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前景分析
非常好啊~~ 你要多少字的?? ===========================================有人對世界汽車巨頭瓜分中國市場提出了自己的憂慮,認為中國汽車若不能獨立發展,而只是企圖以市場換技術,最後只能淪為世界汽車巨頭的加工廠,永遠不可能在世界市場上與其並駕齊驅。更嚴重的是,以低廉的勞動力換來的投資必將不會長久,一旦出現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市場,跨國巨頭馬上就會進行產業轉移,那時,中國汽車業就會被抽空,拉美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未來,這種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
一、中國汽車面臨諸多挑戰
雖然,「入世」對汽車生產與消費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六年裡,中國本土的汽車工業並沒有迅速成長壯大。盡管入世後中國汽車市場空前活躍,汽車行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躍式發展,中國汽車業依然面臨諸多挑戰。
(一)數字背後的隱憂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汽車產量在5年內增長3倍,世界排名從第8位躍至前3位。中國國內汽車貿易出口額自2001年起每年增長15%,2005年達200億元。2005年,中國汽車進口貿易額超過180億美元。目前,中國的汽車和零部件合資合作企業已有800多家,累計資本約960億美元。2006年7月1日,我國進口汽車關稅從28%降低至25%,我國加入世貿時有關汽車及其零部件降稅的承諾已經全部兌現,並成為世界汽車工業日益重要的組成部分。
中國汽車企業有充分理由對已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2006年前三個季度,雖然自主品牌的國產車銷售量近兩年逐步提高,但自主品牌轎車仍只佔市場的兩成左右;加上產品都是中低檔轎車,銷售額占市場不到一成;我國汽車進口量遠遠大於出口量,可出口額只有進口額的1/10。目前國際汽車巨頭依然佔領了3/4的中國市場,這些喜人的數字背後依然存在著不足,繁榮景象背後暗藏憂患:盡管汽車產量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日本,中國仍不是一個汽車強國。
(二)自主創新成發展短板
入世後,我國汽車業的迅猛發展離不開繁榮的市場,但在5年間,用市場換技術並未讓中國汽車得到更多的實惠,中國汽車產業仍不能自立。我國汽車企業技術創新和品牌主要體現在載貨汽車上,而轎車方面的自主品牌缺乏競爭力。自主創新的匱乏,依然是目前我國汽車的短板。
中國汽車製造業要想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必須提升自主產品開發能力,必須逐步積累完善產品開發流程。當前,國內生產和銷售的轎車大部分是依靠技術引進和合資開發的國外品牌,實質上只是世界汽車巨頭的「組裝車間」。
2000年我國汽車工業的研發經費支出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達到最高,為1.9%,2001年下降為1.38%,之後幾年變化不大。面對如此低的自主研發經費比例,有專家認為,入世後汽車零部件的價格更便宜,企業可以實行全球化采購,並且通過與跨國公司開展合作,用最低的成本獲取先進的技術,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但若不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就只能掌握在外方手裡。
(三)品牌未能形成競爭力
汽車銷量在經歷了5年的「井噴」之後,中國將迎來第一次的換車高潮。面對日益繁榮的市場,中國汽車的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依舊沒有形成,品牌忠誠度已成為國產車的現實之憂。
