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在工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發展 調研報告
近年來,各級農業部門緊緊圍繞服務現代農業建設,不斷加大農業資源保護與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努力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大力發展生態友好型農業,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是農業環保和農村能源工作體系建設進入新階段。已建成由2個國家站、33個省級站、300多個地級站和1700多個縣級站組成的農業環境保護工作體系;建成由1個國家級、41個省級、343個地市級、2675個縣級和9976個鄉級機構組成的全國農村能源管理推廣體系,成為農業環境監測與管理、污染防治和農村能源生態建設的堅實力量。 二是耕地重金屬污染防治取得新突破。啟動全國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普查,建立監測預警機制,建設重金屬污染治理修復示範區和開展禁止生產區劃分試點工作。 三是農業面源污染防控再上新台階。在全國建立農業面源污染監測網路,及時掌握農業面源污染動態變化;在太湖、巢湖、洱海和三峽庫區等重點流域,建設了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示範區。 四是農田殘膜污染防治邁出新步伐。在甘肅、新疆等10個省區180個縣實施了廢舊地膜回收利用的農業清潔生產示範項目,新增殘膜加工能力8.1萬噸,新增回收地膜面積3400多萬畝,初步構建了地膜回收加工體系。 五是現代生態循環農業建設得到新提升。先後兩批建設國家級生態農業示範縣100餘個,帶動省級生態農業示範縣500多個,建成生態農業示範點2000多處,連續多年實施了10個循環農業示範市建設。 通過實施「十百千萬」示範創建、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化肥農葯減量、清潔田園推進、農業節水、生態模式與技術集成推廣、農產品品質提升和生態自覺提升等八大專項行動,工作的著力點主要是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抓生態布局。按照主體功能區、農業「兩區」建設規劃和農牧結合、循環利用要求,在種養業空間和及產業內部實行生態化布局,形成產業循環。 二是抓治污攻堅。以環保的硬約束為底線,以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為重點,集中精力打殲滅戰。全面完成禁養區養殖場關停搬遷,完成年出欄生豬30萬頭以上的畜牧主產縣(市、區)死亡動物無害化集中處理廠建設,並建立完善長效運行機制;2015年底,全面完成年存欄50頭以上畜禽養殖場(戶)污染治理和生態化提升,並進行達標驗收。 三是抓肥葯控減。到2017年,全省氮肥使用量比2013年減少6%;化學農葯使用量比2013年減少9%;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力爭達到90%以上。 四是抓循環利用。加大畜禽養殖排泄物、農作物秸稈、食用菌種植廢棄物,以及沼液、沼氣資源的開發利用,大力推廣廢棄物循環利用模式,加快推進農業廢棄物變廢為寶及無害化處置。壯大「三品一標」農產品總量和規模,到2017年,全省主要農產品「三品」認證面積比例達到50%以上。 五是抓示範引領。在湖州、衢州兩市和16個縣(市、區),打造全境域推進、全領域覆蓋的生態循環農業示範縣,構築縣域大循環;結合現代農業園區和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建成110個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區,形成園區中循環;培育1000個以上示範主體,形成一批生態農業主體小循環樣板;通過畜牧養殖場整治提升,建設1萬個以上生態牧場。 六是抓機制建設。按照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當前與長遠相統籌、具體實踐與機制建設相並進的要求,不斷創新探索符合浙江實際的現代生態循環農業推進機制、監管機制、評價機制、連接機制和保障機制,努力建立健全法律約束、政策支撐、市場化運行有效銜接的制度體系和長效機制。
㈡ 大健康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是什麼
大健康產業未來發展的三大趨勢:大數據、互聯網、消費者參與。
一、利用大數據。提到大健康的大數據,首先有一個前提:沒有一次疾病是偶然的。每一次疾病都有一個病因,比如環境,生活習慣,遺傳……在預防與治療並行的大健康理念中,如果能夠把病因找出來就能活得更好。
對於醫葯企業來說,影響到KOL,然後讓他們幫自己進行二次傳播才是最理想的傳播狀態。族群化與社區化為二次傳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醫葯產品本身的特點更使得用戶在購買之前善於傾聽他人意見。
作為社交媒體的微信具有微網站和微社區功能,用戶不僅可以在微信上購買產品還可以直接在社區里進行二次傳播。大健康產業有著巨大的商機,但是俗話說: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如果沒有找對方向,在大健康這片行業海洋中無法全速前進。
