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app產業發展現狀

app產業發展現狀

發布時間:2021-03-02 11:49:06

Ⅰ app的發展前景怎樣

我國的信息產業和信息化進程中,軟體產業已經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各種軟體廣泛應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
軟體開發工程師的人才供給明顯不足,人才缺口日益擴大,就業空間非常廣闊。所以學軟體開發是很有前途的。

Ⅱ APP營銷的發展現狀

最為人關注的企業APP應用同樣宣示著中國的移動營銷時代已經「燎原」,專其中又以移動電商和餐飲業對屬APP的高度重視而備受矚目。前者曾是傳統互聯網的表率,在線購物也第一次以網路的方式改變了中國人的習慣,後者則是傳統企業的代表,他們如此對APP移動營銷的注意力,也啟示著「APP移動營銷的時代正從世界蔓延到了中國」。
當APP成為無數企業主熱議的話題時,企業APP的應用也蜂擁而上,就像當初互聯網時代的電子商務一樣,許多企業「為了APP而APP」,一個投入了數萬甚至近十萬的企業自媒體平台卻成了「沒有心臟的鋼鐵俠」,不能發揮實際效用。

Ⅲ 我國軟體業發展現狀如何

近年來,我國政府對軟體產業的發展非常重視。國務院《關於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00]18號文),對我國軟體產業發展作出了全面的規劃,有力地指導了軟體產業的發展。為促進我國軟體產業在知識經濟時代實現跨越式發展,當前有必要進一步認清我國軟體產業面臨的嚴峻形勢,把握國際軟體共享運動帶給我國的機遇,充分調動我國擁有的各種資源,提出兼具可行性和理想性的軟體產業發展戰略,走出一條既適合國情又能佔領知識經濟制高點的軟體產業發展道路。

一、我國軟體產業發展的形勢
軟體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和靈魂,其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必爭的焦點和戰略制高點。為搶得發展先機,樹立在全球軟體產業鏈中的有利地位,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紛紛制定了立足本國國情的軟體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採取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適合本國特點的發展道路。例如,美國走的是「全面主導」的發展道路,占據全球軟體產業鏈的最上游位置,以標准化的產品和服務規范和引導位於中下游的軟體產業門類,瞄準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贏得了巨額的產業利潤。日本和韓國充分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走的是「國內優先」的發展道路,主要針對國內市場,出口在國內整個軟體產業總額中所佔的比重較少。以色列重點強調軟體產業開發,充分發揮俄羅斯移民的智力資源,將全球領先的軍用軟體技術知識轉化為民用,在數據、信息安全和無線通訊領域等軟體細分市場取得了領先地位。愛爾蘭利用其很低的企業所得稅政策,吸引跨國公司在愛爾蘭本土建立生產基地,逐漸成為軟體跨國公司在歐洲的運營中心和軟體集散地。印度規避了國內市場狹窄、信息化基礎薄弱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大力發展軟體外包服務和離岸開發業務,大型軟體企業為跨國公司承包價值鏈高端產品和服務,中小型軟體企業提供諸如解碼、編程和測試等價值鏈低端服務,創造了比較龐大的軟體出口額。
相比之下,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明確清晰的軟體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在扶持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方面還沒有真正到位,發展環境還沒有實現優化,再加上產業發展基礎薄弱,國產軟體的發展規模和速度還不能為國民經濟提供足夠的支撐,使得我國在軟體產業發展方面,處在世界發達國家和周邊發展中國家的「夾縫」之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未見縮小,反而有日益擴大之勢。長此以往,如果不從根本上加快軟體產業的發展,我國將痛失佔領國際競爭制高點的大好時機,形勢的緊迫性和嚴峻性可想而知。

(一)在全球軟體產業中的地位低微,與周邊國家相比也存在較大差距
2000年,全球軟體及服務業市場總收入為5960億美元,其中,我國軟體產業銷售額為71.7億美元,佔全球軟體產業總額的1.2%,相當於美國的1/40,日本的1/8,也低於愛爾蘭的1.5%,印度的1.48%,韓國的1.39%(見表1)。
表1 中國在全球軟體產業中的地位
(單位:億美元)
中國 美國 日本 愛爾蘭 印度 韓國 全球
1999年 53.2 2200 540 84 67.5 59 5274
所佔份額 1.0% 42.0% 10.2% 1.6% 1.3% 1.1% 100%
2000年 71.7 2400 572 89 88.5 83.2 5960
所佔份額 1.2% 40.2% 9.6% 1.5% 1.48% 1.39% 100%

