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秦漢以來租佃制度的發展是怎樣的
秦漢以來,佃農一直是世家大族的私屬。直至唐朝,佃種大地主莊田的農民仍多「內王役不供,容簿籍不掛」。趙宋立國後,把客戶登錄簿籍,從而成了封建國家的編戶齊民,他們的戶籍權得到了承認,同別的編戶齊民有了平等的關系。
⑵ 秦漢時期的發展歷程
公元前221年秦滅其他六國後統一了中國主體部分,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定都咸陽(今西安附近)。
由於秦王贏政 自認「德兼三皇,功過五帝」,於是改用皇帝稱號,自封始皇帝,人稱秦始皇,傳位後的皇帝稱二世、三世,直至千世萬世。他對國家進行了許多項改革,包括了中央集權的確立,取代了周朝的諸侯分封制;統一了文字,方便官方行文;統一度量衡,便於工程上的計算。秦始皇還大力修築馳道和直道,並連接了戰國時趙國、燕國和秦國的北面圍城,築成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以抵禦北方來自匈奴、東胡等游牧民族的侵襲。秦始皇推崇法治,重用法家的李斯作為丞相,並聽取其意見,下令「焚詩書」,收繳天下兵器,役使七十萬人修築阿房宮以及自己的陵墓——包括兵馬俑等。部分史學家對以上事件存有懷疑,認為由於秦始皇的一系列激進改革得罪了貴族,平民無法適應,才在史書上留此一筆。[3]
前210年秦始皇病死於出巡途中,秦二世(胡亥)殺害太子扶蘇即位。但十個月後,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包括六國遺臣等野心家乘勢作亂,前206年劉邦圍攻咸陽,秦王子嬰自縛出城投降,秦亡。此後,漢王劉邦與西楚霸王項羽展開了爭奪天下的楚漢戰爭。 前202年十二月,項羽被漢軍圍困於垓下(今安徽靈璧),四面楚歌。項羽在烏江自刎而死。楚漢之爭至此結束。漢高祖劉邦登基,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西漢開始。到了漢武帝時,西漢到達鼎盛。並與羅馬、安息(帕提亞)、貴霜並稱為四大帝國。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徹底削弱了封國勢力,強化監察制度,實現中央集權;他派遣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大將北伐,成功地擊潰了匈奴,控制了西域,還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拓了著名的絲綢之路,發展了對外貿易,使中國真正了解了外面的世界,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儒家學說也被確立為官方的主流意識形態,成為了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其他藝術與文化也蒸蒸日上。同時期還出現了第一部通史性質的巨著——《史記》,同時這時的中國出現造紙術,大大推動了文化發展。[3]
西漢發展到了一世紀左右開始逐漸衰敗。公元9年,外戚王莽奪權,宣布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改國號為新。然而這些改革卻往往不切實際,最終導致農民紛紛起義。公元25年劉秀復辟了漢朝,定都雒陽,史稱東漢,而他就是漢光武帝。東漢的發展延續了西漢的傳統,此時出現了天文學家張衡。漢的文化吸取了秦的教訓,顯得相當開明,當時佛教通過西域到達中國,在河南洛陽修建了中國的第一座佛教寺廟——白馬寺,佛教正式傳入中國。
階級特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也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奠基時期。
西漢時期已有葯學專著出現,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載名醫公孫陽慶曾傳其弟子淳於意《葯論》一書。從《漢書》中的有關記載可知,西漢晚期不僅已用「本草」一詞來指稱葯物學及葯學
漢高祖劉邦
專著,而且擁有一批通曉本草的學者。 通過境內外的交流,西域的紅花、大蒜、胡麻,越南的意苡仁等相繼傳人中國;邊遠地區的麝香、羚羊角、琥珀、龍眼等葯源源不斷地進入內地,都在不同程度上促進了本草學的發展.
現存最早的葯學專著是《神農本草經》(簡稱《本經》)。該書並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而是經歷了較長時期的補充和完善過程。其成書的具體年代雖尚有爭議,但不會晚於公元二世紀。其「序例」部分,言簡意賅地總結了葯物的四氣五味、有毒無毒、配伍法度、眼葯方法、劑型選擇等基本原則,初步奠定了葯學理論的基礎。各論載葯365種,按葯物有毒與無毒、養身延年與祛邪治病的不同,分為上、中、下三品,即後世所稱的「三品分類法」。每葯之下,依次介紹正名、性味、主治功用、生長環境,部分葯物之後還有別名、產地等內容。所記各葯功用大多朴實有驗,歷用不衰,如黃連治痢,阿膠止血,人參補虛,烏頭止痛,半夏止嘔,茵陳退黃……。《本經》系統地總結了漢以前的葯學成就,對後世本草學的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⑶ 秦漢以來中華民族是如何發展的
這個課題好大呀,不是專家級的真回答不上來呢。
我也只能是瞎說說了,
秦漢之後主要是封建王朝時期。中華民族是個黃土地民族(農耕民族),所以大的范圍來說中華民族的發展主要就是與游牧民族為爭奪生存空間的戰爭,魏晉南北朝之後就是來了一次五胡亂華,也就是這個時期開始我們漢族的血脈開始不太純潔,強大的唐王朝的當家人也就是皇帝也都是有胡人血脈存在的,所以唐朝建立之初被很多漢家氏族所不認同。但五胡亂華也是中華民族真正形成大民族融合模式的開始。
