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的概述
示範基地原則上每兩年評選命名一次。文化部將對示範基地在政策、信息服務和市場開拓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
❷ 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的評審程序
示範基地評審依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
示範基地評審辦公室(以下簡稱評審辦公室)設在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具體負責審核和評審過程的組織工作。
由評審辦公室負責組織專家評審組。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局和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對申報企業的材料進行初審,然後報評審辦公室審核、組織專家評審組評審。
專家評審組對上報企業材料進行評議審查,提出評審意見。
評審辦公室根據專家評審組提出的評審意見提交擬命名示範基地名單報文化部核定,由文化部公布並頒發證書和銅牌。
❸ 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的文化部公布撤銷單位
2016年1月27日,文化部辦公廳日前發出通知,撤銷上海城市演藝有限公司等4家單位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命名。
上海城市演藝有限公司、天津市西青區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已正式停止經營活動,廣東省揭陽市陽美寶玉石有限公司已不具備正常運營能力,安徽省合肥安美置業投資發展集團主營業務已脫離文化產業發展方向,上述4家單位在文化產業領域均不再具備示範作用,根據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管理辦法規定,撤銷以上4家單位「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命名。
❹ 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的第二批名單
第二批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由文化部於2006年5月18日命名,共33家,命名文件為《文化部關於命名第二批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的決定》(文產發[2006]13號)。
名單如下:
1、雅昌企業(集團)公司
2、北京520互聯網上網服務有限公司
3、河北易水硯有限公司
4、山西宇達集團公司
5、東聯集團成吉思汗陵旅遊區
6、遼寧大劇院
7、大連大青集團
8、吉林省東北風二人轉藝術團
9、上海時空之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10、上海多媒體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
11、江蘇泰興鳳靈樂器有限公司
12、蘇州蘇綉文化產業群
13、杭州金海岸娛樂有限公司
14、安慶市五千年工藝美術有限公司
15、福建省網龍計算機網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16、景德鎮陶瓷文化博覽區
17、青島市文化街
18、河南省文化集團
19、江通動畫股份有限公司
20、三辰卡通集團
21、TCL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22、廣東潮州關鍵宇航鼠動漫影視有限公司
23、重慶市綦江農民版畫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24、成都市三聖花鄉景區
25、成都市興文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26、九寨溝演藝產業群
27、三星堆文化產業園
28、多彩貴州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29、雲南中天文化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30、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31、安塞縣黃土文化產業開發有限公司
32、天水漢唐麥積山藝術陶瓷有限公司
33、吾屯熱貢文化藝術村
❺ 全國僅有的兩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區在哪
不僅兩個。
文化部命名第三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和首批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授牌儀式2月28日(2011年)在京舉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家級示範園區、試驗園區和各示範基地收入總額已超過900億元。
此次被命名的第三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是開封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和張江文化產業園區;廣州北岸文化碼頭、黑龍江(大慶)文化創意產業園、長沙天心文化產業園區、中國曲陽雕塑文化產業園等4家園區被命名為首批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
