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寧夏13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具體是哪些
寧夏13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具體有:枸杞、清真牛羊肉、奶產業、馬鈴薯、園藝、優質糧食、適水產業、葡萄產業、種業、紅棗、牧草、蘋果、道地中葯材。
1,寧夏枸杞。
中國栽培枸杞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而寧夏枸杞則是枸杞中之上品。寧夏枸杞之所以名甲天下,其一功益於當地適於枸杞生長的土壤和晝夜溫差大的氣候;其二是利用黃河水與含有各種礦物質的清水河苦水混灌。其特定條件決定了寧夏枸杞的與眾不同,寧夏枸杞色艷、粒大、皮薄、肉厚、籽少、甘甜,品質超群,是惟一被載入新中國葯典的枸杞品種,明代傑出醫葯學家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將寧夏枸杞列為本經上品,稱"全國入葯杞子,皆寧產也"。枸杞,其果謂「枸杞子」,是寧夏最著名的特產之一,居「五寶」之首。
2,清真牛羊肉。
肉質鮮嫩的「澇河橋」清真牛羊肉,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特產,是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因產品出自該市澇河橋村而得名。而寧夏澇河橋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是我區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現已形成了集牛羊養殖繁育、牛羊定點屠宰、牛羊分割冷鮮肉加工、速凍調理食品、速凍米麵食品加工及功能滋補型牛羊副產品加工、餐飲服務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型企業,也是我區最大的清真牛羊肉屠宰交易市場。
3,奶產業。
寧夏目前奶牛存欄34萬多頭,年產鮮奶90多萬噸,共有23家企業加工奶製品。受問題奶粉事件影響,寧夏主要乳品企業產品大量積壓,企業資金鏈出現困難,一些企業、奶站不能給奶農及時兌付奶款。為了幫助企業、奶農渡過難關,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決定對奶產業提供貸款、補助、貼息等多項財力支持。
4,馬鈴薯。
寧夏馬鈴薯種植面積254.3萬畝,圍繞農業部綠色高產高效創建、自治區種薯繁育體系建設、主食化開發試點等項目支撐,形成了「種薯三級繁育、鮮薯外銷、澱粉加工、主食開發」四業並進,產、加、銷一體化的全產業鏈格局。在項目區集成推廣「優良品種+脫毒種薯+綠色高產高效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控+機收機播+科學貯藏」綜合技術模式。脫毒種薯應用率達到70%以上,地膜覆蓋、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統防統治等綠色高產高效技術到位率達到95%以上,機械化率達到50%以上。
5,園藝。
寧夏園藝產業園擁有現代化的五大展廳:主要花卉、蔬菜、水果、寧夏特色的園藝展示;其中集國際、國內珍貴植物和我區特色產品為一體的休閑植物園是觀光、娛樂、休閑、度假、垂釣、餐飲的好地方;產業園為公眾提供的休閑餐飲區更是觀光、休閑、度假、垂釣、餐飲的主要場所。
6,優質糧食。
寧夏在春耕生產中,從調活結構、調高質量、調優品質入手,全面加大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力度,著力推進全區優質糧食生產。將進一步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繼續恢復優質小麥面積,充分發揮寧春4號、寧春50號等優質強筋春小麥品質優勢,預計面積將達到190萬畝。
提升水稻品質,加大寧粳43號為主的優質水稻品種推廣,預計面積將穩定在110萬畝;優化玉米結構,進一步適度調減籽粒玉米面積,擴大糧飼兼用、青貯、鮮食、制種玉米種植,預計面積將430萬畝;穩定馬鈴薯面積,加快馬鈴薯種薯繁育、主食化專用品種推廣和主食產品開發試點,預計面積240萬畝。
7,適水產業。
