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國產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綱要

國產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綱要

發布時間:2021-03-08 01:19:42

❶ 國內集成電路行業,目前的情況怎麼樣前景如何

如果不是這個專業抄,建議不要來了
不是很好的產業,現在已經快到夕陽產業了

IC設計現在就是靠的是工藝的升級,工藝升級才會產生新問題,才會要設計人員

你知道現在的工藝達到多少了嗎?20nm已經有大公司量產了,概念是以後從物理層無法再升級,摩爾定律不再適用

那時候,所有的設計差不多完成,IC廠商只是把這些設計去流片而已
以後的IC設計的方向就是向多產業擴展,如汽車電子,4G,5G晶元,以及醫學晶元,這些是新課題,但能不能成功還是未知數
反正前途未卜,現在的行情還能支撐10年到20年,現在國內的需求還很大,但是等到3年以後就不好說了

❷ 如何加快發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創新

作為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元器件,集成電路對電子信息產業經濟以及國家信息安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前者以手機晶元為例,晶元在手機製造中占據了極大的成本,如iPhone
6s的物料成本約為234美元,其中晶元成本為127.2美元,超過了物料成本的一半。後者以「竊聽」事件為例,多數「黑客」入侵消費電子產品都是從晶元入手。

我國亟待擺脫國外晶元以來,發力自主生產,以推動電子信息經濟與國家安全發展。

因此,近年國家出台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設立了本土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三大目標,同時還成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即大基金),為本土集成電路產業崛起提供資金支持。

受政策與資金利好,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已經初見成效,產業鏈公司與產業基地已然成型。

產業鏈上,集成電路產業有上中下游三大環節。其中,上游是晶元設計環節,我國有海思、展訊等公司;中游是製造環節,中芯國際、振華科技是代表;下游是封裝測試環節,我國有長電科技、華天科技等。

產業聚集區方面,我國已經有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三大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區域,這三大區域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銷售收入佔全國整個產業規模的90%以上。

環渤海區域側重晶元研發,以北京市為核心;長三角地區注重晶元製造與封測,以上海市為核心;珠三角地區側重晶元設計環節,以深圳市為核心。

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令人欣喜,但要正視的是,與國外集成電路產業相比,我國集成電路還存在產業規模小、核心技術不強的劣勢。因此,產業進一步發展需要擴大規模,提高技術。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經歷了2014年9.9%的高速發展後,2015年全球集成電路市場下滑,當年市場銷售額為3352億美元,同比下降了0.2%,智能手機增速變緩以及PC市場萎靡是主要原因。盡管中國也受到這兩大因素干擾,但中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在2015年仍舊保持較快增長。

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集成電路市場銷售額約為91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1%;2014年銷售額突破萬億元,達10393.1億元,同比增長13.4%;2015年集成電路銷售額為11024億元,同比增長6.1%。盡管增速較2014年下滑較多,但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實現了逆勢增長,以及高速發展。

工業控制、汽車電子以及通信設備三領域是2015年集成電路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受《中國製造2025》政策利好,我國工業製造領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工業控制領域的集成電路市場得以快速增長。2015年這一領域集成電路市場增長33.9%,是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

近幾年,汽車電子成為全球集成電路市場熱點領域,中國也不例外。得益於中國繁榮車市,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中國汽車電子領域的集成電路市場增長32.5%,是才除工業控制以外增長第二快的市場。

雖然國內手機市場增速不斷變換,但手機市場消費水平在不斷提升,同時指紋識別等新技術也在不斷得以應用,這也推動了手機晶元市場小發展 。

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令人欣喜,但要正視的是,與國外集成電路產業相比,我國集成電路還存在產業規模小、核心技術不強的劣勢。因此,產業進一步發展需要擴大規模,提高技術。兼並重組尤其是收購國外優秀晶元公司,是產業擴大規模、提高技術的發展捷徑,目前正備受重視。

