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恰當的開發、利用會損害傳統文化內在的功能與價值;(2)有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正確態度,不利於傳統文化的保護、繼承和發展;(3)扭曲傳統文化的內涵,不利於文化的創新;(4)不利於傳統文化內蘊的中華民族精神和感召力的發揚;(5)有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利於發展先進文化 。
B. 中國有哪些文化產業方面的成就
近日,在深圳閉幕的第一次全國文化系統文化產業工作會議上有一則消息
: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迅猛,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據國家統計局測算,截至2003年底,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從業人員1274萬人,占城鎮從業人員的5.0%,實現增加值3577億元,佔GDP的3.1%。從就業總量而言,文化服務業就業人員規模已經超過批發和零售業;從經濟總量而言,文化服務業的經濟總量與房地產業大體相當。
聚焦:文化產業的「金飯碗」
今天西方發達國家出口最多的已經不是它的工業和農業產品,而是批量生產的大眾文化產品。已經進入後工業社會的西方發達國家,人才已更多地從製造業向信息產業、服務業、媒體和娛樂業等這些聽上去不那麼「硬」的行業轉移,甚至是大規模進軍。人的發展也逐漸回到對人本身的關注,在時間和金錢的支出上,也從衣食住行流向文化娛樂。過去,娛樂是短暫的「放鬆、加油和充電」,文化藝術則是衣食無憂的知識精英們的精神活動,而現在,它成了人回歸自身的一種途徑,是人在文化層次上的一種精神生活。文化產業在新經濟的環境下得到蓬勃發展,有人稱之為「文化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產業大致經歷了上世紀80年代的自發萌動、上世紀90年代的起步探索和新世紀的培育發展三個階段。近幾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黨和國家明確將發展文化產業作為新時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任務,我國文化產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據介紹,目前我國文化系統的文化產業已初步形成了演出業、影視業、音像業、文化娛樂業、文化旅遊業、網路文化業、圖書報刊業、文物和藝術品業以及藝術培訓業等比較完整的行業門類。截至2003年底,據不完全統計,文化部門主管的文化娛樂業、音像分銷業、演出經紀與代理業、藝術品經營等門類的產業單位共有34.9萬個,從業人員166.97萬人,創增加值近307億元。
非公有制經濟的積極參與,為文化產業發展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目前全國文化產業各個行業門類中非公有制經濟所佔的比重呈快速上升趨勢。從文化行政部門管理的文化產業看,全國非公有制經濟所創造的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就業人數佔2/3,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發展文化產業的一支重要力量。
專家:發展文化產業恰逢其時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藝術系主任葉朗教授指出,文化產業將是全球最有前途的產業之一,將成為21世紀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積累十分深厚,文化類型極其豐富,積累了難以估價的文化資本。啟動這些文化資本,就有可能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這些在中國獨有的文化資源基礎上開發的文化產業,在全球的市場競爭中佔有比較優勢,別人無法重復和模仿,是中國發展文化產業的一個有利條件。
北京中華文化促進會會長錢光培認為,中國文化產業,作為現代的一個新興產業,還處在起步階段,它跟世界文化產業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但整個中國文化產業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就國內來看,我們的文化產業的行業當中,比較引人矚目的傳媒業,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包括網上媒體。另外,從地域來看,發展極不平衡,比較集中在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
發展文化產業需要最有效的整合我國豐富的文化資源。文化產業資源包括過去所談的文化資源,如文化遺產、文化人才、文化設施。另外,除了文化資源這一塊,還有資本要素、經營要素,應當說中國目前的現狀,就是在文化資源這一塊,是極為豐富的。但是,要把文化資源轉為文化產業資源還需要資本的要素、技術的要素、管理的要素。就目前來看最有效的整合,是把這幾個要素很好地調動起來,把潛在文化資源開發出來。 文化部: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面臨五大挑戰
文化產業發展已經取得了初步成就,而文化部有關負責人同時指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目前面臨五大挑戰。
一是所能提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數量和質量,不能適應廣大群眾日益增強的消費需求和多層次、多形式、多樣化的消費特點。二是文化產業的發展程度,不能適應經濟、政治、文化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三是文化產業的管理手段,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四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隨著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許多跨國文化企業陸續進入我國的文化市場,而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還不能完全應對這種激烈競爭。五是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數字技術的應用和互聯網的普及,帶來文化產品、文化服務和文化傳播領域創新的重大革命,我國的文化產業還缺乏適應性和主動性。
