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加強高職院校中的專業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正處於蓬勃發展階段,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普及,高職院校實行大規模擴招,經過短短幾年的時間,已初具規模。教學質量是高職院校工作的生命線,但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還不高,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提高教學質量就成為擴招後高職院校面臨的主要任務之一。針對影響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因素,要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質量,需採取以下相應措施。
一、從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高等職業教育,端正學習態度。高職院校應通過各種渠道和媒體,廣泛宣傳、推廣典型、表彰先進,使廣大學生看到高等職業教育的優勢,並及時對學生加以正確引導,明確高職的培養目標、方向和任務,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提高接受職業教育的積極性,端正學習態度。同時,教師應幫助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樹立切實可行的奮斗目標。
2.根據學生基礎,實施分層教學。針對高職學生文化課和專業課基礎參差不齊、起點不一的特點,高職院校應根據學生情況,因材施教,打破自然分班、「齊步走」的教學模式,實施分層教學。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長,激發「學困生」的自信心,整體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專業水平,培養學生熟練的專業操作技能,增強就業競爭力。
3.指導學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和高職教育的特點,幫助學生確立與之相適應的學習方法,注重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增強主動性、獨立性和高效性,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具體而言,高職院校教學中需要著重培養學生在問題中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在網路中學習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在創新中學習的能力。
二、教學過程中注重綜合職業素質與職業技能培養相結合,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1.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實踐技能。高職院校必須根據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對社會職業崗位體系造成的變化,充分考慮未來職業對從業者知識能力的要求來設定教學內容體系,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為此,應擺正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堅持基礎理論以「必須和夠用」為度,增強實踐課在教學計劃中的比重,專業教學重視應用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全程構建素質和技能培養框架,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建立具有實驗、實訓、實習功能的產業基地。
2.注重中職、普高與高職之間知識領域的銜接和溝通,完善學生知識體系。高等職業教育過程中,高職院校對口生源和普高生源混合培養,由於中職、普高與高職之間知識領域缺乏銜接和溝通,致使已有的知識體系重疊或不完整,在沒有相應的過渡教育的情況下,固定學年制很難如期實現培養目標。這就需要根據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瞄準職業崗位(群)或者技術領域的實際需要和具體要求,以職業崗位能力為核心,以體現學生個體知識、能力結構以及學生個性化特徵來構建綜合化的靈活的教學內容結構體系,把銜接、溝通教育滲透到常規教學當中,使高職教育中兩種不同生源都具有較為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對文化課基礎較差的中職生源,加強對文化基礎課程的滲透和銜接;對專業知識欠缺的普高生源,需注重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滲透與銜接。同時教學中要恰當處理教材,進行有目的、有系統地提煉新知識點,不斷穿插、補充舊知識,查漏補缺,實行教補結合。
3.加強對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和人文精神培養。從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生源質量來看,要培養高素質的高職畢業生,更需要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因此高職教育在強調實踐的同時,決不能忽視人文素質教育和人文精神培養,既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又要重視文化素質教育。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滲透人文素質教育,堅持文化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注重人文素質和專業技能的和諧發展,將人格培養和技能培養結合起來,重視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三、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1.高職院校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高職教育理念。「教育觀念更新是教學改革的先導」,高職院校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教育思想觀念轉變得越快,教學改革的思路就會越清晰,步伐就會越快。發展高職教育,需要高職院校教師明確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樹立現代職教理念,樹立高職特色的教學觀、質量觀和人才觀。主要應做到明確高職培養目標,重視高職教育;樹立「以素質為基礎、以職業能力為本位」高職教學質量觀以及樹立高職特色的人才觀等。
2.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師資是辦學之本。高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的是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為此需要改變教師隊伍整體上存在的理論強、技能差的不合理結構,建設一支「雙師型」的教師隊伍,不但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這也是有別於普通高校之處。高職院校的教師要有明確的「雙師型」意識,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成為名副其實的「雙師型」教師,真正成為既是講台上講課的好教師,又具有指導、示範學生掌握專業技能的能力,是本專業、本行業實踐操作的行家能手。
為此,高職院校應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開展校本培訓,充分開展新、老教師的傳幫帶活動,幫助年輕教師盡快提高教學水平,同時「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針」,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3.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修養。對教師來講,修養是教育的載體,境界是教育的起點,人格是教育的風帆。教師的言語、行為、情趣、人品是影響學生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在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的同時,加強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和敬業精神的教育,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修養。為此教師需要完善合理的師德內容:高度的政治覺悟,熱愛學生和為學生服務的職業意識,愛崗敬業的職業規范,嚴謹治學、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職業品質,言傳身教、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德才兼備的道德風范,追求「慎獨」、「身正」修養的職業道德境界,塑造全新的高職院校教師形象。
四、構建與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相適應的全面評價體系
1.加強命題的針對性,考核學生的真實水平。高職院校在考試命題時,應按照學生和教師授課的實際,增強命題的針對性,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的考核。對基礎扎實,學習較好的學生能夠考出水平,真正拔尖;基礎較差的學生通過努力,也能獲得一定的進步,感到學有所獲,進而使所有的學生都對自己的過去、現在有所比較,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動力,明確奮斗的方向。
2.建立以職業能力考核為主,靈活多樣的考試制度。高職院校應根據社會職業崗位(群)的需要,從職業特點分析入手,列出學生必須掌握的職業能力項目,確定職業能力標准,實行職業能力水平考試,對學生進行全面考核。考核成績實行理論和實踐、校內和校外、態度與成績、平時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突出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測定。
