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近十年中國花卉發展現狀及趨勢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我國花卉產業經過高速發展,並取得了長足進步,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花卉產業也隨之步入調整轉型周期,面臨著不少挑戰。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花卉產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據《中國花卉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在規模化生產後,我國花卉生產面積增長了120多倍,從最初不足1萬hm2增至2014年的127.02萬hm2,成為全球花卉生產面積最大的國家。
不過當前花卉產業正面臨著三大挑戰。首先,園林綠化苗木總量過剩,結構性矛盾突出。其次,商品花卉良種匱乏,生產效率低。最後,花卉科研積累不足,技術創新能力不強。
未來我國花卉苗木產業要走特色發展之路,加強特色花卉研發非常必要。花卉苗木產業要注重並加大新花卉和苗木種類開發力度,不斷發掘行業新增長點。
❷ 目前世界花卉業的發展趨勢和特點是什麼
一、國外花卉及綠化園藝產業科技發展概況及趨勢 1、世界花卉產業的市場格局及發展趨勢20世紀50年代初,世界花卉的貿易額不足30億美元,1985年發展為150億美元,1990年為305億美元,1992年上升到1000億美元,此後,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到20世紀末,世界花卉消費總額已近2000億美元。目前國際花卉業的現狀可以概括為:各國花卉生產有起有落,生產格局出現新的調整。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花卉栽培面積已達22.3萬公頃。其中亞太地區花卉栽培面積最大,達13.4萬公頃;其次是歐洲,栽培面積達4.5萬公頃;美洲地區的栽培有4萬公頃。花卉栽培面積比較大的10個國家依次是:中國、印度、日本、美國、荷蘭、義大利、泰國、英國、德國和墨西哥。由於各地區花卉科研、生產、流通和消費水平不同,花卉業發展水平差別很大,發達國家仍佔有絕對優勢地位。據不完全統計,1994年的鮮切花、切葉及盆花的世界貿易總額達42.3億美元。其中歐洲地區出口量最大,佔世界貿易總量的67%,美洲地區佔19%,亞太地區佔5%。花卉出口創匯額比較高的十個國家依次是:荷蘭、哥倫比亞、丹麥、以色列、義大利、哥斯大黎加、比利時、美國、泰國和肯亞。花卉的消費與經濟發展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在經濟比較發達的三個地區:歐共體、美國、日本形成了三個花卉消費中心。這三個花卉消費中心進口的花卉佔世界花卉貿易的99%,其中歐共體佔主導地位,達80%,美國佔13%,日本佔6%。世界的花卉生產和花卉消費已形成區域化布局。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便宜、交通運輸方便的國家和地區逐漸成為生產區域。經濟發達、有著良好花卉消費習慣的國家和地區逐漸成為消費區域。目前,荷蘭的花卉93%出口到歐共體國家,哥倫比亞的花卉75%出口到美國,泰國生產的盆栽熱帶蘭花則有78%銷往日本。近年來伴隨著世界花卉自由貿易的發展,世界花卉業的發展又有了明顯的變化。其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第一,花卉生產由高成本的發達國家向低成本的不發達國家轉移;第二,隨著國際貿易日趨自由化,花卉貿易將真正實現國際化、自由化;第三,世界花卉生產和經營企業由獨立經營向合作經營發展;第四,國際花卉生產布局基本形成,世界各國紛紛走上特色道路,力爭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第五,亞洲市場潛力巨大,中國花卉消費市場成為商家必爭之地。 2、國外花卉科研進展概況——育種成果顯著,品種不斷更新隨著現代花卉及園藝科技的發展,世界每年推出數以千計的花卉優良品種,種類繁多,花色豐富,花形美觀,抗逆性強,使世界花卉五彩繽紛、生機勃勃。如荷蘭每年培育出數百個室內觀葉植物和球根花卉新品種。法國的梅昂月季中心,每年人工授粉10萬朵花,培育出的月季新品種幾乎佔世界的1/3。