解決文化產業發展中遇到的這些難題,文化部門要從促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入手,培育和重塑國有文化單位的市場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國有文化企業的骨幹作用;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不斷擴大文化產業領域的開放水平,逐步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資金來源多渠道、投資方式多樣化、項目建設市場化的文化產業發展新格局;積極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努力打造中華文化品牌;加強文化產業的法律法規建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並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努力培育良好的文化市場環境。另外,還要推進高新技術成果在文化產業領域的應用,不斷提高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科技含量。
提示:別讓文化被過多的「銅臭」俘虜
《文匯報》一篇文章指出,在馬克思的經典理論中,文化與經濟發展的不一致、不平衡曾得到明確的闡述。高增長的經濟速度未必能促進文化建設的必然騰飛。如果讓文化的建設完全受控於市場規律,使追求商業利潤成為文化建設的主導目標,讓經濟因素支配了文化從創造到傳播、從政策的制定到生態和區域的規劃全過程,就必然會帶來負面影響。這種影響在目前已初露端倪,主要表現為:
——把實利作為文化生產的唯一追求。現在的文化市場現狀是,大眾文化過度膨脹,而高雅文化、民間文化日趨萎縮,文化的多樣性無法得到有效保證,公益文化無法繁榮。消遣娛樂性文化活動壓倒、代替了修養提高性文化活動的各個方面,把文化的興趣活動都以投資行為來認同,文化教育僅僅以有用的為依據,這樣,對實用性的、工具性的如計算機等級考、外語等級考相當重視,而對文化積累性的修養、知識缺乏興趣,成為愛好文化的相當一部分人的心態。
——把速度作為唯一的價值觀認同。最大限度地追求功利必然要擠縮時間成本,「時間就是生命」的口號一變而為「時間就是金錢」。高速度直接導致都市人心態的普遍浮躁,精神過於緊張,文化生活變得表面化,文化建設變得膚淺化,失去了文化發展的持續後進和深度挖掘的可能,也失去了文化享受的閑暇情趣。立竿見影式的目標追求,把文化的熏染陶冶過程中的種種樂趣一概摒棄了。恰如王安憶在《忙碌的休閑》一文里說的,現在連休閑的日子也變得很忙碌、很繁重,失去了生活本該有的那一份安寧與愉悅。在所有的文化生活方式都在市場經濟中一起躁動時,東方式的安寧與靜穆的生活大概已經很難尋覓。
在龍應台的一篇題為《百年大計,請從文化始》中,提到了衡量文化的另一套標准,以為「文化和這些工程邏輯正好是相反的:它不比速度;它比安靜,比深沉,比細致,比溫柔綿密,比——慢。也許五十年是一個測量標准。」此種說法恰當與否且不去評說,卻至少給人一點啟發。 (人民網 王丹 )
C. 文化產業與青年的成才成長。 大神、求幫忙。。。
文化產業是一種新興產業,而且是新興戰略性產業,是與新技術、新創意緊密結合的,能夠比傳統產業帶來更高的附加價值。
文化產業裡面主要包含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化內容產品。第二部分是內容產業和傳媒產業相結合的部分。第三部分是文化產業製造業。它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沒有與內容產業、知識產權,品牌相結合的傳統製造業。二是通過品牌授權來開發的產品。
目前,文化產業發展到今天,既有一定的積累,也處於變動之中。
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將為很多大學生帶來成才與就業的機遇。但針對文化產業作為支柱性產業的人才需求,在大學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個人能力儲備上都需要創新和提升。
從學校角度來說,現有的教育部門和大學不但要根據文化產業的新特點設置一些相關的專業,還必須確立明確的方向,設立較高水平與能力的培養目標。目前文化產業有關專業的設置、課程要進行改革,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技術培養的基礎上,加入一些文化產業經營管理類的課程,並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做一些調整,根據未來的就業需求提出相關的考核標准等等。 』
從大學生自身來說,文化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僅僅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就業的新契機,但能否如願就業,還應該滿足如下兩個方面的要求。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文化產業的特點。二,要面向未來,成為行家。。
大學生們在進入文化產業領域工作之前,要做很多准備,特別是要學習怎樣把自己的專業知識跟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在未來的工作當中,可能有人對你進行指導,也可能完全靠自己摸索。你必須能夠完成自我提升,進而才能成為這個領域里的優秀人才。
D. 發展文化產業的必要性
作為現代第三產業的主力軍,文化產業推動了新興服務業的發展,加快國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文化產業的發展推動文化體制的改革,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文化產業的豐碩成果在精神文明與政治文明建設中,通過不斷落實人民群眾文化權利,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了貢獻。
