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的現狀如何有何特點
當前,食用菌產業已成為很多地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面。在發展上呈現出如下特點:
(1)食用菌生產品種日趨多樣化
20世紀80年代之前,我國食用菌生產發展緩慢,且一直呈區域性單一品種發展的局面,如山東的平菇生產、福建的雙孢菇生產、浙江的香菇生產及東北地區的黑木耳生產等。經過近10多年的發展,在市場經濟的有力推動下,全國各地的新品種、新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各地也注重了品種結構與區域布局的完善與構建。我國迄今代料栽培的種類,如雙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金針菇(Flammulina velutipes)、香菇(Lentimda edodes)、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平菇(Pleurlus osrtealus)、美味側耳(Pleurotus sapis)、鳳尾菇(Pleurotus plumonarius)、亞側耳(Hohenoueheha serolina)、榆黃蘑(Pleurolus citrinopileatus)、黃白側耳(Pleusolus comucopiae)、鮑魚菇(Pleurolus abalones)、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銀耳(Tremella fuoiformis)、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灰樹花(Grifola frondosa)、猴頭菌(Hericium erinaceus)、棘托竹蓀(Dictyophora ochinovolvala)、茯苓(Wolfiporia cocos)等的生產得到鞏固和發展,各種新開發的珍稀食用菌如雞腿菇(Coprinus comatus)、巴西蘑菇(Agaricus blazei)、皺環球蓋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刺芹側耳(Pleruolus erynggii)、阿魏側耳(Pleurolus ferulae)、真姬菇(Hypazigus mamoreus)、楊樹菇(Agrocybe aegerita)、茶薪菇(Agrocyoe chaxinggu)、巨大口蘑(Tricholomu giganteum)也普遍應用於規模生產,促進了我國菇業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黃年來,2000)。
(2)以傳統的季節性栽培向反季節周年生產發展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菇農生產經驗的不斷積累,在經濟效益及市場需求的驅動下,傳統的季節性生產模式已被打破,季節安排越來越靈活。在對各品種生物學特性及市場規律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很多地方開始進行了夏香菇、夏平菇、高溫蘑菇及深冬菇房增溫栽培的推廣與發展,各品種尤其是珍稀品種的工廠化、反季節生產發展迅速。此外,在品種選育、栽培模式改進等方面也都有頻繁的技術革新,使經濟效益明顯提高,成倍提高了單位土地面積的利用率和經濟效益。
(3)以傳統的栽培模式向立體高效模式發展
我國傳統的栽培模式是以室內菇房栽培為主導的,近10多年來,各種各樣的栽培場所和栽培模式得到空前發展,如雙孢菇生產目前可在廢棄房屋、養殖場、地溝棚、簡易棚、蔬菜棚、防空洞、地下室等場所進行地面或架式栽培;木耳栽培由室內吊袋轉移到室外畦式地栽;夏香菇、高溫平菇、靈芝等中高溫型品種的室外豐產林、桑園、果園、玉米等高稈作物、芸豆等高蔓作物的立體組裝復合種植。同時在食用菌行業內部也形成了科學的多層次間混套輪作種植體系,如在春栽香菇棚內吊袋木耳,金針菇、平菇廢料種植草菇等菌—糧、菌—菜、菌—菌間作或輪作。
(4)由自發分散的家庭副業向支柱產業發展
10多年前,我國的食用菌生產還處在分散的、自發的一般家庭副業。隨著該行業體系和規模的逐步完善和擴大,也逐漸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重視,部分縣、鄉及時地出台了系列發展措施,相繼確立了規模拉動、科技推動、龍頭帶動、政策驅動、市場牽動的發展戰略,宣傳引導、組織發動、參觀學習、試驗示範、推廣上規模,周而復始。到目前為止,已成為很多縣、鄉的支柱產業,且建立了規范的組織領導體系、技術推廣體系和市場營銷體系,對我國的食用菌行業進入規范化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5)由粗放的經營管理向產供銷一條龍,科工貿一體化方向發展
在以前,由於政府部門和從業人員對該行業的認識程度不足,缺乏經營、管理經驗及統一協調和宏觀調控手段,也有地方政府部門缺乏長期規劃和長遠目標,曾一度使當地食用菌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但凡是能始終以菇農效益為中心,遇到問題能正確對待的地方,食用菌產業都能穩步、健康地發展。很多地方政府和當地食用菌科技、加工龍頭企業已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在食用菌科研、技術、推廣、生產、加工、流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千方百計協調產供銷關系,加強了宏觀調控和行業管理力度,為菇農的生產保駕護航。當前,越來越多名副其實的食用菌生產專業縣、專業鄉、專業村異軍突起,加工流通企業層出不窮,逐步形成了集約經營、規模發展、產供銷一條龍的發展格局。
