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考察食用菌產業發展信息

考察食用菌產業發展信息

發布時間:2021-03-03 21:35:54

Ⅰ 美國食用菌產業概況及市場狀況如何

(1)產業概況

美國大部分食用菌是雙孢蘑菇,其中一小部分是大褐菇和小褐菇,即雙孢蘑菇的變種。香菇、金針菇、平菇、灰樹花、木耳、雞油菌、羊肚菌以及其他品種在美國也有一定的消費量。

賓夕法尼亞州是美國食用菌產量最大的州,雙孢蘑菇是該州產量最大的農產品,產量佔全美的45%;其次是加利福尼亞州,產量佔全國的20%,幾乎每個州都有食用菌生產。自1970年起,美國年食用菌產量以7%的速率增長。同時,食用菌生產農場的數量從1970年的500多家下降到現在的約150家(美國農業部數據)。

在賓夕法尼亞州,約60%的食用菌以鮮品的形式銷售,並且實現了周年生產,年產量達1.6億千克。

許多消費者喜好食用菌,除了其獨特的烹調風味外,更多考慮的是食用菌的營養成分和葯用功能。食用菌含有許多人體必需氨基酸,以雙孢蘑菇為例,其蛋白質含量比菜豆高,香菇也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食用菌既是重要的食品,也是天然的葯物和出口創匯的農產品。

對於那些沒有許多土地但又想發展副業的農民而言,小規模的食用菌栽培是個很好的選擇。在美國,很多小型的食用菌生產設備適合那些希望把栽培食用菌作為蔬菜生產的公司或者個人。他們可以通過發展食用菌來轉化一部分農林廢料。食用菌生產在管理農業有機廢物、轉化農、林生產下腳料為高附加值的產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絕大部分美國的食用菌栽培者採用代料栽培。木屑是栽培香菇和其他食用菌的代料中最常見的成分。有時候,也使用稻草和玉米芯來替代木屑。此外,有不計其數的菌種供應商遍布美國和加拿大。為了對不同菌種進行比較,通常鼓勵大型食用菌生產者從不止一家的菌種供應商手上購買菌種,因為不同的菌株之間有顯著的差異。在美國,眾多菌種供應商也銷售蘑菇生產專用機械設備和相關的工具儀器。美國的香菇椴木栽培,以當地的椴木為主,通常使用橡樹的椴木。鮮香菇的價格在一年中的冬季最高,一些栽培者使用溫室生產來擴大供應量。

(2)供求與營銷

2003—2004年度美國的食用菌銷售量較上一年度增長1%,為3.77億千克(美國農業部數據)。全美2003—2004年度食用菌銷售額達到8.53美元,較上一年度上升3%。食用菌栽培農場數量現為278家,較上一年度數量增長13%,其中148家是專門的稀有菇類(香菇、平菇等)生產商。2003—2004年度,美國雙孢蘑菇的平均價格為2.25美元/千克,稀有菇類的平均價格為6.40美元/千克(美國農業部數據)。

2003年7月,亞利桑那州的P.M.Patterson博士為全美蘑菇協會提交的研究報告中指出,美國消費者平均每人每月購買食用菌0.059千克;每月購買0.322千克食用菌的消費者僅占被調查公眾的11%,他們的消費金額約為銷售總額的42%。其中,雙孢蘑菇的消費量最大,約佔94%。

在美國的一些地區,已成立了食用菌銷售聯合體。這些聯合體是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他們既收購野生菌也收購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一些權威人士認為美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關鍵在於擁有穩定的消費群和持續的產能。

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稀有菇類的生產量和消費量預計將在最近幾年裡加速增長。由於多學科的發展,食用菌生產技術將更先進。稀有菇類的食葯用功效將預示它們的產量在世界范圍內繼續增長。

在日本和中國,稀有菇類以鮮品、干品、罐頭產品等形式銷售,這也為美國的出口商提供了商機。在日本,絕大部分鮮香菇都統一採收並運送到中央青果市場,在那裡經紀人和其他參與者通過投標競價的方式購買香菇。隨後,鮮香菇將分別運到各地的零售商手中。其他的食用菌,如平菇,在農場包裝後直接輸送給經紀人或零售商。在美國的一些地區,非常廉價的中國產干香菇已導致市場價格走低並對美國的小型生產者構成威脅。

Ⅱ 你好,可以交流一下嗎我在考察食用菌項目

食用菌栽培做為一項投資小、周期短、見效快的致富好項目在中國得以迅猛發展,食用菌產品曾內一度供不容應求,賣價不菲。食用菌產業是一項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於一體的短平快農村經濟發展項目,食用菌又是一類有機、營養、保健的綠色食品。發展食用菌產業符合人們消費增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農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徑。

