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我國發展了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現奮斗精神

我國發展了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現奮斗精神

發布時間:2021-03-04 02:19:35

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抉擇,開啟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新時期。35年來,面對國內外環境的復雜變化和重大風險挑戰,黨中央、國務院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勇氣,攻堅克難,銳意推進改革,堅持不懈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煥發蓬勃生機和活力,我國經濟發展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一、經濟發展大跨越,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了由弱到強的歷史性巨變。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國民經濟蓬勃發展、經濟總量連上新台階的35年,是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由弱變強的35年,也是成功實現從低收入國家向上中等收入國家跨越的35年。

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年均經濟增速高達9.8%。1979-201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8%,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只有2.8%。我國高速增長期持續的時間和增長速度都超過了經濟起飛時期的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創造了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的新奇跡。

經濟總量連上新台階,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45億元迅速躍升至2012年的518942億元。其中,從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萬億元用了8年時間,上升到1991年的2萬億元用了5年時間,此後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萬億元,2001年超過10萬億元大關,2002-2006年平均每年上升2萬億元,2006年超過20萬億元,之後每兩年上升10萬億元,2012年已達到52萬億元。

經濟總量居世界位次穩步提升,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提高。1978年,我國經濟總量僅位居世界第十位;2008年超過德國,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佔世界的份額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2008年下半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國成為帶動世界經濟復甦的重要引擎,2008-2012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超過20%。

外匯儲備大幅增長,實現從外匯短缺國到世界第一外匯儲備大國的巨大轉變。1978年,我國外匯儲備僅1.67億美元,位居世界第38位,人均只有0.17美元,摺合成人民幣不足1塊錢。隨著我國對外經濟的發展壯大,經常項目貿易盈餘不斷積累,外匯儲備的短缺迅速成為歷史,1990年外匯儲備超過百億美元,達到111億美元,1996年超過千億美元,達到1050億美元,2006年超過1萬億美元,達到10663億美元,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超過3萬億美元,2012年達到33116億美元,連續七年穩居世界第一位。

二、經濟結構深刻變化,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趨於增強。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對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深化的35年,是經濟結構在經濟持續較快增長中不斷調整的35年,也是經濟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的35年。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35年來,三次產業在調整中均得到長足發展,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強化,工業實現持續快速發展,服務業迅速發展壯大。1979-2012年,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實際分別增長4.6%、11.3%和10.8%。三次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由1978年的28.2:47.9:23.9調整為2012年的10.1:45.3:44.6。與1978年相比,2012年第一產業比重下降18.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下降2.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大幅上升20.7個百分點。

城鎮化步伐明顯加快。城鎮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2年的52.6%,上升了34.7個百分點,年均上升1.0個百分點。城鎮總人口年均增加1586萬人,鄉村總人口年均減少435萬人。城鎮化水平的提升促進了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有利於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並不斷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鎮吸納就業的能力也不斷增強。城鎮就業人員佔全國的比重從1978年的23.7%上升到2012年的48.4%,鄉村就業人員佔比從76.3%下降51.6%。

三、供給能力大提高,商品和服務實現了由短缺到豐富充裕的巨大轉變。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的產業體系逐步建立的35年,是商品和服務供給能力大為增強的35年,也是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躍升到世界前列的35年。

農產品供給不僅解決了佔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溫飽問題,還為工業化快速推進提供了重要支撐。35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農業生產放在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千方百計促進農業生產,穩定糧食產量,不僅成功解決了中國人的溫飽問題,實現了人民生活水平質的提高,而且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料。2012年,糧食產量達到58958萬噸,比1978年增長93.5%,2004年以來實現「九連增」,連續6年穩定在5億噸以上的水平;棉花產量684萬噸,比1978年增長2.2倍;油料產量3437萬噸,增長5.6倍;糖料產量13485萬噸,增長4.7倍;水果產量24057萬噸,增長35.6倍;水產品產量5908萬噸,增長11.7倍。肉類產量8387萬噸,比1979年增長6.9倍。2011年,穀物、肉類、籽棉、花生、茶葉、水果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位,油菜籽、甘蔗、大豆分列第二、三、四位。從人均水平看,2012年人均糧食產量達到436.5公斤,比1978年增長36.9%;人均棉花、油料、糖料、水產品產量分別達到5.1公斤、25.4公斤、99.8公斤和43.7公斤,分別增長1.2倍、3.7倍、3.0倍和8.0倍。

工業生產能力迅速提高,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成長為世界製造業大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化進程迅速啟動,工業化水平明顯提高,主要工業產品產量迅猛增長。2012年,原煤產量達到36.5億噸,比1978年增長4.9倍;粗鋼7.2億噸,增長21.8倍;水泥22.1億噸,增長32.9倍;汽車1928萬輛,增長128.3倍;家用電冰箱由1978年的2.8萬台增加到2012年的8427萬台;彩色電視機由0.4萬台增加到1.3億台。移動通信手持機和微型電子計算機從無到有,2012年產量分別達到11.8億台和3.5億台。35年來,我國工業化進程不斷推進,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成長為世界製造業大國。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0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世界的比重已達到17.6%。按照國際標准工業分類,在22個大類中,我國在7個大類中名列第一,鋼鐵、水泥、汽車等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四、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大發展,經濟發展的支撐條件顯著改善。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發展取得質的飛躍的35年,是能源、交通、通信等瓶頸制約不斷緩解的35年,也是逐步建立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體系並形成比較優勢的35年。

