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台灣產業結構變化的特點
第三產業所佔比例來越來越源大。
從1965年至1998年三十多年間,台灣的三大產業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第一產業持續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較大;第二產業是波動小幅度上升,第三產業升幅較大,目前是三類產業中所佔比例最
高的。這再一次說明60年代以後,台灣的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
Ⅱ 台灣服裝產業發展背景是什麼有哪些消費特點和貿易特色
台灣的服裝紡織業可以說是我們大陸地區的縮影。
Ⅲ 食用菇有哪些,葯用菇有哪些
食用蘑菇
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目前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通稱為蘑菇,學名為雙孢蘑菇。從野生種類中進一步篩選馴化優質生產菌種大有潛力。中國曾在世界上首次馴化並人工栽培成功了香菇、木耳、金耳、銀耳、草菇、金針菇、猴頭菌、竹蓀等,現已馴化了蒙古口蘑,而野生食用菌美味牛肝菌、羊肚菌、香杏麗蘑、鉚釘菇、粘蓋牛肝菌、正紅菇等也可以大量採集,供銷於國內外市場。
葯用蘑菇
目前中國葯用及包括試驗有葯效的大型真菌有500餘種,除了傳統葯用的茯苓、冬蟲夏草、靈芝外,近些年新發現並作為葯用的有雲芝、樹花、古尼蟲草等,以及假蜜環菌、安絡小皮傘、槐栓菌、乳白耙菌、黑柄炭角菌等等。
葯用部分主要是子實體,但有一些是通過現代發酵工業技術大量反制菌絲體來加工制葯。國內外研究試驗表明,天然的葯用真菌具有其獨特的優越性。目前在尋找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現代文明病的葯物方面,從包括真菌在內的中葯中篩選,無疑是前景看好的。
毒蘑菇
中國的毒蘑菇(毒菌)種類多,分布廣泛,資源豐富。在廣大山區農村和鄉鎮,誤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例比較普遍,幾乎每年都有嚴重中毒致死的報告。曾經被作為多發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因此,長期以來鑒別毒蘑菇是人們十分關心的事。有關方面曾做了大量的科普知識宣傳工作,但誤食中毒者仍屢有發生。因為鑒別毒菌並不容易,所以唯一的辦法,在野外最好不要輕易嘗試不認識的蘑菇,同時不偏聽偏信。必須在分辨清楚或請教有實踐經驗者之後,證明確實無毒時方可食用。如果吃了蘑菇發生了身體不舒服的感覺,應該及時到醫院診治,千萬不可大意。
Ⅳ 90年代後,台灣重點發展產業是什麼
以電子、資訊產業為主的工業是台灣經濟結構的主體,並不存在產業的空洞化.
Ⅳ 誰能告訴我近十年來台灣經濟的概況
步入八十年代以來, 台灣意識到未來的市場競爭也就是高科技和高素質人才的 競爭。於是,它一方面著重發展資本密集型和高附加值工業,另一方面將越來越多的資本投入高技術部門.與此同時,它還刺激其他工業部門比重日益增大的資金投入研究與發展方面。經過40年的發展,整個台灣經濟結構已從一種農業經濟過渡到工業化經濟。台灣經濟發展迅速,為世界矚目,被列為"亞洲四小龍"之一。1989年,台灣國內生產總值為1,526億美元,人均7,509美元;1990年生產總值1,620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990美元;外匯儲備1,760億美元。1996年,台灣經濟增長明顯減緩。年經濟增長率為5.7%,為近六年來最低水平。平均失業率為2.26%,為近十年來最高紀錄。生產總值為新台幣74923億元,約為2729億美元,人均生產總值為12752美元。1996年台灣商品進出口總額為2172.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其中出口額為1159.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9%,為近六年來最低增幅;進口額為1012.8億美元,比上年減少2.2%。 台灣傳統上是農業地區, 但最近幾年農業的增長落後於工業的增長速度。台灣只有25% 的土地適於耕種, 但農業生產效率很高。