據了解,此前文化部先後命名了2批共4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和4批共204家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❻ 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的第三批名單
第三批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由文化部於2008年9月17日命名。該批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共59家。
命名文件:《文化部關於命名第三批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中歲地的決定》(文產發[2008]36號)
名單如下:
1.北京老舍茶館有限公司
2.俏佳人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3.天津華夏未來文化發展中心
4.天津市愛心手工編織製品有限公司
5.衡水習三內畫藝術有限公司
6.曲陽宏州大理石工藝品有限公司
7.大同市廣靈剪紙文化產業園區
8.包頭市樂園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
9.沈陽雜技演藝集團有限公司
10.盤錦遼河文化產業園
11.大連海昌企業發展有限公司
12.吉林歌舞劇院集團有限公司
13.中箏文化集團長春光明藝術學校
14.顯順賣春睜琵琶學校
15.哈爾濱松雷股份有限公司
16.哈爾濱新媒體集團
17.上海東方明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8.上海長遠集團
19.江蘇省演藝集團有限公司
20.江蘇愛濤藝術精品有限公司
21.揚州工藝美術集團有限公司
22.西泠森橋印社集團有限公司
23.浙江中南集團卡通影視有限公司
24.寧波海倫樂器製品有限公司
25.黃山市屯溪老街
26.廈門市優必德工貿有限公司
27.景德鎮法藍瓷實業有限公司
28.蓬萊八仙過海旅遊有限公司
29.淄博東夷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30.嘉祥石雕文化產業園
31.焦作雲台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32.鄭州市天人文化旅遊有限責任公司
33.鄭州中遠演藝娛樂有限公司
34.湖北三峽非博園發展有限公司
35.湖南宏夢卡通傳播有限公司
36.張家界魅力湘西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37.廣東省廣告股份有限公司
38.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
39.中山市小欖鎮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40.肇慶市端硯文化旅遊村開發有限公司
41.深圳古玩城
42.百色靖西舊州綉球村
43.海口市大致坡鎮瓊劇文化產業群
44.重慶巴國城文化投資有限公司
45.重慶洪崖洞城市綜合發展有限公司
46.四川樂山烏木珍品文化博物苑有限公司
47.成都洛帶客家文化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48.成都演藝集團有限公司
49.安順開發區興偉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50.雲南柏聯和順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51.昆明市福保文化城有限公司
52.拉薩崗地經貿有限公司
53.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
54.陝西華清池旅遊有限責任公司
55.華縣皮影文化產業群
56.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產業群
57.貴南縣石乃亥民間藝術團
58.寧夏回鄉文化實業有限公司
59.新疆和合玉器有限公司
❼ 金寶樂器哪一年獲得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2012年8月24日,宜昌金寶樂器製造有限公司成功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第五批國家文化產內業示範基地。
為積極培容育市場主體,增強微觀活力,通過先進文化企業的示範、窗口和輻射作用,引導促進我國文化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不斷提高文化產業的總體實力和競爭力,文化行政部門管理的演出業、影視業、音像業、文化娛樂業、文化旅遊業、網路文化業、圖書報刊業、文物和藝術品業以及藝術培訓業等領域的各類所有制的文化企業,都可以申報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❽ 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的第一批名單
第一批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由文化部於2004年11月10日命名,共42家,命名文件為《文化部關於命名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的決定》(文產發[2004]43號)。
名單如下:
1、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
2、中錄同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3、北京市長安文化娛樂中心
4、北京保利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5、北京兒童藝術劇院股份有限公司
6、北京麥樂迪餐飲娛樂管理有限公司
7、天津市西青區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8、河北吳橋雜技文化經營集團公司
9、山西靈石縣王家大院民居藝術館