3.推行非規范性評價。非規范性評價是近年來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它是指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學生可在教師的隨機言行中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期望與評價。它具有互動性、精神性、藝術性、情景性和教育性的特點。
高職院校要立足於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不但要強化學生的專業操作技能和實踐應用能力,還要重視對學生的心理素質、健全人格、意志品質、道德情感等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高職院校的教育評價應該從這兩個方面入手,致力於能力和素質的培養,不但把培養學生成為一個出色的「職業人」,還要努力促進他們成為一個全面和諧發展的「全面人」,促進自身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他們的職業能力。
②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條件
根據2015年11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專任教師餘人,其中雙師型教師300餘人,正副教授260餘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省級專業帶頭人7人,省級青年骨幹教師12人。學院還從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聘請了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師,並聘有多名外籍教師任教。有3個湖南省優秀高職教育教學團隊。
湖南省級教學團隊(3個):會計專業教學團隊專業教學團隊(負責人:周志和)、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教學團隊(負責人:羅正斌)、軟體技術專業教學團隊(負責人:吳蓮貴) 質量工程 根據2015年11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3個中央財政支持的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2個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2個專業獲得教育部財政部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專項資助;1個湖南省示範性特色專業;1個湖南省特色專業;3個省級精品專業建設項目;6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4個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IT改革試點專業。
該校投資3500多萬元,建有現代製造技術實訓中心、煤礦開采與安全技術實訓中心、電子電氣技術實訓中心、商務實訓中心、計算機高新技術實訓中心、建築技術實訓中心、農林技術實訓中心和公共實驗實訓中心,有數控、車工、銑工、焊工、鉗工等車間和計算機室、CAD/CAM實訓室、PLC及高頻電子實驗室以及工程制圖、家電維修、財會模擬、電子商務、數控模擬、計算機組網等實驗實訓室138個;建立校外實習就業基地150多個。
中央財政支持的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3個):機電一體化技術、煤礦開采技術、畜牧獸醫
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2個):建築工程技術、應用電子技術
教育部財政部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2個):應用電子技術、旅遊管理
湖南省示範性特色專業(1個):煤礦開采技術
湖南省特色專業(1個):煤礦開采技術
省級精品專業(3個):機電一體化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煤礦開采技術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6個):畜牧獸醫、園林技術、建築工程技術、應用電子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會計
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4個):會計、應用電子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建築工程技術
省級IT改革試點專業(2個):軟體技術和計算機網路技術 精品課程 序號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所屬機構年份類別1機械設計基礎陽堯端機電工程系2013國家級申報2基礎工程施工張小軍建築與藝術設計系2013國家級申報3電視機電路分析與維修謝完成電子信息工程系2013國家級申報4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應用祖國建機電工程系2013國家級申報5豬生產與豬病防治技術劉小明農林工程系2013國家級申報6獸醫臨床診療技術成仲庚農林工程系2013省級申報7機電設備裝配與維修唐立偉機電工程系2013省級申報8砌體工程施工陽小群建築與藝術設計系2013省級申報9採掘運機械使用與維護王志文資源工程系2013省級申報10建築工程計量與計價李清奇建築與藝術設計系2013省級申報11礦井通風趙尚書資源工程系2013省級申報12PCB設計與加工謝 平電子信息工程系2013省級申報13數控編程與操作謝志勇機電工程系2013省級申報14SMT設備操作與維護劉國富電子信息工程系2013省級申報15動物解剖生理劉小明農林工程系2013省級申報 截至2014年12月22日,該校獲省廳級以上課題資助196項,授權專利63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軟體著作權授權30項,出版專著35部,獲得省市級以上科研教研成果獎19項,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200餘篇,其中CSSCl論文53篇,CSCD論文60多篇,SCl、El、ISTP三大檢索論文38篇。
2013 年至2014年12月,全院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4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7部,獲實用新型專利45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授權13項,獲省級科研課題立項40項(其中重點4項、優秀青年1項)、市級課題9項,獲上級科研資助經費45.1萬元,獲湖南省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湖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1項、婁底市第七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1項,為企業完成的技術改造可行性論證、技術改造設計項目達30多個,為企業完成建築設計16項,產學合作及橫向課題產生的經濟效益達1500多萬元。 學以致用 自強不息
釋義:
學以致用
「學以致用」語出《周易系辭》 :「精義入神,以致用也。」意思是:透徹理解《周易》的義理,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達到出神入化的程度,是為了應用。在我國思想傳統上,「學以致用」觀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較早地培養了中國傳統士人的家國意識和積極向上的參與觀念,使傳統士子較多務實精神,較少浮泛、不切實際的玄想。
針對高職學院來說,「學以致用」是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辦學定位的精煉表達。「產學結合」、「訂單培養」彰顯了「學以致用」的原則。
對於婁底職業技術學院來說,「學以致用」的「學」,既是知識技能之學,又是理想道德之學;「學以致用」的「用」,既是知識技能之用,又是理想道德之用。同時,「學以致用」的「學」,還是有用之學,能用之學,是勤奮好學之學,是講究方法之學;「學以致用」的「用」,是學了能用,學了會用,是敢於運用之用,是善於運用之用。在這里,崇德尚能,強調勤學善用,學用相長;學無止境,用無止境。「學以致用」,意既在訓導學生,也在勉勵教師:教師之學、之教都在致用。這就要求所有的教和學都要以是否致用為標准,使教與學的過程和內容更接近社會生產、生活的實際,使培養的學生能被社會所廣泛接受,實現「零距離」就業,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應有的作用。
自強不息
「自強不息」語出《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天體運行,周而復始,永不停息;君子以天道為榜樣,激勵著自己積極向上,奮發圖強,永不懈怠。
中華民族以自強不息的精神拼搏向上,艱苦奮斗,創造了偉大的東方文明,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自強不息,不僅是民族的精神,也是每個中國人應該具備的精神品質。只有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才能笑對各種困難和挫折,才會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勇敢向前。只有每一個人都繼承並發揚這種自強不息的傳統精神,才會匯成巨大的民族精神的潮流,推動的民族再度走向繁榮和富強,這個古老民族的再度振興才會最終出現。
當代大學生無論處於順境還是逆境,都要有一種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面對順境,不自傲,不自滿,不得意忘形;面對困頓,不絕望,不自卑,不放棄。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才能成為社會的脊樑。勇於擔當,永不言棄,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尤其是處於相對弱勢地位的高職院校學生,更要有一種自尊自重、自立自強、奮發向上的精神,不攀附屈從,不妄自菲薄,增強心理承受力,追求高尚人格,不斷完善自身,依靠自己的真才實學,去實現壯美的人生理想。
校徽釋義:
其一:象一隻展翅飛翔的鳥,一方面喻意婁底職業技術學院充滿活力,充滿生機,另一方面喻意「天高任鳥飛」;
其二:象一隻手,體現學院院的辦學宗旨「培養動手能力強的高技能人才」;