能源生產能力不斷提高。隨著工業化的推進,我國逐漸成為能源消費大國,與此同時,能源生產能力也不斷提升,能源自給率保持較高水平,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國家經濟安全。2012年,我國能源生產總量達到33.2億噸標准煤,比1978年增長4.3倍,年均增長5.0%。同期,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年均增長5.6%,與能源生產增速的差距不大,能源總自給率達到90%以上。能源生產結構不斷優化,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生產量在能源生產總量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3.1%提高到2012年的10.3%。

交通運輸設施日益完善。35年來,我國交通網路不斷完善,運輸能力不斷增強,運輸效率不斷提高,有力地支撐了各項產業的發展。2012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9.8萬公里,比1978增長88.8%,居世界第二位;公路里程424萬公里,增長3.8倍;民用航空航線里程328萬公里,增長21.0倍;輸油(氣)管道里程9萬公里,增長9.9倍;沿海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66.5億噸,增長32.5倍,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一些現代化交通運輸設施從無到有,增長迅猛。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尚無高速公路,2012年,我國高速公路里程達到9.62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二。高速鐵路飛速發展,生產出時速高達350公里的動車組,標志著我國鐵路運輸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2年,高鐵運營里程達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互聯網設施迅猛發展,互聯網普及率由2002年的4.6%迅速提高到2012年的42.1%。

五、對外經濟大飛躍,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日益融入國際市場、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的35年,是我國從大規模「引進來」到大踏步「走出去」的35年,也是我國抓住全球化機遇一躍成為世界貿易大國的35年。

對外貿易總量不斷攀升。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對外經濟交流活動十分有限,再加上國內市場化水平不高,造成了與國際市場相對隔絕的狀態。1978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只有206億美元,世界排名第29位,1988年突破了1000億美元,1994年突破了2000億美元,1997年突破了3000億美元,2004年又突破了1萬億美元大關,2012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已達到38671億美元,比1978年增長186倍,年均增長16.6%,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位;貨物出口總額20487億美元,增長209倍,年均增長17.0%,居世界第一位;貨物進口總額18184億美元,增長166倍,年均增長16.2%,居世界第二位。2012年,我國貨物出口總額和進口總額分別佔世界的11.2%和9.8%。

進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出口商品以初級產品為主,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出口商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國際競爭力大為提升。出口總額中初級產品所佔比重由1980年的50.3%下降到2012年的4.9%,工業製成品所佔比重則由49.7%上升到95.1%。同時,進口商品構成也隨國力和開放程度的變化而演變。工業製成品進口額占進口商品總額的比重迅速由1980年的65.2%提高到1985年的87.5%,之後直到2003年這一比重基本保持在80%以上,反映了我國消費能力的提高。此後,國內產業體系的升級逐漸拉低了製成品進口額比重,2003年以來製成品進口額比重呈現明顯的下降走勢,至2012年已下降到65.1%。綜合來看,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對外貿易方式主要是以初級產品換製成品,1980年初級產品凈出口21.6億美元,製成品凈進口40.5億美元;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以製成品換初級產品的格局逐漸定型,2012年,初級產品凈進口5344億美元,製成品凈出口7647億美元。

引進外資與對外投資活動日益頻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充分發揮了資源、勞動力等要素優勢和巨大的潛在市場優勢,成為國際直接投資的熱土,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外商直接投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1979-2012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2761億美元,1984-2012年以年均18.0%的高速度增長。我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世界排名也上升至第二位。近些年來,隨著我國企業實力的提升,「走出去」的步伐開始加大。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凈額由2007年的265億美元快速提高到2012年的878億美元,2012年末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到5319億美元。

六、人民生活大改善,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並向全面小康邁進的歷史性跨越。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歷史上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5年,是城鄉居民生活實現由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並向全面小康邁進的35年,也是社會保障事業從低層次到制度建立再到全面推進的35年。

就業規模持續擴大。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就業問題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進入轉型發展的新階段後,根據人口結構和就業形勢發生的深刻變化,實施了就業優先的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緩解了就業矛盾。1978-2012年,我國就業人員從40152萬人增加到76704萬人,年均增加107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長期保持基本穩定。與此同時,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有序轉移。2012年,我國農民工數量達到2.6億人。

城鄉居民收入顯著提高。35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效率和公平兼顧,確保了城鄉居民收入和財富的快速增長。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長71倍,年均增長13.4%,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7.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917元,增長58倍,年均增長12.8%,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7.5%。城鄉居民擁有的財富顯著增加。2012年末,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39.96萬億元,比1978年末增長1896倍,年均增長24.9%。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規模不斷擴大。城鎮居民擁有的財產性收入從無到有,2012年占人均全部年收入比重上升到2.6%。

