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河南省幹嘛爭搶黃帝無不無聊 搶老子 爭諸葛亮 大搞歷史文化旅遊產業。。。知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這樣說很不對,鄙人覺得文化旅遊產業比任何實體產業都好。文化旅遊產業優點:
一、無污染,是無煙產業。
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人們的文化旅遊需求在不斷增長,文化旅遊市場存在巨大的潛力。
三、旅遊業的興旺發達體現地區乃至國家的經濟水平和服務水平,很多國家(如:西班牙、泰國)已將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
四、旅遊業對其他行業有著強大的拉動和輻射作用,能夠拉動相關行業的需求,優化地方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
至於說河南省為何要搶,至於這個「搶」字,肯定非一方,肯定是多方參與的行為。你不搶,我不搶,自然沒有搶字一說。說河南搶皇帝,人家並未反對黃帝陵在陝西,人家說軒轅故里在河南新鄭,歷史卻是如此;說河南搶老子,人家老子故里卻是在河南周口鹿邑縣,起碼史記這么記載,何謂搶;說河南搶諸葛亮,出師表明確記載亮躬耕於南陽,何謂搶字;至於說河南搶炎帝,河南商丘朱襄故里,朱襄氏也是炎帝,《太平寰宇志》明文寫了;再說河南可沒搶華胥,不過人家華胥的兒子伏羲陵在河南周口淮陽,號稱天下第一陵,比華胥有名氣多了,沒必要搶;至於女媧,河南也沒搶,不過河南西華縣卻有個女媧捏人城,就像山東日照的女媧台一樣,全國承認的。
所以你這個問題問的很失敗,旅遊產業,不爭怎麼來錢。
你讓山東陽都和湖北襄陽不去爭諸葛亮
你讓陝西寶雞、湖南郴州、山西高平不爭炎帝陵
你讓安徽渦陽不爭老子故里
你讓安徽亳州、湖北黃陂、陝西延安不爭花木蘭故里
你讓山東省陽谷縣、山東臨清縣和安徽黃山不去爭西門慶故里(這個也有人爭)
。。。。。。。。。。。。。。。。。。。。。。。。。
B. 描寫家鄉的作文,突出炎帝的文化。寫成書信。
我的家在蓬中鄉,那裡風景優美,空氣格外清新,是一個可愛的地方。尤其是我們學校前面的公園。
春天,小草從大地媽媽的懷抱中探出嫩綠的小腦袋。被風一吹,它們就像喝醉的小夥子一樣。在小草的旁邊種著許許多多的花:茉莉花、菊花、夜來香等等。其中最美麗的就是夜來香。夜來香的葉子翠綠欲滴,形狀還想愛心桃似的,不仔細看,還以為葉子破了洞呢!夜來香剛長出來的花骨朵兒,樣子像小花生似的,十分可愛!黃色的小花漸漸展開了笑臉。風姑娘用她那輕飄的衣袖拂過,夜來香們擺動著柔軟的身軀,隨風舞動,是那麼美麗,是那麼自然啊!
夏天,樹葉翠綠欲滴,樹葉長得密密麻麻,遠遠望去,好像一把碧綠的大雨傘。拿把「雨傘」在火辣辣的太陽下挺身而出,為我們遮陰。孩子們有的在下面下象棋,有的在下面追逐玩耍……如果下起蒙蒙細雨,它們又能為我們遮風擋雨,就像一位位戰士似的保護整個公園。
秋天,樹葉變黃了。被風一吹,好像一隻只黃蝴蝶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有的落到小河裡變成了小船;有的落到草地上,遠遠望去,就像一張金黃色的地毯。許多花都凋謝了,只有菊花開得那麼燦爛。
冬天,玉樹瓊枝倒掛在水邊成了一個粉妝玉砌的世界。小河靜靜的,彷彿也在冬眠。噓!不要吵醒她們__但願它們做個好夢!
我家鄉的公園一年四季景色宜人,請你有空來我的家鄉公園遊玩吧!
