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發布時間:2021-03-06 04:47:16

㈠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1、農業剩餘勞動力的大量存在,勞動力素質低

改革開放以來,盡管已有大量的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部門,但目前農業勞動力的就業壓力依然很大,剩餘數量高達1.7億之多。這些剩餘勞動力能否成功轉移,直接影響到城鄉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的穩定,關繫到中國現代化的成敗。

當前,我國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面臨的難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城市化滯後造成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的艱巨性;第三產業發育滯後嚴重製約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鄉鎮企業對農村勞動力吸納能力逐步減弱;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導致就業崗位選擇面狹窄。

還應看到另一方面,由於城市的高度開放和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全國已有40%以上的農村強壯勞動力投入到了非農產業。而把農業生產留給了婦女、兒童及老人。據有關資料,我國的婦女承擔著60%的農活,有的地方甚至高達80%,從事農業的勞動力趨於弱化。

2、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勞動生產率低

當前,我國農業生產經營以種植業為主,種植業內部結構不盡合理,糧食作物佔有很大的比重,經濟作物的種植和經營規模比較小,從而無法在激烈的國內、國際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聯產承包之後,我國家庭農業生產經營分散、規模小。

我國農戶約2億個,除數量有限的國有農場和極少數農村實行規模經營外,基本上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難以形成帶動我國農業的規模經濟,勞動生產率低。特別是我國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中國農業將面臨國際規模農業的競爭壓力。

3、農業生產技術水平落後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農業、農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由於歷史原因,農村發展滯後於城市的狀況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城鄉二元結構依然存在,城鄉發展差距仍在擴大,越來越多的農業人口離開土地,到城鎮謀生,造成了農村的荒蕪和勞動力的短缺。

我國農村,特別是廣大的中西部地區,農民對生產的投入大部分仍然集中在土地與勞動的投入之上,普遍採用的是一種外延式的擴大再生產,粗放經營方式,廣種薄收、超載過牧、亂砍濫伐現象仍然存在,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導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鹽鹼化、旱澇等自然災害的加劇,從而削弱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4、農業生產資源短缺,農業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從農業資源角度看,我國水土資源短缺將是農業現代化進程中長期的、根本性的制約因素。特別是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水土資源對農業發展的約束不斷加劇,人與水土資源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時,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水土資源被擠占的勢頭難以逆轉,農業將面臨日趨嚴峻的水土資源短缺。

據統計,目前,我國人均耕地、草地、林地、水資源分別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0%、40%、14%和25%,隨著經濟總量和人口總量的增加,下個世紀我國農業資源將迅速接近承載能力的上限。森林積蓄量、河川徑流量我國人均為8.17和2424立方米,分別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7和1/4。

根據生態經濟學觀點,農業現代化程度越高,它與農業生態系統的依存關系越密切。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應該是推進生態文明的進程。它既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目前,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生態環境卻日益惡化,主要表現在:

一是水土流失嚴重。據統計,我國每年流失表土總量達50億噸,相當於全國耕地每年被剝去1厘米的肥土層,經濟損失100億元。

二是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目前,我國荒漠化土地總面積為262.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27.3%;全國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540多億元。

三是森林資源銳減。例如,因亂砍濫伐,海南熱帶雨林面積已由1956年的86.6萬公頃減至目前的24.5萬公頃左右,森林覆蓋率目前僅為7.2%。四是水資源嚴重短缺且污染嚴重。

由此可見,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生態環境十分嚴峻,農業資源緊缺、環境污染、生態惡化正在威脅著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1)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擴展閱讀

為了促使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中國於50年代中期提出農業技術改造任務。當時,計劃用5個五年計劃的時間完成農業機械化。中國約佔40%。以後這一進程因工作的失誤發生曲折。

1979年以後,中共中央確定發展農業「一靠政策,二靠科學」的方針,羊為16622.9萬頭,又使農業技術改造工作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豬為33719.1萬頭,30餘年來,農業技術改造所取得的成就,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田建設

興修農田水利和興修山地水平梯田一直是30餘年來全國大規模農田基本建設的重點項目。大體上50年代初為7:1,由於排灌動力機械的大量增加和渠道等設施的大規模建設,1984年農田的有效灌溉面積達66338.7萬畝,居世界第一位,其佔耕地面積的比重約為44.5%,1986年增至21.8%。

也高於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在有效灌溉面積中,機電灌溉的面積約佔56.6%,而1952年僅為1.6%。農田基本建設的巨大成就,提高了抗禦水旱災害的能力,為中國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創造了條件。

2、蟲害防治

肥料施用堅持了有機肥同無機肥相結合的原則。多集中在東北、西南和浙江、福建等地區。但在繼續廣泛施用人畜糞和綠肥等有機肥料的同時,化肥施用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按有效成分計算,1986年化肥用量(折純量)1930.6萬噸,為1952年的240餘倍,每畝耕地平均施用量13千克,居世界中等水平。

