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對策意義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對策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05 18:49:40

❶ 文化創意產業十二五規劃

2010年是中國文化產業未來10年黃金發展期的開篇之年,也是各地政府和城市有關機構制定文化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關鍵年份。基於陳少峰教授多年來參與制定各項規劃和策劃的經驗,北大三方文化咨詢網近日就「如何做好文化產業『十二五』規劃」采訪了陳少峰教授,現謹就其中關鍵事項和重點要素整理如下,以供各界參考。
1,文化產業規劃不能簡單地等同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劃,必須充分體現發展文化產業的對策、重點項目和細化方法。
2,結合我國發展文化產業重視產業園建設的特點,規劃中應當對如何定位、發展文化產業園,乃至如何提升已有的產業園的集聚效益做充分的思考、反思與對策提案。
3,規劃中的每個文化產業園區應當重視企業集聚,重視扶持龍頭企業,培育出1-2個今後的上市公司,以促進產業集聚度的提升。
4,在文化產業的具體產業選擇上應當突出(或者大中城市至少應當包括)「數字文化產業」、「3D技術與3G技術」、新媒體發展、本地文化資源和產業資源整合、文化旅遊與活動經濟、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塑造若干個文化品牌等。
5,建設若干個具有品牌效益的特色項目,如中國文化出口基地、中國藝術產業基地、3D技術與影視動漫基地、網路文化產業基地、茶道文化產業基地、中國工藝美術產業基地、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品牌文化產業基地等重點項目,實現品牌化、集聚化和規模化發展。
6,規劃中應當注重以文化產業帶動旅遊、本地其它相關產品銷售和城市營銷等的項目建設,推動當地經濟和產業結構升級,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7,注重具有專業化水平和產業高集聚度的產業鏈建設,如創意、策劃、企業集聚、產品研發、產業配套、營銷、出口、廣告、品牌授權、對外連鎖經營、文化旅遊、夜間娛樂、人才培訓和本地產業升級等產業鏈的打造。
8,避免硬體式思維、盲目跟風、重復建設、佔用過多土地資源、缺少財政收入從而需要財政長期補貼、個人藝術家為主、重點不突出、企業發展無力等的做法和項目,實現效益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陳少峰,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文化部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國文化產業30人論壇召集人)

❷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前景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前景及對策分析
作者:SOOLW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21