10、遼寧錦州遼西文化古玩商城
11、遼寧民間藝術團
12、大連普利文化產業基地
13、哈爾濱馬迭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4、上海張江創意產業基地
15、上海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
16、上海大劇院總公司
17、上海瑞安集團
18、常州中華恐龍園有限公司
19、江蘇省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20、浙江宋城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21、華寶齋富翰文化有限公司
22、寧波市新彩虹娛樂有限公司
23、安徽安美置業投資發展集團
24、山東愛書人音像(集團)有限公司
25、湖北省民間藝術團
26、湖南紅太陽娛樂有限公司
27、岳陽匯澤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28、佛山市民間藝術研究社
29、廣州長隆集團有限公司
30、佛山市孔雀廊影音電器有限公司
31、深圳華僑城集團公司
32、深圳大芬油畫村
33、桂林廣維文華旅遊產業有限公司
34、桂林愚自樂園
35、四川自貢中國彩燈文化發展園區
36、成都武侯祠錦里旅遊文化經營管理公司
37、四川建川實業集團
38、四川廣元市女皇文化園
39、雲南映象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40、麗江麗水金沙演藝有限公司
41、蘭州市文化實業發展總公司
42、西寧新奇工藝裝飾有限公司
❾ 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的主要任務
以實現跨越式發展為主題,以優化結構布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培育文化企業、擴大文化消費、推進文化科技創新、發展特色文化產業為重點,加強內容引導,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全面提升文化產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推出一批內容健康向上、深受群眾喜愛、市場佔有率高的中國原創文化產品,努力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必須毫不動搖地支持和壯大國有或國有控股文化企業,毫不動搖地鼓勵和引導各種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健康發展,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塑造培育文化市場主體,提高文化產業活力和競爭力,促進各類文化企業協調發展。
1.培育骨幹文化企業
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重點,加快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改革,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形成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體現文化企業特點的資產組織形式和經營管理模式,培育合格市場主體。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國有或國有控股大型文化企業或企業集團,在發展產業和繁榮市場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在國家許可范圍內,引導、扶持、規范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在資金扶持、項目評審、投融資、稅收優惠、人才引進、獎勵表彰、土地使用等方面與國有文化企業一視同仁,營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體制和法制環境。鼓勵有實力的文化企業以資本為紐帶,實行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跨媒體兼並重組,形成一批有影響、有品牌、有競爭力的企業或企業集團,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文化航母」。
2.扶持中小文化企業
通過政府采購、信貸支持、加強服務等多種形式扶持中小文化企業發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中小企業群體。簡化創辦手續,降低准入門檻,支持個體創作者、文化工作室、民辦非企業文化機構、文化產業專業合作社發展。鼓勵各類中小文化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強化特色經營、特色產品和特色服務。培育文化產權鑒定、評估、拍賣、經紀等機構,大力發展演藝經紀、票務銷售、會展策劃、版權代理、創意設計等文化企業。 推動文化產業結構調整,提升文化生產的品質和效益,促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加快由注重數量擴張的規模增長轉變到更加註重質量效益的內涵提高。
1.鼓勵集聚發展
建設10家左右高起點、規模化、代表國家水準和未來發展方向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和一批集聚效應明顯的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開展特色文化產業示範區創建工作,在特色文化資源富集地區,培育100個左右特色鮮明、主導產業突出的特色文化產業集群和一大批特色文化產業鄉鎮。
2.促進產業融合
建立健全產業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優化產業融合發展的政策環境,促進文化與旅遊、體育、信息、物流、工業、建築、會展、商貿、休閑等行業融合,提高國民經濟的文化附加值。支持各類企業加大創意設計投入,提升紡織、輕工、包裝等行業的文化內涵,推動創意設計向傢具、家電、家紡、家飾生產延伸。打破文化產業門類的邊界,促進不同文化行業之間的聯姻融合,整合各種資源,延伸文化產業鏈。