❸ 集成電路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你是從事這一行的嗎

集成電路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簡稱「晶元」,是指通過採用一定的工藝,將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二極體、電阻、電容、電感等元件通過布線互聯,製作在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電子器件。
集成電路行業屬於半導體的子行業。半導體是工業設備、通信網路、消費電子等的關鍵部件,是目前全球主導性的基礎產業之一。
集成電路晶元關系著信息安全、經濟安全、乃至國防安全,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這方面的核心技術不能受制於人,所以從國家戰略層面予以重點支持發展。我國國內集成電路晶元的需求十分旺盛,僅2015年中國晶元市場佔全球市場36%,但自給率僅12.7%,2015年進口晶元達2300億美元,居國內進口商品首位。
中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
國家政策提供「天時」,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向國內轉移營造了產業發展的「地利」,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集成電路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667億美元,佔全球19.7%;到2018年有望達到985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達到1320億美元,佔全球33%。
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量巨大,近年來國產品牌替代明顯
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高達2270.7億美元,連續四年超過2000億美元,是中國進口金額最高的商品,超過原油、鐵礦石和糧食進口額。而同期中國集成電路出口額為613.8 億美元,貿易逆差1657 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仍將維持高位。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起步晚,發展快
目前我國集成電路的設計和製造還處在起步發展階段,是中國的「短腿」產業。近幾年,在國家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的環境下,國內移動智能終端、平板電腦、消費類電子及汽車電子產品等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整體保持平穩增長,2014年我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已經突破萬億元,2015 年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已達 3500億元,同比增長16.2%,集成電路三大細分領域設計、晶元製造、封裝測試均保持增長勢頭。
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是推動信息技術產業轉型升級的根本,是提升國家信息安全水平的基本保障,2014 年6月,我國國務院發布了旨在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明確將集成電路產業上升至國家戰略。此後9
月我國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對行業進行財政支持,以緩解集成電路企業融資瓶頸。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正逐步實現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我國集成電路國產替代進口趨勢將越趨明顯,集成電路的國產化將為我國集成電路企業以及為之配套的裝備企業帶來巨大市場機遇。

❹ 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現狀怎麼樣

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等交叉融合正在引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給世界范圍內的製造業帶來深刻影響。這一變革與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製造強國形成歷史性交匯,對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和機遇。

集成電路是製造產業,尤其是信息技術安全的基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起步晚,存在諸如集成電路設計、製造企業持續創新能力薄弱,核心技術缺失仍然大量依賴進口,與國際先進水平有顯著差異。從國家安全形度來看,只有實現了底層集成電路的國產化,我國的信息安全才能得以有效保證。因此在國務院印發《中國製造2025》中將集成電路放在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首位。隨著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黃金時期的到來,重點企業規模保持快速增長。

在電子行業的眾多新興子行業中,集成電路、北斗產業、感測器、智能家居、LED等有望在本輪升級轉型中脫穎而出。從之前的千億扶持計劃,到近期的中國製造2025,中國半導體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只有抓住這個時間窗口才能重新定義全球市場格局。

集成電路技術和產業對中國製造的重要意義

集成電路是工業的「糧食」,其技術水平和發展規模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產業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實現中國製造的重要技術和產業支撐。國際金融危機後,發達國家加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集成電路產業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地位進一步凸顯,美國更將其視為未來20年從根本上改造製造業的四大技術領域之首。

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既是信息技術產業乃至工業轉型升級的內部動力,也是市場激烈競爭的外部壓力。中國信息技術產業規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產業規模達到14萬億元,生產了16.3億部手機、3.5億台計算機、1.4億台彩電,佔全球產量的比重均超過50%,但主要以整機製造為主。由於以集成電路和軟體為核心的價值鏈核心環節缺失,電子信息製造業平均利潤率僅為4.9%,低於工業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目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還十分弱小,遠不能支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國家信息安全、國防安全建設。2014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2176億美元,多年來與石油一起位列最大宗進口商品。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對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當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現狀

經過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的發展,特別是2000年《國務院關於印發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發布以來,中國集成電路市場和產業規模都實現了快速增長。市場規模方面,2014年中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首次突破萬億級大關,達到10393億元,同比增長13.4%,約佔全球市場份額的
50%。產業規模方面,2014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3015.4億元,2001-2014年年均增長率達到23.8%。

技術實力顯著增強。系統級晶元設計能力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建成了7條12英寸生產線,本土企業量產工藝最高水平達40納米,28納米工藝實現試生產。集成電路封裝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關鍵裝備和材料實現從無到有,被國內外生產線採用,離子注入機、刻蝕機、濺射靶材等進入8英寸或12英寸生產線。

涌現出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骨幹企業。2014年海思半導體已進入全球設計企業前十名的門檻,數據顯示,我國設計企業在2014
年全球前五十設計企業中占據了9個席位。中芯國際為全球第五大晶元製造企業,連續三年保持盈利。長電科技位列全球第六大封裝測試企業,在完成對星科金朋的並購後,有望進入全球前三名。

