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銀行發展產業集聚區措施

銀行發展產業集聚區措施

發布時間:2021-03-06 05:45:28

㈠ 目前產業集聚區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規劃亂

㈡ 開發區 改革和創新發展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改革開放是推動發展的制勝法寶。必須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全面深化改革,統籌兼顧,真抓實干,在牽動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強發展新動能。
加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改革力度。2015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建立規范行政審批的管理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簡化注冊資本登記,逐步實現「三證合一」,清理規范中介服務。制定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公布省級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切實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
地方政府對應當放給市場和社會的權力,要徹底放、不截留,對上級下放的審批事項,要接得住、管得好。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健全為企業和社會服務一張網,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台,依法保護企業和個人信息安全。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各級政府都要建立簡政放權、轉變職能的有力推進機制,給企業松綁,為創業提供便利,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所有行政審批事項都要簡化程序,明確時限,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
多管齊下改革投融資體制。大幅縮減政府核准投資項目范圍,下放核准許可權。大幅減少投資項目前置審批,實行項目核准網上並聯辦理。大幅放寬民間投資市場准入,鼓勵社會資本發起設立股權投資基金。政府採取投資補助、資本金注入、設立基金等辦法,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重點項目。以用好鐵路發展基金為抓手,深化鐵路投融資改革。在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領域,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不失時機加快價格改革。改革方向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大幅縮減政府定價種類和項目,具備競爭條件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原則上都要放開。取消絕大部分葯品政府定價,下放一批基本公共服務收費定價權。擴大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推進農業水價改革,健全節能環保價格政策。完善資源性產品價格,全面實行居民階梯價格制度。同時必須加強價格監管,規范市場秩序,確保低收入群眾基本生活。
推動財稅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實行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管理制度,除法定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部門預決算都要公開,全面接受社會監督。提高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的比例。推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制定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的有效辦法。力爭全面完成「營改增」,調整完善消費稅政策,擴大資源稅從價計征范圍。提請修訂稅收征管法。改革轉移支付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的事權與支出責任,合理調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
圍繞服務實體經濟推進金融改革。推動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設限額。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穩定其縣域法人地位。發揮好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在增加公共產品供給中的作用。推出存款保險制度。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健全中央銀行利率調控框架。保持人民幣匯率處於合理均衡水平,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穩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擴大人民幣國際使用,加快建設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完善人民幣全球清算服務體系,開展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試點,適時啟動「深港通」試點。
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發展服務中小企業的區域性股權市場,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推出巨災保險、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創新金融監管,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大力發展普惠金融,讓所有市場主體都能分享金融服務的雨露甘霖。
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准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功能,分類推進改革。加快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試點,打造市場化運作平台,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有序實施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和規范投資項目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股。加快電力、油氣等體制改革。多渠道解決企業辦社會負擔和歷史遺留問題,保障職工合法權益。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和健全企業經營者激勵約束機制。要加強國有資產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切實提高國有企業的經營效益。
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注重發揮企業家才能,全面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增強各類所有制經濟活力,讓各類企業法人財產權依法得到保護。
繼續推進科技、教育、文化、醫葯衛生、養老保險、事業單位、住房公積金等領域改革。發展需要改革添動力,群眾期盼改革出實效,我們要努力交出一份為發展加力、讓人民受益的改革答卷。
開放也是改革。必須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開放的主動贏得發展的主動、國際競爭的主動。
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完善出口退稅負擔機制,增量部分由中央財政全額負擔,讓地方和企業吃上「定心丸」。清理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建立並公開收費項目清單。實施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政策措施,促進加工貿易轉型,發展外貿綜合服務平台和市場采購貿易,擴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點,增加服務外包示範城市數量,提高服務貿易比重。實施更加積極的進口政策,擴大先進技術、關鍵設備、重要零部件等進口。
更加積極有效利用外資。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重點擴大服務業和一般製造業開放,把外商投資限制類條目縮減一半。全面推行普遍備案、有限核準的管理制度,大幅下放鼓勵類項目核准權,積極探索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修訂外商投資相關法律,健全外商投資監管體系,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企業參與境外基礎設施建設和產能合作,推動鐵路、電力、通信、工程機械以及汽車、飛機、電子等中國裝備走向世界,促進冶金、建材等產業對外投資。實行以備案制為主的對外投資管理方式。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規模,對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融資應保盡保。拓寬外匯儲備運用渠道,健全金融、信息、法律、領事保護服務。注重風險防範,提高海外權益保障能力。讓中國企業走得出、走得穩,在國際競爭中強筋健骨、發展壯大。
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建設。加快互聯互通、大通關和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構建中巴、孟中印緬等經濟走廊。擴大內陸和沿邊開放,促進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發展,提高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發展水平。積極推動上海、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建設,在全國推廣成熟經驗,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開放高地。
統籌多雙邊和區域開放合作。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信息技術協定擴圍,積極參與環境產品、政府采購等國際談判。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盡早簽署中韓、中澳自貿協定,加快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推動與海合會、以色列等自貿區談判,力爭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談判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談判,建設亞太自貿區。推進中美、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中國是負責任、敢擔當的國家,我們願做互利共贏發展理念的踐行者、全球經濟體系的建設者、經濟全球化的推動者。

