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產業組織理論發展史

產業組織理論發展史

發布時間:2021-03-08 15:42:54

『壹』 產業經濟理論有哪些

產業組織理論。產業組織理論主要是為了解決馬歇爾沖突的難題,即產業內企業的規模經濟效應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活力的沖突。傳統的產業組織理論體系主要是由張伯倫、梅森、貝恩、謝勒等建立的,即著名的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理論範式(又稱SCP模式)。
SCP模式奠定了產業組織理論體系的基礎,以後各派產業組織理論的發展都是建立在對SCP模式的繼承或批判基礎之上的。

『貳』 誰能介紹幾本有關於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書,側重行業發展歷史方面的,不要宏觀的經濟史。

1.讓-雅克?拉豐,讓?梯若爾.《政府采購與規制中的激勵理論》,中譯本,23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丹尼爾?F?施普博:3《管制與市場》,中譯本,上海三聯書店、上3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丹尼爾?F?施普博:《市場的微觀結構――中間層組織與廠商理論》,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4.劉易斯?卡布羅:《產業組織導論》,中譯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年。

5.讓-雅克?拉豐、大衛?馬赫蒂摩:《激勵理論――委託代理模型》,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6.張紅鳳:《西方規制經濟學的變遷》,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

7.陳釗:《信息與激勵經濟學》,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8.阿波西內?穆素:《討價還價理論及其應用》,中譯本,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年。

9.安娜?蘭格多里:3《企業網路:組織和產業競爭力》,中譯本,2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10.賽特斯?杜瑪、3海因?斯賴德:《組織經濟學――經濟學分析方法在組織管理上的應用》,中譯本,華夏出版社,2006年。

11.青木昌彥:《比較制度分析》,中譯本,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年。

12.蓋瑞?J?米勒:《管理困境――科層的政治經濟學》,中譯本,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保羅?傑羅斯基等:《進入壁壘和策略性競爭》,中譯本,北京大出版社,2004年。

14.喬根?W?威布爾:《演化博弈論》,中譯本,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郁義鴻、管錫展:《產業鏈縱向控制與經濟規制》,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16.柯倫柏:《拍賣:理論與實踐》,3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17.戴維?M?克雷普斯:《博弈論與經濟模型》,中譯本,商務印書館,2006年。

18.青木昌彥:《企業合作的博弈理論》,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19.澤維爾?維夫斯:《公司治理:理論與經驗研究》,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20.傅軍、張穎:《反壟斷與競爭政策:經濟理論、國際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1.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會美德與創造經濟繁榮》,中譯本,海南出版社,2001年。

22.埃爾馬?沃夫斯代特:《高級微觀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拍賣和激勵理論》,中譯本,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年。

23.尼古拉斯?麥考斯、斯蒂文?G?曼德姆:《經濟學與法律――從波斯納到後現代主義》,中譯本,法律出版社,2005年。

24.因內思?馬可―斯達德勒、J?大衛?佩雷斯―斯卡特里羅:《信息經濟學引論:激勵與合約》,中譯本,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

25.唐納德?A?威特曼:《法律經濟學文獻精選》,中譯本,法律出版社,2006年。

26.曲振濤、楊愷鈞:《規制經濟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27.2王俊豪:《中國壟斷性產業結構重組分類管制與協調政策》,商務印書館,2005年。

28.庫爾特?多普菲:《演化經濟學》,中譯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叄』 試述企業戰略管理提出的社會歷史背景

1、企業規模擴大導致管理層次增多
2、企業發展的途徑已從集中化轉化為多樣化
3、企業的社會責任在迅速化提高
4、企業之間的競爭加速

『肆』 波特從國際競爭角度出發,根據每個國家產業表現及競爭優勢來源提出國家經濟發展的四個階段具體是什麼

摘要:文章將戰略管理理論的演進進行梳理,將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的發展歸納為三個階段,即企業— —環境綜合範式分析階段,以環境適應範式為核心的分析階段,多種範式並存階段;提出了戰略管理學說體系的總體框架;探討了戰略管理面對的挑戰及理論研究的基本趨勢。

