,我國軟體產業人均產值平均不到15萬元人民幣,而微軟每年人均產值高達62萬美元,這表明我國軟體企業的勞動生產率處於較低水平,市場競爭力不強。
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是導致產業發展基礎薄弱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軟體技術人員約有19萬人左右,此外,還有30萬人在從事計算機應用、科研與教育工作。但是,我國軟體技術人員中絕大多數是從事程序開發、技術支持和服務的人員,軟體產業發展所急需的系統分析師、架構設計師、高級工程師、項目經理和技術工人的數量非常匱乏,無法滿足軟體產業發展對各層次人才的需求。在典型的知識型產業中缺乏急需的專業知識型人才,再加上「一低兩高」(勞動生產率低,人力成本高,開發成本高)的現狀,發展速度之慢也就不足為怪了。

(六)國家軟體產業政策在落實中還存在諸多問題
國務院《關於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在促進我國軟體產業發展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將近兩年的時間過去了,該文件規定的政策並沒有完全得到落實,同時還有一些問題在落實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來。
例如,在投融資方面,該文件規定的由國家扶持的軟體產業風險投資公司和投資基金至今尚未組建。由於軟體企業固定資產少、無形資產比重大,缺少可供抵押或質押的資產,很難爭取到銀行貸款。在軟體企業上市方面,國家各部門制訂的政策法規相互矛盾,現行的政策法規阻礙了軟體企業的上市融資之路。同時,由於軟體企業的規模較小,前期研發投入過大,而且研發費用很難轉化為固定資產,與傳統製造業的盈利模式有所不同,同時發行股票的規模也無法放大,因而,在目前實行股票發行核准制的情況下,證券公司在推薦軟體企業發行股票方面積極性不高,軟體企業上市存在實際的困難。另外,國務院18號文件中關於軟體企業在資產評估中無形資產占凈資產的比例,以及軟體企業境外上市融資等規定缺少實施細則。在稅收優惠政策方面,現有的軟體產業政策是從軟體產品銷售收入比例和自產軟體產品銷售收入比例等方面來界定軟體企業,而將軟體服務業、軟體產業孵化器、軟體企業的分支機構以及國產軟體的代理和分銷商排除在外,實際上使軟體產業鏈條上各環節、各要素處於不平等的地位,導致有些環節發展滯後,成為整個軟體產業發展的「掣肘」。
關於軟體采購方面,目前政府采購主要是從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的目的設計,對通過政府采購為國產軟體發展創造市場空間的政策目標考慮不夠,缺乏指導政府采購的標准規范和產品、服務目錄。
關於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目前版權法的執行仍未取得預期效果。據美國SIIA(軟體與工業信息協會)的調查報告顯示,越南和中國是世界上盜版率最高的兩個國家,1994年兩國的盜版率分別為100%和97%。隨著政府對知識產權的重視,近幾年兩國的盜版率已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98%和91%左右。據統計,1999年,中國軟體業因盜版而損失的金額高達6億多美元。盜版率居高不下,不僅嚴重製約了國內軟體企業的發展,損害國家形象,也嚴重影響了跨國公司和風險投資進入中國的積極性。

二、我國軟體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我國軟體產業處於軟體發達國家和周邊發展中國家的「夾縫」之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國在軟體產業這個國際競爭的前沿領域將無所作為。20世紀90年代末期,印度在相對貧瘠的國內經濟基礎上實現了軟體產業的騰飛,在高科技產業和知識經濟的核心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印度在不具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尚且實現了軟體產業的跳躍式發展,而我國呢?擁有印度無法比擬的國民經濟信息化程度、信息產業規模、國內市場潛力以及綜合經濟實力,這無疑增強了我國在發展軟體產業方面的決心和信心。

