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產業關聯角度發展農村經濟

產業關聯角度發展農村經濟

發布時間:2021-03-02 03:29:08

『壹』 從經濟生活角度說明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為什麼能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1)充分抄發揮了市場的作用,加強國家宏觀調控,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貫徹落實了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3)提高農業生產的自主創新能力,轉變農村的經濟發展方式,促進農副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貳』 怎麼發展農村經濟

一、走區域經濟之路

根據地域特點和需求,著力開發菜一產業或產品,努力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區域經濟格局。

二、走多種經營之路

面向市場,立足優勢,大力發展豬、牛、羊、兔、雞、魚、果、葯、菜等多種經營骨幹品種,形成規模,提高產品商品率和市場佔有率。

三、走高效農業之路

加速農業科研成果轉化,推廣良種良法,促進農產品優質、高產、高效,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效益。

四、走庭院開發之路

利用庭院,抓好小菜園、小果園、小魚池、小禽場、小作坊「五小」建設,大力發展庭院經濟。

五、走加工增值之路

圍繞農副產品資源、依託農村專業戶、私營企業和鄉鎮企業,搞好農副產品的系列開發和深加工、精加工、提高農產品效益。

六、走產品運銷之路

組建農民運銷隊伍,擴大糧食、畜禽、林果、葯材等大宗農產品的長途販運,促進產品銷售,提高經濟收入。

七、走典型引導之路

在農村大力扶持和培植各種致富典型,發揮其示範帶動作用,引導農民走共同富裕道路。

八、走發展交通之路

通過改造主幹線路,新修經濟路,接通斷頭路,引導農民在路邊建房經商辦廠,從事二三產業,實現路通一段,致富一片。

九、走勞務輸出之路

組織農村富餘勞動力實行定量有序、批量轉移、增加農民收入。

十、走股份合作之路

把股份合作制引入鄉鎮企業和資源開發,促進資源、勞力、資金、技術的合理流動和配置,增加企業經營活力,提高經濟效益。

『叄』 如何轉變思維方式,發展農村經濟,改變農村生產生活方式

從經濟生活角度,
要轉變思維方式,主要樹立正確的商品觀、金錢觀、消費觀版、投資理財觀、就業權創業觀,國際貿易觀。
走新型農業現代化、工業化信息化之路,加快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制度改革,實現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三權分立,完善所有制結構,發展現代農業合作社,股份制公司制等。
統籌城鄉發展,發展城鎮化進程,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堅持城市支持鄉村,工業反哺農業的政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

『肆』 什麼是「產業關聯度」

汽車產業具有:關聯性強(據測算,汽車工業產值與相關產業的直接關聯度是∶2,間接關聯度則達到1∶5)、產業鏈長、規模性強、集群發展的產業特徵,並且汽車產業對地區經濟發展具有深刻的影響作用,現在汽車產業發展不僅是一個產業現象,或者說不是一個簡單的產業現象,而且還是一個區域經濟現象,汽車產業的深度發展正在重新定位區域經濟。
1.通過產業整合,優化地區經濟結構。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重點就是要加大產業整合的力度,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進一步提高地區經濟的結構水平。產業整合的方向,就是要以重要支柱產業為龍頭,以專業化為重點,進行產業鏈的整合。汽車產業是最具產業鏈整合優勢的產業,通過汽車產業發展可以把相近產業和資源有效組合起來,形成地區經濟的結構性置換,把相關產業引進來,把非相關產業轉移出去,從而優化地區經濟的成長結構。當然,這是有條件的,一般要求以少數強勢企業為載體。那麼,在缺少強勢企業存在的情況下,最好的整合就是「區位整合」,以一特定區位為條件促使相近產業的集群發展,使產業鏈在最短距離整合。這就是許多城市設立汽車城的整合效應。
2.通過產業集群,提升區域競爭力。區域經濟發展出現市場集中、產業集群的重要趨勢:一方面,以中心城市為依託,形成市場集約發展,強化了中心市場的資源集聚能力和對各類市場的統合能力。另一方面,產業集群這一新的資源組織方式已經成為區域經濟增長最重要、最有活力的因素,並進一步演化為集群經濟。資源集聚就是優勢集中,進而形成優勢戰略,這是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重大轉變,也是企業競爭和地區競爭的關鍵所在。研究證明,根據當今國際經濟運行規律,從產業鏈整合的角度,形成以主導產業為核心,相互關聯企業在地域空間上集群發展,是提升產業競爭力和區域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從我國發展的實踐來看,集群經濟正在迅速崛起,我國的「珠三角」、「長三角」等沿海經濟發達區域,正在迅速成長起一批表現出高度集聚特徵、高度專業化的產業群。產業「扎堆」這一新的資源組織方式已經成為區域經濟增長最重要、最有活力的因素。