「在車市井噴的2002年,汽車廠家降價至少有29次;2003年,先後60餘次的降價涉及了國產車的全部品牌,近三分之二的進口車也大幅降價;如今降價的頻次早就超出了消費者的預期。」汽車市場專家且小剛說。
降價的幅度不斷的加大,消費者無疑嘗到了不少甜頭。同時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卻削弱了。「降價太頻繁,不注重培養品牌忠誠度,只能是得到眼前的利益,提高暫時的銷量。對於汽車企業來說提高客戶的忠誠度,這意味著更高的收入和更低的風險。」且小剛說。
(四)出口規模亟待翻番
入世後,中國汽車出口也迎來了機遇。從2006年上半年我國汽車出口情況來看,經過5年的蓬勃發展,我國汽車出口正在改變以國有企業為主渠道的局面,中外合資企業和民營企業在汽車出口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大。
據公布的數據顯示,2006年上半年,國有企業汽車出口金額和出口數量佔比分別為56.8%和47.7%;2005年為59.5%和59.4%。民營企業名列出口金額佔比12.7%,出口數量佔比12.6%,均比去年有所增加。國外一些研究機構也認為,盡管目前中國汽車還不能和歐洲、美國汽車形成競爭,但這種競爭的形成只是個時間問題,中國汽車批量進入歐洲市場,將不會超過5年的時間。
同時有專家認為,在看到汽車出口市場興旺的同時,也要看到存在的危機。目前,亞洲、非洲仍然是中國汽車出口的主要市場,產品質量和檔次都還比較低,價格仍然是最有力的競爭武器。目前中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也僅佔世界汽車貿易總額的0.7%,還要面對國際間技術性貿易壁壘、抑制惡性競爭等問題和挑戰。
商務部2006年制定了用10年左右的時間實現中國汽車出口佔世界汽車貿易總額10%的目標,即實現1200億美元的出口規模。為了促進中國汽車及零部件的出口,商務部和國家發改委公布了首批44家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的企業名單,這些掛牌企業已經開始著手制定汽車出口的計劃。
中國汽車出口的起始階段面臨困難與挑戰在所難免,但這不會真正阻擋中國汽車的出口之路,良性出口有從量的增長向質的增長遞進,才能完成飛躍。
二、中國汽車產業路在何方
(一)中國汽車需要自主創新
1、自主創新是一種體系化的能力。(1)自主品牌的核心是對品牌的定位、發展,後續一系列的規劃是否有自主權,而非名稱的中式或西式。因為現在很多國外品牌的車也用中文的名字,而一些中國的品牌恰恰使用洋文的名字。(2)自主研發即技術創新,對汽車的底盤、動力等等是否能夠掌握核心技術,這是最關鍵的部分,也是現在討論最多的也是最遺憾的方面,正是在這方面的差距導致中國的汽車製造業相對來說還比較落後。(3)完整的自主生產或自主創造體系顯得非常重要,沒有好的配件體系、質量控制過程、製造工藝、員工素質,就無法生產出好的產品。(4)自主論證,若不能掌握、實現標准,甚至都不知道這個標準的體系是什麼,那麼自主能力的提升將受到相當大的限制。一些發達國家常常用所謂先進的標准體系來限制中國的自主企業發展。所以中國汽車需要實現從比較的競爭優勢到核心競爭力的轉變,即通過自主創新形成核心競爭力。
2、從「中國自造」到「中國製造」再到「中國智造」。(1)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學習型創新——「三聯合」。對自主汽車製造業來說,必須考慮研發鏈和產業鏈(可以統稱為創新鏈),必須有整體謀略。汽車製造領域的技術研發涉及多領域、多學科,需要有效組織分散於企業、高校、科研單位的各類人才,實現人才的優勢互補,通過建立高效的組織體系,尋求關鍵技術領域的突破。上海華普汽車通過獨特的「三聯合」戰略增強自身科技研發實力,「三聯合」戰略即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國外工程技術公司、聯合知名供應商。通過這種創新模式,上海華普汽車保持了產品良好的科研優勢。(2)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走充分競爭的產學研合作之路。