但化肥構成上磷肥、鉀肥的比重偏低。植物病蟲害防治也取得重大成就。1982年化學防治面積近12.8億畝,佔耕地面積的86%。歷史上常常造成顆粒無收的蝗災已告消滅,許多植物病害如小麥銹病等已得到有效控制。

3、疫病防治

由於建立了獸醫生物葯品工業體系,40年代末期,獸用葯物迅速推廣,50年代就在全國范圍內消滅了牛瘟。以後,氣腫疽、牛肺疫、羊痘等傳染病和一些寄生蟲病也得到有效控制。中國研製的豬瘟、牛痘、羊痘等疫苗,居世界領先地位。

4、良種推廣

30餘年來育種工作的巨大成就,是農業增產的又一重要原因。約為1952年的3.5倍。1949~1979年間,全國開展了水稻、小麥、棉花等25種主要農作物的育種工作,育成並用於生產的品種達2700餘個,其中推廣面積在100萬畝以上的265個,1952年的播種面積占農作物播種總面積的4%,對提高產量、改進品質、增加抵抗病蟲害的能力等都起了重要作用。

1975~1984年間雜交水稻的推廣,對糧食的增產作用尤為顯著。現稻、麥等主要農作物的良種種植面積均已超過播種面積的90%。

5、家畜育種

除了對傳統品種進行改良外,還先後從國外引進良種,並通過純種繁殖和雜交,育成了不少優良的牛、羊、豬和家禽品種。冷凍精液和人工授精繁殖體系也已形成。

6、機電裝備

由於工業發展水平的限制和農村存在十分龐大的勞動力資源,中國農業機械化的程度仍較低,其他8.5%。人力操作和手工工具尚佔主導地位。但30餘年來農業機械和農村用電量的變化也是很大的。50年代初期,拖拉機的擁有量還微不足道。

1986年已有大中型拖拉機86.65萬台,小型拖拉機452萬台(其中手扶拖拉機有相當數量用於農村運輸);聯合收割機的擁有量為3.09萬台,總產量反由30475萬噸增至 39151.2萬噸。農用載重汽車的擁有量為49.92萬輛。

1986年的機耕面積達54641.7萬畝,超過全國耕地總面積的1/3。與此相應,其中有9年超過85%;1979年以後適當調整了作物布局</a>。電力在農村中的應用也有很大發展,從50~70年代始終高達80%左右,1986年農村用電量為586.7億千瓦小時。

農業教育和農業科學研究 見農業教育、農業科學研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農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農業現代化

㈡ 如何解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存在的問題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適應市場發展規律,反映一個國家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內勢的過程。農業產業結容構調整,要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建設優勢農產品產業帶,保護農產品知名品牌,培育壯大主導產業;通過大力發展畜牧業,擴大畜禽良種補貼規模,推廣健康養殖方式,安排專項投入支持標准化畜禽養殖小區建設試點以及加強動物疫病特別是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突發疫情應急機制,加快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穩定基層獸醫隊伍;積極發展水產業,擴大優質水產品養殖,發展遠洋漁業,保護漁業資源,繼續做好漁民轉產轉業工作;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擴大園藝、畜牧、水產等優勢農產品出口,加強農產品對外貿易磋商,提高我國農業應對國際貿易爭端的能力。

㈢ 貴州農業產業化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研究

貴州農業部門太不給力了,這樣的文獻都沒有。

㈣ 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一、高素質的農業勞動力缺乏,難以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

我國農業勞動力主體的文化教育程度普遍較低,農村受過較高教育、年富力強的農村「精英」大多流出就業,留下從事農業生產的多為素質較為低下的婦女和老人,由於缺乏文化知識,阻礙了接受新事物、學習新技術的能力,「谷賤傷農」現象頻頻發生。也由於缺乏科技知識,也使一些高新技術成果難以推廣和運用,難以實現生產過程機械化、生產技術科學化。低素質、低技能農業勞動力過剩,高素質、高技能勞動力短缺,農業向高端升級遭遇勞動力技能障礙。

二、農業產業化水平欠佳,難以強化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

我國總體上處於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階段,產業化進程緩慢,仍然沒有跳出小規模、低水平、傳統粗放生產方式,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低,生產效率低下。細碎化的土地小規模經營和兼業化的養殖方式,造成專業化和標准化程度低,農產品產量低、質量次,無法滿足規模化農產品加工業對成片規劃化種植和養殖基地的需求,許多加工企業要從眾多分散種植的小農戶手中收購農產品,大大增加了收購成本。

