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現狀
近幾年,國家在振興裝備製造業,發展高端製造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方面密集出台了諸多政策和配套措施,《中國製造2025》明確規劃了中國製造業未來10的工業之路是一條智能化、自動化之路;在國民經濟「十三五」發展規劃中也清晰規劃了重點發展的領域,智能製造裝備產業作為高端製造業的一個重點領域,其發展得到了國家和地方層面的大力支持。
由於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國投融資對於智能製造方面也非常關注,近年來我國智能製造投融資市場一片火熱。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國已逐步由「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邁進。5G時代的到來更加推進了我國科技企業的迅速崛起,同時也加快推動了我國「中國智造」的發展進程。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面對居民出行受阻、企業復工困難、醫療人員缺乏的情況,許多智能製造企業依靠著自身多年的技術積累以及製造優勢,研發出送餐機器人、智能醫用服務機器人、自動測溫機器人等,使得人們疫情下的生活能夠正常運轉。
目前我國已經具備發展智能製造的條件與技術,包括已經取得了一大批相關技術的研究成果,例如機器人技術、智能信息處理技術、感知技術等等,同時以新型感測器、智能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成套生產線為主的我國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體系也初步形成。
國家高度關注 出台多項政策支持工業智能化
由於工業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有著重要地位,因此我國對於工業製造也非常重視。截至2019年底,我國基本跨越「工業2.0」(電氣化),開始進入工業互聯化階段,我國開始建設工廠物聯網、服務網、數據網、工廠間互聯網,工業裝備逐漸實現集成。同時我國近年來也發布多項政策推動我國工業智能化的發展,特別是我國頒布的《中國製造2025》,為我國「工業4.0」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智能製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② 中國製造業發展方向論文800字
中國製造業未來發展趨勢
今年是中國加入WTO第十一年,這期間,中國經濟從全盤接納「全球秩序」到與美國和歐盟比肩躋身世界三大巨頭之列,製造業的迅猛發展是最好的佐證。然而,面對全球製造業的產能不斷擴大、勞動力成本上升、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利潤率下降、消費者需求更加苛刻等難題,我國製造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呢?
一、走向智能化
裝備製造業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保障,是製造業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發展的基礎。建立起強大的裝備製造業,是提高中國綜合國力,實現工業化的根本保證。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裝備製造業已經形成門類齊全、規模較大、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產業體系,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我國已經成為裝備製造業大國,但產業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基礎製造水平落後、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等問題依然突出。智能製造系統最終要從以人為主要決策核心的人機和諧系統向以機器為主體的自主運行轉變。例如發展智能化產品(聰明機床);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發展工業自動控制技術和產品(感測元件、自動化儀表、PLC、DCS、FCS、現場匯流排、數控系統)、遠程監控、檢測、診斷等。
中國也是農業大國,農用機械的智能化對中國製造業影響很大,關注「三農」,扶持發展先進適用農用裝備,按照先進、適用、經濟、安全等原則,鼓勵100馬力以上大馬力拖拉機及關鍵零部件、配套農機具,農作物移栽機械,農業收獲機械,牧草收獲機械,節水灌概設備,以及沼氣設備等的發展。
智能製造裝備是高端裝備製造業的重點方向之一。隨著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升級,近年來我國智能製造裝備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考慮到智能裝備的戰略地位,以及在推動製造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中的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持續加大對智能裝備研發的財政支持力度,並且將建立首台(套)裝備示範項目保險機制。智能化非常重要:產品裝備實現數字化,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智能化工具,從而提高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提高我國裝備製造業國際競爭力。
二、打造自主品牌
長期以來,數控機床是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短板,高檔數控系統與重型、精密機床,一直被國外廠家壟斷。經過「十一五」期間的系統攻關,以華中數控(15.540,0.42,2.78%)「華中8型」高檔數控系統為代表的國內高檔數控機床取得了可喜的突破,為數控機床配套的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自給率達到了60%,自主研發的數控系統可靠性平均無故障時間達到2萬小時。此外,大型飛機科技重大專項進展良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支線ARJ—21飛機正在進行試飛,預計今年將開始批量交付。「嫦娥工程」及「載人航天」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十一五」期間,機械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由2005年的80%進一步提高到2010年的85%以上,對國民經濟各行業的保障能力明顯增強。近年來鋼鐵、采礦、水泥、石化等行業的高速發展,也推動了相關裝備製造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目前,1000萬噸級鋼鐵企業常規流程成套設備、2000萬噸級露天礦成套設備、日產4000—10000噸級熟料干法工藝水泥成套設備已能自主提供。30萬噸/年合成氨設備實現自主化,百萬噸乙烯裝置裂解氣壓縮機、丙烯壓縮機和乙烯壓縮機等關鍵「三機」也已研製成功。企業自主創新動力不足,為電力、石化、冶金、鐵路等行業提供的主要裝備,關鍵技術依賴引進。用於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技術研發的投入不足,原創性技術成果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少。產、學、研、用結