首先,可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必然會日益增強,這就要求我們在大力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積極進行文化建設。
其次,發展文化產業是產業結構升級優化、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我國文化產業是建立在中國獨有的文化資源基礎上的產業,在全球市場競爭中有著自己的優勢。文化產業是朝陽產業,與高新科技緊密相連,又可以容納大量勞動力,解決就業問題。因此,文化產業必將成為21世紀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和最重要的增長點。
此外,是文化走出去戰略。發展文化產業是應對加入WTO挑戰的需要。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加入WTO後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一樣,既迎來了大好機遇,又面臨著嚴峻挑戰。中華文化如何永葆其生命力和吸引力,發揮其創造力和影響力,昂首闊步走向世界,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這是必須做出回答的一個大問題。當今世界,文化、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跨國文化產業集團的影響和滲透越來越強;信息技術和網路手段在文化產品開發和傳播中的應用更加深入和廣泛。中國加入WT0後,擴大了文化市場的准入范圍,允許國外文化資本和文化產品、文化服務進入國內市場,都已經成為事實。對此我們不能漠然視之,不能無所作為,必須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轉變觀念,迅速行動,把自己的文化產業做大做強,把自己的文化產品做多做好,把自己的文化服務做優做全,以此來應對外來資本和外來產品的沖擊,抵制西方文化的負面影響,使我們在激烈競爭中爭得主動和有利的地位。
E. 目前中國文化產業的弊端
我國當前文化產業結構存在的弊端
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起步比較晚,在過去數十年中,文化幾乎一直是由政府「包辦」的領域。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開始進行文化體制改革,90年代開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至今已經初步建立起一系列由行政法規和規章構築起來的文化產業政策系統,基本上涵蓋了現行文化產業領域。在這些管理體制下,也形成了我國特有的文化產業結構體系。當前我國的文化產業結構,是從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文化行政管理模式中演變而來的,在很大程度上帶有計劃體制的痕跡。同時,由於我國不同領域里的現行文化管理與文化產業政策主要是由政府的不同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以政府的名義發布的,因此,行業和部門的利益保護色彩較重。這樣一來,在整個政策的價值規定、功能及政府對社會文化資源的權威性分配中,應有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就比較差。綜觀我國現有的文化產業結構,明顯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傳統文化產業比重大,現代新興文化產業發展不夠。近幾年,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傳統意義上的文化產業繼續較快發展。2002年末全國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592個,文化館2847個,公共圖書館2689個,博物館1451個。廣播電台306座,中、短波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770座,電視台360座。全國有線電視用戶9638萬戶。出版全國性和省級報紙230億份,各類雜志30億冊,圖書68億冊(張)。[1]同時,我國新興文化產業近幾年的發展也比較快。2004年7月出版的《文化產業及相關產業分類》表明,改革開放以來發展起來的新興文化產業,如網路文化、休閑娛樂、文化旅遊、廣告及會展等,有從業人員422萬人,實現增加值835億元。新興文化產業創造的價值已接近傳統的幾個產業部門。但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文化產業不僅規模小,而且新興文化產業比重明顯偏低。據文化部提供的資料顯示,美國的文化娛樂業年收入4000億美元,佔GDP的五分之一,為美國第二大產業。而據國家統計局測算,截至2003年,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有從業人員1274萬人,占城鎮從業人員的5.0%;實現增加值3577億元,佔GDP的3.1%。[2]網路游戲業、文化信息業、文化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發展不足,發展潛力巨大。
第二,產品結構不合理,文化產品的科技含量低,市場競爭能力差。當今時代,高新科技已經成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火車頭,它在文化產品生產領域,從內容到形式、從生產方式到傳播方式,都在得到廣泛應用,從而極大地促進文化產品生產的發展和創新。由於發達國家文化產品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和出口創匯的支柱產業,因此,發達國家在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對科學技術的運用是主動的和積極的,謀求通過科技在文化產業的應用進一步推動文化產業和帶動國民經濟的發展。以美國為例,20世紀90年代,圖書出版公司、音像出版公司就開始把網路技術應用於銷售,極大地方便了消費者的選購,從而推動了圖書和音像出版業的發展。迪斯尼把高新技術應用於文化娛樂業,1993年的銷售額為85億美元,到1997年僅僅4年的時間就達到了225億美元;百老匯音樂劇生產中的科技含量之高,是許多傳統表演藝術無法比擬的,其表演場景美輪美奐,輔之以高品質的燈光、音響效果,使人猶如身臨其境,大大增強了藝術感染力。[3]而我國的文化產業,使用的大多都是發達國家淘汰下來的技術,很少使用高新技術。這使文化產品的科技含量很低,市場競爭能力差。
