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文化產業發展呈現什麼特點
文化產業是一個新興的朝陽產業,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已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影視、音像、出版等文化產品已成為全球最大換匯產品。在美國400家最富有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業。英國文化產業平均發展速度近兩倍於整個經濟的增長速度。日本的音像產業是國民經濟的第二大產業,體育產業在國內十大產業中排名第六。文化產業已成為許多發達國家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分析當前國際文化產業發展趨勢,可以概括出以下幾個特點:
規模化。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文化產業再次出現了大規模的產業結構調整,通過兼並、重組,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少數幾個全球性的產業集團,覆蓋了傳媒、娛樂等諸多門類。1994年,擁有570億美元資產的迪斯尼公司收購了ABC,創下了廣播影視產業兼並的最高紀錄,經營范圍涉及媒體網路、影視娛樂、主題公園、游樂場、消費品和互聯網等。產業結構調整,兼並重組浪潮,促進強強聯合,使得文化產業的管理模式、資金使用、技術開發與市場開拓得以重組,各行業之間的優勢得以互補,經營風險降低,推動其迅速成長為集中化程度很高,產業跨度很大,發展速度最快的產業。
多媒體化。以往的文化產業,如電影、娛樂、廣播、電視、報刊、音樂、廣告、體育等,彼此雖有一定的聯系,但各自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互聯網的出現,使多媒體經營逐漸成為發展潮流,導致目前各類傳媒出現匯流的現象。電影與電視匯流,傳媒業與電子信息業匯流,傳媒業全球化,報紙辦電視、網站,電視辦出版社、網站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當今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文化產業巨頭,都正從單一媒體向多媒體轉變。美國最大的25家傳媒集團,全部是多媒體集團。多媒體的迅速發展,有助於打破各媒體之間存在的傳統壁壘,集傳媒、通訊、信息服務於一體,促進報刊、廣播、電視、通訊等各方面的資源得以共享,優化了產業結構,使得各種文化生產要素的優勢得以互補。
壟斷化。規模化的結果是壟斷化。當今世界文化產業為九大巨頭所把持,這九家公司又稱「第一板塊」,包括美國在線·時代—華納、迪斯尼、維康、通訊公司TCI、通用電器、貝塔斯曼、新聞集團、索尼、西格拉姆,其中五家是美國公司。這九大集團,具有非常雄厚的經濟實力,均名列全球500強(貝塔斯曼公司不是上市公司,但如果按其實力,也完全可以列入全球500強)。這九大公司,既是全球財團的精英,也是高度集中的產業,它們擁有全球性的分銷網路,可以將其生產能力與分銷網路緊密結合起來。與「第一板塊」相對應的是數十家所謂「第二板塊」的文化產業集團,這些集團是國家級或地區級的文化產業巨頭,它們中有一半來自北美,其餘的來自歐洲和日本。這些公司的年收入均超過10億美元,通常可以進入全球1000強的行列。
高科技化。文化產業之所以被人稱為「無煙工業」、「朝陽工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不同於一般的傳統產業,具有科技含量高、能耗少、生產工藝先進、產品附加值高的特徵。自動化、數字化、網路化等高新技術已經成為當前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走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互聯網的發展以及與廣電技術的相互融合。這種融合使技術操作更加簡單,提供的服務更加全面,也使不同行業、不同媒體自身的業務可進行相互間的合作與新的開發,給傳媒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當今世界各大文化產業集團都加大了這方面的投入,以圖搶佔下一步技術和市場發展的制高點。可以預見,今後的五至十年,數字化網路化將使傳媒發展產生更大變化,成為媒體集團發展的一個最為關鍵的階段。(出處:浙江日報)
2. 美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狀況 急需!!!!!!!!!!!!!!!!!!!
在冷戰時代結束之後,美國作為一個文化產業大國的地位冉冉升起,人們驚呼——難道世界文化已經「美國化」了嗎?這究竟是一種文化「全球化」,還是一種「文化帝國主義」?如果是文化「全球化」,那是否就是一種「美國製造」的全球化?如果是「文化帝國主義」,那麼,美國文化究竟能否代表一種文化「普世主義」?進而帶來的思考是,為什麼美國這個只有幾百年文化史的國家可以利用全球的文化資本,而中國這個千年的文明古國卻用不上?這裡面的深層原因在哪裡?
從「他者」地位對這種文化同質化的憂慮,恰恰證明了美國文化已佔定了全球文化輸出的高地,文化產業已經取得了全世界的霸權地位。這不僅是由於全球政治格局的深刻變革(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不僅是由於經濟全球化的充分擴張(美國領導著全球經濟浪潮),而且更有其文化自身的意義。尤其是近些年來,美國文化產業的經營總額高達幾千億美元,其中,好萊塢的巨制電影、三大電視網的娛樂節目、時代華納的流行音樂更是侵佔了營業額的大頭。在每年美國商品的出口項目當中,文化產業視聽產品的出口額(緊隨航空業和食品業之後)總是名列前茅,它同時為美國國內提供了1700多萬個就業崗位。就拿紐約市來說,唯一能與華爾街的經濟效益抗衡的恐怕只有文化產業了,每年就約有上百億美元的資金在文化市場中流通。由此可見,在美國文化產業所需的成本中,無論是資本的投入和產出,還是技術信息抑或人力資源,都在全世界獨居榜首。