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極大改善。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現金消費支出16674元,比1978年增長52.6倍,年均名義增長12.4%;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908元,增長49.9倍,年均名義增長12.3%。城鄉居民消費結構明顯優化。2012年,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6.2%,比1978年下降21.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9.3%,下降28.4個百分點。居住條件極大改善。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32.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6.2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7.1平方米,增加29.0平方米。消費領域不斷拓展,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彩電、電冰箱、空調、電話等耐用消費品逐步普及,汽車、電腦等高檔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大幅提高。2012年末,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行動電話、計算機和家用汽車擁有量分別為212.6部、87.0台和21.5輛,分別比2000年末增加193.1部、77.3台和21.0輛。

社會保障事業全面推進。35年來,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經歷了一個從低層次到制度建立完善再到全面推進的演變過程。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按照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重點,積極推進社會保障事業建設,截至目前已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2012年末,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0426.8萬人,比1989年末增加24716.5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人數分別為19861.3萬人和15224.7萬人,分別比1994年增加19486.7萬人和7256.9萬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48369.5萬人;2566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3%;2143.5萬城市居民和5344.5萬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扶貧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從1978年到2012年,我國先後採用過不同的農村貧困標准。根據1978年標准,1978年全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約2.5億人,約佔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2007年下降為1479萬人,平均每年脫貧811萬人。按照2008年標准,2007年農村貧困人口為4320萬人,2010年下降為2688萬人,平均每年脫貧544萬人。按照2010年制定的新扶貧標准,2010年農村貧困人口為16567萬人,2012年為9899萬人,不足全部人口的10%,平均每年脫貧3334萬人。

七、社會事業大進步,呈現出由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向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轉變。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科教文衛等各項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展的35年,是社會和諧穩定得到鞏固和發展的35年,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協調性不斷增強的35年。

投入力度,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取得了一系列成績。教育普及程度明顯提高,城鄉免費九年義務教育全面實現。國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6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2年提高到2012年的8.9年。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人數689萬人,比1978年增長16.1倍;在校生2391萬人,增長26.9倍;畢業生625萬人,增長36.9倍,較好地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求。

科技事業成果豐碩。30多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完善科技創新評價標准、激勵機制和轉化機制,我國科技事業取得豐碩的成果。2012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達到10298億元,比1995年增長28.5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98%,上升1.4個百分點;發明專利申請授權21.71萬件,增長63倍。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建成了正負電子對撞機等重大科學工程,秦山、大亞灣核電站並網發電成功,銀河系列巨型計算機不斷升級並全部研製成功。近年來,我國在載人航天、載人深潛、基因工程、高性能計算機、新材料、量子信息、3D列印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為成功轉型為創新型國家奠定良好基礎。

總之,1978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走過了35年極不平凡的光輝歷程,35年改革成果豐碩,35年開放成就非凡。這一筆筆鮮活的統計數據正是最好的見證。當然,中國的改革開放並非一路坦途,35年來,我們也曾經受考驗,艱辛探索。在每一次危機的挑戰前,在每一次風險的歷練下,黨中央、國務院始終以改革開放為強大動力,接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史詩。


資料來源——人民網: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106/c1001-23444065.html

2. 下列關於我國工業發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已初步形成門類齊全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 B.解放以

我國工業發展很快,我國現已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布局相對合理的工業體系;解放以前的原有老工業基地主要分布在沿海;東部沿海改革開放以來工業發展迅速,是我國工業最發達的地帶;西部地區工業相對比較落後,但資源豐富,潛力大.根據題意.
故選:B.