合不緊密,產業共性應用技術研發缺位,公共試驗檢測平台缺乏,社會科技成果轉化率低。基礎製造水平滯後,長期以來,為整機和成套設備配套的軸承、液氣密元件、模具、齒輪、彈簧、粉末冶金製品、緊固件等基礎件,泵、閥、風機等通用件,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儀器儀表等測控部件,質量和可靠性不高,品種規格不全;特種原材料長期依賴進口;鑄造、鍛造、焊接、熱處理、表面處理等基礎工藝落後,專業化程度低。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矛盾突出。除中小型普通機床製造、交聯電纜行業等傳統行業產能過剩矛盾依然突出外,近幾年來,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發展速度,熱衷於仍然熱衷於新上項目、鋪攤子,在國家嚴格調控「兩高一資」等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形勢下,紛紛將投資重點轉向裝備製造業,導致一些新興行業投資過熱,出現產能過剩隱優,過度競爭風險加劇,如風力發電設備、大型盾構機、大型壓力機等。如不及時加以調控,不僅將使企業陷入生產經營困難,還將影響產業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的步伐。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制約製造業打造自主品牌的瓶頸。
三、轉向服務型製造 過去十年,中國裝備製造業已經局部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然而在未來十年,如何能從大而不強躋身真正的世界製造業強國,面臨系列挑戰。正如中國經濟學家樊鋼所指出的,中國製造的轉型升級並非單純的放棄原有產業,轉而去做高科技,在企業轉型升級背後,必須要與其關聯的要素市場相配合。
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原副院長屈賢明向《中國聯合商報》表示,未來十年,中國裝備製造業需要由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大力發展包括系統設計、系統成套、工程承包、設備租賃、遠程診斷服務、回收再製造等現代的製造服務業。製造服務業的發展滯後,也令企業在價值鏈高端缺席。他說:「為用戶提供系統設計、系統成套、工程承包、遠程診斷維護、回收再製造、租賃等服務業未能得到培育,絕大多數企業的服務收入所佔比重低於10%,國外已經超過50%,我們主要業務是屬於價值鏈低端的加工裝配環節。」
事實上也證明,中國製造企業重構商業模式、向服務業務轉型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提供基於產品的增值服務,從總體上提升客戶的產品擁有體驗;二是提供脫離產品的專業服務,利用企業在研發、供應鏈、銷售等運營能力上的優勢,為其他企業提供專業服務。湖北富邦科技和其他一些中國製造企業已經開始重構商業模式的有益探索,主要是為客戶提供基於產品的增值服務,以保留自身原有的產品製造優勢,減少變革風險。
服務製造是製造業產業發展的重要橋梁,中國當前的製造業雖然有「世界工廠」「製造大國」等美譽加身,實際上更多的企業是在給西方發達國家「打工」。有關專家給出的解釋是,中國製造企業集中在中、低端市場競爭,紛紛搞價格戰,無力爭奪高端市場,這使得企業的利潤率極其低下。而現代製造業作為一個整體產業鏈,早就脫離了單純的產品、生產線和流水線的局限,它包含了研發、品牌、行銷、物流、金融、諮詢、文化、客戶管理、會展、培訓、設備改造、設備租賃、供應鏈管理、產品回收、商標專利等諸多方面。服務製造是在服務業和製造業不斷融合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是為了實現製造價值鏈中各自利益相關者的價值增值,進而達到一種高效創新的製造模式,也是世界先進製造業發展的新方向。它包括基於製造的服務和面向服務的製造兩個方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製造與服務的深度結合,一大關鍵因素是企業本身要具有核心產品或者說核心能力,圍繞核心產品或者核心能力進行創新,與服務業相結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發展。只有
圍繞著它的核心產品,客戶才認可它的整體解決方案。因此,「服務製造」對於中國製造業由大到強、實現產業結構的轉型具有積極的意義。
四、製造業的信息化
信息技術與中國製造業的融合朝著深度、廣度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推進的重點包括發展智能工具、構建數字企業、實現節能減排、促進轉型升級、做強信息產業、催生新興產業等六個方面。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世界機床業進入了以數字化製造技術為核心的機電一體化時代,而數控機床就是代表產品之一。行業規模不斷壯大,中國國產高檔數控機床明顯進步,國產中高檔數控系統取得重大突破,這些都充分說明,中國數控機床整體水平全面提升。在數量持續增長的同時,數控機床的質量也在追趕世界的進程中不斷加速。同時,作為數控機床核心技術的國產數控系統同樣取得重大突破。製造業與信息技術、高新技術融合,能夠促進傳統製造業向現代製造業轉型升級。
中國的製造業信息化已經發展到了共性和個性全面共同促進的時候。面向諸多的企業,系統集成商、社會中介機構、服務實施單位把共性的平台去和每一個企業的個性結合起來來組織實施,這樣才能夠良性互動地推動我國信息化的發展。未來,集成與協同將是製造業信息化技術發展的主旋律。如何來實現?在空間跨度上,從企業的集成到企業間的集成,走向企業間產業鏈、企業集團甚至跨國集團這種基於企業業務系統的集成;在時間跨度上,從側重於產品的設計和製造過程,走到了產品全生命周期的集成過程;在集成和協同的重點上,從多年來以信息共享為集成的重點,走到了過程集成的階段,正在向知識與智能發展的集成階段邁進。在集成和協同的關鍵技術方面,現階段的企業很多都集中在單元技術的應用,從發展的角度,會由這些單元技術產品通過集成平台,形成企業的信息集成平台系統,並朝著企業綜合能力平台發展。