——花卉基因工程發展較快,生物技術應用廣泛在抗病毒植物基因工程方面,特別是對無性繁殖的花卉仙客來、康乃馨、鬱金香、百合等研究明確了病毒的種類、症狀,病毒的分離、檢測等手段完備,配套脫毒技術先進;在花色育種方面,美國科學家將從矮牽牛中分離獲得的藍色基因導入玫瑰,獲得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藍玫瑰」;日本通過基因工程培育出一種微型的土耳其風鈴草,流行於花卉市場。他們還利用生物技術大量繁殖蝴蝶蘭,用一節帶花芽的莖培育出2—3萬株蘭花苗,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3、栽培設施技術先進,花卉產量高質量優花卉生產強國荷蘭是世界上擁有現代化溫室最多的國家,溫室都根據各種花卉所需溫、光、水、氣、肥等要素裝置設施,由電腦操作管理,達到了管理的高度自動化和現代化,植株生長一致、健壯,產量高質量好,極大地提高了花卉商品競爭力。二、國內花卉及綠化園藝產業科技發展現狀及趨勢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中國的花卉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栽培面積穩步增長。1992年全國花卉總產值為12億元,1994翻了一番,達到38億人民幣,花卉的出口創匯為2000萬美元;1996年達到48億人民幣,創匯1.3億美元;1999年面積達9.1萬公頃,產值115億元人民幣,出口創匯1億美元。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我國鮮切花消費和生產形成三大消費區和三大生產區。鮮切花三大消費區是以北京為主的華北地區、以上海為主的華東地區和以廣州為主的華南地區,約佔全國的80%。鮮切花三大生產區是雲南、廣東和上海,約佔全國的80%。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由於花卉產銷之間的結構性矛盾和季節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國花卉業的發展逐步進入到一個穩步調整階段,其特徵是行業發展逐步實現了以下轉變:第一,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方向轉變。我國花卉業的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花卉市場從「皇帝女兒不愁嫁」的「賣方市場」到花卉企業到處尋找買主推銷產品的「買方市場」以後,目前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產品質量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第二,由「小而全」的生產方式逐步向規模化、專業化方向轉變。隨著花卉業的不斷發展,花卉生產方式由過去的「小而全」逐步向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第三,由傳統落後的經營方式逐步向現代化的流通方式轉變。最近幾年,網上交易、拍賣、鮮花速遞等現代化的花卉交易方式已經開始逐步進入花卉流通領域。
❸ 我國花卉產業的發展趨勢 國內外花卉產業的發展狀況 花卉學的范疇和特點 快啊!!!
我國目前花卉產業正向規模化,包括實施花卉品牌戰略、加大科技投入、加速品種創新、大力推行專業化規模經營、建立大流通市場。
國外花卉產業發達國家憑借資金和技術優勢正向發展中國家推進,建立生產基地。
從世界花卉發展講花卉產業由原來的觀賞花卉逐漸向食用花卉、香料花卉、醫葯保健花卉、室內保健花卉、環境監測花卉等方向發展。
花卉學主要是介紹園林綠化中常見花卉的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及園林綠化功能等內容。
❹ 當前中國園林觀賞花卉業發展現狀及面臨哪些機遇的挑戰
