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個國家是世界上第一個政策性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國家
世界上第一個政策性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國家是英國。就世界范圍來說,美國的文化產業最為發達,美國文化產業在其國內GDP中所佔的比重非常大。
創意產業最早興起於英國,它是世界上第一個政策性推動創意產業發展的國家。1998年英國政府出台的《英國創意產業路徑文件》中提出「創意產業」這一概念:「所謂『創意產業』是指那些源自個人的創造力、技能和天分,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行業」。
文化創意產業集文化產業和創意產業兩個概念於一身,涵蓋了更為廣闊的文化經濟活動,既能將抽象的文化直接轉化為高度的經濟價值,將知識的原創性與變化性融入具有豐富內涵的文化之中,使它與經濟結合起來,發揮出產業的功能。
(1)各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簡介擴展閱讀:
文化創意產業內容:
主要包括廣播影視、動漫、音像、傳媒、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工藝與設計、雕塑、環境藝術、廣告裝潢、服裝設計、軟體和計算機服務等方面的創意群體。
主要是創意概念,針對於文化、知識形成完整的產業,也就是系統性、普及性、利於傳播,比如西方發達國家的價值觀念,具有普適性,以及平等性,這也是能夠形成影響力的先決條件。
背景:
第一,歐美發達國家完成了工業化,開始向服務業、高附加值的製造業轉變。他們一方面把一些粗加工工業、重工業生產向低成本的發展中國家轉移,一方面它們該國很多老的產業、城市出現了衰落,這時候就出現了經濟轉型的實際需要。
其次,上世紀60年代,歐美出現了大規模的社會運動,亞文化、流行文化、社會思潮等等都風起雲涌,對傳統的工業社會結構有很大的沖擊。人們更重視差異,反對主流文化,張揚個性的解放,對以前普遍認為怪異的多元文化都逐漸開始承認,社會文化更加多樣和多元。
第三,上世紀80年代撒切爾夫人、里根上台以後的經濟政策更加鼓勵私有化和自由競爭,企業和個人要創新,有差異化才能有市場,這樣也刺激了創意產業的發展。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創意產業在西方發達國家得以萌生和不斷發展。
Ⅱ 世界各國發展文化產業的主要社會背景是什麼
歷史,宗教,地域,傳說以及風土人情等等。
Ⅲ 國外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模式有哪些
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四種發展模式:
(1)根植於文化的創意園區發展模式。
(2)依託高校的創意園區發展模式
(3)以城市為核心的創意園區發展模式
(4)打造完整產業鏈的創意園區發展模式
Ⅳ 全球文化產業發展呈現什麼特點
文化產業是一個新興的朝陽產業,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已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影視、音像、出版等文化產品已成為全球最大換匯產品。在美國400家最富有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業。英國文化產業平均發展速度近兩倍於整個經濟的增長速度。日本的音像產業是國民經濟的第二大產業,體育產業在國內十大產業中排名第六。文化產業已成為許多發達國家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分析當前國際文化產業發展趨勢,可以概括出以下幾個特點:
規模化。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文化產業再次出現了大規模的產業結構調整,通過兼並、重組,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少數幾個全球性的產業集團,覆蓋了傳媒、娛樂等諸多門類。1994年,擁有570億美元資產的迪斯尼公司收購了ABC,創下了廣播影視產業兼並的最高紀錄,經營范圍涉及媒體網路、影視娛樂、主題公園、游樂場、消費品和互聯網等。產業結構調整,兼並重組浪潮,促進強強聯合,使得文化產業的管理模式、資金使用、技術開發與市場開拓得以重組,各行業之間的優勢得以互補,經營風險降低,推動其迅速成長為集中化程度很高,產業跨度很大,發展速度最快的產業。
多媒體化。以往的文化產業,如電影、娛樂、廣播、電視、報刊、音樂、廣告、體育等,彼此雖有一定的聯系,但各自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互聯網的出現,使多媒體經營逐漸成為發展潮流,導致目前各類傳媒出現匯流的現象。電影與電視匯流,傳媒業與電子信息業匯流,傳媒業全球化,報紙辦電視、網站,電視辦出版社、網站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當今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文化產業巨頭,都正從單一媒體向多媒體轉變。美國最大的25家傳媒集團,全部是多媒體集團。多媒體的迅速發展,有助於打破各媒體之間存在的傳統壁壘,集傳媒、通訊、信息服務於一體,促進報刊、廣播、電視、通訊等各方面的資源得以共享,優化了產業結構,使得各種文化生產要素的優勢得以互補。