寧夏適水產業以「一優三高」為引領,以「增效、擴量、生態」為核心,以確保水產品安全有效供給和從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為首要任務,利用和挖掘宜漁資源優勢,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強化科技支撐,轉變發展方式,全區漁業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一是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到現在,適水產業面積達到81.8萬畝,水產品產量14萬噸以上,人均水產品佔有量達到22.2公斤,寧夏漁業在西北地區重要漁業生產基地地位進一步鞏固。
8,葡萄產業。
比起國外歷史悠久的酒庄,寧夏葡萄酒產業雖然只有30多年發展歷程,但近五年來,先後有40多家酒庄的300餘款葡萄酒在國內外各類大賽中獲得獎項,成為寧夏獨具特色的「紫色名片」。、
美國《紐約時報》評選的全球2013年「必去」的46個最佳旅遊地,寧夏與巴黎等世界著名旅遊景區一起名列其中,入選理由是「在寧夏可以釀造出中國最好的葡萄酒」。世界葡萄酒大師傑西斯.羅賓遜在品鑒了寧夏產區的葡萄酒後說:「毋庸置疑,中國葡萄酒的未來在寧夏」。寧夏產區已成為國際葡萄酒界關注的熱點地區,得到了國際葡萄酒界的普遍認可。
9,種業。
寧夏專門成立農作物種業聯盟,科研、生產、經營單位組團發展,有利於加速寧夏種業科研成果轉化步伐,有利於杜絕市場上非法生產、銷售寧春系列小麥品種的行為,進一步提高寧夏種子質量、擴大寧夏春小麥種子市場佔有率,提升種業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寧夏種子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10,紅棗。
寧夏大紅棗鮮果玲瓏剔透,紅艷欲滴,乾果紅潤,且味美甘甜,是讓人一品難忘的天然果品,是家庭休閑 、饋贈親友之佳品。而寧夏靈武素有「水果之鄉」之稱,種植果樹已達1500多年歷史。從唐朝開始,靈武長紅棗就被列為皇室貢品,被譽為「果中珍品」。
11,牧草。
夏全區人工牧草種植面積已從2003年的100萬畝增加到850萬畝,其中1年生和重茬種植265萬畝,多年生牧草585萬畝。封山禁牧12年中,寧夏將草畜產業作為重點產業之一,加強優質高產苜蓿種植和多年生人工草地復壯更新,不斷加速實現優質牧草種植提質增效,同時配合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實施,促進了農民增收。
12,蘋果。
寧夏蘋果產區屬中溫帶乾旱氣候區,海拔平均1150米,年均氣溫9℃,天高氣爽,日照充足,紫外光較多,晝夜溫差大,利於蘋果乾物質積累。寧夏蘋果酸甜適口,優質高產,元帥系、金冠蘋果在全國鑒評中多次名列前茅。
13,道地中葯材。
寧夏科研人員從國內外引進的81個優良道地中葯材新品種中,篩選出蒙黃芪、黃芩等12個適宜區內中葯材人工種植的新品種,並得到國家科技部成果轉化資金支持。2002年,國家科技部將《寧夏道地中葯材資源保護及可持續發展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列入西部專項支持重點。自治區「8613農業科技工程」將道地中葯材開發與技術研究列入產業化關鍵技術攻關項目。
Ⅱ 中國發展綠色農業有哪些優勢
第一,我國在自然資源當中,發展綠色農業提供了怎樣的優勢?
我國農業在自然資源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優勢,我國農業自然資源具有多樣化特點,在整個地圖板塊中,自北至南跨越九個熱量帶,地域遼闊、多山多草原、生物資源種類繁多、品種豐富,中西部地區尤其是東北、西北、西南地區,綠色資源多,為發展各類特色綠色農產品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二,我國在人力、物力中,發展綠色農業具有哪些特點?
中國農業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點,中國農民經過幾千年積累,具有豐富的精耕細作技術和綠色農業的傳統基礎。中國勞動力資源極為豐富,且價格低廉,可發展勞動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相集合價值大的綠色農產品。大部分地區雖遭破壞,但處於低工業污染或未達到難以逆轉的化學中毒地步;中國有數千年食品烹飪史、中醫葯史、保健史及傳統綠色食品的多樣性。
第三,發展綠色農業,國家給予綠色發展哪些支持?