三、農產品質量不高,難以保障現代農業發展

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階段,該階段正是能源資源消耗、污染排放強度較大的時期,扭曲的市場機制拉動工業畸形增長。工業、城市用水急劇增加,與農業用水的矛盾越來越難以調和,由於缺乏嚴格的保護和治理措施,水質性污染導致水資源質量進一步下降。在這些因素共同影響下,我國可用水資源的供給更加匱乏。工業污染導致不少農產品原料質量偏低,達不到加工業對農產品質量要求,還有一些農業生產者受利益驅使,濫用化肥農葯,導致農產品安全問題,加工品出口和國內市場銷售受影響,進而影響現代農業發展進程。

四、綜合服務體系不夠健全,難以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農業社會服務體系是為農業生產提供的產前、產中、產後全程綜合配套服務的專業組織,服務內容涉及銷售、信息、科技、物資、加工、勞務、金融、經營決策、政策和法律服務等諸多方面。我國很多地區各類行業協會與專業合作組織發展不平衡,整體規模小、服務形式單一,如何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布局規劃、項目可研、決策咨詢及相關的農業擔保、保險等系列服務還較欠缺。

㈤ 農業產業規劃應注意哪些問題

農業產業化是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依託龍頭帶動和促版進科技進步,對農業和農村權經濟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和企業化管理,形成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農村經濟經營方式和產業組織形式。農業產業化是實現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環節,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是提高農業競爭力的有力措施,是農業經營體制的重大創新,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遠景設計研究院在農業產業規劃這塊提醒特別要注意在以下幾個方面:
農業產業基地建設規劃
產業基地的現狀與評價分析
產業基地發展思路與目標
農產品基地發展規劃
農產品發展規劃
農業配套服務提升方案
在以上幾個方面認真做好之後應該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㈥ 簡述農業家庭經營存在的問題

經營規模長期凝固化、虛假廣告時有發生。 4土地流轉機制與規模經營矛盾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使他們在市場上總是處於被動地位,在宏觀上缺乏代表其利益參與市場和自我保護的市場主體,因此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的數量也較低。二是市場建設和市場運行中的部門分割,產業化經營組織規模小、法規還不健全,實施農業產業化的政策法規不健全,很多都是口頭約定或君子協議,我國土地經營大都停留在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的「分包」這一層次上、地區封鎖。一是農民分散,多呈無組織分散狀態進入市場,競爭力弱;在實施農業產業化的過程中,真正簽訂協議訂單的只有43%。同時、欺行霸市,很不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缺乏市場競爭力和自我保護能力,競爭力弱,而且違約現象時有發生、行業壟斷等情況比較嚴重,沒有對農業進行橫向的和縱向的以及深度的擴展,這種分散種植的格局和分散的農戶利益。農村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區、由內向型向外向型的轉變,利益分配機制是決定產業化經營能否長期堅持下去的重要因素。有的企業在產品難以銷售時拒收農產品或壓價收購農產品、不同農產品的產業化發展水平差異較大、農民等之間關系的法律,導致農業產業化組織的規模小。例如觀光農業;有的農戶在農產品促銷時不按合同約定賣給企業等,調節龍頭企業。在許多鄉鎮農業產業化已初步完成了由產品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 3農業產業化組織與農戶的利益關系不規范,忽視農民利益。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市場監督管理政出多門、農業產業化中介組織、由單一產品向系列產品,與產業化經營的規模經濟之間存在著嚴重的沖突,缺乏應有的權威性和統一性,參與市場的積極性不高。但由於中國小農經濟思想根深蒂固,難以抗衡社會上各利益集團對農民權益的侵蝕、綠色農業等發展滯後。現階段農業產業化組織與農戶的利益關系存在著不規范的現象。摻雜使假,土地經營權的平均分配製度和生產要素市場化機制的缺乏;市場秩序尚不規范。 2市場發育不成熟,使農業生產只能以家庭為單位,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開放的國際市場環境,形成了農業生產中每個農戶分散式的小規模經營。農民的市場意識差、細小的生產經營方式限制了產品的交易方式,發展不平衡。目前在企業與農戶的購銷關系中。目前,分散的小農戶無法和發達國家現代化、產業化和一體化的農業組織進行競爭當前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業產業化的整體水平低,干擾了市場的公平競爭

㈦ 關於貴州省農業產業化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

貴州農業產業化要著眼於以現代農業生產、生產方式、實現現代農業為長遠目標,發展比回較優勢,注重答培育兩個市場(國內市場、國外市場),走生態農業、無公害生產、有機認證,在特色產業,觀光農業方面加快發展。目前急於解決的問題是:專業化帶動區域化,規模化帶動標准化,產業化帶動生產力提升和技術的進步,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觀念、管理模式,轉變農業教育、科研、技術服務系統職能,將各種主體置於市場的機遇與挑戰,土地承包經營權科學合理流轉;通過政策引導、信貸支持、基礎設施改善的基礎上加大產業化步伐。在大宗農業產品上追求綠色有機、創建品牌,在特色產品做出特色、確保在核心技術、產業鏈環、主要市場、營銷模式上處於領先地位。政府和全社會要維護貴州品牌形象、打造貴州精神,建立貴州產品專櫃、專區。產業化要圍繞自然條件及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社會條件(政策、科技、交通信息、信貸保險、土地資源及人口、相關產業發展等)系統分析,利用系統分析相關理論、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市場經濟運行機理加以比對分析總結。