當前,我國花卉業正處在「百年之交」的跨世紀重要時期,面臨著機遇與困難並存的關鍵時刻。客觀、准確地分析前景與機遇、現狀與問題,用新思維研究其發展方向,用新舉措探討相應的發展對策,不僅具有重要的深遠意義,又是當前急待解決的實際問題。現就此談些看法與意見。 一、前景與機遇有史以來,人與自然界的關系,在經歷了恐懼、崇拜自然和征服、掠奪自然兩個階段之後,如今進入了自然界對人類的報復階段。由此造成的生態失調、環境污染等等嚴重惡果,直接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的進步。1998年我國長江流域的特大洪澇災害,除天災外,它與建國以來人為破壞植被,水土流失的面積增加40-45%,從而抬高河床有直接的關系。因此,重建人與自然共存共榮的夥伴關系,已成為當今的一大熱點。為加快綠化、美化中華大地的步伐,國務院早在1994年發布的《中國21世紀議程》中,就提出了「加快城市綠化、美化工作,改善人類居住環境」的行動方案;1998年4月,全國綠委會議強調:「努力提高大中城市及周邊地區造林綠化水平,把鐵路、公路、江河沿線以及兩側的荒山、平原、城鎮綠化起來」;日前,國務院頒布《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則》,要求「大力開展植樹種草……」把它列為我國的重大戰略來抓。據此,福建省綠委部署了我省2000年前實施「交通綠色通道」和「百千綠化工程」(建設100個園林式鄉鎮和1000個園林式村莊)。不難預測,從環境保護對花木的需求來看,這些都為花卉業的發展開拓了廣闊的前景,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一向落後的花卉業亦伴隨著迅猛崛起,成為農業中發展速度最快的一項新興產業。近些年來,面對亞洲金融風波的沖擊和影響,據國家信息中心報告,1999年,我國國民經濟將繼續保持適度快速增長,增幅與去年基本持平。按照經濟規律,與國民經濟同步發展的花卉業,仍將有一個適度快速發展的前景。眼下的花卉業,在「回歸自然」成為人們共同呼聲與迫切願望的今天,建造生態城鎮,發展消閑農業,把綠移入居室以及開發綠色旅遊業,休閑度假業等方興未艾。可想而知,同樣會有一個良好的機遇。事實亦是如此。近幾年福建花卉業,雖受亞洲金融風波影響,出口明顯銳減,減幅近40%。而全省觀賞花卉的銷售額依然逐年穩步上升,1996年至1998年,分別為2.67億元,3.38億元和4.44億元。當今世界,花卉是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據國際權威機構和專家預測,世界花卉消費額1991是1000億美元,到2000年達2000億美元,十年將翻一番,年增長速度為10%。特別是世界花卉生產布局的調整,給我國創造了吸收外資興辦花卉企業的機遇。目前,世界花卉生產與消費逐步分離,生產正由高成本發達國家向自然條件優越,生產成本低廉的發展中國家轉移。我國每單位花卉生產平均成本是日本的1/5、台灣的1/3,也明顯低於東南亞,拉丁美洲和非洲國家,而且具有多種自然氣候型,市場消費潛力大。因此,不少發達國家和地區看好中國,紛紛來華投資興辦花卉企業。1998年,我省已有外資、三資花卉企業39家,足以說明這一點。二、現狀與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我國花卉的生產持續大幅度增長。據中國花協不完全統計,1997年全國花卉生產面積達8.6萬公頃,佔全世界花卉栽培面積22.3萬公頃的38.57%。居全球首位,成為生產大國。1997年全國花卉生產總值達96億元,折消費額為84億元,若按1995年花卉行家預測,今後5年花卉消費額的年平均增長速度以16%計,至2000年為73億元,如今5年的消費預測指標,不僅兩年就實現了,而且超過了11億元。同時,流通環節的設施建設得到很大改善。1997年,全國已有花店1萬4千家,比1991年的1110家增加了12倍;各類批發市場有700家,比1991年的200家增加了3.5倍,有效緩解了買難賣難、產銷脫節的矛盾,而且為全國性的南北調劑發揮了重要作用。福建花卉業與全國一樣,進入九十年代,有了長足的發展。1998年與1991年比,全省花卉生產面積和產值分別增長了59.66%和5.78倍。同期,花店增加3.5倍,批發市場增加2.25倍。從而為推進花卉產業化進程奠定了基礎。快速發展的我國花卉業,由於起步晚,基礎差,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筆者認為,當前存在的不容忽視的新問題,主要表現為:1、盲目性。當前某些地方的基地投資熱、市場建設熱和溫室引進熱,存在相當嚴重的從眾傾向,造成花卉某些品類供過於求,效益下降。其原因是政府缺乏宏觀指導或是宏觀指導與企業自主行為的矛盾,尚未找到連接與銜接的有效途徑。2、自發性。花卉市場仍處無序狀態,市場競爭中互相殘殺現象相當嚴重。關鍵在於千家萬戶各自為戰與千變萬化市場不相適應,獨立、分散的營銷方式難以抵禦大市場的激烈競爭。3、滯後性。指科技被冷落,嚴重滯後,我省尤為突出,這就難於推出創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究其原因,主要是分散、落後生產方式與科技興花的矛盾,尚未很好解決。