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最早由上世紀90年代的英國提出。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在世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關資料表明,全世界文化創意產業每天創造220億美元的價值,並且還在以5%的速度遞增。
在英國、美國、丹麥、新加坡等國家,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引領國家產業創新和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而在中國,目前,文化創意產業也越來越得到重視。
文化創意產業內涵及特徵
文化創意產業是指依靠創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賦,藉助於高科技對文化資源進行創造與提升,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產生出高附加值產品,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產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文化創意產業包含文化產品、文化服務與智能產權三項內容。
任何一種文化創意活動,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進行,但創意不是對傳統文化的簡單復制,而是依靠人的靈感和想像力,藉助科技對傳統文化資源的再提升。文化創意產業屬於知識密集型新興產業,它主要具備以下特徵:
首先,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高知識性特徵。文化創意產品一般是以文化、創意理念為核心,是人的知識、智慧和靈感在特定行業的物化表現。文化創意產業與信息技術、傳播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等的廣泛應用密切相關,呈現出高知識性、智能化的特徵。如電影、電視等產品的創作是通過與光電技術、計算機模擬技術、傳媒等相結合而完成的。
其次,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高附加值特徵。文化創意產業處於技術創新和研發等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產業。文化創意產品價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顯高於普通的產品和服務。
第三,文化創意產業具有強融合性特徵。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它是經濟、文化、技術等相互融合的產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較強的滲透性和輻射力,為發展新興產業及其關聯產業提供了良好條件。文化創意產業在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可以輻射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
借鑒世界各國文化創意產業分類,根據我國的行業劃分標准,可以將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分為四大類,即:文化藝術,包括表演藝術、視覺藝術、音樂創作等;創意設計,包括服裝設計、廣告設計、建築設計等;傳媒產業,包括出版、電影及錄像帶、電視與廣播等;軟體及計算機服務。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及前瞻
當人們初級的、物質層面的消費需求得到滿足之後,就會產生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消費需求。目前,我國主要中心城市人均GDP已經超過3000美元,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人均GDP均超過5000美元。從國外發展經驗看,城市人均GDP達到這一水平後,國民經濟開始進入到持續穩定增長、經濟結構快速升級、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新階段。社會消費結構將向發展型、享受型轉變,相當一部分居民的消費重心開始向教育、科技、文化、旅遊等領域轉移,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廣泛的市場需求。
我國城市結構升級功能提升對文化創意產業提出迫切需求。城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功能提升的任務非常艱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盡快形成核心競爭優勢已刻不容緩。文化創意產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快速發展對於促進城市產業結構升級、完善城市各種服務功能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而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在我國也開始得到重視並有很大發展。上海、北京、廣東、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文化創意產業快速崛起,勢頭強勁,逐漸成為這些城市和地區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上海:著力打造特色創意產業基地。上海是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較早的地區,同時也具備了相當的發展基礎。上海的影視業、出版業、時尚設計、廣告業等行業曾一直處於全國領先地位。2004年10月,上海市首家文化科技創意產業基地正式在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揭牌成立。2005年上海政府工作報告及《上海2004-2010年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已經明確提出發展創意產業。據統計,上海市已有18個創意產業基地,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家各類設計創意企業入駐,集聚了1萬多名創意人才。目前,文化創意產業產值已經佔到上海全市GDP的7.5%。
北京:重點培育六大文化創意產業中心。北京作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科技和創新實力突出,具有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獨特優勢。《2004-2008年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重點培育六個文化創意產業中心,北京市「十一五」規劃中也明確提出要加快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使之成為首都經濟的支柱產業。
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據初步測算,2005年產值達960多億元,佔北京市GDP的14%以上。其中,軟體與信息服務業產業實現營業收入約780億元,總量規模佔全國的1/3。北京現有2萬多家工業設計、服裝設計、廣告設計等領域的文化創意企業,從業人員達到10萬人,僅工業設計一項的年產值就高達110億元左右,並創造了1000億元以上的關聯效益。
深圳:積極構建「創意設計之都」。在國際、國內城市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深圳市2004年推出了《深圳市實施文化立市戰略規劃綱要》,並提出建設「創意設計之都」的目標,重點發展創意設計相關產業,包括動漫產業、建築設計、裝飾設計、印刷、服裝設計等產業。深圳市還規劃建設了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築面積8萬多平方米,具備研發、投資、孵化、製作、培訓、交易等功能。
深圳設計業發展迅速,近幾年更是保持了40%以上的高速增長,擁有一支2萬多人的設計隊伍,2003年設計業總產值就已達到85.06億元。深圳的平面設計全國領先,被稱作中國現代平面設計發源地,平面設計人才達 2萬人。工業設計占居全國49%以上的市場份額,在汽車造型、IT產品、家用電器、醫療設備、儀器儀表、輕型機械等領域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優勢。
此外,南京、青島、大連、成都、杭州等其他城市,也紛紛依託各自人才、區位及資源優勢,建設各具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或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園區,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對策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雖已經具備一定的基礎,有強勁的發展勢頭,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難與問題,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缺乏相應的政策法規支持;各城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特色定位不強,與城市資源特點聯系不夠密切;缺乏高層次的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等等。
針對這些可提出以下發展對策:
對策一:加強文化傳創意產業的集群發展與規模效應。產業集群化發展是當今產業發展的趨勢之一。作為新興的文化創意產業,其較強的產業融合性決定了其發展過程中需要整合各種資源,集群化發展趨勢非常明顯。如美國聞名於世的曼哈頓「蘇荷(SOHO)藝術聚集地」、好萊塢影視娛樂業及群等,都是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的成功範例。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剛剛起步,各類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和聚集區建設初具規模,但特色還不明顯。未來發展需要加強對特色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培育,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和園區,打造較為完整的文化創意產業鏈條,實現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和產業規模效應的充分釋放。
對策二:注重文化創意產業的本土化,打造優勢品牌。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由於受經濟、科技等條件的制約,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力好相對較弱。加之我國文化創產業發展中,來自國外的資本特別是跨國公司的投資佔有重要地位,對我國本土文化創意產業構成了威脅。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過程中,我國要著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品牌,注重文化創意產業的本土化發展,避免出現由跨國公司引領、控制甚至壟斷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局面。
對策三:加大對文化創意產業專業人才的培養。人才是創意產業發展的核心資源,目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人才還相對缺乏,創意人才總量、結構、素質還不能夠適應產業快速發展的要求。今後應調整人才教育結構,加強對創意產業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復合型人才、營銷人才的培養;積極舉辦各種大型創意設計展覽,打造設計師們相互交流、碰撞的平台,激發創意人才創造原創文化產品的激情和動力。
對策四:重視政策法規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作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雖然是以市場為基礎作用的,但政府通過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和政策法規的制定,為文化創意產業營造一個適宜發展的外部環境,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將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❸ 1從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說明振興文化產業的意義2材料中振興文化產業的具體措施體現了哪些哲學道理