Ⅲ 當今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十大趨勢是什麼

據國內有關食用菌專家分析,當今食用菌業的發展方向趨於以下幾個方面:

(1)品種多樣化

目前,我國規模栽培的食用菌有20餘個品種,近年來還有些新品種馴化栽培成功。要在目前品種結構基礎上,積極推廣具較高經濟價值和市場潛力大的新品種。

(2)資源持續化

要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發展菇耳專用林,充分利用果、桑業下腳料及農作物秸稈,擴大袋料栽培;通過對食用菌營養生理及原料成分的分析,研究合理的栽培配方,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菌種優良化

我國食用菌生產仍存在「重產量、輕質量」的傾向,致使一些食用菌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同時,在菌種選育方面的科研力量較為薄弱,生產品種的更新換代相對緩慢。加快優質、高產、抗病、抗蟲、耐貯等優良菌株的選育,是提高產品質量的必由之路。要不斷通過國際交流,引進國外新菌種和先進的育種技術,並開展野生菌種的馴化研究,研究有我國知識產權的菌種。

(4)生產規模化

食用菌生產將由傳統的家庭副業向產業化、集約化轉變,採用合作經營方式,擴大生產規模。有條件的地區要搞「一鄉一品」,走「公司+基地+農戶」的路子,有實力的企業可進行工廠化栽培。統一供應原輔料、統一培育供應菌種、統一加工流通,形成規模優勢,提高市場綜合競爭力。

(5)質量標准化

產品的市場流通要與國際市場接軌。菌種和產品質量都要按照行業標准進行檢驗,菌種要實行生產和經營許可證制度;產品要進行注冊商標,零售要有包裝,樹立品牌意識。

(6)管理嚴格化

栽培管理要有技術操作規程,尤其要加強預防雜菌污染和對生產投入品的限制,每個環節建立責任制,嚴格管理。

(7)加工增值化

加大對食用菌加工產品的研發力度,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實現增值,向保健食品、葯用品方向開拓新產品。

(8)市場網路化

主產地區培育食用菌加工龍頭企業,出口創匯;產區建立專業交易市場,在銷往地城市建立批發、倉儲公司,在菜市、超市設立食用菌專櫃,健全信息與市場體系。

(9)菇餐大眾化

廣泛宣傳食用菌的營養及食療價值,開設食用菌專業餐館、連鎖店,在飯店餐館有食用菌菜譜,食用菌進入家庭餐桌,擴大消費。

(10)貿易國際化

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大力開拓國際市場,擴大產品出口創匯,還可以到國外辦菇場。

Ⅳ 怎樣考察本地的食用菌市場。

考察市場,不單從本地有多少競爭者出發,而且還要根據本地物料,材料來核算生產成本,在了解本地對食用菌的消費情況等各方面因素來概括,推薦你一個參考學習的網站——中國食用菌教學網

Ⅳ 食用菌行業未來發展方向怎樣

不知你說的這個食用菌行業是指的食用菌種植。還是現在炒作的食用菌保健品。如果是種植的話。它的市場前景是很好的。如果是所謂的保健品的話。前景堪憂。

Ⅵ 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的現狀如何有何特點

當前,食用菌產業已成為很多地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面。在發展上呈現出如下特點:

(1)食用菌生產品種日趨多樣化

20世紀80年代之前,我國食用菌生產發展緩慢,且一直呈區域性單一品種發展的局面,如山東的平菇生產、福建的雙孢菇生產、浙江的香菇生產及東北地區的黑木耳生產等。經過近10多年的發展,在市場經濟的有力推動下,全國各地的新品種、新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各地也注重了品種結構與區域布局的完善與構建。我國迄今代料栽培的種類,如雙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金針菇(Flammulina velutipes)、香菇(Lentimda edodes)、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平菇(Pleurlus osrtealus)、美味側耳(Pleurotus sapis)、鳳尾菇(Pleurotus plumonarius)、亞側耳(Hohenoueheha serolina)、榆黃蘑(Pleurolus citrinopileatus)、黃白側耳(Pleusolus comucopiae)、鮑魚菇(Pleurolus abalones)、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銀耳(Tremella fuoiformis)、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灰樹花(Grifola frondosa)、猴頭菌(Hericium erinaceus)、棘托竹蓀(Dictyophora ochinovolvala)、茯苓(Wolfiporia cocos)等的生產得到鞏固和發展,各種新開發的珍稀食用菌如雞腿菇(Coprinus comatus)、巴西蘑菇(Agaricus blazei)、皺環球蓋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刺芹側耳(Pleruolus erynggii)、阿魏側耳(Pleurolus ferulae)、真姬菇(Hypazigus mamoreus)、楊樹菇(Agrocybe aegerita)、茶薪菇(Agrocyoe chaxinggu)、巨大口蘑(Tricholomu giganteum)也普遍應用於規模生產,促進了我國菇業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黃年來,2000)。