3.通過產業關聯發展,增進區域性的分工合作。過去,區域經濟發展基本上是「城自為戰」,各個城市作為競爭發展的主體,在競爭中尋求差異化,而在產業選擇上又往往同構化。這樣就加大了地區經濟發展的成本。隨著汽車產業發展,提高了產業關聯度,將在更深層次上增進區域性的分工與合作。
市場經濟首先面臨一個效率選擇,不同城市發展是一個優勢互補的過程。如果說過去區域發展通行的是傳統的「木桶理論」,為了克服「短板效應」,往往採取 「取長補短」的方式來保持一種均衡。那麼,現在則通行的是「新木桶理論」,既不是都要去造「木桶」,也不是以「短板」為標准看齊,而是根據各自的優勢分別打造一塊大木板,集合起來共同打造一個大木桶。這樣就形成一種優勢整合,形成資源配置的疊加效應。
4.通過集中優勢,形成從優發展。區域經濟發展要立足於整合現有資源,集中力量使重點優勢產業和企業得到優先發展,避免盲目重復建設和產業趨同化。為此要抓住重點,突出特色,做大產業,做強優勢。(1)抓住重點。就是要選擇市場需求潛力大、主導力強的產業或產品,集中力量、集中優勢去重點發展。(2)突出特色。有特色才能有市場,才能形成發展的優勢。區域經濟發展要突出特色和優勢。要選擇那些有區域特色和優勢的資源進行深入開發,逐步發展成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特色產業和特色經濟。(3)做大產業。沒有規模就難以成優勢,選准發展重點,還必須下大氣力,向規模化方向發展,把產業真正做大。市場競爭在一定意義上講也是規模的競爭,有規模才有實力,才具有活力和競爭力。(4)做強優勢。經濟發展不僅要形成比較優勢,重要的是形成競爭優勢,形成持續的競爭力。這就要不斷強化已經形成的優勢,特別是要注意把局部優勢發展成為整體優勢,形成優勢集聚。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真正的優勢不是比較優勢而是競爭優勢,也就是資本、技術、資源與市場的有效組合而形成的優勢。區域經濟發展不在於你存在什麼優勢,而在於如何組織和發揮自己的優勢,把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把各自的比較優勢集合成共同的競爭優勢。
二、汽車產業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1.發揮政府的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國家的政府都不可能真正遠離經濟,更不是無為而治。相反,政府往往運用市場規則,通過各種形式提供支持。特別是汽車產業在我國還屬於戰略性產業,對戰略性產業的支持這幾乎是所有國家通行的做法。從1991年起,美國每兩年發布一次《國家關鍵技術選擇》報告,對近期和中期關鍵技術進行分析,選擇戰略技術和產業並確立相應發展政策。我國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其戰略產業還處在成長階段,更加需要政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同時,隨著中央與地方關系的改革到位,地方經濟的自主增長機制進一步強化。在地方經濟的自主增長過程中,地方政府扮演著重要角色。包括在汽車產業發展上,政府的作用同樣是不可忽視的。只有政府有效發揮宏觀調控和政策指導作用,才能抑制重復建設、避免無序競爭,彌補市場的「缺陷」。
2.堅持市場經濟原則。產業開發與地區經濟發展,要「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更多地依賴於市場機制,而不是重復行政支配的模式。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對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提出明確要求,並且把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作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主要任務之一。要進一步擴大市場發揮作用的空間,凡是市場能發揮作用的領域、凡是有利於市場發揮作用的領域都應讓位於市場。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總體經濟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但市場發揮作用的程度還十分有限。特別是在重大項目開發方面,「國有概念」還十分突出,往往依賴於國家給出項目、國家投入資金、國有企業為載體來實現,這不利於市場作用的發揮。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就是要在產業結構調整、生產要素整合、技術改造、企業改組以及資本投入等方面,應主要由市場決定和選擇。包括產業集群,也不是人為的或行政的力量所能左右的,必須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律。
3.促進投資理性化。當前,在汽車產業發展上,我們一方面要防止爭相投資的傾向,避免過度投資破壞整個產業的成長秩序;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汽車產業在中國正處在快速成長期,是目前少有的幾個投資看好的產業之一,我們既要適度規范又要有效保護投資熱情,促進投資理性化。現在,在熱投汽車產業的背景下,要想在競爭中生存和發展,必須搶占競爭高地。要鼓勵企業在合資合作過程中注重消化技術,加大研發力度,促使汽車產業發展的重心後移。在現代汽車產業競爭中,真正起關鍵作用的是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這要以強有力的研發為支撐,沒有研發的優勢就永遠失去技術整合優勢,就將長期處在競爭的弱勢地位。
4.把汽車產業鏈做大做長。在整個汽車產業鏈中,既要突出汽車生產製造的核心地位,也要注重產業鏈的後向延展,特別是售後市場建設。中國正處在汽車消費的高峰期,2001年中國汽車總數達到1800萬輛以後,每年以超百萬輛的速度增長。隨著汽車總量的增加,汽車售後市場的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汽車消費也將從購買需求為主階段轉向售後服務需求為主階段,這將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利潤機會。據日本羅蘭·貝格咨詢公司專家分析,2002年中國汽車售後市場的規模為500億元,到201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900億元,在亞洲僅次於日本居第二位。汽車產業發展要充分把握這一市場機會,積極搶占市場空間。