一、問題的提出

「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完成教育的總目標服務的。體育教學不但要使學生身體得到鍛煉,身體素質得到發展,運動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要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具有思維活躍,敢於創新的開拓進取精神,並使其身心得以終身受益。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國家頒發的《高等學校體育課教學大綱》為體育課的課程設置,教材內容的選編,教學時數的分配,及增強學生的體質,提供了依據,並發揮了作用。但是,我國目前高校體育課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

❹ 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措施,意義,原因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深刻闡述了新形勢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明確提出了當前和今後文化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重要方針、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對於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最近,中央辦公廳專門發出通知,對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作出了全面部署。為認真落實中央辦公廳通知要求,深入學習貫徹好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工商行政管理職能作用,積極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切實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好。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擺在重要位置,作出專題部署,在全系統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要制定學習計劃,保證學習時間,取得學習實效。要積極運用集中學習、廣泛宣講、輪訓培訓、專題研討、理論研究、輔導講座、典型發言等多種形式,組織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學習全會文件,准確把握全會精神,深入領會我國文化改革發展面臨的形勢任務,深入領會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和重要方針,深入領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深入領會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深入領會新形勢下推進文化改革的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的部署和要求上來。要充分運用報刊、網路等載體,及時宣傳報道本系統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情況、經驗和典型事例,積極營造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濃厚氛圍,不斷推動學習貫徹活動扎實深入開展。

(二)充分認識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人民的精神家園,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加強文化建設,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實現,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關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破解文化發展難題,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對於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作用,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深刻認識新形勢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高度重視和自覺抓好中央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各項部署的落實。

(三)切實增強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是國家的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部門,在支持文化體制改革、支持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支持發展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支持國有文化單位和教育機構開展公益文化活動、支持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支持文化產業結構調整和促進廣告業繁榮發展、維護文化發展市場秩序等方面,承擔著重要職責,肩負著光榮使命。要真正把推動文化改革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把中央推動文化改革發展的部署和要求深化在認識里、體現在措施上、落實到實踐中,努力提高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工商行政管理職能作用,盡職盡責、盡心盡力為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積極貢獻。

二、積極支持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四)積極支持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是市場主體的准入機關,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支持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鼓勵各類文化企業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鼓勵國家投資、資助或擁有版權的文化產品無償用於公共文化服務。鼓勵其他國有文化單位、教育機構等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通過興辦實體等形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支持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

(五)支持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鼓勵文化單位面向農村提供流動服務、網點服務。支持文化企業以連鎖方式加強基層和農村文化網點建設。支持文藝團體深入基層和農村演出。

(六)支持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大力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在商標審查和評審中,對可能產生不良影響的商標注冊申請嚴格把關、依法審查,對有悖於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有其他不良影響的商標一律不予注冊。加強對企業名稱的監管,凡屬於不良文化的企業名稱申請,一律不予核准注冊。

三、優化市場准入和發展環境,支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

(七)積極支持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支持文化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支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為推動科學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支持創意產業和新興文化業態發展,鼓勵文化企業與科技、旅遊、體育等相鄰企業的對接和互動,促進市場主體融合發展。支持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並重組,鼓勵文化企業強強聯合、組建集團,以資本為紐帶,做大做強優勢文化企業,為文化企業兼並重組、組建集團提供製度支持。

(八)積極服務新興文化產業發展。支持和鼓勵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遊戲等新興文化產業發展,促進以知識產權出資,促進文化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大力培育新興文化產業市場主體。支持培育一批網路內容生產和服務骨幹企業。

(九)積極支持外商投資文化領域鼓勵類項目。認真執行國家關於外資進入文化產業的有關規定,對外商投資文化領域鼓勵類項目及在華進行文化科技研發、服務外包的外商投資企業,可以在企業名稱和經營范圍中使用能夠體現其功能特點的文字表述,其中使用外國(地區)出資企業字型大小的外商獨資企業、外方控股的外商投資企業,注冊資本達到3000萬元人民幣的,可以在名稱中間使用「(中國)」字樣。

