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廣州的發展方向是怎麼樣的
廣州區目前而言是東進戰略,即向東發展黃埔和增城
1、首先從產業規版劃上看,黃埔區規劃有濱江權新城、科學城、中新知識城,未來黃埔將作為繼天河區後的廣州第二CBD。增城區目前規劃也很多,新塘的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交通樞紐,朱村教育城,規劃中的新東站和已經落定的增城正果機場
2、交通上看,今年年底地鐵13號線開通,增城出發途經黃埔。另外地鐵21號線預計明年年底開通,從增城廣場出發直達天河員村,而且是廣州唯一一條快慢線,快線時速120公里/,9站到員村。
3、購房政策上看,為了引流增城區還不限購,外地戶口也可購買一套
綜合來講,眾多的產業交通規劃都表明了廣州東進的決心,不管是投資還是自住都建議可以趕緊下手。
⑵ 廣州文化特點
1.越秀區
越秀區是廣州老市中心,也是廣州人口最稠密的區域和舊中軸線所在地。
越秀區文物古跡很多,有五羊石像、鎮海樓、千年古道北京路、五仙觀、六榕寺、光孝寺、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等。
也有北京路、英雄廣場、一德路等知名商貿區,商貿發達,GDP也比較高。
另外,廣州大部分的教育醫療資源都集中在越秀。
但越秀區作為老城區,面積小很擁擠,而且部分老房子因成本太高很難拆。
2.荔灣區
荔灣區俗稱西關,因轄區內有荔枝灣而得名。
荔灣區有三個商業發達區域,分別是上下九商業步行街、康王路以及中山七路和八路。
景點有荔枝灣、沙面島、陳家祠、西關大屋、華林寺等。
荔灣面積比越秀大,但GDP差很多,兩個區的經濟結構相似,但越秀區位更好,因此發展的更好一點。
荔灣區作為廣州老城區,城建相對一般,教育和醫療資源沒越秀區好,房價也較低。
荔灣區和越秀區有許多低調的土豪,很多人都做商品批發生意或者出租土地房屋等,賺了不少錢,那些穿著拖鞋、短褲的大叔,說不定就是身家億萬的土豪。
3.海珠區
海珠區得名於以前珠江中的海珠石,面積不大,但區位很好。
海珠區有很多城中村和老舊小區,建築也不像荔灣和越秀那樣有特色,比較大眾化。
近些年海珠區發展的不錯,轄區內也有琶洲國際會展中心、廣州塔等地標。
另外,中山大學本部也在海珠區。
4.天河區
天河區是廣州新中心,區位優越,位於城市新中軸線上,GDP領先廣州其他區,是廣州的金融、高新科技、製造研發、商業等中心。
廣州CBD位於天河區珠江新城,天河城、正佳廣場和天環廣場、時尚天河組成了廣州最繁華的商圈。
近些年天河區也在往南邊員村、科韻路、東圃等地發展,並建設了廣州國際金融城。
天河區的教育資源也很雄厚,有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多所高校,景點主要有花城廣場、海心沙、天河體育中心、華南植物園等。
不過,天河區也還有不少城中村,北邊還有的大片未開發區域。
天河區作為廣州傳統和現代化的交融之地,在廣州未來的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
5.白雲區
白雲區在廣州北邊,是廣州人口最多的區,外來人口比例也很大。
白雲區有一半是建成區,另一半基本上還是農田、村莊,屬於城鄉結合部。
近些年廣州的發展重心偏向南邊,北邊的白雲區發展有些滯後,城區規劃比較混亂,有些地區也很破舊,到處都在修路。
白雲區比較有存在感的是白雲山,另外做外貿和網店的個體戶也非常多。
6.番禺區
番禺區近些年存在感比較弱。
不過在以前,南沙部分區域、海珠區、黃埔區、天河區和白雲區都屬於番禺縣,所以番禺土著都不太願意稱自己是廣州人。
多次區劃調整後,今天的番禺區面積只排在廣州第六位。
番禺主要以汽車工業為主,這幾年汽車行業不
景氣,也影響了番禺的經濟增速。
番禺還是著名的美食之都,有專門吃走地雞、燒鵝、鴿子、蟹、蛇、新鮮豬雜的飯店和餐館。
另外,番禺還擁有長隆旅遊度假區、余蔭山房、寶墨園、蓮花山、大夫山森林公園等景點。
廣州南站也在番禺區,大學城在番禺區的一個小島上。
7.黃埔區
近些年廣州向南發展,希望把黃埔區打造成深圳南山那樣的高新科技城,黃埔區前幾年也合並了蘿崗區,轄區進一步擴大。
黃埔區實力很強,在全國百強區排名前六,GDP位居廣州第二,趕超天河區也許只是時間問題。
黃埔區大部分地區還處於待開發狀態,知識城、科學城離市區都挺遠,而且黃埔區的轄區比較狹長,發展也不太均衡。
8.增城區
2014年增城撤市劃區,成為廣州市轄區。
增城區面積僅次於從化區,有三個黃埔區那麼大,比較靠近東莞,因此還有大片區域沒有開發。
增城比較繁華的地區,往往都挨著地鐵,整體上看,還有待發展。
增城是全國著名的荔枝之鄉、牛仔服裝名城,因此,有個廣場叫做掛綠廣場。
9.南沙區
南沙是廣州副中心,但距離廣州市中心很遠,還隔著番禺區。
05年,南沙區從番禺區分離出來,12年南沙新區成為國家級新區,番禺區的東涌鎮、大崗鎮、欖核鎮等也被劃入南沙區。
15年,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掛牌。
南沙作為廣州唯一的出海通道,也是粵港澳大
