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廣東茶產業發展

廣東茶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1-03-02 16:43:15

⑴ 廣東的主要產業有那些

1、電子信息業

目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年銷售收入接近4萬億元,計算機、手機、彩電等產品的產量居世界首位。廣東電子信息產業規模連續十五年居全國第一,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珠江三角洲已經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重要的IT產品製造基地。

2、電器機械業

機械工業是中國的重要支柱行業,年銷售收入超過4萬億元。廣東機械工業總產值超過5000億元,居全國第2位,產業外向度高,機械產品出口居全國第一位,也是全球的家電產品出口基地。已經形成以廣州、深圳、佛山為中心,輻射珠江三角洲和東西兩翼的電器機械產業集群。

3、石油化工業

中國石油化工產業年銷售收入超過3萬億元。廣東石油化工總量規模居全國前列,約佔全國的10%,多種主要產品產量排在全國前三名,產業主要集中在茂名、廣州、惠州和湛江等沿海城市。

4、紡織服裝業

中國是全球紡織服裝的製造中心,紡織服裝是最大的中國出口創匯產業。廣東是紡織品生產和出口大省,產業集聚優勢明顯,產品門類齊全,產業規模和產品產量居全國前列,同時,也是全球第三大服裝出口基地。

5、食品飲料業

食品飲料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產業。廣東是中國食品飲料重要的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產業規模和產品產量居全國前列,食品飲料優質名牌產品在全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6、建材業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建材工業迅猛發展,近年增長接近30%。目前,廣東建材工業總產值接近1500億元,規模居全國第2位,產品門類齊全,陶瓷、水泥等主要行業優勢突出。

7、森工造紙業

近年,中國造紙產業正步入快速增長期,年增長達到20%。森工造紙是廣東的潛力產業之一,廣東是中國造紙及紙製品的生產大省。目前,中國造紙行業唯一的制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研究中心設在廣東。

8、汽車

目前,中國汽車產量已經近700多萬輛,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生產國。廣東汽車年生產能力近80萬輛,形成以廣州為中心,以轎車為重點,零部件為基礎,客車、輕型車、專用車、摩托車相輔的發展格局。

9、醫葯

醫葯產業是中國大力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產業規模達到4000多億元。廣東醫葯產業實力居全國前列,中葯、生物制葯和醫療器械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領域形成一定優勢。

⑵ 中國茶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近年來,我國茶葉內銷市場處於穩定增長的發展態勢。2011-2015年,我國茶葉消費群體由4.2億人增長至4.71億人,增幅為12%。在茶葉加盟和茶類消費結構方面,綠茶、烏龍茶等作為我國產量靠前的茶類,是茶葉市場主流消費產品,占銷售總量的50%以上。紅茶、黑茶、白茶等茶類也不斷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當前,我國茶葉消費正處於轉型期,茶產業是當之無愧的朝陽產業,在茶文化熱、有機茶熱、保健茶熱、名優茶興起等多重因素下,茶葉的傳統區域性消費習慣正在走向分解,取而代之的是更為現代的、多元化的茶葉消費趨勢。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指出,中國茶葉有兩個市場,一是國際市場,二是國內市場。從國際市場看,20世紀下半世紀到二十一世紀初,世界茶葉生產量和貿易量一直是上升的。尤其是近十年間,貿易量的增長幅度大於生產量的增長。從國內市場看,中國國內是一個大市場,是一個茶類需求多樣化的市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生活水平的提高,茶葉的市場發展空間很大。