那麼,人們不禁要問,美國文化產業何以雄霸全球呢?從各自的領域出發,經濟學家、政治學者和文化學者或許都會提出自己的答案。但他們都不會否認,這種產業霸權地位的取得是由商業、外交、政策、技術和文化等各種因素雜糅在一起而共同成就的。
(一)自由經濟與跨國資本互動
文化產業,首先就是一種產業化的商業形式,它必然受到整個美國經濟的統領和牽制。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尤其是柯林頓政府上台後,美國特別倡導一種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這就為文化產業的擴張提供了經濟基礎和政策支持。或許可以這樣說,自由主義經濟就是支撐美國文化產業的構架。與此同時,文化產業所產出的是一種文化,因而,「資本主義,從消費文化的視角看,就不僅僅是個經濟系統,而且是一種幾乎使每種事物都服從於消費的文化」。[①] 可見,文化產業所遵循的是一種「文化經濟學」原則。
20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在美國執政者看來,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一種大勢所趨,而美國更應該在其中成為領銜者。歐美執政的新保守主義政黨、推行「新自由主義」政策的人們,都竭力為這種資本主義的全球擴張搖旗吶喊。跨國公司的經營者、發達資本主義的政治領袖,他們異口同聲地為這種資本的全球贏利而喝彩。他們都認定,經濟全球化會促進整個人類的福利的巨大發展,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均會從中收益,它不僅會實現經濟上的「雙贏」,而且還會帶來政治和文化上的「互惠」。在這些倡導者的聲音背後,自由主義的經濟模式是主導性的。在2000年召開的達沃斯國際會議上,美國總統柯林頓堅定地認為,全球化對每一個參與夥伴都是福音,全球化打破了國家間的壁壘,使經濟運作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他的論據是,過去幾十年中,只有推崇國際貿易「自由化」的國家才真正獲得了成功,才能踏上富裕之路,「開發市場」和「自由貿易」是促使全球繁榮的最好方式。[②] 這是對美國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最佳表達,它暗含的意義是:要想全球化就要經濟自由化,經濟自由就要順應市場規則來行事,而美國則自然能以其強勢經濟而在所謂的「自由競爭」中占據主導。
就在同一會議上,形成尖銳對峙的是,印度尼西亞總統卻激進地表示「發展中國家正面臨著全球化的陷阱」。會議的東道國瑞士聯邦主席奧吉也清醒地旁觀道,許多人對經濟全球化抵觸,是因為它造成了貧富差距的越來越大。這些批評全球化的人士認為,全球化進程帶來的好處過多地流向了發達國家,而且制定的游戲規則的是那些富裕國家。本來全球化應該是世界大同,但現實卻是金融市場對一個個經濟體的蹂躪,外國競爭對手擠垮本國企業,以及發達國家所做的決定把一個個社會搞得翻天地覆。這些異議的聲音,主要來自那些人口佔多數、經濟落後的發展中國家,他們迥異的立場與歐美諸國形成爭吵之勢。他們的論證邏輯就是:全球化,究其實質是一種美國的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就是美國的經濟侵略。
文化問題也如出一轍,但卻有其特殊的地方。有趣的是,對美國文化全球化意見頗大的,反倒不是那些第三世界國家,而是那些歐洲盟友和美洲鄰居,它們倒具有更高的文化自覺。1998年6月,在加拿大的渥太華召開了一次由19個國家聯合參加的會議,會議的參與者既包括英國這樣的歐洲文化大國,又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這些近鄰國家,議題就是討論美國文化入侵的問題。從策略上來說,該次會議的主要探討了——如何減少由降低貿易壁壘而帶來的外國文化入侵。在此次會議不久之前的斯德哥爾摩,聯合國也曾召開了一次主題相近的會議,該次會議迫切希望在「多邊貿易協議」中增加關於文化產品的特殊條款,甚至將文化產品從這一全球貿易協議中刪除掉。這就形成了美國一家與其他國家相互對峙的觀點,在美國的眼光看來,對文化這種特殊的資源需要設置壁壘嗎?答案是否定的。但實質上,如今的文化資源在早已成為了一種特殊的經濟資本,在處於下風的諸國看來,至少對文化產業實施貿易限制是必需的。好像惟獨在文化問題上,山姆大叔失去它所有的經濟聯盟和政治盟友,而幾乎成為孤家寡人。這又是為什麼呢?顯而易見。美國要求將自由經濟的策略在文化產業領域照常適用,認為自由貿易是民族國家間協同的最基本原則,文化當然不能逃離在外。而在反對國家名單中,既有那些支持經濟自由的「高生產—高消費」國家,例如法國首倡著名的「文化例外」原則,從而試圖將文化排除在貿易自由之外;又有那些對自由貿易持保留態度的低消費的國家,它們更多是訴諸於一種政治的呼籲。恰恰是這些文化上的反美呼聲,折射出美國文化產業在全球取得的文化霸權是多麼的強大!
然而,美國文化產業的神話就是美國經濟「自造」的嗎?商業事實恰恰提供了相反的答案,美國文化產業的投資者,無論是好萊塢的電影製片廠還是流行音樂的唱片公司,其實都是以外來跨國資本為主的。這就涉及到美國文化產業的政治經濟學問題。德國著名社會哲學家哈貝馬斯曾在1997年做過一份報告,他認為全球化是「世界經濟制度的結構性轉變」,主要依據於國際貿易、金融市場、跨國公司、高技術產業等層面的不同指標來運行。[③] 依據於此,我們來勘查美國文化產業之所以雄霸全球的主要經濟原由。
首先,在對外貿易方面,美國文化產業依賴於國際貿易的全球互動的趨成,這是美國文化產業最具優勢的方面。