(十)放寬文化產業企業名稱和經營范圍登記條件。鼓勵文化產業企業名稱和經營范圍中體現行業特點,允許使用體現文化企業特點的各類新興行業用語作為行業表述。文化事業單位改制為企業的,允許其使用原事業單位名稱(去掉原主管部門)或者符合企業名稱登記規定的其他名稱。

(十一)鼓勵和引導各種非公有制文化市場主體健康發展。營造公開、公平的市場准入環境,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以多種形式進入文化產業領域,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適應文化市場健康發展的需要,支持發展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等多種組織形式的文化市場主體。引導和鼓勵非公有制文化市場主體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在國家許可范圍內,鼓勵民間資本以多種形式投資文化產業,參與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支持中小文化企業發展。把促進中小文化企業發展與引導創業帶動就業結合起來,鼓勵、支持和服務高校畢業生創辦中小文化企業或到文化企業就業。積極引導有條件的非公有制文化企業規模化、品牌化經營,支持有實力的非公有制文化企業通過兼並、重組等方式,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發展。加強文化領域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組織建設。積極發揮各級個體勞動者協會和私營企業協會的作用,服務和引導非公有制文化市場主體健康發展。

(十二)擴大文化企業融資渠道。認真辦理涉及文化企業的股權出質登記,為以股權作為擔保進行貸款融資提供保障,切實解決文化企業資金緊張、融資難問題。

(十三)推動文化產業加速發展。積極引導、支持廣告、出版發行、影視製作、印刷、演藝、娛樂、會展等傳統文化產業和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遊戲等新興文化產業通過實施商標戰略發展壯大。加大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產業的支持力度,大力培育著名商標、馳名商標,打造知名品牌。大力支持國有或國有控股大型文化企業或企業集團通過實施商標戰略提高核心競爭力,更好地發揮其在發展產業和繁榮市場方面的主導作用。

(十四)積極支持文化走出去工程。積極支持、引導外向型文化企業、中介機構、文化培訓機構加強商標國際注冊,加大商標海外維權力度,推進實施文化走出去工程,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四、積極履行指導廣告業發展職能,大力促進廣告業繁榮發展

(十五)支持廣告企業改革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廣告經營單位改制或成立企業集團。選擇百家廣告企業加強重點聯系、指導,培育大型廣告骨幹企業。提升中小型廣告企業的專業化水平。打造廣告服務企業知名品牌。著力提升廣告企業競爭力,提高我國廣告業專業化、集約化、國際化水平。

(十六)支持廣告產業園區建設。加大對廣告示範區和廣告產業園區(基地)建設的支持和服務力度,推動廣告資源優化配置,培育廣告產業鏈和廣告產業集群,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廣告產業結構。會同財政部做好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廣告業發展試點工作。

(十七)支持廣告外向發展。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提高引進外資水平,積極融入國際廣告產業鏈,為「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商品與「中國服務」品牌開拓國際市場提供國際化專業服務。

(十八)加大對廣告功能作用的宣傳力度。採取多種形式宣傳廣告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的積極作用,樹立廣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正面形象,為廣告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十九)健全公益廣告發展機制。探索建立公益廣告發展基金,完善相關扶持政策,鼓勵公益廣告理論與實踐創新研究。大力發展公益廣告事業,充分發揮公益廣告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二十)制定廣告人才培養規劃。完善廣告人才培養體系,建立廣告專業人才基礎教育和職業培訓互補機制,健全廣告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水平評價制度,加強廣告人才培育。

(二十一)加強廣告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廣告行業服務體系與廣告行業標准化體系,建立完善廣告業統計調查制度,制定廣告業發展質量考評體系,建立廣告業信息資料庫和信息發布制度,逐步建立廣告活動信用管理體系。

五、支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

(二十二)支持創新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支持加快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社會監督、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為文化繁榮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二十三)積極服務經營性文化單位改革。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重點,支持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積極穩妥做好文化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工作。重點支持中央各部門各單位非時政類報刊社、文藝院團、動漫等文化產業發展,為轉企改制、資本投資、股權轉讓提供咨詢指導,提前介入、全程跟蹤,積極做好對企業的登記注冊輔導,方便企業順利辦理登記,盡快開展經營活動,積極參與市場競爭,促進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

(二十四)支持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支持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組織和流通形式,加快建設大型文化流通企業和文化產品物流基地,構建以大城市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貫通城鄉的文化產品流通網路。