這之後也就是唐朝時期與突厥民族的戰爭,一直到西突厥也被打敗後才算是解決這個大的游牧民族的威脅。
而後就是五代十國,之後建立了大宋,那麼大宋就比較可憐了,打不過契丹、女真、蒙古人所以一直被欺負,游牧民族的人到了國內,百姓被人家欺負了,官府也是說百姓的不對,跟現在有點像。可能是唐朝咱們漢族太驕傲了吧,以至於宋朝太軟弱,正式有一正就有一反吧。宋鼻涕一直沒尊嚴的到被蒙古滅了。而這個時期內也是一種民族大融合的時期,也是我們華夏民族走下坡路的開始。
明朝開始漢人又強硬了一把,「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硬是給辦到了,但明朝內部灰暗的東西太多,之後還是被女真人給滅了。漢人也被奴役了200多年,這個時候似乎漢人已經被奴役的習慣了,反抗也顯軟弱了。
這個下坡路很陡,一直到了被全世界欺負,華夏民族從世界的頂端,跌落到泥潭,列強欺凌不過短短不到千年呀,一直到現在才有所崛起。哎
⑷ 秦漢時期的經濟繁榮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在秦朝,有大量的改革,如文字統一、計量單位統一、法制改革等,回這些改革對社會答影響太大,以至在秦朝未出現經濟繁榮,但為漢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在漢朝,因先前的戰亂,所以自漢高祖劉邦直至漢景帝,實行寬刑薄賦的政策,使基礎產業(基本是農業和手工業)得到較大的發展,並且在對外方面對匈奴實行友好政策,進一步促使國力強大起來。
到漢武帝劉徹上位後,因國力強盛,錢財多積於民,於是其提高賦稅,並在鹽與鐵兩大民生產業實行國企壟斷的政策,對外也一改以前的友好政策,三次出征匈奴,極大的擴大了疆域,並打通了絲綢之路,此舉直接促使了這一時期的漢的外貿出口的迅猛發展。
劉徹死後,是漢昭帝與漢宣帝,此時漢朝無論在經濟的對外出口、國內基礎產業,還是軍事實力,都已達到鼎盛,邊境也比較安定。
鼎盛時期過後,由於中央權利外流與王氏家族的興起,西漢滅亡。至東漢時,基本就沒有什麼象樣的經濟繁榮了。
⑸ 概括秦漢時期商業發展的表現
盡管秦漢時期實行抑商政策,但工商業還是獲得了空前發展。
1.商業繁榮的內表現
(1)國內容貿易──國內市場商品種類繁多,商品流通十分活躍;作為商業活動的場所──城市空前發達,咸陽、長安、洛陽等商業都市規模宏大,空前繁榮。
(2)國際貿易
其一,「絲綢之路」開通,建立了中西交通的大動脈,絲綢之路的開通,使中國的鐵器、絲綢、漆器、玉器等物產西流,而西方的馬匹、一些重要的農副產品如葡萄、蠶豆、胡蘿卜等也傳入我國,中西貿易與往來自此日趨頻繁;
其二,與東南亞各國的貿易;
其三,與朝鮮、日本也開始了商業交往,如中國的鐵器、絲織品、養蠶技術等逐步傳入了日本。
2.商業繁榮的原因
(1)秦統一中國後進行了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等措施,為商業的繁榮創造了條件;
(2)農業、手工業的恢復與發展,促進了商業的繁榮;
(3)關卡的減少,山澤禁令的放馳,交通的發達,為商業的繁榮提供了保證。
⑹ 秦漢以來的經濟和階級關系
社會
秦的社會組織相當嚴密,商鞅變法建立了「什伍連坐制」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凡民有二男勞力以上的都必須分居,獨立編戶,同時按軍事組織把全國吏民編制起來,五家為伍,十家為什,不準擅自遷居,相互監督,相互檢舉,若不揭發,十家連坐。這種嚴苛的法律把農民牢牢束縛在土地上,國家直接控制了全國的勞動力,保證了賦稅收入。統一後秦國將此推廣至全國。類似的保甲制度和戶口制度一直到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仍被當局採用,
經濟
漢朝的土地所有制與秦朝相同,土地私有,並可自由買賣。土地所有者須向國家耕地稅,耕地稅率為畝產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人口稅分為算賦和口賦。算賦是丁稅,十五至五十六歲的男女每年每人納一百二十錢(一算)。口賦是兒童稅,七至十四歲的兒童每年每人納廿錢。西漢早期,自耕農是農民階層的主體。到西漢中後期,土地集中日益嚴重,自耕農大量破產,淪為佃農。豪強庄園勢力日益強大。東漢後,這一現象更甚,地主庄園勢力的膨脹,亦間接導致了三國局面的形成。
漢朝時期,鐵制農具已經成為主要的生產工具,著名的農具種類有鐵犁壁、矩犁、全鐵曲柄鋤等。牛耕是最主要的犁地方式,最重要的犁地法是二牛抬杠。一些新式耕田法,如代田法、區田法相繼誕生。國家注重興修水利,尤以關中地區為最。著名的水渠有成國渠、六輔渠、白渠等。在洛水附近有一條龍首渠,由於附近地區土質松軟易坍塌,就用鑿井的方法代替地上管道,叫做井渠,極類似於今天新疆地區的坎兒井。東漢時期,出現了翻車和渴烏等水利工具,增加了農業生產效率。著名的農書有《氾勝之書》。
西漢早期,冶鐵業分國營(中央政府)、官營(地方經營)和民營三種類型。當時著名冶鐵家有卓王孫、南陽孔氏等。漢武帝於元狩三年收冶鐵為國營,自此之後冶鐵業開始衰落,但由於此對國家財政較有利,之後一直沒有改變此政策。到了東漢,冶鐵業由社會自營,加上水排的發明,冶鐵業更加發達。銅器雖出現變少,但在兩漢時期仍是重要的金屬器。漆器則是兩漢時期重要的工藝品。漢朝的紡織業亦有國營與民營之分,民間著名紡織業者有陳寶光,他是織花機的發明者。到東漢時期,蠶桑養殖在長江流域和嶺南等地開始推廣,特別是四川地區。蜀錦更價值連城,在三國時期甚至成為蜀漢一大財源。麻葛製品中,最出名的是產於會稽地區的越布。