C. 炎帝文化與黃帝文化有何聯系和區別
從某種角度上講,炎帝文化和黃帝文化是同源異流。它們都傳承於伏羲文化。曾任蘭州內市政協文史委員會調容研員的裴元璋在《中華新論、第二卷》上撰文稱:「伏羲生在古成紀的雷澤(即今甘肅甘谷縣境)並在此長大。成為部落首領後,他到今天水、西和、秦安、通渭、靜寧等地,並沿渭水東行到中原一帶,傳授漁獵、用火、紀事的方法,開創畜牧業,演化八卦祭祀天地神靈」「伏羲最後病歿於中原,葬在今河南淮陽城郊的蔡河之濱。」眾所周知,黃帝是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然而,「伏羲氏在前,炎帝和黃帝在後」,這也是歷代公認的結論。故,我們可以說,黃帝文化中包含了估羲文化的因素。
D. 炎帝文化保存在哪個地方
陝西寶雞為炎帝故里,這里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遠在5000年前的上古時期,以神農炎帝為首領的姜姓部落就生活在這里。後來人們為了祭祀炎帝,就在他的出生地修建了炎帝陵。這里的炎帝陵位於寶雞渭濱神農鎮境內的常羊山之上,為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主要的場所。按照「八世炎帝」的說法,第一世和第二世炎帝都生於此,葬於此,第八世炎帝葬於炎陵。只按照一世的說法,那麼炎帝只存在於寶雞。寶雞的炎帝廟大殿面闊5間,左廂房裡展出有炎帝的生平及傳說故事,右廂房的牆壁上懸掛有各界人士的題詞。左右兩邊的對聯是:創始定有人千載歧黃崇炎帝;流傳安天據八方稼穡念神農。
這充分表達了對炎帝的崇敬之情。正殿面積400平方米,高12米,為清式廡殿。殿堂正中為炎帝座像,像高4.5米,目光炯炯,莊重慈祥。殿內兩側牆壁上分別繪有關於炎帝的大型壁畫,分別為常羊育炎、浴聖九龍、農業之神、太陽之神、醫葯之神、炎帝結盟,講述了炎帝的生平和功績。在殿堂南面,便是一條筆直的通往後山頂的小道,炎帝陵就在這後山頂上。小道沿山路蜿蜒而上,共有999級台階。這里的炎帝陵是個龐大的圓形陵墓,四周松柏成林,墓前通道兩邊為歷代帝王塑像。炎帝陵的墓冢周圍用青石砌築,墓碑上刻有「炎帝陵」的字樣。陵後為頌揚炎帝功德的詩詞、楹聯和繪畫作品的碑林。
在山西的高平,也有一座炎帝陵,俗稱「皇墳」。這座炎帝的陵墓,傳說在軒轅氏黃帝時就已經有了。陵後有廟,謂之五穀廟。五穀廟的創建大概在宋代時。據明朝嘉靖年間的《續修炎帝後妃像增制暖宮記》碑記載:炎帝神農氏陵廟,歷代相傳,載在祀典,其形勢嵯峨,林木深阻久矣,吾邑封內之勝跡。在1475的《重修炎帝行宮碑》記載:神農炎帝行宮盤基在故關里村前,肇基太古,無文考驗,祠在換馬村東南,見存墳冢,木欄繞護,然祠與宮相去凡七百餘步矣。據高平縣志記載:上古炎帝陵相傳在縣北四十里換馬鎮,帝嘗五穀於此,後人思之乃作陵,陵後有廟,春秋供祀,現石桌尚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八世孫朱載堉在《羊頭山新記》一文中寫道:山之東南曰故關村,村之東二里曰換馬鎮,鎮東南一里許有古冢,垣址東西廣六十步,南北袤百步,松柏茂密,相傳為炎帝陵,有石欄石柱存焉,蓋金元物也。
廟院內有一柏樹,根周長6米。據此推斷,五穀廟至少有上千年的歷史。該廟坐北面南,建築規模宏大,周有城牆,分為上下兩院,在其中軸線上,分列為舞台、獻台、山門、南道、正殿。原來廟院內碑石林立,約有四五十通碑。後僅存正殿五間,東西廂房十幾間。在東廂房的後牆上,有「炎帝陵」石碑一通,是1161年所立。「炎帝陵」石碑的後面有一個甬道可通墓穴,墓內有盞萬年燈,常年不熄。炎帝陵殿的正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椽,懸山式屋頂,琉璃脊飾,為元代所建,明代時曾進行過較大維修。屋頂正中脊剎上,正面刻有「炎帝神農殿」,背面刻有「大明嘉靖六年」的題記。殿內神台高約一米,刻有龍、麒麟、鹿、花卉等浮雕圖案,雕刻精美。殿內神台上原有暖閣,塑有炎帝及其夫人後妃像,後來塑像不在了。東西兩邊的山牆上繪有精美的壁畫,壁畫的內容是神農種五穀、制農具、嘗百草等。