因此,把握大健康行業的發展趨勢才能不偏離行業發展的規律。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可能真的可以降低現在的專業知識的門檻,資源與資源之間的門檻,信息與信息的門檻;我們真的能夠進入這樣的時代,這個時代讓我們每一個人和一個智慧系統進行互動,在各種數據和信息的支持下,作出對自己最有利的判斷,真正把生命掌握在自己手裡。
㈢ 如何發揮四大主導產業優勢推進生態有機縣城建設的調研報告
很簡單的我一會給你
㈣ 急求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關於全市生態環境情況的調查報告
生態環境建設調研組
一、全市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的成績
我市歷史上是個山清水秀、生態良好、風調雨順、資源豐富的地方。但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由於政策等因素導致生態環境建設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使全市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大量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壞,森林蓄積量和覆蓋率逐年下降,到2007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0.1%,比1980年相比下降近6%。草原遭到破壞,人們盲目擴大耕地面積,大量草原被開墾。從1986年到現在年平均開墾草原2000公頃以上,目前平原鄉鎮草原基本已經全部退化(具體數字目前正在普查中)。早年的訥謨爾河兩岸草塘因圍墾造地,使其喪失了應有的生態功能。其結果導致了水土流失嚴重、水源涵養能力下降、生態多樣性遭到破壞、物種不斷減少、自然災害時有發生。森林草原植被的破壞不但惡化了環境,而且嚴重影響了人們生產生活,制約了全市經濟可持續發展。對此,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做大做強礦泉生態和旅遊休閑特色產業經濟,著力打造「生態、休閑、養生、宜居」城市,走出了一條特色化的生態發展之路。
(一)生態保護成果顯著。
大力實施森林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程。2002年以來共完成各類造林面積14.7065.365萬畝。其中:「三北」防護林造林0.41萬畝,退耕地造林1萬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5萬畝,封山育(造)林面積5.5715萬畝,重點公益林培育林間空地造林面積1.46萬畝,重點公益林培育疏林補植面積0.9萬畝。
不斷加大草原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力度。2002年以來實際完成退耕還草1900畝、草原治理900畝。加強草原管理,堅決制止和打擊毀草開荒案件,累計查處毀草開荒案件120餘起,解決草原糾紛36起,累計種植牧草780畝,青貯玉米1000畝。
全面推進國土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加強地質環境治理,2008年8月投資200萬元完成了團結鄉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嚴格基本農田保護,保護區面積12.5萬公頃,佔全市耕地面積的84.37%。完成省重點小流域治理面積達1.8萬公頃,全市水土流失治理率達24.39%。2006年完成團結礦泉稻土地整理一期工程250公頃,訥謨爾河流域土地整理項目585.77公頃,全市退化土地治理率達到14.6%。2002年10月闢建山口省級自然保護區一處,總面積為994.899平方公里。
積極開展城鄉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一是圍繞建設「礦泉旅遊文化名城」發展戰略目標,不斷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城市環境質量。2005年至2008年四年累計投資3897.98萬元,共完成市政工程64項。其中硬化道路15條,總面積62497平方米;栽植行道樹1325株,綠化防護林5200餘株;改造自來水干線4條2210米,排水管線12條8058延長米;新增和改造人行道13段,面積84194平方米,瀝青罩面道路5條88326平方米;新增和改造路燈394桿;翻新公廁32座,新建水沖式公廁2座,維修公廁44座;新建3處休閑健身廣場,總面積為31838平方米;完成道口硬化、盆栽花卉等項目。2005-2008年,新開工建設項目45項,40.07萬平方米。其中,住宅24.15萬平方米,占整個建設面積的60.27%。自2005年開始實施集中供熱工程,用3年時間完成了5台20噸鍋爐的熱源廠、5萬延長米的供熱管網和9個換熱站的建設。截止目前,市區集中供熱面積已達100萬平方米,樓房供熱普及率97%。污水處理廠工程項目2006年10月被國家環保總局、發改委、建設部以環發{2006}149號列為國家「十一.五」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規劃,至2007年完成了可研、初設、環評、一期等相關批復手續。2008年全面啟動了污水處理廠建廠工作,廠區佔地19500平方米,工藝採用德國cwsbr先進工藝,出水將達到國家規定的一級a標准,日處理能力1萬噸。目前規劃、用地、征地補償、建設項目主體確立等相關手續齊備,進廠道路、輸電線路已經完成施工,施工圖紙委託省規劃設計院設計,設計已基本完成,工程已於今年10月13日正式開工建設,計劃於2009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屆時我市城市生活污水將得到有效處理並達標排放。