壟斷化。規模化的結果是壟斷化。當今世界文化產業為九大巨頭所把持,這九家公司又稱「第一板塊」,包括美國在線·時代—華納、迪斯尼、維康、通訊公司TCI、通用電器、貝塔斯曼、新聞集團、索尼、西格拉姆,其中五家是美國公司。這九大集團,具有非常雄厚的經濟實力,均名列全球500強(貝塔斯曼公司不是上市公司,但如果按其實力,也完全可以列入全球500強)。這九大公司,既是全球財團的精英,也是高度集中的產業,它們擁有全球性的分銷網路,可以將其生產能力與分銷網路緊密結合起來。與「第一板塊」相對應的是數十家所謂「第二板塊」的文化產業集團,這些集團是國家級或地區級的文化產業巨頭,它們中有一半來自北美,其餘的來自歐洲和日本。這些公司的年收入均超過10億美元,通常可以進入全球1000強的行列。
高科技化。文化產業之所以被人稱為「無煙工業」、「朝陽工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不同於一般的傳統產業,具有科技含量高、能耗少、生產工藝先進、產品附加值高的特徵。自動化、數字化、網路化等高新技術已經成為當前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走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互聯網的發展以及與廣電技術的相互融合。這種融合使技術操作更加簡單,提供的服務更加全面,也使不同行業、不同媒體自身的業務可進行相互間的合作與新的開發,給傳媒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當今世界各大文化產業集團都加大了這方面的投入,以圖搶佔下一步技術和市場發展的制高點。可以預見,今後的五至十年,數字化網路化將使傳媒發展產生更大變化,成為媒體集團發展的一個最為關鍵的階段。(出處:浙江日報)
Ⅳ 文化產業的國外文化產業
美國文化產業概況文化產業頭號強國,擁有1500多家日報,8000多家周報,1.22萬種雜志,1965家電台,1440家電視台,美國廣播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全國廣播公司三大電視網,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生產基地,號稱「三片」文化(薯片,大片,晶元)。文化產業大概佔全國GDP的10%,擁有全世界56%的廣播和有線電視收入,85%收費電視收入,55%的票房收入。以其強大的經濟基礎和科技實力為背景,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文化產業的發展和走向。美國不設文化部,採用間接管理的方式。設立國家藝術基金會,人文基金會用以扶持公益性文化發展。對非盈利性的文化產業免稅。
美國文化產業特點市場化程度高。因為美國本身歷史較短,自身沒有文化傳統和文化習慣,所以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創造新事物,美國文化產業一開始走的就是市場化的道路,文化產業產品都是商品。
實用主義傾向明顯。美國是一個實用主義國家,文化產業重實用性,以娛樂和服務大眾為主,受眾接觸文化產品以獲得娛樂為主。「對大多數公眾而言,看電影不是一種定期習慣,只有當影片是場面宏大的巨片時他們才會觀看」。
以強大的科技為後盾。文化產品科技含量高。以電影為例,美國人將電影從戲劇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以自覺使用大量的科技特效為特點。的電影也大多受美國模式影響。
多樣化傳播手段。將生產出的文化產品數字化,通過美國強大的傳媒機構,瞬間滲透到世界各地。
外向型。瞄準世界市場製作文化產品,不具有太多本地特色,產品可以迎合世界各地的大眾。
美國文化產業分類採用「北美產業分類體系(NAICS)」,主要有三個大類
娛樂與電子傳媒業
電影,電視劇,光碟,有線電視,廣播印刷與出版業。
報紙,雜志,書籍的出版印刷,以及其他商業品的印刷旅行與旅遊產業。
包括30個和旅遊有關的部門,如住宿等。 英國文化產業概況最早提出「創意產業」並以此為理論進行文化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的國家。2001年文化產業產值為1125億英鎊,年增長率9%。由布萊爾倡議成立了「創意產業特別工作小組」。
英國文化產業特點重視創意,舉辦「世界創意產業論壇」,02年舉辦「倫敦設計節」。
英國文化產業分類
表演藝術產業
音樂產業
文化藝術產業
彩票業 日本文化產業概況日本文化產業統稱娛樂觀光業,強調文化的內容屬性。02年產值11萬億日元,是日本汽車業的一半。以音樂,動漫,廣告,設計為主的「酷文化」市值1300億美元。以音樂,游戲和信息出版為主的數字內容產業,2000年產值2.0573萬億日元。
日本文化產業特點擁有成熟的文化企業隊伍。如,演藝界有四級劇團,寶冢歌劇團;影界有松竹公司,東映公司;出版業有大日本印刷等。這些大型產業大多歷史悠久,實力雄厚,保證了日本文化產業的運作。
多種文化產業綜合經營。一種文化產品取得成功後,立即就會被製作成其他類型的文化產品或是文化服務,創造綜合的經濟效益。例如一部輕小說成功出版後,短時間之內就會被動畫化,隨後搬上熒幕,製作出大量的周邊。