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是炎帝陵、五穀廟的祭祖節,周圍的村子會舉行盛大的廟會,會期將近一個月。有句民謠「走揚州,下漢口,不如五穀廟里當社首」,就是形容當時廟會的盛況。在歷朝歷代,當地人每逢歲時都會致祭炎帝陵。
在河南的商丘,也有個炎帝朱襄氏陵,朱襄氏為上古帝王之一,就是指的炎帝。根據《辭源》的註解:「朱襄氏炎帝之別號。」根據《柘城縣志》記載:「朱襄氏之陵在縣城之東,久淤。」相傳,朱襄氏炎帝初在「朱」地施政時,這里經常刮怪風,大風起時天昏地暗,飛沙走石,天乾地裂,草木枯黃,五穀不收。自然災害危及人們,使人無法生息,甚至面臨滅頂之災。朱襄氏炎帝憂心如焚,決定為民除害,降服惡魔,拯救萬民。於是他令手下以柘絲、良桐為原料,製作了一把五弦瑟。當黃風攪天、拔禾折樹之時,朱襄氏炎帝便憑高端坐,撥動瑟弦,瑟聲激越,聲振高空,怪風漸息,頃刻間天空便彤雲密布,下起大雨,百草萌發。從此風調雨順,年年豐收,倉廩俱滿。人們安居樂業,繁衍生息。朱襄氏炎帝在朱邑主政很久,做了大量好事,深孚眾望。《柘城縣志》有記載:歿後葬於城東15里,其墓如丘,稱朱堌。
據說朱襄氏炎帝去世後,朱邑全境人人添土,墓大如丘,民心所寄。此墓雖多次遭洪水淹浸、沖刷,卻依然如故。到了明成化年間,這里有了人家,就慢慢形成了一個小村落。
這個炎帝陵陵墓呈圓形,黏土結構,陵高10.9米,周長158米,直徑50米。墓周邊用青石疊砌,高1.5米,墓四周用青石砌成高50厘米的台階,意為「天圓地方」。陵墓規模龐大、氣勢恢宏,陵前有「炎帝朱襄陵」碑刻一通,香池一個,碑樓4座。
有一年夏季,眾街坊在樹下乘涼時,發現一頭豬在朱襄氏墓前拱食,拱出了一塊黑乎乎的東西,眾人拾起細看,都為之驚訝。原來是一尊觀音菩薩雕像。此事傳到官府,縣官就在朱襄氏墓前修了一座寺院。大殿、山門各三間,東西廂房數間,規模頗大,香火稱盛,始稱觀音寺。因廟在朱襄氏陵前,後稱朱堌寺。傳說明惠帝朱允炆避難逃至仵家集的時候,經常到陵前的朱堌寺燒香祭祖,並在陵前親植皂角樹一棵,後來那棵樹一直枝繁葉茂,亭亭如蓋。
炎帝的文化遺存在全國還有很多,總之,炎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是中華第一大帝之一,是農業之神,醫葯之神、他的陵墓無論在哪裡,都永遠值得人們祭祀,都是我們炎黃子孫尋根問祖、謁陵掃墓的神聖之地。
炎帝陵遠景
E. 運用文化的作用說明黃河文化在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
黃河的古代文化遺存幾乎遍及整個流域。黃河中下游廣大地區是仰韶文化的集中地,從陝西的關中、山西的晉南、河北的冀南到河南大部,甚至遠達甘肅交界,河套、冀北,豫東和鄂西北一帶。早期的代表就是陝西臨潼的姜寨。面對姜寨村落遺址,會讓你生出無限的遐想。一個古代先民群居的場所,把遠古拉到你的面前。河北中南部的磁山文化,河南的裴李崗文化,關中、隴東的老官台,大地灣文化,是仰韶文化的前身。黃河上游甘肅地區的馬家窯洞文化、齊家文化則是仰韶文化的後期,生產和社會的發展都跨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甚至有人判斷,齊家文化的下延可能已屬奴隸社會。
黃河下游海岱地區文化則自成系列,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一脈相承。有人說依舊是仰韶文化的支系,有人則說是南方良渚文化的影響,因為陶器和玉器的製作都有良渚文化的特色,更有人說,大汶口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是獨立的文化中心中的一個。