二是圍繞以增產增收,提高農業生產力為突破口,積極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改善村民生活質量。加強農業基礎建設,全面提高農業抗災能力,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2003年以來,累計完成總工程量29.8萬立方米,完成投資729.05萬元。先後建成灌澇區配套建築物50座,維修渠首攔河壩1座,維修病險水庫5座,改擴建塘壩3座,新打人畜人水井34眼,新購噴灌設備12套,完成渠道防滲500m, 本文章共2頁,當前在第2頁 上一頁 [1] [2] 維修各級灌溉渠道15000m,新增旱田節水灌溉面積2379畝,改善灌溉面積1萬畝,挖排水干、支、斗溝37條、截流溝1條共計39.5公里,清淤河道900米,新增澇區治理面積8790畝,改善農田排澇面積6000畝,新建護岸工程3處。認真落實全國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完成了龍鎮發展村生活污水處理示範工程項目和雙泉鄉龍豐村畜禽養殖糞便
無害化處理工程項目的申報工作。改善農村能源結構,積極推廣農村沼氣清潔能源的使用。現已建成全市 「一池三改(沼氣池、改廁、改圈、改廚)」國債農村沼氣項目515戶,重點建設范圍涉及到全市6個鄉6個村,實現了集養殖業、特、綠色農業,農戶照明、取暖、做飯為一體的綜合開發利用。農村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
(二)生態經濟不斷發展。
以發展特色、綠色農業產業為重點,實現由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向現代生態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堅持特色綠色農業發展方向,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和標准化作業水平,合理調整種植業結構,建設科技示範園區17處、15萬畝,引導農民重點發展「雙高」大豆、優質麥、礦泉稻、雜豆、柞蠶、礦泉魚等優勢作物,建立「雙高」大豆、優質專用小麥、馬鈴薯、礦泉稻四大糧食生產基地。「雙高」大豆發展到6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發展到10萬畝,馬鈴薯發展到13萬畝,礦泉稻達到6萬畝,水稻大棚達到11個,雜豆10萬畝、柞蠶600把、礦泉魚2500畝,綠特色食品種植面積85萬畝,農作物品種優質率達到95%。同時開展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認證申報工作,礦泉稻獲得綠色標志,山口湖漁通過了省有機食品檢測中心的檢測,成為中國有機食品。
以培育優良、優質畜禽養殖產業為重點,實現由以農業生產為主導向畜牧業生產「半壁江山」的轉變。以新農村建設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繼續堅持以「兩牛一羊」和特種養殖為重點,調整畜牧產業結構,優化區域布局,壯大龍頭企業和基地飼養規模。加快畜牧業規模化、集約化、標准化和產業化發展步伐。截至今年9月份存欄奶牛、肉牛、肉羊、生豬、家禽分別為7238頭、35225頭、151940隻、34544頭、60.11萬只,同比增長25.8%、33.9%、9.2%、17%、60.4%。打造龍頭企業及基地建設,已建立朝陽蒙陽冷凍廠、龍鎮旺仔冷凍廠等6個肉羊屠宰廠,8個榨乳站點,和平鎮大鵝屠宰廠1個。初步形成了5個養殖基地,建成了4個奶牛養殖專業村、3個養殖小區,截至今年6月份發展各類養殖專業戶1229個,全市畜牧產業化發展格局雛形顯現,逐步向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畜牧發展模式轉變。
以特有的自然資源景觀和突出的人文社會環境為重點,實現生態旅遊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異軍突起。圍繞「礦泉旅遊興市」發展戰略,依託特有的旅遊資源優勢,有效整合旅遊資源,使旅遊產業成為我市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境內除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五大連池風景區外,山口湖風景區是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的理想之地,也是國家aaa級旅遊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沾河國家森林公園是我國最大的森林濕地,「神州第一漂」聞名遐邇,現已被列為國家級濕地保護項目。旅遊配套產業長足發展,現有三星級飯店1個,二星級飯店2個,總投資達6億元的五大連池宏福溫都水鄉國際旅遊中心正在建設,屆時將使旅遊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007年實現旅遊業收入10562萬元,佔gdp比重的3.9%。
(三)生態市建設扎實推進。
2003年啟動生態市建設以來,先後召開政府常務會議5次,市長辦公會議11次,認真研究解決生態市建設與環境保護重點工作。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了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制度,先後三次調整了我市生態市建設領導小組成員。由市編委批准成立了生態市建設辦公室,設在環保局並由專人負責。建立了聯絡員隊伍,健全了28個部門46個聯絡員個人檔案。