只要一想到經濟全球化,人們自然就會想到商品「賣」的方面。的確,美國文化產業給人最初的印象就是美國文化商品的四處泛濫,好萊塢的大製作電影、FOX的電視新聞、MTV頻道的流行音樂、《時代》雜志封面、ESPN的體育直播、廣告形象和包裝形式、牛仔褲風格......都被打上了「美國製造」的商標。而且,這種文化商品的傳播又跨越了地域時空的限制,在地球衛星的覆蓋之下,可以說五大洲的每個角落美國文化都能達及,難怪根據1994年的報道美國CNN電視網已經在南大西洋上的聖核勒拿島(或許是世界上最後的一個偏僻的角落)上著陸了。但是,由此就得出結論說,這是美國文化產業單向輸出的結果,恐怕還為時過早。因為,國家貿易本身是個雙向的過程,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貿易的互動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哈貝馬斯說得好,「市場全球化」的第一項指標就是「國際貿易,尤其是工業產品貿易在不同區域市場上的地理擴展和相互影響的加強,促使各國國民經濟日益依賴於世界經濟。同時,貿易的內涵發生變化:新的信息通訊技術的應用使勞務貿易國際化,使遠距離的生產、倉儲和消費成為現實」。同理可見,美國文化產業的全球化首先就是指文化貿易在世界范圍內造成的文化相通與流動,這是一個不平衡的過程,主要是美國以其文化產業優勢向那些文化低勢國家傾銷。與此同時,美國仍是一個較大的文化進口國,比如美國每年要向國外購買20億美元的西班牙歌曲,美國西班牙語電視節目的市場空間也頗為巨大。而且,由於語言和風俗的民族差異,並不是所有的美國文化商品都能在其它國家取得市場成功,這里還有一個本土化過程中文化強化與弱化的問題。但美國文化產業在全球貿易中的確是最大的贏家,它的霸權地位至今在世界上無可匹敵,這種霸權所依賴的首要就是全球化的貿易。在美國文化產業的製造方面,整個文化產業也並非是完全「國產」的,而是特別依賴於「勞務貿易國際化」。近年來,由於美國本土的製作成本日益升高,因此很多文化產業都在本土創作的同時,將錄像製品拷貝之類的工業遷至那些低成本的國家去完成。這就使得美國文化產業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是全球貿易輸出,以供全世界的更多消費大眾去消費;另一方面則是全球文化生產,以使美國文化產業投入再生產。最近的例證是,美國電影業已經開始把生產製作移至本土之外,以降低電影製作的巨大成本,同時利用第二市場試圖通過隨機價格來增加收入,這便是一種全球生產與銷售一體化的商業策略。
其次,在資本支持方面,美國文化產業依賴於金融市場的全球緊密流動,這種依賴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的。
所謂經濟全球化,主要是指世界各國和各地區的經濟相互關聯、相互促動、相互融通,從而趨成世界化之經濟整體的過程。具體來說,經濟全球化就是經濟活動在全球范圍內的相通與互動,是世界市場和國際分工的全面形成以及資本、商品和人員等自由流動的跨國化。其中,全球化的金融市場佔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它的全球化的程度最深。美國文化產業便是其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如若沒有大量資金的投入,整個文化產業的運作便無從談起。哈貝馬斯指出,「市場全球化」的第二項指標就是「金融市場的全球網路化推動了短期投資,加速了資本流動,致使流動性成為增強的資本更容易擺脫各國稅務部門的監控;各國政府本身則遇到國際貿易的壓力,後者能對利率和預算作出反應。」只有在金融全球化時代,美國文化產業才能獲得了更大的資本來源,從而在國際市場上繼續立於不敗之地。事實證明,近些年來美國好萊塢影片的製作成本越來越高,那些更重人文內涵的小製作影片則受到排擠,大製作影片的投資達到了天文級的數字。那麼,這些膨脹的資金必定被製片商轉嫁給市場的資本融合,依靠強有力的金融市場來支撐美國電影產業。只有在這個時期,才能出現象《泰坦尼克》這樣的超億美元的大手筆,當然,面對全球票房的18億美元的總收入,這一投資又是小巫見大巫了。而這種大收益,較之普通商業盈利更為巨大和迅速,這更加劇了投資者對美國文化產業的信心,大投資的持續使得文化產業在美國經濟總產值中的地位居高不下。而且,「國際金融在80年代成為一項有巨大創造性的業務,有許多新的、常是大膽的發明設施和一些新市場的創造。在此工作不僅需要技術設備的良好狀況,需要新型的經驗,還需要非常專業的跨國的亞文化。在這些亞文化中,這些發明可以傳播,被人們接受、獲得成功,直至被購買」[④] 美國文化產業不僅受益於各種發明設施和市場創造(如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對電腦特技的利用),而且依賴於全球亞文化群體的共同支持(好萊塢網羅了世界各地的IT人才),這些都與金融全球化密切相關。
再次,在運作機制方面,美國文化產業依賴於跨國公司的增多及其外來投資的增長,這是最為關鍵的一個方面。
在很大程度上,如今的美國文化產業更多是由跨國公司來運作的,而這些跨國公司的大部分又都不以美國為主體。這似乎是一種悖謬:美國文化產業既然背靠跨國公司從全世界獲利,但最終控股的公司卻掌握在其它國家商人的手中,雖然對國家而言美國仍是最大的收益者。在好萊塢最具實力的電影製片廠之中,哥倫比亞三星(Columbia Tristar)的老闆是日本的sony公司,福克斯(Fox)的老闆則是澳大利亞的新聞集團(New Corporation)。在流行音樂產業部門更是如此,除了美國的WEA公司之外,更多在美國市場上賺取鈔票的是日本的Sony、荷蘭隊Polygram、德國的BMG、英國的Thorn -EMI公司等等。難怪哈貝馬斯認定「市場全球化」的第三項指標就是「對外直接投資的增長歸因於跨國公司的增多。這類公司在作決策時日益不依賴於所在國,因為它們能夠採用新的撤資辦法(並以此相要挾)。」顯然,在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的推動下,各種生產要素以越來越大的規模、越來越快的頻率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重新配置,各國和各地區越來越被納入到不斷擴大的、日漸統一的世界市場經濟之內。美國文化產業得此風氣之先,它的電影與音樂等產業部門對外來資本的依賴尤甚。在外國某些學者如黑默林看來,「文化同步化的過程與資本主義的擴散,兩者自有關聯。......跨國公司是主要的玩家:『當代文化同步化的主要代理人,主要是大多數來自美國的跨國公司,它們設計了模擬全球的投資計劃與營銷策略。」[⑤] 但他們並沒有看到文化產業中的跨國公司很大部分都是非美國籍的,但這些跨國公司又都是受美國所馴化和支配的。美國文化產業的商業神話,背靠的不僅是國內資金的集中,而且更有賴於外來投資的激活和推進。
