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文化產業走出去的途徑

文化產業走出去的途徑

發布時間:2021-03-04 18:04:25

⑴ 如何利用旅遊讓中華文化「走出去」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中國未來研究會旅遊分會副會專長劉思敏認屬為,文化和旅遊早就越走越近,文旅融合已成現實發展方向。

文化和旅遊部組建後,能有效地消除過去兩部門之間存在的「腸梗阻」,促進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有效協同,實現1+1>2的效果。

⑵ 民營文化企業怎樣盡快「走出去」

萬達文化集團先後成立萬達電影院線、萬達影視製作公司、萬達電影發行公司,形成電影製作、發行、放映的完整產業鏈。其中萬達電影院線目前超過1000塊屏幕,成為亞洲排名第一的院線。作為中國電影產業的龍頭企業,在推動中國電影走出去方面,萬達主要做了三點:
並購形成中國電影全球渠道。商業領域里有一句老話叫「渠道為王」,文化產業也是如此。中國文化難以世界傳播,主要原因是缺乏文化傳播渠道。中國文化產業要想真正走出去,必須下大力氣、花長時間打造傳播渠道。
萬達電影院線雖然在中國領先,但與世界院線巨頭6000多塊、7000多塊的屏幕數相比,規模仍然偏小,單靠自身發展,很難做到世界領先,更無法形成覆蓋全球的網路。
為了做大電影院線規模,推動中國電影走出去,萬達積極並購國外電影院線。2012年3月,萬達與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國AMC影院公司正式簽署並購協議,成為中國企業在美國最大一起企業並購。此舉使萬達文化集團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院線運營商,擁有近7000塊電影屏幕,佔有全球近10%的市場份額。
萬達正與歐洲、澳大利亞的領先院線洽談並購,一旦並購成功,萬達將提前實現佔領世界電影市場20%份額的目標,形成全球性的中國電影輸出渠道。
依靠渠道輸出中國電影。為使中國電影走向世界,萬達在並購AMC公司協議中,明確要求AMC公司每年必須引進3—5部中國電影在美國放映。萬達與AMC公司合作,選擇《1942》、《人再冏途之泰冏》等在中國大受歡迎的優秀影片,在美國影院上映。由於文化差異,以及美國觀眾對中國電影比較陌生,這兩部影片在美國票房不算理想。
隨著AMC公司從2013年起,每年在美國上映3—5部中國影片計劃的實施,美國觀眾將有更多機會看到中國影片,中國電影企業將更了解美國電影市場規律。幾年之後,中國電影很有希望在美國市場打開局面,形成影響。
合作製片傳播中國文化。中國文化要在全世界真正產生影響,不僅靠文化傳播渠道,更關鍵是要生產世界觀眾樂於接受的內容。萬達投資10億元在國內成立影視製作公司,每年投拍十餘部影視劇,力爭創作高質量的影視作品。
在此基礎上,萬達文化集團又成立電影投資基金,選擇世界電影巨頭,合作拍攝全球發行的英語影片。萬達目前已與美國索尼電影公司、迪斯尼電影公司達成框架協議,與福克斯電影公司和獅門影業公司的合作協議也在洽談中。這些世界電影巨頭都具有強大的全球發行渠道,藉助他們的傳播能力,將極大促進中國電影快速走向世界。
堅持不懈的走出去步伐,讓萬達集團嘗到了甜頭。萬達集團從2005年投資文化產業,2012年成立北京萬達文化產業集團。歷經7年發展,萬達文化集團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文化企業,資產達310億元,年收入208億元。根據世界知名咨詢機構羅蘭·貝格發布的2012年全球文化產業50強報告,萬達文化集團在世界文化企業中排名38位。萬達文化集團的業務涉及9個文化行業,並確立明確發展目標,2016年收入達到400億元,進入世界文化企業前20名;2020年收入達到800億元,進入世界文化企業前10名,成為世界一流文化企業。

近年來,安徽出版集團公司始終堅持走出去戰略,大力發展文化產品、文化裝備製造出口貿易和文化服務外包業務。集團已形成了由單一的版權輸出到多元的文化產品出口、由單純的產品貿易到全方位的國際合作、由文化實物輸出到文化資本輸出的文化貿易發展「新格局」。
目前,集團主要從事圖書貿易,如版權輸出、實物出口、期刊落地,以及電子傳媒產品、文化裝備、技術服務、文化創意等出口業務。外貿業務已發展到全球50多個國家,累計實現近23億美元交易額,年均增幅80%,成為國際經貿中的文化企業。具體有以下幾個做法:
加大投入,孵化培育文化經貿產品。安徽出版集團每年至少拿出300萬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文化產品出口,扶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高新技術文化產品,以及合作出版、海外辦廠、服務外包等。產品突出科技創新、突出軟實力、突出文化商業開發和商業文化價值提升等特點,提高文化貿易輻射力。
利用終端,帶動文化內容產品出口。集團以硬體帶軟體,以產品帶內容,推動文化走出去。自主研發生產組裝的各種電子傳媒產品、數字終端產品,如出口歐美的多功能數字終端,都配有集團各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圖書,確保圖書直接進入國外家庭,真正實現文化「走出去」、「走進去」。
主動出擊,增強國際合作吸引力。集團積極參加各種專業交易會,如德國和美國電子展、玩具圖書展等,拓展國際渠道,在產業鏈上尋找新夥伴;利用各大文化專業會展,如深圳文博會等,廣泛邀請國際客商來集團考察、交流、洽談合作。
無縫對接,境外建立文化貿易基地。文化走出去要「走進去」,「扎進去」,「融進去」,才能真正提高影響力。在這方面,建立實體尤其是有規模的實體最重要。集團在全國出版行業率先走出國門興辦印刷實體,目前擁有以俄羅斯新時代印務公司為主體的印刷基地,年銷售收入達500萬美元。在波蘭合作建立出版機構,在斯洛伐克、約旦合作建立文化生產型分支機構和分撥基地及產業園,紮根海外市場。同時,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成立文化國際貿易機構,利用外高橋保稅區這個橋頭堡發展,打造文化貿易沿海總部經濟。
利用新媒體,加快文化貿易模式轉型升級。新媒體、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新聞出版廣電業的大融合,推動文化貿易合作的載體逐步由傳統紙質出版、實體渠道傳播,轉為以媒體網路出版和數字渠道傳播為主。集團通過與國際知名出版機構資料庫和文學網路平台建立合作,充分利用手機、網路、電視等新載體,快速適應產業發展和國際市場文化消費需求,加快文化貿易模式轉型升級。