(6)食用菌產品的國內外市場日益活躍
食用菌產品是高蛋白、低脂肪、多葯效、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保健食品,被國際營養學家推薦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進入21世紀,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及膳食結構的改善,國際市場上食用菌及其加工品的交易日趨活躍,我國食用菌產品的出口量逐年上升(圖1-2)。在國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消費量每年以7%的速度持續上升,在這樣一個具有 13億多人口的國家內,其市場潛力之大是顯而易見的。再者,我國加入WTO後,在給我國帶來全局性戰略利益的同時,也使許多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挑戰。這就迫使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將不斷向縱深發展,傳統的農業結構和種植模式將受到嚴峻挑戰,糧、棉、油等大宗產品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這為這種以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為特點,及以科技含量高、資源利用率高、投入產出比高、商品率高、加工增值高、綜合效益高為優勢的食用菌產業騰出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國的食用菌產品以質優價低、產量大的優勢,將為世界各地的消費需求提供方便。為此,我們的市場將更大、更廣闊。綜上所述,我省食用菌發展現狀從總體上看是好的,新技術、新模式、新典型、新產品、新政策層出不窮,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求。但由於食用菌行業畢竟是一個新興行業,自身素質相對較差,雖大而不強。由於地區之間政府的重視程度、發展力度及實施方法不同,使地區間發展很不平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組織者和生產者如果不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違背了該行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勢必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最終使行業發展受挫,菇農蒙受損失。
圖1-2 1990—2001年我國食用菌總產量、出口量及世界產量(鮮重)資料圖
⑵ 食用菌行業前景如何
2005年中國食用菌的總產量達1200萬噸,居世界第一,食用菌產業已成為中國種植業中的一項重要產業。全國最大食用菌生產基地是古田縣,該縣食用菌生產量大,出口量為全國之冠,是中國食用菌之都。尤其是銀耳(白木耳)產量佔全國的90%。中國雖然是食用菌產量最大的國家,但年人均消費量不足0.5公斤,美國年人均為1.5公斤,日本年人均為3公斤,全國年人均消費量與世界一些國家相比,差距較大。據海關提供的數據,2001年、2002年、2003年食用菌出口量分別為47.6萬噸、38萬噸、43萬噸,換匯分別為6億美元、4.6億美元、6.2億美元,出口量和總量相比才接近二十分之一,國外食用菌人均消費量每年正以百分之十三的速度遞增,有大的國外市場空間可供開拓。中國內地食用菌人均消費量還不到香港的十分之一,
因此國內市場潛力巨大。有調查表明;北京每年的食用菌產量為15萬噸,按固定人口1500萬人計算,每人每年只能吃到10公斤左右的食用菌,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受此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所以對國內市場更要加大宣傳力度及產業整合,擴大消費群體,提高消費總量,以拉動生產;對國際市場關鍵是提高產品各層面質量,以求增加國際市場佔有份額。中國大農業的發展是三色農業,即綠色農業,蘭色農業和白色農業.白色農業就是微生物農業,即食(葯)用菌產業.這個小生物,大農業有著廣闊的前景,它不僅能解決人們生活所需要的蛋白質,而且還能用於醫葯上,解決與人們生命相關的重大疾病問題.從整個發展趨勢看,將來的菌業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產業.從大農業的角度來看,將來要分為植物類,動物類和菌類.從食用菌價值上來看,食用菌將成為第三世界主要蛋白質的來源.如風尾菇和牛肉,豬肉含的各種成份基本相似.從銷售情況看,食用菌的銷售量大幅度增加,如日本近20年消費量增加了223倍.因此而言,食用菌前景廣闊,發展空間很大.加之地方各級政府重視,栽培原料豐富,技術容易掌握,未來的食用菌產業將成為一個獨立的產業,成為廣大農民朋友脫貧致富的好項目.
根據食用菌的發展情況,未來的食用菌將會出現以下幾種可能情況.
工廠化杏鮑菇栽培
1,由單一品種向多品種發展.為了保證菇農的穩定收入,菇農要適應市場要求,一種品種價格銷量不好,另外的品種可以補充.
2,從生產方式上由人工向機械化發展.因為人工的代價會越來越高,加之難以保證質量,所以必須向機械化發展.
3,從小規模向大規模發展.小的規模難以適應市場需要,就是群眾經常所說的"生意要成樁",這樣才能吸引大量的客商來本地收購,銷售.才能保證市場的產品不積壓.