(2)以傳統的季節性栽培向反季節周年生產發展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菇農生產經驗的不斷積累,在經濟效益及市場需求的驅動下,傳統的季節性生產模式已被打破,季節安排越來越靈活。在對各品種生物學特性及市場規律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很多地方開始進行了夏香菇、夏平菇、高溫蘑菇及深冬菇房增溫栽培的推廣與發展,各品種尤其是珍稀品種的工廠化、反季節生產發展迅速。此外,在品種選育、栽培模式改進等方面也都有頻繁的技術革新,使經濟效益明顯提高,成倍提高了單位土地面積的利用率和經濟效益。

(3)以傳統的栽培模式向立體高效模式發展

我國傳統的栽培模式是以室內菇房栽培為主導的,近10多年來,各種各樣的栽培場所和栽培模式得到空前發展,如雙孢菇生產目前可在廢棄房屋、養殖場、地溝棚、簡易棚、蔬菜棚、防空洞、地下室等場所進行地面或架式栽培;木耳栽培由室內吊袋轉移到室外畦式地栽;夏香菇、高溫平菇、靈芝等中高溫型品種的室外豐產林、桑園、果園、玉米等高稈作物、芸豆等高蔓作物的立體組裝復合種植。同時在食用菌行業內部也形成了科學的多層次間混套輪作種植體系,如在春栽香菇棚內吊袋木耳,金針菇、平菇廢料種植草菇等菌—糧、菌—菜、菌—菌間作或輪作。

(4)由自發分散的家庭副業向支柱產業發展

10多年前,我國的食用菌生產還處在分散的、自發的一般家庭副業。隨著該行業體系和規模的逐步完善和擴大,也逐漸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重視,部分縣、鄉及時地出台了系列發展措施,相繼確立了規模拉動、科技推動、龍頭帶動、政策驅動、市場牽動的發展戰略,宣傳引導、組織發動、參觀學習、試驗示範、推廣上規模,周而復始。到目前為止,已成為很多縣、鄉的支柱產業,且建立了規范的組織領導體系、技術推廣體系和市場營銷體系,對我國的食用菌行業進入規范化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5)由粗放的經營管理向產供銷一條龍,科工貿一體化方向發展

在以前,由於政府部門和從業人員對該行業的認識程度不足,缺乏經營、管理經驗及統一協調和宏觀調控手段,也有地方政府部門缺乏長期規劃和長遠目標,曾一度使當地食用菌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但凡是能始終以菇農效益為中心,遇到問題能正確對待的地方,食用菌產業都能穩步、健康地發展。很多地方政府和當地食用菌科技、加工龍頭企業已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在食用菌科研、技術、推廣、生產、加工、流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千方百計協調產供銷關系,加強了宏觀調控和行業管理力度,為菇農的生產保駕護航。當前,越來越多名副其實的食用菌生產專業縣、專業鄉、專業村異軍突起,加工流通企業層出不窮,逐步形成了集約經營、規模發展、產供銷一條龍的發展格局。

(6)食用菌產品的國內外市場日益活躍

食用菌產品是高蛋白、低脂肪、多葯效、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保健食品,被國際營養學家推薦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進入21世紀,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及膳食結構的改善,國際市場上食用菌及其加工品的交易日趨活躍,我國食用菌產品的出口量逐年上升(圖1-2)。在國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消費量每年以7%的速度持續上升,在這樣一個具有 13億多人口的國家內,其市場潛力之大是顯而易見的。再者,我國加入WTO後,在給我國帶來全局性戰略利益的同時,也使許多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挑戰。這就迫使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將不斷向縱深發展,傳統的農業結構和種植模式將受到嚴峻挑戰,糧、棉、油等大宗產品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這為這種以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為特點,及以科技含量高、資源利用率高、投入產出比高、商品率高、加工增值高、綜合效益高為優勢的食用菌產業騰出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國的食用菌產品以質優價低、產量大的優勢,將為世界各地的消費需求提供方便。為此,我們的市場將更大、更廣闊。綜上所述,我省食用菌發展現狀從總體上看是好的,新技術、新模式、新典型、新產品、新政策層出不窮,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求。但由於食用菌行業畢竟是一個新興行業,自身素質相對較差,雖大而不強。由於地區之間政府的重視程度、發展力度及實施方法不同,使地區間發展很不平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組織者和生產者如果不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違背了該行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勢必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最終使行業發展受挫,菇農蒙受損失。