中西部地區綠色農業也在迅速崛起,綠色農副產品深加工、精加工、環保生態產業等二、三產業正迅速發展。東部地區技術、人才、資金與西部綠色資源相結合,將迅速發展出口創匯綠色農業與農產品的農工商一體化基地。國家在交通、電力、通訊、農業項目資金補貼等基礎設施的投入,為開發綠色農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尤其是中國這屆政府提出的新農村建設發展方向,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加大,從而全面提高農村生存環境的改善,基礎教育和素質教育雙重投入,都會引起一系列經濟和生活變化。所以,這是農業產業結構變化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
12.jpg
第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具有哪些特性?
(1)折疊多樣性
生態農業針對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資源基礎、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充分吸收我國傳統農業精華,結合現代科學技術,以多種生態模式、生態工程和豐富多彩的技術類型裝備農業生產,使各區域都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地區優勢,各產業都根據社會需要與當地實際協調發展。
(2)折疊高效性
生態農業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多層次綜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實現經濟增值,實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降低農業成本,提高效益,為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創造農業內部就業機會,保護農民從事農業的積極性。
(3)折疊持續性
發展生態農業能夠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污染,維護生態平衡,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變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常規發展為持續發展,把環境建設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的同時,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增強農業發展後勁。
第五,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具有哪些要求?
(1)端正指導思想
調動並保護好農民的積極性,農民積極性的源泉在於農民的經濟利益。
(2)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農村經濟滯後的原固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在於農民的行為只是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而不是他人和社會的需要為前提,以更換手段、增值為目的的商品生產。
(3)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
農業產業化主要包括規模化、專業化、商品化。從宏觀上講,要使農村的非農產業不斷發展;農村的種植業、養殖業走上專業化,為商品化生產奠定基礎。農村經濟逐步走上工業化、現代化。
Ⅲ 中國哪些農業產業較有優勢
我國農業在自然資源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優勢,我國農業自然資源具有多樣化特點,在整個地圖板塊中,自北至南跨越九個熱量帶,地域遼闊、多山多草原、生物資源種類繁多、品種豐富,中西部地區尤其是東北、西北、西南地區,綠色資源多,為發展各類特色綠色農產品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二,我國在人力、物力中,發展綠色農業具有哪些特點?
中國農業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點,中國農民經過幾千年積累,具有豐富的精耕細作技術和綠色農業的傳統基礎。中國勞動力資源極為豐富,且價格低廉,可發展勞動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相集合價值大的綠色農產品。大部分地區雖遭破壞,但處於低工業污染或未達到難以逆轉的化學中毒地步;中國有數千年食品烹飪史、中醫葯史、保健史及傳統綠色食品的多樣性。
第三,發展綠色農業,國家給予綠色發展哪些支持?
中西部地區綠色農業也在迅速崛起,綠色農副產品深加工、精加工、環保生態產業等二、三產業正迅速發展。東部地區技術、人才、資金與西部綠色資源相結合,將迅速發展出口創匯綠色農業與農產品的農工商一體化基地。國家在交通、電力、通訊、農業項目資金補貼等基礎設施的投入,為開發綠色農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尤其是中國這屆政府提出的新農村建設發展方向,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加大,從而全面提高農村生存環境的改善,基礎教育和素質教育雙重投入,都會引起一系列經濟和生活變化。所以,這是農業產業結構變化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
Ⅳ 發展農村特色優勢產業應注意什麼
當前,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快速轉型升級為特色農業與農村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 機遇。在闡述特色農業與農村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現實意義,分析國內特色農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主要模式與成功案例的基礎上,結合廣西特色農業與農村文化產 業融合發展的優勢與機遇,提出了促進廣西特色農業與農村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對策思路。
Ⅳ 四川省是如何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的
一、四川簡介
四川,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大陸西南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國"之美譽,是中國西部門戶,大熊貓故鄉。
四川是中國重要的經濟、工業、農業、軍事、旅遊、文化大省。省會成都在199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中國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是中國第四大航空港。
二、發揮特色產業,助推經濟發展
四川將傳統農業轉型,發展成為特色農業,比如四川蒼溪縣瞄準“中國紅心獼猴桃第一縣”這一金字招牌,多措並舉培育壯大特色產業,並將這一產業進行深加工,發展了獼猴桃罐頭、飲料、走出了‘大園區+小庭院’三次產業融合發展之路,以產業興旺引領鄉村振興,助推縣域經濟加快發展。
在各級政府努力下,四川經濟不斷發展,我們相信“天府之國”會更加繁榮!