資料來源: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編:《2000年度中國軟體產業研究報告》,2001年4月。
從總量以及所佔比例來看,2000年,我國軟體產業佔全球市場的份額雖然與周邊國家如印度、韓國所佔的份額相差不多,比愛爾蘭略低0.3個百分點,似乎差別不大,但是考慮到軟體產品質量、軟體開發的規范程度、軟體出口或滿足國內市場的程度等方面,我國與這些周邊國家以及愛爾蘭相比則存在很大差距。例如,單從出口來看,2000年我國軟體出口約4億美元,僅是印度的1/15。我國軟體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以及與周邊國家的差距,與我國作為21世紀最具潛力的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很不相稱。

(二)軟體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較低,發展速度不能適應國家信息化的要求
2001年,我國軟體產業總額佔GDP的比重為0.78%,遠低於發達國家6%的平均水平,也低於韓國的1.96%,印度的16.7%,與國家信息化對軟體產業的需求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1996~2001年,我國軟體產業國內市場增長速度分別為46.8%、31%、26.4%、27%、33%、34%,年均增長率約為30%,雖然高於世界軟體產業的平均增長速度,但比印度軟體產業起飛時期低20個百分點,比愛爾蘭低50個百分點,難以滿足國家信息化建設對軟體產業的要求。

(三)軟體產業的發展空間巨大,但國產軟體的市場份額十分有限
我國目前正在大力推行國民經濟與社會信息化建設,這無疑為軟體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軟體產業的發展空間很大。但是,信息化的迅猛發展並沒有形成對國產軟體有效的需求,反而有助於跨國公司在我國的發展。如微軟公司的在華業務,兩年內增長了2.5倍,是微軟公司在全球范圍內最快的部分,而國產軟體的市場佔有率僅維持在30%左右的水平,這一方面是由於我國軟體產業幾乎全面處於全球軟體產業鏈的中下游地位,在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的發展方面受制於人,在國內市場國際化的大環境中處於非常被動的局面。另一方面,目前的政府采購從盡量節約財政資金方面考慮得多,而在通過啟動政府采購為國產軟體創造市場空間方面考慮不夠,未能給國產軟體以有力的實質性扶持。

(四)缺乏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核心競爭力薄弱
為了保障安全,有些國家如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在軍事部門中完全使用自己獨立研製的操作系統。但是,在我國,國外軟體產品占據了2/3的國內市場,其中在系統軟體方面幾乎沒有我國自主版權軟體的立足之地,國產支撐軟體只是鳳毛麟角,應用軟體同樣面臨劇烈競爭。缺乏基礎和核心技術以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體產品,自主創新能力弱,不僅使得大量利潤流入外國企業,嚴重影響我國軟體產業的積累和再循環能力,而且還嚴重威脅著我國的信息安全。一個國家的信息產業在別國提供的核心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長此以往,對於國家利益、國防安全都是非常危險的。

(五)產業發展基礎薄弱,無力與跨國公司抗衡
據CCID(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統計,至2000年底,我國從事軟體開發、研製、銷售、維護和服務的軟體企業有3,000家左右,加上兼營軟體的企業,總數大約有5,000家。
我國軟體產業規模結構的特點是以中、小企業為主,50人以下的企業佔55%左右,50~200人的企業佔42%左右,1,000人以上的僅有中軟總公司、東大軟體、用友軟體、北大方正等十幾家公司。2000年,我國軟體產業人均產值平均不到15萬元人民幣,而微軟每年人均產值高達62萬美元,這表明我國軟體企業的勞動生產率處於較低水平,市場競爭力不強。
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是導致產業發展基礎薄弱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軟體技術人員約有19萬人左右,此外,還有30萬人在從事計算機應用、科研與教育工作。但是,我國軟體技術人員中絕大多數是從事程序開發、技術支持和服務的人員,軟體產業發展所急需的系統分析師、架構設計師、高級工程師、項目經理和技術工人的數量非常匱乏,無法滿足軟體產業發展對各層次人才的需求。在典型的知識型產業中缺乏急需的專業知識型人才,再加上「一低兩高」(勞動生產率低,人力成本高,開發成本高)的現狀,發展速度之慢也就不足為怪了。