西漢早期奉行重農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文帝時期,在晁錯的建議下,改行貴粟政策,商人競買爵位,國家存糧大漲,商人的地位也有大幅度提高。西漢時期,全國已有數個商業中心,如長安、洛陽、邯鄲、江陵、吳、壽春、番禺、成都等,各大都會間亦有河渠或大道想通。絲綢之路是當時世界最重要的商路。而海上交通也有出現。在邊疆地區,與外國定期有「合市」供交換有無。伴隨著商業的發展,一些經商哲學紛紛出現。到東漢時期,中原地區商道線路發達,各地貨物往來更加頻繁。
⑺ 概括秦漢時期商業發展的表現
首先是全國的統一,政治的穩定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其次,文字、貨幣、度量回衡的統一利於各地區交答流,促進商業發展;再次,道路等交通設施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此外,還有國家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秦朝,有大量的改革,如文字統一、計量單位統一、法制改革等,這些改革對社會影響太大,以至在秦朝未出現經濟繁榮,但為漢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在漢朝,因先前的戰亂,所以自漢高祖劉邦直至漢景帝,實行寬刑薄賦的政策,使基礎產業(基本是農業和手工業)得到較大的發展,並且在對外方面對匈奴實行友好政策,進一步促使國力強大起來。
到漢武帝劉徹上位後,因國力強盛,錢財多積於民,於是其提高賦稅,並在鹽與鐵兩大民生產業實行國企壟斷的政策,對外也一改以前的友好政策,三次出征匈奴,極大的擴大了疆域,並打通了絲綢之路,此舉直接促使了這一時期的漢的外貿出口的迅猛發展。
劉徹死後,是漢昭帝與漢宣帝,此時漢朝無論在經濟的對外出口、國內基礎產業,還是軍事實力,都已達到鼎盛,邊境也比較安定。
鼎盛時期過後,由於中央權利外流與王氏家族的興起,西漢滅亡。至東漢時,基本就沒有什麼象樣的經濟繁榮了。
⑻ 秦漢新城的產業定位與布局
「十二五」期間,秦漢新城重點發展三大主導產業、六大支撐產業、培育三大新興產業、形成九大產業集群、打造兩個產業示範基地,即形成「36392」產業格局。
(一)做大做強三大主導產業
1. 都市農業及綠色食品加工業
2.文化旅遊休閑康體產業
3. 現代製造業與高端商貿商務服務業
(二)積極發展六大支撐產業
1.大眾民用汽車組裝及零部件製造業
2. 軌道交通設備製造業
3. 臨空高新技術產業
4. 電子信息及電氣製造業
5. 新能源設備製造業
6. 高端國際商務商貿服務業
(三)著力培育三大新興產業
1.新材料
2.新能源
3.生物醫葯
(四)形成九大產業集群
1. 大眾民用汽車產業集群
2. 電子信息及電氣製造產業集群
3. 軌道交通設備製造產業集群
4. 綠色食品加工產業集群
5. 文化旅遊休閑康體產業集群
6. 臨空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7. 住宅產業化研發項目集群
8. 新能源產業集群
9. 新材料產業集群
(五)打造兩個產業示範基地
1.都市型生態農業示範基地
2.住宅產業標准化示範基地 (一)渭河北岸綜合商務區
渭河北岸綜合商務區可以規劃為八個組團,即:
——總部經濟組團。
——會展中心組團。
——商務中心組團。
——文化旅遊休閑中心組團。
——國際購物中心組團。
——領事館區組團。
——文化創意組團。
——濱河居住組團。
(二)周陵新興產業園
周陵產業園規劃為七個產業組團,即:
——大眾民用汽車產業組團。
——軌道交通設備製造產業組團。
——電子信息及電氣製造產業組團
——綠色食品加工產業組團
——住宅產業化項目組團
——新能源產業組團
——新材料產業組團
(三)塬北綜合服務區
塬北綜合服務區可以劃分為五個組團:
——臨空高科技產業組團。
——生物醫葯產業組團。
——科研教育培訓組團。
——文化娛樂及旅遊產品交易組團。
——生態居住組團。
(四)都市農業及文化旅遊展示區
(五)遠景產業拓展區
⑼ 秦漢時期些的經濟特點
秦漢時期的經濟特點 封建經濟的初步發展
1、農業:鐵犁牛耕普及,精耕細作技術發展
(1)耕作方式:西漢趙過推廣耦犁(即二牛抬杠,二牛三人,西漢後期二牛一人,東漢出現一牛挽犁),後來出現了翻土的犁壁,耦犁技術東漢時推廣到珠江流域。漢朝以後,鐵犁牛耕成為我國傳統的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術:西漢時發明了播種的耬車,是近代條播機的雛形;西漢時趙過推行代田法;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為主。
(3)興修水利:漢朝的漕渠、白渠、龍首渠;東漢王景治理黃河
(4)土地制度:土地兼並現象嚴重;東漢豪強地主田莊經濟形成。
田莊的內部,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它佔有大片土地和山林川澤,種植糧食和各種經濟作物,還經營手工業、漁牧業。地主田莊的多種經營,保證了各類生活資料基本上都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依賴外界供應。在田莊里,剝削者和勞動者每每是聚族而居,帶有濃厚的封建宗法色彩。豪強地主利用宗族血緣關系作為壓迫剝削勞動人民的手段。豪強地主的貧困的宗族親戚,大多成為田莊的勞動者。田莊的主要勞動者還有賓客,徒附和奴隸。他們對豪強地主有極強的依附性。田莊的依附農民除了向田莊主交納實物地租外,還要為田莊主服各種勞役。田莊還擁有私家武裝,稱「部曲」、「家兵」,由依附農民組成。他們在農閑時操練軍事,平時為地主豪強看家護院,巡守警衛,戰時則隨豪強地主出征打仗。
2、手工業:
(1)經營形態:漢武帝以後,煮鹽、冶鐵、鑄錢等行業收歸官辦;西漢政府在長安設東西織室(官辦)。
(2)成就:
冶鐵業:兩漢的高爐煉鐵和炒鋼技術,東漢杜詩發明水力鼓風冶鐵的水排。