⑶ 如何發展茶產業

可以了解一下生態協議,將茶道、茶文化,將茶葉與旅遊融為一體,不斷發展壯大茶產業。

⑷ 南方地區茶葉產業發展的優勢

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潤;丘陵地形,排水良好;有悠久的種茶歷史

⑸ 廣東茶文化的起源

廣東地處亞熱帶,日照長、氣溫高、流汗多,人們需要通過飲食來補充大量的水分。飲茶同喝水一樣,首先是人類生存的需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茶文化的內涵不斷豐富,入明以來,廣州「茶市」與潮州「功夫茶」,這兩朵嶺南茶文化的奇葩破綻而開。至清代,廣東茶文化進入第一個興盛期,在茶市、茶館、茶具、用茶方式,以及人們對茶的品味的文化心態等方面,均達到空前水平。
清康熙、雍正年間,一些記述廣東風土人物的著作,大都談到「茶」。較早的如屈大均的《廣東新語》明確指出,「西樵號稱茶山,自唐曹松移植顧渚茶其上,今山中人率種茶」,曹松是唐代舒州(今安徽潛山)人,曾南遊廣州,在西樵山停留時,把浙江顧渚名茶傳入嶺南。屈大均還列舉廣東茶的產地,如廣州的河南三十三村、西樵山、鼎湖山、羅浮山、潮陽鳳山、瓊州等。繼而有范端昂的《粵中見聞》,附和屈大均的看法。雍正十年(1732年),曾任廣東按察使的張渠(河北武強人),在《粵東聞見錄》中雖認為,「大抵粵茶不及閩中」,但同時指出廣東並非不產茶,除人們常用的廣州河南茶外,還有珍品如「肇慶之鼎湖茶,韶關之觀辣樹茶,惠州之羅浮茶,化州之琉璃茶」等。事實上,廣東素來產茶,而且茶的生產發展頗快,近代廣東已有茶葉出口,廣東人「嗜食茶」,成為茶葉生產發展的內在動力,而茶葉的豐富,又為廣東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條件
廣東茶文化,其產生與發展由特定的地理氣候條件所決定,同時也是廣東經濟與文化發展所使然。渴,需要喝水,這是人的本能,但人們對喝水的要求卻隨社會的發展而提高,由生存的需要,到追求舒適和享樂,人們也就從喝生水,到喝白開水,再到喝茶,廣東的茶文化的產生同其他地區的茶文化一樣有著相同的原因。然而,由於廣東的東南沿海一帶商業活動的頻繁,茶文化顯得更加發達而富於特色,明清以後尤其如此。廣州人的「飲早茶』與潮州人的「功夫茶」,便是廣東社會文化生活中重要的文化現象。