⑶ 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

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
——一次高質量的思想碰撞和文化交流
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會林文化基金和英文國際期刊《中國文化國際傳播(ICCC)》聯合主辦的第五屆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年會暨「中國文化國際傳播:話語體系與文化形象」國際研討會11月28日、29日在京舉辦。來自各界的海內外學者圍繞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的主題,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學術交流與思想碰撞。
擺脫「文化糾結」
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價值體系
在83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秦伯益看來,當前的中國文化處於一種「糾結狀態」——既有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中華傳統文化,也有明清以來開始傳入中國並且現在仍在傳入的西方文化,還有近百年的革命文化。三種文化的出發點完全不同,又同時存在於當代中國並各自擁有廣泛的影響力。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有如此復雜的文化糾結現象,這三種文化如何取捨,如何融合,從而形成具有當代中國特色的文化價值體系和文化價值理念,是中國文化能否走出去的一個根本性問題。因為當你向別人宣揚你的文化時,你首先要告訴人家你的文化到底是什麼。」秦伯益說。
「在走出去之前,要先想想我們文化本身的質地是不是具備走出去的前提條件。」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周星教授認為,中國文化走出去之所以步履緩慢,是因為我們的文化整合尚未完成,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下文化尚未完成有機結合,因此在走出去之前「先要做好自己」。以電影為例,中國電影為了走出去盲目攀比模仿好萊塢,不僅沒能讓中國電影的文化內涵更加飽滿,反而丟掉了曾經的文化風格和特色,其結果只能是「硬著頭皮往外走,撞了南牆才回頭」。
如何解決中國文化的糾結?中國文化如何做好自己?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黃會林提出「第三極文化」理論,試圖構建起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吸收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元素,區別於歐美文化的中國特色文化價值體系。
回歸信息傳播本位
採用符合國際文化傳播規律的話語方式
「在過去的對外文化交流推廣中,我們的一些方式顯現出產業支撐力不強、文化內涵呈現不夠、思維和欣賞習慣還有很多地方對接不準、市場推廣力不強、可持續發展的後勁不足等問題。」光明日報副總編輯沈衛星認為,應該對傳統的對外文化傳播交流方式進行檢討。
沈衛星認為,對外文化傳播交流,回歸信息傳播本位,高位策劃,智慧傳播,傳播內容要優質,注重主流人群,善於運用多主體方式切入、多元化模式組建、多樣化機制運作的傳播方式。同時,要變趕集式的傳播為嵌入式的傳播,也就是傳播的內容和方式要與周圍環境和傳播對象密切相關,最好是互動式的,只有這樣的傳播才能變得更加個性化、風格化、即時化、深入化。
中國文化走出去雖然遭遇不少挫折,但卻有一個十分成功的案例,那就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第五代導演電影的國際傳播。上海大學影視學院教授陳犀禾說,第五代導演當時的作品全部是傳統和本土題材,更加關注個人的主體性,這恰好為西方觀眾提供了理解異質文化中的中國和中國人提供了窗口。國際文化傳播的規律是兩種文化之間文化形態的互補性,因此我們對外文化傳播不管內容還是形式都要讓他國受眾感受到一種文化上的不同。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夏潮認為,中國文化要走出去就必須要有一批對中國文化充滿高度自信並且能夠令人信服地闡釋清楚中國文化特質的人,「可惜,今天這樣的人太少」。除了建議加強傳播人才的培養,在傳播方式和傳播策略上,夏潮認為有效的對外文化傳播應該是在與其他文化的互動中完成的而不是單向的,同時要認識並尊重不同受眾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習慣,准確轉換話語體系以切合受眾心理。 (光明日報記者 韓業庭)

⑷ 文化產業走出去的根本基點是什麼

好大的題目啊…文化產業要走出去,首先要做到能夠使別人接受我們的文化價值觀回,這就要對答我們的文化進行國際化包裝和運作,並且要體現出我們文化的先進性。包裝和廣告的作用在文化輸出中很重要,如把我們過春節,中秋等習俗進行包裝,向外面宣傳,那麼這將對輸出傳統文化做出一個很好的鋪墊。更重要的是文化產業的實力,比如文化產業中的電影業,如果我們也能拍出好萊塢那種大片,全球都愛看,那麼對文化產業走出去的助力將會很大。