4,從產量型向質量型發展.菇農生產出不僅是大量產品,而且保證質量,如香菇要多產花菇和厚菇,農葯含量不能超標等.就從平菇而言,日本要求平菇不是大而厚,而是小而厚,只有5分錢人民幣那麼大.
5,從季節性栽培到全年型栽培.為了提高經濟收入,一年只在旺季生產很難保證菇農的效益,而且大量的機械設備閑至,相對就減少了收入,可以採取多品種,多季節的栽培方法,保證每年各個季節都有菇出售.
6,從平地向立體化栽培.菇棚不只是地面上種植,而要搭架分層種植,以便充分利用空間.
7,從木材,料食向農副產品.下腳料和菌草上發展.根據國家森林法,木材的砍伐要限量並要有計劃,所以有木材和鋸沫為原料的品種要及時更換,可用農副產品下腳料和種植菌草來滿足菌類生產的需要.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改變,國內市場潛力很大,加之中國又是食用菌出口大國.中國每人每年吃2斤食用菌,就可以增加銷售收入80多個億,由此可看菇類市場將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但是並不是每一個菇農生產者都有很大的收入.為了保證菇農的經濟收入,發展食
用菌還必須認真的做好市場調查和分析工作,以確定你種植的品種和生產規模.應做好以下幾項調查.
1,做好本地市場調查與分析:根據當地市場的容量和飲食習慣,確定生產規模和種類.
2,做好國際國內市場調查.國內市場可根據你離城市的遠近,所需的品種和數量,價格,國際市場可根據外貿,海關提供信息,簽定合同,確定生產種類和規模.
3,生產因素和調查.在做好市場調查的基礎上,根據氣象條件,能否生產,生產原料和來源,價
格,距市場的遠近,土地,勞力資源是否充足,來確定生產與否.在食用菌生產之前,需要做好市場調查和生產因素的調查,而後進行匯總分析,成本核算,市場預
測,計算出成本和收益,再開始生產.
⑶ 當今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十大趨勢是什麼
據國內有關食用菌專家分析,當今食用菌業的發展方向趨於以下幾個方面:
(1)品種多樣化
目前,我國規模栽培的食用菌有20餘個品種,近年來還有些新品種馴化栽培成功。要在目前品種結構基礎上,積極推廣具較高經濟價值和市場潛力大的新品種。
(2)資源持續化
要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發展菇耳專用林,充分利用果、桑業下腳料及農作物秸稈,擴大袋料栽培;通過對食用菌營養生理及原料成分的分析,研究合理的栽培配方,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菌種優良化
我國食用菌生產仍存在「重產量、輕質量」的傾向,致使一些食用菌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同時,在菌種選育方面的科研力量較為薄弱,生產品種的更新換代相對緩慢。加快優質、高產、抗病、抗蟲、耐貯等優良菌株的選育,是提高產品質量的必由之路。要不斷通過國際交流,引進國外新菌種和先進的育種技術,並開展野生菌種的馴化研究,研究有我國知識產權的菌種。
(4)生產規模化
食用菌生產將由傳統的家庭副業向產業化、集約化轉變,採用合作經營方式,擴大生產規模。有條件的地區要搞「一鄉一品」,走「公司+基地+農戶」的路子,有實力的企業可進行工廠化栽培。統一供應原輔料、統一培育供應菌種、統一加工流通,形成規模優勢,提高市場綜合競爭力。
(5)質量標准化
產品的市場流通要與國際市場接軌。菌種和產品質量都要按照行業標准進行檢驗,菌種要實行生產和經營許可證制度;產品要進行注冊商標,零售要有包裝,樹立品牌意識。
(6)管理嚴格化
栽培管理要有技術操作規程,尤其要加強預防雜菌污染和對生產投入品的限制,每個環節建立責任制,嚴格管理。
(7)加工增值化
加大對食用菌加工產品的研發力度,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實現增值,向保健食品、葯用品方向開拓新產品。
(8)市場網路化
主產地區培育食用菌加工龍頭企業,出口創匯;產區建立專業交易市場,在銷往地城市建立批發、倉儲公司,在菜市、超市設立食用菌專櫃,健全信息與市場體系。
(9)菇餐大眾化
廣泛宣傳食用菌的營養及食療價值,開設食用菌專業餐館、連鎖店,在飯店餐館有食用菌菜譜,食用菌進入家庭餐桌,擴大消費。
(10)貿易國際化
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大力開拓國際市場,擴大產品出口創匯,還可以到國外辦菇場。
⑷ 誰能幫我回答兩個問題:1、食用菌菌種選育現狀。2菌種對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意義和作用。
中國現代菇業發展現狀及展望