(六)國家軟體產業政策在落實中還存在諸多問題
國務院《關於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在促進我國軟體產業發展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將近兩年的時間過去了,該文件規定的政策並沒有完全得到落實,同時還有一些問題在落實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來。
例如,在投融資方面,該文件規定的由國家扶持的軟體產業風險投資公司和投資基金至今尚未組建。由於軟體企業固定資產少、無形資產比重大,缺少可供抵押或質押的資產,很難爭取到銀行貸款。在軟體企業上市方面,國家各部門制訂的政策法規相互矛盾,現行的政策法規阻礙了軟體企業的上市融資之路。同時,由於軟體企業的規模較小,前期研發投入過大,而且研發費用很難轉化為固定資產,與傳統製造業的盈利模式有所不同,同時發行股票的規模也無法放大,因而,在目前實行股票發行核准制的情況下,證券公司在推薦軟體企業發行股票方面積極性不高,軟體企業上市存在實際的困難。另外,國務院18號文件中關於軟體企業在資產評估中無形資產占凈資產的比例,以及軟體企業境外上市融資等規定缺少實施細則。在稅收優惠政策方面,現有的軟體產業政策是從軟體產品銷售收入比例和自產軟體產品銷售收入比例等方面來界定軟體企業,而將軟體服務業、軟體產業孵化器、軟體企業的分支機構以及國產軟體的代理和分銷商排除在外,實際上使軟體產業鏈條上各環節、各要素處於不平等的地位,導致有些環節發展滯後,成為整個軟體產業發展的「掣肘」。
關於軟體采購方面,目前政府采購主要是從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的目的設計,對通過政府采購為國產軟體發展創造市場空間的政策目標考慮不夠,缺乏指導政府采購的標准規范和產品、服務目錄。
關於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目前版權法的執行仍未取得預期效果。據美國SIIA(軟體與工業信息協會)的調查報告顯示,越南和中國是世界上盜版率最高的兩個國家,1994年兩國的盜版率分別為100%和97%。隨著政府對知識產權的重視,近幾年兩國的盜版率已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98%和91%左右。據統計,1999年,中國軟體業因盜版而損失的金額高達6億多美元。盜版率居高不下,不僅嚴重製約了國內軟體企業的發展,損害國家形象,也嚴重影響了跨國公司和風險投資進入中國的積極性。

二、我國軟體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我國軟體產業處於軟體發達國家和周邊發展中國家的「夾縫」之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國在軟體產業這個國際競爭的前沿領域將無所作為。20世紀90年代末期,印度在相對貧瘠的國內經濟基礎上實現了軟體產業的騰飛,在高科技產業和知識經濟的核心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印度在不具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尚且實現了軟體產業的跳躍式發展,而我國呢?擁有印度無法比擬的國民經濟信息化程度、信息產業規模、國內市場潛力以及綜合經濟實力,這無疑增強了我國在發展軟體產業方面的決心和信心。