③ 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的有關論文應以幾方面入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及時抓住經濟全球化機遇,主動承接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轉移,逐步發展成為全球製造業大國和「世界工廠」,近半數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和貨物出口額躍居世界首位。同時也要看到,長期以來,中國產業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製造和勞動密集型裝配環節,在國際分工和全球價值鏈上處於中低端,製造業大而不強問題十分突出。
現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面對傳統優勢減弱和日益激烈的國際競
爭,迫切要求我們加快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
近幾年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一直圍繞「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專題開展調研。從調研情況看,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門對如何實現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認識還比較模糊,政策上也有許多偏頗和缺陷。例如,早在「九五」期間,政府就提出要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但許多地方卻把戰略重點一股腦地轉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先進製造業,並沒有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改造放到應有位置上。一些地方將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簡單對立起來,在土地、稅收、融資等方面給予新興產業許多優惠政策,傳統行業卻難以享受到。一些地方通過行政手段「騰籠換鳥」,熱衷於鋪新攤子,結果不僅打斷原有企業供應鏈條,喪失傳統產業優勢,造成嚴重的就業和稅收問題,而且一些新引進的所謂「高端產業」依然處在組裝、加工、製造的低附加值環節,缺乏核心技術,產業競爭力和經濟效益並沒有得到相應提高。
實際上,加快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就是在中國製造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中國創造。「中國製造」是基礎,「中國創造」是目標。在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之間,我們要更加重視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技術改造與新建項目之間,我們要更加重視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在企業自主創新與國家創新之間,我們要更加重視鼓勵企業自主創新。
首先,需要政府更加重視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傳統產業都是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在中國製造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中國創造,當然要發展新興產業,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無疑是更重要的基礎。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有助於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發展。目前,傳統產業面臨巨大的轉型升級壓力。在經濟增速下行、傳統產業產能普遍過剩的情況下,必須更加重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要把優化傳統產業結構作為主攻方向,下大力氣淘汰落後產能,壓縮高消耗、高污染產能,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傳統產業由加工製造環節向研發、設計、專利、融資、投資、品牌構建、商業模式、物流體系延伸,促進製造業向產業鏈的高端發展,推動加工貿易實現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發展。
第二,更加重視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並不僅僅是培育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更主要是結合傳統產業基礎和自然資源、科技優勢、培育和發展能夠滿足和創造有效社會需求的支柱產業。要從科學技術最新進展和社會重大需求出發,選擇處於產業化初期、社會效益顯著的重大技術和產品進行重點突破,加快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葯、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域若乾重大項目,拉動產業發展,培育市場需求,加快形成競爭優勢。加快建立有利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行業標准和重要產品技術標准體系,支持企業發展有利於擴大市場需求的專業服務、增值服務等新業態。適應需求升級、技術進步、產業發展的需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加快形成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在新一輪經濟和科技制高點上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第三,更加重視促進企業技術改造。技術改造以內涵發展為主,投資省、工期短、見效快,在推進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加快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關鍵在於推動企業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提高研發設計、生產過程、經營管理水平。