在「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轉變的過程中有很多途徑,上海華普探索的是產、學、研聯盟的這么一條路。他們和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緊密聯盟,將高校和科研機構前沿技術的研究通過生產平台轉化為一個有效的產品,開發適合國人的低成本混合動力環保車型、100%甲醇燃料汽車、柴油發動機車型以及高新車用電器技術,真正做到了技術領先和成本優勢的平衡。同時在研究的過程中注重分析用戶需求的分析和市場動向,將學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各方面的優勢結合起來,可能有助於中國製造業的優勢的形成。
(二)對汽車產業結構調整
1、打破「近親配套」體系。汽車製造業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零部件產品規模和水平的競爭,零部件質量和技術直接關繫到汽車的品牌和銷售。目前,廣東省零部件企業規模偏小、技術水平不高,處於只具備加工生產能力的層次,單家企業參與整車產品同步開發能力低。盡管汽車零部件的全球化采購戰略是大勢所趨,但大部分名牌外資汽車企業的配套體系「近親化」十分明顯,例如廣州本田在國內的一級配套企業,全部是日本本田原配套企業在廣州的合資、獨資企業。由於日資整車廠原有配套網路中涉及復雜的股權控制和利益關系,一級配套企業又控制著二、三級上游企業,所以即使產品質量過關,國內一些零部件企業,仍然很難進入一級配套體系。業內人士提出,要在短期內壯大國內零部件產業,就應該以「移植嫁接」為主要途徑,採用產業招商、品牌招商等方式,引入整車廠原配套的國外企業,但引進外資不是壯大本國汽車產業的根本出路。廣東省汽車行業協會理事長李賜勛表示,堅決反對外商獨資企業進入中國,中國的零部件產業發展應通過合資、合作消化和吸收國外技術,不斷壯大本國自主研發力量,以促進本國零部件產業的升級。
B. 汽車服務業對專業人才需求有哪些變化
1、創新能力和學習意識。在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驅動下,創新能力和學習意識成為人才所版應具備的權最基本素質。創新是指思想的產生、演化、交流並應用於產品或服務中,以促使企業獲得成功,其核心是科學技術的創新。創新是知識經濟發展的基礎。廣義來說,創新還是一種對新思想、變化、風險乃至失敗都抱積極態度的企業行為方式。正是由於這種創新,美國企業多年來在高科技領域保持領先。有創新意識、思維開闊的人才將在企業的知識創新機制中大展才能,為企業帶來難以預料的生機和活力,因此最受青睞。
2、復合型和外向型。隨著世界各大汽車公司之間的合作、合資、控股、兼並或重組,各國汽車企業間的商務談判和交往日趨頻繁。這就需要大批的復合型和外向型人才,對於發展中國家尤其如此。首先需具備外語能力,也就是在語言溝通方面無障礙,能夠與他國經濟組織機構交流。其次,通曉國際經濟事務運行的一般規則,並在處理國際事務中積累豐富的經驗。
3、團隊協作精神。
C. 誰有關於汽車銷售人才需求及職業崗位能力的調研報告拜託了各位 謝謝
汽車銷售顧問前景分析 據606job中國汽車人才網觀察,從2010上半年汽車行業整體的招聘求職市場來看,不管是企業發布職位,還是求職者的簡歷投遞意向,汽車銷售顧問職位都排在前列。汽車銷售作為汽車行業的基礎關鍵崗位,就業前景十分看好。 一、汽車銷售在未來中國發展的前景 中國汽車市場是全世界發展潛力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2010年前我國新車年銷量將突破1000萬輛,中國還有數億人預備進入有車生活時代。同時汽車行業人才需求劇增,市場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汽車企業已越來越難找到合格人才。權威機構預測,未來三年內高級汽車銷售顧問人才缺口將達80萬人。銷售人才已成為維系汽車行業快速健康發展的最緊缺和最關鍵的資源,企業之間激烈搶奪優秀人才的現象十分普遍。 二、汽車銷售員職位介紹 汽車銷售員也指汽車銷售顧問,是指為客戶提供顧問式的專業汽車消費咨詢和導購服務的汽車銷售服務人員。