此外,在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方面,美國文化產業還依賴於文化人才與高新科技的輸入。這種勞動崗位出口和大眾傳媒的互動,在以下部分中將得到論述,這里恕不贅言。但毋庸置疑的是,美國文化產業霸權的獲得,主要依靠的是對外貿易的全球化、資本支持的全球化和跨國公司的商業運作,經濟因素對文化產業而言是首要的和基礎性的,這是一種全球化的「文化經濟學」。
(二)開放戰略與政治權利運作
雖然,美國文化產業以一種「文化經濟學」為基石,但它同時又相關於一種「文化政治學」。因而,對美國文化產業進行一番「政治文化」的考量亦是重要的,特別是解析美國獨倡的文化戰略更具有一種特殊的意義。所謂「政治文化就是指政治對文化的影響和文化對政治的影響。更專業地說,政治文化包括在社會的政治秩序中扮演角色的價值、信仰、觀念和實踐。」[⑥]
眾所周知,絕大部分的國家都設有專門統管文化事業的政府部門,那些政治一統型國家自不待言,即使是按經濟自由軌跡運行的國家如英法也是如此。反而,象美國這樣的政府職能完善的文化產出大國,卻單單沒有所謂的文化部。 「雖然各種(包括國家和亞國家)政府是文化政策形成的基本場所,但私人提倡也可能非常重要,在一些國家(例如美國)可能是最為重要。此外,獨立的組織,即非政府組織藝術家協會等,在政策形成過程中也可能具有影響力。近年來許多國家中經濟活動向私人方面的轉移,表明在文化政策的形成過程中,需要在政府、公司和社區外加入新成員,因為過去純粹以國家為基礎來制定文化政策的方法,已被更廣泛的跨地區和多層次的方法所代替。」[⑦] 更辯證來看,文化的「自律」發展仍需政策法規之類的「他律」來規約,只有在一定引導和限制的基礎上,文化才能獲得更健康的發展。但是,文化問題確實更具有全球性,文化政策的制定在某種程度上還要超出單純國家的限定,尤其在全球化的時代更是這樣。美國則是以一種極端的形式出現的,在政府職能上闋失文化之維,在文化政策上看似「無為而治」。
這在美國看來,自有其一套貫徹到底的邏輯:他們聲明之所以不設文化管理部門,甚至不制定文化政策,就是為了保護言論自由和產業自由。其實,以美國高仰著的眼光,是根本看不到那些邊緣化國家中文化問題之凸顯的,他們還感受不到那種民族文化受傾軋的危機,因此美國自身無需文化保護的策略。這就是中心與邊緣的不同的文化感知。然而,這種表面上沒有策略本身不就是一種文化戰略嗎?這種「無策略的戰略」不就是一種更有效的「無法之法」嗎?的確,美國這種開放的文化策略隱匿了更深層的意識形態性。這一國度盤踞著全球文化的制高點,本身就是全球文化游戲規則的操縱者。它即使無需任何一種文化政策,任憑文化產業隨著市場規則來獨自運轉,也會在全球市場中獨占鰲頭。實質上,這是一種更深層、更有效的文化霸權戰略。美國由於在文化產業上具有經濟主導性,因而,他們反倒無需文化上的特權,而只需其它國家和地區不設置文化保護之類的障礙即可。他們深知,自身不設文化監管部門也是一種表率,假若其它國家的政府也如法炮製,那美國將無疑是更大的受益者。由美國自身文化霸權所決定,在同樣多方位開放的文化市場之間,美國的巨大壓強必定使其文化向其它國家滲透和轉移,而根本不必擔心自身受欺的問題。這種驅除了文化限制的自由市場訴求,會為美國文化產業大開方便之門,其實就是要求文化服從於市場。這樣,美國的貌似空白的文化策略也就轉化為一種市場策略了,它是一種高度的「開放戰略」。
在全球化的時代,健康的文化策略就應當在政府與非政府之間取得平衡。除了傳統的政府間的文化交流之外,各種跨國運動和國際組織、亞社會和種族團體、跨社會的准團體、跨國公司和其它產業之間的夥伴關系,在文化政策中佔有愈來愈主要的位置。在當今美國,例如傳播者協會、文化組織者協會,藝術家協會這樣的專業群體和組織,它們的活動由於以籌款(而非贊助)形式進行從而獲得了獨立。但完全規避掉政府的治理,就會徹頭徹尾地遵循市場規則來運行,勢必會造成市場對文化的操縱,美國文化及其產業就是最明顯的例證。對其它國家而言,全球化的開放文化市場是一把雙刃劍,它或許可以產生創造性的積極影響,亦可能帶來相反的社會文化效果。這就要看,接受者對美國文化是消極的認同,還是真正的掌握了。但有一點是無可非議的,那就是要對美國文化產業(及其對地區文化的影響)採取辯證態度,趨利避害,以便制定相應的文化政策來保證文化生長和經濟繁榮。
美國政府雖然沒有文化部門,但卻對文化產業給予了鼎力的扶持,否則美國文化產業也不會具有如此龐大的規模。然而,這種支持是並非是(來自政府)自上而下實現的,而是自下而上來完成的,政府只是提供了寬松的外部環境和嚴格的法律保障。在這種自由和安全氛圍的促進下,美國對文化產業採取的是多方投資和多種經營的方式,鼓勵非文化部門和外來資金的投入,難怪美國文化產業在世界上最依賴於境外的投資了,這凸現在美國文化產業經營的跨國化上。而且,只有這樣的投資環境才能吸引更大的投資,才能使流動的資本繼續集中在文化產業中尋覓商機。其實,美國政府仍沒有忽略對文化的政策性支持,他們用於資助文化事業的經費亦有嚴格的審批程序,先由政府核定,再由議會審查批准。如果政府和議會就某一文化議題產生爭議,那麼,法院將出面對沖突予以裁決。顯然,「三權分立」原則在文化領域亦貫徹到底了。在1999年,紐約市政府就曾為500個藝術團體撥款1400萬美元,以資助它們為市民的公共生活提供服務。美國政府更注重的是文化及其產業是否合乎法律的規范,凡是違法的政府有權給予取締,而對侵犯知識產權(如盜版)的行為更是嚴懲不怠。當然,美國這個法治國度對文化也有道德的監督,比如電影的等級制和MTV的監察制等等,在影視中對性和暴力的描寫到底要佔多大比重,一直是美國社會樂此不疲的爭論焦點。