台灣出口高質量的豬肉、蔬菜、糖、茶葉和大米。台灣漁業發達,出口多種海產品, 如鰻魚、金槍魚、蝦和深海魚類。台灣早期工業主要是紡織和食品加工工業, 到六,七十年代, 輕工加工工業比較發達, 到80年代才發展了輕化工工業, 工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率佔42%, 其中勞動密集型 工業佔14.9%, 資本及技術密集工業佔19.2%。目前, 台灣製造業種類較多, 在亞洲地區位居前列, 工業產品包括汽車、飛機、輪船、石油化工產品、鋼鐵、機械、電器、 電腦與電子消費品、紡織品與服裝、體育用品、 鞋、玩具、加工食品及手工藝品等, 大部分用於出口。
台灣的目標是在繼續發展傳統工業的基礎上, 大力發展通訊、資訊、消費性電子、半 導體、精密器械與自動化、航空、高級材料、專用化工品與制葯、醫療保健、污染防治等十大新興工業,以及光電, 半導體、工業自動化、材料應用、高級感測、生物技 術、資源開發、能源節約等八大關鍵技術。 年來, 隨著台灣經濟的迅速發展, 服務業也發展很快, 佔GDP的比重逐漸超過工業, 成為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產業。服務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達55%, 同期服務業的就業率平均年增長率達4.4%, 高於總就業增長率的2.4%, 致使其就業率占總就業比重增加到48%。
服務業結構也從傳統的商業及政府服務逐漸走上現代化專業性服務產業包括保險、金 融、運輸、倉儲、通訊,以及不動產和工商服務業的增長較快, 其中以保險業增長率 最高。
Ⅵ 台灣文化產業概況
台灣把文化產業稱為文化創意產業。台灣有關文化創意產業概念的提出,是基於這樣的現實:經過亞洲金融風波之後,台灣的社會經濟面臨全面轉型,為了適應電子製造業向大陸轉移的發展趨勢,提出了「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的觀點,期待以文化創意來提升整個台灣的製造業,推進台灣的社會經濟發展。
在台灣文化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社區總體營造」計劃非常值得關注。可以說,正是這個計劃奠定了台灣目前文化產業的發展格局。所謂「社區總體營造」計劃,即通過社區自主提案,實施文化設施基礎調查,了解社區文化歷史脈絡以及目前的發展狀況,然後進行整體規劃發展和設計,並由政府給予相應的資助和指導。文化產業的發展因此獲得了生長空間,形成了自下而上、民間主導的文化產業發展主脈。與此相關的另一特點是,利用文化創意的理念,對傳統的歷史文化遺存項目進行保護和開發,使其成為文化消費和文化產品加工的基地,比如在考察中所見的彰化縣董坐石硯藝術館、台北縣木雕工藝坊和台北市龍山華夏文化區,其基本模式都是利用本土化特色資源進行產業化開發。雖然它們中的個別有官方補貼,但主導者一般都以民間為主。以台北市龍山華夏文化區為例,該區總面積1萬多平方米,這是一個利用歷史古建,通過對台灣街區場景的再造而開發的集藝術、旅遊、休閑和餐飲服務等功能的綜合消費場所,它以懷舊的主題,實現了產業化的升級改造。由此可見,無論是園區還是基地,其內容建設都離不開創新性的創意設計,否則就是空殼。另外,還需具有「復制的真實」,而非虛假的真實,要想取得這樣的效果,更不能忽略細節的營造。這些,正是目前肇慶端硯文化產業需要關注和思考之處。
寬容尊重,展示多彩文化。台灣社會開放,為各種文化形態留存和生長提供了沃土,文化現象豐富多彩,經過整合包裝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台灣本土文化觀光產品,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台灣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台灣當局對台灣少數民族劃定相對獨立的的居住區,鼓勵保留並協助挖掘、發揚台灣少數民族特有的飲食、服飾、語言、耕作方式、建築風格、歌舞形式,甚至開辟了台灣少數民族電視台。