㈢ 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打造產業集群的具體措施有什麼

(一)加強協調領導。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發展,把推動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加快發展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切實抓緊抓好。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一系列鼓勵扶持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創造良好環境,引導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科學發展。要建立和完善促進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發展的工作協調機制,切實加強對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發展的宏觀管理和協調服務。建立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作為召集人,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辦公室設在市中小企業局,定期召開會議,共同研究解決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發展的重大問題。要加強調查研究,及時了解和把握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發展動態,協調解決發展中的問題。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的宣傳報道,總結經驗,推廣典型,以點帶面。各區縣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要強化責任意識,結合本地實際,突出優勢和特色,採取有效措施,促進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又好又快發展。

(二)加大財政金融扶持力度。認真貫徹落實《中小企業促進法》、《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山東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等有關規定,建立健全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與國家、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配套使用,形成共同扶持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發展的合力,重點對服務平台和龍頭企業進行扶持。各金融機構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關於促進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發展的金融支持意見》精神,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加大對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的金融支持。做好對產業集群中小企業的信用培植工作,以「金種子計劃」為依託,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優化信貸資源配置,逐步建立起科學高效的企業信用培植體系。進一步推進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加大對擔保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支持獨資、股份制、會員制等各類形式的擔保機構發展,為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發展拓寬融資渠道。

(三)加強產業園區建設。充分利用現有各類工業園區的資源,進行整合、優化、提升,不斷提高投資強度和土地集約化程度,促進產業集聚和升級。通過關停或轉移資源消耗大、污染重、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發展潛力小的企業,改變傳統的原地 「騰籠換鳥」模式,將空閑土地置換到園區,實現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不斷加強產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明確工業園區功能定位和產業配套,以龍頭企業、核心企業為主導,以產業合理布局和健全完善產業鏈為主線,實行產業鏈招商,多渠道吸引資金,形成在生產環節上下游連貫配套的成塊、成片、成區的集中投入,培育和建設一批以大企業、大集團為骨幹,以中小企業為配套,關聯企業高度集中的先進工業園區。

(四)培育特色產業鎮。實施特色產業提升計劃,培植「一鎮一品、一鎮多品」,提升特色產業的發展質量、科技含量、品牌知名度、產業集聚能力,促其做大做強。引導經濟強鄉鎮和特色產業鎮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軟硬環境和條件,提高吸引力和集聚力。通過對經濟強鄉鎮、特色產業鎮重點指導、扶持,建設一批產業聚集度高、產業特色突出、輻射帶動作用大、綜合經濟實力強的經濟強鄉鎮和特色產業鎮。

(五)提高協作配套水平。積極引導中小配套企業加入集群產業體系,與龍頭企業建立產業分工合作關系,形成合理的產業構架。同時,鼓勵中小企業按專業化分工的要求,將配套產品做精、做大。圍繞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名優產品和大型項目,積極引導企業按產品上、下游進行縱向專業化分工,延伸產業鏈,提高產業集中度,促進生產效率提高,形成競爭優勢。積極推動企業進行橫向分工,帶動一批配套項目,提高綜合配套能力,拓展集群發展的空間。

(六)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實施龍頭企業帶動,引導中小企業集聚發展。積極引進和培育關聯性大、帶動性強的大企業、大集團,充分發揮龍頭企業輻射、示範、信息擴散和銷售網路的帶動作用。引導各種資源向龍頭企業集聚,提高核心競爭力。鼓勵龍頭企業採用多種方式,對其上下游配套企業進行重組、改造,發揮龍頭企業的集聚帶動效應,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關企業集聚。支持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具有相關配套條件的企業延伸產業鏈。