目前,中國製造業正處於工業化中期,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產業發展方向,聚焦技術創新、品種質量、綠色發展等關鍵環節,推動技術改造由設備更新向通過技術創新改進工藝流程、加強過程式控制制、完善檢驗檢測手段轉變,由單純生產製造環節向研發、設計、營銷、服務領域拓展。要把技術改造與科技創新緊密結合起來,以科技創新為技術改造提供支撐,把技術改造作為科技創新的途徑,實現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的相互促進,切實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第四,更加重視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在中國製造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中國創造,關鍵在於推動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建立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據統計,目前發達國家企業銷售額的10%以上都用於技術研發投入,80%的科研工作依靠大企業完成。與此形成鮮明對照,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的技術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只有1%左右,設立研發機構的企業不到四分一,開展研發活動的企業不
④ 本人正在做課題論文,主要研究中國製造的發展歷程。不知道今年我國的製造業有什麼具有創新技術的產品呢
東泰五金,今年推出了六款具有亞洲首創技術的新品,9月份上海的國際傢具展他們也會去參展的,除了東泰五金,也還有其他著名的製造業。這個展會應該對你的課題研究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去看看的。
⑤ 如何實現中國創造2025,中國製造業未來發展方向
1. 發展對策
中國製造2025要實現四大轉變:一是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二是由低成本競爭優勢向質量效益競爭優勢轉變;三是由資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製造向綠色製造轉變;四是由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同時,在推進「中國製造2025」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作用、統籌利用各方面優良資源,以「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為發展方針,提出戰略對策並配套一系列行動計劃,具體可分為八項戰略對策:
一是推行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製造,並分兩個階段推進:2020年前,廣泛推行數字化製造,在優勢行業以重點企業為主體開展智能製造應用示範;2020年後,全面推廣智能製造。高度重視發展數控系統、伺服電機、感測器、測量儀表等關鍵部件,以及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3D製造裝備等關鍵裝備;突破一批「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和智能製造裝備;推進數字化車間、數字化工廠、數字化企業的試點和應用。
二是提高產品設計能力。推廣應用先進設計技術,開發設計工具軟體,構建設計資源共享平台;由代加工向代設計、出口自創產品和品牌轉變;制定激勵創新設計的政策。
三是完善製造業技術創新體系,促進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加強產業共性技術研究開發;加強創新人才培養。
四是強化製造基礎。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及產業技術基礎這「四基」的整體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質量的優劣,是提高產品質量的基礎,應高度重視,需要以產業需求和技術變革為牽引、以專業化為方向、以標准化為基礎強化工業基礎。
五是提升產品質量。嚴格質量監管,建立質量誠信體系;提高重大裝備質量一致性、穩定性;推進品牌創建。
六是推行綠色製造。促進流程製造業綠色發展,建立循環經濟鏈;開發和推廣節能、節材和環保的產品、裝備、工藝;發展再製造工程。
七是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群體和優勢產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製造業,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高高端製造業比重。
八是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促進製造業由大規模流水線的生產方式,轉向定製化的規模生產,實現產業形態從生產型製造業向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型製造業的轉變。
2. 重點領域
我國正處於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中,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基礎。落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的「中國製造2025」,對於推動中國製造由大變強,使中國製造包含更多中國創造因素,更多依靠中國裝備、依託中國品牌,促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具有重要意義。
因此,要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以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葯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10大領域,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高工藝水平和產品質量,推進智能製造、綠色製造。促進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提升製造業層次和核心競爭力。
3. 強化保障