⑹ 中國的茶產業有發展前景嗎

一、 縱觀中國茶產業的現狀
綜觀中國茶產業與市場的全局,從茶資源、茶營銷到茶品牌、茶文化等系列現狀來看。其運作與建設遠遠落後與國內外市場,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茶產業發展的障礙。面積第一、產量第二(現在是第一)、出口第三、創匯第四,品牌缺乏,這是目前中國茶業在世界茶行業界排行榜上的真實寫照。必須承認,我國是世界茶葉大國,但還不是茶葉強國。所以,未來打造和建設具中國特色的茶葉品牌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培育工程,是中國茶產業、茶企業走出去的方向和目標。如何讓中國茶產業擺脫傳統的粗放式生產經營模式成為當務之急。
二、目前中國茶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有名茶,無品牌。這是中國茶人心中一個永遠的痛。中國有2000個茶葉生產縣,名優茶眾多。但說的出的品牌茶卻屈指可數,就別提目前茶業界能叫得出的知名品牌抑或著名品牌了!
2.廠家多,品牌少。據統計資料顯示,中字頭下屬12家省級茶葉公司中,只有4家有注冊商標的。全國生產加工茶葉企業有6.7萬家,只有近千家茶葉有注冊商標的,能稱得上品牌的幾乎沒有。
3.資源多,整合少。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對資源利用,產品定性、核心價值、品牌文化、品牌戰略等都需提前進行規劃。資源過度分散最為直接影響應是造成企業有效資源、管理成本的浪費。由於中國茶葉資源分散、生產分散、出口一直以散裝為主,自然也就只能充當國外品牌茶葉的原料供應商。
4.行業混亂,競爭無序。目前整個中國茶行業內部的產品競爭由於全國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茶葉價格定位標准,故現已演變成較混亂的、激烈的「價格大戰」。部分商家甚至違背行業規則,惡意攻擊競爭對手,消費者難辨真偽,購買假冒偽劣產品比比皆是,給整個行業帶來負面影響!重要是傷害了消費者對中國名茶的信心。
5.品牌概念模糊,品牌意識淡薄。何謂品牌?何謂品牌營銷、品牌文化、品牌管理、品牌傳播、品牌危機及品牌維權等。中國大多數茶企業家均是一知半解,因此有待整個行業人員的文化素質、服務理念及品牌知識的整體提升和培育。
三、中國茶產業未來發展方向
1.要尋找茶產業發展的藍海
從營銷角度來說,傳統茶是個紅海產業,現代茶是藍海產業,充滿無限的發展空間。茶葉發展基礎在傳統,而突破在現代。目前茶產業的發展態勢良好,但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傳統茶的產業突破,核心問題在於市場運作,在於品牌建設。煙、酒、茶都是傳統的快速消費品。比較發展規模和認知度,就會發現,煙形成了國煙,酒形成了國酒,但是茶卻沒有形成國茶。雖然倡導茶為國飲,卻沒有形成讓國人都能普遍接受的、共同認知的茶葉品牌。像茅台酒、中華煙,大家都知道。但是茶葉是同宗不同命,同樣作為快消品,茶葉消費的地域性特別強。茶葉為什麼目前沒有形成全國的知名品牌?這主要是因為政府和企業的投入,以及消費者的期待沒有形成合力,最後造成資源分散。如果想做強做大,應該把各級政府的資源統一到一個平台上去,通過統一的運營渠道去做產品的市場精耕。
發展現代茶,必突破茶的沖飲方式,改變它的形態之後,給茶葉尋找新出路。一是關注相關學科的技術成果,利用最新的科研成果為茶葉服務。二是跳出茶葉研究茶葉,積極拓展茶葉的應用領域。把喝茶變為吃茶、玩茶、用茶等,將茶葉的功能性成分按抗氧化劑、抗輻射劑等進行開發,廣泛應用於日化、食品、保健品、紡織等領域。三是變「加工」茶葉為「製造」茶葉。按照「全價利用、跨界開發」的理念及目標消費群的特徵需求,進行茶產業優化突破技術研究與創新產品開發。
2、四個方面下功夫做精茶產業
浙江綠茶的同質化競爭越來越激烈,下一步浙江綠茶將在穩定面積,穩定產量,提高品質與效益的思路基礎上,以打造浙江綠茶品牌為主線,以現代園區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優化結構,提高品質,充分利用人才、技術、文化和品牌的優勢,加快浙江綠茶發展。省農業廳將實施新一輪企業規劃,培育龍井、名優綠茶、早茶、浙北茶四個特色產業帶,通過提升茶葉基地加工技術,加強現代園區建設,搭建推廣平台,推進浙江綠茶產業化和現代化,促進我省茶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把茶葉這一富民產業做強做精,可以從四個方面下功夫:一、加強產業化要素優化組合。特別是龍頭企業的培育,組織化程度的提高,主導產品的定位,這些方面要一一明確目標;二、加強目標市場體系的構建,進一步提高茶葉的附加值。拓展多渠道銷售方式,通過目標市場專賣專營、直銷體系構建等方式提高產品效益;三、加強推廣宣傳,重點打造松陽茶國家地理標志。通過地理標志的使用和管理,使松陽茶葉的市場知名度更高;四、要充分運作好中國茶商大會。中國茶商大會是最具影響力的茶葉節會,建設和打造好茶葉節會品牌。
3、茶品牌應有更多文化內涵
中國茶宣傳比較喜歡利用歷史故事,這些歷史故事看得多了就發現故事比較同質化。茶文化如果要追根溯源,我們能在歷史上找根源的只有《茶經》。陸羽為了寫《茶經》,跋山涉水走了很多省份。所以信陽毛尖等很多茶葉宣傳都是把陸羽搬出來,這就使得茶文化很深。但是,各個地方的茶文化沒有區別,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竹葉青第一個在中國茶市邁出了做高端奢侈品的步伐,「與己論道,巔峰已隨心」的精神境界,是5000年中國文化積淀才孕育出的文化,竹葉青把茶的極致、優雅帶給了世人。竹葉青茶葉從《道德經》里找依據,在成都和北京建造了生活體驗館,把道家文化中的「道法自然」運用到茶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上。「平常心,竹葉青」。許多人正是被這句看似平淡的話語打動,才認識了竹葉青,並將之作為自己的生活態度恪守著。將品茶延伸為一種生活態度,重新詮釋茶文化的內涵,從清醇淡雅到平常心。成功的品牌文化,竹葉青贏得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茶葉要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以增強產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文化是個大概念,有精神的層面,也有物質的層面。除了向歷史追根溯源外,它還可以往生活方式上去靠。比如松陽銀猴,「千年古縣,田園松陽」就是一個很好的點,因為松陽就是松古平原最大的盆地,周邊是高山,其實是桃花源。初中課本就有桃花源的描寫,我們就可以從「田園、桃花源」這些字眼去宣傳名優茶。通過意境描述,讓人喝到松陽銀猴,就能想到桃花源。
4.未來主攻五方面
茶產業要在未來主攻五方面:一、做好品牌培育和企業培育,全面推行一縣一品,加快全市區域品牌的建設;二、要進一步提高茶產業科技水平,注重科技隊伍建設,注重對外合作,加快推進新品種、新技術、新器械、新工藝的運用,推進產業現代化;三、要加強產業營銷體系建設,做好茶葉展示展銷和推介,爭取全國主要大中城市有我們麗水茶葉的門店,國外市場有一定的影響;四、進一步做好產業延伸,用工業的理念改造傳統茶產業,引導工商資本來投資茶產業,實現茶葉從粗放產品向高端產品延伸,從粗級加工向深加工延伸,茶產業從傳統的農業產業向文化、旅遊產業延伸;五、加快推進標准化生產、茶廠的優化改造、產品的質量體系認證、行業的自律規范等,通過一系列的措施,確保茶葉的質量與安全。

⑺ 廣東主要產什麼茶,廣東為什麼會產這些茶,這些茶屬於

廣東地區,潮州汕頭的茶葉比較出名,例如大名鼎鼎的鳳凰單從茶.