其三:手中的綠葉既喻指學院對學生的培育與愛護,又表示希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同時形狀為拼音字母「Z」,體現「職業」特徵;
其四:圖案上方的十顆星星,既喻意桃李滿天下,又有和諧、完美之意。圖案下方的數字「1979」,是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的前身之一婁底供銷學校的創辦時間;
其五:內圈底色為天藍色,是學院的基本色,象徵飛鳥在藍天自由飛翔。主體圖案是銀色,有「銀領」之意,指婁底職業技術學院培養的人才是高技能人才。整個圖案體現出「和諧婁職、特色婁職」的理念。 踏著青春的節拍迎著初升的太陽, 我們來了。我們是共和國未來的脊樑, 我們來了。我們是共和國的未來脊樑。 吮吸,吮吸,知識的甘露; 積蓄,積蓄,創業的力量。吮吸,吮吸,知識的甘露; 積蓄,積蓄,創業的力量。學以致用,自強不息。學以致用,自強不息。播撒勤奮的種子,鑄就銀鈴的榮光; 播撒勤奮的種子,鑄就銀鈴的榮光,銀鈴的榮光!
踏著青春的節拍迎著初升的太陽, 我們來了。我們是共和國未來的脊樑, 我們來了。我們是共和國的未來脊樑。 用青春承載,承載青春的理想。展翅,展翅,四面八方。 用青春承載,承載青春的理想。 展翅,展翅,四面八方。學以致用,自強不息。播撒希望的種子,收獲永遠的輝煌;播撒希望的種子,收獲永遠的輝煌, 永遠的輝煌!
③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規模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有教師916人,其中校內專任教師490人,校內兼課人員54人,校外兼職、兼課教師372人 ;有國家「萬人計劃」第一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家優秀教學團隊1個,國家教學名師1人;自治區教學名師3人,自治區優秀教學團隊7個。
國家「萬人計劃」第一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黃春波
國家級教學名師:黃春波
自治區教學名師:柒麗蓉 、陳建新 、麥艷紅
國家優秀教學團隊:室內設計教學團隊(黃春波)
自治區優秀教學團隊:營銷與策劃專業教學團隊(陳建新)、證券投資與管理專業教學團隊(趙迪瓊)、應用越南語專業教學團隊(李太生)、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教學團隊(諸小麗)、計算機應用研究所項目教學團隊(高偉鋒)、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教學團隊(梁敏)、服裝設計專業教學團隊(柒麗蓉) 根據2015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國家精品專業1個,國家示範性重點建設專業6個,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2個,廣西優質專業13個 ,廣西優勢特色專業3個;國家精品課程9門,16門省級精品課程,國家級實訓基地1個,自治區級示範性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4個;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省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19項。
國家示範性重點建設專業:室內設計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物流管理、酒店管理、應用泰國語、軟體技術
國家級精品專業:室內設計技術
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建築工程管理、移動通信技術
廣西優勢特色專業:汽車檢測與維修、應用越南語、服裝設計
廣西優質專業:數控技術、應用電子技術、工程造價、旅遊管理、烹飪工藝與營養、證券投資與管理、應用英語、應用英語(商務英語)、應用越南語(商務方向)、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電腦藝術設計、服裝設計
國家級實訓基地:電工電子實訓基地
自治區級示範性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築技術實訓基地 、數控技術實訓基地 、校內酒店管理實訓基地、餐飲綜合實訓基地
精品課程: 精品課程級別名稱級別名稱國家級 策劃創意技巧 自治區級 應用越南語 成衣設計 機械CAD 居室空間設計 室內裝飾構造 食品雕刻應用技術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導游服務與技巧 實用會計 net web應用程序設計 調酒與酒水服務技術 證券投資分析 土方地基工程施工質量管理 旅遊越南語視聽說 民族建築裝飾設計與應用 旅遊泰語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自治區級燒鹵與冷拼製作技術 營銷技能 三維動畫項目設計與製作自動生產線的調試與維護自動生產線的調試與維護磨具材料選用及熱處理技術頂棚裝飾工程施工資料來源: 校企合作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與富士康集團、北大青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162家國內外企業具有良好的合作關系,企業訂單培養學生數917人,校企共同開發課程數109門,校企共同開發教材79種,企業為學校提供兼職教師數240人,企業接受頂崗實習學生數2488人,接受畢業生就業數1385人。
國際交流
截至2015年9月,學校與東盟國家12所高校簽訂了校際合作協議。2014年,學校與泰國曼谷北部大學、越南河內師范大學簽訂合作辦學協議,聘請外教、選派師生赴東盟國家交流、舉辦國外專題講座、合作開發課程、開展技術培訓,同皇家理工大學共同開展中泰文化交流月活動。
④ 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陝西職業技術學院,陝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楊林職業技術學院,哪個會計專業好
一、陝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好。
會計專業,是陝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的優勢專業;其他3校的會計專業,不是的優勢專業。
二、4所學校的優勢專業:
1、陝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中央財政支持的「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專業:
會計、金融與證券
省級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專業:
會計、會計電算化、酒店管理、金融與證券、電子商務、會計與審計、物流管理、財務管理
陝西省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會計、會計電算化、市場營銷
2、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教育部精品專業:
機械設計與製造
國家示範專業:
機械設計與製造、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物流管理
3、陝西職業技術學院
國家示範性重點建設專業:
旅遊管理、電子商務、建築工程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
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重點建設專業:
學前教育、物流管理
省級重點專業:
會計電算化、計算機應用技術、旅遊管理、學前教育、建築工程技術、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工程造價、裝潢藝術設計、房地產經營與估價
省級教改試點專業:旅遊工藝品設計與製作、應用英語、學前教育、會計電算化、計算機應用技術
4、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水利水電工程建築、實用生物技術
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園林工程、水利機電設備及自動化、動物醫學與動物養殖、經濟管理
⑤ 陝西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條件
2014年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專、兼職教師73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占 28.3%;有2個省級教學團隊。版
省級教學團隊(帶頭權人):旅遊教研室(董建輝) 、會計教研室(郭暉) 2014年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4個國家示範性重點建設專業,2個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重點建設專業,10個省級重點專業,5個省級教改試點專業;省級精品課程2門。
國家示範性重點建設專業:旅遊管理、電子商務、建築工程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
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重點建設專業:學前教育、物流管理
省級重點專業:會計電算化、計算機應用技術、旅遊管理、學前教育、建築工程技術、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工程造價、裝潢藝術設計、房地產經營與估價
省級教改試點專業:旅遊工藝品設計與製作、應用英語、學前教育、會計電算化、計算機應用技術
省級精品課程:旅遊資源與開發、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⑥ 請高手翻譯一下: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人才緊缺型項目
The most prominent vacuoles appear inplant cells and serve as water reservoirs and storage sites for sugars andother molecules. Vacuoles in animalcells carry out phagocytosis (the intake of particulate matter) and pinocytosis(vacuolar drinking).