關鍵詞:戰略管理;演進;展望;企業內部;企業環境

一、企業戰略管理早期的企業-環境綜合分析範式

進入20世紀60年代,歐美國家企業出現的最大變化是由賣方市場逐漸變為買方市場,國際市場逐步開放,關稅壁壘逐步打破,大多數大企業以並購方式採取多元化經營(盡管並購的失敗率將近50%)。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滿足於年度預算,開始採用運籌學和改進的預測技術進行規劃,這就是戰略規劃學派的興起。戰略規劃理論是以未來可以預測為前提或假設的,認為戰略是要讓企業自身的條件與所遇到的機會相適應。制定戰略規劃的步驟包括資料的收集與分析、戰略制定、評估、選擇與實施。這種方法的實質是認為戰略是如何匹配公司能力與其競爭環境的商機。可以看出早期的戰略管理思想具有集成、綜合的特徵。
二、以環境適應範式為中心的企業戰略管理理論

20世紀70-80年代,在美國,以1973年的石油危機為代表,企業經濟環境變化表現為突發性、科技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兼並有增無減,同時面對日本和歐洲的挑戰,全球性競爭加劇。隨著環境變化步伐的加快,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未來是不可預測的,環境是不確定、不連續的,這就從根本上動搖了戰略規劃關於未來可以計劃、可以預測的思想。這時,以環境變化分析為中心的戰略理論(包括波特的產業組織理論)便佔主導地位。同時,由於環境的復雜性,僅從分析外部環境的變化出發制定戰略具有局限性。因此開始出現基於企業內部分析(如價值鏈理論)的戰略理論及基於企業社會關系分析的戰略理論,如網路優勢理論。

環境適應範式認為戰略決策是一個適應的過程,強調戰略的動態變化,認為最適合的戰略制定與決策過程依賴於環境波動的程度。這個學派包括:安索夫的企業戰略行為是對其環境的適應過程及由此導致的企業內部結構化的過程思想,伊丹敬之的戰略的適應性觀點(認為戰略成功的本質在於戰略的適應性,包括環境適應、資源適應與組織適應),奎因的邏輯改良主義(認為戰略就是對環境變化的邏輯反應等理論。

產業組織分析也可以視為一種環境適應,只是更重視環境中的產業結構分析。產業組織分析集中表現為結構!行為!績效(S-C-P)範式,主要對市場結構、競爭行為、經營業績及三者的關系做實證研究,探索各種不完全競爭模型的實證與規范含義、政府反托拉斯活動的組織及其後果,旨在制定提高市場績效的各種政策。產業組織理論早在1959年隨著貝恩的《產業組織》一書的出版而成熟,從時間上可以看到,產業組織理論是在賣方市場條件下形成的。在賣方市場條件下,市場結構決定廠商的行為,而行為又決定企業的業績,這種觀點顯然是成立的。

始於1980年邁克爾·波特的基於產業分析的競爭戰略思想,既可以視為早期產業組織理論的發展,也可以視為環境適應理論的深化,其假設是產業結構是企業贏利的決定因素。

由於波特的競爭戰略理論無法解釋為什麼一些處在無吸引力行業能夠獲得高利潤?而平均贏利水平很高的行業存在經營業績很差的企業?為什麼許多企業採用多元化經營進入平均利潤率高的不相關行業後會失敗?為此,1985年波特提出了價值鏈理論,試圖從企業內部價值創造過程中來尋求競爭優勢來源,並彌補對企業內部因素不夠重視的缺陷。很明顯的是,企業內部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僅將企業看作是一組活動,顯得過於簡單。波特的戰略只是告訴人們在何種市場結構下採用何種戰略,至於如何改變市場結構,沒有提供策略指導。同樣是基於環境的分析,網路優勢論與Porter的產業環境分析理論有相近之處,但Porter是從產業結構的角度,來分析企業在其中的定位。網路優勢論是從關系的維度,強調的是企業在一個個不同的組織所構成的網路中的定位。這些組織包括與企業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公共部門、政府、大學、公共實驗室、圖書館和其他信息中介機構,及私人部門、獨立科研機構、供應商、客戶、競爭對手等。任何一個企業總是位於一個由這些組織構成的網路之中。成功的企業往往位於一個有效的良好網路之中,擁有一個有效的網路,並在其中居於優勢地位。