其他的地專區多少也種一些茶葉,屬但是都不出名。

除此之外,廣東還是烏龍茶的三大產地之一,其中有最著名的的單株鳳凰水仙茶

此外,英德的綠茶、紅茶,潮州的烏龍茶都是茶中上品,其中的英紅九號更是在全國甚至全世界都有名 ...
按茶葉分類生產情況看,2014年廣東茶葉生產以烏龍茶(青茶)和綠茶為主,分別佔46.9%和39.6%,共占廣東茶葉產量86.5%。全國茶葉生產分類情況是綠茶佔67.6%,烏龍茶佔11.9%,紅茶佔8.6%。2014年廣東烏龍茶產量達3.46萬噸,佔全國產量的13.9%,居第二位;綠茶產量達2.93萬噸,佔全國產量的2.1%,居第十三位。廣東是全國烏龍茶的重要產區,但與居全國首位的福建省(烏龍茶產量19.75萬噸,佔比79.1%)相比,還有明顯差距。

⑻ 茶產業怎麼更好的發展

茶葉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提高標准化為行業發展關鍵
茶葉是中國特色農產品,在國內外具有廣泛的市場;茶葉同時也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它既是農產品,也是工業產品,不僅可以就地解決當地農民的就業問題,而且可以通過發展茶葉的加工,來增加農民收入。這幾年,南方主要產茶地區通過發展茶葉生產來提高農民收入,在一些重點產茶縣,茶葉收入佔到農民總收入的80%以上。
中國茶葉生產在品種分布上,也呈現出明顯的地域特徵。根據農業部2009-2015年全國茶葉重點區域發展規劃,中國茶葉生產劃分為長江中下游名優綠茶重點區域、東南沿海優質烏龍茶重點區域、長江中下游特色及出口綠茶重點區域、西南紅茶及特種茶重點區域四大區域。
茶葉產量增長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茶葉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干毛茶葉產量預計達258萬噸,比上年增加17萬噸。在產量增加的同時,結構不斷優化,質量效益提升,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此外,茶園面積穩中略增。預計全國茶園面積4400多萬畝,比上年增加130萬畝。其中,湖北、貴州、陝西、江西等省分別增加23.6萬畝、21.5萬畝、19.3萬畝、15萬畝。
消費量方面,2017年中國茶葉消費量約為193萬噸,消費量穩步增長,預計到2018年中國茶葉消費量將超200萬噸。
我國茶葉發展痛點分析
我國茶葉的產量在增加,品質在提升,品牌在發展,新產品研發成為熱點,茶葉深加工和茶葉衍生品等多板塊輪番發力。但是生產和消費的地域特徵都過於明顯,主要表現為公共品牌很響,企業品牌沒有跟上,「有名茶、無名牌」的短板始終困擾著茶產業的發展。
我國茶葉市場集中度很低,企業技術水平不高,研發和創新能力比較落後,市場推廣引導能力弱。」王慶表示,盡管現在每個產茶大省都有一兩個大品牌,如華祥苑、巴馬、大益、涇渭等,但整體來看茶葉品牌過多,有的一個縣甚至就有上百個品牌,不利於行業發展。
政策有序推動茶葉發展
去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做大做強茶葉等優勢特色產業,推進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建設,支持地方以優勢企業和行業協會為依託打造區域特色品牌,引入現代要素改造提升傳統名優品牌。
後茶葉品牌將逐漸呈現兼並態勢,要讓企業品牌能夠跟得上,鼓勵企業品牌做大。這既要靠市場,也要靠政府有序推動。
標准化是整個中國茶葉的軟肋
標准化可以解決茶葉從種植、生產、加工到銷售的一系列問題,中國茶葉產品從安全質量、等級標准、理化指標等方面都應該是一致的。中國茶要發展,將來一定是標准化基礎上的工業化模式,向中外消費者講好中國茶的故事主要靠標准,這就需要打好文化牌,特別是科技牌。
從茶葉消費角度來講,市場還不夠規范,品牌要更注重口碑。茶葉流通協會每年評選誠信企業,今年還成立了中國茶葉產業集群品牌聯盟、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品牌發展工作委員會,專門幫助會員協調解決品牌建設發展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提升茶企品牌效益、擴大茶業品牌影響力。
近年來茶葉消費市場穩步擴大,消費人群接近4.7億人,同時消費人口向低端化年輕化發展,茶葉市場前景非常廣闊。2018年作為茶葉流通協會確定的「中國品牌年」,將重點圍繞「名牌、名企、名家、名區(縣)、名店」五項重點開展工作,著力打造一批知名茶葉品牌、知名企業,促進「茗」牌向名牌轉化。

閱讀全文

與廣東茶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