細胞復中制的液泡好象是中空的,但實際上充滿了液體和可溶分子。最典型的液泡存在於植物細胞中,儲備水,糖以及其它分子。動物中的液泡起吞噬和胞飲作用。
⑦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對產業發展的影響
一、發展基礎
. . .「十五」計劃實施以來,我市認真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一網兩區三張牌」和「一城三創五爭先」的工作思路,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進創新,加快調整,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為「十一五」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 .(一)經濟呈現加速增長的良好態勢,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預計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161億元,按現價計算,2000-2004年平均增長22.98%。預計2004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2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9億元,財政總收入260億元,各項存款余額2577億元。
. . .(二)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支柱產業的帶動支撐作用突出。2004年,工業增加值641.52億元,三大支柱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的54.2%,高新技術企業增加到200家,三大產業增加值比重調整為2.4:55.2:42.4,基本達到計劃預期目標。
. . .(三)城市發展面貌顯著改善,基礎設施建設躍上新台階。「三位一體」的城市框架初步拉開,「一網兩區」建設初具規模,松山湖科技產業園、虎門港、東部工業園建設加速推進。建設完善了一批快速幹道和主幹公路,港口、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 . .(四)外源型經濟加快發展,民營經濟迅速崛起。2004年,外貿出口總額348億美元,繼續保持在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外商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實際利用外資預計達30億美元,增資擴產項目不斷增多,引進一批世界500強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以及研發機構。民營經濟經營領域進一步拓寬,民營經濟總資產1600億元,競爭能力顯著提升。
. . .(五)發展環境持續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取得階段性成效,建築和產權等有形市場進一步完善,中介服務業加快發展,環境生態惡化初步得到遏制,全生產形勢基本穩定。改革政府機構和審批制度,完善政務公開機制,促進依法行政,政務信息化初見成效,社會信息化應用水平不斷提高。擴大農村基層民主,推行村(居)民自治,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和村改居工作穩步推進。
. . .(六)科技創新成效顯著,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大力實施各級科技計劃,加強產學研合作,引進外資研發機構超過100家。推進政府管理、社會服務和製造業信息化工程。基本普及三年學前教育,鞏固和提高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東莞理工學院升格為本科院校,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前達到並超過國家和省定2020年目標。
. . .(七)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人口自然增長率、城鎮居民登記失業率控制在預期目標以內。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的覆蓋面擴大,基金調劑共濟能力顯著增強,保障群體逐年擴大,保障機製作用較好發揮。全面推進文化新城建設工作,啟動文化體制改革,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社區衛生服務網路。群眾性體育活動蓬勃開展,經受住「非典」疫情考驗。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加,消費結構明顯升級,人民生活跨進寬裕小康階段。
. . .二、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
. . .(一)發展環境
. . .國際環境。總體上仍然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國際形勢總體上保持穩定,世界經濟溫和復甦的大趨勢不會改變。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和新科技革命的迅速發展,國際貿易將保持較快增長,全球產業轉移和外國直接投資好轉勢頭也將延續。但強權主義、恐怖主義、貿易摩擦、石油價格上漲等不確定性因素隨時可能威脅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 . .國內環境。多種因素支撐我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國內宏觀環境趨穩。今後一段時期,我國經濟處於上升階段的內在增長動力還較強。中央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經濟運行中投資增長過快、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煤電油運緊張等不穩定、不健康因素將進一步得到抑制,經濟大幅波動的風險將會明顯降低。但是,來自國內其他城市的競爭加劇及境外投資者的投資重心向華東地區轉移,我市面臨的挑戰增加。
. . .(二)發展條件
. . .有利因素:一是改革開放20多年快速發展打下的堅實基礎,為實現「十一五」發展目標提供了基本保證。二是「一城三創五爭先」發展戰略和工作思路的確立,為「十一五」時期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明確了發展方向和發展思路。三是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為加快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四是市場主體逐漸壯大,市場機制和市場體系已經基本成熟,經濟自主增長和市場自我調控能力不斷增強。五是CEPA和泛珠三角區域合作進入實質性階段,為我市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提供了廣闊和良好的前景。六是東莞人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培養出來的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和風險意識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了積極的推動力。
. . .制約因素:一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加工型經濟增長模式沒有根本改變。二是經濟結構不協調,外向經濟佔主導地位,經濟增長對外依存度高,抗風險難度極大。三是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的矛盾加劇,用地、用電、用水、用工等日趨緊張,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嚴重。四是區域和城鄉發展不平衡,社會發展相對滯後,社會文化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不強。五是產業結構不合理,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偏低。為此,我們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實現既快又好發展為主題,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把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促進協調發展作為戰略任務,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和諧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國民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 . .三、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 . .(一)指導思想