其工作范圍實際上也就是從事汽車銷售的工作,但其立足點是以客戶的需求和利益為出發點,向客戶提供符合客戶需求和利益的產品銷售服務。其具體工作包含:客戶開發、客戶跟蹤、銷售導購、銷售洽談、銷售成交等基本過程,還可能涉及到汽車保險、上牌、裝潢、交車、理賠、年檢等業務的介紹、成交或代辦。在4S店內,其工作范圍一般主要定位於銷售領域,其他業務領域可與其他相應的業務部門進行銜接。 三、汽車銷售顧問的工作內容 汽車銷售顧問的職責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客戶開發、客戶跟蹤、銷售導購、銷售洽談、銷售成交、交車、客戶維系等基本過程,還包括汽車分期付款、汽車保險、上牌、汽車裝潢、理賠、年檢等業務的介紹或代辦。 四、優秀銷售顧問應該具備的能力 汽車銷售顧問是一項非常綜合的工作,要做好汽車銷售,不僅需要專業知識,還需要較高的綜合素質。一般4S店招聘汽車銷售員,都會要求應聘者應具備從業經驗,或者要有專業背景。因為很簡單,汽車銷售顧問銷售的是汽車和汽車相關產品、服務,汽車產品和服務具備很強的專業性。做好汽車銷售,有六個懂:1、懂汽車 掌握構造、性能、性價比分析工具。2、懂市場 掌握行業背景市場大局與市場動態;3、懂營銷 掌握和恰當地運用市場營銷的精髓;4、懂銷售 掌握銷售流程銷售話術與銷售技巧;5、懂服務 掌握銷售過程服務與售後服務方法;6、懂客戶 掌握客戶心態消費心理與決策方式。 五、汽車銷售的收入水平 汽車銷售顧問的收入採取底薪加提成的模式,根據個人的能力的不同,汽車銷售顧問的收入集中在3000—10000以及幾萬的范圍,沒有上限。初級銷售顧問的收入一般在3000元左右,高級銷售顧問的一般都是月薪過萬。 不同地域、不同品牌、不同廠商,所拿的提成也不一樣。據606job的相關調查,越是高檔品牌的汽車銷售,所拿的提成也越高,一線城市的汽車銷售顧問相對二、三線城市的銷售提成也略高。 總之,汽車行業在中國前景非常被看好,而汽車銷售顧問作為汽車最關鍵、最基本的崗位,門檻相對技術類要低,職業空間非常大,就業前景非常被看好。如果你對汽車行業充滿熱情,想在這個行業一展拳腳,成為一名銷售顧問,會是你不錯的選擇! 更多的信息可以上中國汽車人才網查詢 http://www.606job.com
D. 人員需求報告怎麼寫
這是一個人員需求預測的報告模板,你可以參考一下,其中的一些表格復制不過來,沒有顯示表格的形式,但是不影響框架的體現。
公司年度人員需求預測報告
文本名稱 ××公司年度人員需求預測報告 受控狀態
編 號
一、目錄(略)
二、呈送文(略)
三、報告正文
(一)人力資源現狀分析
1.員工構成情況
伴隨公司成立以來的發展和積累,目前在生產和經營領域初步形成了一支素質較好、層次較高的人才隊伍,共有在職職工368人。具體人員構成情況見下表所示。
××公司員工構成情況表
類別 具體分布情況
職能分布 公司高層 管理中層 管理人員 生產人員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5 1.4 15 4.1% 38 10.3% 310 84.2%
學歷分布 碩士及以上 本科 大專 大專以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6 1.6% 40 10.9% 135 36.7% 187 50.8%
年齡構成 30歲及以下 31~40 41~50 50以上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186 50.5% 116 31.5% 41 11.1% 25 6.8%
2.定崗定編情況
本公司目前各部門定崗定編情況如下表所示。(表略)
3.人力資源現狀分析結果說明
(1)87.5%的員工集中在大專及以下學歷,具有中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不多。
(2)員工年齡在40歲以下的占總人數的82.1%,具備進一步學習的能力。
(3)隨著公司的發展、業務規模的擴大,專業技術人才、一線生產人員、市場拓展人員均應有較大需求。
(二)人力資源需求預測結果
1.未來人力資源流失預測
(1)未來退休人員預測:公司2004年至2006年退休13人,其中2人內退,11人正常退休。2007年公司51歲以上人員僅有25人,相對公司人員規模來說,退休人員很少,不會影響公司的人員數量變化,建議不作考慮。