同時,給予相當優惠的扶持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台灣少數民族居住區面向遊客開放,形成了十多個異彩紛呈的台灣少數民族文化旅遊區,既避免傳統文化在現代文明沖擊中流失湮滅,也有效地解決了台灣少數民族的就業收入;二是近現代歷史文化,台灣當局將荷蘭殖民時期、清朝統治時期、日治時期、蔣氏治理時期等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歷史遺跡、名人故居、領事場館、陵園紀念堂稍加修復,原樣保存,配以解說系統和必要的旅遊服務設施,面向居民和社會開放,形成了點多量廣的歷史文化觀光旅遊點,讓歷史記錄真實地保存與再現,也極大地增強了台灣人文景觀的吸引力;三是宗教文化,台灣宗教信仰自由,尤其是佛教十分盛行。各財團法人、家族興建和信徒捐建的寺廟遍布全島,有「廟比人多」之稱。這些寺廟建築風格各異,造築精美,投資巨大,且都有較好的地方人文景觀和宗教文化支撐,免費向遊客開放,使之成為台灣文化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成為探視台灣本土文化藝術的重要窗口。
台灣的文化產業發展有不少成功之處,但缺陷也很明顯,主要是有的文化部門過度的商業化色彩對文化本身有侵蝕;有的文化產業整體規劃不到位;私人佔有的文化遺址缺乏合理的社會機制推動發展等。
Ⅶ 五金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傳統的五金製品,也稱「小五金」,是指金、銀、銅、鐵、錫五種金屬;現代社會的五金製品更為廣泛,包括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建築五金以及安防用品等。
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我國五金製品行業始終保持著高速發展的態勢,目前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已成為工業製造不可缺少的一個產業環節。近年來,更憑著製造五金製品的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優勢,我國五金製品出口一直保持穩定的增長趨勢,已成為全球五金製品的主要出口國之一。
建築五金行業市場現狀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建築五金行業上游包括鋼鐵、有色、塑料、玻璃纖維等原材料,下游則是幕牆、門窗、房地產、市政建設等應用領域。
建築五金產品成本主要源於上游原材料,原材料的質量高低直接決定了建築五金產品的品質優劣,其價格波動也影響著建築五金企業經營情況。近年來,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環保督查高壓下,鋼鐵、有色等供給規模明顯收縮,價格上漲明顯,對建築五金造成較大影響。
建築五金行業未來展望
建築五金行業是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關系密切的重要產業,在城鎮化建設中具有較強的穩健性及不可替代性,是一個具有長久生命周期的行業。建築五金行業具有資金技術密集、規模效益顯著、市場容量巨大等特點,是帶動金屬材料、機械製造等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築安全、建築節能、建築裝飾的發展,建築五金作為現代建築的關鍵部件,其重要作用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長期發展穩中向好。
不過,隨著人口紅利消失,企業低成本的競爭優勢逐漸消失,建築五金行業需逐步向中高端方向發展;同時,由於過於依賴出口,在貿易摩擦已成為常態、貿易摩擦來源多元化下,建築五金行業短期發展面臨挑戰。
盡管短期面臨重重挑戰,但建築五金行業已經在多年的殘酷競爭環境下得到了全方位提升,行業整體抗壓能力也比以往更加強大。在國家政策指引下,有望突破瓶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建築五金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Ⅷ 美國食用菌產業概況及市場狀況如何
(1)產業概況
美國大部分食用菌是雙孢蘑菇,其中一小部分是大褐菇和小褐菇,即雙孢蘑菇的變種。香菇、金針菇、平菇、灰樹花、木耳、雞油菌、羊肚菌以及其他品種在美國也有一定的消費量。
賓夕法尼亞州是美國食用菌產量最大的州,雙孢蘑菇是該州產量最大的農產品,產量佔全美的45%;其次是加利福尼亞州,產量佔全國的20%,幾乎每個州都有食用菌生產。自1970年起,美國年食用菌產量以7%的速率增長。同時,食用菌生產農場的數量從1970年的500多家下降到現在的約150家(美國農業部數據)。