講花卉業的現狀與問題,這里擬注重分析的難點是:當前的經濟趨勢與市場環境不容樂觀,從外部的大環境而言,當前國民經濟運行的國內外環境難以有大的改善。在這情勢下,畢竟還不是國計民生必需品的花卉,又是以集團消費為主,個體消費為輔的花卉市場,面對集團消費緊縮,花卉首當其沖擺在減緩之位;而個體消費,在較為普遍的「減員增效」及居民消費僅能保持低水平增長面前,亦難以有大的增長。同時,亞洲金融危機仍將繼續給花卉出口帶來影響。再則,在花卉業內部,由於近幾年花卉生產增長速度高於花卉消費增長速度,已出現產品供過於求,導致競爭日趨激烈,價格一再下滑的不利局面。綜上所述不利因素,勢必給花卉消費的增長,市場空間的開拓,帶來延續的困難與問題。三、方向與對策花卉業的發展,根本出路在於加速花卉產業化的進程,向商品化、專業化、規模化轉變,最終實現現代化。花卉產業化要堅持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學技術為前提,以花卉企業為基礎。它的形成與發展,必須通過多層次、多環節、多形式、多元化的優化組合和城與鄉、農工商、產加銷、產學研等緊密聯結進行,最終達到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的目的。從當前挑戰與機遇、困難與希望並存的現實出發,發展花卉產業的對策,總的來講,要從過去偏重抓生產,忽視市場與科技(橄欖型)向注重市場與科技、帶動生產(啞鈴型)轉變。(一)增強規劃意識,堅持花卉產業與國民經濟同步發展的原則。必須認識,只有國民經濟增長,花卉業方得以擴展消費與市場。所以,制訂花卉業發展規劃,應當依據經濟的增長速度而相應增長,切不可以人為意想、邏輯推理替代科學分析。我省在確定「九五」期末花卉種植面積和產值的指標時,即以此為准,計劃花卉生產面積從7.2萬畝增至10萬畝,產值從7.4億元提高到6億元,現在看來,還是比較切合實際的是能夠如期實現的。(二)增強市場意識,堅持市場導向,總量平衡原則。針對當前花卉產品存在的結構性和季節性過剩的現狀,應堅持以現實市場為主,把握市場趨勢,預測市場需求,選准市場定位,下大力氣開拓花卉市場。近些年來,我省立足本省,瞄準市場缺口,調整產品結構,增大原靠省外調進的觀賞苗木、鮮切花及小盆花的生產比重,由於產品適銷對路,既滿足了市場需求,又擴大了銷路。同時,以福建獨具特色的水仙、劍蘭、蘇鐵、榕樹盆景等產品,改變個體分散式佔有市場為聯合體共同佔有市場,向全國各地延伸,積極拓展國內市場,從而實現了全省花卉銷售額的穩步逐年上升,收到了穩中求進的良好效果。(三)增強區域意識,堅持適地適種,發展特色產品原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沒有特色產品就難以佔有市場。要重視區劃布局,發揮各自的自然資源與物種資源優勢,開發獨具特色的品牌產品,提高比較效益。如我省的漳州花卉產區,雖然近些年來生產面積擴大了近萬畝,由於具有水仙、國蘭、榕樹和榕樹盆景、棕櫚科植物等四大特色,產品遠銷海內外,銷勢仍然看好。(四)增強科技意識,堅持面向生產、科技興花原則。我國我省長期來花卉科研被冷落,科研滯後已成為推進花卉產業化的主要障礙,為切實辦好科技興花這項大事,應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市場—科研—生產—市場的良性循環運作機制,在推行現代實用技術上下功夫。力求從單純引進國外品種向引育結合轉化;從傳統栽培向規范栽培轉化;從單項技術向配套技術轉化;從照搬洋設施向設施本土化轉化。同時重視高新技術在花卉產業中應用。
❺ 花卉業發展現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花卉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意義:狹義的花卉是指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如鳳仙、菊花、一串紅、雞冠花等;廣義的花卉除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外,還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開花喬木以及盆景等,如麥冬類、景天類、叢生福祿考等地被植物;梅花、桃花、月季、山茶等喬木及花灌木等等。 中國種植花卉的優勢表現在種質資源、氣候資源、勞動力資源、市場優勢、花文化優勢等幾個方面。「十五」期間,中國花卉種植面積已達64萬公頃,比「九五」期末的15萬公頃增長326.7%。其中,種植面積5萬公頃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蘇、浙江、廣東四省,2萬公頃以上的有河北、山東、湖南、甘肅等省。