制瓷業:東漢燒出成熟的青瓷
絲織業:漢時絲織技術已相當成熟,能織出綾、錦、羅、絹、紗等二十多個花色品種。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襌衣享譽世界。
3、商業、交通和城市:
(1)商業:秦統一貨幣、度量衡有利於加強各地經濟的交流。推行重農抑商政策使商業發展困難,加之時間、地點的限制,總體水平不高。
(2)海外貿易:西漢時期開通陸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中國絲綢遠銷亞歐。
(3)交通:秦始皇修建由都城咸陽通達各地的馳道;開通鏈接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的靈渠。
(4)城市:坊市分區,西漢長安東西有市九處。
(5)漢武帝的抑商政策:推行貨幣官鑄、鹽鐵酒專賣、官營販運、物價管理以及向工商業者加重征稅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賈的勢力。
重難點解析
秦漢時期工商業發展的政策及特點
材料一 故待農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寧有政教發徵期會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賤之徵貴,貴之徵賤,各勸其業,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 ……漢興,海內為一,開關梁,弛山澤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傑諸侯強族於京師。
——司馬遷《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
材料二 方今齊三服官作工各數千人,一歲費數巨萬。……三工官官費五千萬,東西織室亦然。 ——東漢班固《漢書》
材料三 「而商賈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操其奇贏,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賣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蠶織,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農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過吏勢,以利相傾。千里游遨,冠蓋相望,乘堅策肥,履絲曳縞。此商人所以兼並農人,農人所以流亡者也。」
——班固《漢書·食貨志》
1、根據材料一,歸納秦漢時期商業發展的情況。
商業有一定的發展,但總體發展水平不高;富足的大商人很多;政府徙豪傑諸侯強族於京師,發展長安的商業經濟。
2、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說明「秦漢統治者大力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反而沒有抑制住商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商業利益比農耕利益大得多,促使眾多人從事商業;人民社會生活的需要及封建統治者追求享樂奢侈的生活,而離不開工商業;漢代「開關梁,弛山澤之禁」,促進商業發展。
⑽ 秦漢時期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農業生物學秦漢時期由於農業生產的需要,天文、歷法、數學等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氾勝之書》,《周髀算經》、《九章算術》、《傷寒雜病論》等著作標志了我國農學、天文學、數學、醫學等達到了新的水平。紡織、機械、冶金、建築、造船等技術也有了較大的發展。造紙術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世界文明做出的重大貢獻。氣象戰國時期我國已經有二十四節氣的全部名稱的記載,西漢初更有了二十四節氣的完整的記述。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積累的氣象知識的重要成果,至今對指導農業生產仍有重要作用。公元前二世紀,我國已有天平式溫度計的記載。歐洲在一千六百多年後才有天平式溫度計。東漢王充已發現空氣濕度與弦的張力變化的關系,這已包含毛發式濕度計的原理。西漢時,在當時的首都長安(今西安市西北)的長安宮的靈台(觀象台)上已設有候風儀"相風銅鳥"。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固定式候風儀之一。漢代我國已有地方向中央匯報雨量的制度。約公元82年,東漢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在《論衡》中根據實際觀察對雷、雨等天氣現象作出了樸素唯物主義的解釋。他在《雷虛》篇中批判了把打雷說成是"天怒"的謬論,列舉五條證據說明"雷者,火也";在《說日》篇中批判了把下雨歸於天神的迷信妄說,指出"雨從地上","雲載而行,雲散水墜,名為雨矣。"東漢崔寔所編的《農家諺》收載了許多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總結氣象知識的天氣諺語,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天氣諺語集。