考察軟體產業在美國、日本、韓國、印度、以色列、愛爾蘭等國家成功的發展道路,我們可以發現軟體產業具有與一般製造業不同的規律。很多以資金密集型為特徵的製造業,如機電、汽車等,在世界各國之間的轉移基本上呈現「發達國家→次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規律。但是,軟體產業完全有可能同時在發達國家、次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發展起來。這主要是因為推動軟體產業和傳統製造業成功的關鍵資源不一樣,傳統製造業的關鍵成功資源是資金,而軟體產業的關鍵成功資源是知識型的人力資源。所以,發展中國家完全有可能利用豐富的人力資源優勢,再加上政府推動和政策支持,與發達國家在這個領域一爭高下。
同時,以Linux為代表的開放源代碼運動的興起以及網路計算機(NC)的推廣,為軟體產業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Linux是一種將源代碼完全開放的UNIX類操作系統,由於它的開放性和技術的先進性,並宣布遵循自由軟體聯盟(CNU)的GPL協議,贏得了一批富有市場經驗的軟體開發廠商的支持,從而使Linux能快速傳播和發展,開始對微軟造成直接威脅。目前Linux在全球已有約1,000萬用戶,在網際網路伺服器上所用的操作系統(OS)上已居首位,佔有率達28%。IDC(國際數據公司)預計,五年後Linux將躍居全球操作系統市場的第二位。
以Linux為代表的源程序公開軟體,給現有的軟體產業體系帶來了巨大沖擊,其必將影響世界軟體產業的發展。例如:開放源碼可能成為軟體發展的重要模式;以網路為核心的開放式的嶄新開發模式逐漸形成;改變軟體產業的「游戲規則」。
隨著網路技術的應用和發展,NC(網路計算機)已成為計算機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特別適合中國國情,具備大力推廣的條件。目前NC已從單一的瘦客戶機擴展到便攜、移動、無線的網路訪問終端,其用戶群的規模正在迅速擴大,推廣NC的條件已逐漸成熟。NC對CPU的性能要求不高,我們可以大力推動基於Linux的CPU晶元的開發,努力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CPU設計產業。
另外,軟體已成為各行各業企業管理、產品設計、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的核心,是技術創新、商業競爭的有力工具。軟體行業也不再僅局限於計算機行業之內,而已滲透和分布在其他行業之中,軟體的產品形態呈多樣化。嵌入式軟體市場正在升溫,一種是面向消費者的市場,如行動電話、手持設備和信息家電;另一種是面向工業應用的市場,如工業自動化設備和智能化儀器。這是一個相當分散的市場,由於嵌入式軟體往往在專用微處理晶元上運行,因而不易形成統一的獨占性市場。
因此,我國要改變在全球軟體產業鏈中的地位,尤其是改變在系統軟體市場中的被動局面,存在很多難得的機遇。重要的是我國要抓緊時間,不能再沉湎於於事無補的過多的爭論。目前,最緊迫的事情是,盡快確定我國軟體產業的發展戰略,充分調動發揮我國擁有的優勢,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唯其如此,我國軟體產才能在較短時間內得到跨越式發展,達到國務院18號文件中規定的目標,躋身於世界軟體大國之林。

三、我國軟體產業的發展道路
前面我們考察了美國、日本、韓國、印度、以色列和愛爾蘭等國的軟體產業發展道路,現在回過頭來,看一看我國軟體產業今後應該走什麼樣的發展道路?一個明顯的結論是,我國絕對不可能照搬別國的模式。我們自有我們的國情,自有我們獨特的優勢資源,因而,在發展軟體產業的道路選擇問題上,我們要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

(一)國家行為和企業行為互動
這里的「國家行為」並不僅僅是指國家要制定合理的軟體產業扶持政策,主要是指要通過國家投入、組織和引導來推動軟體產業的發展。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我國的信息產業基本上是建立在美國提供的核心技術的平台上,這對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因而,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體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使之產業化,並為之提供市場空間,這是我國在國家層面上必須要做的事情,我們不能把發展軟體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的希望寄託在軟體企業的身上。這是因為,第一,發展具有自主版權的軟體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不像軟體服務業那樣,單靠優秀的人才資源就可以做得很好。操作系統和支撐軟體等系統軟體產品,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資金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行業門類,只有國家才能集中大量的資金資源和人才資源,以國家為主導,統一組織和協調,才能有可能取得成功,指望單個的企業或企業之間的聯盟就可以解決軟體的核心問題是不現實的。第二,目前我國軟體企業普遍規模較小,資金不雄厚,根本無力解決發展系統軟體所需要的龐大資金和面對巨大風險,同時,資本的逐利性也不可能要求軟體企業主動站在國家的角度上為國家「排憂解難」。第三,我國軟體產業的發展形勢逼人,只有動用國家的力量,集中國家的資源,像我國當年研製「兩彈一星」那樣,採取非常規的運作方式,迅速縮短我國軟體產業在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方面與軟體發達國家存在的差距,才能擺脫長期以來我國在國際軟體產業鏈中的被動地位和尷尬局面。
當然,在發展軟體產業方面要體現國家行為,並不意味著國家直接用行政手段來干預,而是以國家為主導,採取市場運作和商業化的形式,比較可行的操作辦法是:國家投入巨資,以國家為主導,同時吸收社會各界包括軟體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投資機構,甚至跨國公司的資金,直接組建實體,從事軟體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的研製、開發、生產和銷售,在該實體內容形成從研發到產業化的「一條龍」,解決我國目前存在的研發和產業化脫節的「痼疾」。