(2)未來離職人員預測:公司2004年至2006年共有15人,其中12人主動離職,3人被開除,離職人員人數較少,基本集中在一線生產工人類別上,在未來離職人員預測中不作考慮。
2.未來新增人員及主要崗位需求
為滿足公司的戰略發展要求,未來人員需求將集中於投融資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經營人才等。
(1)投融資管理人才:公司未來幾年內將積累大量財務資源,急需投融資管理方面人才,初步估計投融資管理人才需2人。
(2)專業技術人才:公司預計2008年將新增產品品種,新增1條生產線,初步估計具有生產專業技術中級及以上職稱的人才3人,生產工人20人。
(3)業務經營人才: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大,將擴展銷售領域和市場份額,可引進具有豐富業務管理經驗、極具市場開拓精神的高級經營人才,初步估計業務經營人才需10人。
3.未來人員凈需求
公司2008年各部門人員需求表
部門名稱 新增崗位及人數 部門名稱 新增崗位及人數
決策層 設置戰略發展部,2人 生產部 車間主任1人,生產崗位工人20人
財務部 投融資主管1人,專員1人 市場部 策劃專員1人
技術部 技術研發人員2 銷售部 銷售區域經理3人,銷售專員7人
產品部 產品設計人員2人 質量部 檢驗員1人
行政部 人員不變 采購部 采購專員1人
人力資源部 人員不變 倉儲部 不變
人員凈需求 42人
相關說明
編制人員 審核人員 批准人員
編制日期 審核日期 批准日期
E. 1000字汽車專業就業前景調查報告(寫的好的給5星)
專業前景
(1)汽車維修市場的新變化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汽車維修這一行業即臟又累,很少有人願意從事這一職業。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和改革的深入及高新技術的發展,我國的汽車維修企業近年來迅猛發展,進入新世紀以來,這一行業已開始走向成熟,汽車維修市場出現了新的變化,汽車維修企業向大規模、高檔次、高水平發展。一些新企業投資幾百萬、幾千萬,建造現代化廠房、辦公樓、職業宿舍、衛生間和豪華的業務室,購置美、德等國家生產的先進維修設備和檢測儀器,老企業也紛紛裝修、增添設備。在重視「硬體」投資的同時,也注重「軟體」上的水平,技術工人必須經培訓持證上崗,同時重視汽車維修新技術培訓。各維修企業都在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道路。
(2)傳統維修方式的改變
由於現代轎車從結構到控制技術已經高科技化,再採用過去「手藝修車」的方式已行不通,單靠經驗大拆大卸的解體方法已不適應現代汽車維修。現代汽車科技含量高,必須採取不解體方法,用檢測儀進行診斷,正確地尋找出故障及產生故障的原因,制訂排除故障方案。這是規范化的修車方法。
(3)現代汽車維修對從業人員的要求
現代汽車的科技含量高,維修方法要求規范化,診斷檢測設備的智能化、自動化,要求維修企業的從業人員必須以技術型為主。在理論上應具備:對現代轎車的結構原理比較熟悉,掌握計算機應用知識,對感測技術、液壓控制、自動控制技術比較熟悉,有一定的英語閱讀能力,能直接閱讀英文維修手冊;在實踐技能方面,應能熟練掌握和使用智能化的儀器來檢測診斷和維修現代轎車出現的故障。「機電一體化」是當今世界技術領域里的一個新學科,現代汽車可以說是「機電一體化」的典型應用,這就要求維修企業的從業人員不僅要掌握機械原理構造,而且要有電控理論知識。
(4)當前從業人員素質調查
目前,國內維修企業的從業人員技術素質普遍偏低,總體的技術水平不能適應汽車新技術的發展需要。據統計,現有維修企業的從業人員中有85%以上是高中、初中甚至小學畢業生,10%來自各類技術學校,不到5%為大中專以上相關專業畢業生。就人員分布來看,5%的高學歷人員部分從事相關企業管理工作,10%的各類技校生正在成為企業的骨幹,而85%的中小學畢業生都在生產一線工作,而且技術水平提高較慢,由此看來,維修企業正需要有理論基礎,經過正規培訓的技術型人才,這類人才經過實踐鍛煉後能迅速提高,他們直接充實到生產一線,提高整體技術水平。