隨著大數據、物聯網、智能終端、工業互聯、移動寬頻在製造業的應用,系統集成度越來越高、系統管控難度越來越大,因此需要強化質量保障。應結合應用要求開展全面專業的系統測試評估,結合國外先進的智能產品指標,開展國內外產品對標測評,以提升應用質量。例如,中國軟體評測中心已經開展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的對比測評、工業智能電子系統的對比測評,對於保障系統質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⑥ 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的根本途徑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及時抓住經濟全球化機遇,主動承接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轉移,逐步發展成為全球製造業大國和「世界工廠」,近半數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和貨物出口額躍居世界首位。同時也要看到,長期以來,中國產業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製造和勞動密集型裝配環節,在國際分工和全球價值鏈上處於中低端,製造業大而不強問題十分突出。
現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面對傳統優勢減弱和日益激烈的國際競
爭,迫切要求我們加快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
近幾年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一直圍繞「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專題開展調研。從調研情況看,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門對如何實現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認識還比較模糊,政策上也有許多偏頗和缺陷。例如,早在「九五」期間,政府就提出要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但許多地方卻把戰略重點一股腦地轉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先進製造業,並沒有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改造放到應有位置上。一些地方將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簡單對立起來,在土地、稅收、融資等方面給予新興產業許多優惠政策,傳統行業卻難以享受到。一些地方通過行政手段「騰籠換鳥」,熱衷於鋪新攤子,結果不僅打斷原有企業供應鏈條,喪失傳統產業優勢,造成嚴重的就業和稅收問題,而且一些新引進的所謂「高端產業」依然處在組裝、加工、製造的低附加值環節,缺乏核心技術,產業競爭力和經濟效益並沒有得到相應提高。
實際上,加快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就是在中國製造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中國創造。「中國製造」是基礎,「中國創造」是目標。在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之間,我們要更加重視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技術改造與新建項目之間,我們要更加重視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在企業自主創新與國家創新之間,我們要更加重視鼓勵企業自主創新。
首先,需要政府更加重視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傳統產業都是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在中國製造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中國創造,當然要發展新興產業,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無疑是更重要的基礎。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有助於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發展。目前,傳統產業面臨巨大的轉型升級壓力。在經濟增速下行、傳統產業產能普遍過剩的情況下,必須更加重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要把優化傳統產業結構作為主攻方向,下大力氣淘汰落後產能,壓縮高消耗、高污染產能,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傳統產業由加工製造環節向研發、設計、專利、融資、投資、品牌構建、商業模式、物流體系延伸,促進製造業向產業鏈的高端發展,推動加工貿易實現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發展。
第二,更加重視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並不僅僅是培育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更主要是結合傳統產業基礎和自然資源、科技優勢、培育和發展能夠滿足和創造有效社會需求的支柱產業。要從科學技術最新進展和社會重大需求出發,選擇處於產業化初期、社會效益顯著的重大技術和產品進行重點突破,加快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葯、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域若乾重大項目,拉動產業發展,培育市場需求,加快形成競爭優勢。加快建立有利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行業標准和重要產品技術標准體系,支持企業發展有利於擴大市場需求的專業服務、增值服務等新業態。適應需求升級、技術進步、產業發展的需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加快形成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在新一輪經濟和科技制高點上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第三,更加重視促進企業技術改造。