『伍』 如何發展農村經濟

發展農村經濟,需要在現有資源條件和生產力基礎上,積極創新農村生產方式,以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效率的逐步提高來促進增長方式的轉變,推動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大力發展高效農業。農業是農村的產業支撐,發展現代農業是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基礎。發展現代農業的過程,就是改造傳統農業、不斷發展農村生產力的過程,就是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過程。把發展高效農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重點,著力推進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產業化和科技化。按照「一鎮一品」、「一村一品」的思路,建設農業園區,培育龍頭企業,發展專業市場,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和農業生產效率;實施品種創新、品質創優、品牌創響工程,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提高科技對高效農業的貢獻率,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是促進農業持續增效、農民穩定增收的重要途徑。把推進「三大合作」作為創新農村生產方式的重要內容,一是推進農民專業合作。支持和引導農技部門和農業技術人員利用技術優勢組建合作組織,鼓勵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工商企業利用資金、信息等優勢組建合作組織;堅持邊發展邊規范、以規范促發展,不斷完善專業合作組織的內部運行機制,實現由簡單的「抱團取暖」、節約成本式合作向產加銷一體化轉變,鼓勵農民以資產、勞動力等要素入股,分享加工、銷售環節的利益。二是推進土地股份合作。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組織;實行聯組發展、整村推進的辦法,擴大土地股份合作組織單體規模,取得規模效益;把推進土地股份合作與發展高效農業有機結合起來,土地股份合作中高效農業所佔面積達到60%以上。三是推進社區股份合作。充分利用城鎮化、工業化帶來的機遇,重點在那些經濟實力較強、產業特色明顯

『陸』 如何發展農村經濟

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健全農業產業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要明確目標、制定規劃、加大投入,集中力量辦好關系全局、影響長遠的大事。為此,要:(1)把發展糧食生產放在現代農業建設的首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2)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技創新為手段、質量效益為目標,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3)大力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4)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規模實施土地整治,增加高產穩產農田比重,推廣節水灌溉,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5)加快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託、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幹、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6)按照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發展節約型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7)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提高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能力,拓展農業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