在賓夕法尼亞州,約60%的食用菌以鮮品的形式銷售,並且實現了周年生產,年產量達1.6億千克。
許多消費者喜好食用菌,除了其獨特的烹調風味外,更多考慮的是食用菌的營養成分和葯用功能。食用菌含有許多人體必需氨基酸,以雙孢蘑菇為例,其蛋白質含量比菜豆高,香菇也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食用菌既是重要的食品,也是天然的葯物和出口創匯的農產品。
對於那些沒有許多土地但又想發展副業的農民而言,小規模的食用菌栽培是個很好的選擇。在美國,很多小型的食用菌生產設備適合那些希望把栽培食用菌作為蔬菜生產的公司或者個人。他們可以通過發展食用菌來轉化一部分農林廢料。食用菌生產在管理農業有機廢物、轉化農、林生產下腳料為高附加值的產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絕大部分美國的食用菌栽培者採用代料栽培。木屑是栽培香菇和其他食用菌的代料中最常見的成分。有時候,也使用稻草和玉米芯來替代木屑。此外,有不計其數的菌種供應商遍布美國和加拿大。為了對不同菌種進行比較,通常鼓勵大型食用菌生產者從不止一家的菌種供應商手上購買菌種,因為不同的菌株之間有顯著的差異。在美國,眾多菌種供應商也銷售蘑菇生產專用機械設備和相關的工具儀器。美國的香菇椴木栽培,以當地的椴木為主,通常使用橡樹的椴木。鮮香菇的價格在一年中的冬季最高,一些栽培者使用溫室生產來擴大供應量。
(2)供求與營銷
2003—2004年度美國的食用菌銷售量較上一年度增長1%,為3.77億千克(美國農業部數據)。全美2003—2004年度食用菌銷售額達到8.53美元,較上一年度上升3%。食用菌栽培農場數量現為278家,較上一年度數量增長13%,其中148家是專門的稀有菇類(香菇、平菇等)生產商。2003—2004年度,美國雙孢蘑菇的平均價格為2.25美元/千克,稀有菇類的平均價格為6.40美元/千克(美國農業部數據)。
2003年7月,亞利桑那州的P.M.Patterson博士為全美蘑菇協會提交的研究報告中指出,美國消費者平均每人每月購買食用菌0.059千克;每月購買0.322千克食用菌的消費者僅占被調查公眾的11%,他們的消費金額約為銷售總額的42%。其中,雙孢蘑菇的消費量最大,約佔94%。
在美國的一些地區,已成立了食用菌銷售聯合體。這些聯合體是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他們既收購野生菌也收購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一些權威人士認為美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關鍵在於擁有穩定的消費群和持續的產能。
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稀有菇類的生產量和消費量預計將在最近幾年裡加速增長。由於多學科的發展,食用菌生產技術將更先進。稀有菇類的食葯用功效將預示它們的產量在世界范圍內繼續增長。
在日本和中國,稀有菇類以鮮品、干品、罐頭產品等形式銷售,這也為美國的出口商提供了商機。在日本,絕大部分鮮香菇都統一採收並運送到中央青果市場,在那裡經紀人和其他參與者通過投標競價的方式購買香菇。隨後,鮮香菇將分別運到各地的零售商手中。其他的食用菌,如平菇,在農場包裝後直接輸送給經紀人或零售商。在美國的一些地區,非常廉價的中國產干香菇已導致市場價格走低並對美國的小型生產者構成威脅。
Ⅸ 簡述台灣物流業發展現狀、特點與發展前景
一、抄台灣外貿依存度高,國際物流向來為重要服務產業。
二、位居亞太中心位置,且海空國際運輸能力強大 ,具發展國際物流先天優越條件。
三、協助國際物流業者,隨台商/全球布局腳步發展,有利於提升台商全球供應鏈管理競爭力。
四、掌握兩岸直航契機,善用四海一空自由貿易港區機制 ,創造國際物流商機。
Ⅹ 電子產品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電子產業是我國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 1995年到2003 年, 電子產業總產值由2471 億元增加到24058 億元, 增長874%, 年均增長32.9%; 電子產業增加值由449 億元增加到3545 億元, 增長690%, 年均增長29.4%, 均遠遠高於同期製造業的平均增長速度。電子產業的持續快速增長, 初步確立了我國作為世界電子產品生產大國的地位。1998 年中國大陸電子產品總產值佔世界電子產品