Ⅵ 農業特色優勢產業評判
根據浙江實際和農產品自身屬性,評判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的主要依據包括:生產規模、產品優勢、經濟效益和市場需求。
1)生產規模:即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的構成必須要有一定的規模度,包括一定的種植面積、產量或養殖規模,只有達到一定的生產規模,並進行產業化生產,才能形成規模優勢。
2)產業優勢:即產業有特色、有競爭力,能集中體現區域優勢,在省內外,甚至國內外市場競爭中佔主導地位或競爭優勢明顯,並能發揮特色優勢產業效應。
3)經濟效益:即產業必須具有投入少、產出高、效益明顯的特點,對農民增收帶動作用大。
4)市場需求: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的評判與選擇應充分考慮市場需求,只有那些省內乃至國內、國際市場需求彈性高的產品和產業才能在未來發展中佔有更多的份額。
根據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的主要評判依據,浙江省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生產基礎條件較好,產業規模較大,競爭優勢明顯,通過扶持和發展,能夠拓展省內外市場,形成優勢產業帶或產業區,並具有擴大出口潛力的優勢產業,主要有水產業、蔬菜、水果、茶業、畜禽、糧油、花卉苗木等。這類產業以建設優勢產業帶(區),提高產業化水平為目標,積極參與國際國內分工,進一步做強做優產業。二是區域特色明顯,尤其是與周邊區域或省內外其他地區相比,具有較強的地域性競爭優勢,或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的農業特色產業,主要有竹筍、中葯材、食用菌等。這類產業要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以建立具有競爭力的區域性特色產業,提高農產品品質和市場佔有量為目標,逐步由「小宗」走向「規模」,建立起獨具特色的區域性「名牌經濟」。
綜上所述,浙江省主要的農業特色優勢產業有水產業、蔬菜業、竹筍業、茶業、干鮮果業、蠶桑業、花卉苗木業、糧油業、食用菌業、中葯材業和畜牧業。
本文主要針對茶葉、蔬菜、水果3類特色優勢產業進行產業布局的綜合研究。
Ⅶ 如何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產業
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強農返州業物質技術裝備,健全農業產業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漏仔蔽產率,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要明確目標、制定規劃、加大投入,集中力量辦好關系全局、影響長遠的大事。為此,要:(1)把發展糧食生產放在現代農業建設的首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2)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技創新為手段、質量效益為目標,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3)大力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4)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規模實施土地整治,增加高產穩產農田比重,推廣節水灌溉,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5)加快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託、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幹、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6)按照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發展節約型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加戚橡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7)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提高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能力,拓展農業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
Ⅷ 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是什麼高質量發展的特定形式
特色農產也發展是什麼?高漲質量發展的特定形式,嗯,這個是農村,現在嗯,農業發展現在國家的政策是很好的。
Ⅸ 發展特色農業的要求和重點是什麼
根據國情,我國發展特色農業必須更加註重集約利用土地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必須與我國的農業資源稟賦相適應。因此,發展特色農業的要求和重點主要包括:(1)要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建設農產品產業帶,發展特色農業;(2)各地要立足資源優勢,選擇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場前景的品種作為開發重點,盡快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體系;(3)建設特色農業標准化示範基地,篩選、繁育優良品種,把傳統生產方式與現代技術結合起來,提升特色農產品的品質和生產水平;(4)加大對特色農產品的保護力度,加快推行原產地等標識制度,維護原產地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5)整合特色農產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強名牌產品;(6)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促進優勢農產品出口,擴大農業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