制約產業發展的問題和瓶頸仍然突出

主要表現在:

一是產業創新要素積累不足。領軍人才匱乏,企業技術和管理團隊不穩定;企業小散弱,500多家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收入僅約是美國高通公司的60-70%,全行業研發投入不足英特爾一家公司。產業核心專利少,知識產權布局結構問題突出。

二是內需市場優勢發揮不足。晶元設計與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結合不緊密,難以進入整機領域中高端市場。跨國公司間構建垂直一體化的產業生態體系,國內企業只能採取被動跟隨策略。

三是「晶元-軟體-整機-系統-信息服務」產業鏈協同格局尚未形成。晶元設計企業的高端產品大部分在境外製造,沒有與國內集成電路製造企業形成協作發展模式。製造企業量產技術落後國際主流兩代,關鍵裝備、材料基本依賴進口。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當前,全球集成電路產業已進入深度調整變革期,既帶來挑戰的同時,也為實現趕超提供了難得機遇。從外部挑戰看,國際領先集成電路企業加快先進技術和工藝研發,推進產業鏈整合重組,強化核心環節控制力。不少領域已形成2-3家企業壟斷局面。

從發展機遇看,市場格局加快調整,移動智能終端爆發式增長,成為拉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新動力。產業格局面臨重塑,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業態引發的產業變革剛剛興起,以集成電路和軟體為基礎的產業規則、發展路徑、國際格局尚未最終形成。

集成電路技術演進呈現新趨勢,製造工藝不斷逼近物理極限,新結構、新材料、新器件孕育重大突破。此外,隨著信息消費市場持續升級,4G網路等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建設,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集成電路市場繼續保持旺盛活力,預計2015年市場規模將達1.2萬億元,這些都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實現「彎道超車」提供了有利條件。

❺ 國務院《關於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和調整綱要》精神是什麼

《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正式發布(全文)
2009年04月15日 21:41:26 來源:中國政府網

信息技術是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電子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對於促進社會就業、拉動經濟增長、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和維護國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確保電子信息產業穩定發展,加快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升級,特製定本規劃,作為電子信息產業綜合性應對措施的行動方案。規劃期為2009—2011年。《規劃》的主要內容是:

一、電子信息產業現狀及面臨的形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產業規模、產業結構、技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001—2007年銷售收入年均增長28%,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約6.3萬億元,工業增加值約1.5萬億元,佔GDP比重約5%,對當年GDP增長的貢獻超過0.8個百分點,出口額達5218億美元,佔全國外貿出口總額的36.5%。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信息產品製造基地,在通信、高性能計算機、數字電視等領域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術突破。但是,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下半年以來,電子信息產品出口增速不斷下滑,銷售收入增速大幅下降,重點領域和骨幹企業經營出現困難,利用外資額明顯減少,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同時,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深層次問題仍很突出。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加強技術創新,促進電子信息產業持續穩定發展,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出貢獻。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主線,堅持改革開放,強化自主創新,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以優化環境鞏固規模優勢,以重大工程帶動技術突破,以新的應用推動產業發展。穩定出口,拓展內需,滿足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保持電子信息產業平穩較快增長;集聚資源,重點突破,提高關鍵技術和核心產業的自主發展能力;以用促業、融合發展,加快培育新的增長點;在發展中保穩定,在穩定中謀轉型,加快調整電子信息產業組織結構、產品結構和區域結構,實現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立足當前與謀劃長遠相結合。針對當前外部市場需求急劇下降、全球電子信息產業深度調整的形勢,採取積極措施,保持產業的穩定增長。同時,著眼長遠發展,集中優勢資源,在重點領域取得突破,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模式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堅持市場運作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快完善體制機制,改善投融資環境,培育骨幹企業,扶持中小創新型企業,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同時,國家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增強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軟體等核心產業的自主發展能力。

堅持自主創新與國際合作相結合。加快自主創新步伐,以系統應用為牽引,加速技術自主開發。同時,繼續加大力度吸引國際電子信息製造業和服務業向我國轉移,提高利用外資水平,拓展企業海外發展空間,提高電子信息產業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三)規劃目標。

促增長、保穩定取得顯著成效。未來三年,電子信息產業銷售收入保持穩定增長,產業發展對GDP增長的貢獻不低於0.7個百分點,三年新增就業崗位超過150萬個,其中新增吸納大學生就業近100萬人。保持外貿出口穩定。新型電子信息產品和相關服務培育成為消費熱點,信息技術應用有效帶動傳統產業改造,信息化與工業化進一步融合。