科學合理規劃。2003年參照《黑龍江省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編制完成了《五大連池市生態市建設規劃(草案)》,同年10月該規劃通過了市人大常委會審議並批准實施,2004年對該規劃進行了二次修編,同年4月份修編後的《規劃》順利地通過了省專家組的評審,使我市的生態市建設規劃日趨完善、更加科學縝密。成為我市今後一個時期生態市建設的綱領性文件。
年度重點工作有效推進。2006、2007兩年,由我市「政府搭台、企業唱戲」,圓滿完成「中國環境友好型社會成果展覽會」一、二屆的我市參展任務,一方面有效地推介了參展企業的產品,另一方面宣傳了我市特有的自然資源和城市風貌。深入開展生態示範試點創建活動,農村環境「臟、亂、差」的問題逐漸消除。2005年11月我市被正式命名為省級生態示範區。2007年10月雙泉鄉被正式命名為省級環境優美鄉鎮。今年龍鎮、龍鎮發展村、雙泉鄉龍豐村三個試點已完成申報工作,年底有望獲得省環保廳的驗收與命名。
二、全市生態環境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市的生態環境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生態環境逐漸得到恢復,生態對經濟持續發展和改善人居環境的促進作用開始顯現,但總體看還處於起步階段,尚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一)全民生態保護意識淡薄。
一部分人為了眼前的利益,違法破壞生態植被開荒、興建魚池等現象仍然存在。化肥過度使用,有機肥施用量逐年減少,造成土壤養分單一,土壤肥力下降,作物生長受限。農葯殘留危害,致使土壤葯害嚴重。
(二)生態治理資金投入明顯不足。
目前國家的地方生態建設與治理項目資金,主要是投向典型生態示範試點地區,多數採取以獎代補形式進行資金補助,其他地區享受資金支持補助甚少。由於受資金困擾,一些大型農業水利建設、小流域綜合治理、城市垃圾處理項目、農村能源建設和綠色產品生產開發進展比較緩慢,有的不能開展。
(三)生態環境保護相關部門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尚未形成。
個別部門行政許可把關不嚴,不遵守環保前置審批條件,擅自對資源開發項目和城鄉建設項目審批,同時又沒有履行對其他部門的通告義務,一旦發生環境權益糾紛,相互推諉,刻意減輕承擔的責任,社會影響與群眾反映強烈。部門間聯合執法相互配合不到位,執法不嚴、工作不力、效果不佳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全市生態環境建設下步工作思路與措施的建議
總體思路: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市委六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和市七屆四次人代會精神,牢固樹立生態優先、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保護青山綠水就是發展的理念,繼續加大生態市建設力度,加強城鄉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抓好全市污染減排工作,確保完成目標考核任務;建立多渠道投資體系,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強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生態環境監管,積極打造「生態、休閑、養生、宜居」城市,實現經濟與社會、人口與自然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協調發展。
(一)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實現生態市建設有效推進。
按照《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和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發展節約型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使我市農村真正步入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道路。抓住國家著力建設大小興安嶺功能區有利契機,繼續推進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完善政策、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開展植樹造林,提高森林覆蓋率。實施草原建設和保護工程,保持草原現有水平,推進退牧還草,發展灌溉草場,恢復草原生態植被,逐步解決草原畜禽超載放牧的問題。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合理推進山口電廠開閘放流,實現下游水生生物資源增殖養護和農業灌溉用水永續利用,使水源下游水生生物物種及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恢復和保護。圍繞礦泉水、蘇打水項目系列合理開發利用,嚴把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關,進一步強化對雙泉水源地和農村水源地的監督管理。