『柒』 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哪些知道的請回答,謝謝。

要致富,先修路。
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與解決思路

1.縣鄉政府職能與農村經濟發展關系的考察與分析 1.1縣鄉政府目標定位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縣鄉政府的目標定位建立在兩個必要條件之上:國家的政治制度安排;地方政府實現既定目標的社會經濟資源動員能力。縣鄉政府的目標定位天然承繼了中央政府的目標追求,還承擔著主流意識形態的教育和推動經濟建設的任務,並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確保主流意識形態的長期穩定。具體表現在實行經濟發展的目標管理、開展橫向競爭與多種形式的對上競爭等。政府主導模式確實推動了經濟增長。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的行政推動力量也日益顯露其不足之處。(1)縣鄉政府擁有的行政權力和手段有限,尤其是鄉鎮作為政府的最低層次沒有管轄權,難以統籌安排力量而有效管理本鄉鎮經濟事務,也不具備對各項工作進行全面、綜合安排與調控的能力;(2)縣鄉政府由於人員素質和信息化程度方面的限制,難以比較准確地預測把握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和制定實施正確的本地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3)縣鄉財政普遍困難加之政府工作作風等方面的問題,要政府繼續為經濟增長負責就往往顯得捉襟見肘,力不從心;(4)農業結構調整緩慢,農民增產不增收,但是鄉鎮領導又必須承擔經濟增長之責,加之考核制度不完善,受目標考核等因素影響,容易誘發幹部行為短期化。 1.2縣鄉機構擴張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在1998年國務院曾提出用3年時間完成鄉以上四級政府機構改革。但是縣鄉機構設置多頭重復的擴張趨勢沒有得到根本性的遏制。以四川為例,鄉鎮財政供養人數由1994年的65.94萬人增加到2000年的76.64萬人,每年增加財政開支8億多元。縣、鄉財政供養人口,很大部分由行政編制轉為了地方負擔的事業編制。(1)機構設置多頭重復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鄉鎮政府財政緊張,壓力表現為首先要保證完成上級規定的稅收上繳任務,其次要保證鄉鎮本身的工資發放。生存困擾的直接後果是基層組織將工作目標轉向自身,組織行為嚴重扭曲,農村政府的服務農村社會職能已經日益扭曲為謀求自身利益職能,由此構成了對政府職能轉變的最直接的障礙;(2)過高的人員成本加重了鄉鎮財政與農民負擔,也造成鄉鎮幹部隊伍結構中普遍存在的親姻血緣聯系,成為疏離干群關系、排斥農民利益的特殊群體;(3)相對於管理范圍狹小、管理事務有限的縣鄉經濟社會事業,日益龐大的政府機構和日益擴張的政府職降低了行政效率,增大了政府管理運行成本;(4)在全能政府格局尚未改變的情況下,政府發展經濟的行政推動、直接干預,排斥了社會經濟組織的自主發展和市場經營,擴大了資源浪費和投資失誤,進一步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1.3縣鄉政府職能越位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由於地緣政治因素和農村經濟的分散特點,縣級行政區劃相對穩定、變動較少,政權建設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加強。縣級政府雖然擁有強大的行政功能,卻缺乏經濟調控的有效手段,在競爭環境的逼迫下,加之各類市場組織發育的普遍落後,政府在管理經濟中只能依靠行政手段來彌補自身的劣勢。這是從政府與市場關系而言的。從政府組織內部而言,主要體現在政府部門相對於人大的越位、相對於所屬、所轄事業部門的越位、相對於村民委員會等的越位。縣鄉政府職能越位,對農村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可忽視的消極影響,例如:部分鄉鎮超越經濟能力搞基礎設施和小城鎮建設,由於未能進行科學規劃與很好的利用市場力量,結果不僅導致許多小城鎮成為一無產業基礎、二無市場依託、三無居民社區的「空城」,更導致政府負債居高不下。以四川為例,2003年債務余額居全省鄉鎮前10名的均為小城鎮建設試點鎮、重點鎮。全省建制鎮債務用於企業投入佔16.9%、交通建設佔15.5%、學校建設佔10.7%、政府修建佔5.2%。再如,由於經濟行為錯位,責權利關系不對等,政企不分、主體不明、關系不清,基層政府組織常常向企業直接投資、間接借貸、提供擔保,一旦市場競爭影響和自身條件限制以及政策環境變化,擔保風險顯現,就形成大量債務轉化、沉積。 1.4縣鄉政府職能缺位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職能缺位與縣級財政能力的薄弱有一定關系。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後,政府財政汲取機制從政府—農民的分配型汲取,向農民—政府的收入型汲取轉變,汲取能力相對下降。