成熟完善的文化中介組織和管理制度。幾乎每個組織都有自己的行業協會,這些組織可以制訂行業規則,審查文化產品,維護成員利益,發揮政府無法提供的作用。同時,演員,歌手,畫家都有自己的經濟人,簽約和相關法律問題都由經濟人代理。
日本文化產業分類 產業 內容製造產業 休閑產業 時尚產業 分類 一、工作站、網路
二、電視
三、多媒體系統建構
四、數字影像處理
五、數字影像發送
六、錄像軟體
七、音樂錄制
八、書籍雜志
九、新聞
十、汽車導航 一、學習休閑
二、鑒賞休閑
三、運動設施、學校
四、體育比賽售票
五、國內旅遊
六、電子游戲
七、音樂伴唱 一、時尚設
二、化妝
Ⅵ 什麼是跨國文化創意產業
1、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國際文化戰略全面競爭的時代。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形成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世界進程的重要力量,已被世界各國高度重視。
2、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愈演愈烈,一些全球性的文化產業集團正在尋求從「規模優勢」向「范圍優勢」的轉化。文化創意產業領域出現跨國文化企業,文化產品的生產、製作和消費也出現了跨地區、跨國界的合作,一個全新的全球性的文化創意產業生產力時代正在到來。
3、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的發展特徵
(一)國際文化創意產業輸出模式正在由單一輸出向多元化輸出轉變
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初期,世界文化創意產業國際貿易以產品輸出為主。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深,國際合作范圍不斷擴大,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也正在向多元化模式轉變。特別是一些大型跨國企業集團,在不斷將其文化創意產品推向國際市場的同時,為節約生產經營費用,降低國際交易成本,突破產品打入國外市場過程中所遇到的國家保護主義等各種障礙,企業開始關注資本的擴展、品牌的推廣以及管理模式的輸出等國際化發展模式。
(二)國際合作是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的重要途徑
國際合作是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合作中處於不同的分工地位。發達國家處於產業鏈高端環節,掌握著產業關鍵技術和核心創意,而發展中國家則處於產業鏈低端環節,主要以加工生產以及部分非關鍵技術研發為主,大多沒有自主知識產權。另外,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合作中所採用的合作方式也不同。合作開發是跨國公司廣泛採取的一種戰略聯盟方式,充分利用兩個企業的資源優勢,共同開發產品,從而實現雙贏。產品外包、引進專利生產、品牌代理等方式是發展中國家企業參與國際合作的主要模式,也是跨國公司開拓發展中國家市場的主要途徑。
(三)跨國公司是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的重要載體
近年來,跨國公司更加重視整合國際資源,加快並購重組,利用其技術先發優勢和全球經營優勢,加強世界范圍內的知識產權保護,占據了世界文化創意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成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的重要力量。如德國的貝塔斯曼集團是全球媒體業排行第三的超級集團,在全世界擁有數百萬會員,通過收購、兼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英語商業圖書出版集團。2003年,貝塔斯曼並購北京21世紀錦綉圖書連鎖有限公司,這是我國圖書業第一起外資並購案,2005年又與遼寧出版集團合資成立遼寧貝塔斯曼圖書發行有限公司,其業務開始全面進入中國出版物分銷市場,給國內出版業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4、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戰略轉型
面對全球化的文化創意產業分工格局,我國應積極加強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研究,找准戰略地位,以最適合的方式參與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的建構。
(一)制定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目標,豐富文化「走出去」戰略內涵