考察軟體產業在美國、日本、韓國、印度、以色列、愛爾蘭等國家成功的發展道路,我們可以發現軟體產業具有與一般製造業不同的規律。很多以資金密集型為特徵的製造業,如機電、汽車等,在世界各國之間的轉移基本上呈現「發達國家→次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規律。但是,軟體產業完全有可能同時在發達國家、次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發展起來。這主要是因為推動軟體產業和傳統製造業成功的關鍵資源不一樣,傳統製造業的關鍵成功資源是資金,而軟體產業的關鍵成功資源是知識型的人力資源。所以,發展中國家完全有可能利用豐富的人力資源優勢,再加上政府推動和政策支持,與發達國家在這個領域一爭高下。
同時,以Linux為代表的開放源代碼運動的興起以及網路計算機(NC)的推廣,為軟體產業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Linux是一種將源代碼完全開放的UNIX類操作系統,由於它的開放性和技術的先進性,並宣布遵循自由軟體聯盟(CNU)的GPL協議,贏得了一批富有市場經驗的軟體開發廠商的支持,從而使Linux能快速傳播和發展,開始對微軟造成直接威脅。目前Linux在全球已有約1,000萬用戶,在網際網路伺服器上所用的操作系統(OS)上已居首位,佔有率達28%。IDC(國際數據公司)預計,五年後Linux將躍居全球操作系統市場的第二位。
以Linux為代表的源程序公開軟體,給現有的軟體產業體系帶來了巨大沖擊,其必將影響世界軟體產業的發展。例如:開放源碼可能成為軟體發展的重要模式;以網路為核心的開放式的嶄新開發模式逐漸形成;改變軟體產業的「游戲規則」。
隨著網路技術的應用和發展,NC(網路計算機)已成為計算機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特別適合中國國情,具備大力推廣的條件。目前NC已從單一的瘦客戶機擴展到便攜、移動、無線的網路訪問終端,其用戶群的規模正在迅速擴大,推廣NC的條件已逐漸成熟。NC對CPU的性能要求不高,我們可以大力推動基於Linux的CPU晶元的開發,努力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CPU設計產業。
另外,軟體已成為各行各業企業管理、產品設計、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的核心,是技術創新、商業競爭的有力工具。軟體行業也不再僅局限於計算機行業之內,而已滲透和分布在其他行業之中,軟體的產品形態呈多樣化。嵌入式軟體市場正在升溫,一種是面向消費者的市場,如行動電話、手持設備和信息家電;另一種是面向工業應用的市場,如工業自動化設備和智能化儀器。這是一個相當分散的市場,由於嵌入式軟體往往在專用微處理晶元上運行,因而不易形成統一的獨占性市場。
因此,我國要改變在全球軟體產業鏈中的地位,尤其是改變在系統軟體市場中的被動局面,存在很多難得的機遇。重要的是我國要抓緊時間,不能再沉湎於於事無補的過多的爭論。目前,最緊迫的事情是,盡快確定我國軟體產業的發展戰略,充分調動發揮我國擁有的優勢,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唯其如此,我國軟體產才能在較短時間內得到跨越式發展,達到國務院18號文件中規定的目標,躋身於世界軟體大國之林。

三、我國軟體產業的發展道路
前面我們考察了美國、日本、韓國、印度、以色列和愛爾蘭等國的軟體產業發展道路,現在回過頭來,看一看我國軟體產業今後應該走什麼樣的發展道路?一個明顯的結論是,我國絕對不可能照搬別國的模式。我們自有我們的國情,自有我們獨特的優勢資源,因而,在發展軟體產業的道路選擇問題上,我們要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

(一)國家行為和企業行為互動
這里的「國家行為」並不僅僅是指國家要制定合理的軟體產業扶持政策,主要是指要通過國家投入、組織和引導來推動軟體產業的發展。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我國的信息產業基本上是建立在美國提供的核心技術的平台上,這對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因而,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體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使之產業化,並為之提供市場空間,這是我國在國家層面上必須要做的事情,我們不能把發展軟體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的希望寄託在軟體企業的身上。這是因為,第一,發展具有自主版權的軟體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不像軟體服務業那樣,單靠優秀的人才資源就可以做得很好。操作系統和支撐軟體等系統軟體產品,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資金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行業門類,只有國家才能集中大量的資金資源和人才資源,以國家為主導,統一組織和協調,才能有可能取得成功,指望單個的企業或企業之間的聯盟就可以解決軟體的核心問題是不現實的。第二,目前我國軟體企業普遍規模較小,資金不雄厚,根本無力解決發展系統軟體所需要的龐大資金和面對巨大風險,同時,資本的逐利性也不可能要求軟體企業主動站在國家的角度上為國家「排憂解難」。第三,我國軟體產業的發展形勢逼人,只有動用國家的力量,集中國家的資源,像我國當年研製「兩彈一星」那樣,採取非常規的運作方式,迅速縮短我國軟體產業在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方面與軟體發達國家存在的差距,才能擺脫長期以來我國在國際軟體產業鏈中的被動地位和尷尬局面。
當然,在發展軟體產業方面要體現國家行為,並不意味著國家直接用行政手段來干預,而是以國家為主導,採取市場運作和商業化的形式,比較可行的操作辦法是:國家投入巨資,以國家為主導,同時吸收社會各界包括軟體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投資機構,甚至跨國公司的資金,直接組建實體,從事軟體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的研製、開發、生產和銷售,在該實體內容形成從研發到產業化的「一條龍」,解決我國目前存在的研發和產業化脫節的「痼疾」。