但由於農民與幹部的素質以及政治、經濟機制的不成熟性,導致政府在市場化進程中汲取社會資源能力弱化和基層財政相對貧困;縣級政府在職能結構上是完整的,但許多機構主要是為了保證中央和省級政權的宏觀經濟調控及財政收益,並不賦予縣級機構獨立決策權和管理許可權,部門或地方間的利益糾紛一旦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保護和默許,就增加了縣級調控的難度,由此出現「缺位」。鄉鎮一級情況有所不同。造成鄉鎮政府職能缺位的原因大致由於:在職能機構設置方面,相對於黨委的「搶位」,政府職能缺位在所難免;鄉鎮政府作為政府的最低層次本身擁有的行政權力和手段有限,又必須承擔很多超越其能力范圍的責任;財政普遍困難的客觀因素以及鄉鎮政府角色錯位和工作作風不深入等主觀因素,也導致農村政府引導和調節鄉鎮社會經濟發展的能力低下。縣鄉政府職能缺位所導致的最直接後果之一就是農村社會、公共事業長期受到冷落,發展緩慢滯後。縣鄉政府自身的財力不足以支撐這些公共產品,冀望動員農民出工、出錢興修和維護公共工程,更是困難重重。同時,縣鄉政府職能缺位在基層政府維護農村社會穩定方面表現地尤其突出。農村村落家族文化回復,各種帶有濃厚家族色彩的非正式力量在鄉村社會興起,鄉村社會秩序出現一定程度的紊亂。2.縣鄉政府職能與農村經濟發展關系失調的原因分析 2.1政治體制方面的原因 我國所經歷的社會轉型是一場復雜的整體性的社會嬗變,社會轉型期道路具有四個特點:漸進性、整體性、非同步性、計劃性與自發性並存。由此也導致制度供給不足和制度的「路徑依賴」問題。(1)制度供給不足的直接表現形式是傳統政府行為模式的失效。反映到現實中,表現為經濟體制改革的快速推進和政治體制改革遲緩的強烈反差。(2)「路徑依賴」的直接表現形式是政府行為的歷史慣性,即政府的行政模式帶有濃厚的計劃經濟條件下的指令性色彩,政府並沒有真正作為一種規范性和服務性的力量而存在。在現行政治體制框架下,基層政府作為基礎性的國家政權力量,必須承接來自國家的行政強制和命令;同時農民民主意識和法治意識日益強烈,他們強烈要求重新界定國家利益與私人利益的合理邊界。這使得農村基層政府陷入了一個兩難境地。在這一過程中,由於政治體制改革的遲滯,使得農村基層政府陷入困境之中。 2.2經濟體制方面的原因 縣鄉財政是基層財政,也是地方財政的基礎,直接為縣鄉居民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直接影響到農村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直接關繫到基層政權的建設。(1)1994年的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較少顧及地方稅的有效性,經濟不發達的縣、鄉兩級財政收入明顯下降,公共開支缺少相應的稅收來源,迫使地方政府不斷尋求預算外收入。(2)不僅中央集中各地的增值稅、消費稅收入增量較多,地方得到兩稅增量的比重下降幅度大;同時省級和市級政府在中央集中基礎上又對共享收入和地方固定收入進行了分成;雖然各縣都與鄉鎮劃分了稅種,但縣鄉政府爭飯吃的矛盾相當突出,形成了鄉財政無稅可分的局面。(3)分稅制以後地方政府事實上承擔著許多本該由中央政府承擔的職能,例如提供義務教育、本區域內基礎設施、社會治安、環境保護、行政管理等多種地方公共物品,同時還要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而且縣、鄉兩級政府所要履行的事權,大都剛性強、欠賬多,所需支出基數大,無法壓縮。 在此有必要重點探討農業稅取消之後對縣鄉財政以及政府運轉的影響。目前全國已經有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宣布取消農業稅。農業稅占財政收入的比重由1950的41%下降到2004年的不足1%。取消農業稅對農民增收的作用是積極的,但同時也對基層政府運作產生一定的影響:首先,基層政府長期形成的沉重債務更加難以得到消化;其次,農村公共物品長期以來的供給缺位現象有可能因此持續緊張惡化;再次,農村稅費制度欠缺相關配套制度的保障與支撐,改革進程缺乏牢固的制度基礎,有可能出現反復。因此,在取消農業稅的背景下,在推行基層政權機構改革的同時,如何建立並完善省級以下的轉移支付制度、保證縣鄉兩級政府的穩定收入來源,依然是一個需要長期探索、規范的過程。推進基層機構改革是從源頭上與制度上鞏固農村稅費改革、解決農民收入問題的必然舉措,絕對不能將取消農業稅與基層政府改革對立來。 2.3雙軌制度方面的原因 中國政治建設的特殊性決定了政治運行總是處在一種國家制度性規范和各種傳統因素造成的非正式制度因素共同起作用的雙行軌道中,並且二者經常處於一種「膠著」狀態。制度性規范與非正式制度因素的某些因子具有一種天然的契合性,在農村基層行為中,政府職能的權威性和合理性往往需要藉助非正式制度的重新詮釋和解讀來獲得和產生持久的影響力。在目前的條件下,完全依靠制度性規范的作用來維護社會秩序和調整社會關系並不現實。一方面,當前農村的制度性規范尚沒有完備到能夠完全消除非正式制度發揮作用的程度;另一方面,制度性規範本身也不可能完全覆蓋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然而,在現實中,農村社會的制度因素與非正式制度因素往往表現出相對立的形態特徵。一個典型的表現是:家族主義與村民自治法律精神的對立。這使得農村基層政府在職能調整過程中,必須謹慎地在制度與非正式制度的雙重軌道中尋找出恰當的治理路徑。 