在經濟支撐之外,美國文化產業帶有不可避免的政治因素,人們因此將其帶來的文化後果命名為一種「文化帝國主義」。顧名思義,「文化帝國主義」是文化話語與政治話語的結合,它強調的是美國這樣的資本主義大國藉助文化產業來輸出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這一話語的言說具有多種途徑,根據湯林森的分析,文化帝國主義既是「媒介帝國主義」的一種話語,又是一種「民族國家」的話語,既是批判全球資本主義的一種話語,又是對現代性的一種批判話語。[⑧] 可見,無論是大眾傳媒還是全球經濟的視角,無論是民族性還是現代性視野,這些話語形式都是力圖站在(或本已站在)文化霸權主義之外,對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的文化強權採取了一致的批判態度,盡管出發點各不相同、內外有別。在根本意義上,我們所說的「文化帝國主義」是相對於早期帝國主義而言的,它不同於列寧意義上帝國主義時代的武力征服和政治干涉,而更加註重資本主義文化模式的入侵。簡言之,文化帝國主義就是以文化取代武力、政治手段的帝國主義,它是西方文化中心主義的畸形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發現,僅僅動用武力來貫徹自身意志往往只能短期收效,而通過推行文化戰略來控制對方的文化才是長久之計。特別是文化產業在第三世界國家的大量傾銷,已經成為美國最重要的文化滲透的手段,它在鶯歌燕舞中來實施文化侵略。這類文化滲透具有潛移默化性,它不強求外在的同一,而是通過使人們「心嚮往之」的方式對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道德信仰主動認同。從文化輸出來看,這種「主動」其實是一種「被動」,亦即對資本主義文化價值觀的被動服從,心甘情願地成為文化產業的順民。這樣,推行文化帝國主義的國家不僅在全球范圍內賺取了金錢,而且通過文化輸出鞏固了自身制度的統治。
在英國這個日不落帝國退居次席後,美國成為在世界上領導文化帝國主義的超級大國,它不僅倡導的聲音最響而且從中收益最大。美國當選政府很早就意識到了文化在其全球戰略中的份量,文化產業既是商業的搖錢樹又是政治的傳聲筒。早在1964年,就出版了這樣一份美國的外交事務委員會的報告——《贏得冷戰:美國的意識形態攻勢》,其重點是指出:「在外交事務中,有些目標通過直接和外國的人民接觸能夠比和它們的政府接觸更好地達到,在今天,通過通訊技術和工具的中介,有可能接觸到其他國家人口中重要而富有影響力的那部分人,從而給他們傳達消息,左右他們的態度,甚至能成功地促使他們採取某些果斷的行動。然後,這些團體就有能力對他們的政府施加相當大的影響。」雖然冷戰時代已經基本結束,但精明的美國執政者仍然看到了文化侵略在全球范圍內的功用,文化霸權從政治強權中脫胎出來。正如後來的一位美國政府的高參亨廷頓所見,也就是1993年發表的聞名遐邇的《文明的沖突》一文所表述的,冷戰後國際沖突的起因可以定格為一種「文明的沖突」,它將在歐美文明與儒教文明、伊斯蘭文明之間凸現出來。[⑨] 雖然,冷戰思維在這位哈佛大學教授腦中仍在繼續,但它的確看到了美國霸權在新時代的轉型。可以說,美國的全球戰略在從「強權性的霸權」向一種軟性的「滲透性的霸權」轉換。這不僅是美國自身權衡利弊的政治抉擇,而且也是冷戰後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動造成的。
實質上,美國倡導的文化帝國主義具有復雜的「縱橫結構」。一方面,就美國與以第三世界為代表的國家群體關系而言,美國文化帝國主義與這些國家形成「縱向」的等差關系。美國文化試圖控制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的文化生活系統,從而重塑受動群體的價值觀念、行為准則甚至社會身份,這是一種巨大的不對稱性。但另一方面,美國這種文化帝國主義還與那些發達國家形成「橫向」關聯,在冷戰之後這種關聯更加趨於一種互惠和雙贏。也就是說,不同於傳統霸權那種此消彼長、惟我獨尊式的爭奪,美國的文化霸權在同路者之間形成了一種文化向心力。面對美國的自由主義策略,那些與之差距不大的次等強國更自願地接受美國的文化領導,從而形成一種較為透明的權力制衡機制。但在20世紀九十年代後,美國與這些協同國之間的文化矛盾也日益加深,法國和加拿大政府公開聲明對美國文化產品(好萊塢大片、搖滾音樂等)採取抵制。盡管這種表態只是文化保護的一種姿態,絕非與美國文化的決裂,但全球文化帝國主義系統的確處在一種變動的格局之中。這樣,美國就受到了縱向和橫向兩類文化的反擊,美國文化產業在全球竟然有一種孤軍奮戰的性質。
從權力的視角看,美國的文化霸權是一種意識形態統治的工具,是美國輸出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手段。根據伊格爾頓將「權力」概念加入「意識形態」概念中的新解說,所謂「意識形態是由權力迫切之需而產生的或被扭曲的一種思想形式......意識形態是各種話語的策略,它對統治權力會感到難堪的現實予以移置、重鑄、抑或欺騙性的解說,它竭力使統治權力得以自我合法化。」[⑩] 可見,意識形態與權力壓抑是緊密相連的,這種福柯意義上的「權力」在文化控制中形成一種四面擴張、無所不在關系網路,從而自下而上地支配著被控制者。美國文化產業就是如此,它在全球實施文化控制到哪裡,就同時將權力網撒播到哪裡。這種支配性的文化滲透甚至是無意識的,比如在第三世界國家中的崇洋心態往往就是一種集體無意識。相比較而言,美國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文化控制更為深入和強化,而在與之協作的次等強國中實現的則是一種文化的驅趕,亦即通過商業力量用自身文化占據對方的市場。但無論怎樣,美國文化霸權中的權力控制卻始終是無所不在的,它表現出一種文化政治與文化經濟學相結合的雙重問題。
最後,援引詹姆斯·彼得拉斯在《二十世紀末的文化帝國主義》開篇所說的一段話,來作為這種政治經濟學分析的結束語:「美國文化帝國主義有兩個主要目標,一個是經濟的,一個是政治的。經濟上是要
3. 美國的文化特徵有哪些
美國文化的特徵
1個人主義(indivialism) 個人主義是美國文化的核心。
2「直率」與「回委婉」: 美國人喜歡答坦誠相待,直截了當。
3「金錢」與「精神」:美國人不喜歡別人詢問他們收入多少,主要是因為在美國,金錢是衡量一個人 成功與否的重要尺度, 收入的高低自然就成為了是否成功的象徵。
4「多民族融合」與「種族歧視」: 美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熔爐(melting pot), 不僅有原住民印地安人, 還有歐洲、 非洲移民的後裔,以及拉丁美洲和亞洲人的後代,每年都有數十萬來自世界各地 的合法或非法的移民湧入美國。
4. 文化產業有哪兩種發展模式其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這是哪個命題,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多種模式,從來沒有哪個編撰者會說只有兩種模式,只能說最為主要的是市場主導型和政府驅動型這兩種模式!