三、企業戰略管理理論多種範式並存階段

進入90年代後,由於科技的迅猛的發展(尤其是信息技術的發展),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顧客需求的多樣化及產品設計周期和產品生命周期的縮短,客觀要求企業通過提高自身的能力,全面考慮企業內部要素和企業外部環境要素,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在這種背景下,基於企業內部分析和企業內外部綜合分析的戰略理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包括資源論、鑽石模型、平衡計分卡、竟合論、超強競爭論等戰略理論,可以說是多種範式並存。

資源論。1984年沃納菲爾特的「企業的資源基礎論」的發表意味著資源論的誕生。資源論的假設是:企業具有不同的有形和無形的資源,這些資源可轉變成獨特的能力;資源在企業間是不可流動的且難以復制;這些獨特的資源與能力是企業持久競爭優勢的源泉。資源論的基本思想是把企業看成是資源的集合體2將目標集中在資源的特性和戰略要素市場上,並以此來解釋企業的可持續的優勢和相互間的差異。盡管資源論不斷發展並在1990年代盛極一時,但資源論的缺陷是致命的,且不說它沒有分析企業外部環境和企業外部關系,將復雜的企業內部結構僅以資源、能力或核心能力來解釋,或者說以資源涵蓋整個企業,難免以偏概全。

鑽石模型。1990年,波特提出鑽石模型,可以說是關於企業戰略理論的綜合分析。波特認為生產要素,需求條件,支持產業與相關產業,企業戰略、結構與競爭狀態這四大要素創造出國家環境,企業在其中誕生並學習如何競爭。波特還分析了政府,機會,每個國家的社會政治的歷史背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國家文化)對企業競爭優勢的影響,並進一步指出在國家經濟中,鑽石體系會形成產業集群,其內部的產業之間形成互助關系。

在歷史分析中,波特認為,從國際競爭觀點看,每個國家可以根據他們的產業表現,分成幾個不同的競爭優勢階段,這些階段就是該國經濟發展的詳細過程。每個階段所強調的產業、產業環節和企業戰略都不同,就連政府的產業政策也因不同階段而有所不同。一般說來,國家經濟發展經歷四個階段,即生產要素導向階段、投資導向階段、創新導向階段和富裕導向階段。在歷史分析中,波特認為,從國際競爭觀點看,每個國家可以根據他們的產業表現,分成幾個不同的競爭優勢階段,每個階段所強調的產業、產業環節、企業戰略和政府的產業政策都不同。波特對每個階段中各個要素的不同表現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可以看出波特的鑽石理論是對早期企業內外部分析戰略理論的完善,使這種理論不僅提供了分析的基本框架,有了豐富的理論內容。波特的戰略理論真正上升到了科學的層次。因為科學的理論不僅是解釋現象,還能指導人們正確行動。當然波特的理論並非盡善盡美。第一,對企業內部結構的分析過於粗造。第二,沒有對企業社會關系的分析。

平衡計分卡。在此階段,基於企業內部制度分析戰略管理理論也開始出現,表現為平衡計分卡理論。平衡計分卡是基於企業績效評價的戰略理論,因而可以將這個理論看作是基於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戰略理論。由於傳統單純的財務指標評價不能全面反映企業績效狀況,理論提出用顧客滿意度、內部程序(流程)及組織的學習和能力提高三套績效測評指標來補充財務測評指標!。經理可以通過把公司的戰略和使命轉化成具體的目標和測評指標,建立平衡計分測評法(羅伯特特·S·卡普蘭,大衛·P·諾頓,1992)。