引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之後,在中國共產黨和各級政府的重視下,給中國的菇業--這種有悠久歷史的傳統產業帶來蓬勃發展的生機,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方針為我國菇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國家科技部實施"星火計劃",農業部實施"豐收計劃",教育部實施"燎原計劃",各省市實施"扶貧計劃",農村實行種植結構調整,啟動"白色農業工程"和國務院提出"開發大西北"等一系列重大舉措中,都把食用菌的科研和生產列為重點扶持項目。在這種大好形勢下,我國的全體菇業同仁,科技人員和1500萬菇農,團結協作、群策群力,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食用菌的道路,經過半世紀努力,使我國菇業一直保持欣欣向榮、持續發展的局面,並躍居世界食用菌生產大國之列,為發展農村經濟,幫助農民脫貧致富、豐富城鄉人展的物質供應改善人民的生活、增加外匯收入、開發新的食品資源和葯品資源、保障人民健康等方面都作出了很重要的貢獻。
一、歷史回顧
1.60年代根據內貿部(商業部各省市供銷社)和外貿部(中國土畜產糧油進出口公司)(各省市外貿局)、醫葯公司提供的國內外需求的信息,各地的農業局、食用菌協會,食用菌生產領導小組或辦公室立刻發動和組織傳統的有出口價值的食用菌商品生產,群眾習稱發展三菇兩耳一茯苓(蘑菇、草菇、金針菇、白木耳、黑木耳、茯苓Wolfiporia cocos)。70年代根據國內市場,重點抓栽培材料豐富、栽培方法簡單、群眾歡迎的品種,群眾稱"五菇三耳一茯苓"(蘑菇、草菇、平菇、金針菇、鳳尾菇、白木耳、黑木耳、毛木耳、茯苓)。
2.在發展生產的同時,根據各地的資源,大力提倡合理採集和利用野生(天然的)食用菌資源,特別是至今還無法人工栽培的各種內生或外生菌根性食用菌,如紅菇(Russula vinosa)、青頭菌(Russula virescens)、鬆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牛肝菌(Boletus elis)。
3.系統總結傳統食用菌香菇、黑木耳、銀耳的栽培經驗,進行技術革新,大力普及科學種菇知識。
4.利用現代生物學、微生物學知識與技術,分離培養出各種可以人工栽培的木生或草生的野生食用菌菌種,進行人工馴化,使之變野生為家栽。80年代,隨著栽培品種的增多,常規品種難於銷售,三明真菌研究所提出大力發展珍稀食用菌的建議。
5.我們強調科研和生產(栽培)相結合,提倡科技人員必須實踐--實踐--再實踐,學習,學習,再學習。我們提倡科研所的工作人員深入生產區,總結群眾實際的生產經驗,並跟蹤和借鑒世界各國,特別是歐美各國的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來提高我國食用菌科技工作者和生產者的水平,
6.作為重點生產資料的菌種生產。我們強調生產單位(菌種場)或生產人員,必須有事業心、責任心、良心和愛心,必須向菇農提供優質沒有雜菌污染的優良菌種,不許用劣種、假種坑害菇農。
7.在人才培養方面,華中農業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山西大學、福建農學院等部分教師長期從事食用菌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並先後開設食用菌的專業班、進修班,有條件的還招收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同時建立許多專業的科研機構,如上海食用菌研究所,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三明真菌研究所,商業部昆明食用菌研究所,輕工業部食用菌研究所,福建輕工研究所,以及各省市縣的食用菌研究所、民辦研究所、試驗站。他們帶動全國近3000萬菇農,把生產和研究逐步引向深入,並在生產實踐中,有所發明、有所創新。許多栽培工藝、新模式、新技術都是他們創造發出來的,他們既推動食用菌的發展,又成為食用菌生產的行家裡手。
8、此外,各地還創辦了各種食用菌雜志,如上海的《食用菌》與《食用菌學報》,昆明的《中國食用菌》,以及《浙江食用菌》、《江蘇食用菌》、《福建食用菌》等,發表了數萬篇的論文、報告、譯文,既交流了經驗,又促進了食用菌發展。
二、發展現狀