⑸ 中國傳統文化將如何走出去

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在傳播內容上,先術後理,首器次道。海外異域,國情民情迥然不同,文化傳統差異巨大。在國內叫得好、叫得響的作品、項目,在國外不一定叫得好、叫得響;反之亦然。想當然把國內的做法,運用到國際上傳播,很可能適得其反。比如說,在國內傳播傳統文化,我們一般是先從理論上講其重要意義,解決認識問題,然後再著手貫徹實施具體項目。而在他國,相關背景缺乏,文化圈差異帶來的理念截然相異,對我了解有深有淺,感情有好有差,判斷事物的價值標准不一,認知不等於認同,因此或許正好相反:先實施具體的文化項目。如此說來,我們應尊重差異,不強求對方點贊苟同。特別是,不糾纏於文化觀念「形上」的是是非非,而在文化的實證和器物層面上多下工夫,先讓對方感性了解,然後激起其主動的思考、理性的好奇、熱情的學習。
《意見》恰恰體現了這一原則。在例舉的中華傳統文化代表性項目中,大部分具有「普世」的實用價值。有誰能拒絕一個健康身心的需要呢?像我們包含神奇針灸、豐富多彩的醫葯,色、香、味俱全的烹飪飲食,養生技擊一體的武術健身等,頤養了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對其他國度的人民亦大有補益。像園林、戲曲、民樂、書法、國畫等傳統文化藝術,千百年來熏染陶冶出來的精神產品結晶,情感色彩濃厚,如音樂被稱為「無國界的語言」,自然也能讓「國外民眾在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感受魅力」。中華典籍、中國文物聞名於世,更能激起世人探尋文明根源的驚奇。不同文明的交融,一定是先在物質的、感性的表層上相互接觸,然後慢慢深入至神經和骨髓上去。在此基礎上,面對人類共同的問題,放下各自的矜持或傲慢,大家平等坐下來一起研究,然後進行深度的合作才有可能,我們所說的漢學交流、智庫合作、圖書出版,也有可能進一步地展開和擴大。
第二,在傳播方式上,途徑不一,模式多樣。任何文明、文化傳播,都要藉助一定的載體、手段。古代受地理和技術條件限制,各個不同文明板塊來往有限。近代以來,科學技術大踏步提高,國家和民族交流逐漸多了起來,但文明主體的互動染上了大規模殖民和戰爭的色彩。世紀之交,互聯網等新技術、新媒體的出現,正在把人類居住的這個星球變成一個信息瞬間傳遞、擴散的「村落」,構建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中華文化傳播格局」具有了現實的可能性。
2017年1月19日,在中國實學研究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領導幹部學國學促進會主辦,26國學網承辦的「國學孔院行」啟動儀式上,有專家就提出:應結合當地政府和學校的有關文化項目,契入進去,豐富其內容,使活動的單向展開變成一種雙方的需求。我們理解,《意見》提出的「充分運用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文化節展、文物展覽、博覽會、書展、電影節、體育活動、旅遊推介和各類品牌活動」來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一個是我們有較大主動性的文化中介機構或人員:比如說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還有華僑華人、各方面出境人員,我駐外機構、中資企業、遍布世界各地的中餐館;一個是雙方合作開展的活動項目,比如說文化節展、文物展覽、博覽會、書展、電影節、體育活動、旅遊推介和各類品牌活動(這些活動有時我們也可以作為主動的一方);一個是對方主辦的各項文化活動,如果有可能我們也可以考慮參與進去。這樣看來,只要積極性調動起來,並給予適當政策鼓勵甚至資助扶持,機會還是很多的。與某些西方國家文化滲透的圖謀不同,我們不是去故意搞亂別的國家和人民,而是更多地從對方的角度著想,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意見》提出要「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方式」,其中「大眾傳播」強調了文字(報紙、雜志、書籍)、電波(廣播、電視)、電影、電子網路等大眾傳播媒介和工具,受眾龐雜;「群體傳播」相對范圍小,針對的是利益、觀念、目標、關心等因素相互聯結起來的集合體;「人際傳播」專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交流,感官參與度高,可使用語言和大量的非語言符號(如表情、姿勢、語氣、語調)等等。
文化不只是抽象的觀念,還和經濟利益掛鉤。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開始進入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智能生產力時期,文化除了傳統的意識形態和教化功能外,出現文化經濟化、經濟文化化現象。過去是賣產品(成本+利潤),現在是賣品牌、賣文化、賣價值觀。文化產業已成為全球成長最快、利潤最大產業之一。但是,不要說同歐美發達國家比較,就是和日韓相比,我們在世界文化市場的份額也是很低的——這與文明古國的歷史地位、第二大經濟體的現實很不相稱。新世紀伊始,我國的文化產業年年攀升,潛力巨大。為此,要充分運用我們的經濟對外貿易、「企業走出去」前期奠定的基礎,配合國家制定的經濟開放新格局(如「一帶一路」),擴大人文交流,尤其注重「發展對外文化貿易,讓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特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文化產品走向國際市場」,使得雙方受益、多方獲利。
「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與交流新模式」究竟是什麼?恐怕一下子也很難講清楚,雙方都能接受的模式,需要在實踐中磨合、探索。本土化、世俗化本來就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要互通有無、友好協商,切忌自以為是、單向流動。在傳播我方文化活動、文化理念的同時,還應注意發掘和汲取所在國的文化精髓。傳播、交流實質是不同文明的對話。換個角度、換個方位看自身,對我們在今天從形式到內容上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而言,也是一個外來的比對「刺激」因素。當一種文化具有全球性影響和眼光時,對比使它能夠回到對自身的反思和自覺中。
第三,在傳播目標上,虛實結合,互利共贏。所謂「實」,就是讓交流的雙方能夠受益得利;所謂「虛」,就是《意見》指出的「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展示好中國形象」——這是我們單向需要達到的一個目標——它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向對方的好故事、好聲音、好特色、好形象的學習。
「故事」在傳播交流中最富有親和力、感染力。來自於生產生活的故事,富有人情味,傳達的信息可看可聽,大家都樂於接受。如果上升到理論的層面,那就要能作出「打通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匯聚和表徵中國的努力、思考和期望,提煉出中國方案、中國智慧。這有利於我們盡快擺脫「國大聲弱」的困局,構建對外話語體系,使我們不僅身置國際舞台中心地帶,還能在舞台中心發出強音。