關於企業社會關系的理論。企業社會關系是與企業社會資本概念相聯系的一個概念。盡管企業社會關系更多的源於企業外部環境,但它確實不同於一般企業環境分析。二者的差別在於,企業可以或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協調整合甚至管理控制其社會關系;但對於環境來說,企業則無法或難以進行協調整合,更談不上管理了。從企業社會關系方面看,一個企業既要處理好企業內部組織與組織、人與人、組織與人之間的關系,又要處理好與競爭對手、供應商、客戶互補生產商、潛在生產商、政府、企業協會、大學、研究所、社區及其它組織間的關系,從而使企業社會資本最大化。 1990年代從企業社會關系維度考慮企業戰略的理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博弈論。博弈論是研究決策主體的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的時候的決策以及這種決策的均衡問題的,也就是說,當一個主體,如一個人或一個企業的選擇受到其他人、其他企業的影響,反過來影響到其他人、其他企業的選擇時的決策問題和均衡問題。博弈論的基本概念包括:參與人、行動、信息、戰略、結果、均衡等。博弈論與戰略決策問題有著直接的聯系。

以博弈論為基礎來研究戰略問題,特別強調對競爭對手的行動的研究,強調企業的戰略制定要考慮對手的可能反映,要根據對手的反映或可能的反映來不斷調整自己的戰略和行動,以達到擊敗對手或至少領先於對手的目標。在傳統經濟學所謂的寡頭壟斷產業中,博弈論的思想在戰略制定中的運用已很廣泛。

超強競爭理論。在競爭理論方面,理查·達維尼提出超強競爭。認為在新的歷史時期,企業無法建立不敗的競爭優勢,每一種優勢都有消失的一天。所以企業應當順應市場競爭的動態發展,積極瓦解自己的優勢以及競爭對手的優勢,不斷創造新的暫時的優勢,以一連串短暫的行動積累成持久的優勢。

組織理論中的新制度主義的觀點。以資源為基礎的觀點,並沒有超越資源及資源市場的屬性來解釋企業間的差異。尤其是它沒有考慮包容著資源選擇決策的社會背景因素(比如:企業傳統,網路關系,管制壓力等),以及這種背景因素是如何影響企業間長期的差異。以資源為基礎的觀點也沒有提出資源選擇的程序,也就是企業是如何作出或未作出理性的資源選擇來追求經濟回報的。決策的制度背景在個人、企業以及企業外部的層次上,深刻地影響了資源的選擇和可持續的競爭優勢。這里的制度背景即是指規則、准則和圍繞著經濟活動的信念。圍繞著資源決策的制度因素影響著企業獲得經濟租金的潛能。在個人的層次上,管理者的准則、習慣以及對傳統的審慎的認同,影響著管理者的決策。在企業的層次上,公司文化、共享的價值觀系統和政治程序,以及在企業外部,政府壓力、工業聯盟和社會制約(規則、准則、產品質量標准、職業安全、環境管理)等都影響著資源的選擇及戰略決策。

有機戰略觀。進入新的世紀後,少數學者意識到戰略管理理論叢林中絕大多數理論觀點的機械性和片面性,以Moshe為代表的學者提出了有機戰略觀。有機戰略觀將戰略看作是一個適應性協調過程,引入了「組織-環境-戰略-績效」(OESP)綜合理論模型,展現了戰略管理的一個有機模型。有機戰略觀戰略領域有三個核心問題:戰略的概念、將戰略與其它結構聯系起來的因果模型、戰略管理和選擇模型。在戰略的概念中,強調戰略就是公司目標和行動以及公司內部屬性與外部環境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相互協調一致。在組織 環境