(二)軟體產品和軟體服務並重
有人認為,目前我國應側重發展軟體產品,提高我國在全球軟體產業中的地位,而讓軟體服務業保持自然增長狀態。又有人認為,目前我國軟體產品與軟體強國相比落後一大截,無法在短時間內超越,與其在系統軟體領域內從事沒有多少成功幾率的拼搏,還不如側重發展服務業,這既可以鍛煉人才,又可以創造就業,還可以為將來側重發展軟體產品奠定基礎,同時還順應了目前出現的軟體服務業領先的發展趨勢。
筆者認為,上述兩種觀點均有失偏頗,沒有全面地考察問題的實質。筆者之所以提出「軟體產品和軟體服務並重」的觀點,是與「國家行為和企業行為互動」的看法一脈相承的。國家與企業在發展軟體產業的道路上既有分工,又是互動的。國家可以運用國家的意志,集中投入,採取實體經營的形式,將來自國家和社會的優勢資源整合在一起,集中攻克軟體產業中的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建立自己獨立的產品體系。同時,國家在信息化建設中,給軟體企業創造市場機會,推動軟體服務業的成熟壯大。而企業呢?主要集中於軟體服務領域,大力發展信息系統集成、ASP、信息系統運行與維護、數據中心與資源外包、數據加工與處理、軟體測試、信息系統咨詢與評估、信息系統工程監理、軟體與信息系統管理人才工程化培訓等業務,為軟體產品的產業化和規模化應用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積累專門知識和軟體人才。國家要通過政策引導,鼓勵有條件的軟體企業大力發展軟體服務業,以此來提升企業素質。同時,鼓勵有條件、有意願的軟體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定製軟體和服務市場,學習和掌握國家軟體市場運行規則和業務流程,積極參加CMM認證,完善質量保障體系,促使軟體企業進一步與國際接軌,提高國際化素質。

(三)重在開發國內市場
毫無疑問,我國軟體產業的國內市場空間是非常巨大的。我國應當以電子政務、電子金融、企業信息化、社會保障為重點,大力開發和推廣應用我國自主版權的軟體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行業應用軟體、信息安全軟體等產品,通過巨大的內需來拉動軟體產業的快速發展。
電子政務涉及到信息技術的各種產品和技術,推動行業企業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所採用的技術和產品對社會具有廣泛的示範性和引導性。由於我國電子政務具有的安全性、個性要求、本地化等特點,國產軟體企業將在該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現階段急需解決的問題是盡快制訂統一的電子政務標准規范,提出推薦政府采購的產品或服務目錄,避免各級和各地政府部門在電子政務的實施方面「一哄而上」,各自為戰,削弱電子政務對國產軟體的拉動作用。
我國金融電子化發展迅速,截至2000年底,銀行系統已擁有大中型計算機700多台套,小型機6,000多台套,PC及伺服器50多萬台,自動櫃員機(ATM)近3萬台,銷售終端(POS)22萬台,電子化營業網點覆蓋率達到95%以上,金融電子化的硬體建設將帶動金融領域應用軟體的大發展。數字化電子貨幣、網上支付、安全認證等電子金融的功能將直接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
目前,我國擁有15,000家大中型企業和1,100多萬家小企業,這些企業提高管理水平的需求急迫,同時,對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實施的需求將日益旺盛,企業信息化潛在市場規模日益龐大,同時,加入WTO也將要求我國企業按照國際規則開展商務活動,這必將加大對企業管理軟體的需求。現在管理軟體開發出來的有效用戶只有中小企業總數的5%左右。企業信息化將直接帶動ERP(企業資源計劃)、CRM(客戶關系管理)、SCM(供應鏈管理)等軟體的發展。