食用菌已成為中國農業中的一個重要產業,是種植業中僅次於糧、棉、油、果、菜的第六大類產品,總產值達200多億元。現在,中國食用菌年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60%以上,出口量占亞洲出口總量的80%,佔全球貿易的 40%。2001年全國食用菌產量達到781多萬噸, 2002年其產量為876萬噸,加工後的總產值 408億元。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食用菌生產大國,除產量外,食用菌的栽培種類也位居世界首位。目前在中國進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約有六十餘種,例如雙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香菇(Lentinula edodes)、金針菇(Flammulina velutipes)、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鳳尾菇(Pleurotus pulmonarius)、秀珍菇(Pleurotus spp.)、滑菇(Pholiota nameko)、竹蓀(Dictyophora spp.)(棘托竹蓀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長裙竹蓀Dictyophora insiata、短裙竹蓀Dityophora plicata、紅托竹蓀Dictyophora rubrovolvata)、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銀耳(Tremella fuciformis)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銀絲草菇(Volvariella bombycina)、猴頭菌(Hericium erinaceus)、姬松茸(Agaricus blazei)、杏鮑菇(Pleurotus erygii complex)、阿魏蘑(Pleurotus ferulae)、白靈菇(Pleurotus nebrodensis)、灰樹花(Grifola frondosa)、皺環球蓋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長根菇(Oudemansiella radicata)、雞腿蘑(Coprinus commatus)、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等。
中國的食用菌重點產區主要分布在黑龍江、河北、河南、山東、浙江、江蘇、福建、廣東和四川等省(見圖1)。全國有兩個省年產量超過100萬噸,3個省超過 50萬噸,6個省超過30萬噸,4個省超過10萬噸。但是,全國食用菌的生產發展很不平衡,西部地區發展尤為緩慢。
圖1 中國食用菌的重點產區分布圖
食用菌是我國重要的出口創匯農產品。據國家海關總署統計,2002年我國食用菌產品出口量為38.21萬噸、出口值4.63億美元、平均換匯1213.03美元/噸。
2002年我國食用菌產品出口到119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香菇(干)出口6648 噸,創匯4148萬美元,佔世界香菇貿易額的80%;黑木耳(干)出口7767噸,創匯2507萬美元。出口到世界各大洲的出口量與出口值所佔比例見表1。出口量在萬噸以上的國家和地區有12個:日本、香港、韓國、德國、加拿大、馬來西亞、美國、義大利、荷蘭、俄羅斯聯邦、愛沙尼亞和台灣省。出口值在500萬美元以上的國家和地區有15個:日本、香港、德國、韓國、義大利、美國、馬來西亞、加拿大、荷蘭、澳大利亞、俄羅斯聯邦、愛沙尼亞、台灣省、法國、印度。
表1 2002年我國食用菌出口量與出口值
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
出口量55.98%31.07%8.12%2.65%1.46%0.85%
出口值63.46%25.48%7.44%2.03%2.47%0.56%
按2002年海關統計目錄,在與上年可比的15種產品中:出口量增長的產品有6種(表2),出口量下降的產品有9種(表3)。出口值增長的有9種(表4),出口值下降的有6種(表5)。
表2 2002年出口量增長的食用菌產品
茯苓干木耳小白蘑菇罐頭非醋方法製作或保藏的塊菌干銀耳冷凍松茸
44.87%15.77%7.68%5.54%1.29%0.70%
表3 2002年出口量下降的食用菌產品
鹽水小白蘑菇其他干蘑菇及菌塊(包括香菇)鮮或冷藏菌塊冬蟲夏草其他暫時保藏的蘑菇及菌塊未列名主要用作葯料的植物(包括靈芝)鹽水松茸其他傘菌屬蘑菇罐頭其他非醋方法製作或保藏的傘菌屬蘑菇
64.99%56.56%51.03%46.28%32.27%24.40%3.26%3.12%2.81%
表4 2002年出口值增長的食用菌產品
其他傘菌屬蘑菇罐頭茯苓冬蟲夏草小白蘑菇罐頭干木耳鹽水松茸冷凍松茸干銀耳其他非醋方法製作或保藏的傘菌屬蘑菇
55.27%49.14%31.30%28.75%26.13%20.61%13.88%3.18%0.63%