中國花卉面積已佔世界花卉生產總面積的三分之一。2005年全國有花卉市場2586個,企業64908個,其中種植面積在3公頃以上或年營業額在500萬元以上的大中型企業8334家,花農1251313戶,從業人員4401095人,專業技術人員132318人。「十五」期末全國重點花卉產區初步形成,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區域化產業形成了以雲南、四川、江蘇、浙江、海南為重點的南方熱帶、亞熱帶花卉產區;以廣東、福建為重點的南方熱帶觀葉植物產區;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為重點的觀賞苗木產區;以北京、山東、河北為主的北方花卉產區;以遼寧為中心的東北花卉產區。 2006年至今,中國花卉業借鑒荷蘭、美國等花卉大國的發展經驗,並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花卉業取得很好的發展,然而,中國花卉業發展起步晚,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很大的問題與困難。如:生產面積增加過快、品種結構不合理、市場體系建設不完善、花卉研發嚴重滯後、專業人才奇缺、病蟲害種類多發生嚴重、花卉質量普遍較低等都制約中國花卉業的發展。對此,花卉業界採取了一些措施,如:加大資金投入改善花卉發展、運用科技發展花卉、聘請花卉專家、因地制宜發揮地方特色花卉等,取得不少成果。 2008年中國雲南花卉上半年產量達到創紀錄的35.5億枝,但雲南玫瑰出口價格最高僅為0.8元,出口到香港市場之後的零售價格可達20港元,價差高達25倍。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對生活環境的改善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花卉,2008年奧運會,也無疑給中國花卉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可以預見,花卉業將來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中投顧問2009-2012年中國花卉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❻ 我國花卉產業發展的現狀,優勢及各類花卉在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該如何採取有效的戰略措施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4-2018年 中國花卉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前內瞻》顯示,我容國發展花卉業的優勢表現在種質資源、氣候資源、勞動力資源、市場優勢、花文化優勢等幾個方面。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大花卉產業中心:以雲南、廣東為主的鮮切花生產中心,兩省的鮮切花供給量佔全國鮮切花供給量的一半以上;以廣東、江蘇、四川、上海為主的盆花生產中心;以上海、江蘇、浙江、四川、雲南為主的花卉種苗生產中心。
根據國外權威機構測算,人均GDP達到500美元時,花卉消費需求就會明顯增加;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花卉消費就會呈現上升趨勢。在歐美國家,家庭花卉消費一般占工資收入的千分之三左右,我國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
❼ 關於花卉的發展前景和現狀
盆景滑坡;盆花低迷;插花叫好不叫座;鮮花受年輕人追捧但時令性很強;個別花卉(如蘭花)被熱炒,投資宜慎重。
❽ 我國花卉產業發展存在哪些問題
前瞻網摘要:雖然我國是世界花卉生產面積最大的國家,但從單位面積產量、產值、效益看,都還處於低水平階段。全行業仍徘徊在低端產業鏈上,亟須從勞動密集型轉向技術密集型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花卉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我國發展花卉業的優勢表現在種質資源、氣候資源、勞動力資源、市場優勢、花文化優勢等幾個方面。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大花卉產業中心:以雲南、廣東為主的鮮切花生產中心,兩省的鮮切花供給量佔全國鮮切花供給量的一半以上;以廣東、江蘇、四川、上海為主的盆花生產中心;以上海、江蘇、浙江、四川、雲南為主的花卉種苗生產中心。