技術改造以內涵發展為主,投資省、工期短、見效快,在推進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加快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關鍵在於推動企業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提高研發設計、生產過程、經營管理水平。目前,中國製造業正處於工業化中期,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產業發展方向,聚焦技術創新、品種質量、綠色發展等關鍵環節,推動技術改造由設備更新向通過技術創新改進工藝流程、加強過程式控制制、完善檢驗檢測手段轉變,由單純生產製造環節向研發、設計、營銷、服務領域拓展。要把技術改造與科技創新緊密結合起來,以科技創新為技術改造提供支撐,把技術改造作為科技創新的途徑,實現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的相互促進,切實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第四,更加重視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在中國製造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中國創造,關鍵在於推動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建立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據統計,目前發達國家企業銷售額的10%以上都用於技術研發投入,80%的科研工作依靠大企業完成。與此形成鮮明對照,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的技術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只有1%左右,設立研發機構的企業不到四分一,開展研發活動的企業不足三分之一,許多企業甚至根本沒有研發投入,也沒有開展任何研發活動。長期以來,大多數科研成果來自科研單位,但科研經費使用效率低下,科研成果運用和轉化緩慢。在企業自主創新與國家創新之間,我們要更加重視鼓勵企業自主創新,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吸引技術、人才、資源等各種生產要素,不斷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系統集成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不斷增加企業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
⑦ 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歷程
相對其他產業而言,中國的製造業是發展較快、國際競爭力較強的產業門類,也是加入世貿組織後受益可能性較大的部門。中國製造業得以快速發展、產業競爭力明顯提升的基本經驗有二:一是較早和較大程度的對外開放。中國多年來一直是吸引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外商直接投資中超過70%的份額投入到了製造業領域。對外商開放投資,開放市場,中國的製造業不僅並未因此而萎縮,而且通過與外商在合作中學習,在競爭中提高,產業的規模、水平和競爭力不斷擴張、提升和增強,許多產品產銷量位居世界前茅,工業製成品占出口總額的比例達到90%。二是較深層次、較大范圍的市場化改革。改革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放鬆或放開市場准入管制,鼓勵和促進市場公平、有效的競爭,煥發了企業微觀主體的活力,尤其是民營經濟的進入與發展,在許多行業形成了多種所有制在競爭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純粹的國有企業占製造業產出的比例已從1980年的76%,下降到了目前的不足30%。體制改革帶來的「內生增長效應」在製造業領域得到很大程度地體現。 中國製造業的比較優勢是明顯的(盡管在不同產業的表現有所不同甚至有較大差異),並處在較大程度的動態轉換中。這種比較優勢不僅體現在數量龐大、供給源源不斷的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方面,而且更多地體現於不斷向高加工度方向升級的大規模加工組裝業優勢,以及產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巨大的國內市場規模和潛力等方面。這些比較優勢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形成了中國獨特的國際競爭優勢,在國際分工中已經並將繼續爭取到比較有利的地位。如果說,中國製造業的發展主要得益於對外開放和市場化改革,那麼加入世貿組織後,在更加開放和市場化的環境中,將促成中國製造業比較優勢更為充分和有效地發揮,在積極、主動地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獲得更大利益。 當然,在製造業領域中,不同產業的成熟度、開放度和比較優勢存在較大差異,加入世貿組織對這些產業的影響是不均衡的。從長期來看,影響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依託於資源稟賦和要素成本的比較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s),它具有長期性和基礎性特徵,決定產業國際分工、國際貿易和跨國投資的長期趨勢和基本格局;二是依託於競爭戰略和制度條件的競爭優勢 (competitive advantages),它具有明顯的戰略性和選擇性。中國正處於經濟體制、工業化進程、供給與需求結構等因素劇烈變動的時期,影響中國產業競爭力特別是動態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因素十分復雜和易變。從加入世貿組織這個大背景來看,產業國際化和全球化趨勢、市場化程度、對外開放程度、產業成熟度、國內需求潛力和動態比較優勢等因素,對於產業發展前景和競爭優勢的影響將更為直接和明顯。因此從這些影響因素出發,我們試圖建立一個加入世貿組織背景下中國產業發展前景的評估方法,以此全面評價加入世貿組織對各製造業部門的近期和中長期的影響。其要點包括:一是尋求構建一個普遍適用於工業部門的統一的世貿組織背景下產業發展前景的評估方法,使得所有工業部門能夠放在一個坐標繫上進行橫向對比;二是將短期對策研究與長期趨勢研究有機結合起來,放寬研究視野,以求准確把握加入世貿組織後各行業發展的長期方向;三是通過世貿組織背景下產業發展前景的評價,廓清今後一個時期政府政策調整的方向和基本思路。
⑧ 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院的院所概況