(5)當前汽車維修中高級從業人員市場需求調查
從最近召開的全國高級技能人才培養與研討會上獲悉,我國目前技術工人隊伍結構中,技師以上、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的比例僅為4:8:31:57,而發達國家的比例為11:23:49:17,顯然,我國中高級技術人才短缺情況十分嚴重。其中尤其以汽修、數控等熱門專業為代表,被稱為「高級藍領」的高級技工已經成為稀缺資源,「高級藍領」出現斷層的消息屢屢見諸報端。據預測,到2005年,我國汽車維修方面中高級技術人才缺口將達到200萬,目前,北京、深圳、上海、廣州等地汽車維修高級技工的薪金待遇更是可以和研究生相媲美,從這一系列數據看來,學習好汽修,掌握一門過硬的本領,就業前景非常廣闊。
現在車輛工程考研,一般都分好多方向.我打算考這個專業,所以留意了一下,一般各個高校分的方向不同,但不外乎車輛系統動力控制,車輛模擬,車輛電子控制技術,車身設計,車輛故障診斷及檢測,以及電動車輛技術等.
請在讀的或者已經工作的車輛研究生幫我回答下這幾個方向哪個更有前途?
哪個以後發展空間比較大點?
車輛系統動力控制,車輛模擬,車輛電子控制技術、電動車輛技術比較好。但是要看你的基礎以及特長。如果原來是學車輛工程或內燃機工程的建議搞車輛系統動力控制或車輛模擬,其中車輛模擬容易做課題,但是最好要讀到博士後再就業。車輛電子控制技術最好有扎實的電子基礎,工作也跟車輛沒有太多關系,大多是做某部件的控制技術。電動車輛技術要求有一定的電力電子基礎,適合本科學電機控制、電力的學生。車身設計本科就夠了,基本就是高級操作工,天天畫圖,反正我沒有興趣。車輛故障診斷及檢測是不是原來汽車運用工程或者叫車輛載運工程的專業呀,好像不太好!
F. 汽車行業營銷人才的市場需求是怎樣的
2004年,國內的汽車總產量超過500萬輛。我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日本、德國的全球第四大汽車生產國。但是,這一在我國極具發展潛力的朝陽行業目前正面臨著嚴重的人才缺口。汽車人才嚴重告急! 以汽車製造業為代表的汽車人才需求旺盛,其中汽車研發、汽車高級銷售和高級維修等類人才嚴重短缺。與之相應的是,維修配件經理、二手車鑒定估價師、維修站服務經理等幾種新型人才的需求較大。 汽車人才的需求大軍一般是整車和零配件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等汽車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汽車產業鏈包括汽車零部件業、汽車貿易業、汽車製造業。隨著國內汽車擁有量增加,售後服務、維修保養、零配件更換等崗位需求越來越大。目前全球知名的汽車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幾乎都已經進入中國,國內的創維、TCL、海爾等家電企業也紛紛進入汽車電子領域。行業外延的逐步擴大,帶來了人員上的需求。 許多汽車公司的招聘崗位少則七八個,多則二十幾個,對於汽車製造工藝師、產品設計工程師、模具設計工程師、注塑工程師等高端專業人才更是不設上限。那些科班出身、有工作經驗者成為各用人單位爭搶的對象,連應屆汽車專業的畢業生也十分走俏。 然而,目前的汽車企業大部分是國企,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機制死板、待遇低、學習培訓條件差、信息交流有局限性等問題,所以,新畢業的大學生有一大部分也不願意去國企,尤其是名牌大學汽車專業的畢業生大多不是出國留學、考研。
滿意請採納
G. 人才需求調查報告怎麼寫
人才市場調查報告
標簽:報告書 調查報告 人才市場調查報告 大學生 大學生就業