⑹ 中國文化產業或動漫企業是怎樣走出去、發展的有哪些例子

以前有西遊記、寶蓮燈,現在有喜洋洋與灰太郎,文化產業要走出去發展還是要靠創新,人物創新、技術創新、故事創新、運作創新。

⑺ 文化強國的途徑是什麼

一、制定和實施「文化強國」戰略,既是中國自身的需要,也是世界未來的需要
現在,我們文化的狀況(我這里說的是文化深層的狀況),實在讓人擔憂。進入近代以後,我們在學習西方文化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由於對自己幾千年文化傳統研究得不深,更由於禁錮過久,面對西方強大的工業、武力,曾錯誤地認為自己的文化一無是處,應該徹底拋棄,於是大口大口地吞食西方文化食品。但是,西方文化食品中,既有豐富的營養,也有過量的激素,食之過久,浸透了我們文化肌體的每個器官,造成了文化肌體的「亞健康」。其主要表現是:在社會層面上表現為對科學技術的迷信,對物質享受的崇拜,對倒退文化的贊賞;在思想領域充斥著二元對立、工具理性、機械論。現在,我們所遇到的種種社會、環境、心理問題,彌漫在各個領域的「三浮」現象(浮躁、浮誇、浮淺),無不與這種激素在文化肌體里發生作用有著密切關系。這種「亞健康」的文化肌體,需要扶正祛邪,為此,必須下很大的力氣,費很長的時間。
那麼,當今世界上的情況又如何呢?現在,我們可以說:曾經給人類作出巨大貢獻的西方文化已基本走到了盡頭,它對解放人類思想、對推動科學技術發展、對社會進步的貢獻和推動力、它的再生機能,都已經枯竭,再也無法給人類做出新的貢獻。人類未來的出路,在於各個民族和國家恢復被西方文化沖毀的自身傳統,以多元文化交融代替一元獨大。這一點已經成為西方思想界許多學者的共識。還有許多西方學者雖然在努力批判他們自己三百年來的文化傳統,而且得出的結論逐漸接近中國文化的理念,但是由於不了解中華文化,所以還是在「隔山唱歌」,雖與中國有所呼應,但並不真切,更沒有聯起手來。因此可以說,中國制定和實施「文化強國」戰略,既是我們自身的需要,也是世界未來的需要。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確有促進世界和諧、人與自然和諧、人自身和諧的豐富內容,其體系之完整、論述之細密、人性之飽滿,為世所罕見。但由於以前我們曾妄自菲薄,毀壞過重,因而傳統文化中的這些優秀內容不為國人和世界所知。今天,我們思考文化戰略,必須要有歷史的眼光、世界的視野、自信的胸懷、創新的膽略。
二、思考文化戰略必須遵循文化發生、發展、壯大以及由興而衰、由衰而興的規律
我們應該和可以採取什麼樣的文化長期戰略?這似乎既不是我一時能夠回答的,就學界來說,也是見仁見智,莫衷一是。我只想說,思考文化戰略必須遵循文化發生、發展、壯大以及由興而衰、由衰而興的規律;必須對症下葯,針對當前文化的狀況和走勢以及未來的可能性。我認為,認識當前文化的狀況和走勢,可以從以下幾個有關文化發展規律的問題入手。
1、文化的長期性和堅韌性
文化的發生與人類的出現同時,因為有了文化,人類才成為人類。文化,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根本標志。孟子說:「人之與禽獸也,幾希。飽食暖衣而無教,則近於禽獸。」他所說的「教」,就是教化、文化、人化——獲得人之成為人的品質。
中華民族的歷史悠久,中華民族的文化比中華民族的歷史記載更悠久。從文化發展史來看,文字發生得較晚,即使最早的文獻中有「口傳歷史」的內容,但實際的文化歷史要比這些記載還要早得多,因為更早的傳說已經不可得知了。所以,後人所有對文化最終之源的追尋,都是猜測多於證據,永遠成不了「信史」。
文化的堅韌性決定了文化的長期性,而堅韌性則來源於文化,也就是人類生活的方式、內容、習慣以及風俗,它一旦形成,就成為人們(部落、部族、民族)生產、生活、相處的基礎和條件,因而必然會一代一代地傳下去,任何外部力量都對之無可奈何。雖然在傳承的過程中也必然有所豐富、變異、發展、衰落,但只要文化符合人們生產、生活、相處的需要,特別是如果形成了人們的信仰和哲學,而這種信仰和哲學又已經浸透在其它種種文化形式之中,就不會被顛覆。在人類古代四大文明中(兩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中華文明),只有中華文明歷盡滄桑而從未中斷,原因就在於此。任何時代的文化都只能在前代文化的基礎上發展,絕不可能突然種植出或移栽來一種全新的文化,原因也在於此。文化的培育是個長久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原因還是在此。
2、教育系統是維護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主幹
民族文化一代一代傳承的方式、方法和渠道是多樣的,但其主幹則只有一個:教育。
從世界歷史來看,人類在蒙昧時期,教育只限於部落、部族中的生活訓練或長輩的教導;出現家庭後,則主要是父祖輩親人的言傳身教;一旦形成國家,一般都會出現學校性質的機構體系,對年輕人進行正規的系統教育。在工業革命之前,世界各國的學校幾乎都是以傳授道德、信仰以及書寫、計算知識為主(韓愈所說的「傳道、授業、解惑」就是對這一階段教育內容和性質所做的概括),生產技能則主要是由長輩進行「現場教學」,手把手,口傳心授;工業革命之後,傳授知識和技能變為學校的主要職能,特別是在政教分離之後,西方學校不再主要承擔培養倫理、信仰的職責,「純知識」、「純技能」成為其主要特徵。
我國從1906年正式開始廢除舊學,興辦「洋學堂」,但是中國人從來重視發揮學校在文化傳承、道德培養中的作用,所以在洋學堂里也講究「德、智、體」的培養,於是學校就成為傳承文化的主要場所(在西方社會,雖然學校不承擔對學生進行德化教育,但是宗教和社區發揮著極其巨大的教化功能,再加上媒體、影視等工具,補充了學校的不足)。
學校對人進行教育具有系統、綜合與形成獨特環境的優勢,所以雖然家庭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但還是要「易子而教」,把孩子送到私學(如村塾、家塾或學校)和公學去學習。
所謂「系統」,即根據學生的年齡施以相應的教育,先重感性教育,漸重理性教育,由淺入深,自成體系。這一教育的核心就是使受教育者成為一個正常的公民,即社會所需要、所歡迎的人,也就是一個完整的人。所謂「綜合」,即文理工法、音體美等課程和課余活動相互配合,形成一個全面、整體的教育。所謂獨特的環境,即讓受教育者進入一個小社會,形成一個特殊的群體,這是一個「自然人」、「家庭人」轉變為一個「社會人」的准備;過群體生活就要接受群體生活規則的約束,這對於將來進入社會是必不可少的訓練;學校進行教學或其它活動,都會有相應的教具和設施,這是家庭難以具備的;另外,學校里獨有的學習、思考、辯論、合作、歡樂的氛圍,也在悄然地對受教育者的成長產生巨大影響。
教育的本質功能是留存、傳承、創造文化的基地。毋庸諱言,我國教育的這一功能從某種程度上說遭到過扭曲乃至摧殘,這在教學領域的突出表現就是沒有把學生和教師當作一個「人」來培養和提高,而是當作了機器——將來生產物質產品或從事某項業務的機器。機器只能生產,只有「人」——具備了優秀文化的「人」才能創造。如果學生在16年(從小學到大學本科)或24年(從幼兒園到博士)中成長為一個「全人」、一個可以進行創造的人、一個符合他所處的時代所需要的人,那時學校的本質功能就實現了。
3、社區文化+家庭文化的巨大滲透作用
在現代社會,我們在文化傳承和文化建設中不能忽視了家庭和社區對人的影響。廣義的社區包括行業,例如學校、軍營、企業等。這里所說的社區是狹義的,指農村的鄉鎮、城市的街道或居民小區。舊式的街道弄巷,左鄰右舍相處多年甚至成為幾代世交,彼此熟識;融洽的關系、共同的愛好、互助的風氣,已經構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小區」,這對人的成長有著無形而巨大的影響。我國城市和農村的現代化和城鎮化,極大地提高了人們居住條件的質量,但也把固有的社區打散了;新的社區成了缺乏文化的聚居地。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能夠從中獲得文化營養的,「八小時之外」就只有家庭了。試想,現在當一家人要從這個小區的大樓中遷往另外一個小區的時候,還會像從小巷子里遷出時那樣對鄰居戀戀不舍嗎?社區文化和人的關系,亦即社區文化與家庭日常生活的關系最為密切;一個社區文化的形成,在自覺營造的前提下,也需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放慢了或忽略了社區在文化建設與傳播中的作用以及對人的道德養成、培育良好習慣的功能,是很大的損失。
4、考察文化的狀況
我認為,考察一種文化的狀況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文物保護和利用的情況;二是學術研究的情況;三是百姓在認識上、實踐上認同的程度。
文物,包括地上的和地下的文物遺存,當然傳世文獻也在其中。這些是傳統文化的物化形式。雖然我們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劫難,但是現在地上的原有文物,基本恢復了過去的規模;新發掘的文物日益增多,保護得也很好,在文物的適當利用方面也積累了一定經驗。
學術研究,因為曾經停頓多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們不僅落後於鄰國如日、韓,即使和台灣地區比,也有相當差距。近二十年,這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研究的范圍、研究隊伍的規模、經費支持的力度和成果的水平,都有了極大的提高。雖然在有些領域和國外還有差距,但就總體而言正在接近國際水平。我設想,再給我們十年二十年,一定會整體達到國際水平。
百姓認同情況,實際是優秀傳統文化內化程度的體現,也可以說是優秀傳統文化生活化的反映,是自身文化強不強的最重要的反映。但這卻是當前最讓人憂心的一點。我想這似乎無需我來論證,人們可以舉出生活中的無數實例。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很多,探究和論證起來可以寫若干本書。我只從一個學人的職責角度說,優秀傳統文化不是擺設,不是只供學者研究的對象,而是養成民族靈魂的最好營養。如果一種文化產品,只存在於博物館中,一種文藝形式,只存在於舞台上,那麼我們就可以說,它們已經死亡了。同樣的道理,如果傳統文化只存在於學者的書齋里或研討會上,那麼我們也可以說,它已經死亡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純學術化」是件極為可怕的事情。避免之道,就學者而言,能夠並應該做的,就是應該有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中小學校,走進城市社區,走進村村寨寨,做些傳統文化「掃盲」的工作,喚醒實際還存在於人們心中的文化基因;同時,有越來越多的學者為工人、農民、學生寫些通俗的讀物,並和文化創意工作者合作,把看似深奧的道理用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用人人能懂的話語展現出來。話又說回來,普及、通俗化的工作並不好做——只有深入,才能淺出;唯有淺出,才能繼續深入。