3.打造文化品牌
強化品牌意識,以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為依託,培育300家左右品牌文化企業。開展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影響力評價活動,激勵示範基地爭創一流、擴大影響、打造品牌。打造10個左右社會影響大、綜合效益高的文化會展和節慶活動。完善傳統工藝、技藝的認定保護機制,保護創意設計知識產權。建立健全品牌授權機制,建立文化品牌營銷推廣平台,擴大優秀品牌產品生產銷售。
4.加強引導調控
注重引導調控,防止盲目投資、一哄而上,推動文化產業從數量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加強對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布局的統籌規劃,堅持命名和認定的標准,嚴格控制文化產業園區、基地數量,強調文化內容,突出各自特色,提高發展水平。規范各類文化產業博覽會的舉辦,防止盲目跟風、過多過濫,造成資源浪費。 鼓勵東中西部地區根據資源稟賦和功能定位,確立文化產業發展重點,發揮各自優勢,依託大型城市和城市群建設文化產業帶,支持中小城市和農村發展特色文化產業群,形成區域、城鄉文化產業協調發展格局。
1.加強文化產業區域布局
支持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動漫遊戲、創意設計、網路文化、數字文化服務等行業,培育科技型文化產業集群。引導中西部地區及限制開發的主體功能區,依託當地豐富的文化資源,重點發展演藝、文化旅遊、藝術品、工藝美術、節慶會展等文化產業,走特色化、差異化、集聚化發展之路。結合國家各項區域性專項規劃,主動將文化產業發展納入區域發展總體框架,加快發展地方特色文化產業。
2.統籌城鄉文化產業發展
發掘城市文化資源,發展特色文化產業,建設特色文化城市。支持大型城市和城市群發揮技術、人才、資金密集優勢,加快發展新興文化業態,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文化創意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發揮首都全國文化中心的示範作用。鼓勵大型城市和城市群科學制定功能區域規劃,形成各具特色、合理分工、重點突出的文化產業空間布局。支持中小城市完善文化消費基礎設施,利用特色文化資源打造產業亮點。鼓勵資源型城市合理利用其閑置舊廠房、廢棄工業設施等,發展創意設計、演藝、會展、文化旅遊等文化產業項目。鼓勵發展農村手工藝品、民間演出和鄉村文化旅遊,培育打造一批特色文化產業鄉鎮和文化產業特色村,擴大農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
3.培育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
挖掘各地特色文化資源,通過規劃引導、政策扶持、典型示範等辦法,引導特色文化產業有序聚集,發展壯大一批特色明顯、集聚度高的特色文化產業基地。鼓勵各地積極發展依託文化遺產的旅遊及相關產業,打造一批特色文化產品和服務,培育一批民族演藝、文化旅遊、工藝美術等文化產業集群,著力推進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等重大項目,增強特色文化產業群發展的聚集力、輻射力和競爭力。 始終堅持正確的文化產品創作生產方向,加強內容引導和建設,建立以文化企業和個人為主體的文化創新機制,努力營造有利於文化創新的良好環境,不斷完善文化產品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
1.堅持正確創作生產方向
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真正從群眾需要出發,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優良傳統,吸收借鑒世界有益文化成果,著力提升文化產品的內涵和質量,推出更多深受群眾喜愛、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精品力作。引導廣大文化產業工作者和文化企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真對待和積極追求文化產品社會效果,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2.鼓勵文化創新
把創新精神貫穿文化創作生產全過程,把傳統元素與時尚元素、民族特色與世界潮流結合起來,增強文化產品時代感和吸引力,創作生產更多優秀原創文化產品。採取表彰獎勵、政策扶持等多種方式,鼓勵文化工作者深入生活,創作生產反映時代精神、積極向上、富於感染力的作品。鼓勵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不斷推動文化內容形式、傳播手段創新,提高產品研發和原創能力。重點支持具有鮮明民族特色、時代特點的優秀原創動漫產品創作。充分利用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和國家有關文化藝術基金,加大對文化內容創新的支持力度,引導文化產品創作生產。
3.完善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