總產值的4.52%, 超過作為世界重要電子產品生產基地的韓國(3.96%) 和台灣(2.86%), 僅次於美國(30.40%) 和日本(19.58%)。①電子產業的快速增長是與該行業的外國直接投資密切相關的,電子產業是外商投資最集中的製造業領域。本文將就電子產業外國直接投資的現狀、趨勢、特點及其影響進行分析, 最後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
一、電子產業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現狀
1.電子產業FDI 在製造業中的地位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是外商投資最集中的製造業領域, 該產業三資企業資產合計為7645.07億元, 占我國全部三資企業資產總額的19.47%,資產超過排名第二位的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的兩
倍; 同時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也是外資資產比重最高的行業, 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三資企業資產佔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資產的63.25%, 遠遠高於23.26%的全國製造業平均水平。
電子產業之所以成為外商投資額最多、增長
速度最快的製造業領域, 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中國市場的迅速增長及巨大的市場潛能。以
通信行業為例, 僅2004 年一年, 中國新增局用電
話交換機容量就達到7019.6 萬門, 新增行動電話
交換機容量達到6048.9 萬戶。中國市場已經成為
跨國公司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巨大的
市場吸引跨國公司展開激烈的爭奪。二是中國國
內廉價的勞動力資源。按現行匯率計算, 中國國
有製造業職工的周工資只有22.35 美元, 分別相
當於泰國的38.33%, 馬來西亞的28.7%, 韓國的
9.2%, 台灣省的6.8%, 香港特區的5.1%, 美、
日、德的4%左右(呂政, 2003)。為降低製造成
本, 外資將電子產業中的低端產品或技術含量不
高的生產環節向中國轉移, 以利用中國在勞動密
集型產品上的比較優勢。比如, 隨著台灣製造業
成本的提高, 台灣電子信息產業的企業紛紛向中
國內地轉移, 中國台灣電子信息硬體製造產值在
海外已達50.1%, 其中中國內地產值高達31.1%
(胡靜林, 2003)。
2.電子產業吸引外資的平均規模
1996 年以來, 各行業總計的外商對華直接投
資平均協議金額和製造業外商直接投資平均協議
金額變化幅度不大, 均穩定在200 多萬美元。但
電子及通訊設備製造業外商直接投資平均協議金
額總體上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 從1996 年的
258.3 萬美元增加到2003 年的742.7 萬美元, 其
中外商直接投資平均協議金額最高的2000 年達到
742.7 萬美元。
電子行業外商直接投資協議額增大的重要原
因一是來華投資的跨國公司增多, 目前位居世界500 強的電子電氣類跨國公司已全部來華投資。
二是跨國公司投資金額增大, 例如諾基亞在2000
年5 月主要投資並倡導了一項總投資達100 億元
人民幣的北京星網(國際) 工業園項目。2000 年
電子行業外商協議投資金額大幅度增長可能與當
年上述大型外商投資協議的簽署有很大關系。但
是也應該看到, 雖然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外商
直接投資平均協議金額較高, 但與發達國家相比
仍有較大差距。根據《1994 年世界投資報告》,
設置在發達國家分支機構的平均FDI 規模為1730
萬美元, 流入發展中國家的外資, 平均每個企業
的外資規模約為430 萬美元。與世界水平比較,
中國外資平均項目規模仍然明顯偏小。
3.外資投資企業類型的變化