. .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建設現代製造業名城、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總目標總任務,按照「一城三創五爭先」的發展戰略,堅持走科教興市、人才強市和可持續發展之路,創新發展思路、增強發展動力、提高發展水平,努力建設經濟強市、文化新城、法治社會、和諧東莞,開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使東莞的經濟社會發展繼續走在全省前列。
. . .(二)發展目標
. . .「十一五」時期,要把東莞打造成發展快、總量大、結構優、素質高、效益好、後勁足的經濟強市,「東莞製造」的品牌更加突出,建設特色突出、富有活力的現代製造業名城,環境優美的生態綠城和具有較強文化影響力、輻射力、競爭力的文化新城,建設和諧社會、法治社會、民主社會,推動共同富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到2010年,全市生產總值比2005年翻一番,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 . .經濟實力更加雄厚。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經濟社會進入後工業化發展階段,三次產業更加協調發展,建成經濟強市。「十一五」時期,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15%左右,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調整到48%左右。
. . .產業優勢更加突出。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全市工業增加值38%,信息化綜合指數達到75%以上。引進更多的大項目、高新技術項目和服務項目,形成一批「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的民營企業。產業本土化取得明顯成效,擁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和民營企業。民營經濟規模總量擴大,整體素質全面提高,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 . .城市特色更加明顯。城市化水平提高到80%以上。區域協調和空間整合取得重大進展,形成以大城區為中心、中心鎮為支點的組團式城市格局。建設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安全高效現代化基礎設施網路,全面構築起現代化城市「半小時生活圈」。建成較高水平的城市管理體系,基本建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環境,生態綠城的特色更加突出,成為國內最適宜創業和最適宜居住的城市之一。
. . .科教文化更加繁榮。同齡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60%以上。到2010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全市工業增加值的38%;專利申請量爭取突破12000件,年均增長20%以上;全社會信息化綜合指數達到75%以上。全社會投入的科研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1.5%以上。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形成學習型和創新型城市文化,市民文化素質大幅提高,形成充滿活力的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科技教育體系達到國內同類城市先進水平,努力建設科技強市、教育強市、文化強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 . .社會發展更加和諧。政府運行機制和監督機制日益完善,決策民主化、科學化、法制化程度顯著提高,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政府形象深入人心,城鄉穩定,社會秩序良好,人的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全社會形成和睦相助、友愛向善的良好氛圍,全體市民和諧相處。
. . .人民生活更加殷實。以民本、民富、民享為基本方向,努力實現「人人有技能、個個有工作、家家有保障、處處有溫暖」,社會就業更加充分,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公共衛生體系更加健全,使全市人民普遍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普遍得到更多實惠,普遍過上更加富足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 . .到2020年時,經濟實力更加雄厚,生產總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 . .四、發展思路
. . .「一城三創五爭先」的工作思路,是貫徹科學發展觀和「五個統籌」、「五個堅持」的具體實踐,也是實現「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基本思路。要緊緊抓住創新發展模式這一關鍵,堅定不移地把經濟增長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努力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區位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發展新路子,實現經濟發展水平的新跨越。突出抓好關系全局的幾個重大環節。
. . .(一)推進結構調整。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重點是實現第一產業由「弱」變「強」,推進農業產業化;第二產業從「低」到「高」轉變,發展高技術,實現高增值;第三產業由「慢」變「快」,加快發展第三產業,降低社會成本,提高整體競爭力。
. . .(二)緩解資源約束。資源的承載能力決定經濟增長的速度、結構和方式,要著力解決土地、能源、水以及人才資源的約束問題,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 . .(三)控制人口規模。一方面,要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另一方面,要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把發展的動力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調整結構、優化配置、加強管理以及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對人口機械增長進行宏觀調控,適度控制我市的人口數量。
. . .(四)促進協調發展。一是統籌城鄉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市化;二是統籌區域發展,解決欠發達鎮的發展問題;三是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突出解決人口規模大、公共安全隱患增多、利益群體多元化帶來的矛盾復雜化問題;四是統籌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繼續搞好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 . .五、發展重點
. . .(一)突出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增長方式實現根本性轉變
. .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促進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 . .加快結構升級。加強政府投資政策和信貸資金對產業結構的導向作用,重點扶持優勢支柱產業、特色支柱產業和新興支柱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向適度重型化和高級化發展。 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積極發展為產業和生活服務的現代服務業,抓住CEPA機遇,通過兩地合作,推動我市服務業從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從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轉變,重點促進物流、會展、金融、信息、中介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大力發展旅遊、娛樂服務業,快速提高服務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優化做強電子信息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生物醫葯、光電材料等新興產業,積極發展裝備製造業,有選擇地發展重化工業。延長產業鏈條,掌握核心技術,培養發展自主品牌,打造區域品牌,大力扶持和發展中小企業。推進農業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