灣區中心,其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
蕉門和金洲等地比較繁華。
10.花都區
2000年花都撤市劃區,成為廣州市轄區,花都區是廣州第三大區。
花都離廣州市區太遠,而且在北邊,近些年廣州的發展重心都在南邊,所以存在感很低,經濟也一般。
另外,白雲機場在花都,不在白雲區喲。
11.從化區
2014年,從化撤市劃區,從化區的面積在廣州各區里最大,但人口卻最少,離廣州很遠,通常被認為是廣州的郊區。
從化區的溫泉很出名,有溫泉之都美譽,是廣州後花園。
⑶ 簡述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歷史
1、1978—1999年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預熱期。
這一階段,我國政界、學界和企業界對文化產業展開了熱烈討論,討論的焦點是文化可不可以產業化、文化能不能夠產業化、文化與經濟的關系、文化是否構成生產力等問題。
2、2000—2005年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初創期。
在2000年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有關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上,黨的十六大將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作為相互關聯的兩個重要概念提了出來,強調:「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
3、2006—2011年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改革攻堅期。
這一階段,我國基本完成了出版、影視製作、發行、廣電傳輸、一般國有文藝院團、首批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等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的轉企改制,政企、政事分開和管辦分離逐步推進。
(3)廣州文化產業發展發展原則擴展閱讀:
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的未來趨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對於我國文化產業來說,新時代意味著我國文化產業將從粗放的鋪攤子式的發展模式向高質量、高層次、精細化發展模式轉變。
這就要求文化產業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規劃好未來發展藍圖;突出創新、創意、創造性發明和原創知識產權掌控,堅持內容為王;推動互聯網、數字技術、人工智慧等與文化、審美、藝術的高度融合,大力培育文化創意產業新業態;
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進一步跨界運行,創造出一批適應市場化運行的新形式;注重以文化產業新業態、新形式催生文化消費新模式。
⑷ 中央關於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原則要求有哪些
堅持以人為本,通過文化產業的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實現專好、維護屬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堅持以發展為主題,把發展文化產業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途徑,壯大產業規模,提高產業質量,提升產業效益;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為文化產業發展創造良好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創新文化生產、傳播、流通、消費方式,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
⑸ 所有的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中堅持什麼第一原則
所有的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中,堅持的什麼是地衣原則文化發展的地衣,原則在於文化的這種可持續發展,因為文化的話必須要有內涵,有涵養。
⑹ 簡述中央關於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原則和要求