摘要:[資料下載][字數: 34304 ] [目錄]不存在[原文]歲末年初,正是大學畢業生為工作辛苦奔波的時候,2003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總體情況如何?可以用「前所未有的挑戰,前所未有的機遇」來形容2003年的就業形勢。本科畢業生劇增。據了解,200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有212.2萬人,其中研究生12.1萬人。本科生91.9萬人,專科生108.2萬人,畢業生總數將比2002年增加67萬人,增幅達46.2%。中國的大學生真的是太多了嗎?回答是否定的。2003年將有950萬個就業崗位,而大學畢業生只有212萬,為什麼很多畢業生仍然感覺很難找到工作?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為大學畢業生提供了基本的就業空間。非國有經濟的迅速崛起和第三產業的大發展,為畢業生就業開辟了重要渠道。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必然依靠科技進步和高素質的勞動者,這為畢業生就業帶來了新的契機。但是也應該看到,社會整體就業崗位沒有明顯增加的趨勢。今年城鎮新增勞動力約1000萬人,下崗再就業人員1000萬人,再加上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就業市場出現「三峰疊加」的局面,導致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但是,我國加入了WTO,國外的資本、技術介入將加大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將有利於吸引大學生就業。今後全國每年將會增加450萬個就業機會,而且不同的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也會產生不同的變化,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逐漸走俏。更多企業會加大對應屆大學畢業生的選擇,因為大學生掌握著當前最新的科技知識,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較強。所以今後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會逐漸轉好,大學生仍將是最有競爭力的就業群體。在壓力和機遇並存的今天,八類人才就業形勢看好:以電子技術、生物工程、航天技術、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人才,信息技術人才,機電一體化人才,農業技術人才,環境保護技術人才,生物工程研究與開發人才,國際貿易人才和律師 .
H. 中國的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這方面的人才需求情況
我國汽車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
一、當前國際汽車行業的主要特徵
1. 追求規模經濟。 目前對國際汽車行業規模經濟的普遍標準是小轎車年產量 100萬輛以上,汽車總產量150萬輛以上。對於發展中國家,這一標准則是年產小轎車40萬輛以上(含40萬輛)。今年賓士與克萊斯勒合並,大眾與寶馬爭購維克斯集團旗下的勞斯萊斯, 均表明了對規模經濟的追求以及對市場份額的激烈爭奪已經成為當代國際汽車行業發展的主方向。
2.全能型生產,以轎車為主導產品。對規模經濟追求的結果是一家汽車公司要生產包括客車、貨車、轎車、牽引車、越野車在內的重中輕微各種型號的汽車,但以轎車為其主導產品。轎車產品本身因其製造工藝水平較高,下游企業龐大,其質量可以代表一國工業發展的總體水平;作為個人基本交通工具,下個世紀轎車市場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與其它汽車產品相比,隨著人均國民收入的增長,轎車市場的擴展速度最快。因此對於處在成熟期的國際汽車行業來說,以轎車為主導產品是一種必然選擇。在汽車行業發達的國家,轎車保有量占整個社會汽車保有量的比重均在60%以上。
3.寡頭壟斷的市場結構。在汽車行業處於成長期時,生產廠商為降低成本、追求規模經濟而進行日趨激烈的競爭,最終經過破產、倒閉、聯合、兼並形成寡頭壟斷的市場結構,行業發展步入成熟期。在這一階段,生存者寥寥無幾,但都已實現規模經濟。例如20年代,美國汽車生產廠商有80家,法國有150多家,英國有40家,義大利有30多家;到70年代,美國只剩下4家即通用、福特、克萊斯勒、 美國汽車(後美國汽車被克萊斯勒兼並),整個西歐也只剩下12家汽車公司。