第三,文化產業各環節孤立、斷層、不成體系。目前,我國各文化企業缺乏協調合作,各自為政,孤立發展,使得文化產業各環節孤立、斷層、不成體系,不能形成完整的文化產業鏈,不能形成滾動發展的良性循環。
我國文化產業結構上存在的這些弊端嚴重阻礙了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因此,必須對我國當前的文化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建設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把我國文化產業從一個幼稚產業、弱質產業建設成為一個朝陽產業、強勢產業,進而把我國由一個文化資源大國建設成為文化產業大國。
F. 文化產業發展的必要性 請從不同角度論證拜託了各位 謝謝
目前各個國家都很重視文化產業,都想把文化產業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產業來扶持,為什麼呢?21世紀,文化上的強國將成為經濟強國。如果一個國家不能創造出自己的文化內容而使本國的內容資源不足的話,將遭遇嚴重的文化獨立性危機。這是比經濟上或政治上的依附更為嚴重的問題。 當今世界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文化產業在經濟上非常重要。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世界經濟以製造業為中心;上個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以服務業和知識為基礎;21世紀則是以知識產權為基礎的內容產業經濟。文化產業是投入少、產品附加值高的產業。文化產業范圍內的各產業相互聯結,其「波及效果」會帶動其他類別的產業。從全球看,文化產業的附加值和生產效率等比製造業和服務業要高得多,文化產業內的很多行業的規模超過了製造業,比如動畫產業比造船業規模還大。 再者,目前整個世界市場的增長率約為3%,而文化產業的增長率近6%。現在美國是世界第一文化產業強國,文化產業在其國內產業結構中位居第二(首位是軍事工業),在出口方面則是第一大產業。日本僅次於美國,其文化產業的規模比電子業和汽車業還要大。日本的動畫產業佔世界市場的62%,游戲領域則佔世界市場的1/3。 發展文化產業可以對增加人才的培養、搞活投資與流通體系、地區文化產業發展以及進入外國市場。我們的政策目標不單純是維護文化獨立性和保護本國產業發展,而是超越這一消極的層次,要培育在世界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如果我們國內生產出來的東西無法達到國際標准,在國際上就一錢不值。 國家和社會對文化產業的正確認識對文化產業的發展也非常重要。文化產業的特點是潛在性,有很多東西在發展過程中並非顯而易見。1998年,當韓國政府決定把文化產業作為有潛力產業進行重點培養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理解,現在的事實很好地消除了大家的懷疑。 文化產業是一個沒有污染而創造的高附加值新行行業,勢必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G. 將來從事文化產業要做哪幾方面准備
1、理論——文化藝術素養,知識面;
2、管理——能夠對項目進行策劃、分解、實施;
3、賺錢——市場運作能力,將文化項目轉化為財富;
4、政治——對國家政策的理解和運用;
5、人脈——行內人際關系,有借鑒和溝通學習的資源。
6、信心——理順思路、清晰概念、積極投入。
H. 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區別
文化產業是以生產和提供精神產品為主要活動,文化事業是我國政治經濟體制當中存在的文化事業單位的集合名詞。
I. 文化產業都包括哪些內容
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的內容包括:
1、以文化為核心內容,為直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而進行的創作、製造、傳播、展示等文化產品(包括貨物和服務)的生產活動;
2、為實現文化產品生產所必需的輔助生產活動;
3、作為文化產品實物載體或製作(使用、傳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產活動(包括製造和銷售);
4、為實現文化產品生產所需專用設備的生產活動(包括製造和銷售)。
文化產業,這一術語產生於二十世紀初。最初出現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一書之中。它的英語名稱為Culture Instry,可以譯為文化工業,也可以譯為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和特殊的經濟形態,影響了人民對文化產業的本質把握,不同國家從不同角度看文化產業有不同的理解。
(9)岩出必行文化產業擴展閱讀:
趨勢:
一是我國文化資源進入到大調整、大整合的時期。文化資源的行政化配置體制已經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嚴重不適應,這種不適應不僅造成了地區的封鎖,還造成了行業的壟斷,最終對文化企業非常不利,表現為現文化企業非常弱小、同構化非常嚴重。
二是行業界限越來越模糊,出現了行業融合的趨勢。
三是文化與旅遊以及製造業的結合越來越明顯。
四是文化產業發展已經從自發轉向自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文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