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院是一個跨學科、跨地區和跨國界的綜合性的實體研究機構,以首席專家李廉水教授獨立承擔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招標項目「東部特大都市圈和世界製造業中心研究(03JZD0014)為標志,正式籌建於2003年。經過多年的籌建和發展,通過團隊建設、科研方向凝練、重大理論課題的承擔和重大決策咨詢課題的承接等措施,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院於2006年正式成立,並於2009年被批准為首批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院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在團隊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學術聲譽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並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研究方向。 研究院在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前提下,緊緊圍繞江蘇「兩個率先」等經濟社會發展等戰略,以促進江蘇全面小康社會和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的目標為指引,以江蘇製造業乃至中國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為主攻方向,以為黨和政府的決策管理提供政策建議為歸宿,從宏觀、中觀和微觀等三個層次,綜合利用管理學和經濟學等學科成熟和前沿理論,採用國內和國際主流研究範式,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並結合研究院人員的前期研究積淀,從理論研究和實務研究等兩個方面,將有關內在的經濟學原理和外在的可操作性管理方略等相結合,進行深入研究。具體來說,研究院的近期主要研究領域包括:
在中國製造業發展的宏觀研究方面
主要從國家自主創新的角度,對中國製造業發展的相關問題進行理論研究和實務研究,為後續的江蘇區域製造業發展提供前期的理論積淀,具體的研究領域包括:
①理論研究主要包括:「新型製造業」的科學內涵及其演化、新型製造業和創新型國家建設之間的互動機理、中國製造業發展的總體評價與預測、中國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之間互動機理、中國製造業與新農村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基於資源約束的中國製造業發展路徑等;
②實務研究主要包括:中國製造業發展戰略、中國製造業發展路徑選擇、全球化條件下中國製造業自主創新戰略以及中國製造業和世界製造業的協調戰略等。
在中國製造業發展的中觀研究方面
主要利用前期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的主要結論和方法,從區域經濟和江蘇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對江蘇省製造業和長三角區域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進行集中攻關研究,具體的研究領域包括:
①江蘇省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研究,主要包括江蘇省製造業發展總體評價和預測、江蘇省製造業發展路徑選擇、江蘇省製造業發展中的產業特徵分析、江蘇省製造業發展中的企業特徵分析、江蘇省製造業發展和江蘇省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之間的互動關系、江蘇省製造業發展和城市化之間的互動機理、江蘇省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以及現代農業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基於資源約束的江蘇省製造業發展戰略等。
②基於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長三角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研究,主要包括都市圈的基本理論、長三角都市圈演化過程中的江蘇製造業評價和預測、東部特大都市圈和江蘇省製造業發展之間的互動關系、長三角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的江蘇省製造業的區域競爭力評價與提升對策、長三角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的江蘇省製造業發展戰略、長三角製造業聯動發展策略以及全球化背景條件下的江蘇省製造業發展路徑選擇等。
在中國製造業發展的微觀研究方面
主要從服務於江蘇省製造業發展、長三角區域製造業發展乃至中國製造業發展過程中重大問題的有效研究等目的出發,對製造業發展研究本身所需要的一些微觀基本理論和方法等進行深入研究,具體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
①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的知識產權管理等問題研究,主要從國家自主創新和區域發展的角度,對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有關管理方面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具體研究領域包括:專利經濟學(含專利資產證券化等)、專利制度創新、區域專利戰略、長三角區域知識產權戰略以及江蘇省知識產權管理(如江蘇省信息產業專利戰略、江蘇省文化產業知識產權、江蘇省高校知識產權、江蘇省農業知識產權以及江蘇省自主創新與知識產權管理等)、跨國公司專利壁壘及其應對、企業知識產權許可戰略、商業銀行專利戰略、專利許可中專利定價策略以及知識產權許可中的非效率及其改進等研究領域。
②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的技術創新理論、方法及其應用等問題研究。本研究領域主要包括創新型國家建設、區域自主創新、技術集成系統、企業技術創新路徑及其評價、技術創新團隊及其聯盟的激勵與管理、基於價格契約的技術轉移特別是技術許可的相關理論、新興技術管理以及開放條件下江蘇省技術轉移的長效機制等。