1997 年以來, 電子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總數量
變化不大, 但外資企業數量卻保持較大幅度增長
的勢頭, 規模以上外資企業數從1997 年的330 個
增加到2001 年的479, 增加45.2%。在外資企業
中, 港澳台商投資企業數從1997 年的423 個減少
到2001 年的386 個, 下降8.7%; 而外商投資企
業數從1997 年的330 個增加到2001 年的479,
增加速度較快, 增幅達到45.2%, 外商投資企業
的比重超過港澳台投資企業而成為電子行業外資
的主體。從登記注冊類型來看, 合資經營企業、
合作經營企業、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數量變化
不大, 外商獨資企業數量快速增加, 從1997 年的
60 個增加到2001 年的207 個, 增幅高達245%,
外資在電子行業的投資有傾向於採取獨資企業形
式的趨勢。
外商直接投資方式變化的原因在於: 在改革
開放之初, 外商對中國投資環境還很生疏, 通過
合資或合作的形式與合適的中方夥伴結成合營載體, 既有利於與各級政府溝通並順利進入中國市
場, 又有助於規避各種非市場因素帶來的風險,
加之當時的法規不允許外商建立全資銷售子公司,
中方合營者可以利用的各種資源便成為外商選擇
以合資或合作方式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因素。隨
著改革開放的日漸深化, 中國各級政府的辦事效
率和法制化程度不斷提高、外資政策放鬆, 外商
投資企業擁有越來越多的自主權, 原先因其具有
明顯的互補性而成為中方可以利用的那些資源逐
漸減少並弱化。近年來大量進入中國的國際著名
跨國公司, 往往擁有人才、技術、產品、品牌到
規模、融資、管理等多種有形和無形的所有權優
勢, 為了實現壟斷核心技術和獲取高額市場回報
的雙重目標, 並實施全球化的經營控制戰略, 通
常更願意選擇以獨資方式進行戰略性的集中投資
(朱仲羽等, 2002)。
4.外商投資方式的變化
自20 世紀90 年代以來, 並購一直是外商直
接投資的主要推動力。在1990 年, 全球外商直接
投資金額為2020 億美元, 其中並購金額為1510
億美元, 佔75%, 到2003 年, 外商直接投資達1.3
萬億美元, 其中, 跨國並購金額為1.1 萬億美元,
佔85%左右。但我國利用外資長期以綠地投資為
主, 與全球跨國公司投資存在嚴重錯位, 其產生
原因主要在於中國法規和政策上的限制。但近幾
年來情況發生較大變化, 跨國公司在華並購有增
加的趨勢, 發生在電子信息產業外資並購案主要
有: 愛默生電氣斥資7.5 億美元購買華為的電氣
業務部門, 阿爾卡特通過收購中方股份獲得上海
貝爾的控制權, 東芝公司收購東芝與無錫華晶合
資的「無錫華芝」中方股份。外資並購投資的增
加主要在於政策的放開, 2001 年11 月14 日, 中
國證監會和外經貿部聯合頒布《關於上市公司涉
及外商投資有關問題的規定》, 允許外商非投資性
公司, 如產業資本、商業資本通過受讓非流通股
的形式收購國內上市公司股權, 實現買殼上市;
2001 年2 月14 日, 中國證監會頒布了《外商投
資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
明書特別規定》, 外資企業可能獲准收購國內500
強企業, 包括國內A 股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
國有股和法人股。另一方面, 由於創建合資企業
從考察談判到開業一般要1.5- 2 年時間, 要達到
一定規模又需3- 5 年時間, 而並購只要3- 5 個月
就可以迅速形成生產規模, 獲得被收購企業的市
場份額。所以對跨國企業而言, 採用並購投資方
式, 可以快速、低成本地進入中國市場, 減少市場競
爭, 並可以達到強強聯合的目的(李曉華等, 2005)。
5.外資投向的地區集聚
從總體上看, 電子產業主要集中於東部地區,
天津、廣東、上海、福建、北京、江蘇和山東等
七省市電子產業的企業數量佔全部電子產業企業
數量的52.69%, 資產佔全部電子信息行業資產的
65.20%。電子行業在省內也呈現出地區集聚的特
點, 例如, 廣東東莞、江蘇蘇州已形成電子產業
集群和世界電子產業的重要生產基地, 廣東的深
圳、東莞、惠州、廣州四市電子產業總產值佔全
省的83.67%。外資在電子產業的分布也呈現出地
區集聚的特徵, 以所有者權益衡量, 投向上述七
省市電子產業的外資占電子產業全部外資的比重