根據國外權威機構測算,人均GDP達到500美元時,花卉消費需求就會明顯增加;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花卉消費就會呈現上升趨勢。在歐美國家,家庭花卉消費一般占工資收入的千分之三左右,我國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對花卉苗木的需求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從公園到馬路,從小區到商場,對綠對美的追求給花木產業賦予了更多新意。
與此同時,城市園林建設步伐的加快以及人們對花卉消費量的不斷增加使得花卉市場需求日益增長,國內花卉流通網路已初步形成。這些都為花卉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前瞻產業研究院花卉行業研究小組表示,雖然我國是世界花卉生產面積最大的國家,但從單位面積產量、產值、效益看,都還處於低水平階段。全行業仍徘徊在低端產業鏈上,亟須從勞動密集型轉向技術密集型。預計,未來花卉行業市場規模仍將保持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長,今年年底將突破千億。
希望可以幫到你 還望採納謝謝
❾ 國內花卉業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我國花卉業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初。經過幾年的努力,從80年代中期開始在種植業中占據了一定的地位,初步具備了產業的雛形,進入了較快發展時期。雖然我國花卉生產起步較晚,發展時間較短,在產業化、商品化和規模上與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距,但經過20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特點,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恢復發展階段(1980—1990年)、快速發展階段(1991—1995年)和鞏固提高階段(1996年至今)。
80年代的前5年,花卉生產在種植業中所佔比重很小。1980年全國花卉生產面積不足1萬公頃。但人們開始認識,政府意識到花卉業的前景。1986年開始初步具備了產業的雛形,全國花卉生產面積接近2萬公頃,1989年發展到了4萬公頃,由於缺乏宏觀調控,產品結構不合理,造成了個別品種嚴重供大於求,1990年下降到了3.3萬公頃,其中主要是減少了綠化苗木的種植。這一階段的突出特點是:人們的花卉商品意識大大提高,出現了各地爭先上基地的局面,但缺乏宏觀調控、行業指導,個別品種出現了暴利。基本以傳統品種和傳統技術為主。90年代,花卉業進入了一個較快發展的階段。特別是1992年國務院召開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經驗交流會後,各地開始把花卉業作為發展農業經濟、調整農業結構的重要途徑,大大加快了花卉業發展的步伐。我國在北京、上海、廣州、昆明等地先後建起了一批花卉交易市場。如北京的亮馬河花卉市場、萊太花卉市場、上海的曹安花卉市場、廣州的芳村花卉市場和昆明的斗南花卉市場。此外,在沿海發達地區和部分大中城市都建起了規模不等的花卉交易市場。這些市場的建立對花卉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90年代的前5年(即發展的第二階段),突出表現為2個特點:一是發展速度加快。1995年全國花卉生產面積發展到了7.5萬公頃,比1990年增長2.5倍,出現了多種體制、多種形式的花卉生產基地。在各類花卉產品中,鮮切花和觀葉植物發展得最快,1995年,全國鮮切花產量達到了7億枝,比1991年增長3倍多。二是產品結構得到了有效的調整。各地注重了產品結構的調整,各種觀賞植物比較均衡地發展,產品短缺現象得到根本改善。1996年以後,花卉業發展進入第三階段(鞏固提高階段)。經過10幾年的鍛煉,花卉業的發展日益成熟,各地對花卉業的特點、規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注重產品質量,適度控制規模,穩步發展生產。