物理學秦始皇統一全國度量衡,對我國古代的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當時採用商鞅方升作為標准量器,標准量器的製作和檢定已相當精確,對現存的量器的測定表明,誤差在1%以內。我國人民很早就把度量衡和音律聯系起來。《漢書·律歷志》載有以固定音調的竹管樂器的管長為長度標准以及以管的容積和管內所能盛的粟的重量作為容量和重量的標准。公元前二世紀的《淮南萬畢術》中載有我國關於透鏡聚焦的最早記載。《淮南萬畢術》中還有關於人造磁體的最早記載以及磁體同性相斥的記載。西漢時我國已有原始的潛望鏡的記載。西漢時我國人民對運動的相對性原理已有一定的認識,西漢末的《尚書緯·考靈曜》中載:"地恆動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閉牖(音有,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覺也。"西漢末年,我國已有關於摩擦生電和尖端放電現象的記載。《春秋緯·考異郵》中載有,經過摩擦的玳瑁能夠吸引細小的物體,《漢書·西域傳》中載有:金屬制的矛的尖端放電的現象。東漢王充的《論衡·是應》中有司南勺的記載。河南南陽東漢墓出土的石刻上有司南勺的圖畫。司南勺是指南針的前身。磁性指示方向器具的發明是我國古代人民的重大貢獻。王充對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他在《論衡》中提出人聲在氣中的傳播和在水波相似的觀點。王充在《論衡》中發揮了關於物質性的"氣"的學說,他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由物質性的陰陽二氣交感變化而產生的。他還提出"天地不生故不死,陰陽不生故不死",這已包含了樸素的物質不滅思想和時間無限的思想。王充的唯物主義自然觀對東漢以後自然科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東漢王符(生卒年代不詳)明確地指出人的眼睛能看見物體是由於物體受到光的照射。水利東漢時我國人民已應用虹吸管引水。秦始皇統一全國後,針對各諸侯國"壅防百川,各以自利"的狀況,採取了"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史記·秦始皇本紀》)的措施,使治黃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公元前219年,史祿(或稱監祿,名祿,姓不詳,史、監都是官稱,生卒年代不詳)主持開鑿了著名的靈渠(在今廣西興安縣),聯結湘江和灕江,溝通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唐代以後又在渠上設置斗門(船閘),使工程更加完善。靈渠溝通南嶺南北水路交通,在歷代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從秦到西漢中期,我國人民在寧夏平原開鑿了許多引黃灌溉水利工程,形成灌溉系統,使荒涼的寧夏平原成為塞外江南。漢武帝時,在關中平原開鑿了白渠等一系列渠道,形成大規模的灌溉區域,使關中地區的農業生產有了很大發展。漢武帝時在今陝西大荔縣修築龍首渠,於商顏山(今大荔縣北的鐵鏈山)開鑿十餘里的隧洞工程,運用了井渠法:"因岸善崩,乃鑿井,深者達四十餘丈,……井下相通行水。"漢代時,我國新疆地區各族人民已開始大規模開鑿"坎兒井"(即井渠)。"坎兒井"適應當地 易滲漏和蒸發快等特點,成為古代新疆地區的主要灌溉設施。公元前132年,漢武帝時由水工徐伯(生卒年代不詳)主持勘測設計自長安通向黃河的漕渠,渠長"三百餘里",三年後鑿成,便利了航運,還可灌溉"民田四萬余頃"。公元69-70年,王景(生卒年代不詳)領導幾十萬民工大規模治理黃河,修築堤防千餘里,採取了裁彎取直、疏決壅塞、建造水門等許多積極的治河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漢代關於治黃的理論研究也有了發展,提出了許多治河方案,如王莽時張戎(生卒年代不詳)就認為黃河"一石水而六斗泥"(近年實測與此大致相同),主張利用水勢沖刷河床等。漢代時,我國人民為了同海潮作斗爭,開始在浙江杭州附近修築海塘。其後,歷代勞動人民在東海岸陸續興建了規模巨大的海塘工程,著名的錢塘江海塘長達二百公里。海塘是我國古代的偉大工程之一。公元204-219年,曹操為了軍事和運輸上的需要,先後派人開鑿了睢(sui)陽渠、平虜渠等許多渠道,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和長江水系。醫葯學秦始皇贏政繼承和發展了秦孝公時期的醫事制度,在政府中設太醫令、太醫丞以掌管醫葯。秦始皇還曾組織醫生編纂整理先秦的醫葯書籍。西漢時,侍醫李柱國於公元前26年整理醫書,共得醫經七家二百一十六卷,經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公元前二世紀,西漢名醫淳於意(公元前215年-?)作"診籍",這是作病例記錄的開始,《史記·倉公傳》中有他所記載的二十五個"診籍"。湖北江陵鳳凰山漢墓和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西漢早期的屍體保存至今均仍十分完整,皮下組織尚有彈性,內臟也保存完好,說明當時已有相當先進的屍體防腐技術。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公元前168年左右的帛書醫書中有關於脈法、灸經和醫方等著作,帛書醫方中載有內、外、婦產、小兒、五官等科五十多種疾病的二百八十多個醫方和二百四十多種葯品,是我國現存最古的醫方。我國人民很早就很重視體育醫療,戰國時的《行氣玉佩銘》(約公元前380年左右)和《莊子·刻意》中都有體育醫療的記載。