(七)推進企業技術創新。進一步確立企業研發活動的主體地位,完善企業創新機制,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鼓勵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支持有條件、有潛力企業在關鍵技術、關鍵工藝上進行技術改造與創新,培植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企業集團。堅持原始性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加強重點領域自主創新,突破關鍵技術。與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建設一批高水平開放式的公共實驗室和區域性、行業性的產業集群創新平台,加快完善科技和產業服務支撐體系,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備、富有活力、開放競爭的區域自主創新體系。

(八)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大力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提升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內企業品牌意識,推動生產要素向名牌產品和優勢企業流動。認真貫徹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質監局省中小企業辦關於創建優質產品生產基地的意見的通知》(魯政辦發〔2009〕22號),積極爭創一批省級優質產品生產基地、促進品牌企業聚集發展。通過品牌企業聚集效應,培養區域品牌。加強企業自主創新和標准、計量、質量等內部管理,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鼓勵企業建立綜合品牌,開展企業形象和品牌標識的策劃與宣傳活動,促進名牌產品企業開展多層次、全方位聯合協作,實現優勢共享。深入開展質量論證工作,不斷完善標准體系,全面提升產品質量。積極培育國家、省名牌產品,對評為「中國名牌產品」和「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給予大力宣傳和重點扶持。加大名牌推介力度,以名牌產品為依託,著力提升企業、產品的國內外知名度、美譽度,打造一批產業名區、名縣、名鎮,實現由產品名牌向區域性品牌的轉變。

(九)加快市場開拓步伐。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鼓勵支持集群內企業積極參加國內外各類展銷會和促銷會;支持企業組建產業銷售聯盟,鼓勵企業開設產品專賣場所,加強與各類專業市場的合作;推進電子商務進企業,支持企業發展虛擬經營,提高中小企業特別是企業經營者應用電子商務開拓市場的能力和水平。堅持「同等優先」政策,加大政府和企業優先採購本市產品力度。充分發揮專業市場在集群發展中的推動作用,不斷健全完善已有的專業市場,規劃建設一批新興專業化市場,形成專業化市場體系。

(十)進一步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原則,引導和推動產業集群建立行業協會、同業商會、信息網站和電子商務、金融和物流市場、校企合作培訓中心、技術研發中心、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等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平台,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加強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建設,為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㈣ 我國養老產業發展形成的產業集聚區

目前,我國的養老產業初步形成四大產業聚集區域,分別是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回、珠三角地區以答及西南地區。
環渤海:我國養老產業政策的策源地
長三角:我國養老產業國際化合作項目的聚集地
珠三角:我國老年用品和保健品的生產與供應基地
西南地區:我國旅遊養老的重要目的地和增長極

㈤ 刺激經濟發展,中央銀行應採取的措施

由此可以預計,一方面央行已經徹底放棄控制性新增貸款政策,轉向擴張性新增貸款政策,為鼓勵貸款將會採取一系列列組合措施。如繼續下調存款准備金率,釋放流動資金;繼續維持低水平的利率政策;進一步放緩公開市場回籠流動資金的央行票據的頻率和量;有條件放寬各類貸款的限制性,像涉農貸款、房地產貸款、節能環保貸款、企業技術改造貸款,產業升級貸款和中小企業的貸款等國家支持和鼓勵的貸款是優先考慮的。放鬆對各類金融機構的流動性控制,鼓勵並支持相關符合政策的各類金融機構盡可能擴大貸款額度。
另外一個方面,央行按照審慎靈活的宏觀調控政策對相關的數據也會多加留意,根據情況的變化相應調整貨幣政策,以實現政府報告提出的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首要目標,「這是一個短期考量,也是一個中期考慮」。但總體看,靈活大於審慎,靈活為主,審慎為輔。畢竟今年要把扭轉經濟增速下滑趨勢作為宏觀調控最重要的目標。一切為保八而全力以赴。

㈥ 銀行完成任務採取的措施是

銀行完成任務採取的措施有,加大營銷推廣力度、採取優惠措施、進行地推或者外拓等等。

㈦ 新鄭市新港產業集聚區的發展指標

2020年新鄭市新港產業集聚區內建成區面積達到12.8平方公里。
2020年集聚區內工業生產總值達到250億。
2020年集聚區內可容納居住人口達到3.0萬人左右,就業人口可達到6萬人左右。

㈧ 銀行怎麼加大對商圈金融支持

發展商圈融資有助於增強中小商貿經營主體的融資能力,緩解融資困難,促進中小商貿企業健康發展;有助於促進商圈發展,增強經營主體集聚力,提升產業關聯度,整合產業價值鏈,推進商貿服務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從而帶動稅收、就業增長和區域經濟發展,實現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戰略目標。同時,也有助於銀行業金融機構和融資性擔保機構等培養長期穩定的優質客戶群體,擴大授信規模,降低融資風險。
意見明確,要推廣適合商圈特點的融資模式。支持銀行開展商圈融資業務;積極發展商圈擔保融資;大力促進供應鏈融資;深入探索其他融資模式,研究推動商鋪經營權、租賃權質押融資試點。同時,建立商圈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機制。促進實體商圈與各類融資機構開展合作;推動虛擬商圈與金融機構合作。