不但花卉的品質提高很大,品種穩步增加,而且許多基地做到了周年穩定供應鮮切花。市場發展進一步完善,大流通逐步形成。科研開始起步,並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全國有200家科研單位成立了花卉科研機構,有100多家教學單位開設了花卉園林專業。花店數量大量增加,花卉消費從單一的集團消費走進了尋常百姓家。1990年全國有花店1100多家,1995年增加到6600多家,1998年達到了1.6萬多家。1998年全國花卉生產面積發展到了9萬公頃。2000年末,我國花卉生產面積已達到14.75萬公頃。鮮切花銷售量達到了38億枝,盆花8.1億盆。花卉企業2萬多個,花卉批發市場2000多個,從業人員145萬人。
雖然我國的花卉業在短短的20多年中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為現代花卉業打下了較好的基礎,但距離世界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在世界花卉市場所佔份額還很低。在生產和流通的各個環節:花卉育種、栽培技術、生產設備、生產規模、專業化程度、包裝保鮮技術、市場信息等方面都需要認真研究、發展和完善。
❿ 我國花卉現狀及發展前景和方向
① 我國花卉行業現狀
我國發展花卉產業只有20多年的時間,作為一項新興產業,其發展迅猛。從1984年到2003年的20年間,我國花卉種植面積增長了27倍,產值增長了57倍,出口創匯增長了47倍,分別達到了43.5萬公頃、353億元和9756萬美元。
花卉產品結構嚴重失衡。
我國花卉產品結構嚴重失衡,綠化苗木、草皮等產品佔了絕大多數。據介紹,我國花卉銷售額最高年份時達到540億元,但是八成以上是觀葉植物、綠化苗木和草皮,鮮切花和盆花所佔比例有限。
產業效益低下。
與一些花卉大國相比,我國花卉產業效益還很低下。我國花卉栽培面積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鮮花總量占國際市場的比例約為3%。據了解,我國大多數大中城市的鮮花六成以上都是進口的,自產鮮花的份額微不足道。由於重視程度和投入不夠,不少本地花卉還在節節萎縮。
產業發展缺乏科技後勁和內涵。
我國花卉產業缺乏科技後勁和內涵,正面臨考驗。傳統的大路貨花卉由於不注重科研更新和提純復壯,品種嚴重退化,已經難登大雅之堂。
國際市場競爭力低。
近年來,我國花卉產業呈現出超常規發展態勢,生產面積增長過快、產品結構不合理,導致質量低、效益低,導致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低下。
② 我國花卉行業的發展前景
花卉是大有潛力的朝陽產業。
我國花卉消費絕大多數屬於集團消費和節假日消費,全國城鎮人口年平均消費鮮切花3枝,按全國人口計算人均消費不到1枝,個人消費人均不到2元。如果我國人均鮮花消費能力提高到人均5元,僅國內個人年消費總值就增加37億元以上,所以國內花卉市場的潛力巨大。
西部大開發戰略將帶動花卉市場的發展。
當前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專家預測,以生態環境建設為切入點,西部12省區僅退耕還林對苗木的年需求量就在400億株以上,缺口很大。西部廣大地區的退耕還林、治理沙漠化、石漠化、泥石流、建設綠色通道工程等對花卉苗木有很大的需求量。
小城鎮建設為花卉業提供了較大的發展空間。
全國范圍內的城市與小城鎮建設將掀起城市綠化、美化的熱潮。以廣西為例,按照規劃,「十五」末廣西的城鎮化水平將由目前的23%提高到31%,屆時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將分別達到36%、30%和10平方米。這為花卉業提供了較大的產業發展空間。
國際花市的活躍為我國花卉業開辟了另一增長點。
目前,國際花卉市場異常活躍,近幾年行業產值(包括鮮切花、盆花、盆景、綠化苗木、草皮等)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遞增。就鮮花消費來說,世界人均年消費額為3美元,西歐、北美人均年花卉消費額在100美元左右。我國也已躋身世界花卉生產和消費大國行列,特別是我國的盆景和珍稀花卉在國際市場上十分搶手,出口前景廣闊,近10年來,我國花卉出口創匯額達2.6億元以上,以後,隨著我國花卉產品的品質、規模等不斷提高,花卉出口業還將呈不斷增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