4.政府參與。作為社會經濟的支柱產業,汽車行業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都無一例外地受到政府的扶助。一國產業政策也對汽車行業具有深遠影響。 1979年,克萊斯勒公司瀕臨倒閉,美國政府立即於當年12月通過了《克萊斯勒貸款擔保法案》,由政府出面為公司提供財政擔保。克萊斯勒公司接受貸款援助後逐步走出困境,於1982年盈利24億美元,汽車銷售超過200萬輛。 這一事例成為政府扶持汽車行業的成功典範。
5.跨國性生產。由於行業內部廣泛的分工與協作,一般來說,整車廠30%以上的成本是由外部購進的投入,包括鋼鐵、鋁、其它金屬、輪胎、制動線管、電池裝置、化油器、火花塞、油泵、雨刮、鎖、門把手等各種零部件。汽車行業逐漸形成少數汽車總成廠由多家零部件企業支撐,再以大量下游企業為基礎的金字塔結構,生產廠商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優化資源配置,進行跨國生產。跨國性生產在我國的表現,就是我國汽車產品幾乎都已打上了國際汽車集團的烙印。比如德國大眾與美國通用投資上汽生產桑塔納和別克;德國在一汽生產捷達與奧迪;通用與一 汽合作生產雪弗蘭廂式車和卡車;法國雪鐵龍投資東風生產富康;法國在廣州生產廣州標致;福特與江鈴汽車合作生產全順輕型車;美國汽車投資北京生產北京切諾基;鈴木投資長安奧拓及其它摩托車廠等等。
二、我國汽車行業面臨的問題
1.市場狹小與生產廠商眾多的矛盾制約了規模經濟的實現。1995年我國汽車產量突破10萬輛的廠商僅有4家,最多的一汽生產了18.2萬輛, 還不到規模經濟標準的一半。截至1998年上半年,我國還沒有一家汽車企業達到發展中國家汽車行業規模經濟的生產標准(以轎車生產為標准)。根據汽車行業發展「九五規劃」,九五期間可以形成規模生產(轎車40萬輛)的廠商只有上海大眾一家,其餘包括一汽、東風、天津、重慶長安等大集團在內的廠商仍無法達到規模經濟。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國汽車行業生產技術、工藝水平較低,長期在高關稅的保護下沒有形成足夠的開拓市場(包括國際市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國汽車市場狹小與生產廠商眾多的矛盾制約了規模經濟的實現。40多年來,為追求汽車行業在高關稅保護下的超額壟斷利潤,各地紛紛建廠生產汽車,從而形成今天100多家生產廠商群雄紛爭的局面。這在汽車行業成長階段是不可避免的現象。隨著汽車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各廠商均需通過實現規模經濟、擴大生產、降低成本以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由於長期處在高關稅的蔭庇之下。各廠商的汽車產品在國際市場缺乏競爭能力,目標市場只能定為國內市場。問題是,我國汽車市場是小市場,而且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國將保持小市場的狀態。我國近年的汽車需求僅由西方一家大汽車公司來生產即可滿足,國內廠商若達到規模經濟(發展中國家標准),那麼只需要3—4家廠商就能滿足全國的汽車需求,而我國現有汽車整車廠116家,即使排除進口, 國內汽車市場完全由國內廠商佔有,那麼平攤到每家廠商的可實現年產量也不足1.5 萬輛。
隨著汽車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汽車專業也成為了社會上十分走俏的專業。汽車類專業人才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搶手貨」,汽車行業中的復合型人才將成為競爭焦點,比如精通外語的汽車設計人才、具備汽車技術背景的營銷人才、具備汽車銷售背景的IT類專業人才,以及汽車信貸、保險等金融人才將繼續走俏。此外,熱能與動力工程、工業設計等相關專業人才需求也將持續看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