表5 2002年出口值下降的食用菌產品
鹽水小白蘑菇鮮貯或冷藏菌塊其他暫時保藏的蘑菇及菌塊其他干蘑菇及菌塊(包括香菇)未列名主要用作葯料的植物(包括靈芝)非醋方法製作或保藏的菌塊
60.56%44.64%37.71%36.81%10.15%2.71%
三、展望
從新中國成立到二十世紀末,短短的五十年間,中國的食用菌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是中國的食用菌產業在科研、產品質量、產品價位、深加工等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相當差距。要把這個產業做大做強,還需要不斷努力,繼續拼搏。我們必須認真總結我們已經取得的成功經驗,克服我們的缺點,改進我們的組織、管理,並努力借鑒和學習世界各國的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今後我們必須逐步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加強對國內外科技信息和市場信息的研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必須知道國內外市場的需求(種類、數量)來組織各地的食用菌生產,防止盲目生產,單品種一哄而起,菇賤傷農,挫傷生產者的積極性。
2、把扶貧式粗放型千家萬戶小規模的栽培模式,逐漸向專業化集約型的栽培模式轉變,按照各省市"十五"規劃的要求,充分利用各地的溫、光、水、氣、物等自然資源,發展各具特色的市縣食用菌產業,在鞏固歷來常規的傳統品種如香菇、蘑菇、平菇、草菇、金針菇等的同時,適當栽培一些珍稀食用菌,既要滿足廣大工薪階層的消費水平,又要滿足高薪階層酒家、賓館的特殊需要(如白靈菇、杏鮑菇、茶薪菇、真姬菇等)。不要單單追求產量,而應重點放在提高產品質量。
3、建議各地增加科技投入,組建國家級、省市級專業科研所和地方民營的科研所。目前,分散在各省市的專業研究所面臨經費短缺,人員老化,或退休或轉制的多重壓力,科研人員後繼乏人,尤其是高級研究人員更為缺乏,各地應把培養人才作為一項長遠的投資來抓。
4、加強菌政管理,逐步建立菌種(新品種、新菌株)注冊登記制度,保護育成者或單位的合法權益;建立審定菌株的菌種生產制度;嚴禁無證生產銷售偽劣菌種坑害菇農。
5、我國加入WTO後,食用菌產品出口,除面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外,技術壁壘(綠色壁壘)明顯增多,食用菌產品的安全性對其出口的不利影響更加突出,應當引起業內人士的高度重視。必須加強食用菌病蟲害的綜合管理,禁止使用各種危害人體健康的農葯如滴滴涕(DDT)、樂果(Dimethoate)、多菌靈(Carbendazim)、甲胺磷(Methamidophos),各種未經安全檢查及衛生部門批准使用的各種自製的殺菌劑,禁止使用有殘留的重金屬元素如砷(As)、汞(Hg)、鎘(Cd),生長激素、抗生素(Antibiotics)等。
6、加強各省市縣食用菌的資源普查。保護生物資源的多樣性。為引種、馴化、育種和栽培提供本國的種質資源。開發可以人工栽培的木腐菌、草腐菌、充分利用並合理採集現在還不能人工栽培的各種菌根型食用菌。
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應逐步重視食用菌生物學、生理學和遺傳學方面的研究,為選育優良菌種和高產、穩產、優質高效提供理論依據和相關技術措施。
7、大力開發符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與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天然、營養、保健、安全"要求的食用菌新品種。
8、開發食用菌栽培的新原輔材料(基本材料、輔助材料、增量材料、營養源材料、增氧劑、吸水劑),研究新配方,保護有限的闊葉樹資源(結合當前退耕還草還林工程)營造食用菌專用林,充分利用各地野生的碳源植物(如各種禾本科野草),各種野生的氮源植物(如豆科植物),但不得使用轉基因的輔助材料。
9、加強各種食用菌機具的研製,提高勞動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降低勞動強度。
10、加強食用菌廢培養基的綜合利用研究,保護各生產區的生態環境。
11、加強食用菌的深度加工研究。食(葯)用菌含有多種功能獨特的活性成分(例如香菇多糖、靈芝多糖、灰樹花多糖等),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將這些活性成分提取出來造福人類。
食用菌是人類現在與未來重要的食品與葯品來源,我們願意與世界各國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促進世界菇業的發展。
(謝謝!)