『伍』 跨國多元化經營戰略的歷史發展

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從企業的原創地到投資東道國,從一方市場走向全球市場,跨國公司成了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核心力量。據世界投資報告提供的數字,全球的跨國公司已達到6萬余家,擁有分支機構50萬家,企業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它們正以龐大的規模和雄厚的實力左右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其中,4。5萬家的跨國公司生產總值佔西方發達國家總產值的40%,囊括世界貿易總額的60%,控制著75%技術轉讓和90%的生產技術,支配著80%以上的對外直接投資。上世紀90年代以來,跨國公司的發展產生了一系列新變化,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跨國公司的發展戰略目標選擇由單一的經濟目標發展為經濟與社會等多元目標,亦形成了發展目標多元化的態勢。這對於跨國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尤其在投資東道國的發展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跨國公司理論是研究和解釋跨國公司對外投資,開展全球化經營行為及其規律的理論學說。上世紀60年代以前,跨國公司海外直接投資的理論解釋是以要素稟賦論為基礎的國際資本流動理論。該理論認為,國際投資產生的原因在於各國間資本豐裕程度的差異,資本短缺國資本收益率較高,資本豐裕國收益率較低,收益率的差異導致了資本從豐裕國流向資本短缺國。
1960年,海默(S·Hymer)在《國內企業的國際化經營:對外直接投資的研究》中對傳統理論提出了挑戰。他對美國跨國公司進行實證分析後,以市場不完全作為理論基礎,將產業組織理論的壟斷原理用於對跨國公司的分析,形成了壟斷優勢理論。該理論認為,一國和國際市場的不完全導致了跨國企業在國內獲得壟斷優勢,並通過對外直接投資方式來利用自身優勢。
1996年5月美國經濟學家維農(R·Vernon)在其論文《產品周期中的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中提出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Internation Trade & Investlment the proct life Cycletheory)。他把產品的生命周期分成創新,成熟和標准化等三個階段,將企業的壟斷優勢與區位優勢相結合,動態地描繪了20世紀50~60年代美國製造業對外直接投資情況。1976年,英國學者巴克利(P·JBuckley),卡森(M·Casson)在其合作出版的《跨國公司的未來》中系統地提出了內部化優勢理論。1977年,英國瑞丁大學教授鄧寧(J·H·Dunning)提出了國際生產折衷理論。他提出的綜合性的理論,對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動因和條件作系統說明,認為有三項優勢,即所有權特定優勢(Ownership-Specific Advantag ds)內部化特定優勢(Internalization Specific-Advantagd-ds)和區位特定優勢(Location Specifc Advantag ds)。上世紀80年代以來,跨國公司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跨國公司理論的創新,並出現了以投資發展水平理論,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理論,投資誘發要素組合理論和戰略管理理論等一系列有影響的理論流派,對早期的理論,以及折衷理論進一步發展和創新。特別是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彼特(E·Porter)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提出的理論研究的核心是,國際競爭環境與跨國公司成因和跨國公司存在機制問題的研究,應該加強對跨國公司發展機制,尤其是對現有跨國公司的管理,國際競爭和戰略影響的研究。