㈨ 金融產業集聚的金融產業集聚的演化

金融產業集聚的演化是從動態角度探討金融產業集聚。英國學者Dow總結了伴隨著其組織變化的銀行業空間演化過程。即銀行業空間系統演化分為六個階段。1.服務當地社區的金融中介;2.經營者信譽帶來市場拓展但仍限於本地;3.銀行系統向全國發展;4.依據國內向海外拓展;5.在全國市場上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競爭;6.放鬆管制帶來國際競爭並最終導致相關活動在金融中心集中。該過程可概括為,銀行系統開始於當地或區域銀行階段,通過全國性銀行的分支分散階段和金融活動在特殊區位集中形成區域性和全國性金融中心階段,達到國際發展和向國際金融中心集中階段。
Naresh和Gary(2003)認為金融服務業集群是動態發展的。在Swan(1998)提出的集群生命周期的基礎上,他們指出,金融服務業集群產生的積極效果並不會無限期地持續存在,到了一定的臨界點就會成熟,這時集群內的擁擠和競爭現象會加劇,集群內企業的進入和成長速度就會降低,最終會導致集群的衰落。他們還分析了導致金融服務業集群動態發展的原因:金融服務業集聚能夠帶來利益,也會產生成本,當利益大於成本時,集群就會成長,包括集群內原有服務企業的成長,以及不斷吸引新的企業加入;而當金融服務業集聚的成本大於收益時,集群就會逐漸衰落,他們用表1來表示促進金融服務業集群成長和導致衰落的因素。
Gehrig重點對金融中心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指出存在影響金融中心的向心因素和離心因素。其中向心因素包括:(1)規模經濟,即當地的經濟規模。已經存在的金融業規模,這一因素對於金融業集聚非常重要。(2)信息溢出效應。金融機構的集中使得有效信息更容易擴散,增大了金融從業者之間的交流,有利於新思路、新想法的出現。(3)市場的流動性。投資者往往更傾向於選擇風險小的地區,而在流動性強的市場中,單獨交易者對價格的影響比不流動的市場要小。因此,市場流動性強,相應的交流量更多。離心因素是指市場進入成本,政治上的干涉以及地方保護等。這些因素往往造成金融業進入的壁壘。
從上面的文獻中可以看出,金融產業集聚的演化,既受集聚區內成本和利潤變動的影響,也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比如政府政策、金融制度等。因此從系統動態的角度對金融產業集聚的影響,應比靜態視角更能說明金融產業集聚這種復雜的經濟現象。

㈩ 銀行採取哪些措施可以減少經濟危機的發生

銀行可以採取的措施有很多,例如:
信貸投放要貫徹方針政策,嚴格把好新增貸款的投向
在經濟下行時期實現保增長的目標,銀行不能簡單的認為加大信貸投放是自覺貫徹國家金融政策和積極擔當金融機構社會責任的途徑。銀行在確保信貸合理有序增長的同時,還要看貸款投放的結構是否合理,看這些貸款的投向與用途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

要切實樹立市場經營觀念,加強主動營銷,拓寬信貸投放范圍
經濟下行期,信貸投放風險相對較大,信貸資源呈現了集中向優質企業配置的狀況,優質客戶的競爭表現更為激烈。一個地區或行業的優質客戶數量終究是有限的,銀行業務發展也不能全部依賴優質客戶的拓展,銀行自身必須要有培育優質客戶的理念。

要與企業共度難關,在保企業穩定發展中實現平穩較快發展
可以採取以下兩種措施:
一是免收客戶授信中間業務收費;二是主動調低企業貸款利率浮動幅度,及時下調貸款利率水平,通過允許企業提前歸還貸款或借新還舊的方式,降低利率水平,切實降低企業經營負擔和成本。

要嚴抓風險管理,確保信貸資產質量不降低
銀行是經營風險的企業,風險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銀行盈利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在國際、國內經濟動盪的形勢下,風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金融危機是對銀行風險管理能力的一次檢驗和洗禮,銀行能否成功度過危機,實現平穩發展,關鍵要做好風險防範和控制。

閱讀全文

與銀行發展產業集聚區措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