. . .推動技術創新。大力培育發展「兩自」企業,實施「品牌強市」、「科技強市」戰略,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中心,圍繞軟體、電子元器件、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關鍵技術,開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著重引進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短缺原材料,堅持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創新相結合,加強對引進技術的二次開發。逐步提高出口產品的品牌、知識、資本的附加值。實施園區帶動戰略,打造松山湖、虎門港和東部工業園發展新平台。探索共建產業轉移園區。
. . .圍繞建設科技強市、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這一總體要求,抓住依靠科技創新增強綜合實力和產業競爭力這兩大發展重點,整合海外、大專院校和民間資本這三種科技力量,進一步健全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加強內外科技合作和提高科技對外開放水平,努力實現在發明創造和自主創新上有新突破,在培育「兩自」企業上有新突破,在提高產業競爭力上有新突破「四大突破」,為東莞建設現代化製造業名城和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撐。
. . .實現制度創新。積極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進產業集群戰略,培育發展專業鎮,引導產業集群發展,不斷完善集群內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以產業集群為依託,實施「以質取勝」戰略,大力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市場潛力大的產品,提高「莞貨」的市場競爭力。實施龍頭企業發展戰略,做大做強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推動企業向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努力營造創立名牌、保護名牌、發展名牌的良好氛圍,打造「東莞製造」品牌。強化金融的核心地位,大力改善金融生土環境,促進金融產品創新,加大地方金融機構的改革力度,全面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建立金融穩定協調機制,維護地方金融穩定。
. . .(二)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促進內源型經濟和外源型經濟協調發展
. . .發揮開放優勢,形成外源型經濟和內源型經濟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格局,增強發展後勁。
. . .做大內源型經濟。進一步放寬投資領域,創造公平的市場准入環境,拓寬民營經濟的發展領域,鼓勵和引導民營資本投資我市的支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參與城鄉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積極推進民營經濟組織結構調整,推動民營企業創立自主知識產權和開展品牌經營,集中力量培育、扶持發展一批「兩自」企業,不斷增強東莞發展的原動力和競爭力。以民營企業為產業創新主體,提高企業技術進步水平,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融資體系,重點培育符合產業政策、具有發展潛力的內源型企業作為上市資源,積極支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加強對民營經濟的支持與服務,疏通民營經濟融資渠道,為民營企業提供良好的融資服務。大力優化政策、政務、法制、市場、輿論等環境,努力營造有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引導民營經濟發展與外資經濟相結合,促進民營企業為外資企業開展配套加工服務,對外資企業的技術管理進行消化吸收和創新提高,使民營經濟加入國際分工體系。完善鼓勵和引導消費的各項政策措施,適應居民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的需要,培育汽車、教育、信息服務、衛生保健等新消費熱點。積極參與省際經貿合作,拓展國內市場空間,進一步擴大內需。
. . .做強外源型經濟。創新發展模式,提高外資項目准入門檻,實行招商選資,著重引進關聯度大、帶動力強的龍頭項目、產業鏈和供應鏈長的核心項目,爭取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研發機構、采購中心和銷售中心,實現從求量到求質、從優惠到優化的戰略轉變,擇優引進外資,注重引資的效益。著力優化引資結構,努力提高利用外資得質量和水平。營造投資環境,爭取服務貿易和吸收外資有新突破和新發展。堅持以質取勝,著力推動外貿出口既從注重量的增長向又注重積極優化出口結構轉變,實施科技興貿、名牌帶動戰略,重點支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有品牌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通過有效的產業與外貿政策,引導外源型企業盡快完成產品的升級換代;積極引導「三來一補」企業進行規范轉制並提供政策便利,拓展融資渠道,促成企業向規模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提升加工貿易出口,擴大一般貿易出口。建立和完善預警和應訴機制,提高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的能力。實施產業本土化戰略,推進外源型企業植根本土。
. . .(三)推進城市化,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 . .加快城市建設和城市化進程,是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關鍵環節。以工業化為動力,把全市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統籌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居民在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公共服務方面的差距。
. . .加強城市規劃。以加強城市規劃為先導,加速現有市區、同沙、松山湖「三位一體」中心城區的形成,突出各鎮特色和功能互補,構築以中心城區為主體、中心鎮為支點的組團式城市發展框架。
. . .加快城市建設。圍繞提高城市競爭力,加強商業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營造商貿、旅遊、服務氛圍,增強城市的聚集力、服務力和輻射力。加強村鎮建設,基本實現農村住宅公寓化改造。
. . .強化城市管理。優化城市空間功能布局,改善城市空間結構,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做好停車場的規劃建設和使用管理,營造暢通、安全、高效的交通秩序。理順城市管理體制,建設新型社區,加強社區服務。
. . .穩步推進農村城市化。以「村改居」工作為核心推進農村城市化。加快制度創新和政策調整,消除城鄉在居住、就業、社保、教育等方面的體制和政策障礙。進一步改革戶籍管理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有利於農村人口轉化成城市人口的配套制度和機制。
. . .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優化農業布局,建設農業現代示範區和現代農業園區,扶持發展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優質、高效、安全農業。加強糧食儲備工作,確保糧食安全。