六、強化市場監管,努力維護文化發展市場秩序

(二十五)大力營造市場誠信道德文化環境。在企業等市場主體中積極開展「守法經營、誠信興商」、「守合同、重信用」、創建「誠信市場」和「文明集市」等主題活動,推廣抵制侵權盜版承諾制,引導廣大經營者依法規范經營。提高經營者和消費者的信用風險防範和自我保護能力,及時對嚴重失信特別是仿冒製作動漫產品及其衍生品的市場主體予以曝光,提高全社會的自覺守信意識。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加強商標注冊、運用、保護和管理工作,不斷提高商標知識產權保護和打擊侵權假冒等市場監管執法水平。大力弘揚以創新為榮、剽竊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假冒欺騙為恥的道德觀念,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色的商標文化。

(二十六)加強文化產業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建設「國家經濟戶籍庫」,建立完善工商行政管理綜合業務平台和公眾服務平台。結合落實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信用分類監管的意見》,加強文化產業企業信用信息歸集、整理,推進文化產業企業信息內聯應用和部門共享,促進文化產業市場主體健康發展。

(二十七)努力營造和諧文化消費環境。大力推進12315行政執法體系「四個平台」建設,充分發揮「一會兩站」和12315「五進」作用,深入開展消費教育和消費引導,引導廣大消費者樹立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的科學、健康、文明消費理念。積極配合有關部門,促進擴大文化消費,提升群眾文化消費水平,努力營造和諧文化消費環境,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二十八)加強網路商品交易法制建設。抓住「建設和管理」兩個關鍵環節,調研起草《網路商品及服務交易管理條例》,為促進網路文化市場大發展大繁榮提供良好法律環境,努力促進加快形成法律規范、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公眾監督、社會教育相結合的網路交易管理體系。

(二十九)加強對網上文化產品交易的監督管理。依法查處傳播虛假有害信息的行為。嚴厲打擊網上銷售假冒偽劣、有毒有害文化產品以及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等違法行為。

(三十)依法維護藝術品拍賣市場秩序。積極為拍賣公司提供相關法律、法規咨詢服務,依法查處拍賣公司的違法行為,凈化藝術品拍賣市場。

(三十一)嚴厲打擊虛假違法廣告。以直接關系人民群眾健康安全、擾亂社會公共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嚴重虛假違法廣告為重點,進一步加大整治工作力度,努力凈化廣告市場環境。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整治互聯網和手機媒體傳播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工作,清理網上非法「性葯品」廣告、性病治療廣告和低俗不良廣告。

(三十二)深入開展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禁止在中小學校200米內開辦網吧,禁止在學校周圍設立電子游藝室、歌舞廳等娛樂場所和成年人性用品商店。會同有關部門深入開展校園周邊經營秩序治理,整治低俗玩具,堅決查處取締黑網吧。

(三十三)深入開展「掃黃打非」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出版物製作、生產、批發、零售、出租、放映單位的日常監管,依法查處違法經營行為。深入開展掃除淫穢色情出版物和有害信息專項行動,加大力度掃除淫穢色情出版物和其他各類非法出版物。深入開展「掃黃打非」斗爭,完善文化市場管理,堅決掃除毒害人們心靈的腐朽文化垃圾,切實營造確保國家文化安全的市場環境。

(三十四)依法查處文化市場各類不正當競爭行為。繼續加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工作,在鞏固「雙打」專項行動成果的基礎上,加大力度保護文化企業的商標權,企業名稱權,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等知識產權,依法查處侵犯文化企業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加大對文化企業商業秘密的保護力度,制定並實施商業秘密保護戰略,為文化企業創新發展創造良好條件。繼續深入推進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堅持打擊與規范相結合,加強對文化市場的監管,堅決掃除文化市場中的商業賄賂行為,努力維護誠信公平的文化市場秩序。

七、以深化工商文化建設為抓手,切實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幹部隊伍的文明素質

(三十五)進一步豐富工商文化建設的內涵。工商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要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提出的新思路、新觀點、新要求為指引,充實豐富工商文化,創新發展工商文化。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統領,以工商行政管理理論創新成果為指導,以深化行風建設、推進政務誠信、加強道德培養等為重點,不斷提高工商幹部的綜合素質特別是文明素質。要加強工商行政管理人員職業道德建設,認真落實《工商行政管理職業道德規范》,教育、引導廣大工商幹部不斷增強執法為民的宗旨意識,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履職盡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牢固樹立依法行政的工作理念,切實做到嚴格執法、規范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廉潔執法;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覺做社會公德的倡導者、職業道德的實踐者、家庭美德的弘揚者、個人品德的示範者。