⑸ 食用菌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提案怎麼回復
這個需要你認真的調研了。根據你所調研的食用菌產業目前存在的問題和你對改變這些現狀有那些意見建議實話實說就可以了。
⑹ 為什麼說食用菌產業在農業生產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是世界上具體記述食、葯用菌最多的國家,也是有關物種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國領土遼闊,地形復雜,各地距海遠近差異很大,形成了復雜多樣的氣候特點,是菌類良好的滋生地,孕育著豐富的食用菌資源。目前,我國已知食用菌近950種,其中人工栽培和菌絲體發酵培養約100種,葯用蕈菌及試驗有效的500種(卯曉嵐,2001)。按照Hawk Worth(2001)提出的估計方法估計,我國蕈菌可估計為13000種,佔全球估計數9%,食用蕈菌約為6500種。
食用菌已成為中國農業中一個重要產業,是種植業中僅次於糧、棉、油、菜、果的第六大類產品,超過了茶業與桑蠶業。多年來,食用菌產業為當地農業增收、財政增長、企業增效,以及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2004年全國食用菌總產量達103.87 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65%以上,產值達437.84億元,出口創匯6.22億美元,出口量占亞洲出口總量的80%以上,佔全球貿易量的40%以上(中國食用菌協會,2005)。
有些專家把食用菌產業比喻成大農業的「垃圾處理場」,意思是說食用菌生產能科學而有效地利用農業、林業、畜牧業的秸稈、枝條木屑、畜禽糞便等「垃圾」,這個比喻很貼切。據統計,我國農作物秸稈(禾穀類、豆科類、錦葵類)積累量約3.7億噸,林副產品數量上億噸。除用於機械還田、腐熟還田、過腹還田、秸稈氣化和工業原料外,每年仍有2000多萬噸以粗纖維的形式存在,任其在大自然中自生自滅。污染環境、佔用土地、影響交通……,從物質和能量的利用角度看,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吸收了光、熱、水、肥、氣,所積累的光合產物卻有75%~90%是不能被人體所直接利用的秸稈和糠殼。而食用菌生產正是將這些「垃圾」按照科學的配方組合起來,食用菌菌絲體在纖維酶的協同下,將農作物秸稈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分解成葡萄糖等小分子化合物,在自然界中最能起到降解作用,並將碳源轉化成碳水化合物,氮源轉化成氨基酸,生產出集「美味、營養、保健、綠色」於一體的食用菌產品,使高蛋白有機物進入新的食物鏈。分解後的廢料施入大田後,可大大提高地力肥力,增加土壤腐殖質的形成,改善土壤理化結構,提高土壤持水保肥能力。同時,這些廢棄的培養料因含有大量蘑菇菌絲體,散發著濃郁的蘑菇香味,營養豐富,經處理後可作為畜禽的飼料添加劑,還可用來培養甲烷細菌產生沼氣,用來養殖蚯蚓,蚯蚓又可作為家禽的飼料,魚、蝦的餌料,家禽的糞便又可栽培食用菌,進入了新的生物循環(圖1-1)。這樣,有了食用菌這一環節,便形成了一個多層次搭配、多環節相扣、多梯級循環、多層次增值、多效益統一的物質和能量體系,構成了食物鏈和生態鏈的良性循環。如每年發展雙孢菇棚1萬個,每棚實用面積為200米2,就能使1萬個家庭脫貧致富,可消耗廢棄秸稈1億多千克,解決2萬餘人的勞動就業問題,總產值可達7千萬元人民幣,而且生產完雙孢菇後的廢料還田後,可節省復合肥 1500餘噸,使每千克秸稈增值10倍以上。這充分說明了食用菌產業在廢物利用、資源開發、環境保護及農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圖1-1 食用菌在農業產業鏈中的地位和作用
(蔡德華,1995)
所以說,食用菌產業是生態農業的典範。不僅如此,由於食用菌生產過程中需水量很少,又是典型的節水農業;由於它投資少、見效快、風險小、效益高,技術簡單、管理方便、栽培場所靈活,不與農爭時、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又是一種高效農業;又由於食用菌具有「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的行業優勢及「美味、保健、綠色、安全」的產品特點,在國外被譽為「植物性食品的頂峰」,我國的食用菌產品在國際上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因此,它又是一種創匯農業。
2003年12月,國家領導同志在視察山東省定陶縣馬集鎮雙孢菇生產基地時,對該縣以食用菌生產為突破口,搞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區域布局,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和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步伐,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姜春雲同志在考察了北京市朝陽區食用菌生產基地後強調指出,「食用菌在我國既是一個傳統產業,又是一個新興產業,也是朝陽產業,發展潛力很大,前景廣闊,應把這個產業做大做強。」
⑺ 我國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優勢有哪些
吉林省發展食用菌優勢主要有原材料資源豐富,人力和土地資源豐富,有一定的市場消費潛力。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食用菌科研技術力量不足。缺乏統一的部署指導。市場信息溝通不暢。生產盲目性較大。
⑻ 如何才能加快發展我國食用菌產業
(1)確立正確的指導思想,樹立切實可行的戰略目標