跨國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所發生的新變化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跨國公司並購浪潮與國際戰略聯盟的國際化,企業制度和治理結構柔性化,網路化等等;二是跨國公司目標向多元化發展,包括經濟目標,社會目標,環境目標,人文目標的目標體系;三是重視社會價值的取向,強烈關注跨國公司倫理形象。而且,在所有的變化中,都貫徹一個理念,那就是「人性化,人文化」。比如,英國的殼牌公司是一家全球化的綜合性能源公司,在中國發展業務已有100多年。殼牌公司提出「在中國大陸的宗旨是提供長期可持續的清潔能源方案,並幫助中國減輕目前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殼牌公司所確定的價值觀,除了其核心政策指導業務經營方式,商業原則外,還提出可持續發展政策,即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的承諾:「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必須考慮如何在經濟,社會和環境影響之間取得平衡,在短期需要和長期需要之間取得平衡,所有殼牌公司的計劃都必須以此為基礎」。提出健康,安全與環境的目標,其多元化目標,除了對股東,客戶,員工,與殼牌有業務往來者承擔責任外,也提出了對社會承擔責任。渣打銀行說:「對中國經濟而言,中小企業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渣打將致力於為中國的中小企業提供最先進的產品和服務」。這一戰略目標,即體現著渣打銀行開發市場,追求盈利的經濟目標,同時,也體現出符合中國經濟發展要求,適應中國政府在盡力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的政府目標。再如,索尼愛立信公司,福特公司,迪士尼公司都在投資東道國分別採取了「綠色夥伴計劃」,「企業是社會公民」,「員工權力以及利益的真實保護」等措施,以期在投資東道國和企業內部體現公司的社會價值。值得注意的是,從2005年開始,全球各大跨國公司幾乎不約而同地向外界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而這種日漸濃厚的社會責任新意識則為跨國公司的未來取得了更大的主動。
根據跨國公司的這些新變化,西方和中國的許多學者作出了新的理論概括,認為這是「跨國公司的道德革命」,「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有學者提出,用傳統的跨國公司理論——「經濟力」理論已難以解釋跨國公司的新變化,而提出了跨國公司「社會力」理論。該理論認為,要研究企業新的企業使命和多元目標下,贏得社會贊譽的能力,與社會協同一致,與環境和諧共生的能力,並解釋跨國公司社會和環境的目標競爭戰略與行為的理論體系。
根據上述對跨國公司理論發展與實踐趨勢的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第一,跨國公司在發展中由單一目標發展為經濟,社會,環境,人文等多元目標,是跨國公司生存,壯大的必然趨勢,因為人類社會所追求的普世目標是經濟社會共同發展,如果跨國公司僅拘泥於傳統的單一經濟目標,就將與這種普世目標相脫節,在其競爭過程中就難以成功。第二,跨國公司發展的基本動因與核心價值觀仍然是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盡管10年來世界范圍的,主要是西方國家的跨國公司發生的「道德革命」,形成了社會責任的浪潮,但這並不意味著跨國公司經濟目標——利潤最大化的根本改變,只不過是跨國公司在實現發展中對經濟目標價值觀的豐富和完善。因為,從本質上說,資本就是要增值,跨國投資的目的,在本質上也是要獲得高額利潤。第三,跨國公司在價值目標和發展戰略上,只有以多元性為己任,即必須考慮投資東道國的經濟,社會,環境,人文等諸多因素,並實施多元目標戰略,才能使跨國公司獲得持久可持續的發展。