促進區域平衡發展。完善區域生產力布局,加快發展以現有市區、松山湖為主體的中部經濟帶,以虎門港為依託的西部沿海經濟帶,以東部工業園為龍頭的東部經濟帶,構建「三帶聯動、全面加速」的發展格局。加大基礎設施和重大工業項目布局的傾斜力度,增強欠發達鎮村自我發展能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 . .(四)堅持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 . .進一步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全面進步、資源永續利用、環境不斷改善和生態良性循環,促進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相協調。
. . .加強環境保護。積極實施環保規劃,以綜合整治江河海域為重點,實施以總量控制為基礎的排污許可證制度,加強污水處理,強化對大氣污染、固體物污染和噪音污染的綜合整治,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全面推進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一批污水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設施。狠抓環保監控,實行行業集中建設、能源集中供應、污染集中治理、設施集中管理。制定和完善有利於環保投入的經濟政策,促進環保投入的多元化、社會化,大力發展環保技術和環保產業。
. . .搞好生態建設。搞好生態規劃,加強生態用地保護,重視開展爭創「全國造林綠化模範城市」活動,著力打造生態綠城。實施系列造林綠化工程建設,加快建設生態公益林體系,抓好城鄉園林綠化建設,建立並嚴格實施城市「綠線」管制制度,優先抓好生態環境建設重大工程。大力開展全民植樹運動,強化對自然濕地的管理和保護,倡導生態文明。
. . .倡導循環經濟。逐步構建節約型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建設節約型社會。嚴格用地管理,保護和節約土地資源。按照「減量化、再使用、可循環」原則,支持企業開展節能、節水、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技術改造,推進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全面推行清潔生產,逐步淘汰落後的生產力,形成低開發、高利用、低排放和資源循環利用的良性發展模式。
. . .加強人口管理。進一步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的工作機制,落實計劃生育獎勵政策,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促進優化人口結構,促進人口安全,穩定低生育水平。
. . .(五)突出體制創新,促進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率先形成
. . .改革體制,創新機制,抓住激活市場主體、健全市場體系、規范市場秩序三大關鍵環節,努力率先形成比較完善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體制和機制,為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
. . .激活市場主體。深化產權制度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樣化,使股份製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完善集體資產監管體制和監管方式,保障集體經濟安全。大力支持和積極引導非公有經濟發展,推動民營經濟大發展、大提高。
. . .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加快發展資本、產權、土地、人才、勞動力和技術等要素市場,創造各類市場主體平等使用生產要素的條件。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確立企業在競爭性領域的投資主體地位,大力發展金融市場主體和金融中介組織,促進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和保險市場健康協調發展。穩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構建公共財政體系。加快分配製度改革,探索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有效途徑。
. . .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培育和規范社會中介組織與行業協會,建立有效的政府引導機制,發揮其自律發展和橋梁紐帶作用。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營造講求商業道德、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嚴厲打擊各種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
. . .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精簡行政層級,建立起依法行政和廉潔高效的政府管理體制。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責權明確、調控有力、運轉高效的社會管理體制,實現社會管理從政府控制到社會選擇的重構。
. . .(六)實行基礎設施適度超前發展,實現基礎設施現代化
. . .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重點推進、適度超前」的方針,加快以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為重點的基礎環境設施建設,使其總體上適應或適度超前於經濟社會的發展,率先實現基礎設施現代化。
. . .構建完善交通網路。完善城市交通規劃,建立客運快速化和貨運物流化的現代綜合運輸體系,形成快捷、高效、協調的立體化交通網路。優化交通運輸結構,以高速公路建設為龍頭,突出主幹公路網改造升級,全力構築城市公路骨架。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加強運輸大通道建設,加快構建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網路。加快港口、航道建設,加快建設虎門港,拓展港口功能,發展內河航運事業。
. . .建設現代化信息網路。建成具有寬頻、高速、大容量、多媒體等特點的信息傳輸平台,依託現有的網路資源,促進電信網路、廣播電視網路和計算機網路融合發展,加快傳統網路的寬頻改造,建立以光纖接入為主的數字化、寬頻化和業務多種化的綜合接入網,基本實現光纖到樓、寬頻入戶。
. . .加快能源供應體系建設。以電力建設為中心,積極開展電源結構調整,加快地方電源新建和「以大代小」形式建設一批天然氣和水煤漿電廠。加強電網建設,形成安全可靠、適應性強、技術先進的電網。加快天然氣管道網路(LNG項目)建設。
. . .建設現代化水資源體系。要以供水和水環境安全為目標,加強政府對水資源的宏觀調控與協調,改革水資源管理體制,加大水資源保護力度,建立人水協調的防洪除澇體系、持續優化水資源配置體系以及高質和諧的水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體系。
. . .建設現代化水利體系,加快供水系統安全建設。建設現代化的人水協調的防洪排澇體系,為我市經濟的發展提供安全保障。改革水資源管理體系,對涉水事務進行統一管理,加強政府對水資源的宏觀調控與協調。優化水資源。
配置,適當調整供水布局,加快供水系統安全建設,大力推進節水工作,形成節水機制,為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及和諧的水環境及生態建設體系奠定基礎。
. . .(七)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為現代製造業名城建設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和人才支持
. . .建設科技強市。把科技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切實加大財政投資力度,建設公共技術平台和基礎條件平台,扶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培育發展自有品牌、自主技術企業,推動企業成為研究開發和科技投入的主體。加快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推動產學研聯合,完善生產力促進機構、科學服務機構和科技風險投資機構等科技中介體系,大力吸引海內外研發機構,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
. . .建設教育強市。以完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為核心,推進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整合優化各種教育資源,高標准、高質量普及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積極發展高等教育,妥善解決非戶籍常住人口子女義務教育問題,推進英語教育和?/
不知道你能不能用的上
還有你是寫論文啊還是自己對這方面的調查啊?