5、宗教的補充作用
六中全會《決定》提出,「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文化繁榮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那麼,如何看待宗教在當今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呢?
從宗教發展史來看,宗教幾乎和人類同齡。宗教起源於人類對未知領域(人的自身和宇宙的奧妙、事物的不可預測)的恐懼和敬畏。當人自知是人而不是其他什麼的時候,即自覺到自身存在的時候,生與死就成了他最關心的問題。於是人類自己創造出了宗教,給上述問題以種種解答,目的是給自己以安慰、寄託和期望。
例如猶太教和由它直接地和間接地派生的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都信奉一個超靈驗的、絕對的、創造了除其自己之外的一切的神,神要求人信仰它,按它的啟示行善,懺悔自己的罪惡,死後就可以進入天國,回到神的身邊,否則就要淪入地獄經受種種苦難。這樣,宗教對其信眾而言就具有了無比的神聖性和吸引力。
又如佛教,不重在說明宇宙的起源,所以佛經上常說「無始無終」,一再講述「無始以來」的事。釋迦牟尼不是神,而是古印度迦毗羅國凈飯王的太子,名悉達多,生於迦毗羅城的嵐毗尼園,母親名摩耶,產後七天去世,太子由其姨媽波闍波提撫養。釋迦牟尼出生在人間,成長在人間,求法於人間,悟道於人間,涅槃在人間,遺骨(舍利)留傳在人間。所謂「佛」,即覺悟之義。悟什麼?即參悟人生和宇宙的規律,把握正確對待生與死、己與他的態度和方法。在佛教看來,萬事萬物俱有因果,即「緣起論」,無無因之果,也無無果之因。由此要人們看透人生之苦的原因,把握消除苦的方法。可見,佛教是重視現世的,不同於完全寄託於彼岸的猶太教等。
不管是「神啟」式的宗教,還是「覺者」教導的宗教,歸根結蒂都是對人的關懷,只不過它們都「聚焦」於「終極關懷」,即對人生最大的事——生與死的思考和從苦中解脫,以及與此密不可分的對宇宙終極的關注,並給出本教本宗的答案。各個宗教的所有教義,幾乎都是從這一點引申出來的。為了到達天國或解脫生老病死之苦,就需明了天人之理,需要行善,需要和平。
歷史上,各種宗教在長期佈道、發展、變革過程中,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理論體系,積累了大量經典和歷代智者對經典的解釋,同時極大地影響了世界各地的文學、藝術、哲學和科學的發展,以致深深地根植於人們的生活和心裡。因而可以說,宗教是一種文化,是直接作用於人心的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就起源而論,沒有宗教也就沒有文化。中國也不例外。因而在弘揚、發展中華文化的時候,不能忽視宗教。
我國固有的宗教只有道教;佛教經過自漢至唐與中土文化的磨合,已經中國化了,也應該視為中國原有的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進入中國短則數百年,長則上千年,也已經適應了中國的國情。因而中華文化中的包容、和合、尊祖敬宗、利己利他,以及仁、義、禮、智等觀念已經不同程度地被外來宗教所吸收。而宗教的哲學思辨、對自然的敬畏、對死亡的相對淡定(包括薄葬),也在融入中華文化。
但是,宗教從來具有兩面性,即促進社會和諧的一面和不利於和諧的一面。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凡是盛世王朝,都是既充分發揮了宗教積極的一面,又制約和限制其消極的一面。現在的問題是,由於對宗教的種種誤解和懷疑(其中有些則是宗教自身建設不足造成的),影響了對宗教特質的深入研究,在制約它和使它發揮作用兩方面都有加強的空間。如果我們能以史為鑒,總結、借鑒歷史上成功的和失敗的經驗與教訓,把宗教作為補充,對管理的方法做必要的調整,那麼也必將有利於新文化的建設。總之,在考慮文化戰略的時候,不能忘記了宗教這一領域。
6、文學藝術的優越性和局限性
當人們談到文化的時候,首先就會想到文學藝術。因為文學藝術能夠形象地、生動地顯現時代精神以及人們的願望和對過往的記憶,「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因此,人們普遍喜愛文學藝術,需要文學藝術,因而文學藝術對民族文化素質的提高能起到很大作用。這就是它的優越之處。
但是,文學藝術也有其局限性。一是創作周期比較長,往往是回憶式的敘事。二是反映時代精神的方式是曲折的,它拒絕直白式的說教,所以對創作者和欣賞者的知識、文化水平有較高的要求。雖然娛樂性的藝術常常能為一般大眾所歡迎,但是如果創作者沒有對生活和時代的深刻理解,沒有較高的道德修養,就容易走到媚俗的路上去,不僅不能提高受眾,反而會適得其反。三是成本相對於其它文化傳播方式普遍較高,有時難免受到一些客觀條件限制。
文學和藝術本屬於人民大眾,人民的生活和創造是文學藝術的源泉,也應為大眾所享用,但是在當今市場經濟環境中,容易成為「小眾文學和藝術」。如何盡量迴避文學藝術的局限,在大眾文化的發展中逐步創造、豐富新文化,這是個極其重要的課題。
當前,我國正在積極進行的文化體制改革和各級政府強調的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就是在這一領域所採取的戰略措施,就是為讓所有人民能夠享有文化,為未來開辟道路。
三、一旦中華文化能夠大踏步地「走出去」了,就意味著中華文化之身已經強健了
任何文化的弘揚、發展,最重要的是要處理好兩件事:一件事情是牢固地樹立文化的主體性,這種主體性應該存在於人們的心中和日常生活中;另一件事情是自覺地與異質文化進行接觸,通過接觸,了解、理解、欣賞、學習對方。
文化的開放性和主體性,是辯證統一的。沒有主體性,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就沒有根基,沒有主見,在與異質文化接觸時,就可能或發生不應有的沖撞、抵制,或者走向另一端,良莠不分,囫圇吞棗,盲目信從,最後失去自我,不知「『我』是誰」。反過來說,如果文化不開放,不自覺地與異質文化接觸,就會故步自封,久而久之,文化就要凋敝;而文化不強,國家也將衰落,近三百年的歷史就是最好的說明。
文化「走出去」,是文化自覺的集中體現。從19世紀後半期起,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都是因為接觸了西方文化而催生的,但都是外國人或國人介紹進來的,包括馬克思主義,也是俄國十月革命給我們送來的,我們是被動中的主動或主動中的被動。現在,六中全會《決定》提出:「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這可能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第一次把「文化走出去」提到全體國人的面前,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其根本的原因是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實力強了,我們的文化開始自覺了。
當前,中華文化「走出去」,還面臨著諸多困難。一是現在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國文化已經統治了全世界,中華文化別具一格,是個「例外」,常常被視為「異類」加以拒絕。二是西方對中華文化的偏見根深蒂固,動輒說我們在搞「價值觀輸出」(這本來是個偽命題,在此不詳述),刁難、抵制層出不窮。這種情況一時難以改變。三是我們還不善於用外國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和話語,客觀地介紹中華文化以及當今中國。最近幾年,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情況有所好轉,一個突出的表現是孔子學院已經遍布五大洲的105個國家。西方評論說:這是西方主流社會能夠接受的中國唯一的文化產品。這一經驗值得認真總結,以便讓它在中華文化和各國進行綜合交流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中華文化「走出去」,自古就有,但那不是自覺的,是隨著商品、移民或戰爭自然流出的。當中國積貧積弱,或在世界經濟中沒有地位的時候,即使自覺地向外介紹,也不會引人注意。現在開始自覺地向外走了,但還不是「大踏步」,只是「小碎步」。要想「大踏步」,還要走相當長的路:一是要等中國真正強大起來,中華文化強大起來;二是要學會「大踏步」。
文化交流大體有三個層次和渠道。第一個是政府間的交流,主要是因時、因地、因人(對象),圍繞著國家間的利益進行。這種交流決定著國家間的政治關系。第二個是學者間的交流,這種交流學術性強,參與者寡,但卻直插文化根底,接觸彼此的價值觀、世界觀、倫理觀,其影響久遠。這種接觸的成果可以觀照文化的所有領域,真正了解對方的「心」和「根」。第三個是大眾間的交流,也就是現在開始常提到的「公共外交」。商貿、旅遊、留學、演出、體育競賽等都屬此類。
我認為,在這三個層次或渠道中,最重要的是第二個。因為學界的交流可以超越政治和意識形態;上可以影響各自的決策者,下可以影響大眾,而且是在文化的根本上產生影響。現在,我們的情況恰恰是這方面薄弱。因為我們對自己文化的研究還不夠深廣,同時,研究文化的學者90%以上不能用他國語言進行交流,即使交流,也缺乏與異質文化交流的話語技巧和應對方法。這都是長期封閉的後果。最難的是第三個層次或渠道。在大眾交流(公共外交)方面,現在參與的人不少,但是懂得或精熟某種形態文化的較多,了解文化與交流規律的較少。這是由於一般遊客、文化工作者曾經受到教育體制的局限。
總之,在我看來,中華文化「走出去」是必然之勢,實施「文化強國」戰略,目前一個重要的任務就要把這件事擺到重要議事日程上,加大力量。但是,以前我們並沒有做好相應的准備,因此,近年我提出了「固本強身,走向世界」和「小步快走」的想法。其意思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速度可能決定於國家經濟實力和在文化「走出去」投入的多或少;而效果的大小、影響的深淺,則基本上決定於我們自己的文化建設和研究的水平。有前一點,所以可以快,有後一點,所以只能是小碎步,不是我們不想大踏步,而是大不起來。一旦中華文化能夠大踏步地「走出去」了,就意味著中華文化之身已經強健了;而「走出去」也會影響和促進「固本強身」。
(作者為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⑻ 為什麼實施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