無論學者怎樣指點古代的文化遺存,那些無聲的文物都在為我們說明,在古代,那浩浩盪盪的黃河全流域的岸邊、階地活躍著我們先祖的身影,根據我國古史傳說時代有關文獻的研究,結合考古學文化推定,仰韶文化,中原龍山文化和陝西龍山文化,可以看作是華夏諸族的文化遺存,而大汶口——山東龍山文化則是屬於東夷諸族的遺存。
歷史傳說
華夏諸族中最強有力的兩個氏族便是黃帝與炎帝,而東夷諸族太、少、蚩尤是強大的中堅。炎帝發祥於陝西岐山之東的姜水河畔,部落沿渭水東下進入河南與東南部而達於山東,
黃帝長於姬水之濱,由陝西北部率部達於河北涿鹿一帶。東夷諸族處於黃河下游海岱地區,山東、豫東、豫南、皖中地區都是他們的活動范圍。進入山東的炎帝與蚩尤部族發生戰爭,戰敗的炎帝求助於黃帝,黃炎兩個部族結合起來,在涿鹿擺開了戰場,同蚩尤廝殺。當時蚩尤部族已經掌握了較高的冶銅技術,其文化當在黃炎部族之前,這一場古史傳說時期的「涿鹿之戰」直殺得天昏地暗。黃炎部落終於殺死了蚩尤,其部族一部分融入華夏,一部分南撤成為今日的南方諸族,另一部分則渡海而去。 其實,這場戰爭是中華文明初始期的各地域、各支系文化的一及大沖撞、大融合,在古代沒有信息傳播媒介的情況下,遷徙爭戰,都是文化交融的手段。正是這場戰爭,使得黃河流域中下游的兩種文化合而為一,甚至長江流域的良渚文化也融進中原文化之中,使這匯多種文化精華而成的中原文化成為中華早期文明的中心。很難說比中原龍山文化水平更高的山東龍山文化的冶銅術,乃至早期的符號文字不對中原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原文化最終成為夏商青銅文化為代表的早期文明的核心,正是由於他融多種文化先進因素於一爐。因此,黃帝、炎帝、蚩尤都應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而給予永恆的崇敬。
黃河的古代文化遺存幾乎遍及整個流域
公元前2000多年前,黃帝族後裔的一支:夏後氏崛起,在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和私有制產生的基礎上,一次巨大的災難,讓我們的民族在中原地區進入了文明時代。一場彷彿由天而降的洪災遍及中原,夏禹治水成功的故事成為中華民族永不湮滅的傳說,藉助這次治水的成就,夏部落最後一位經原始社會推舉而出的部落聯盟領袖禹,開始向建立第一個中國奴隸制社會夏王朝的歷史進程前行。禹的威望和夏族較其他氏族先進的生產力都使禹成為事實上的各族首領。對那些阻礙夏族發展的勢力如三苗,共工、禹都舉兵征伐。再也沒有什麼力量可以阻止他的腳步,世襲製取代「禪讓制」,階級文明社會取代原始文明社會的鑰匙就在他的手中,他正在揭開中華文明嶄新的一頁。那一年,據說在公元前21世紀,據今4000多年,這個歷史性的轉變就發生在河南。
F. 怎麼寫關於炎帝文化的作文
真正的炎帝陵坐落在陝西寶雞市南七公里處的古神農城遺址常羊山上內,天台山為其枕,清姜容河似玉帶,綠樹掩映中,殿台亭閣的火紅色調象徵著炎帝火德.遊人登上高聳的常羊山上,拜謁炎帝陵,放眼四望,山城寶雞美景盡收眼底.
寶雞為炎帝故里,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遠在5000年前的上古時期,以炎帝神農為首領的姜姓部落就生活在這里.炎帝陵,位於寶雞市渭濱區神龍鎮境內的常羊山之上,為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主要的場所.
炎帝,號神龍氏,為神龍氏族始祖,始生地在姜水;黃帝為軒轅氏族的始祖,始生地在姬水.《國語》中記載,大約在5000年前西秦大地上活動著一支母系氏族部落--有蚶氏,後產生雙胞族炎帝和黃帝,黃帝部落生活在渭河下游,後遷移至中原地區.炎帝部落生活在寶雞一帶,以經營農業著名.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上評價點【滿意】即可.
互相幫助,祝共同進步!