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是一個在發展中不斷變動的體系,具有不斷增值性特徵。因此,在制定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目標時,要建立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的這一坐標,也就是說,應把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戰略這一命題放到整個世界的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中來考察,建構與現代世界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相和諧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與分工體系,推動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與發展。同時,要以積極參與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為目標,不斷豐富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內涵。文化產品的「走出去」,只是整個文化「走出去」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面對國際文化戰略競爭時代的到來,我國要想在未來的國際文化戰略競爭中真正獲得文化戰略競爭優勢,就應在文化制度設計上獲得戰略性創新,這也是文化「走出去」戰略的核心與根本。
(二)發揮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國際比較優勢,確立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地位
文化創意產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需要許多資源條件,不是所有的國家和地區都適合發展任何形態的文化創意產業,也不是任何一種文化創意產業形態都適合參與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的建構。只有那些影響當前國際文化秩序的文化創意產業,才構成當下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的重要內容,才是具有戰略價值的。這就要求我們把著眼點放在全球,尋找和利用自身的國際比較優勢,開發研製具有本土化、民族特色的產品,以謀求產業鏈的高端位置。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為我們在國際上成功營銷自己的創意產品打下了基礎,提供了可能性。把中國的優秀創意產品推廣到國外去,不僅能夠滿足國外消費者的精神需求,推動文化產業額的大幅增長,更重要的是,國際文化貿易的繁榮對於傳播我國的精神文化內涵進而提升國家綜合實力有重大意義。除了傳統優勢文化產業外,我國還應高度重視現代傳媒業的發展。傳媒業是最能深刻影響世界運動行為的文化產業,當單一的傳媒產業還構不成參與新一輪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重建所需要的力量的時候,通過建立區域文化創意產業合作機制,以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的綜合力量參與文化創意產業的國際市場競爭,那就有可能藉助於國際政治或地緣政治的力量,游戲規則,演繹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重建所需要的力量形態,獲得在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新一輪的建構過程中的話語權,從而使得新的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和國際文化新秩序朝著有利於本國、本地區文化利益最大化的方向發展。
參與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分工體系的建構,還要進行制度輸出,要想辦法建立起國際文化市場規則的中國標准,確立自己的產業標准國際地位。我國擁有參與國際文化創意產業競爭的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但在許多方面還沒有形成可供其他國家認可的國際標准,並且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制度和市場准入制度等方面還沒有取得創造性成果。因此,應組織力量對其中涉及國家文化戰略競爭性的問題進行全面、系統地研究,確立中國文化創意產業標准。
Ⅶ 日本文化創意產業的介紹
《以市場為導向的來日本文化創意產業源》是200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該書作者是姜毅然,張婉茹,王海瀾。該書通過二十餘份日本近年來關於文化創意產業的研究成果,以及近年來《日本數字產業白皮書》,從文化創意產業的市場角度探討日本文化創意產業最新的發展動態,以及政府的相關政策。對發展中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可提供參考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