圖1-2 1990—2001年我國食用菌總產量、出口量及世界產量(鮮重)資料圖

Ⅶ 食用菌行業前景如何

2005年中國食用菌的總產量達1200萬噸,居世界第一,食用菌產業已成為中國種植業中的一項重要產業。全國最大食用菌生產基地是古田縣,該縣食用菌生產量大,出口量為全國之冠,是中國食用菌之都。尤其是銀耳(白木耳)產量佔全國的90%。中國雖然是食用菌產量最大的國家,但年人均消費量不足0.5公斤,美國年人均為1.5公斤,日本年人均為3公斤,全國年人均消費量與世界一些國家相比,差距較大。據海關提供的數據,2001年、2002年、2003年食用菌出口量分別為47.6萬噸、38萬噸、43萬噸,換匯分別為6億美元、4.6億美元、6.2億美元,出口量和總量相比才接近二十分之一,國外食用菌人均消費量每年正以百分之十三的速度遞增,有大的國外市場空間可供開拓。中國內地食用菌人均消費量還不到香港的十分之一,
因此國內市場潛力巨大。有調查表明;北京每年的食用菌產量為15萬噸,按固定人口1500萬人計算,每人每年只能吃到10公斤左右的食用菌,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受此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所以對國內市場更要加大宣傳力度及產業整合,擴大消費群體,提高消費總量,以拉動生產;對國際市場關鍵是提高產品各層面質量,以求增加國際市場佔有份額。中國大農業的發展是三色農業,即綠色農業,蘭色農業和白色農業.白色農業就是微生物農業,即食(葯)用菌產業.這個小生物,大農業有著廣闊的前景,它不僅能解決人們生活所需要的蛋白質,而且還能用於醫葯上,解決與人們生命相關的重大疾病問題.從整個發展趨勢看,將來的菌業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產業.從大農業的角度來看,將來要分為植物類,動物類和菌類.從食用菌價值上來看,食用菌將成為第三世界主要蛋白質的來源.如風尾菇和牛肉,豬肉含的各種成份基本相似.從銷售情況看,食用菌的銷售量大幅度增加,如日本近20年消費量增加了223倍.因此而言,食用菌前景廣闊,發展空間很大.加之地方各級政府重視,栽培原料豐富,技術容易掌握,未來的食用菌產業將成為一個獨立的產業,成為廣大農民朋友脫貧致富的好項目.
根據食用菌的發展情況,未來的食用菌將會出現以下幾種可能情況.
工廠化杏鮑菇栽培
1,由單一品種向多品種發展.為了保證菇農的穩定收入,菇農要適應市場要求,一種品種價格銷量不好,另外的品種可以補充.
2,從生產方式上由人工向機械化發展.因為人工的代價會越來越高,加之難以保證質量,所以必須向機械化發展.
3,從小規模向大規模發展.小的規模難以適應市場需要,就是群眾經常所說的"生意要成樁",這樣才能吸引大量的客商來本地收購,銷售.才能保證市場的產品不積壓.
4,從產量型向質量型發展.菇農生產出不僅是大量產品,而且保證質量,如香菇要多產花菇和厚菇,農葯含量不能超標等.就從平菇而言,日本要求平菇不是大而厚,而是小而厚,只有5分錢人民幣那麼大.
5,從季節性栽培到全年型栽培.為了提高經濟收入,一年只在旺季生產很難保證菇農的效益,而且大量的機械設備閑至,相對就減少了收入,可以採取多品種,多季節的栽培方法,保證每年各個季節都有菇出售.
6,從平地向立體化栽培.菇棚不只是地面上種植,而要搭架分層種植,以便充分利用空間.
7,從木材,料食向農副產品.下腳料和菌草上發展.根據國家森林法,木材的砍伐要限量並要有計劃,所以有木材和鋸沫為原料的品種要及時更換,可用農副產品下腳料和種植菌草來滿足菌類生產的需要.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改變,國內市場潛力很大,加之中國又是食用菌出口大國.中國每人每年吃2斤食用菌,就可以增加銷售收入80多個億,由此可看菇類市場將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但是並不是每一個菇農生產者都有很大的收入.為了保證菇農的經濟收入,發展食
用菌還必須認真的做好市場調查和分析工作,以確定你種植的品種和生產規模.應做好以下幾項調查.
1,做好本地市場調查與分析:根據當地市場的容量和飲食習慣,確定生產規模和種類.
2,做好國際國內市場調查.國內市場可根據你離城市的遠近,所需的品種和數量,價格,國際市場可根據外貿,海關提供信息,簽定合同,確定生產種類和規模.
3,生產因素和調查.在做好市場調查的基礎上,根據氣象條件,能否生產,生產原料和來源,價
格,距市場的遠近,土地,勞力資源是否充足,來確定生產與否.在食用菌生產之前,需要做好市場調查和生產因素的調查,而後進行匯總分析,成本核算,市場預
測,計算出成本和收益,再開始生產.