推進訥謨爾河流域團結、建設區域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加大土壤侵蝕、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快山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批建進程,積極開展訥謨爾河流域省級自然保護區闢建工作,打造訥謨爾河流域生態長廊。加大山口庫區濕地及其動植物多樣性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力度,保護珍稀物種和物種資源,防範外來動植物疫病和有害物種入侵。開展國家級生態示範區試點的晉級工作,積極謀劃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依託比較優勢資源,開創我市特色生態礦泉旅遊經濟之路。重點發展高層建築,節約城市用地,塑造現代化城市形象。加快園林式公園、沿街花草植被建設步伐。合理規劃,建設訥謨爾河橋北生態休閑城,吸引外來人口落戶我市,促進消費增長,努力創建「生態、休閑、養生、宜居」 的綠色之都、魅力之城。
(二)大力推進污染減排,實現主要污染物達標排放。
加強重點工業企業、生活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鑫源熱力公司要新上先進脫硫設備,減少二氧化硫排放,實現總量削減。多方籌集資金爭取城市垃圾處理場項目建設,繼續加大棚戶區改造工作力度,實現並入城區集中供熱管線。大力發展生態產業,繼續加大生態農業,特別是礦泉系列農作物的開發,積極開展綠色、有機、無公害食品的認證管理工作,引導和鼓勵相關企業開發認證綠色食品,不斷打造企業和產品品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壯大工業經濟,全面推進清潔生產審核制度與管理。加大生態旅遊產業景區、景點及基礎配套設施開發建設,以「太平——和平——建設」、「新發——雙泉——龍鎮」兩條主線,闢建生態農業觀光園,打造生態農業綠色走廊,吸引觀光遊客到我市休閑旅遊,提高對外知名度。加快林業特產經濟發展,實現自然資源的有效開發,提高山產品深加工的附加值。促進畜牧業規模化,實現農民「環境權益、經濟增長」雙贏。
(三)暢通資金投入渠道,實現生態環境建設投入多元化。
要積極爭取國家和上級扶持,抓住國家和省加大對生態治理專項補助資金投入的契機,做好上下對接,加強生態和環保項目的篩選、申報及立項工作,多渠道籌集森林、草原、水土保持等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制定地方優惠政策,廣泛吸納民間資本和域外投資參與生態環境建設。
(四)堅持依靠科技進步,實現生態環境建設科學化。
在造林綠化上,要按照適地適樹原則,以林種、樹種結構調整為主線,以低產林改造為突破口,全面提高造林質量,積極推廣應用造林新技術,提高造林成活率;在農村能源建設上,要注重推廣「四位一體(沼氣池、畜禽舍、廁所、日光溫室)」生態模式;積極推廣秸稈氣化、風能發電等新能源技術;在小流域綜合治理上,實行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切實加快綠色食品開發、環境污染防治與保護步伐,努力提高生態環境建設總體水平。
(五)切實強化監督檢查,實現生態環境建設考核目標化。
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建設各部門協調工作機制,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採取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推進。加強重點工程監管,對新建和改擴建項目嚴格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對嚴重污染環境的企業或項目堅決不批。把生態環境建設作為包鄉(鎮)、村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把生態環境建設工作成績的好壞作為評價幹部的一項重要指標。繼續堅持鄉鎮黨政領導幹部環保目標和生態目標量化考核機制。
㈤ 健康產業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縱觀產業發展趨勢來看,健康產業及其相關產業將會繼續保持較為高速的增長,同時,產業融合、產業形態交織,將會為未來5到10年健康產業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未來產業發展的三大趨勢是:一是產品形態的多樣化、多元化,傳統的健康產業僅僅是給病患提供診療、護理服務等服務,而未來的健康產業不僅限於此,有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二是新興的產業形態正在不斷變化,養老、保健和中高端醫療器械等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業界形態在國內已初見雛形,並且聚集了足夠強而大的產業技術力量和資本力量,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契機;三是新一代技術的出現會推動國內大健康產業的快速轉型和發展,升級產業及產品形態。新一代技術未來會成為大健康產業重要的動力,為戰略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包括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很多醫療健康機構非常關心信息技術在醫院管理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應用。互聯網技術能提供實施智能安防,對醫療機構和健康機構重要區域實施監控自動化。養老(服務)是未來最有前景的產業之一,但