2.4文化觀念方面的原因 從公民的認同角度可以把政治文化分為三種類型:蒙昧型政治文化、服從型政治文化、參與型政治文化。我國傳統社會的政治文化大體上是一種蒙昧型政治文化與依附型政治文化的混合體,它有其特殊的宗法社會背景。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的政治文化正從蒙昧型政治文化、依附型政治文化向參與型政治文化轉型。新的情境下,有效的基層政府治理的實現,有賴於其自身的行政理念、行政思維的轉變,這是治理方式轉換的根本因素。而行政思維和行政觀念的轉變卻是一個相當長的艱難過程。改革進程中,新的政治文化的強烈呼喚和舊有政治文化的固守其位,展示出強烈的對立特徵。這種對立在現實中的表現就是新的治理模式與傳統治理模式的沖突和對抗,以及在治理模式的沖突和對抗中所形成的農村基層政府職能轉化困境。3.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政府職能定位創新所謂政府職能創新,就是政府要擯棄計劃經濟時期固有的農村經濟與社會管理模式,分清政府與市場作用的界限,將政府職能轉移到市場失效領域與公眾服務領域,通過創新舉措,全面調整現有關系,優化農村地區的政府職能,推進農村經濟持續發展,促進城鄉社會和諧共存。 3.1新形勢下的縣鄉兩級政府職能定位 從一般意義講,實現政府合理定位的基本原則可以概括為:有限政府;法治政府;透明政府;高效政府;服務政府。具體到縣鄉政府各自的定位又有所差異。就縣級政府而言,其行為范圍應該確定在如下幾個方面:完善市場秩序,規范市場行為;解決與生活相關的社會服務與設施;促進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分析,鄉鎮政府更應該成為一個社區自我管理、自我運作、自我服務的地方區域自治組織,職能定位應局限於彌補「鄉村社會不能」上,其行為范圍必須取決於農村社會自治的范圍起作用的程度,應始終堅持社會自治范圍最大化。 3.2縣鄉兩級政府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縣級政府改革有兩條思路可以參考:(1)取消市管縣的領導體制,實行省管縣的行政體制,調整省行政區劃,相應增加省的設置,恢復地方政府省、縣、鄉三級政府體制。但本質上它沒有涉及縣鄉政府本身職能轉變和治理結構完善,縣鄉政府及其運行機制中積重難返的矛盾沒有解決。(2)加大縣級政府管理體制改革力度,加快機構改革和精簡人員的步伐,明確縣級政府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功能定位,建立地方公共財政制度,以縣民主自治帶動區域民主自治。該思路具有歷史基礎和思想基礎,有相對的前瞻性。但是實行以縣為重點的體制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改革目標與政府體制、社會環境、公民認知都還有差距,可控程度較低,風險系數較高。推進鄉鎮改革有如下三種基本形式。(1)撤銷鄉鎮政府體制,將縣一級定位國家最基層的政府組織。(2)建立體現鄉鎮自治的社會管理委員會,形成具有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選舉、民主監督的鄉政自治。(3)在城市輻射密集(如成都市周邊)或農村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地區,通過鄉改居(街道)的辦法,實現社區自治。 3.3縣鄉政府改革的主要對策 (1)縣級政府改革的主要對象可以簡單的概括為兩點:一是機構改革,涉及對象主要是「人」;二是體制改革,涉及對象主要是「物」。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化縣級政府提供公共產品與服務職能,同時優化縣級政府經濟引導與調控職能。切實推進縣級政府機構改革與人員分流;進行幹部選拔任用機制的改革試點,在候選人的確定問題上試行「公推公選」,確定、任命則由以往黨委常委會票決方式改為全委會票決方式;縣級財政體制改革涉及到中央、省、市、縣財權、事權劃分,其中關系較為復雜,大致而言:縣級財政體制進行改革必須與政府職能轉型相互配合,以建設公共財政促進縣級政府職能轉變。在上述改革基礎上,對縣級政府的職能行為進行調整。強化縣級政府的治安、民政、文教、衛生等公共職能、優化政府的經濟引導與調控能力等。 (2)鄉鎮政府改革的總體思路是實現鄉鎮自治,核心的是建立實現經濟發展的體制和制度框架,以體制創新和制度創新形成激發經濟發展的內在活力:逐步推進基層民主,變鄉鎮政府為自治組織;推進鄉鎮產權改革,使集體資產從鄉鎮政府所有轉變為農民人格化的具體所有;重新確立上下關系,國家應當履行其職責為鄉村公益事業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和立法保障以推動鄉村公益事業建設;規范縣對鄉、鎮的領導方式和管理行為,變原有的直接行政領導關系為區域管理的指導協調關系;為鄉鎮組織釐定一整套完整、科學、程序嚴密的自治法律,把鄉村自治與依法治國緊密結合起來;加快鄉鎮合並的步子,擴大鄉鎮行政管轄范圍,同時推進行政村的合並與調整;改革財政分配體制,更加嚴格科學的劃分政府財稅收入和社區財稅收入的稅收范圍和徵收標准,建立以自治財政為目標的社區公共財政體制;把社會自治組織的機制創新作為構建農村社會管理微觀制度的重要形式,發展各類經濟自治組織、中介服務組織與社會自願組織等。