堅持把遵循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人民群眾滿意作為評價文化產品的最高標准,把群眾評價、專家評價和市場檢驗統一起來,形成科學的文化產品評價體系。做好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動漫獎評選工作,建立公開、公平、公正評獎機制,提高權威性和公信度,引導中國動漫產業發展方向。加大優秀文化產品推廣力度,支持展演展映展播展覽弘揚主流價值的精品力作。實施國家動漫精品工程,支持和鼓勵優秀動漫原創產品的播出、演出、出版和展覽等活動。 把擴大文化消費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擴大文化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以優質、豐富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吸引消費者,增加文化消費總量,提高文化消費水平,增強文化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1.培育文化消費習慣
營造良好的文化消費環境和氛圍,轉變城鄉居民文化消費觀念,提高文化消費自覺性和積極性。鼓勵實施文化消費補貼制度,引導城鄉居民文化消費,有條件的地方要為困難群眾和農民工文化消費提供適當補貼。鼓勵在商業演出中安排一定數量的低價場次或門票,鼓勵網路文化運營商開發更多低收費業務。發揮文化精品的市場影響力和帶動力,激活文化消費市場。
2.改善文化消費條件
發展文藝演出院線,支持建設、改造劇院等文化消費基礎設施。提高基層文化消費水平,引導文化企業投資興建更多適合群眾需求的文化消費場所。支持社會力量興辦各類文化設施,鼓勵機關、學校和部隊的文化設施面向社會開放。加快全國文化票務網路建設。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組織和流通形式,構建以大城市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貫通城鄉的文化產品流通網路。積極開發文化消費信貸產品,活躍文化消費市場。
3.促進文化消費升級
拓展大眾文化消費市場,開發特色文化消費,提供個性化、分眾化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培育新的文化消費增長點。加強文化市場需求和消費趨勢預測研究,引導文化企業開發適銷對路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挖掘節假日和各類節慶活動的文化內涵,提升豐富其文化內容和形式。大力開發適宜互聯網、移動終端等載體的網路文化產品,促進動漫遊戲、網路音樂娛樂等數字文化內容的消費。提升城市文化消費的質量和層次,促進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加強農村文化網點建設,擴大農村文化消費。 科技創新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引擎。要發揮文化和科技相互促進的作用,深入實施科技帶動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文化技術創新體系,培育一批特色鮮明、創新能力強的文化科技企業,支持產學研戰略聯盟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1.加強對傳統文化產業的技術改造
促進演藝、娛樂、藝術品、工藝美術、文化會展、創意設計等傳統文化產業的科技含量的提高,加快演藝、娛樂等行業基礎設施的改造更新,鼓勵研發與生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數字娛樂、音響、燈光和舞台技術裝備。促進院線經營、文化旅遊、票務銷售、藝術品經營的信息化、數字化和標准化。支持現代科技成果向傳統文化產業的轉移與應用,加快推進傳統文化產業在內容、形式、方式和手段等方面的創新。抓住三網融合、雲計算、物聯網等發展機遇,提升文化產業各行業技術水平。
2.加快推進新興文化產業發展
推動出台相關的政策措施,促進動漫、游戲、網路文化、數字文化服務等新興文化業態加快發展,不斷提高新新興文化產業對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貢獻。重點加強與新興文化業態密切相關的數字技術、數字內容、網路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研發,提升文化產品多媒體、多終端傳播的製作能力。擴大網路音樂、網路動漫、網路藝術品、網路演出等在線和移動生產銷售。鼓勵網路企業、IT企業和通信企業參與網路文化內容產品的生產和經營。
3.發揮科技項目的支撐引領作用
建立健全統籌協調機制,把重大文化科技項目納入國家相關科技發展規劃和計劃,加強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共性技術攻關,實現文化產業重大技術突破和集成創新。部署實施若干個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在國家文化與科技融合聯合行動計劃、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和文化部科技創新項目計劃中,安排實施一批文化產業科技項目。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在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資金、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中,加強對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的支持,促進文化企業的技術應用與成果轉化。