(三十六)扎實推動工商文化建設深入開展。要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精神為契機,採取更加有力有效的舉措,推動工商文化建設邁上新台階。要把工商文化建設納入工商工作的全局,制定科學合理的建設規劃,努力做到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突出重點、整體推進。要充分發揮領導幹部的表率作用,深入挖掘身邊的先進典型,建立健全教育激勵機制,積極營造工商文化建設的濃厚氛圍。要堅持貼近工作實際,豐富群眾生活,尊重工商幹部在工商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廣大幹部參與工商文化建設的積極性。要注重形式載體的豐富創新,以廣大工商幹部喜聞樂見的形式,充分展示多姿多彩的工商文化建設成果。

八、加強組織領導,確保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精神的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三十七)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切實加強對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組織領導,領導幹部要切實擔負起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領導責任,明確工作著力點,採取有效措施,精心組織實施,加大工作力度,確保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精神在工商行政管理系統落實到位,取得實效。

(三十八)認真完成分工任務。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中央有關部門貫徹實施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重要舉措分工方案》,明確了國家工商總局參與承擔的12項任務。完成好這12項分工任務,是全國工商行政管理系統的共同責任。要細化措施,嚴格落實,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圓滿完成。

(三十九)努力搞好協調配合。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加強與宣傳、文化、出版、廣電等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立足本職,依法監管,改進管理,高效服務,努力為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積極貢獻。

(四十)始終堅持常抓不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任務。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穩步推進,常抓不懈,為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充分發揮工商行政管理職能作用。

❺ 深圳創意文化中心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

通過考察深圳市政府、企業、設計機構和創意設計產業園的發展現狀,深圳創意設計內產容業發展中存在著四個突出問題,並由此提出四點建議:
第一,建立「創意設計指導中心」,統籌管理創意設計產業,完善創意設計產業運行機制相關法規和政策措施,政府定期舉辦「中小企業品牌建設論壇」,打造設計產業鏈。
第二,企業以文化戰略為指導打造品牌,重視原創設計,建立企業品牌首席設計師體制。
第三,政府扶持建立品牌設計聯盟機構;設計企業(機構)從技術設計走向戰略設計,從視覺設計走向生態設計;設計企業樹立生態設計觀、設計人員樹立設計倫理觀,建立「設計經紀人」制度。
第四,學校改革創意設計產業人才的培養方法,建立三個培養層次的培養機制,注重本土創意設計人才和產業策劃管理人才的培植和引進。

❻ 文化產業促進經濟發展的例子

中國的:華僑城,西安曲江。國外的:迪士尼、好萊塢。

❼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推動文化創新發展措施的原因

①文化作為一來種精神力量,能夠在源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
②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保障文化安全,維護國家利益。
③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提高中華文化軟實力。
④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能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提升人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

文化的產品和服務具有商品和意識形態雙重屬性。發展文化產業,既要尊重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又要把握文化產業發展的特殊性;
文化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發展文化產業,能夠提升我省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發展文化產業,能夠繁榮我省文化市場,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❽ 注重創意創新 追求做強做大

楊春廣

巴林石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確立了文化產業定位。堅持用精明的文化人才來策劃巴林石產業;堅持用精心的文化行為來開拓巴林石市場;堅持用精湛的文化藝術來打造巴林石品牌;堅持用精彩的文化宣傳來弘揚巴林石名氣。用這「四個堅持」的文化活力,注重創意創新,追求做強做大,推進了持續發展。

1.產業發展現狀

巴林石從建礦開采迄今,已經走過了35年的歷程。伴隨著改革開放,與時俱進,產業發展由小到大,由弱變強,成為地方的支柱性文化產業之一,目前的主要發展成果體現在四個方面比較優勢上。

2012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年鑒

一是團隊優勢。巴林石集團公司是由原先的國營企業改革轉為股份制企業,由礦業公司、銷售公司、天寶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組成的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和諧合作的企業團隊。全公司產、供、銷一條龍,年創產值2億多元,年實現稅收4000多萬元,是為地方財政貢獻率較大的文化企業。以巴林石經營輻射勾連,形成了市場格局,分布於赤峰市、內蒙古自治區、浙江、福建、遼寧、山東、北京、上海、深圳、台灣等各地的巴林石經營商戶和市場網點3000餘家,專營巴林石的從業者10000多人,年創產值20多億元。巴林石協會以巴林石集團公司為依託,是團結、引領巴林石經營者、愛好者、收藏家、藝術家等眾多人士,弘揚巴林石文化的社會團體,已發展副會長單位15個,會員1000多人。公司加協會的團隊,在全國寶玉石行業中,比起那些個體分散的類型,顯現出更有號召力和協調力的優越性。組織參加國際國內的寶玉石大展、大賽、文化產業博覽會等,巴林石團隊一呼百應,成為全國寶玉石文化的生力軍。