『捌』 如何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發展農村經濟,需要在現有資源條件和生產力基礎上,積極創新農村生產方式,以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效率的逐步提高來促進增長方式的轉變,推動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大力發展高效農業。農業是農村的產業支撐,發展現代農業是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基礎。發展現代農業的過程,就是改造傳統農業、不斷發展農村生產力的過程,就是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過程。把發展高效農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重點,著力推進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產業化和科技化。按照「一鎮一品」、「一村一品」的思路,建設農業園區,培育龍頭企業,發展專業市場,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和農業生產效率;實施品種創新、品質創優、品牌創響工程,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提高科技對高效農業的貢獻率,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是促進農業持續增效、農民穩定增收的重要途徑。把推進「三大合作」作為創新農村生產方式的重要內容,一是推進農民專業合作。支持和引導農技部門和農業技術人員利用技術優勢組建合作組織,鼓勵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工商企業利用資金、信息等優勢組建合作組織;堅持邊發展邊規范、以規范促發展,不斷完善專業合作組織的內部運行機制,實現由簡單的「抱團取暖」、節約成本式合作向產加銷一體化轉變,鼓勵農民以資產、勞動力等要素入股,分享加工、銷售環節的利益。二是推進土地股份合作。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組織;實行聯組發展、整村推進的辦法,擴大土地股份合作組織單體規模,取得規模效益;把推進土地股份合作與發展高效農業有機結合起來,土地股份合作中高效農業所佔面積達到60%以上。三是推進社區股份合作。充分利用城鎮化、工業化帶來的機遇,重點在那些經濟實力較強、產業特色明顯、地處城郊結合部和工業園區所在地的村組實行社區股份合作,建設標准化廠房、門面房和宿舍樓等,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帶動農民增收。
發揮政府引導作用。一是科學制定發展規劃。根據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按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規劃、切合實際的原則,使創新農村生產方式、發展農村經濟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相銜接,與產業發展、城鎮建設等規劃相銜接,有步驟、有重點地加以推進。二是積極開發農村人力資源。通過實施農民培訓工程、發展農村職業教育等措施,幫助農民群眾提高綜合素質和勞動技能,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運用新技術和新方法。三是發揮典型示範和帶動作用。創新農村生產方式,發展農村經濟,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為了少走彎路,在先行試點的基礎上,樹立一些先進典型,通過典型來示範和帶動面上的工作。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認真落實中央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同時,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鼓勵和引導廣大農民群眾探索發展高效農業和農村「三大合作」的新思路、新辦法。