『陸』 產業經濟學發展是怎樣的

一、產業經濟學的研究范圍與發展階段
在經濟學中,產業通常被定義為生產同一種(嚴格說來是具有較強替代性)商品的企業集合,此時,產業與「市場」是同義詞,因為只有為同一市場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才能構成同一個產業,而同一產業內的各個企業都是在同一市場上相互博弈,展開競爭並追求其最大化利潤目標的(馬廣奇,2000)。當然,這里的市場指的是狹義的局部市場,而非廣義的一般市場。因此,產業經濟學最初只是以特定產業為研究對象,著重研究產業組織、產業的規模經濟、產業內企業間的競爭壟斷關系,後來逐步被經濟理論界擴展到產業結構、產業關聯、產業政策等方面,並形成了相應的理論架構。產業結構理論研究的是產業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演進的規律性;①產業關聯理論是從技術經濟的角度來描述產業之間的關聯性;產業政策理論研究的是有關產業的結構政策、組織政策、技術政策、布局政策等方面的內容。從研究范圍來看,在歐美國家,產業經濟學實質上是狹義的產業經濟學,即圍繞產業組織研究的產業組織學,它以成熟和完善的市場經濟為前提條件,較少考慮體制性因素對產業組織的影響。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相互關聯的三個方面:不完全競爭下的 SCP範式,企業的目標、規模和組織,與產業組織相關的管制與反壟斷等公共政策。在日本和中國等亞洲國家,其經濟理論界把產業結構、產業關聯和產業政策也囊括在產業經濟學中,從而使產業經濟學的研究范圍得到擴展,並且習慣上稱其為廣義的產業經濟學。
從發展軌跡來看,產業經濟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即萌芽階段、形成階段和深化階段。
(一)萌芽階段(1930年以前)
從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來說,產業經濟理論的研究根源於社會分工的發展與新產業的不斷產生。隨著社會分工和社會化商品生產的發展,產業之間、產業內企業之間的關系日趨復雜,客觀需要理論界對其運行規律進行研究。實際上,這種研究的需要早已隨社會分工的深入演化而得到強化,理論界順應這種客觀需要也早已開始了其研究進程。這樣,產業經濟學萌芽的歷史自然比較久遠,最早可追溯到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Smith, A., 1776)那裡。他在《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後人所推崇的兩個原理:一是市場競爭機制理論,二是勞動分工理論。這兩個原理都論及在自由競爭的市場體制下廠商的市場行為問題,這對後來的產業經濟學中的產業組織理論的研究產生了直接的影響。之後的英國新古典經濟學家馬歇爾(1890)吸取其理論營養,首創性地提出「產業組織」概念並引入到經濟學中。他在《經濟學原理》一書中討論生產要素時,豐富了薩伊的勞動、資本和土地生產三要素理論,提出了第四種要素即組織,指出資源配置效率面臨的核心問題是企業內部規模經濟與外部競爭活力的問題。他認為,追求規模經濟必然導致壟斷的發展,而壟斷會阻礙和破壞價格機制的作用,使價格受到人為因素的控制,從而扼殺經濟發展的原動力——自由競爭,使經濟運行失去活力,破壞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因此,規模經濟與競爭活力之間的內在矛盾,被後人稱為「馬歇爾沖突」(Marshall Conflict)。
馬歇爾所處的時代仍然是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占統治地位,壟斷現象並不常見。但是到了20世紀初,壟斷性的經濟組織逐步形成,20世紀30年代張伯倫、羅賓遜提出了不完全競爭理論,對壟斷競爭和寡頭壟斷市場進行了分析,對產業組織理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盡管如此,此時的產業經濟學還處於萌芽狀態,真正意義上的產業經濟學還未形成。
其間,產業結構理論也開始萌芽。早在17世紀,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威廉·配第(W. Petty)就在其《政治算術》中論述了三次產業之間相對收入上的差距(即農業小於製造業、製造業小於商業),並指出,這種差距是勞動力在產業之間流動的重要原因。這為後來的產業間關系以及產業內結構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形成階段(1930-1970年)