3. 急!評述我國產業結構的歷史特點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產業結構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呈現出 由低級到高級、由嚴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發展軌道。從總體上判斷, 我國已由傳統的農業國變為門類齊全、初步實現工業化的發展中國家, 產業結構已基本上改變了一個時期以來嚴重失調的狀況,並初步完成 了合理化的任務,進入產業結構升級和高級化的階段。 1949年以前的中國經濟是一種傳統的農業經濟並依靠傳統的生產 方式進行,近代工業幾乎沒有得到發展。1949年至1952年,我國用了 三年時間進行了恢復性建設,到1952年,國民經濟基本恢復到解放前 的最高水平。1953年開始的工業化是在人均收入水平極低、工業生產 能力很弱的基礎上艱難起步的。1953年至1980年,我國在產業結構方 面發生了兩次大的超前轉換和一次大的被動調整。第一次大的產業結 構超前轉換是「大躍進」時期,由於重工業超前發展,使國民經濟重 大比例關系出現嚴重失衡,農輕重的比例關系由1957年的43.3:31. 2:25.5變為1960年的21.8:26.1:52.1。在經過5年的被動調整, 初步扭轉了產業結構的失衡狀況後,十年文革片面強調為備戰服務, 使產業結構重又步入「重型化」的軌道。1976—1978年,在經濟發展 上又出現了「急於求成」,通過大規模引進國外成套設備,發起了對 工業化的新一輪強攻。這第二次產業結構的超前轉換進一步加劇了各 產業間、輕重工業間、重工業內部的結構性的矛盾和比例關系失調, 造成生產與消費的尖銳對立,社會經濟關系全面緊張。在整個80年代, 在需求總量迅速增長和需求結構快速變動的作用下,中國經濟增長出 現了新的格局。工業以重工業的主導向優先發展輕工業轉化,第三產 業出現了歷史上最快的增長時期。1951年至1990年期間,三次產業勞 動力結構的變動更為顯著,變動幅度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動幅度, 以此評價,產業結構的演進趨於合理。1991年至1997年間,國民經濟 持續快速增長,產業結構變動較大,從三次產業國內生產總體的結構 變化看,第二產業增長最快,比重增加較大;第一產業也保持了較快 的增長,但比重有所下降;第三產業增長較快,比重也有所增加。按 當年價格計算的三次產業的構成由1990年的28.4:43.6:28.0變為 1997年的18.7:49.2:32.1。第一產業減少了9.7個百分點,第二 產業增加了5.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了3.9個百分點。三次產業 勞動力構成由1990年的60.1:21.4:18.5變為1997年的49.9: 23.7:26.4。與80年代相比,90年代產業結構變動速度明顯加快, 這是產業結構高度化的一個重要標志。 通過對中國經濟增長中產業結構演變過程的考察與分析,可以看 到產業結構演變呈現出如下特點。 第一,產業結構演變呈現非均衡性。所謂非均衡性是指在一定的 總體收入水平上,三次產業的比重呈非均衡狀況,即有的產業比重過 大,有的產業比重過小。如果分別從三次產業內部觀察,這種非均衡 性則更為明顯。根據錢納里的「典型結構」分析,中國目前的產業結 構狀態屬於低收入國家的產業結構形態,但第二產業的收入比重明顯 高於一般低收入國家的這一比重,甚至高於一些高收入發達國家的這 一比重,而第三產業的收入比重則明顯低於一般低收入國家的這一水 平。從靜態資源配置的結果評價,中國的產業結構是一種非均衡的產 業結構狀況,一次產業的基礎薄弱,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還不強,農 業生產的效益比較低,農民收入增長較慢。二次產業比重過大,但內 部發展很不平衡。其中,加工工業水平低,市場有效需求不足,水利、 能源、原材料等基礎工業比較薄弱;建築業、汽車製造業、機械電子 業大而不強;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不夠。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後,第三 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1997年只有32.1%,大大低於發達 國家的水平(60%—70%),也低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40%以 上)。從動態資源轉換的角度分析,1980年以前,由於中國人均收入 水平較低,居民的潛在需求難於形成現實需求,最終需求對產業結構 演變的影響很小,資源配置向第二產業特別是向製造業傾斜,產業結 構沿著工業比重過快上升的軌跡演變,並很快形成第二產業比重過高 的非均衡產業結構狀態。 第二,產業結構演進隨時間推移而趨於良性循環。這主要反映在 產業結構的偏差不斷被矯正。1949年,我國農業產值在社會總產值中 的比重高達58.5%,在工農業總產值中,工業僅佔30%。改革開放以 來,國家開始扭轉產業結構嚴重重型化的傾向,注重農業、輕工業和 第三產業的發展。1979年—1998年,在第二產業增加值繼續保持11. 7%的年增長速度的同時,農業、第三產業增加值的年均增長速度達到 了5%和10.5%。第一、二、三次產業結構也由1978年的28.1:48. 2:23.7變為1998年的18.0:49.2:32.8。輕重工業的比例關系也 逐漸協調穩定起來。在農業內部結構方面,以「以糧為綱」轉變為農 林牧漁全面發展。到1998年,在農業總產值中,純農業比重由1978年 的80%下降為56.2%,牧業、漁業產值比重則由1978年的15%、16% 上升為30.8%和9.6%。1978年以後,勞動力就業結構同收入結構非 農化的演變趨勢同步進展。 第三,產業結構逐步由低級向高級演變。1949年至1978年,我國 經濟實質上是一種傳統的農業經濟,農業生產主要依靠傳統的生產方 式進行。工業基礎十分薄弱,行業種類較少,已有行業規模也較小, 技術水平均處於比較落後的狀況。第三產業中,商業服務業占較大比 重,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業和金融業十分落後,長期低水平發展。 1978年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產業結構演變趨向良性循環。 鋼鐵、汽車製造、機械等加工產業的技術改造步伐加快,電子、光纖、 通信等新興產業有了大幅度的增長,機電一體化得到迅速發展。農業 生產具有了一定的技術裝備基礎,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綜合生產能力 不斷提高。第三產業,尤其是金融、證券、保險業的國際合作進一步 加強,電子信息網路化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縱觀50年產業結構演變史, 可以發現我國產業結構隨著科技進步正逐步地由技術水平低的傳統技 術產業向現代技術產業以至高新技術產業轉變;由從勞動密集型向資 金密集型再向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演進;從採掘業向原料工業、 初加工工業再向高加工工業演進;從主導產業先由消費資料部門向生 產資料部門再向消費資料部門和服務部門轉換;從與國際市場聯系較 少向與國際市場相適應,建立完善的內外貿相結合的全方位的產業結 構轉變。這些轉變都標志著我國產業結構正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盡 管如此,從總體上看,我國產業結構仍然存在諸多不協調,處於低級 狀態。對此,我們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4. 談一談,我國經濟發展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的體現在哪些方面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張占斌表示,中國專經濟具有韌性屬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優勢,能夠不斷鞏固經濟持續向好的態勢。首先,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好,主要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是實現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改革開放是與時俱進、不斷取得前進動力的制勝法寶以及依靠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結構升級增強了新時期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彈性這三點關鍵原因;其次,中國經濟發展潛力足,具有市場資源空間廣闊、內需潛力持續旺盛、新的活力更加充沛的發展潛力空間;最後,中國經濟的迴旋餘地大,主要表現是經濟發展的梯度差異明顯,經濟發展的進退空間巨大,具體表現在發展空間大、產業門類齊全、宏觀調控餘地大這三點主要層面。