4.推進文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推動企業成為創新主體,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文化技術創新體系,認定20家左右文化與科技融合示範企業,支持產學研戰略聯盟的發展。依託國家高新技術園區、現代服務業產業化基地、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和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建立各具特色的國家級文化與科技融合示範基地。依託高校、科研院所和文化科技龍頭企業,在演藝、文化資源數字化、動漫遊戲、網路文化等領域,建設5個左右部級重點實驗室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支持建設一批示範性的文化產業公共技術平台,對服務功能突出的平台給予資助和獎勵。 積極聯合有關部門,實施一批帶有全局性、引導性、公共性、基礎性、示範性的重大工程,增強政府引導調控和公共服務能力,加強內容引導示範,促進產業集聚、企業孵化和人才培養,推進產業和產品升級,提升產業總體素質,增強產業發展後勁。 專欄 文化產業重點工程 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工程:推動特色文化城市和特色文化產業示範區建設,引導各地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地、園區和文化產業群,提升文化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水平。
文藝演出院線建設工程:打破地域界限、市場分割,降低演出流通成本,推動主要城市演出場所連鎖經營,實現演藝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和高科技化。
文化產業公共平台建設工程:整合集成各類資源,提供可共享共用的基礎設施、技術設備、信息資源和中介服務,降低文化企業的創業和運營成本,形成集聚和規模效應。
國家數字文化產業創新工程:選擇數字文化產業中關鍵和共性技術進行重點攻關,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數字文化技術支撐體系,建設數字文化產業重大技術應用示範項目,加快文化企業數字化網路化信息化進程。
國產動漫振興工程:加大對原創動漫遊戲產品的扶持力度,支持重點動漫企業和動漫產業園區發展,大力發展網路動漫、手機動漫等新媒體動漫。從技術研發、人才培養、文化內涵等方面引導動漫遊戲產業的發展方向。推動中國動漫遊戲城(北京)和國家動漫產業綜合示範園(天津)建設。
國家動漫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建設:建設一批國家級動漫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在動漫產業集聚區建立動漫技術設備、公共技術服務支撐體系和共享機制,為動漫企業提供高品質動漫產品製作支持,推動動漫領域自主創新的關鍵技術研發。
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建設推進工程:培育服務於文化產業的金融市場主體,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開發推廣,建立便捷的文化產業融資渠道,實施文化產業金融人才培養工程,推進文化產業投融資理論研究,建設文化產業投融資公共服務平台。
文化產業項目服務工程:繼續豐富國家文化產業項目資源庫,擴大我國文化產品和服務及投融資項目的交易量,使其成為文化產業信息交流、項目合作、產品交易的綜合平台,促進投資便利化。
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在藏羌彝地區實施一批具有帶動示範作用的文化產業項目,把民族文化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擴大民族地區就業,促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 深入貫徹落實《關於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促進文化產業與金融業全面對接,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改善提升文化產業金融服務,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投入文化產業。
1.推進銀行業全面支持文化產業
鼓勵銀行類金融機構積極開發適合文化產業的信貸產品,鞏固和深化部行合作機制,加大文化產業信貸投放。創新文化產業授信模式,打造文化產業全產業鏈信貸融資體系。積極開展文化產業資產託管、投資理財、支付結算等配套金融服務。鼓勵銀行機構積極開展文化產業消費金融業務,提升文化消費層次,擴大文化消費規模。鼓勵非銀行類金融機構綜合利用多種金融業務和金融產品與文化企業對接。
2.發揮資本市場作用
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推動優質文化企業利用公開發行股票上市融資,擴大文化產業直接融資規模。加強文化企業上市的培育儲備和推薦機制,形成「儲備一批、培育一批、申報一批、發行一批」的文化企業上市梯次推進格局,培育30家上市文化企業。支持國有文化企業吸引社會資本進行股份制改造。支持文化企業通過債券市場融資,引導文化企業科學利用期權、期貨等多形式金融衍生品。探索文化企業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試點工作。
3.促進文化產業投資
充分發揮投資拉動作用,鼓勵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投入文化產業,培育文化產業領域戰略投資者。在國家許可范圍內,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投資文化產業,參與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參與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實施和文化產業園區建設。積極發揮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等骨幹投資機構的示範引導作用,培育文化產業領域機構投資者,鼓勵風險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等積極進入新興文化業態。
4.完善文化產業投融資配套服務