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畫《導引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療體育圖解。公元25-57年左右,漁民"涪翁"(姓名和生卒年代不詳)是精通針灸法的民間醫生,著有《針經》、《診脈法》等著作,但均已失傳。漢代成書的《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葯物學專著,它總結了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葯物知識,記載了三百六十五種葯物,包括人參、甘草、當歸、大黃、麻黃、黃蓮等大部分現代常用中葯。其中關於用麻黃治氣喘、海藻治甲狀腺腫(卷2)、常山(蜀漆)治瘧疾(卷3)等的記載都是世界上最早的,這些葯物療效顯著,至今仍廣泛使用。甘肅省武威縣東漢墓出土的醫方簡牘中所載的葯物已有膏、湯、丸、散、醴、滴、栓等許多劑型,反映出當時我國葯劑學已有相當高的水平。東漢末年,名醫華佗(約公元141年-?)成功地用口服全身麻醉葯麻沸散進行全身麻醉,作腹腔外科大手術,這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傑出成就。他還創"五禽戲",提倡體育療法。公元196-204年間,東漢末張機(張仲景,約公元150-219年)著《傷寒雜病論》,他收集了許多民間驗方,總結了古代勞動人民與疾病斗爭的經驗,對病理、診斷、療法、方劑等作了全面論述,比較系統地總結了"辨證(症)施治"的原則,把中醫臨床治療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至今仍然指導著中醫的臨床實踐,是中醫學的重要典籍。其中關於肺膿瘍、黃疸、痢疾、闌尾炎等的治療方法以及關於人工呼吸的記載等,都有很高實用價值。地理學公元前一世紀末,西漢揚雄的《蜀都賦》中記載了當時四川地區有"火井",表明西漢時我國人民已發現天然氣井。在四川成都和邛崍(qióng lái)縣出土的東漢畫象磚上的煮鹽圖表明當時可能已利用天然氣煮鹽。約公元347年東晉時成書的常璩的《華陽國志·蜀志》更明確地記載了以天然氣煮鹽。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開采和利用天然氣的國家。西方到公元1668年英國人才開始利用天然氣。西漢時成書的《爾雅》中的《釋地》、《釋丘》、《釋山》、《釋水》等篇對地理和地質現象作了一些記載和分類,反映了當時的地學知識,其中一些名稱一直沿用到現在。馬王堆三號西漢墓出土的公元前168年左右的三幅地圖是我國現存最古的地圖,其中長沙國南境(今湖南、廣東和廣西交界地區)地形圖中的主要城市、河流、山脈與實際情況基本相符,山脈採用類似於現代等高線的畫法,說明當時地圖學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西漢張騫(?-公元前114年)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從我國甘肅、新疆到今阿富汗、伊朗等地的陸路交通,即著名的"絲綢之路"。東漢班超(公元32-102年)出使西域時,也曾於公元97年派遣甘英(生卒年代不詳)到達今伊朗一帶。據《漢書·地理志》載,漢武帝時我國與朝鮮、日本間的海上交通已相當發達,我國海船還自廣東一帶出發遠航至現在的印尼、緬甸、印度和斯里蘭卡等地,開辟了我國和這些國家之間的海上運輸。"絲綢之路"的開辟和遠海的航行,使人們活動的領域更為廣闊,促進了人們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化,對我國古代思想家的樸素唯物主義宇宙論和自然觀產生了一家的影響。西漢時我國勞動人民就航海至我國南海諸島一帶,很早以前就在島上居住和從事生產勞動。近年來在西沙群島等地發現了許多漢代以來的古錢和古瓷器,還發現了唐宋時代的居住遺址。公元前一世紀的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是我國最早的經濟地理著作,記載了我國古代手工業地理和礦冶事業發展的情況。東漢王充在《論衡·書虛》中明確地指出了潮汐與月亮的運行有關。公元一世紀末成書的《漢書·地理志》記述了漢以前疆域政區的變遷概況,是我國最早的沿革地理著作。《漢書·地理志》中有我國關於石油的最早記載。公元132年張衡主持創制的"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台地震儀器。設在當時首都河南洛陽的地動儀,曾准確地記錄了公元138年甘肅東南地區發生的一次地震。歐洲約一千七百年後才有地震儀。化學化工陝西臨潼縣秦始皇陵東側的俑坑中出土了大批身高1.8米左右的陶兵俑和與真馬形體相當的陶馬。陶兵馬俑造型生動,製造精美,體型高大,反映了秦代制陶技術的高水平。公元前二世紀我國已經有煉丹術的記載,這在世界上是最早的。煉丹術的出現在客觀上為化學的發展積累了一些知識。我國煉丹術約於八、九世紀傳入阿拉伯,十二世紀傳入歐洲。我國是世界最早使用殺蟲葯劑的國家之一。公元前二世紀的《淮南萬畢術》中載有雄黃燃燒後的氣體(三氧化二砷和氧化硫)可以殺蟲的現象。漢代成書的《神農本草經》中也有用汞和硫化砷等葯物殺滅寄生蟲的記載。歐洲到1763年瑞典人席勒(Karl Wilhelm Scheele)才製成含砷的殺蟲葯劑。《淮南萬畢術》中還載有從硫化汞中可以提取汞等化學知識。公元二世紀,東漢魏伯陽(約公元100-170年)著的《周易參同契》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煉丹術專著。書中描述了汞有揮發性並能與硫化合,第一次記載了用兩種元素合成化合物。書中還記述了鉛丹(四氧化三鉛)能被炭還原為鉛。他還提出了物質起化學變化時配方比例的粗略概念。