摘編自《光明日報》供參考。

5.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請問我國工業發展有哪些主要成就

半個世紀以來,抄我國工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許多工業品的產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中煤炭、鋼鐵、棉布、電視機、電冰箱等的產量居世界首位.我國工業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初步形成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
故答案為:煤炭、鋼鐵、棉布、電視機、電冰箱等的產量居世界首位.我國工業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初步形成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

6. 古代神話蘊含的民族精神

作者:向賢彪

這是一項饒有深意的比較:希臘神話里,火是普羅米修斯偷來的;而在中國的神話里,火是中國人鑽木取火堅忍不拔摩擦出來的;面對末日洪水,希伯來人在諾亞方舟里躲避,但中國人戰勝了洪水。這說明中國人勇於抗爭,不是把生存的希望寄託給神,而是用自己的力量改變自己的命運。

馬克思說過,神話是人類童年的夢。遠古時代,先民生存環境惡劣,認知能力低下,需要大自然的恩賜、群體首領的護佑才得以生存。於是,先民對日月山川動植物等自然萬物、部族首領與英雄進行神化,由此產生了神話。實際上,產生於文明史源頭的神話所記錄下來的歷史,並非超人或英雄的個人行跡,而是詩化了的整個民族生活的折光映現。作為一個時代的文明交匯點,神話總是把大范圍的時空信息壓縮到一個時段或一些人物身上。神話作為口頭上的傳說比文字的產生早得多,在民間的影響力也大得多。經過幾千年人們的口耳相傳,這些神話故事以及它所體現的精神便深深地融化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成為一種「精神圖騰」和精神寄託。中國古代神話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精神,它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富滋養。

古代神話中蘊含的創造精神

盤古開天、女媧補天、燧人取火、倉頡造字等神話中,蘊含著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精神。

今天,只要提到漢語傳承下來的創世神話,人們總是從盤古說起,古時的說書人愛說「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可見盤古開天地是古人公認的起源神話。最初,整個世界是一團不大的混沌,大致像雞蛋那樣大小。不知經過了多少時間,從這團混沌中孕育出一個神,叫作盤古。經過一萬八千年,盤古在混沌中成熟了,再也不耐煩被禁錮在這團狹小的空間中。於是,他便拔下一顆牙齒變作了一把利斧,用這把利斧將混沌劈開,從而完成了開天闢地的偉大使命。天地劈開後,又面臨著一次乃至數次巨大的地質災難。創造人類的女神女媧親眼見到災難所導致的種種慘狀,心中痛苦至極,於是便不辭辛勞地在世間遍選五色奇石,又用火將它們熔化成熔漿。女媧托著這些五色熔漿飛到天上,將天幕上那些巨大的窟窿一一補好。天上的問題解決了,女媧又殺了一隻巨龜,將它的四隻腳砍下來,支在大地的四方,以免天空再塌下來……燧人取火、倉頡造字的神話,則反映了人們對取火和造字的探索,火讓我們的先祖有了光明與溫暖,文字讓我們先祖的經驗得以永續流傳,有了火與文字,大大推進了中國文明的進程。無論是盤古開天、女媧補天,還是燧人取火、倉頡造字,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精神。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辛勤勞作、發明創造,產生了許多聞名於世的思想巨匠,發明了許多深刻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偉大科技成果,創造了許多震撼人心的偉大史詩,建設了許多氣勢恢宏的偉大工程。這種偉大的創造精神,不僅是物質文明之母,更是為中華民族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支撐著中華民族闖過一個又一個險灘和漩渦,戰勝一個又一個強敵和災難,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古代神話中蘊含的奮斗精神