③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的氣象經濟及環境工程管理等問題研究。本研究領域主要依託本校大氣科學和環境工程等學科優勢,一方面,利用現代經濟學和管理學理論和方法,結合氣象科技和氣象管理的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氣象經濟與管理方面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另一方面,在大氣環境監測報告、環境績效評估和清潔生產技術等領域已經取得許多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環境工程技術的風險評價、環境工程領域技術開發和利用的評價方法、投資決策理論與方法、污染物排放交易及其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並進一步在環境污染的生命周期評估、環境管理信息系統、成本分析等方面取得新的研究成果,為政府和企業決策提供新的評估工具。 2009-2011年
1、 全球氣候變暖的碳減排壓力下我國製造業發展研究,2009-201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0873063),27萬元,負責,正在進行;
2、 中國重化工產業發展中的技術創新理論與對策研究,2009-2010,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007JJD630006),10萬元,負責,正在進行;
3、 氣象服務效益評估方法與技術研究,2008-2011,公益性行業(氣象)科研專項經費項目(GYHY200806017),98萬元,負責,正在進行;
2007-2009年
4、 氣象行業科技人力資源優化問題研究,2007~2008,中國氣象局軟科學研究課題(QR2008-28),5萬元,負責,已完成;
5、 江蘇省氣象災害應急管理機制研究,2007-2009,江蘇省科技計劃(BR2007502) 8萬元,負責,正在進行;
6、 和諧社會視野下我國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研究,2007-2009,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教育科學)課題(BIA060039),7萬元,負責,正在進行;
7、 中國科技人員收入差距調查研究和政策建議, 2006-2008, 中國科協重大政策課題(2006DCYJ09), 30萬元, 負責,已完成;
2004-2008年
8、 基於資源約束與自主創新的中國製造業發展路徑研究,2006-200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0573045), 17萬元, 負責, 已完成;
9、 優化國家技術轉移推廣體系建設, 2005-2007, 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2005EC00160), 80萬元, 負責, 已完成;
10、江蘇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十一五」發展規劃,2006-2007,江蘇省人文社科重大項目,8萬元,負責,已完成;
11、江蘇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戰略研究, 2005-2006, 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項目(JHB05-022), 5萬元, 負責, 已完成;
12、科技宏觀管理國際經驗與中國特色研究, 2005-2006,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2005BA905B03), 40萬元, 負責, 已完成;
13、科技支撐和引領經濟發展的內涵與機理研究, 2004-2006, 國家自然科學主任基金項目(70440010), 5萬元, 負責, 已完成;
14、東部特大都市圈和世界製造業中心研究, 2003-2006, 國家教育部哲社重大招標項目(03JZD0014), 50萬元, 負責, 已完成;
15、江蘇省廣播電視「十一五」發展規劃研究,2006-2007,江蘇省廣電局,5萬元,負責, 已完成;
16、滬寧高速公路擴建工程管理研究,2005-2007,江蘇省交通廳,45萬元,負責,已完成;
17、江蘇省糧食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江蘇省糧食局,2005-2006,25萬元,已完成;
18、南京市多媒體產業發展戰略研究,2004-2005,南京市廣電局,10萬元,負責, 已完成;
19、蘇州工業園區「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研究,2004-2006,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10萬元, 負責, 已完成;
20、蘇州「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研究,2004-2006,蘇州市科技局,35萬元, 負責, 已完成;
2001-2004年
21、區域科技規劃前期研究, 2002 -2005,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專項課題, 100萬元, 負責, 已完成;
22、裝備製造業發展戰略研究,無錫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委託,2004-2005,4萬元,已完成;
23、蘇州區域創新體系研究,2003-2004,蘇州市科技局,15萬元,負責, 已完成;
24、新時期科技與經濟的關系研究, 2002-2004,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專項課題, 50萬元, 負責, 已完成;
25、東西部聯合創新中心建設方案與運行機制, 2001-2003,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 20萬元, 負責, 已完成;
26、加快江蘇科技成果轉化的對策研究, 2003-2004, 江蘇省發改委「十一五」規劃前期研究招標項目, 3.5萬元, 負責, 已完成;
27、上海發展戰略與沿江開發戰略關聯性研究, 2003-2004,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3萬元, 負責, 已完成;
28、拉薩科技產業發展的前景與對策研究,拉薩市計委、科技局,8萬元,2004年5月完成;
29、長江三角洲科技計劃體系研究,國家科技攻關分項目,10萬元,2002年4月完成;
30、南鋼集團冶山公司發展策略研究,南鋼集團冶山公司委託,8萬元,2003年3月完成;
31、台灣高科技企業發展規律研究,科技部台辦委託,2萬元,2003年1月完成;
32、拉薩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方案研究,拉薩科技局,2萬元,2001年11月完成;
33、東西部科技合作的模式與途徑研究,2001-2002,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 25萬元, 負責, 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