(四)建立產業自主體系
大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體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建立產業自主體系,需要從國家層面上來加以組織、協調和引導。目前,Linux在全球的興起為我國逐步打破WINTEL體系,建立基於Linux的系統軟體產業體系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當前最重要的是建立我國軟體產業自己的標准體系,占據全球軟體產業鏈的最上端,最終發展成為可與美國抗衡的軟體強國。

【參考文獻】
[1] 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編.2000年度中國軟體產業研究報告[R].2001,(4).
[2] 抓住新機遇,迎接新挑戰,全面推進我國信息產業的改革與發展——吳基傳部長在全國信息產業工作會議上的報告[R].2002-01-28.
[3] 王文京談軟體產業和軟體企業經營[DB/OL].新浪網站,2001-12-09.
[4]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軟體業「十五」專項規劃思路[DB/OL].www.ccidnet.com,2001-09-30.

Ⅳ APP行業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2017年,那麼「共享」無疑是最適合的,藉助手機版APP,各類共享權經濟風起雲涌,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汽車、共享雨傘、共享辦公、共享床位等等。
移動用戶數量的急速增長,中國手機用戶已經超過9億,全球第一大市場。目前,中國每個手機用戶,手機APP的數量平均超過十個。在APP開發領域,中國APP開發數量依然取得全球第一。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移動社交行業的用戶規模接近移動網民,滲透率高達92.9%。App領域的馬太效應以及激烈的生存環境,都會導致未來App產品創業向更加細分和垂直化方向發展。這也意味著,App若想生存下來,必須不停地尋求功能、體驗、模式方面的微創新,並且垂直領域的用戶需求也將會被挖掘的越來越深,也會在垂直方向上進一步細化。

Ⅳ app開發目前的現狀

APP開發目前的現狀我認為高低起伏,參差不齊的;
就比如新鄉APP軟體開發行版業現狀權來講,其中有新鄉龍兆科技實力最強,有的APP開發企業發展較快,有的APP開發企業發展較慢;
那在新鄉市這么一個小地方來講,APP開發行業競爭力度到底大不大呢?
首先要從兩個方面去看待,第一個就是區域APP開發企業的數量,第二個就是APP開發企業的競爭力度。
那麼當APP開發企業的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在整個區域內一個表面的企業與企業之間對於客戶來說選擇的范圍就變大了;
那麼當APP開發企業在競爭上不斷地上升時,網路業務與市場業務競爭力度也將不斷地增大;
這時候APP開發企業與APP開發企業就有強勢壓倒弱勢,強的越來越強,弱的一直在追趕強的,;
還有的小型企業在市場競爭能力上非常強勢甚至超越大型APP開發企業,有的則在網路競爭能力上非常強勢的一些大型企業一直在壓著小型企業;
本來新鄉市區域就不大,但是競爭力度卻如此大,而且有需要的客戶會有多少?可想而知並不多;
所以就會形成區域小,單子少,APP開發企業競爭力度大,大小企業過多造成大小參差不齊,競爭力度高低起伏;

Ⅵ APP發展趨勢

呵呵,你是不是要開發這方面的工具?發展是很好的

Ⅶ 國外app研究現狀,兩三百字即可!