近年來,我國文化「走出去」取得了很大成績,對外文化貿易發展較快,中外文化合作方興未艾,一些文化企業在海外落戶。文化「走出去」正成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助推器,是提升國家形象和軟實力的有效途徑。

中國文明曾對世界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升,燦爛悠久的中國文化正越來越引起世界新一輪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為當今世界時尚和文學、影視作品提供了創作靈感,成為熱門題材。世界許多國家人民的生活也都在或多或少地受著中國文化的影響。這一切說明,世界需要中國文化,中國文化「走出去」是大勢所趨,歷史的必然。

但是,應該看到我國文化還遠不是國際主流文化,文化競爭實力與日益增強的綜合國力、經濟實力很不相稱。有資料表明,在世界文化市場上,美國佔43%,歐盟佔34%,亞太地區佔19%,其中日本佔10%,澳大利亞佔5%,其餘4%才屬於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亞太地區國家。我國的電視節目、報刊及通訊社的報道在國外「落地」的不多,「落地」之後觀眾、讀者也不普遍,特別是在華人圈以外的影響力比較有限。這種狀況直接決定了我國在國際話語權格局中居於劣勢,我們的聲音往往被西方強大的話語所淹沒,我們的主張得不到全面宣示,我們的利益缺少可靠的輿論保障。很多國外民眾對中國、中國人、中國文化知之甚少、存在誤解,有的國外民眾對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改革開放以前甚至是解放前。甚至一些國家利用強勢文化力量詆毀中國的核心價值觀,干涉中國內政外交,渲染中國落後的方面。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完全可以而且必須理直氣壯、全面客觀地向世界展示我國的真實情況,展示我國各族人民的精神風貌,展示我們的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念。要實現這一目的,就必須毫不畏懼、毫不動搖、毫不鬆懈地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

我國文化「走出去」,國內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壯大是最根本的基礎。要深化文化體制文化改革,把握時代發展方向,弘揚傳統文化魅力,吸收現代文化精髓,融合各國文化特色,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確立適應時代和國情世情、具有普遍價值的核心文化理念,使中國文化始終保持鮮明的時代性、本質的先進性、強烈的感召力,提供治理全球性問題的不同理念和思路,佔領國際文化的制高點。

我國文化「走出去」,要更多地展示我國現實情況,展示我國各族人民當代精神風貌。客觀地說,我國「走出去」的更多是傳統文化,這一方面是因為傳統文化本身的魅力,另一方面也是符合了西方獵奇的心理。我們的戲曲表演在海外引起轟動,更多的是因為中國的傳統服飾、布景及演員的奇特步法和優美動作讓他們感到新鮮好奇,而並非他們真正看懂了戲,真正與劇中人物產生了共鳴。其結果是外國人,主要是西方人記住了熊貓、中國結、舞獅子、氣功武術等中國符號,卻依然對中國社會存有偏見和誤解。因此,我國文化「走出去」應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讓世界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一個當代的中國,一個發展中的中國。