調結構、謀轉型取得明顯進展。骨幹企業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自主品牌市場影響力大幅提高。軟體和信息服務收入在電子信息產業中的比重從12%提高到15%。穩步推進電子信息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延長產業鏈,促進國內產業升級。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特色鮮明的產業聚集區。產業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核心技術有所突破,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數字廣播電視等領域的應用創新帶動形成一批新的增長點,產業發展模式轉型取得明顯進展。
三、產業調整和振興的主要任務

今後三年,電子信息產業要圍繞九個重點領域,完成確保骨幹產業穩定增長、戰略性核心產業實現突破、通過新應用帶動新增長三大任務。

(一)確保計算機、電子元器件、視聽產品等骨幹產業穩定增長。

完善產業體系,保持出口穩定,拓展城鄉市場,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發揮產業集聚優勢,實現計算機、電子元器件、視聽產品等骨幹產業平穩發展。

增強計算機產業競爭力。加快提高產品研發和工業設計能力,積極發展筆記本電腦、高端伺服器、大容量存儲設備、工業控制計算機等重點產品,構建以設計為核心、以製造為基礎,關鍵部件配套能力較強的計算機產業體系。大力開拓個人計算機消費市場,積極拓展行業應用市場,推廣基於自主設計CPU的低成本計算機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列印機、稅控收款機等產品。支持骨幹企業「走出去」,進一步開拓全球特別是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市場。

加快電子元器件產品升級。充分發揮整機需求的導向作用,圍繞國內整機配套調整元器件產品結構,提高片式元器件、新型電力電子器件、高頻頻率器件、半導體照明、混合集成電路、新型鋰離子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和新型印刷電路板等產品的研發生產能力,初步形成完整配套、相互支撐的電子元器件產業體系。加快發展無污染、環保型基礎元器件和關鍵材料,提高產品性能和可靠性,提高電子元器件和基礎材料的回收利用水平,降低物流和管理成本,進一步提高出口產品競爭力,保持國際市場份額。

推進視聽產業數字化轉型。支持彩電企業與晶元設計、顯示模組企業的縱向整合,促進整機企業的強強聯合,加大創新投入,提高國際競爭力。加快4C(計算機、通信、消費電子、內容)融合,促進數字家庭產品和新型消費電子產品大發展。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快模擬電視向數字電視過渡,推動全國有線、地面、衛星互為補充的數字化廣播電視網路建設,豐富數位元組目資源,推動高清節目播出,促進數字電視普及,帶動數字演播室設備、發射設備、衛星接收設備的升級換代,加快電影數字化進程,實現視聽產業鏈的整體升級。

(二)突破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軟體等核心產業的關鍵技術。

抓住全球產業競爭格局加快調整的機遇,立足自主創新,強化國際合作,統籌資源、環保、市場、技術、人才等各種要素,合理布局重大項目建設,實現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軟體等核心產業關鍵技術的突破。

完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支持骨幹製造企業整合優勢資源,加大創新投入,推進工藝升級。繼續引導和支持國際晶元製造企業加大在我國投資力度,增設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完善集成電路設計支撐服務體系,促進產業集聚。引導晶元設計企業與整機製造企業加強合作,依靠整機升級擴大國內有效需求。支持設計企業間的兼並重組,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支持集成電路重大項目建設與科技重大專項攻關相結合,推動高端通用晶元的設計開發和產業化,實現部分專用設備的產業化應用,形成較為先進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

突破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瓶頸。統籌規劃、合理布局,以面板生產為重點,完善新型顯示產業體系。國家安排引導資金和企業資本市場籌資相結合,拓寬融資渠道,增強企業創新發展能力。成熟技術的產業化與前瞻性技術研究開發並舉,逐步掌握顯示產業發展主動權。充分利用全球產業資源,重點加強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努力在新型顯示面板生產、整機模組一體化設計、玻璃基板製造等領域實現關鍵技術突破。

提高軟體產業自主發展能力。依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著力提高國產基礎軟體的自主創新能力。支持中文處理軟體(含少數民族語言軟體)、信息安全軟體、工業軟體等重要應用軟體和嵌入式軟體技術、產品研發,實現關鍵領域重要軟體的自主可控,促進基礎軟體與CPU的互動發展。加強國產軟體和行業解決方案的推廣應用,推動軟體產業與傳統產業的融合發展。鼓勵大型骨幹企業整合優勢資源,增強企業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引導中小軟體企業向產業基地集聚和聯合發展,提高軟體行業國際合作水平。