5. 美國文化特點
1、尊重個人的價值觀。
個人至上、追求個人利益,強調通過個人奮斗、個人自我設計,追求個人價值的最終實現。這種刻意塑造自我,追求個性化的個人主義有其積極的意義,它調動了個人的積極性,使許多人的智慧和潛力得以充分發揮,從而促進整個民族與國家的振興和發展。
2、追求民主自由。
美國是一個沒有經歷封建社會的國家,受移民資產階級自由、平等思想的影響很深,所以逐步形成一個崇尚自由的社會。除執法機關與執法人員外,任何機關與個人不得非法侵犯他人自由。
3、崇尚開拓和競爭。
美國人的格言是:不冒險就不會有大的成功,膽小鬼永遠不會有所作為,不創新即死亡。移民美國的開拓者,面對險惡的自然環境和待開發的豐富資源,促使和培育了美國人頑強拼搏、艱苦奮斗、敢冒風險的性格。
(5)美國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有哪些特點擴展閱讀:
作為一個從原野里創造出來的國家,美國在資源豐富亟待開發的早期,機會雖多,可是蠻荒未辟,心須獎勵個人獨立創造的性格,凡是囿滅個性發展的各種因素都視作當時拓殖精神的阻礙,加以貶責。
同時,在艱苦開拓的過程中,每個民族都必須發揮本民族的長處,尊重並吸取其他民族的優秀品質,堅信自我,尊重他人的文化取捨態度成為他們共同的准則,正是在這一點上,也只能是在這一點上,各國移民找到了共同之處。
這就是個性容於團隊的價值體系,它深入民心,以各種形式得到充分發展,由此形成了美利堅民族的特殊性格:對自己深信不疑,對自己的命運深信不疑,把依靠自己作為哲學信條。
6. 怎樣理解美國文化產業的跨學科,跨領域和跨文化的發展特徵
文化產業跨界融合將催生文化、傳媒、管理、經濟、藝術、科技等跨回學科研究,為優答化主要專業和交叉學科、新興學科成長提供沃土。
推動實施復合型人才扶持計劃,加強文化創意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分析與預測,探索建立面向未來的人才需求定期發布制度,健全符合創意和設計人才特點的使用、流動、評價和激勵體系,編制復合型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人才培養專項規劃。加大「產學研」合作教育、「雙導師」制、學校與科研院所、企業聯合培養力度,探索文理互通跨校聯合、跨國交流等新型文化產業創新型人才培育模式。
建立文化創意人才資質認證體系,形成人才培養和培訓體系、人才流動、使用和管理制度,加強高端創意、文化金融、文化會展、市場運營管理等創新型、外向型、復合型文化人才的培養,優化人才結構和發展環境,形成人才聚集高地,推動創意階層崛起,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保障。
7. 怎樣理解美國文化產業的跨學科,跨領域和跨文化發展特徵
跨文化復交際學是一
門涉及眾多學制科的應用學科
。它誕生於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的美國
。這門學科的奠基之作是
1959
年霍爾著的
《無聲的語言》
,60
年代出現了兩部專門探討文化與交際的專著
,70
年代大量適用
於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相繼問世
,80
年代的新著更加重視學科理論建構
。
跨文化交際學的
理論來源大致有三個
:
一是以傳播學理論為基礎
;
二是綜合利用其它相關學科的理論
;
三是主張以
經驗為基礎
,
通過大量調查
,
從而建立一個獨特的跨文化交際的理論體系
。
8. 簡述美國文化軟實力的主要特點
美國通過發展文化產業提升了文化軟實力。在美國早期,它是通過宗教文化傳播來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如在世界各地建立教堂,派傳教士進行傳教,在傳播宗教理念的同時輸出美國的價值觀。之後美國又開拓了通過教育方式提升美國文化影響力的渠道,如設置跨國美式英語培訓機構等。而在現代,美國更主要是以發展文化產業來擴大自己的文化影響力,具體來說便是向外輸出美國的音樂、游戲、影視作品等。這一過程看似是平等互利的文化市場自由交易,而實際上這些文化產品卻成為美國文化與價值觀的承載體,在潛移默化中讓他國受眾接受和認同美國的價值理念,嚮往美國的生活方式,從而促使美國在全球范圍內鞏固了文化軟實力。
美國強大的傳播力量推動了美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美國時代華納、迪士尼等都是全球知名的大型媒體娛樂公司,在全球超級媒體前10位排名中,美國占據了8位,由此可見美國傳媒力量的強大。這些強大的超級媒體幾乎擁有覆蓋全球的傳播渠道,美國藉此可以向世界各地傳播美國文化,塑造美國大國形象,提升其文化軟實力。
美國文化軟實力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其文化軟實力提升奠定了經濟基礎,強大的傳播力量為其文化傳播提供了載體,但美國在文化傳播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曾遭到一些國家的抵制。
美國在提升文化軟實力過程中片面強調美國的價值觀具有普世性。人類在普世價值追求上,一般都希望能夠獲得經濟獨立與心靈自由,能夠擁有美好幸福的生活。但具體到現實中,這種普世價值是受到空間與時間限制的,在不同時期,人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的標準是有所不同的,而在不同的地域,人們所追求的幸福也有不同內容。因此,美國所倡導的普世價值也僅僅適合美國人民,對於其他國家卻並不一定適用。而且美國在強行灌輸其價值觀的過程中,一些行為凸顯了它所傳播的價值觀的虛偽性。如2010年海地發生7.0級大地震,許多國家紛紛在第一時間向震區運送救災物資,並派遣救災隊伍。海地太子港機場是由美國政府開發補助的,美國為了救援海地的美國公民而獨霸機場跑道,不顧其他國家需要救援的傷員,這種行為顯然不符合其所宣傳的普世價值觀。
美國文化交流具有單向推銷性。盡管美國在對外傳播文化中強調不同文化的交流與合作,但自二戰以來,美國的文化傳播就具有極大的單向性,它與其他國家的文化交流處於一種不平等的狀態之中。美國在戰後希望在亞洲塑造民主形象,希望亞洲在文化上親美,而對歐洲,它希望歐洲能夠接受美國文化。在文化交流方式上,美國單向的向歐洲和亞洲輸出其文化價值觀念。這種單向強硬的推銷並不利於一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如美國在中東地區一直單向灌輸美國文化,這並沒有讓中東地區的穆斯林群體更認同美國文化,反而是引起反感,甚至爆發大量反美事件。由此可見,美國單向強硬的文化輸出策略並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美國提升文化軟實力對我國的啟示
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應遵循文化發展規律,不斷完善有關文化發展的各項政策,為文化產業建設創造良好環境。與物質產業相比,文化產業往往有較高的附加價值,而且它往往與現代科技密切相關,也能夠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因此我國要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制定相關法律政策,為文化建設提供保障。目前,我國已出台《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等促進文化產業繁榮的政策,但總體來說並沒有形成完善的政策體系,在文化產業准入、導向、戰略布局等政策方面存在體制性障礙。因此,在未來的文化政策建設中,可以提升現有文化政策的效力層級,讓文化產業從業者感受到國家發展文化產業的決心,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文化產業建設中。此外,我國可以成立統一的文化管理機構,解決當前的文化管理體制存在的權利分散、銜接不協調等問題,對整個文化產業的發展、資源運用進行統一調度,提高工作效率與文化資源的使用效率。
以文化產業為載體提升文化軟實力,發揮產業規模效應與范圍經濟效益。我國在文化軟實力提升上長期使用公益性文化交流策略,如在海外建設文化中心、孔子學院、組織中國文藝團體到海外演出等,這種免費方式在向外國介紹中國文化、使之了解中國文化方面起到了較為重要的作用。此外,以文化產業為載體來傳播中國文化也有利於提升我國文化的影響力。而且發展文化產業不僅能夠提升文化軟實力,還能促進國民經濟的增長,而國民經濟的發展又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更多物質支撐,這將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另外,文化產品的特性使得文化產業可以發展范圍經濟,即將文化產品多樣化,利用廣播、電視、電影等實現資源共享和交叉宣傳,提高彼此的影響力。此外,將文化產品以極低的成品包裝成不同的形式,擴大了文化產品的受眾面,也讓文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重視國內外媒體平台的使用,注重文化的雙向交流,塑造中國的國家形象。在未來發展中,全球化必然更加深入和廣泛,國家之間的競爭也不再局限於政治、軍事、經濟,而更多的是需要在國際上塑造國家形象。國家形象塑造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一方面我國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內在品質,另一方面則要通過各種媒介平台進行對外傳播,讓國外民眾認識和了解中國,對中國的發展形成認同感。在利用國外媒體宣傳的過程中,我國可以選擇私有媒體企業,這些企業並沒有強烈的為國家意識形態服務的特徵,可以通過營銷事件、播出廣告宣傳片、引導網站輿論等方式來塑造我們的國家形象,而且大量國外媒體正面報道宣傳中國還能在國外營造出親華的氛圍,這也能夠影響國外民眾對中國的態度。但在傳播過程中,我國應吸取美國單方面灌輸價值觀的教訓,注重文化的雙向交流,這樣外國民眾更能理解和支持中國文化的傳播,提升中國的文化軟實力。
9. 美國的主導文化模式包括哪些特徵
一、美國文化的精華,簡單概括就是個人主義!