建築工程秦始皇時,為了抵禦北方民族奴隸主的騷擾,從公元前214年開始,數十萬軍民在秦、燕、趙等國原有長城的基礎上修築著名的萬里長城,長城"起臨洮(今甘肅岷縣),至遼東,延袤萬余里。"萬里長城是古代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秦始皇時大修馳道,東起山東半島,西至甘肅臨洮,北抵遼東,南達湖北一帶,主要線路寬達五十步,道旁植樹,工程十分浩大,是古代築路史上的傑出成就,加上其他水陸通道,形成了全國規模的交通網。至遲在秦代已有承重用磚,秦始皇陵東側的俑坑中有磚牆, 磚質堅硬。磚的發明是建築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漢代建築已廣泛使用磚,木結構建築技術也漸趨成熟,還有了多種拱頂結構和高達四、五層的樓房。●天文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公元前170年左右的帛書《五星占》中,載有公元前246-前177年間木星、土星和金星的位置,還記載了金星的會合周期為584.4日(今測為583.93日),並已注意到金星的五個會合周期為八年(與今測值只差2天零10小時),表明當時對行星運動的觀察已有相當高的水平。公元前104年,司馬遷(公元前145-?)、平民落下閎(音洪)(生卒年代不詳)和鄧平(生卒年代不詳)等人制定《太初歷》。《太初歷》採用"八十一分法"(即定一朔望月為29天零43/81日)和有利於農業生產的二十四節氣,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統一的較完整的立法。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天官書》記載了五百多顆恆星的位置,還記錄了恆星的各種顏色以及各種雲狀、雲速、雲距等。公元前一世紀西漢時已認識到月光是日光的反射。《漢書·天文志》詳細地記載了公元前32年10月24日出現的一次極光,這是世界上較早的精確的極光觀測記錄。我國古代有世界上最豐富的極光記錄,為研究太陽活動和地磁變化等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漢書·五行志》有世界上關於太陽黑子的最早的記錄。西漢末年我國已有樸素的關於地球公轉的思想。東漢賈逵(公元30-101年)明確指出黃道和赤道有一交角,在我國首先利用黃道坐標系測定天體的位置。他還發現月亮的視運動有快慢,並測定了近點月。東漢張衡(公元78-139年)在《渾天儀圖注》中記載了當時測定的黃道和赤道的交角為二十四度(我國古代一圓周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二十四度換算成現在的角度單位是23.655度,與現在推算公元100年時的黃赤交角23.685度比,相差不過百分之三度);他在《靈憲》中正確地解釋了月蝕的原理,還提出了宇宙無限的思想,張衡對古代天文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公元133年張衡上書要求一律禁絕讖緯說,給唯心主義讖緯說以有力的打擊。公元117年,東漢張衡主持製成的"水運渾天儀",是用水作動力,由復雜的齒輪系傳動的天文儀器,他可以准確地自動演示天體運行的情況,是現代天象儀的前身,這是古代天文儀器的重要創造。"水運渾天儀"還是世界上最早的機械性計時器,歐洲到公元十二世紀才有機械性計時器。公元178-183年間,東漢劉洪(生卒年代不詳)制訂《乾象歷》,於公元223年三國時在吳國頒行。劉洪發現了白道與黃道約6度交角和日月蝕的蝕限,並提出計算合朔(日月相會)、滿月和上、下弦時刻的方法。《後漢書·天文志》載有世界上最早的超新星爆發的記錄。漢代,關於宇宙的構造形成了"蓋天說"、"渾天說"、和"宣夜說"等派別,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以《周髀算經》為代表的"蓋天說"認為天是一個彎曲的蓋子,地也是一個彎曲的面。落下閎、張衡等人總結和發展了當時較先進的"渾天說",認為"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東漢郗萌(生卒年代不詳)所提倡的"宣夜說"認為天沒有形質,"高遠無極",日月星辰都是飄浮在空中的,這是樸素的無限宇宙的概念。●數學公元前一世紀成書的《周髀算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天文數學著作,它總結了我國古代天文學中所應用的數學知識,其中包括直角三角勾股定理的應用和復雜分數的運算。約公元一世紀東漢時成書的《九章算術》是我國較早的傑出的數學專著,內容包括二百四十六個應用問題及其解法,涉及算術、初等代數、初等幾何等各個方面。其中關於多元一次方程組解法的記載是世界上最早的,比印度早四百多年,比歐洲早一千三百多年。關於正負數的概念,正負數加減法則的記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歐洲到十六-十七世紀才有正負數的概念。關於開平方、開立方以及一般二次方程的解法等在世界上也都是最早的。《九章算術》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數學知識的結晶,為我國古代數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冶金公元前二世紀,秦始皇設鐵官管理全國冶鐵事業。漢武帝進一步實行鹽鐵官營,據《漢書·地理志》及《漢書·貢禹傳》記載,當時在全國設鐵官四十九處,礦冶手工業者達到十萬多人。西漢時冶鐵技術有很大的發展。河南鞏縣鐵生溝和南陽等地的冶鐵遺址的發掘表明,西漢時的煉鐵豎爐已有較大規模,有的豎爐高達4米左右。西漢時已使用煤來煉鐵,用石灰石等鹼性溶劑造渣脫硫,並採用了把礦石預先破碎,經過篩選使得粒度均勻的整粒技術。