推動文化產業保險市場建設,創新文化產業保險產品和服務方式,總結和推廣文化產業試點險種。加強對重點文化產權交易所的指導,按照「總量控制、合理布局、依法規范、健康有序」的原則引導文化產權交易機構健康有序發展。探索完善文化類無形資產確權、評估、質押、流轉體系,為文化企業提供專業化、綜合性的投融資服務。探索創新文化產業擔保方式,建立多層次文化企業投融資風險分擔和補償機制。 以培養高素質文化產業經營管理人才為重點,建設文化產業人才教育培訓機構,完善在職人員培訓制度,鼓勵高等院校開設文化產業相關專業,全面提高文化產業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 1.加強培訓教育
創辦中國文化產業研究院,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推動文化產業學科建設,以學歷教育形式不斷壯大文化產業人才隊伍。支持舉辦高級研修班、EMBA班、在職進修班,以非學歷教育形式不斷提升文化產業人才質量和水平。積極探索政府、高校、院所、企業合作培養機制,建立一批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基地和文化產業創業園、孵化器,促進產學研一體化。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強與各國文化產業界的交流,培養國際化人才。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和作風建設,增強廣大文化產業從業者社會責任感。
2.完善人才政策
通過文化名家工程等國家重點人才工程計劃,培育一支政治素質過硬、經營管理能力強的文化企業家隊伍,造就一批文化經管名家。鼓勵各地制定文化產業戰略人才指導目錄,積極推動入選人才享受國家高科技人才的同等待遇,優先推薦進入國家各類人才計劃。健全人才使用、流動、激勵、保障機制,採取簽約、項目合作、知識產權入股等多種方式集聚文化人才。完善文化產業人才分類界定,推進職業技能鑒定和職業資格認定。大力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加大對民營文化企業優秀人才的政策支持,解決落戶、住房、醫療和子女教育等實際問題。 根據「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和服務職能,大力推動對外文化交流與對外文化貿易促進工作的有機結合,積極推動文化企業和文化產品走向國際市場,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外向型文化企業和中介機構,打造一批國際知名文化品牌,增強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響力。
1.促進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
完善支持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的政策措施,利用政府對外文化工作平台,積極推動文化產業「走出去」。支持代表中華優秀民族文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的文化企業和產品進入國際市場,重點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演藝、動漫、游戲、藝術品、工藝美術、網路文化等領域產品和服務的出口。建立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資源庫,修訂完善《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指導目錄》,聯合商務部等部門發布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項目目錄。不斷完善對外文化貿易統計工作。簡化審批手續,推動出口便利化,在重點出口地區建立對外文化貿易基地。
2.鼓勵文化企業開拓境外市場
鼓勵文化企業通過獨資、合資、控股、參股等多種形式在境外興辦文化實體、設立分支機構,實現文化企業在境外的落地經營。加強對海外文化產業、市場的深度分析,建立國際文化市場的信息收集、編輯、研究和發布機制,協助企業了解國際市場動態,擴大海外營銷網路。積極支持文化企業參加境外國際大型展會和文化活動,協助提升在國內舉辦的文化博覽會和交易會的國際化運營能力。充分發揮駐外使領館文化處(組)、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等駐外文化機構的作用,積極指導、協助文化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3. 加強國際文化產業交流合作
實施國際市場區域開發戰略,積極參與國際文化產業對話,建立、參與政府間國際文化產業領域雙邊和多邊對話與合作機制,參與國際文化貿易規則制定,不斷增加國際話語權。鼓勵文化企業同國外有實力的文化機構進行項目合作,鼓勵引進適合我國市場需求的國外優秀文化產品,豐富我國文化市場,同時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的製作技術和管理經驗,不斷提升我國文化產業面向國際市場的綜合能力。
❿ 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的申報程序
中央機關直屬文化企業向文化部文化產業司申報;各地文化企業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局申報;情況特殊的可直接向文化部申報。
申報單位需提交以下材料(一式十份):
1.企業的基本情況;
2.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及所取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企業的發展規劃和發展戰略;
4.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
5.開戶銀行提供的資信證明。
第八條 申報材料必須實事求是,如發現有弄虛作假行為,將取消申報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