我國文化「走出去」,是一個長期發展、逐步積累的過程,必須科學謀劃,制定長期規劃,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開展文化傳播和交流。在文化「走出去」的路徑方面,應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進行梯度擴展。亞洲地區特別是周邊國家,與我們血脈相連、文化相近,對我國文化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和較強的認同感,可以作為我國文化「走出去」的首選目的地。非洲、拉美國家政治上與我互信,對我國經濟社會建設經驗有濃厚的興趣,雙向交流日益頻繁,可以作為我國文化「走出去」的第二級目的地。歐美國家目前居於國際文化主流,中國的硬實力尚不具備使其認同社會主義文化的力量,我國與歐美國家文化交流的重點應放在有效展示、溝通理解、求同存異上。

我國文化「走出去」,要遵循市場規律和文化傳播規律,有針對性、講究策略。要研究如何克服文化差異、思維差異、語言差異,以其他國家民眾樂於接受的方式、能夠理解的語言、喜聞樂見的媒介開展文化傳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加快我國傳媒全球覆蓋步伐,提升我國傳媒的話語權。要擴展文化傳播的方式,充分發揮網路、電子圖書、動漫等新媒體新技術的作用,擴大受眾范圍。要重視文化內容建設,使「走出去」的文化有吸引力、有品牌度、有穿透力,能夠引起國外民眾的共鳴。

我國文化「走出去」,要與經濟「走出去」齊頭並進,形成「雙輪驅動」、互補互促的良好局面。要把經濟「走出去」的每個企業、每個自然人都視作中國文化的傳播者,把所有國際經貿交往活動、項目都作為中國文化的載體。要積極提升「走出去」的企業和個人的素質,在境外很好地履行社會責任,為中國形象和中國文化加分。文化活動要為經濟活動搭台,經濟活動也要助推文化傳播。要把在境外舉辦的經貿活動與文化活動很好地統籌結合起來,架文化之橋,拓經濟之路。

我國文化「走出去」,要統合各方面的力量,建立起科學合理有效的統籌協調機制,執行統一的文化「走出去」策略,充分發揮文化、外交、商務、旅遊、體育等部門及民間組織的積極作用。要加大對文化「走出去」的投入,提升國民素質,挖掘文化交流渠道,建立文化貿易網路,幫助有關機構、個人和企業開展國際文化交流和文化貿易。要用好世博會、奧運會等大型國際交流活動平台,強化中國展示的文化內涵,藝術化地傳播核心價值觀。要特別重視民間組織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使其發揮對外聯系廣、工作形式多樣化的優勢,「潤物細無聲」地傳播中國文化。

我國文化「走出去」,任重而道遠。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和對外交往的日益深化,為文化「走出去」創造了越來越有利的條件。我們要抓住歷史機遇,大力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勇敢地參與國際文化競爭,不斷壯大力量、擴大影響,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做出貢獻。