神農嘗草、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神話故事,蘊含著中華民族偉大的奮斗精神。

神農嘗百草,說的是上古三皇五帝之一的神農氏具有特殊的牛頭人身的外形和勤勞勇敢的精神品質,長大後被人推為部落首領。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故又稱他為炎帝。神農氏的貢獻在於,他從鳥兒銜種子中得到了啟示,發明了農業;為了解除部落成員的疾病之苦,他勇嘗百草、以身試毒,因此神農氏又被尊為「葯王神」。愚公移山,講述了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家門口兩座大山搬走的故事。精衛填海,則是一則關於女性的悲壯神話,相傳精衛是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名喚女娃。一日女娃到東海玩,溺於水中,死後其不凡的精靈化作一種神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投入東海,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好像在呼喚自己。

這些神話故事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的奮斗精神。正是這種偉大的奮斗精神,激勵中國人民革故鼎新、自強不息,開發和建設了祖國遼闊秀麗的大好河山,開拓了波濤萬頃的遼闊海疆,治理了桀驁不馴的大江大河,戰勝了數不勝數的自然災害,建設了星羅棋布的城鎮鄉村,發展了門類齊全的產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依靠偉大的奮斗精神,創造了無數人間奇跡,也必將書寫新時代的輝煌篇章。

古代神話中蘊含的團結精神

對炎黃始祖地位的共同認同、龍圖騰的形成與流傳,蘊含著偉大的團結精神。

中原華夏民族建立起來的夏商周三代,為了凝聚民眾的需要而從神話中尋找先祖,於是禹、契、後稷分別成了夏、商、周的始祖,並完成了「神祖合一」。禹、契、後稷既是神祇,同時又是先祖,這大大淡化了其神性,這一情況不僅發生在禹、契、後稷這三個個案中,實際上眾多的神話人物變成了人類始祖、人間帝王、文明創造者等等,並步入了歷史文化殿堂。

漢初司馬遷在《史記》開篇講述了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五帝的歷史功績與血緣承繼,使五帝系統得到了廣泛認同。五帝系統的定型完成了神話的歷史化,奠定了黃帝「人文初祖」的地位,構建了以黃帝為核心的中國神話的主流框架,形成了民族的血緣之本與共同歷史,奠定了民族發展的根基。

隨著華夏民族的外並與內聚,最終完成了從「血緣」到「文化」的融合,實現了對炎黃始祖地位的認同,孕育了龍圖騰和我們對「龍的傳人」的自我期許,從而成為民族團結統一的精神標識和牢固根基。正因為如此,中華文明從來沒有斷流過,中華民族始終以團結統一的形象屹立於世界的東方,特別是每當遭遇強敵,面臨生死存亡時,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總會表現出和衷共濟、守望相助、眾志成城、攜手前行的可貴品質。

古代神話中蘊含的偉大夢想精神

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嫦娥奔月、誇父追日、愚公移山等神話故事,充分彰顯了中國人民偉大的夢想精神。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這個神話故事說的是,在很久以前,因為天上有十個太陽,莊稼顆粒無收,先民痛苦難耐。嫦娥的丈夫後羿為了解救人類,一口氣射下九個太陽,因而受到王母娘娘的獎賞,賜予不死葯,而且說服下此葯可以升天為仙人。然而後羿與嫦娥真心相愛,根本就不想分開,回到家後將不死葯交給嫦娥,卻沒有想到嫦娥遭到惡人要挾索要不死葯,無奈嫦娥只能將不死葯吃到肚子里,由此飛天成仙。但是嫦娥對丈夫有難舍之情,所以選擇飛向離人間最近的月宮,這就是嫦娥奔月的由來。

誇父追日的神話,女媧補天的奇思,嫦娥奔月的傳說,敦煌飛天的舞姿……遙望廣闊無垠的宇宙,中國人民早就有飛天的夢想。更有勇敢的先驅者,以自己的血肉之軀為代價,去圓這世世代代的飛天夢想。據記載,在十四世紀末,明朝的萬戶坐在裝有47個自製火箭的椅子上,雙手各執一個大風箏,命人點火,試圖藉助火葯的推力和風箏的升力實現飛天的夢想。萬戶以其驚人膽魄和天才設想,以生命為代價,向遙遠的太空發起了第一次沖鋒,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嘗試利用火箭推力飛行的先驅,為後人進入天空打開了思路。偉大事業都始於偉大夢想。中華民族是勇於追夢的民族,黨中央決策實施探月工程,圓的就是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有夢想就有希望,有夢想就有力量。無論前進道路上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面臨什麼樣的考驗,我們都不能丟掉圓夢的初心,停下逐夢的腳步,而要以堅忍不拔的努力,去實現偉大夢想。

「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中國古代神話孕育了偉大民族精神,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以「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不懈奮斗豐富了偉大民族精神,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賦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時代內涵,將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境界。精神上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精神上的站立才是真正的崛起。只要我們堅持和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不斷保有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保持中流擊水的勁頭,中國號巨輪就一定能劈波斬浪、揚帆遠航,勝利駛向充滿希望的明天。(向賢彪)