二、個人主義是美國價值觀念的核心,它的產生有其思想和現實來源,其滲透到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個人主義的推崇和奉行,是美國文化的核心,也是其精華所在。當然它對美國社會也是有利有弊。
三、基督精神,自由主義與個人主義共同構成美國文化的三大支柱。但代表美國文化模式基本特徵的個人主義卻是直接、真實地涵蓋了美國思想。個人主義是美國價值觀的核心,在美國的文化思想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對美國歷史的發展道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四、個人主義在美國文化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其主要內容是:尊重個人空間,強調個人利益和個人奮斗,尊重人權。強調人是價值的主體,相信每個人都具有價值,高度重視個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發展。
個人主義是以個人為本位的人生哲學。
個人進步,全在於自己的艱辛努力和不息奮斗;
個人進步,也是自我價值實現的主要標志。
反對權威,反對任何形式「不合法的」對個人的強制,尤其反對國家對個人不必要的控制。
五、美國文化中「個人主義」的歷史淵源
在美國,「個人主義」最早從法國啟蒙運動得到啟發,最初是唱著對資本主義和自由主義民主的頌歌而出現的。它成了一種具有巨大意義形態的象徵性口號。最早的一批移民包括了來自歐洲的清教徒,他們認為上帝判斷其選民的標準是個人在世俗世界中取得的成就,不希望遭到上帝的遺棄就應該通過個人努力獲得成功。隨後,伴隨著西進運動和二戰,個人主義實用性的優越性不斷被證實,這一傳統也被新一代和新移民不斷得繼承了下來。
六、美國文化中長久以來的獨立意識傳統。
首先,這源於東西方家庭觀念的不同。東方人——尤其是中國人受倫理思想和傳統的影響,家庭成員之間的紐帶更為緊密。代系之間教育和贍養義務往往持續終生。而西方人則視此為影響個人能力的發展。父母對孩子的撫養義務僅以法律規定的上限為終點。孩子成年以後,在經濟和心理上都要與父母相分離。連至親的不想過分依賴的美國人,唯有靠雙手為想要的生活奮斗不止。
其次,美國人非常重視隱私。所以他們嚴格區分私有空間和公共空間。在公共空間內,他們熱情洋溢,和家人朋友親密無間;而這些人一旦侵入他們的私有空間,這種私有性便會被打破,隱私權被侵犯。所以,美國人認為,社會是一個個獨立的,各不相同,互不侵犯的個人組成。社交就是獨立個體之間的交流分享,共同創造。
七、個人主義是移民國家的自我安全感的創造。
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自美國建國以來以來,大量歐洲,亞洲、非洲、拉美的人民懷揣著「美國夢」離開本土。他們不安於現狀,不相信命運,只相信自己的雙手,希望在這片新大陸上大展宏圖。隨之而來的艱難困苦使他們內心的漂泊感油然而生。奮斗初期孤立無援的困境和由此形成的獨立人格使得他們認為,歸宿感和安全感的獲得,只有通過謀求一片立足之地,讓自己成為這個這嶄新世界的一員,而方法只能是自強不息,自我打拚。他們堅信,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虛無縹緲的外力並不能為自己的成功帶來幫助。移民一代的這種傳統思想意味著人格的獨立性和選擇的自主性,與美國主流價值觀相得益彰。
八、 個人主義在美國社會的表現
美國人對個人主義的推崇滲透生活的方方面。在服飾、飲食、政治領域、文學創作等方面隨處可見其影響。
(1)人格獨立,個性自由。美國人個性獨立,喜歡獨來獨往。真是自由,喜歡隨心所欲,不喜歡受限制。「敬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而在美國,對老年人和兒童的幫助往往會被他們認定為對其個人能力的懷疑。美國人的婚姻觀也很自由,一旦無法繼續便可隨意進行在選擇,無需承擔道德方面的壓力。此外,應召女郎和屢禁不止的毒品交易也隨著個人主義的泛濫隨之而來。
(2)求異思維,喜歡標新立異。中國有句古訓「槍打露頭鳥」,告誡人民為人處世謙遜低調,遇事不要急於出頭。而美國人偏偏愛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從學校到社會無不如此。在教育上,美國人尊重孩子的創造力,並允許孩子爭辯,不強命孩子服從。美國人從小到大都被教育重視實踐所得,而非書本知識。美國人堅信世界是被個人創造出來,而非個人在已知世界中隨波逐流。
(3)「英雄主義」。如果看過好萊塢電影,就可以發現,美國似乎沒有「眾志成城,共度難關」的傳統。他們在電影中塑造的形象都是有著超能力的個人。比如007系列,超人和蜘蛛俠等等。主人公各個非同非凡人,他們往往承擔著拯救世界的任務,飛檐走壁,刀槍不入。電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民眾的普遍心理,好萊塢電影就是美國民眾心理的折射。美國公眾注重成就,仰慕英雄,有深厚的成就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心理積淀。美國人的人格獨立性,相信個人能力。他們認為即使是短暫性得脫離群居生活,切斷身邊的一切社會關系,也可以從容應對。另外一方面美國人也堅信個人的影響力和能力,認為一個人也可以掌握和改變世界。所以不論是政府還是集體,都給予普通民眾以廣泛的話語權,充分尊重民意。
九、個人主義在美國社會中發生的作用
有人認為,個人主義調動了個人的積極性,從好的角度說,個人主義使人的智慧和潛力得以充分發揮,有利於創業精神的弘揚,它給人以機會,賦予自由,鼓勵多樣性,從而推動和促進了美國的工業、農業、科技、教育、娛樂和體育的發展。然而,人人以自我為中心,人際關系就難以融洽,整個社會也會缺乏凝聚力。其實這有所偏頗。
(1)個人主義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約束。
一些否定個人主義的觀點把個人主義和自私自利等同。在中國,個人主義被賦予「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狹隘性、封閉性和保守性,而在西方,個人主義是包含自由、奮斗等主動進取的精神。兩者的不同在於後者有來自法律和道德的約束。在西方,強調個人獨立自主、重視個人權利,但底線和前提是對他人權利的尊重和保障;此外,不同於其他西方國家,美國的移民性質為其主流價值觀注入了新鮮血液,比如,美國雖然沒有集體主義的傳統,但他們重視teamwork(團隊合作)和double win(雙贏)。