(三)在通信設備、信息服務、信息技術應用等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

加速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動業務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強化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領域的運用,積極採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以新應用帶動新增長。

加速通信設備製造業大發展。以新一代網路建設為契機,加強設備製造企業與電信運營商的互動,推進產品和服務的融合創新,以規模應用促進通信設備製造業發展。加快第三代移動通信網路、下一代互聯網和寬頻光纖接入網建設,開發適應新一代移動通信網路特點和移動互聯網需求的新業務、新應用,帶動系統和終端產品的升級換代。支持IPTV(網路電視)、手機電視等新興服務業發展。建立內容、終端、傳輸、運營企業相互促進、共贏發展的新體系。

加快培育信息服務新模式新業態。把握軟體服務化趨勢,促進信息服務業務和模式創新,綜合利用公共信息資源,進一步開發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信息服務業務。積極承接全球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引導公共服務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外包數據處理、信息技術運行維護等非核心業務,建立基於信息技術和網路的服務外包體系。提高信息服務業支撐服務能力,初步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結構優化、滿足產業國際化發展要求的公共服務體系。

加強信息技術融合應用。以研發設計、流程式控制制、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關鍵環節為突破口,推進信息技術與傳統工業結合,提高工業自動化、智能化和管理現代化水平。加速行業解決方案的開發和推廣,組織開展行業應用試點示範工程,支持RFID(電子標簽)、汽車電子、機床電子、醫療電子、工業控制及檢測等產品和系統的開發和標准制定。支持信息技術企業與傳統工業企業開展多層次的合作,進一步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結合國家改善民生相關工程的實施,加強信息技術在教育、醫療、社保、交通等領域應用。提高信息技術服務「三農」水平,加速推進農業和農村信息化,發展壯大涉農電子產品和信息服務產業。
四、政策措施

(一)落實擴大內需措施。

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以及家電下鄉、其他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實施,進一步拓展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空間,引導推進第三代移動通信網路、下一代互聯網、數字廣播電視網路、寬頻光纖接入網路和數字化影院建設,拉動國內相關產業發展。完善普遍服務機制,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加強農村電信和廣播電視覆蓋,加速實現「村村通」。支持國內光伏發電市場發展和LED(發光二極體)節能照明產品推廣。建立國家資金支持的重大工程配套保障協調機制,帶動電子信息產品以及相關服務發展,引導國內企業互相配套。

(二)加大國家投入。

國家新增投資向電子信息產業傾斜,加大引導資金投入,實施集成電路升級、新型顯示和彩電工業轉型、TD-S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產業新跨越、數字電視電影推廣、計算機提升和下一代互聯網應用、軟體及信息服務培育等六項重大工程,支持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項目建設。鼓勵地方對專項支持的關鍵領域和重點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引導社會資源投向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加大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投入。

(三)加強政策扶持。

繼續實施《國務院關於印發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00〕18號)明確的政策,抓緊研究進一步支持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完善並適當延長液晶等新型顯示器件優惠政策。落實數字電視產業政策,推進「三網融合」。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中,根據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狀況適時調整認定目錄和標准。研究出台光伏發電和半導體照明推廣應用的鼓勵政策。

(四)完善投融資環境。

落實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有關政策措施,加大對電子信息產業的信貸支持。引導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有效發揮信用擔保體系功能,支持金融機構為中小電子信息企業提供更多融資服務。依託產業基地、企業孵化器等產業集聚區,擴大電子信息中小企業集合發債試點。對符合條件的電子信息企業引進先進技術和產品更新換代的外匯資金需求,通過進出口銀行提供優惠利率進口信貸方式給予支持。積極發展風險創業投資,大力支持海外歸國人才在國內創業發展。落實優惠條件,降低商檢和物流費用,支持國外企業穩定在我國的生產規模,擴大投資。加強產業基地公共基礎設施和支撐服務體系建設,優化產業集聚區發展環境。發揮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政策和功能優勢,加大打擊走私力度,促進電子信息產品研發、維修、配送及服務外包業務的發展。

(五)支持優勢企業並購重組。

在集成電路、軟體、通信、新型顯示器件等重點領域,鼓勵優勢企業整合國內資源,支持企業「走出去」兼並或參股信息技術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鼓勵金融機構對電子信息企業重組給予支持。