7.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上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1、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27年來,國民經濟年均增長9.6%,社會事業加快發展。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2萬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6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得到改善。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建立。

2、目前,95%以上的商品價格已由市場確定,95%以上的投資來源於企業、銀行和社會。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4年多來,嚴格信守承諾.清理和修訂法規,逐步降低關稅,取消非關稅措施,開放服務貿易,推動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為進一步擴大國際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積極創造良好條件。

3、同時應當看到,中國前進的道路上還存在不少困難。中國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經濟總量雖然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之後。中國的產業結構還不合理,技術水平不高,資源環境壓力加大。

4、經濟和社會發展還不協調,城鄉、區域和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尚未得到扭轉。在我們這樣一個有著十幾億人口的大國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還需要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

5、今後一段時期,是中國發展的重要機遇期。目前,中國正在制定2006-年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發展的主要目標:一是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實現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5年降低20%左右,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制;三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比較完善,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

6、實現這些目標,需要把握未來,開拓創新。在理論創新方面,中國認真總結自身建設和世界其他國家發展的經驗,提出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在科技創新方面,中國制定了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確立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和方針。

7、在體制創新方面,中國按照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明確了各方面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在創新的推動下,中國將保持發展的良好態勢,提高發展的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軌道。

8. 中國古代神話蘊含的民族精神和現實意義

中國古代神話蘊含的民族精神和現實意義:

1、古代神話中蘊含的創造精神

盤古開天、女媧補天、燧人取火、倉頡造字等神話中,蘊含著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精神。

這種偉大的創造精神,不僅是物質文明之母,更是為中華民族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支撐著中華民族闖過一個又一個險灘和漩渦,戰勝一個又一個強敵和災難,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2、古代神話中蘊含的奮斗精神

神農嘗草、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神話故事,蘊含著中華民族偉大的奮斗精神。

正是這種偉大的奮斗精神,激勵中國人民革故鼎新、自強不息,開發和建設了祖國遼闊秀麗的大好河山,開拓了波濤萬頃的遼闊海疆,治理了桀驁不馴的大江大河,戰勝了數不勝數的自然災害,建設了星羅棋布的城鎮鄉村,發展了門類齊全的產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

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依靠偉大的奮斗精神,創造了無數人間奇跡,也必將書寫新時代的輝煌篇章。

3、古代神話中蘊含的團結精神

對炎黃始祖地位的共同認同、龍圖騰的形成與流傳,蘊含著偉大的團結精神。

正因為如此,中華文明從來沒有斷流過,中華民族始終以團結統一的形象屹立於世界的東方,特別是每當遭遇強敵,面臨生死存亡時,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總會表現出和衷共濟、守望相助、眾志成城、攜手前行的可貴品質。

4、古代神話中蘊含的偉大夢想精神

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嫦娥奔月、誇父追日、愚公移山等神話故事,充分彰顯了中國人民偉大的夢想精神。

中華民族是勇於追夢的民族,黨中央決策實施探月工程,圓的就是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有夢想就有希望,有夢想就有力量。無論前進道路上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面臨什麼樣的考驗,我們都不能丟掉圓夢的初心,停下逐夢的腳步,而要以堅忍不拔的努力,去實現偉大夢想。

(8)我國發展了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現奮斗精神擴展閱讀:

「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中國古代神話孕育了偉大民族精神,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以「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不懈奮斗豐富了偉大民族精神,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賦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時代內涵,將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精神上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精神上的站立才是真正的崛起。只要我們堅持和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不斷保有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保持中流擊水的勁頭,中國號巨輪就一定能劈波斬浪、揚帆遠航,勝利駛向充滿希望的明天。

9. 關於我國工業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B.我國已初步形成門類齊全的工業

工業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而且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故A正確.
我國內工業發展很快,我國容現已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布局相對合理的機械工業體系,故B正確.
我國是世界上煤炭產量最多的國家,煤炭是我國的第一大能源,石油是我國的第二大能源,故C正確.
上海鋼鐵工業基地發展的有利條件是市場廣闊、交通便利,故D錯誤.
故選:D.

10. 我國經濟發展的優勢是什麼

我國經濟發展的優勢如下:

1、中國經濟發展韌性好,調整適應能力強

經濟發展韌性好,是指經濟發展的調整適應能力強,並有較強的抵禦風險能力,遇到困難和風險時能夠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推動經濟較快地恢復正常狀態。

2、中國經濟發展潛力足,有平穩增長的廣闊空間

中國經濟發展潛力足,是因為支撐經濟平穩、可持續發展所需的各項條件是充分有力的,經濟高質量發展還有廣闊的提升空間。

一是市場資源空間廣闊。經過了新中國70年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的洗禮,我國形成了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龐大市場空間:近14億人口、9億勞動力、8億網民、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擁有技能的人才資源、1億多個市場主體,這些動輒數以億計的市場資源和空間,就是參與全球經濟競爭的重要競爭優勢。