堅持以人為本,通過文化產業的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堅持以發展為主題,把發展文化產業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途徑,壯大產業規模,提高產業質量,提升產業效益;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為文化產業發展創造良好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創新文化生產、傳播、流通、消費方式,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
⑺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認識
近年來,「文化產業」、「文化創意產業」話題非常熱,更多的時候大家的討論都停留在概念層面,到底「文化創意產業」或者「文化產業」是什麼,國內理論界眾多學者圍繞文化創意產業的不同側面提出了各種說法。有人認為文化產業主要是創造出一些能夠吸引人眼球的文化產品,如電視節目、影像製品等,因此稱之為「眼球經濟」。有人認為文化創意產業競爭主要是圍繞如何爭奪受眾的注意力,並圍繞受眾的注意力展開多種經濟附加值服務,因此稱之為「注意力經濟」。也有人根據伴隨中國汽車數量急遽增長而出現的交通廣播類節目盈利模式提出了「耳朵經濟」的概念,這些說法都不全面,都沒有點出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本質。
在發達國家,不管它叫「文化產業」或者叫「創意產業」,這個行業本身發展的歷史已經比較漫長。稱「創意產業」的有英國、韓國。歐洲其他國家有人稱之為「文化產業」。在美國沒有「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美國是一個高度法治的國家,一切創造力產生的產品都是有知識產權的,比如繪畫、歌曲、舞蹈、電視節目、廣播節目都是有版權的,未經授權其他人不能抄襲。因此他們把相關行業基本叫做「版權產業」。由此看來,在發達國家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叫法也不完全一樣。
實際上這個產業最核心的東西就是「創造力」。也就是說,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其實就在於人的創造力以及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創造力。「創意」是產生新事物的能力,這些創意必須是獨特的、原創的以及有意義的。在「內容為王」的時代,無論是電視影像這樣的傳統媒介產品,還是數碼動漫等新興產業,所有資本運作的基礎就是優良的產品,而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優良產品恰恰來源於人的豐富的創造力。因此文化創意產業其本質就是一種「創意經濟」,其核心競爭力就是人自身的創造力。由原創激發的「差異」和「個性」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根基和生命。
阿特金森(Atkinson)和科特(Court)1998年明確指出,新經濟就是知識經濟,而創意經濟則是知識經濟的核心和動力。美國人已經發出「資本的時代已經過去,創意的時代已經來臨」的宣言。
「創意」或者「創造力」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原創」,這個東西是前人和其他人沒有的,完全是自己首創的,比如京劇、崑曲、武術就屬於中國原創。第二就是「創新」,它的意義在於雖然是別人首先創造的,但將它進一步地改造,形成一個新的東西,就可以給人新的感覺。電影《卧虎藏龍》就是一個採用西方化的藝術表達方式來包裝中國內核的故事,屬於一個創新過程而不是原創。對於創造力來說可以有原創也有創新。比如廣州軍區雜技團利用雜技的形式重排西方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老外看後驚嘆不已。西方主流報紙《紐約時報》為此還特地做了一個一分三十秒的錄像放到《紐約時報》的網站上,造成了很大影響。這樣的形式雖然不是原創的,但是屬於一種創新,也是一種很好的創造力。
還有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迪斯尼集團,該集團不僅生產發行了動畫片《米老鼠與唐老鴨》,還將這些卡通形象做成玩具、服裝,建造迪斯尼樂園主題公園。人的創造力是無限的,可以實現創造力的途徑也是無限的。迪斯尼的許可產品一年在全球的零售達1120億美元,其中290億來自於娛樂人物形象,不管是玩具、服裝、電影還有電視等等。中國全國廣電系統2004年全年總收入100多億美元,而世界第一大媒介集團美國時代華納2004年年收入440億美元,是我們整個廣電行業的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