(二)軟體產品和軟體服務並重
有人認為,目前我國應側重發展軟體產品,提高我國在全球軟體產業中的地位,而讓軟體服務業保持自然增長狀態。又有人認為,目前我國軟體產品與軟體強國相比落後一大截,無法在短時間內超越,與其在系統軟體領域內從事沒有多少成功幾率的拼搏,還不如側重發展服務業,這既可以鍛煉人才,又可以創造就業,還可以為將來側重發展軟體產品奠定基礎,同時還順應了目前出現的軟體服務業領先的發展趨勢。
筆者認為,上述兩種觀點均有失偏頗,沒有全面地考察問題的實質。筆者之所以提出「軟體產品和軟體服務並重」的觀點,是與「國家行為和企業行為互動」的看法一脈相承的。國家與企業在發展軟體產業的道路上既有分工,又是互動的。國家可以運用國家的意志,集中投入,採取實體經營的形式,將來自國家和社會的優勢資源整合在一起,集中攻克軟體產業中的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建立自己獨立的產品體系。同時,國家在信息化建設中,給軟體企業創造市場機會,推動軟體服務業的成熟壯大。而企業呢?主要集中於軟體服務領域,大力發展信息系統集成、ASP、信息系統運行與維護、數據中心與資源外包、數據加工與處理、軟體測試、信息系統咨詢與評估、信息系統工程監理、軟體與信息系統管理人才工程化培訓等業務,為軟體產品的產業化和規模化應用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積累專門知識和軟體人才。國家要通過政策引導,鼓勵有條件的軟體企業大力發展軟體服務業,以此來提升企業素質。同時,鼓勵有條件、有意願的軟體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定製軟體和服務市場,學習和掌握國家軟體市場運行規則和業務流程,積極參加CMM認證,完善質量保障體系,促使軟體企業進一步與國際接軌,提高國際化素質。

(三)重在開發國內市場
毫無疑問,我國軟體產業的國內市場空間是非常巨大的。我國應當以電子政務、電子金融、企業信息化、社會保障為重點,大力開發和推廣應用我國自主版權的軟體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行業應用軟體、信息安全軟體等產品,通過巨大的內需來拉動軟體產業的快速發展。
電子政務涉及到信息技術的各種產品和技術,推動行業企業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所採用的技術和產品對社會具有廣泛的示範性和引導性。由於我國電子政務具有的安全性、個性要求、本地化等特點,國產軟體企業將在該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現階段急需解決的問題是盡快制訂統一的電子政務標准規范,提出推薦政府采購的產品或服務目錄,避免各級和各地政府部門在電子政務的實施方面「一哄而上」,各自為戰,削弱電子政務對國產軟體的拉動作用。
我國金融電子化發展迅速,截至2000年底,銀行系統已擁有大中型計算機700多台套,小型機6,000多台套,PC及伺服器50多萬台,自動櫃員機(ATM)近3萬台,銷售終端(POS)22萬台,電子化營業網點覆蓋率達到95%以上,金融電子化的硬體建設將帶動金融領域應用軟體的大發展。數字化電子貨幣、網上支付、安全認證等電子金融的功能將直接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
目前,我國擁有15,000家大中型企業和1,100多萬家小企業,這些企業提高管理水平的需求急迫,同時,對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實施的需求將日益旺盛,企業信息化潛在市場規模日益龐大,同時,加入WTO也將要求我國企業按照國際規則開展商務活動,這必將加大對企業管理軟體的需求。現在管理軟體開發出來的有效用戶只有中小企業總數的5%左右。企業信息化將直接帶動ERP(企業資源計劃)、CRM(客戶關系管理)、SCM(供應鏈管理)等軟體的發展。

(四)建立產業自主體系
大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體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建立產業自主體系,需要從國家層面上來加以組織、協調和引導。目前,Linux在全球的興起為我國逐步打破WINTEL體系,建立基於Linux的系統軟體產業體系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當前最重要的是建立我國軟體產業自己的標准體系,占據全球軟體產業鏈的最上端,最終發展成為可與美國抗衡的軟體強國。

【參考文獻】
[1] 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編.2000年度中國軟體產業研究報告[R].2001,(4).
[2] 抓住新機遇,迎接新挑戰,全面推進我國信息產業的改革與發展——吳基傳部長在全國信息產業工作會議上的報告[R].2002-01-28.
[3] 王文京談軟體產業和軟體企業經營[DB/OL].新浪網站,2001-12-09.
[4]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軟體業「十五」專項規劃思路[DB/OL].www.ccidnet.com,2001-09-30.

閱讀全文

與軟體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