養老產業的發展並不僅僅是簡單的修建養老機構場所,而是應當用新技術去構建虛擬技術,提升養老服務的專業化、遠程化水平、信息化水平,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穿戴技術的應用能提供更加多的功能性產品,幫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提高老人幸福感。生物醫葯是健康產業最關注的,目前投資最多的產業。穿戴技術能通過對預防和觀察的對象進行實時、分布、移動式的監護,極大提高數據和信息採集的效率和精度。通過雲計算來集成不同地區的特定數據,並加以整合,運用
大數據管理技術提高模型的效率,從而提高研發的速度,非常有助於生物醫葯的發展。
㈥ 大健康產業發展前景如何
健康產業發展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醫葯產業、商業保險及新興的互聯網醫療領域將是一片藍海。
1、健康食品行業中的特殊食品也呈現爆發式增長。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在會上指出,十幾年來,中國嬰幼兒奶粉產業快速發展,逐漸贏得消費者信任。截至目前,中國共有113家符合嬰幼兒奶粉生產資質的企業,1195個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獲得批准。
2、隨著消費市場的擴大,健康產業涌現出越來越多的企業,掀起一股並購融資熱潮。
互聯網公司紛紛進入移動醫療健康領域,萬達、萬科、恆大等地產企業也進軍健康產業。
(6)生態大健康產業調研報告擴展閱讀:
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問題:
1、保健品的科學基礎仍不夠牢固。
身體出現健康問題的根源、引起的原因及如何解決等涉及到諸多科學技術問題,現代科學並不能給予明確答案,功能學的觀察也不夠充分。
2、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是多元化、多層次的,要滿足市場需求應該是政府和市場共同作用的結果。
過去談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可能更多的是依賴政府行為,但將來還需要市場積極參與,把一切積極有效因素充分調動起來。
㈦ 大健康產業十大投資熱點報告
第一章 導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養老產業
2.1 定義
2.2 評級
2.3 行業綜述
2.4 政策
2.5 產業鏈分析
2.6 市場現狀
2.7 養老模式
2.8 盈利模式
2.9 案例分析
2.10 投資風險
2.11 投資建議
第三章 健康管理
3.1 定義
3.2 評級
3.3 產業綜述
3.4 政策
3.5 產業鏈
3.6 經營模式
3.7 市場規模
3.8 市場競爭
3.9 經典案例
3.10 發展階段
3.11 發展路徑
3.12 投資價值
3.13 投資機會
3.14 投資風險
3.15 投資建議
第四章 商業醫保
4.1 定義
4.2 評級
4.3 產業綜述
4.4 政策
4.5 產業鏈
4.6 行業現狀
4.7 商業模式
4.8 盈利狀況
4.9 投資風險
4.10 投資建議
第五章 醫療美容
5.1 定義
5.2 評級
5.3 產業綜述
5.4 政策
5.5 分類
5.6 產業鏈
5.7 市場規模
5.8 行業現狀
5.9 世界醫療美容發展狀況
5.10 投資價值
5.11 行業前景
5.12 行業瓶頸
5.13 投資建議
第六章 在線醫療
6.1 定義
6.2 評級
6.3 產業綜述
6.4 政策
6.5 行業周期
6.6 市場格局
6.7 產業鏈分析
6.8 價值鏈
6.9 運營模式
6.10 投資機會
6.11 投資風險
6.12 投資建議
第七章 養生旅遊
7.1 定義
7.2 評級
7.3 產業綜述
7.4 政策
7.5 市場分析
7.6 消費者訴求
7.7 基礎資源
7.8 產品種類
7.9 產業鏈
7.10 產品特點
7.11 產品設計
7.12 行業問題
7.13 投資建議
第八章 智慧醫療
8.1 定義
8.2 評級
8.3 產業綜述
8.4 政策
8.5 產業鏈
8.6 市場競爭
8.7 行業特點
8.8 投資價值
8.9 發展現狀
8.10 投資機會
8.11 投資風險
8.12 投資建議
第九章 康復醫療
9.1 定義
9.2 評級
9.3 產業綜述
9.4 政策
9.5 行業現狀
9.6 行業問題
9.7 投資機會
9.8 行業趨勢
9.9 投資建議
第十章 醫葯電商
10.1 定義
10.2 評級
10.3 產業綜述
10.4 發展環境
10.5 行業生命周期
10.6 中國醫葯電商特徵
10.7 發展現狀
10.8 商業模式
10.9 發展展望
10.10 投資機會
10.11 投資風險
10.12 投資建議
第十一章 基因測序
11.1 評級
11.2 產業綜述
11.3 定義
11.4 基因測序技術發展歷程及對比
11.5 產業鏈分析
11.6 市場現狀
11.7 政策環境
11.8 商業模式
11.9 盈利水平--以華大基因為例
11.10 驅動因素
11.11 投資機會
11.12 投資風險
11.13 投資建議
㈧ 關於綠色環保宣傳的社會調研報告
只有一個地球
——關於環境污染的社會實踐報告