G. 農耕文化的創始人說的是誰
傳說中的炎帝神農氏對華夏農業文明的所做出的突出貢獻,甚至可以說,炎帝即華夏農業文明的締造者。
其一,發明了農業工具,提高了人們征服自然的能力。《周易·系辭下傳》說:「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斵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繹史》卷四引《周書》:「神農之時,天雨栗,神農遂耕而種之,作陶冶斤斧,為耒耜鉏耨,以墾草莽,然後五穀興助,百果藏實。」《白虎通·號》:「古之人,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
其二,教會了人們開展種植業,開創了人們更加實用和可靠的生存方式,並引領農耕時代的到來。《管子·形勢》:「神農教耕五穀,以致民利。」《淮南子·修務訓》:「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贏蛖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於是神農始教民播種五穀,相土地宜燥濕肥墝高下,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其三,發明了火,並學會燒制飯菜,開創了熟食時代,提高了人們的生存能力。《禮記·禮運》:「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增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時多疾病毒傷之害。」《左傳·昭公十七年》記載:「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歐陽詢《藝文類聚》:「神農時,民方食谷,釋米加燒石上而食之。」而且還發明了用火煮鹽,如《說文解字》雲:「古者宿沙初作煮海鹽。」《世本·作篇》雲:「宿沙作煮鹽。」
其四,教會了人們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手工織補業,使人們不僅吃得飽,而且穿得暖,提高了人們的總體生活水平。如《莊子·盜跖篇》:「神農之世,卧則居居,起則於於,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與糜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商君書·畫策》:「神農之世,男耕而食,婦織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淮南子·齊俗訓》說:「丈夫丁壯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飢者;婦人當年而不織,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親織,以天下為先。」紀昀《四庫全書》卷三八三:「教之麻桑,以為布帛。」
其五,遍嘗百草,發明醫葯和針灸之術,提高了人們抵禦疾病的能力。神農時代,人們生存條件十分惡劣,患病機會多而醫療機會少。即《通鑒前編》所謂「民有疾病未知葯石」。炎帝神農氏遍嘗百草,為民找葯。如干寶《搜神記》雲:「神農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穀。故天下號神農也。」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雲:神農氏「於是作蠟祭,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葯。」羅泌《路史》雲:炎帝神農氏「磨唇鞭茇,察色嗅,嘗草木而正名之。審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畏惡,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養其性命而治病。一日之間而七十毒,極含氣也。病正四百,葯正三百六十有五。」《帝王世紀》:「(炎帝)嘗味草木,宣葯療疾,救夭傷之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世本·作篇》:「神農和葯濟人。」鄭樵《通志》雲:「民有疾未知葯石,乃味草木之滋,察寒溫之性,而知君臣佐使之義,皆口嘗而身試之,一日之間而遇七十毒。或雲神農嘗百葯之時,一日百死百生,其所得三百六十物,以應周天之數。後世承傳為書,謂之《神農本草》。」可以說,《神農本草經》和後來的《本草綱目》都是中國古代葯學的代表性著作。同時,中醫的針灸之術亦與其有關,如《廣博物志》卷二十二引《物原》:「神農始究息脈,辨葯性,制針灸,作巫方。」
其六,發明琴瑟之類的樂器,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呂氏春秋·古樂》:「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畜積,萬物散解,果實不成,故士達作為五弦瑟,以來陰氣,以定群生。」《淮南子·道應篇》:「昔宿沙之民,皆自攻其君而歸神農。」《淮南子·泰族篇》:「神農之初作琴也,以歸神,及其淫也,反其天心。」《世本·作篇》:「神農作琴。神農作瑟。」又,「神農作琴。神農氏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宮、商、角、徵、羽。」又,「昔者神農造琴以定神,禁淫僻,去邪欲,反其天真。」《世本·帝系篇》:「神農樂曰扶持。」《說文解字》十二下:「琴,禁也,神農所作。洞越練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廣雅·釋樂》:「神農氏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宮、商、角、徵、羽。」《路史·後紀三》:「(神農)乃命邢天作《扶犁》之樂,制《豐年》之詠;以薦釐來,是曰《下諜》。」