2008年7月,蘋果藉助App Store成功打造了「操作系統+終端+內容」的閉環式生態系統,產業鏈各方紛紛效仿,應用商店遍地開花。轉眼4年過去,國內外的應用商店發展如何,又有哪些趨勢?
一、國外應用商店發展現狀
應用商店是滿足移動互聯網用戶個性化、長尾化需求的平台,主要提供者有操作系統廠家、終端廠家、電信運營商和獨立第三方,其中,操作系統廠家為市場主導者。
操作系統廠家主導的應用商店主要有4個:Google Play Store、Apple App Store、Windows phone store(2012年8月前曾名Marketplace)和BlackBerry App World。綜合考慮用戶數、應用數、應用下載量、盈利能力等因素,Apple App Store無疑是市場的領先者,2012年6月App Store應用數超過65萬,下載量突破300億。2012年3月谷歌調整了應用商店的發展戰略,將Android Market 和 Google Music合並為Google Play大平台,融合了應用、音樂、電子書、視頻等內容。10月,Google Play應用程序數量達到70萬,與App Store不相上下,但盈利性相對較弱,據App Annie Intelligence報告,2012年10月App Store的收入為Google Play的四倍。微軟Marketplace自2010年10月推出以來,應用數量的增長速度僅次於蘋果,用時20個月應用數就已超過10萬。BlackBerry App World自2009年4月正式啟用以來,受到的關注較少,在2012年6月應用下載量突破30億,9月應用數超過10.5萬。
終端廠家都推出自己的應用商店,如諾基亞的Nokia Store(原名Ovi Store),索愛的PlayNow,三星的Samsung Apps,MOTO的智件園,HTC的HTC商城。由於終端廠家自身的應用商店只是操作系統應用商店的補充,以提供精品應用為主,其發展相對緩慢。其中,摩托羅拉被谷歌收購之後,由於智件園和Google Play有較大的重合,將於2012年12月26日關閉智件園。
電信運營商用戶資源豐富、計費能力和產業鏈凝聚力強,但是在發展應用商店時卻困難重重。為了解決多廠家、多終端、多操作系統帶來的挑戰,運營商們期望通過合作來共同應對外部競爭。2010年2月沃達豐、軟銀、AT&T、西班牙電信等運營商推動成立大規模應用社區WAC (Wholesale Applications Community),制定和發布通用的開放標准。但運營商的應用商店未對操作系統廠家的商店起到威脅作用,並出現難以為繼、退出競爭的現象。2012年9月,Vodafone宣布將於2013年1月31日前關閉應用商店AppSelect;2012年11月,Verizon對外公布,將於2013年1月關閉其應用商店Verizon Apps。
獨立的第三方應用商店以Getjar為典型代表。Getjar於2004年成立,為BlackBerry、Symbian、Windows Mobile 、Android等操作系統的手機提供跨平台應用,截至2012年1月,已為超過1500萬用戶提供超過20億的下載量。
二、國內應用商店發展現狀
在移動互聯網快速成長期,國內產業鏈各方不放棄任何可能商機,積極布局應用商店,爭取在移動互聯網中擁有一席之位,甚至掌控話語權。但由於用戶付費習慣的缺失、盈利模式的局限、內容同質化等原因,國內應用商店生存環境惡化,至今仍沒有一家公司對外公布其應用商店已經開始盈利。
市場競爭激烈
由於Google play 不在國內經營,而且蘋果App Store已佔據iOS系統的應用市場,因此國內的應用商店以基於Android操作系統居多,並可以劃分為4個陣營,其競爭非常激烈。第一,由技術論壇發展而來的第三方應用商店,如安卓網、安智網、機鋒網和APPCHINA應用匯;第二,互聯網企業向移動互聯網拓展而建設的應用商店,如騰訊應用商店、網易應用、360手機助手;第三,電信運營商牽頭建設的跨平台應用商店,如中國移動mobile market、中國電信天翼空間、中國聯通沃商店;第四,終端廠家為品牌手機開設的應用商店,聯想、中興、宇龍等大部分廠家都有自己的應用商店,與此同時,國外終端廠商通過代理方式將自己的商店轉交給國內第三方運營,如索尼愛立信將「PlayNow」 中國區的運營、技術支持工作外包給國內網游廠商第九城市。
用戶付費習慣尚未形成
用戶在桌面互聯網時代形成的免費習慣繼續延伸至移動互聯網。App Annie Intelligence報告顯示,10月份iOS月應用下載量佔比中,中國僅次於美國的26%,占總下載量的15%,緊跟著的是日本,佔6%;但是在收入佔比中,中國低於5%,收入貢獻度遠低於美國的33%、日本的14%。此外,中國的大部分iPhone用戶會在購買新機後進行「越獄」,以獲取一些免費應用。
應用內容同質化嚴重
從應用商店的經營模式而言,並不存在同質化問題,因為大家都是學習效仿蘋果模式,採用分成模式,為開發者和用戶提供一個軟體交易平台。但是由於國內大量的軟體基於Android開放平台,在一方開發出來之後,復製成本很低,導致盜版、山寨應用泛濫,開發者利益難以保障。此外,獲得用戶廣泛認可的應用在各大應用商店都可以下載,個性化和差異化應用少之又少,各大應用商店的應用軟體相似程度非常高。
三、應用商店發展趨勢
應用內購買及分析
應用內購買(in-app purchase)將成為應用商店應用收入的主要來源。由於下載付費將受到免費應用的沖擊,且app廣告費受到手機屏幕大小、用戶體驗要求提高等挑戰,發展空間受到限制,而通過應用程序內購買額外內容、特殊服務、功能升級將成為移動應用貨幣化的主要方式。同時,應用內分析(in-app analysis)將成為開發者開發程序時的重要考量因素。隨著移動應用市場的不斷成熟,應用商店或者第三方研究機構發布的分析報告已不足以支撐用戶需求的准確定位,開發者需開展存量經營,充分利用已有用戶資源,通過對應用內用戶的使用習慣、偏好等進行監控、分析,以更好地實現用戶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營銷精細化。
應用商店安全管理
惡意軟體甚至病毒、山寨應用、隱私保護漏洞、刷排名等惡性競爭帶來的安全風險越來越高。國外應用商店已對安全隱患採取措施,如蘋果公司要求客戶填寫三個與App Store賬號相關的安全問題,Google Play引入運行在雲端、可檢測App是否含有惡意代碼的安全系統服務。但是國內知識產權保護、應用商店安全意識比較薄弱,而且缺乏體系化的個人隱私保護制度,安全問題將日益突出,其工作任重道遠。
網頁應用HTML5
2012年9月Facebook總裁扎克伯格表示,過去兩年最大的失誤是在HTML5上投入過多,將投入iOS的本地應用開發。這個消息表示HTML5的發展之路並不平坦,其瀏覽器兼容難、載入速度慢、缺乏發布平台等問題仍需解決。但是,跨平台HTML5應用依然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一方面,開發者具有較強的參與動機,由於熟悉HTML5語言,可以一次性開發基於瀏覽器的應用,解決Android、iOS等跨操作系統平台的問題,而且不需要向應用商店分享下載提成,開發成本將會有效降低。另一方面,隨著網路載入速度的提升,用戶可在使用體驗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不需要將應用下載到本地,從而不佔用本地存儲成本、更新成本、性能消耗成本,並能實現不同終端輕松使用同一應用。