(六)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

繼續保持並適當加大部分電子信息產品出口退稅力度,發揮出口信用保險支持電子信息產品出口的積極作用,強化出口信貸對中小電子信息企業的支持。落實科技興貿規劃。採取綜合措施為企業拓展新興市場創造條件,支持企業「走出去」設立研發、生產基地,建立境外營銷網路。拓展與國外政府、企業間的合作,大力推動TD-SCDMA等標准技術在海外市場的拓展和商用。落實促進離岸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推動軟體外包企業加快發展。

(七)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加強移動通信、筆記本電腦、軟體、新型顯示器件等領域創新能力建設,完善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支持電子元器件、系統整機、軟體和信息服務企業組成各種形式的產業聯盟,促進聯合協同創新。大力推進TD-SCDMA、地面數字電視、手機電視、數字音視頻編解碼、中文辦公文檔格式、WAPI(無線區域網安全標准)、數字設備信息資源共享等標准產業化進程,加強RFID、數字版權管理、數字家庭產品等關鍵標準的制定和推廣工作,加快制定工業軟體、信息安全、信息技術服務標准和規范。加強對電子信息產品和服務的知識產權保護。將集成電路升級等六項重大工程所需高端人才引進列入國家引進高層次海外人才的相關計劃,提高國內研發水平。

五、規劃實施

各地區要按照《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結合當地實際抓緊制定具體落實方案,確保取得實效。具體工作方案和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及時報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有關部門。

❻ 中國對晶元已制定哪些政策

美國商務部向中興通訊發出的出口許可權禁止令,既讓中興「可能進入休克狀態」,也令國內通信行業真切地感受到「芯痛」。

客觀來看,集成電路是工業的「糧食」,其技術水平和發展規模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產業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實現中國製造的重要技術和產業支撐。


除北京外,浙江為加快集成電路的發展,還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快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省集成電路及相關產業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

毋容置疑,危機會激勵自主晶元產業的發展。近年來,國內部分晶元已經擁有一定替代能力,中興一事也引發了市場對國產晶元加速替代的預期。

「真金白銀的投入對進一步提升產業鏈公司的技術創新與引領能力,推動業內公司產業化應用規模與產業鏈布局,推動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的創新升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❼ 如何促進集成電路產業更好發展

為推進《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推進綱要》落地,我國將針對集成電路先進工藝和智能感測器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出台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加速多個重點關鍵產品和技術的攻關,以此促進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並縮小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隨著我國信息化發展進程加速,以及「互聯網+」、「智能製造」戰略的穩步推進,各界對集成電路產品和技術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一方面,我國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高度重視,從2014年開始,先後出台《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等一系列產業政策,同時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還將集成電路產業列入重點發展產業名單;另一方面,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和世界先進水平尚有差距,除了每年需要花巨額資金進口各類集成電路產品和技術外,集成電路產業的短板還極大制約了信息基礎、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的發展。來源:經濟參考報

❽ 中國為何不能生產晶元

實際上中國已經能生產自己的晶元。

例如,華為擁有自己的麒麟和Ascend晶元。第二家中國製造商紫光展銳也准備明年將5G晶元推向市場。小米和阿里巴巴也在這方面有所發展。

然而,有學者認為,完全取代外國晶元是不容易的:「全面替代國外的產品還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因為半導體屬於高技術產業,在許多方面的要求都很高。首先是設備,即設備的國產化問題。眾所周知,半導體的製造工藝極其復雜,工序非常多;

然而目前在每道工序中,能夠產業化的、被企業應用的國產設備卻很少。因為製造這些設備需要積累許多技術,在短時間內是很難達成的。同時,半導體行業需要很多人才。這些都是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並不是投資便能夠立刻解決的問題。」

(8)國產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綱要擴展閱讀

中國完全依靠自己的技術生產晶元和半導體,至少還需要5-10年的時間。另一方面,西方的競爭對手也不會原地踏步,將不斷完善自己的技術。因此,未來十年爭奪全球晶元生產領先地位的博弈將會異常激烈。

晶元和半導體是現代電子產品的基礎。沒有它們就不能生產電腦、智能手機、電視和許多類型的家用電器。

對這些產品的主要需求在中國。根據美國集成電路研究公司的數據,中國去年占據了全球半導體份額的近60%。而來自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數據則顯示,這些產品中只有16%在中國生產。

閱讀全文

與國產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綱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