二是內需潛力持續旺盛。消費方面,按世界銀行劃分標准,我國有4億多人處於中等收入階段,隨著消費環境的改善和優質供給的跟進,消費需求增長的潛力,特別是居民消費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三是新的活力更加充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推進,極大地激發了全社會的創業創新活力。

3、中國經濟發展迴旋餘地大,具有戰略縱深

中國經濟迴旋餘地大,主要表現是經濟發展的梯度差異明顯,經濟發展的進退空間巨大。

一是發展空間大,我國幅員遼闊,國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地區發展梯度明顯。隨著一系列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的有效實施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深入推進,將不斷拓展發展空間,進一步釋放發展潛力,加快培育新的區域增長極。

二是產業門類齊全,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工業領域的持續努力,為改革開放後我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攻堅克難,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工業大國、製造業大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在世界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220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首位,且產業鏈條非常完備。

三是宏觀調控餘地大,市場經濟需要適時適度逆周期調節和相機抉擇,我國政府宏觀調控「工具箱」里尚有較多政策儲備,可供選擇的工具較多。既能夠打「組合拳」,也可定向施策。

(10)我國發展了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現奮斗精神擴展閱讀:

新形勢下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思路

為了順應時代潮流和適應經濟發展面臨的新環境,中國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創造性地規劃了未來中國的發展道路和增長方式。

新的發展理念為解決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塑造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提供了新的思路。結合中國經濟發展內外環境與因素的新變化,新形勢下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還需重點把握以下五個方面。

一、准確把握經濟發展階段

經過3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後,從大的歷史階段看,中國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從當前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看,中國已經進入中等偏上的發展階段。相比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經濟面臨的國內國際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

一方面,經濟發展方式正從注重規模和速度的粗放型增長向注重質量和效率的集約型增長轉型,經濟結構正從以增量擴能為主轉向化解過剩存量、提質增量並重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依託能源資源和勞動的傳統增長點向以創新為支撐的新的增長點轉變;

另一方面,發達經濟體對中國經濟崛起的防範力度不斷加大,在出口、技術轉讓、規則等方面對中國嚴加限制。因此,要准確分析判斷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提前布局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盡早規避「中等收入陷阱」。

二、培育技術競爭新優勢

在傳統技術領域,先進技術主要集中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在新興技術領域,發達國家同樣擁有技術開發與創新的優勢。要為經濟崛起提供持續的技術支持,必須打破這種技術分配格局,跨越「技術鴻溝」,並在部分領域占據優勢地位。

為此,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加快技術的研發與運用進程:

一是加大對基礎性研究的支持,鼓勵普遍性的技術改進,為全社會的科技創新夯實牢固基礎;

二是為科研項目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在進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礎上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科技創新活動;

三是高度重視高精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健全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和保護機制,激發科技人才的持久創新動力;

四是推動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技術研發合作,推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促進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五是推動在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領域的技術開發,力爭取得突破性進展,創造相對於發達國家的優勢地位。此外,還要創造機遇和條件繼續加強同歐美等發達國家之間的高新技術合作。

三、系統推進深化結構改革

在結構性因素持續壓制需求的情況下,僅靠短期政策刺激不僅難以持續維持較高經濟增速,而且還可能導致更為嚴重的經濟問題。因此,解決經濟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深化結構改革。

在人口結構上,不斷提高高素質人口的比例,加快人力資本積累。這包括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高精尖人才的培養,促進更多人口更高質量的就業;推動勞動力市場改革,在提高勞動力市場彈性和加強社會保障之間尋找更好的平衡;持續增加研發投入,在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則下促進知識擴散和技術轉移,將創新作為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動力。

在需求結構上,一方面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另一方面逐步實現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在產業結構上,一方面逐步實現更多依靠服務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帶動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經濟的轉型升級。

四、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機制

為了破除不合時宜的舊體制機制的束縛,創造新的經濟增長活力和動力,需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不斷完善市場機制,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具體來說,它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反對壟斷,促進競爭。逐步打破部門分工的傳統格局,反對行業壟斷,促進各行業的自由競爭。

二是放鬆管制。在加強監管的基礎上放鬆管制,不斷完善現有宏觀經濟治理規則的設計,促進全社會要素的自由流動。

三是擴大開放。在加強宏觀審慎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推動開放不斷向廣度拓展和深度延伸。

五、深度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為了給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中國必須更加積極地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並在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理念上,中國形成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國際合作和全球治理基本理念,彰顯了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得到了很多國家和地區的認同。

在行動上,中國需要重點做好以下三點:

一是以「一帶一路」倡議為依託,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根據需要促進產能「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雙向流動;

二是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合作和政策協調,推動建立反映新興經濟體發展利益的國際規則;

三是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積極應對發達經濟體追求自身利益優先的政策調整,引領經濟全球化朝著符合時代潮流的方向繼續前行。

閱讀全文

與我國發展了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現奮斗精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