二是品牌優勢。巴林石獲得了「中國四大名石、中國候選國石、中國馳名商標、巴林石國家礦山公園、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特色產業基地」等一系列的榮譽。僅就近三年統計,巴林石印章和巴林石雕件,參加國際國內大展大賽獲得金銀銅獎的作品有2000多件組,榮譽獎項烘託了文化品牌。巴林石集團公司堅持不懈地用文化創意、文化宣傳、文化打造來擴大品牌效應。建起了巴林石博物館和巴林石文化產業園,成為地方的標志性品牌建築;一年一度的巴林石文化節已經連續舉辦到第十三屆,成為地方的品牌性文化節慶活動;創辦的《巴林石》會刊已經發行到86期;編印的巴林石論文集、典藏集、鑒賞集等大型圖書40多集,發行10萬多冊;由中央及省市電視台拍攝的巴林石專題系列節目已達30集。通過參展、建館、創刊、辦節等多方面文化打造,為巴林石文化品牌擴大了名氣。品牌知名度的不斷攀升,引起了巴林石的價值翻了成百上千倍。

三是資源優勢。經國家地質部門勘探儲量,巴林石的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巴林右旗黨委和政府賦予巴林石集團公司獨家壟斷性的礦山管理權和礦石開采權,按限量開采每年產出200噸礦石計算,至少還能開采50年以上。巴林石五大類別(雞血石、福黃石、凍石、彩石、圖案石)百餘個品種,色彩豐富,軟硬適度,作為獨特優質的印章用石、雕件用石,具有異常珍貴的藝術價值、收藏價值和數倍翻番的增值升值潛力,這為巴林石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長續久用的資源保障,資源是巴林石文化產業做大做強的重要依託。

四是審美需求優勢。巴林石具有獨特的天然美、藝術美、印章美、雕件美。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程度和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審美需求不斷增長,需求是發展的原動力。人們對巴林石的需求除了使用價值外,更加看重的是它的文化藝術、審美價值、品牌名氣以及它們所標志的擁有者的社會地位。融入文化創意的巴林石系列產品能夠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帶來文化的熏陶,使人身心愉悅,豐富的藝術內涵和不菲的經濟價值能夠帶給擁有者不一般的藝術品位和身份地位。巴林石能夠在相當程度上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精神、審美需求,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

2.未來發展對策

巴林石文化產業雖然已經奠定了堅實基礎,但繼往開來的持續發展依然任重道遠。在今後想發展、謀發展、務發展、推動持續發展的進程中,我們要在五個方面注重創意創新,追求做強做大。

第一,堅持文化興企戰略。多年的實踐證明,巴林石的經濟是文化經濟,巴林石的市場是文化市場,巴林石的效益是文化效益,巴林石的價值是文化價值,文化興則企業興。總結文化經驗,把握文化規律,今後將繼續完善、加強、堅持推行正確的文化打造戰略、文化宣傳戰略、文化市場戰略、文化人才戰略。巴林石全行業要把提高個人自身的文化素質和單位整體的文化素質,當做一項長久大計,予以高度重視,切實抓緊抓實抓好。要採取多種方式,堅持不懈地加強企業文化教育,使全行業形成人人學習文化、個個鑽研藝術的良好風氣,從而為提升巴林石的文化品位,弘揚巴林石的文化名氣,樹立巴林石的文化品牌,創造巴林石的文化價值,人人努力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第二,搞好文化創意。文化創意產業是科學、資本、經濟、文化、藝術的融合體,促成了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重組與合作。創意者的文化價值觀、生活方式、思想理念、情感訴求、社會閱歷等諸多因素決定著創意產品水平的高低,其能否贏得市場,最根本的問題在於產品是否具有藝術感染力、情感親和力、精神震撼力。只有賦予文化產品這幾種力量,才會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認可。巴林石文化創意產品要提供給人們的不僅僅是一件簡單的藝術作品,必須是一種文化、一種品位、一個高階層的象徵,傳遞的是一種儒雅與高貴。我們要在文化界、書法界、繪畫界、篆刻界、雕刻界選擇具有一定名氣和創作潛質的專家和藝術家,組成文化創意智囊團,通過集群整合文化創意,為巴林石文化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堅持文化創新。創意與創新是互為包容、密不可分的一種理念,都以創造為目的。創意,強調的是創造的設計,創新,強調的是創造的成果,創意與創新都以發展為取向,創意是發展的智慧,創新是發展的生命。巴林石行業的文化創新主要有三個環節:

2012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年鑒

(3)由資本管理轉向「人本」管理。樹立「以人為本」的人才觀念和人氣觀念,注重文化、藝術、營銷、策劃、宣傳等方面的人才培養、發現、籠絡和集結,充分利用人才名氣為巴林石營造人氣興旺的社會氛圍。

二是藝術文化創新,激活生產機制。要真正提高巴林石產業的經濟效益,實現價值增值,就必須在藝術創新上多下功夫。①掌握價值規律進行產品創新。「物以稀為貴,石以奇為寶」,這是一條永恆的價值規律。運用這條規律,將日漸稀少的雞血石、福黃石、瓷白石,優質凍石、彩石等極品、珍品,作為獨特產品,持續強化藝術打造和文化宣傳,吸引高端客戶購買、收藏巴林石。②運用藝術規律進行產品創新。普通的石料經過藝術創作,每件產品的價值會成倍提升。要大力支持與鼓勵雕藝創作,注重把中低檔巴林石原料充分利用起來,推出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藝術精品;注重加強引導大眾文化消費,建立起巴林石行業獨樹一幟的藝術生產體系、文化市場體系和文化產業品牌體系。

三是文化宣傳創新,營造社會氛圍。巴林石的品牌,巴林石的知識,巴林石的價值,巴林石的名氣,都特別需要文化宣傳來擴大社會效應。要繼續加強與中央、省市、自治區以及赤峰市新聞媒體的溝通合作,通過專題片、專題版面、專題文章等多種方式,大造社會宣傳輿論。同時,繼續辦好《巴林石》會刊,提高質量,擴大影響。繼續編輯出版巴林石專著、巴林石文集等,通過持之以恆的宣傳、宣傳、再宣傳,讓巴林石的印章文化、雕藝文化深入人心,成為傳創文明、承載財富的文化使者。

第四,堅持求真務實。巴林石文化創意產業是政府、龍頭企業、藝人和個體工商戶通力合作、整體運行的一個「局」。政府在產業的發展中擔負著制定政策、培育規范市場、扶持企業、協調各業、布局開拓、資源配置、形象推廣和發展決策等使命。巴林石文化創意產業只有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才能有效地實施資源開發,才能順利地開拓巴林石專業市場,才能獲得相關行業的鼎力支持,才能進行強有力的輿論宣傳,才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因此,要爭取各級政府在資金、稅收、人才引進與培育、知識產權保護和土地利用等方面出台相關優惠政策,盡快完成巴林石市場交易平台、巴林石融資平台、巴林石特色旅遊平台、巴林石網路交易平台等平台建設。

巴林石集團公司要在現有的基礎上搞好自身建設,提高管理水平,發揮龍頭企業的領軍作用。緊密依靠當地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積極培育和發展以巴林右旗和赤峰市為產業基地,以全國各地的寶玉石市場為輻射的市場網路,逐步擴大國際市場,進一步促進各種石文化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市場培育和建設,力爭建成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巴林石都。

第五,堅持人才戰略。人才是文化創意產業最關鍵的要素。巴林石文化創意產業要做強做大,必須依靠一大批懂文化、懂藝術、懂創作、懂經營的創意人才。巴林石全行業要真正樹立起發現人才、培養人才、聚攏人才、重用人才的強烈意識,把培育和引進人才作為一項長遠大計常抓不懈,建立起善待人才、獎勵人才、推崇人才的組織機制。同時,與赤峰學院合作,建設巴林石文化產業人才培訓基地,招收學員,讓他們置身於文化的新環境、新起點,學習和掌握新技術、新工藝,成長為適應新時代新需求的新人才。通過培養管理人才、礦業人才、經營人才、藝術人才等人才隊伍,壯大人才實力,依靠人才實力豐富文化創意,堅持藝術創新,打造藝術精品,將巴林石的資源優勢真正轉化為藝術優勢,巴林石文化產業就會越做越強,越做越大。

閱讀全文

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對策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