H. 炎帝和黃帝作為中華遠古文化精神的代表,都體現在哪些方面
透過上述傳說中的事跡可以看出,炎帝和黃帝作為中華遠古文化精神的代表,在才能方面是富專於智慧屬、善於創造的,這種智慧和創造性尤其體現在科技方面;在品德方面是勤勞和勇敢的,並且樂於用他們自己的智慧和才幹為民造福;在行為方面能夠為民表率;在業績方面則能夠統一天下,建立規范,為社會的發展開創新的局面。
I. 炎陵縣炎帝文化演藝有限公司怎麼樣
炎陵縣炎帝文化抄演藝襲有限公司是2012-04-28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注冊地址位於炎陵縣霞陽鎮霞陽大道宣傳文體中心。
炎陵縣炎帝文化演藝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30225397732065R,企業法人吳佳武,目前企業處於注銷狀態。
炎陵縣炎帝文化演藝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創作和演出體現炎帝文化、紅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的劇目;承辦炎帝祭祀活動的文藝演出;承辦縣人民政府「送戲下鄉」活動的文藝演出;承辦各類慶典和活動的文藝演出;開展與炎帝文化相關的藝術研究和對外交流。(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炎陵縣炎帝文化演藝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J. 炎帝的文化精神
炎帝文化歷史悠久。炎帝文化就是中華民族文化。它主要包括:農耕文化、中醫葯文化、陶瓷文化、天文地理氣象、交易市場和社會文明等六個主要方面。
農耕文化———耒耜之利
原始的刀耕火種,只能是廣種薄收,而且經過多次種植的土地日趨貧瘠,收獲量越來越少。這時,部落只有整體或部分遷徙,到新的地方披荊斬棘,燒荒墾土,刺穴播種,以取得更多的穀物。
經過多次遷徙,炎帝部落來到黃河下游與長江下游之間的廣闊平原。這里,土地平衍廣袤,土壤松軟肥沃,是播種作物的好地方。
頻繁的遷徙,繁重的勞動,先民們疲憊不堪。為了讓部落能夠休養生息、安居樂業,炎帝決心改進耕播種和種植方法。
《易經·系辭》說,神農「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禮·含文嘉》說,神農「始作耒耜,教民耕種」,都講到炎帝神農製作耕播工具------耒耜。
傳說,炎帝和大家一起圍豬,來到一片林地。林地里,兇猛的野豬正在拱土,長長的嘴巴伸進泥土,一撅一撅地把土供起。一路供過,留下一片被翻過的鬆土。
野豬拱土的情形,給炎帝留下很深的印象。能不能做一件工具,依照這個方法翻鬆土地呢?經過反復琢磨,炎帝在刺穴用的尖木棒下部橫著綁上一段短木,先將尖木棒插在地上。再用腳踩在橫木上加力,讓木尖插入泥土,然後將木柄往身邊板,尖木隨之將土塊撬起。這樣連續操作,便耕翻出一片松地。
這一改進,不僅深翻了土地,改善了地力,而且將種植由穴播變為條播,使穀物產量大大增加。這種加上橫木的工具,史籍上稱之為「耒」。
在翻土過程中,炎帝發現彎曲的耒柄比直直的耒柄用起來更省力,於是他將「耒」的木柄用火烤成省力的彎度,成為曲柄,使勞動強度大大減輕。為了多翻土地,後來又將木「耒」的一個尖頭改為兩個,成為「雙齒耒」。
經過不斷改進,在松軟土地上翻地的木耒,尖頭又被做成扁形,成為板狀刃,叫「木耜」。「木耜」的刃口在前,破土的阻力大為減小,還可以連續推進。木製板刃不耐磨,容易損壞。人們又逐步將它改成石質、骨質或陶質,有的製成耐磨的板刃外殼,損壞後,可以更換,這就是犁的雛形了。為了適應不同的耕播農活,先民們又將耒耜的主要組成部分製成可以拆裝的部件,使用時,根據需要進行組合。
有了耒耜,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耕」和耕播農業。炎帝部落開始大面積耕播粟谷,並將一些野生植物馴化為農作物,如稷、米(小麥)、牟(大麥)、稻、麻等。後人將這些作物統稱為「五穀」或「百穀」,並留下許多「神農創五穀」的美好傳說。其實,生產工具的發明和改進以及野生動植物的馴化是人類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逐漸實現的。後人把這些成果歸於炎帝,表現了人們對他的尊崇和對先祖的懷念。
隨著耕播農業的出現,原始的天文、歷法、氣象、水利、土壤、肥料、種子等知識和技術相應產生。《白虎通》載,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楊泉理論》說:「神農始治農功,正氣節,審寒溫,以為早晚之期,故立歷日」。在部落遷徙和拓展過程中,耕播工具和耕播技術很快傳播到黃河和長江廣大流域,並逐步形成北方以種植旱糧為主,南方以種植水稻為主的耕作習俗,就是這把拙樸的耒耜,在莽莽荒原上掘開了農耕文化的汩汩的泉流。於是,炎帝部落成為炎帝時代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而「始作耒耜」的神農炎帝,則是開創我國農耕文化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