個人簡介:
寧雪蘭,就職於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泰爾管理所,高級咨詢師,工學碩士,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主要從事電信企業運營管理、流程管理以及市場研究,曾為中國移動廣東、湖南、廈門等分公司提供咨詢服務。

Ⅷ APP軟體開發的發展現狀

風起雲涌復的高科技時代,智制能終端的普及不僅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帶來了移動APP應用的爆炸式增長。根據IDC的預測,以2011年全球范圍內的382億下載量計算,到2015年APP下載量會上升到1827億。
憑借便攜、觸屏、高清的豐富體驗,以iphone和android為代表的手機移動設備正悄然改變著企業的商務運行。這使得原本定義為消費設備的產品逐漸也應用於商務領域,從而引發了企業級應用廠商把研發重點轉移至移動應用平台,將APP作為其提供推廣品牌、接觸消費者,甚至銷售內容的渠道。APP的開發與推廣成為了移動互聯網行業的一個巨大的市場。
與趨於成熟的美國市場相對比,目前我國開發市場正處於高速生長階段,涌現出一批優秀的、致力APP開發的互聯網在線傳播解決方案提供商。其專注於手機應用軟體的開發與推廣,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涉及iphone、Android、ipad、WindowsMobile等系統平台,智能手機應用開發服務已涵蓋商城、酒店、旅遊、美容、汽車、醫療、地產、服裝、傳媒、娛樂、服務等產業,致力於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的移動互聯網應用解決方案。


閱讀全文

與app產業發展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