⑧ 職業學校哪個好
不同地方的職業院校不同,而且職業院校根據設置的專業,招生的目標版等等有不同的劃分。想要判權斷一個職業學校是好是壞,可以根據學校的辦學時間,辦學資質,在當地的風評,已經學校的師資,設備,環境,畢業就業情況等等對一家學校進行判斷。
⑨ 北海職業學院的學院簡介
北海職業學院是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國家教育部備案,目前北海市政府舉辦的唯一一所公辦普通高等院校。學院秉承30多年辦學的優良傳統,深受海洋文化的熏陶。先後獲得「國家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校」、「全區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廣西區「五一勞動獎」、自治區「高校安全文明校園」、自治區「和諧學校」、自治區「衛生學校」、自治區「文明單位」、自治區「森林學校」、自治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先進集體、北海市「園林式」單位等多項榮譽。 學院設有機電、物流、電子、藝術設計、財務、餐旅等115個校內實訓(實驗)分室,與行業企業合作建立了62個校外簽約實訓基地。 自治區示範性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港口物流設備與自動控制實訓基地
酒店管理實訓基地
物流管理實訓基地 港口物流設備與自動控制實訓基地 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廣西高等學校特色優勢建設專業酒店管理
港口物流設備與自動控制 物流管理學院擁有北海市唯一一所經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准設立的職業技能鑒定所。2011年酒店管理和港口物流設備與自動控制等兩個專業獲得「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的立項建設,2013年通過了教育部的評審驗收。2014年物流管理專業被確定為廣西高等學校優勢特色專業建設點。
可鑒定30多種職業技能資格證和各種上崗證。如全國計算機等級證、ATA高新技術職業資格證、全國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物流師、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營銷師、汽車營銷師、電子商務師、公共營養師、秘書、涉外秘書、汽車維修工、維修電工、電工上崗證、電焊工上崗證、製冷設備維修上崗證、叉車鏟車、挖掘機上崗證等。 現有港口物流設備與自動控制、輪機工程技術、製冷與冷藏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汽車檢測與維修、電氣自動化技術、汽車整形技術、生產過程與自動化技術等8個高職類專業。
該系重視學生的職業技能的培養,現有港口特種車輛駕駛與維修實訓室,輪機綜合實訓室、維修電工綜合實訓室、製冷綜合實訓室、汽車維修實訓室、汽車營銷實訓等29個實訓室。
其中,港口設備與自動控制實訓基地被評為自治區示範性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該系學生綜合素質高、就業能力強。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達96.5%以上。
現有酒店管理、旅遊管理、休閑服務與管理、房地產經營與估價(房地產營銷與策劃方向)、物業管理、食品營養與檢測(海洋食品方向)、營銷與策劃(商務策劃方向)、市場開發與營銷、商務經紀與代理9個高職類專業,初步形成了特色鮮明、分布合理、緊密結合就業崗位需求的專業群。
旅遊商貿系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理論教學和實踐經驗豐富、創新能力突出的教師隊伍,專業教師33人,其中博士1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教師12人,雙師型教師18人。
該系擁有設備完善的專業實訓場所,其中酒店管理實訓基地被評為「自治區示範性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包括咖啡和酒水文化體驗中心、虛擬酒店綜合實訓室、前廳實訓室、中餐廳實訓室、西餐廳實訓室、酒吧實訓室、茶藝實訓室、客房實訓室、酒店財務實訓室、3D模擬導游實訓室、「佳游站」旅行社工作室),此外還有營銷策劃實訓室、「星火」策劃工作室、模擬售樓實訓室、食品理化實驗室、食品微生物實驗室、食品工藝實訓室等,專業實訓室分別具有生產、虛擬、模擬功能,充分滿足全系各專業實踐教學的需要,為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提高就業、創業競爭力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現有計算機應用技術(網路技術方向、3G軟體開發、計算機軟體設計、移動終端開發方向)、數字媒體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應用電子技術、電子商務等5個高職專業。其中計算機就用技術與應用電子專業為院級重點建設項目的優勢專業。
有計算機基礎實訓室、計算機專業實訓室、單片機實訓室、電子產品維修實訓室、電子技術實訓室、數字媒體實訓室等專業實訓室等,充分專業實訓的需要。電工、家用電子維修工過級率達100%,計算機高級模塊過級率達89.8%,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達90%。
設有物流管理(港口物流方向、采購與供應鏈管理方向、進出口保稅物流方向)、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投資與理財、工商企業管理、報關與國際貨運、國際經濟與貿易等7個高職專業,其中物流管理專業、會計電算化專業獲得「北海職業學院特色專業及課程一體化建設項目」,是我院特色及優勢專業。
根據教學實際需要,先後創建了物流、會計電算化、財務模擬、ERP沙盤、國際商務等專業實訓室,其中物流管理實訓基地為自治區示範性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各實訓室設備先進、功能齊全、職業氛圍濃厚,充分滿足專業實訓的需要。經濟管理系注重產學合作,與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北海海格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北海外運有限公司、北海蘇寧電器有限公司、廣東新邦物流有限公司、東莞金沙灣購物廣場等多家區內外企事業單位進行深層合作,依託行業優勢,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近三年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達到93.5%以上。
現設有藝術設計(裝潢設計方向及廣告設計與製作方向)、人物形象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旅遊工藝品設計與製作、會展策劃與管理、文秘、商務英語(外貿進出口方向)等7個高職類專業。
文化與傳媒系一直以「夯實傳統文化底蘊,培養藝術審美情趣,練就過硬專業技能」為目標,為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增強學生的市場競爭力,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現已建成設備完善、功能齊全的藝術設計工作室、人物形象設計實訓室、攝影實訓室、畫室、陶藝室、文秘實訓室、語音實訓室等21個實訓室。積極推進模擬實務訓練,注重校企合作、產學結合,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努力打造視野開闊,基礎扎實,具有現代意識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該系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生以扎實的職業素養和技能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就業率達100%,其他專業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達到90%以上。
⑩ 中國目前最好的專科學校
目前,由於南昌大學等很多報考院校仍然保持有專科招生,所以做專科招生院校的排名很復雜。
如果純粹比較職業技術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毫無疑問是最好的之一。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是首批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教育部首批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A檔)、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職教全球聯系中心、全國一流高職院校建設單位、廣東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廣東省首批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範學校、深圳市首批創新創業基地,是首批獲得招收海外留學生資質的高職院校和首個獲批面向港澳台自主招生的高職院校。該校辦學實力出眾,已經開始招收本科生,並先後與國內129所高校簽訂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協議。這在高職院校非常罕見。在教學方面,該校有國家精品課程5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43門,這在重點本科院校也很少見。加之學校地處一線城市,就業容納量大,考生報考身份熱門,在大多數省市超過本科線很多才能錄取入深職院。
另一所頗有競爭力的則是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該校被稱為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所以「職業」兩字冠名的職業教育學校,也是首批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首批獲准與應用型本科聯合舉辦高職本科專業的高職院校、江蘇省高水平高職院和卓越高職院建設單位、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入選國家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江蘇省第一所國家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學校目前擁有國家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和在線開放課程10門。建有國家示範專業4個;國家「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專業2個;全國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幹專業7個。從2019年開始,該校升格為職業本科學校;2020年6月又更名為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