達到86.68%。電子信息產業以及投向電子信息產
業的外資均呈現地域集中的特徵, 電子信息產業
的地區集中度與外資的地區集中度表現出很強的
相關性。
電子產業以及該行業的外商直接投資企業地
區聚集的成因有以下幾方面: (1) 外國及港澳台
公司在某個地區投資後, 如果收益高, 該公司會
繼續進行後續投資, 包括對原有子公司的追加投
資和設立新的配套公司; (2) 當某個大型跨國公
司在某地投資後, 其上下游供應商、經銷商和各
類專業服務公司以及競爭對手也會隨之進入; (3)
外商直接投資的地區聚集能夠促使該地區的企業
產生集聚效應, 集聚效應推動外資投向的進一步
集中。美國學者Head 進行的一項對外國投資影響
的研究發現, 在對外商有吸引力的地區, 地區聚
集存量每增加10%, 該地區被潛在投資者選中的
可能性就增加5- 7% ( Head, 1995)。
二、外國直接投資對電子產業發展的影響
1.外資對電子行業增長速度的影響
產業的增長速度與外商直接投資表現出比較
明顯的相關性, 外資占工業增加值比重較高的行
業, 增長速度相對較快(江小涓, 2002)。電子產
業的快速發展是與外國直接投資密不可分的。從
圖1 可以看到, 在電子信息產業製造業, 三資企
業總產值的增長速度總體上快於整個電子信息產
業製造業總產值的增長速度, 三資企業工業總產
值占電子信息產業製造業總產值的比重從1995 年
的37.49%增長到2003 年的69.68%, 三資企業的
快速發展對信息產業製造業的快速增長起到了非
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2.利用外資對電子行業出口的影響
20 世紀90 年代以來, 我國外貿出口一直保
持快速增長的勢頭, 外貿出口總額從1995 年的
1487.7 億美元增長到2003 年的4382.3 億美元,
與此同時, 電子產品的增速更為迅猛, 電子產品出口總額從1995 年的165.32 億元增加到2003 年
的1420.9 億元, 電子產品出口占外貿出口的比重
從1995 年的11.11%增加到2001 年的32.42%, 增
幅遠遠高於外貿出口額的增幅。聯合國跨國公司
與投資司的研究發現, FDI 與出口存在顯著的正
相關性, 人均FDI 每增加1%, 發展中國家高技術
產品出口就會增加0.78%, 中技術產品出口增加
0.39%, 低技術產品出口增加0.31% (UNCTAD,
1999)。電子產業出口的快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
由外商直接投資推動的。電子產業中三資企業出
口額占電子產業出口總額的比重從1994 年的57.
35%增加到2003 年的83.72%, 年均增長36.8%,
其中外商獨資企業所佔比重從1994 年的20.84%
增加到2003 年的59.43 %, 年均增長47.37 %,
均高於電子行業合計出口額31.17 %的平均增
長率。
3.電子行業出口競爭力的變化
我們利用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CA 來衡量電
子產業競爭力的變化。一般而言, RCA<1, 則表
明該國在該產業或產品上處於比較劣勢; 若RCA>
1, 則表明該國在該產業或產品上處於比較優勢,
RCA 越大則比較優勢越大。RCA 指數大於2.5 表
示具有極強的出口競爭力; RCA 指數介於1.25 和
2.25 之間表示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介於0.8 和
1.25 之間表示具有中等競爭力; 小於0.8 表示競
爭力較弱。由於數據收集上的困難, 本文採用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中辦公設備及電子
產品(Office machines and telecom equipment) 的數
據來近似地替代電子工業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
RCA。分析表明, 中國辦公設備及電子產品的
RCA 值持續增加, 從1990 年的0.58 提高到2003
年的2.11, 從競爭力較弱發展到具有比較強的競爭
力, 辦公設備及電子產品的國際市場佔有率也從
1990 年的1.05%增加到2002 年的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