『玖』 農村經濟發展趨勢

說在多也無意義,因為掌權者只為權或者錢而沒有為民辦事。因為農村可以走版出去把外面的權錢賺回來,在此同時也可以叫外面的人來到農村把錢送進來。為什麼不可以呢 ???????????????
理由只有一個 就是 缺少人才 但是即使有人才也不懂得放權,

何謂人才呢???擁有博士學歷就是人才嗎?????我想你別忘記 古老的中國有一個名句,百無一用是書生。

到底什麼是人才呢?????天下人才行行出狀元 你需要什麼樣的狀元呢

首先尋找狀元 他可能不會出生或者生長在你的家鄉 找到人才 留住人才

再次就是抓教育 培養人才 從家坐起

很簡單的道理 誰去做了呢????回答是肯定的沒有一個這樣做了

『拾』 當前如何發展農村經濟

農牧業是國民經濟、政治和社會穩定的基礎。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較大比重,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問題是關繫到我國全局的重大問題,因此黨和國家歷來都將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當前,發展我國農牧業的途徑就是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而實現新農村建設的根本落腳點就在發展農村經濟,縮小城鄉差別,改變城鄉二無經濟結構,讓廣大群眾共同享受改革的成果。我國的三農問題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被擺到很高的位置,農村工作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沒有農村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就沒有全國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發展農村經濟,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是當務之急。 1 發展農村經濟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三農問題非常突出,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的收入問題。如果說「 三農」 存在問題, 則問題並不在「農業」本身,而在於「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進展緩慢,農村第二、三產業發展不足,導致「農民」增收難,農村財政增長慢。 2 發展農村經濟的建議 2.1 保證農民種植農作物高產穩產 科技含量的高低直接關繫到農民收入的高低。因此,農村建設中應突出抓良種壯苗的使用。當前農民豐產靠壯苗, 長遠發展靠良種, 良種壯苗是農民種地的基礎。據調查,用良種壯苗的蓄積生長量比一般品種提高30%~150%。要解決良種壯苗的推廣落實問題,以確保農作物的速生豐產。 2.2 加強項目建設 如世行項目在河北省的實施,大大提高了相關農民的經濟收入。據了解,世行貸款造林一、二期項目,重點分布在中南部平原農區,其土地資源主要是沙荒地和次耕地。實行林糧間作後,截至目前,定洲市共完成項目造林3 700hm2,僅間作物一項平均年增加小麥、花生作物產量5 000t,增加收入700 多萬元。永清縣、安次區在沙荒次耕地發展的6 666.67hm2速生豐產用材林,同樣取得了顯著的效益。世行項目建設的成功經驗,有力地說明了世行項目造林在改善生態環境、優化產業結構以及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方面的重要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講,一些項目村的林業發展模式,亦是縣域農村經濟發展的方向。 2.3 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 2.3.1 在長期穩定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用工業化理念來謀劃農村經濟的發展,加快農村工業化進程,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 2.3.2 農業產業化的目標。一戶建一棚,冬季不閑空;效益看得見,農民樂其中;農業工廠化,工貿一體化;家家有「工廠」,農村新氣象。我國有8 億多農民,而且都是以第一產業很低的勞動生產率來維持生存,多年來,農業生產上「人種天收」的被動局面,並沒有太大改變。因此,農業生產的比較效益相對較低,年輕力壯的農民成群結隊地外出打工(此舉並非是最佳的選擇),走出去才知道自身的落後。農業產業化在我國多個農村的成功運行表示「人種天收」的被動局面可以改變。農業產業化即:有投入、有設施,能擺脫自然條件束縛,按照農民意願在生產設施內進行的標准化農業生產,生產的農產品為綠色無公害的精品。農業產業化與農村城鎮化,其實都是工業化的表現或結果。發展經濟學家錢德勒(美國)認為:「發展中國家渴望工業化,因為他們意識到,這是與發展緊密相連無法擺脫的,而且歷史地看,工業化是發展的惟一途徑。」實現工業化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由之路。 2.3.3 農業產業化的探索。一是開展調研,優化示範和帶動方案;二是規劃現代農業園,明確農業產業化基地;三是政府支持,公司化運作,先抓好示範基地和示範戶的硬體建設。此外,也可在開發區的一角,融資建造「農業工廠」,實施規模經營。 2.3.4 農業產業化的效應。冬天,農民缺少農活干,城市居民缺少蔬菜吃。如果在城市的郊外農村城鄉聯動建設農業產業化區,帶動農民冬閑時搞蔬菜生產,再將生產的蔬菜等農產品銷往城市,則需要一座連通城鄉的貧富和諧之橋,中央提出的「新農村建設」,就是一座連通城鄉的貧富和諧的彩橋。農業產業化具有以下效應:一是農民變閑為忙,解決了農民冬閑缺少農活乾的歷史問題,充分利用農業產業化這一生產設施, 加快「 冬閑經濟」 的發展。並充分把握「新農村建設」這一機遇,統籌兼顧城鄉供求和諧,市縣鄉村幹部聯動,牽線搭橋,組織農產品有序地向鄰近的城市流通。二是政府引導投資,重點是農村的農業產業化的設施建設和城市的農產品銷售市場的布局。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應推行生產方式的變革,運用農業產業化這一新的生產模式,發展農村「冬閑經濟」,促進城鄉經濟一體化,推進生態農業、精品農業、出口農業的發展,進而實現貧富和諧,共同富裕。

閱讀全文

與產業關聯角度發展農村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