我們總是這樣形容地球為我們的「母親」,但是日益惡化的環境正在威脅著我們「母親」的壽命,總是以為地球上所擁有的資源是無限的,但是人們的過度的浪費,已經使這些』「無限」的資源在逐漸的變成「有限」的!請愛護我們的環境,因為「只有一個地球」!也許現在我們感受不到環境的惡化威脅到了我們的生存,,甚至愚昧的人覺得與己無關,但是有沒有想到幾百年以後我們的子孫後代應該去哪裡生活呢?難道要伴隨著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而永遠的消亡嗎?!針對環境污染的問題,假期里做了調查。不僅僅是為了完成實踐報告,更希望可以藉此來了解人類生存的環境到底如何,藉以警示愚昧的人類!
環境污染的各種分類: 按環境要素分 :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按人類活動分:工業環境污染、城市環境污染、農業環境污染。按造成環境污染的性質、來源分: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雜訊污染、放射性、電磁波)固體廢物污染、能源污染。環境污染會給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和影響,如沙漠化、森林破壞、也會給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害,有時這種間接的環境效應的危害比當時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難消除。例如,溫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破壞就是由大氣污染衍生出的環境效應。這種由環境污染衍生的環境效應具有滯後性,往往在污染發生的當時不易被察覺或預料到,然而一旦發生就表示環境污染已經發展到相當嚴重的地步。當然,環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後果是使人類環境的質量下降,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例如城市的空氣污染造成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嚴重的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著污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於污染引起的人群糾紛和沖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環境污染的防治 每一個環境污染的實例,可以說都是大自然對人類敲響的一聲警鍾。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為了維護人類自身和子孫後代的健康,必須積極防治環境污染。我國防治環境污染的對策 為了防治環境污染,我國相繼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1983年,我國政府宣布把環境保護列為一項基本國策,提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戰略方針。1994年,我國政府制定了今後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的行動指南——《中國21世紀議程》,指出「通過高消耗追求經濟數量增長和『先污染後治理』的傳統發展模式已不再適應當今和未來發展的要求,而必須努力尋求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互協調的、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對滿足後代人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了做好環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我們每一個公民必須努力增強環境意識:一方面要清醒地認識到人類在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的過程中,往往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另一方面要把這種認識轉變為自己的實際行動,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態度積極參加各項環境保護活動,自覺培養保護環境的道德風尚。防治環境污染的措施很多,其中與生物科學密切相關的有利用生物凈化來消除環境污染和發展綠色食品等。生物凈化 生物凈化是指生物體通過吸收、分解和轉化作用,使生態環境中污染物的濃度和毒性降低或消失的過程。在生物凈化中,綠色植物和微生物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允許使用任何有機化學合成物質。1999年,我國生產出七百多種綠色食品,有些已經進入國際市場,並且使一百多萬公頃的農田受到了良好的保護。總之,開發綠色食品,是我國重視保護生態環境的產物,是我國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產物,也是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觀念改變的產物。綠色食品的開發,不僅有利於提高我國人民的身體素質,而且能夠促進我國生態環境的改善。這么麻煩作業,誰愛做誰做!我找出來也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