Ⅷ 全國什麼地方的食用菌產業發展比較好,請詳細列舉各各省份、縣市,以及每個地方的特色、優勢品種!

目前國內食用菌生產發展很快,各地都有發展比較好的典型。例如浙江慶元。河南泌陽,西峽的香菇。河北靈壽,浙江江山的金針菇。河南清豐的白靈菇。河北平泉的滑子菇,遷西的灰樹花。東北黑龍江,吉林的黑木耳,山東莘縣的雙孢菇,福建古田的銀耳等等很多。

Ⅸ 食用菌有何發展前景

「土大力」菌糠微生物有機肥、「畜大壯」菌糠營養飼料、「果正大」菌糠有機肥、「地大豐」菌糠生物有機肥、「苗正紅」菌糠有機肥。山東土大力生物科技研發基地,晾曬場地面積60餘畝,在美麗富饒的黃河三角洲境內設有三處大型天然晾曬加工廠(場),大型機械化作業、半自動化生產。研發基地依託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中國食用菌協會權威技術,以山東省工廠化食用菌省、部級重點龍頭企業生產的真姬菇、白玉菇、杏鮑菇、金針菇、菇菌菌糠為原料。專業研發、加工、生產微生物菌糠。通過吹瓶、晾曬、脫水、儲存、粉碎、二次發酵、殺菌、消毒、攪拌、添加輔料等科學技術工藝處理,年提供發酵菌糠30萬余噸。工廠化食用菌培養基為食品PEC瓶裝采潮(茬)一次與農民小規模散戶、合作社種植的木耳、平菇菌棒有很大的不同。小規模種植食用菌一般采菇3-5潮(茬),剩餘的食用菌菌渣菌糠幾乎沒有任何養分成為廢棄物。而工廠化食用菌為了提高工廠無菌庫房車間利用率增加生產茬次,採取僅收一潮菇。養分剩餘為65-80%。
通過天然晾曬、脫水、殺毒、滅菌、二次發酵、添加有益菌群等先進工藝,生產加工的菌糠菌渣含水量20、30%、40%三個等級,有機質含量70-90%,腐植酸30%、蛋白質12-21%,氨基酸總量11.2%。附有發酵前(後)菌糠營養成分化驗報告(國家級權威檢測機構出具)。可按各地有機肥、飼料廠家不同需求深加工,送貨上門(需方支付運費)或自提。配有檢測報告、有發票結算方便。歡迎各地有機肥、飼料廠家前來考察和咨詢。有意者可簽訂長期合同,可先免費郵寄菌糠樣品化驗。菌糠食用菌蘑菇培養基也稱菌棒、菌糠,是有機肥生產的首選原料,還可加工動物飼料,植物營養土(基質)。還可利用菌糠養殖蚯蚓、做牛、羊、豬、雞舍的發酵床,同時還可以做活性炭。
經食用菌轉化後的菌糠,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等均已被不同程度的降解,還含豐富的菌體蛋白、多糖、維生素及FE、CA、ZN、MG等微量元素,其營養價值可與麥麩、玉米面相比;據測定,每100公斤菌糠乾料中,仍有40%~55%的食用菌絲體殘留在肥料中,菌糠中粗蛋白含量大多在8%~13%,粗纖維素降低50%,木質素降低30%左右。菌糠可以作為肥料:菌糠疏鬆透氣,可在土壤中進一步分解成具有良好通氣、蓄水能力的腐殖質,可增強土壤的透氣性,避免土壤板結等現象。菌糠富含有機物和多種礦質元素,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單位土壤面積的生產效益。熱忱歡迎新老客戶與有識之士共謀發展大計!

閱讀全文

與考察食用菌產業發展信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