⑼ 在一帶一路中,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是中國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強化與周邊國家經濟、貿易和文化合作的客觀需要,是影響和優化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秩序和格局的一個大手筆。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內容,有必要「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相關問題作出思考。
a
「一帶一路」戰略對文化發展的意義和作用
在我國政府發布的「一帶一路」建設願景和行動文件中,特別強調倡導文明寬容,尊重各國發展道路和模式的選擇,加強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求同存異、兼容並蓄、和平共處、共生共榮。可以說「一帶一路」既是經濟戰略,也是文化戰略,這一戰略的實施對於中華文化的繁盛崛起、自信自強和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帶一路」是經濟貿易與文化發展的雙核戰略。無論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都蘊含著以經濟合作為基礎,以人文交流為支撐,以開放包容為理念的重要內容。各國間的關系發展既需要經貿合作的「硬」支撐,也離不開文化交流的「軟」助力。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帶一路」不僅是我國當前對外開放的經濟戰略和外交運籌,更是實現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文化戰略。通過實施這一戰略,以進一步深化與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與貿易往來,促進區域合作,實現長遠發展,使沿線各國都可以吸收、融匯外來文化的合理內容,促進不同文明的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一帶一路」為文化產業開拓市場提供了歷史機遇。文化消費需要廣闊的市場,消費主體越廣泛,文化的傳播就越廣泛,文化的影響力就越大,文化產業的市場空間也就越大。「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各國、各地區、各民族人民交流更為密切,為各種優秀文化及和諧發展、和平共處理念的傳播提供了途徑,同時也為文化消費、文化產業跨越國界開辟了道路。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需要發揮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優勢,同時也要求文化產業積極主動地參與國際分工和轉型升級,進入全球文化產業價值鏈的更高層次。從這個意義上講,文化產業作為文化與經濟雙核戰略結合的重要載體,在實施「一帶一路」和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中將發揮出突出的作用。
「一帶一路」為各國文化融合創新疏通了渠道。不同的經濟發展程度和社會政治背景,使得各國、各地區的文化具有豐富多彩的特色,多樣化、多元性意味著差異和矛盾,這種差異和矛盾在帶來更大變數的同時,也帶來更大的文化發展空間,因為文化發展的動力機制正是文化交流、碰撞、融合、創新。在幾千年的歷史演變中,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外交流中凸顯著民族個性的同時,也受到域外文化的影響,正是在這種撞擊與交匯中實現著自身的生長和創新。「一帶一路」戰略對於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意義也在於此。因此,「一帶一路」建設的著眼點是各相關國及背後多元文明的群體性復興,是建立在文明融合而非文明沖突的立場上,是以文化的交流交融為經濟建設搭橋鋪路並提供價值引領和支撐。這就要求各相關國家必須加大文化的對外開放水平,通過文化的傳承、交流和創新,使古老文明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的活力,這種交融也將為區域經濟一體化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與社會基礎。
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推動文化走出去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推動文化走出去既是一種宏觀的戰略布局,又是一種實踐推動,需要作出頂層設計和一系列的戰略規劃,以下幾個問題必須予以關注。
改變單向傳播的傳統方式,形成雙向互動的合作格局。在當今國際形勢下,文化走出去已經不再是單向從內向外的過程,那種一廂情願地靠強勢推廣和單向宣傳的傳播方式,往往欲速而不達,影響文化走出去成效,甚至影響到國家間的政治倫理互信。文化是互動的,要打破簡單強調以我為主的單向傳播方式,即便是一方的文化走出去,也需要在共同交往、理解尊重和互利共贏的基礎上進行。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帶一路」戰略並非簡單地復制古絲綢之路線路,而是要注重依靠區域主體自身的文化特點、發展特徵、資源與制度稟賦的優勢以形成發展合力;不是通過一套無差異或標准化的市場准入、經營模式、管理程序來挖掘各自的競爭力,而是承襲其商貿往來與文化交流功能,實踐一種「合作導向的一體化」,推動文化、經濟等各種資源要素在更廣闊的范圍內進行配置和結構優化。
改變單純外宣的非市場方式,形成貿易共享的經濟形態。當前,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與科技日益緊密結合,文化日益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和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特別是文化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文化流動的基本形式,文化產品和服務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中國在全球產業競爭格局中,文化創新的「量」與「質」都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據統計,國際文化市場構成為美國43%、歐盟34%、日本10%,而中國則不足4%。要想推動中華文化真正地走向世界,經濟貿易是比單純的外宣途徑更為有利的渠道。
我們有一些文化項目在少數西方國家遭遇抹黑和抵制,不可否認是有人出於政治目的,但同時也應該看到我們自己缺乏「產品競爭意識」。商品生產和消費按照國際市場規則參與競爭,附加文化價值觀念的推廣,不僅會形成共贏的局面,還會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去年,國務院先後出台《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和《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兩份文件。今年,文化部、財政部正在共同研究編制《絲綢之路文化產業戰略規劃》,目的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文化產業國際國內合作機制,促進各國、各地區文化產業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以文化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來提高我國對外文化貿易發展質量,通過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以經濟貿易的方式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改變主體單一的參與方式,形成活躍豐富的交流層次。在推動文化交流的過程中,以往政府並沒有充分利用和整合民間的跨國企業、智庫和國際公關公司、非政府組織等公共外交資源。中國民間組織和公民個人對於文化走出去的參與無論從意識還是從行動上都遠遠不夠,而通過文化貿易和國際傳媒渠道走出去更是剛剛起步,傳統的政府主導的文化交流渠道在文化全球化下顯得過於單一,其效果也值得進一步探討。同時,作為企業本身,在對外貿易中所帶去的產品文化、企業文化、價值文化也遠遠不夠,在快速推進「走出去」過程中過於粗放,在一些國家留下負面印象。
因此,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要合理界定和發揮政府、企業以及智庫、行業協會、對外貿易協會等非官方組織的作用。要樹立文化企業貿易投資合作主體的地位,引導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參與,強化企業文化責任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同時,大力培育發展包括智庫、行業協會在內的社會組織,通過商品、服務、媒介、教育等文化走出去的不同載體,形成政府支持鼓勵、文化企業為主體、各種團體組織共同參與的局面。
c
關於推動文化走出去戰略舉措的思考
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既需要有宏觀層面的深層思考,還需要作出實踐和操作層面的合理運作和科學安排。
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資源。只有全面而准確地表現深厚的傳統文化資源和豐碩的當代文化創新成果,才能更好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為人類文明做出中國獨特的貢獻。一是要研究沿線各國風土人情、民族習慣、文化淵源、審美趣味和時尚潮流。充分考慮各種文化背景下的消費習慣和風俗因素,研究國外不同受眾群體的文化傳統、價值取向和接受心理,找到他們的關注點和興趣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適銷對路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形成文化名牌,使中華文化不但能「走出去」,而且能「走進去」,最大限度減少「文化折扣」現象。二是要發揮各國的比較優勢。充分挖掘「一帶一路」的歷史文化遺產,引導和動員民間力量開展豐富多樣的文化交流活動,支持沿線有關國家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在堅持其獨特價值觀和文化特色的基礎上實現內容和載體的創新,發揮各國在文化資源、製造、資本、人力等多方面的比較優勢,將各自的潛在優勢轉化為實際發展成果,實現互利共贏、共同進步。
增強文化企業的競爭能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市場主體是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關鍵環節。一是推動文化企業做好「走出去」的心理准備。必須事先熟悉國際商務的各種通行慣例和規則,對沿線國家或地區的政局狀況、法律規章、風俗人情等充分了解,同時,為提高屬地化水平,有必要盡可能多地了解當地的社會風氣、人際關系、環境意識等特點特色,善於運用國際語言融入和開拓國際市場。二是提升產業層次、產品質量、科技含量、供應鏈管理和品牌打造能力。文化企業必須適應當前在國際價值鏈中位置的上升勢頭,順勢而為地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與層次,並最終形成綜合性的優勢。三是推進文化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培育新的文化業態,培育一批外向型骨幹文化企業和大型文化中介機構,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大力打造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品牌,增強走出去的文化競爭力。
突出資本帶動的整合優勢。資本走出去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但目前文化類對外投資佔比還很小,資本要素在文化貿易領域還沒有形成規模。一是要形成以資本走出去帶動優質文化產業和文化產品走出去的思維,鼓勵文化企業創新投資方式,加強文化出口平台和渠道建設,走出去開展並購投資、聯合投資,擴大境外優質文化資產規模,為文化產品和產業走出去奠定基礎。二是探索設立對外文化產業基金,加強「一帶一路」在文化領域的金融合作。人民幣跨境結算、規劃區域金融中心、籌建亞投行、設立絲路基金等工作的推進,為「一帶一路」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在此基礎上有必要探索設立對外文化藝術產業基金,圍繞重點文化產業和重點項目,推動文化資源有效配置、生產要素合理流動、文化市場深度融合,形成絲綢之路文化產業發展金融布局。
注重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當今社會是技術統治時代,很多文化變革、文化創新往往是技術發展和突破所帶來的。創客、「互聯網+」、工業4.0等體現了經濟未來發展的趨勢,也代表著「一帶一路」的建設方向。加強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提高文化的傳播力、表現力,能夠使文化產品更有力地影響世界、造福人類。一是要推動有關科技領域先進、共性、關鍵技術成果向文化領域的轉化應用,創新文化產品及服務模式,提升文化產品的科技含量。二是運用互聯網思維帶動文化與科技融合。互聯網改變了社會生活,也逐漸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在推動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發展中,要堅持平台為王和內容為王並舉,不斷推動基於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創新,推動專業垂直、o2o模式、股權眾籌以及在線參與等新興模式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主流。
發揮貿易平台的帶動作用。建設「一帶一路」,推動文化走出去要推進各種國際化、外向型經濟文化交流平台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是繼續辦好文博會。在中宣部和相關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深圳文博會自2004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11屆,累計總成交額超過1.3萬億人民幣,其中出口額累計超過1100億元。要繼續推進文博會的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建設,擴大文博會的品牌效應,優化集中展示、交易和信息平台的功能,為促進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和促進「一帶一路」建設發揮新的積極作用。二是推進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建設。發揮北京、上海、深圳三個國家級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從不同層面吸納集聚文化貿易資源,創新體制機制,提供全產業鏈服務,使之成為功能完善的對外文化貿易服務鏈和國際文化貿易政策創新試驗區,成為文化企業邁入國際市場的助推器。(作者系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研究員)

閱讀全文

與文化產業走出去的途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