我國的食用菌產業要逐步形成以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和潛力為前提,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提高農業比較效益為中心,以優化品種結構、調整生產布局、提高產品質量為重點,以不斷加大科技含量、強化體系建設、改善生產條件為保證,穩步擴大生產規模,逐步提高產品質量,加強龍頭企業建設,努力提高加工、包裝水平,加快食用菌產業化、標准化和市場化步伐,積極開拓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逐步形成集約經營、規模發展、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發展格局。
(2)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各級政府的協調、指揮作用,完成「十個轉變」
採取必要的行政手段,使食用菌業由無序向有序轉變,加強宏觀調控與產業合作,達到優勢互補,形成整體合力,與國際市場接軌;由產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加快品種更新,提高生產的科技含量與加工水平;由耗費林業資源向利用秸稈型轉變,即由木腐菌向草腐菌轉變,以充分利用我國的秸稈資源;由勞動力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注重產業分工與協作,把一部分人財物力量解放出來,充實壯大科研力量;由使用傳統的低產劣質菌株向優質高產菌株轉變,提高單產,適應市場,提高經濟效益;由單一、普通的栽培品種向傳統品種與名優特品種共存的多元化轉變,按照市場運行規則,形成合理的品種結構與區域布局;由一年單茬栽培向多茬栽培、周年生產、反季節栽培轉變,提高設施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緩解市場旺淡;由單純地搞生產向生產、加工、流通一起抓,大力推進產業化進程;由粗加工、初加工向精、深加工產品轉變,進一步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經濟效益,增強市場競爭能力;由局限的地區市場向多元化國際市場轉變,與國際慣例和行業游戲規則接軌。
(3)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及時解決制約因素;搞好培訓,加快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要根據國內外市場的需求,開發高檔次、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三高」食用菌系列新品種,研製一代、生產一代、儲備一代,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真正形成一批帶動整個食用菌發展和在國內外市場上有競爭力的優質品種,並針對生產出現的制約因素進行科研攻關。同時要搞好技術培訓,推廣先進、實用的食用菌生產技術,分期分批地對菌種生產人員、質檢人員、管理人員、農民示範戶等進行培訓,建成一支多層次、結構合理的食用菌專業技術隊伍,形成縣、鄉、村暢通的食用菌生產技術推廣網路,因地制宜地推廣發展新的、適用的栽培模式。
(4)強化監管力度,凈化行業市場,嚴把菌種質量關,確保菇農利益
各級政府和生產單位要認真貫徹《種子法》和《全國食用菌菌種管理辦法》,結合當地實際,會同科研部門盡快制定出地方性法規,對當地食用菌產品及菌種生產進行監督檢驗,對菌種生產、經營單位要進行嚴格的資質審查,實行審批制度,建立嚴格的菌種標簽制度,以提高對食用菌產品質量標準的認識和全面監控能力。嚴格生產程序標准和市場准入制度,切實把菌種生產和市場管理納入農業行政執法范疇。清理整頓、停辦整改一批不合格的菌種廠,保證優良菌種的選育、提純、保藏,這是食用菌良性循環的先決條件,使菌種生產步入規范化、標准化的軌道。
(5)充分發揮食用菌有關組織和協會的橋梁、紐帶和信息源作用
協會要進一步溝通政府與民間聯系,積極反映生產經營者的要求,為政府的相關決策當好參謀;協調產銷關系,促進科技與生產結合;組織技術交流與公關,加強技術培訓與推廣;擴大信息交流,加快信息網路建設,搞好信息服務,解決因信息不暢而影響物流、影響效益的瓶頸問題,實現區域性的網路營銷和資源共享;加強菌種監督與管理,保護生產者與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強化省際、國際交流與合作,同國際食用菌有關學會和組織建立密切的聯系,把握國際動態和行情。
(6)實施龍頭帶動戰略,推進標准化生產,重視產品質量和品牌包裝,建立以市場引導生產的產業發展運行機制
要重視市場調研,根據國內外市場需求,制定產品的主攻市場、主次品種和主攻品牌,實施龍頭帶動戰略,是促進食用菌生產優質化、專業化的有力支撐。採取「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方式,走「公司+農戶」的發展道路,積極推進規模經營。抓好一個龍頭企業,就會帶動一個系列;建起一批龍頭企業,就會帶起一片基地和一方經濟發展,就會拉動一方食用菌行業的升級。要按照市場需求,盡快建立起包括食用菌生產、加工、包裝、儲運等環節在內的質量標准體系,使食用菌產加銷各環節都有統一的標准和技術規程,逐步與國際標准接軌。抓好食用菌的無公害生產,既要對食用菌的生產環境進行評價認定,確保凈化源頭,又要嚴格控制生產過程,加強對添加劑等投入品的管理。要大力推廣環保型投入品的使用,加強產品質量的全程監控,加大檢驗檢測力度,積極引導生產基地和經營企業搞好產品自檢,保證產品質量,確保食用菌「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質量安全。要加快食用菌專業市場建設,建成食用菌產品的集散中心,推動生產發展,促進產品流通,最終實現以市場引導生產的產業化發展運行機制。加快低水平的小生產模式改造,形成合力,實現與大農業並軌,與國內、國際大市場對接。
⑼ 如何利用地方原料發展壯大食用菌產業
食用菌可以充分利用廣大農村的農作物秸稈資源,變廢為寶。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版益和生態效益。如果權能夠以點帶面,逐步發展地方的食用菌產業。形成產,加,銷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就會給廣大農民群眾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促進當地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