西漢還出現了原始的預熱鼓風設備。這些都是冶鐵技術上的重大進展。歐洲一千多年後才有煉鐵豎爐,十七世紀才用煤煉鐵。西漢時還發明了低溫炒鋼爐,已能煉出較高質量的鋼。河北滿城西漢劉勝墓出土的鋼劍,有的鋼雜質含量、組織均勻等方面已接近現代優質鋼的水平。河南溫縣發現了東漢早期的烘范窯,出土了五百多套各種陶范,許多都是一箱多器或多箱套鑄的陶范。經研究,在澆鑄前已對陶范預熱以保證鑄件質量,並且對造型材料的選擇已考慮到可塑性、透氣性、耐火度和退讓性,母範、外范、內范和加固泥分別採取不同的砂土比例。這些都反映了漢代的殼型鑄造工藝已達較高水平。公元前二世紀的《淮南萬畢術》中載有:"白青(硫酸銅)得鐵,即化為銅。"即硫酸銅溶液與鐵作用而產生銅的置換反應,也就是"膽水(硫酸銅溶液)浸銅法"的基本原理。考古發現,戰國末年至西漢初我國已使用銅和鐵鑄造的齒輪,東漢初年還有了人字齒輪。西漢劉歆(xin)的《西京雜記》卷5中所記載的指南車和記道車(自動記里程的車)都使用了復雜的齒輪傳動系統。●其它技術至遲在西漢初出現的指南車,利用機械傳動結構,使得車體無論如何轉動,車上的指示均指向固定方向,這是世界上是最早的控制論機械之一,是我國古代工程技術上的傑出成就。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了大量西漢初年的絲麻織品,有許多錦、綺、菱紋羅等精美的提花織物,還有凸版彩色套印的印花紗以及多次套染與媒染相結合染成的織物,據分析共有三十六種色象,反映了西漢初期紡織和印染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西漢初有關於利用兩個斗笠從高處跳下的原始降落傘的傳說。漢武帝時趙過推廣的播種機具"耬車"(三行條播器)已具備現代條播器的開溝、下種和覆土等三項基本功能,是古代農具的重要創造。據記載,使用耬車一天可播種一頃地(合今6.8畝左右)。趙過還推廣了牛拉的大型鐵鏵犁。公元前113年左右的西漢劉勝墓中出土的兩套金鏤玉衣,各由玉片二千多片組成。據研究,當時已採用圓片據切割玉片,有的鋸縫僅寬0.35毫米,表明當時已有較高效率的輪軸切割機械。玉片鑽孔採用的是砂鑽法,小孔直徑僅1-2毫米。玉片經過仔細的拋光,表面象玻璃一樣光滑。穿玉片的金絲有的由十二股合成,金絲直徑僅0.08-0.13毫米。這些都反映了當時我國勞動人民工藝技術的高度水平。在河北滿城西漢劉勝墓和河南靈寶張灣東漢墓所出土的弩(nu,一種用機械發箭的弓)機上都有瞄準用的帶刻度的"望山",望山可以提高射擊的精確度,與近代步槍上的定標尺相似。西漢時,我國的耕犁已裝有犁壁。陝西西安、禮泉等地出土了西漢的多種型式的犁壁。犁壁可以使土壤破碎和翻轉,對耕地技術的提高有很大作用。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提花織機的國家。《西京雜記》卷1中載,公元前86-前74年間,陳寶光的妻子(姓名及生卒年代不詳)改進了提花織機,提高了織物質量。《西京雜記》卷1中載,西漢工匠丁緩(或作丁諼,生卒年代不詳)製成當時已失傳的"被中香爐",採用一種幾個環套在一起,無論外邊如何轉動,內部始終保持平衡的裝置。這是我國古代機械史上的重要發明之一,它的原理與現代陀螺儀中的萬向支架相似。歐洲到公元1500年義大利人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才提出類似的設計。公元前一世紀,西漢時我國已有揚去穀子中的秕糠用的風車(扇車)。歐洲約一千四百年後才有類似的風車。《漢書·王莽傳》載,公元9-22年間,曾有人"取大鳥翮(he,翅膀)為兩翼,頭與身皆著毛,通引環鈕,飛數百步墮"。這是人類第一次滑翔飛行的勇敢嘗試。東漢楊孚在《異物志》中記載了我國南方勞動人民利用芭蕉葉等野生植物纖維織成高質量的織物。公元31年,東漢勞動人民已發明用水排以鼓風煉鐵。水排是用卧式(或立式)水輪帶動皮囊鼓風的機械裝置,這是機械工程史上的重要創造,比歐洲類似機械早約一千二百年。三國時水排經過進一步改進後得到推廣,對我國古代冶鐵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西安灞橋出土的公元前118年前的古紙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古的植物纖維紙,經分析,所採用的原料是麻類纖維,製造紙漿時已採用石灰發酵的漚麻方法,原料中還有廢麻,表明當時已用破舊麻布造紙。公元105年東漢蔡倫(?-公元121年)總結了勞動人民的經驗,用樹皮、破布、廢麻等造出了質量較好的紙。東漢末年,造紙已成為獨立的行業。造紙是我們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發明之一,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化作出的重大貢獻。我國的造紙術在八世紀傳入阿拉伯,十二世紀傳入歐洲。公元121年成書的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載有:"……一曰一輪車,……"四川成都揚子山二號墓出土的東漢畫象磚上有獨輪車的圖畫,這些都表明東漢時我國人民已使用獨輪車,獨輪車是古代重要的運輸工具之一。公元186年,東漢時我國已使用"翻車"(龍骨水車)提水。龍骨水車是我國古代重要的灌溉工具之一。秦漢時期我國造船業已有了較大的規模和較高的技術水平。在廣州市發現了秦到西漢初的規模巨大的造船工場遺址,船場採用了船台造船與滑道的基本原理相一致。根據船台的長、寬計算,當時已能建造寬6-8米、長30米、載重50-60噸的木船。至遲到東漢我國人民已發明船舵,廣州東漢墓出土的陶船模型上有舵。舵的發明是造船技術上的重要進步,歐洲一千多年後才有船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