集體主義在美國表現為「私人的聯合」。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競爭日益激烈的企業環境(尤其亞洲企業集體主義發揮出的巨大優越性),美國認識到個人利益的實現,個人價值的獲得,需要建立在與國家和集體同舟共濟的基礎上;美國文化思想中含有「互助、友愛」等價值觀。正是個人主義對人權和個人價值的尊重,美國人把自私,不顧他人的行為視為不值得提倡的。這種現象說明,人們在追求個性發展的同時,仍注重團體組織的建設,以保證社會能有秩序和穩定,使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之間達到一定程度的平衡。
(2)有利於社會多樣性。
相較於東方國家的集體主義傳統,美國的個人主義傳統,帶來思維活躍,在文學創作方面「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3)有利於民間形成有效地民主監督機制。有些否定個人主義的觀點認為,個人主義缺乏必要的制度和規范,造成社會或經濟的無政府狀態。東方大國的集體主義傳統帶來的結果是人們思想的單一性。在政治參與中往往喪失自己的判斷力,更容易被蠱惑,被當權決策者牽著鼻子走,不利於民主化進程和社會進步。個人主義追求獨立思考,獨立個體不受親友、黨派、媒體的操縱,上述力量只是為自我抉擇作出參考而已。在美國,在政府大樓和街頭,隨處可見表達自己政觀點和立場的普通人。由於受教育水平,家庭背景,政治立場等等的不同,人們的政治訴求也各不相同。來自社會各界的訊息迫使決策者不得不了解主流民意,在人們的不滿和反對聲中調整戰略,以期適應人們多元化的政治需求。
除此之外,個人主義在社會上也產生了人情淡漠、公共責任感變弱等一些消極影響。從總體上看,個人主義利弊並存,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抑惡揚善,而這個問題在個人主義傳統濃厚的美國仍然沒有得到恰當的解決,這個死結唯有在經濟持續增長、體制不斷優化、公民素質和責任感逐漸增強的過程中慢慢解開。
10. 美國企業文化的特點是什麼
美國企業管理的企業文化革命開始了,隨著企業文化理論專著的出版,在美國企業文化中,管理理論逐漸確立了美國企業文化體系,在美國的企業實踐中迅速得到作用。從美國的一些著名公司的管理上看,在美國企業文化中,企業文化對企業本身的生存與發展的影響是深遠的,它們的企業文化與許多相似之處,如:強調以人為中心,注重培養員工;尊重顧客;強調產品質量與優質服務;鼓勵發明創造,不斷向市場投放新的產品;領導身體力行,帶領公司員工,堅持公司的價值觀和哲學觀念;都有明確的企業目標和行為准則,全體員工都共同為之奮斗。具體地說,主要展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強調個人主義注重績效及個人能力的發揮。
在美國企業文化中,美國歷史上的「西進運動」使美國人沿承了好動好冒險的民族特點,當時美國西部土地肥沃,富有冒險精神的移民紛紛西進,尋求致富之路,多年以後,大量移民進入美國,但這一傳統特徵卻被沿襲下來了,美國人明顯具有信奉個人能力主義和流動及變動性的特點。所以,在美國人心目中,能白手起家的人是社會上的英雄,美國的社會文化和社會心態要求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充分表現自我。美國企業文化學者泰倫斯.迪爾和艾倫.肯尼迪指出,若價值是文化的靈魂,那麼英雄就是這些價值的化身和組織機構力量的集中體現。在美國著名企業中,塑造並涌現出了一批「英雄」企業家。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通過個人奮斗,在事業中獲取最大的成功而被企業確認為英雄模範式的人物。
2、重視個人責任和權利。
在美國企業文化中,美國的企業多通過激勵員工的個人主義使其與企業合作達到較好的水平,從而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在美國社會發展中,在美國企業文化中,如前文所述「西進運動」使美國人帶有濃厚的個人主義色彩和自信信念、冒險精神和平等觀念,倡導自我控制的生活方式。個人主義的平等觀念要求同一個團體中各個分子的地位相同,個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權利,大家也不能剝奪個人的權利,同時,作為個人主義的自我保護,個人作為國家的一個公民,有強烈的法制觀念,它要求團體不能抹殺個人,只能在個人願意交出的一些權利上控制個人。社會上權利與義務的界限非常明確,而且是客觀的、不帶有感情色彩的。
在美國企業文化中,美國個人權利倍受重視,是以尊重別人的權利為前提條件的。
由於美國社會是以金錢來衡量個人的實用價值的社會,也是以金錢來推動美國社會和企業運行的,因此在企業文化關繫上,表現為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系是純粹金錢僱傭關系,這樣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雇員的工作積極性。
3、具有典型的西方價值觀。
在美國企業文化中,價值觀是一個企業的基本概念和信仰,它為企業員工規定出成功的標准和方向。許多著名的企業在個人主義的前提下,都講究公私分明、公平合理、自由民主、平等競爭、自覺守法、尊重人權、突出個性、富於進取、講究實效、不安現狀、勇於創新和富於冒險精神等。
4、實施制度化管理。
在美國企業文化中,制度是美國企業的精髓,不論做什麼事,一定要先建立好制度及標准化的作業流程,一旦有問題,先考慮是否是制度有弊端,然後在考慮人為因素。一般來說,在美國企業文化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如崇尚企業做大,強調規模效益;盡量降低成本;把所有的業務都進行細致的分析;開除擾亂秩序的人,做任何事都要進行控制,認為只要加薪,給獎金,生產力就會提高,大方重賞表現傑出者,監督品質管制,仔細認真地准備財務報表,等等。
5、強調重視顧客一切為了顧客的觀念。
在美國企業文化中,重視顧客的觀念,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要在公眾心目中樹立起企業良好形象。具體做法:尊重顧客,不厭其煩地跟顧客建立長久的聯系;企業對顧客負責,樹立對質量精益求精的精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