㈧ 我國目前農村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我國目前農村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部分地區糧食生產由微利轉為虧損,糧食安全問題需引起重視

由於高庫存與全球性供給過剩,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價格持續低位徘徊。與此同時,糧食生產成本不斷上升。若算上土地費用、人工費和折舊等,糧食生產幾乎沒有利潤。

一些年輕農民認為「種糧無前途」,外出打工才是首選,中老年農民種地主要為口糧,中青年在家務農的主要目的是贍養父輩、照顧兒女,有的地方由於種地虧損,耕地撂荒現象常有發生。即使是種糧大戶和家庭農場,由於種糧效益過低,也不得不調減種糧面積,增加經濟作物種植面積。

二、農業生產要素比較優勢下滑,農業整體競爭力趨於下降

近年來,我國傳統的勞動力低成本優勢正逐漸消失。我國勞動力成本每年上漲10%左右,而勞動生產率並未同步提升,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出口競爭力趨弱。即便是競爭力最強的果蔬,近三年的出口額增速也持續回落,貿易順差不斷減少。

三、多數農產品國內外價格倒掛,農業產業安全遇到挑戰

近年來,大宗農產品內外價差不斷擴大,農產品進口快速增長,導致國內庫存攀升,造成了「洋貨入市、國貨入庫」的局面。從2013年到2015年,穀物進口量從1458萬噸增長到3271萬噸,使國內玉米成為結構性過剩品種,造成儲備膨脹。

目前我國已實施14個自貿協定,隨著貿易標准不斷提高,在我國農業競爭力先天不足的情況下,若缺乏必要保護措施,價低質優的國外農產品將大量湧入國內市場,農業產業安全可能遇到更大挑戰。

四、農業立體式污染加劇,農產品質量安全引發社會關注

農業自身造成的污染日趨嚴重。受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影響,農業污染問題已由化肥、農獸葯、飼料添加劑等投入品使用不合理造成污染或殘留,轉變為「水源—土壤—大氣—生物」多方面、立體式污染。例如,大量工業污水流至江河湖海,每年造成水產業損失達幾十億元。

(8)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擴展閱讀:

農村社會發展新戰略:

一、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處理好「穩糧」與「增收」的關系

基於農業「二八現象」,目前糧棉油糖等農產品只依靠增產和提價的方式來促進農民增收有相當大的難度,應遵循「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原則,走「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路子。大力培育糧食生產經營主體,向規模要效益;以農業科技為支撐,向科技要效益。

二、促進「互聯網+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互聯網+」能有效地提高農村組織化程度,將農民分散的個性化供給和需求積聚起來,促進農業領域分工分業,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融合發展。應抓住契機,通過互聯網提高農村組織化程度,著力解決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長期存在的「分有餘、統不足」的問題。

三、以「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為抓手,發展集體經濟

體經濟是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的根本所在。目前,我國相當多的地方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缺位,集體資產權能缺失,集體經濟「空殼化」現象較為普遍。應以「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為抓手,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特別是專業合作社,防止集體經濟缺位。

四、培養經濟發展帶頭人,為農村發展培育強勁動力

總體看,我國農村發展既缺資金、缺技術、缺勞動力,更缺乏在經濟、文化、治理理念上的帶頭人。實踐證明,凡是發展得好的鄉村,大多離不開「能人」的帶動。各級政府應當出台鼓勵政策,培養農村經濟發展帶頭人,吸引來自不同階層的精英、能人帶動農村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國農業發展面臨戰略抉擇

㈨ 目前黑龍江農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那些

2014年是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本次經濟工專作會議將在屬分析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情況下,提出2014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並為後期的全面深化改革做好充分的鋪墊。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4-2018年 中國農業地產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農業產業化組織總數達到30.87萬個,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6.88萬億元、凈利潤4667.8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9.93%、14.11%。我國農業產業化組織明顯增加,經營效益穩步提升。
但是,農業產業化的主要特徵包括:生產專業化、布局區域化、經營一體化、服務社會化、管理企業化。此外,根據中國各地情況不同,產業化必然會出現發展水平、組織形式、產業種類多樣化的特點,所以,農業產業化需要從宏觀上進一步把控和引導,政策的支持和引導必不可少。

閱讀全文

與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