20世紀30年代,美國處於工業化大規模生產階段,大規模生產的經濟性以及企業組織的替代對市場競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梅森和貝恩為代表的產業組織研究小組在哈佛大學成立,他們繼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總結美國幾十年來產業組織政策的實踐,運用經驗分析、案例分析和經濟計量方法,分析了大規模生產條件下的價格與成本,大企業對市場價格的影響以及可競爭市場的條件,形成了產業組織理論的完整體系。其標志性成果是貝恩的《產業組織》(1959年)一書的出版,在該書中,貝恩明確了產業組織的含義,把產業組織概括為產業內不同企業之間的各種類型的市場關系,即它們的交易關系、資源佔有關系、利益關系、行為關系;提出了市場結構(Narket structure)、市場行為(Market conct)和市場績效(Market Performance)三個基本范疇,分析了三者的相互關系,並以研究市場結構為重點,構成了「SCP」分析範式。這就是後人所稱的主流產業組織理論。此後,謝勒的《產業市場結構與市場績效》(1970年)一書的出版,提出了更為完整的SCP範式,使產業組織理論更加成熟。
在哈佛學派看來,市場結構主要包括集中度、產品差異、規模經濟、進入障礙和政府管制,企業行為主要涉及合謀和策略性行為、廣告和研究開發等方面,市場績效包括資源配置效率、利潤率、生產率等。他們認為,這三者之間存在遞進制約的因果關系,市場結構決定企業的市場行為而市場行為決定資源配置的績效。因此,為了獲取良好的市場績效,必須採取積極的反托拉斯政策和政府管制,以改善市場結構,進而規范企業的市場行為。由於哈佛學派十分重視市場結構對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的決定性作用,因此又稱為結構主義學派。
在產業組織理論得以形成的同時,產業結構理論也得到迅速發展。20世紀30年代,澳大利亞經濟學家費歇爾(A.G.B. Fisher)首次確立了三次產業分類法,把從自然界直接獲取物質資料的產業稱為第一產業,即廣義的農業;把對取自於自然界的生產物進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產業稱為第二產業,即廣義的製造業 (其中包括礦業);把一、二產業之外的其他所有經濟活動統稱為第三產業。此後,英國經濟學家克拉克(C. G. Clark)在配第和費歇爾的研究基礎上,運用多個國家的經濟統計資料,進一步揭示了勞動力在三次產業之間分布與轉移的規律性,後被稱之為「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同時,德國經濟學家霍夫曼(W.G.Hoffmann)還對工業內部各產業之間關系進行了研究,把工業又進一步細分為消費資料產業、資本資料產業和其他產業,論證了消費資料工業的凈產值與資本資料工業的凈產值的比例,是隨著工業化的過程而不斷下降的。並通過計量分析,得出了消費資料工業的比重逐步減少、而資本資料工業的比重逐步上升的結論,這就是「霍夫曼定理」。到20世紀中葉,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S.S.Kuznets)運用20多個國家的資料,深入考察了國民收入在三次產業間分布結構的演變趨勢。列昂惕夫(W.Leontief)還創造了投入產出法,由此分析了產業之間的關系,對產業關聯理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三)深化階段(1970年至今)
1970年以來,產業經濟學進入到全新的深化發展階段,以哈佛學派為代表創立的主流產業組織理論一方面不斷獲得了發展和完善,另一方面也不斷受到批評和挑戰。因此,產業組織理論的發展分化成了兩條主線:
一條是代表主流學派,沿著SCP範式繼續前進的「新產業組織學」,其代表人物有考林(Cowling)、沃特森(Waterson)、鮑莫爾(Baumol)等人。他們在研究產業組織問題中顯示了以下幾個特徵:在研究方向上,不再強調市場結構,而是突出市場行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運用數學方法以及博弈論建立一系列的理論模型,以此來研究企業行為;對經濟福利問題的分析較為深入,有許多獨到之處。與謝勒的SCP範式相比,新產業組織理論對企業行為給予特別重視,將市場的初始條件及企業行為看作是一種外生變數,而市場結構則被看作內生變數,而且彼此之間不存在反饋線路。這些可視為對傳統的SCP範式的修訂和補充。
另一條路線是以芝加哥學派為首的其他非主流產業組織理論的崛起。代表人物有斯蒂格勒、德姆塞茨(Demsetz)、布羅茲恩(Y.Brozen)等人。其中,斯蒂格勒的貢獻最大,他在《產業組織》(1968年)一書中提出的主要觀點有:(1)探索了企業兼並的動因和根源,認為企業兼並的動因並不在於實現規模經濟,只要沒有顯著的規模不經濟,兼並仍會發生。(2)提出了產業生命周期理論,論述了企業內部分工和社會分工的關系,解釋了產業內的專業分工和垂直一體化現象。(3)討論了廠商的最佳規模。認為最佳規模取決於許多難以觀察和計量的因素,創造性地提出了用「生存者技術」原則來確定最佳廠商規模的觀點:即,凡是長期競爭中得以生存的規模都是最佳規模。(4)深入研究了「進入壁壘」問題。傳統認為的規模經濟、資本需要量、產品差異等進入壁壘因素,在他看來不再構成壁壘,而政府管制是主要的壁壘之一。(5)創立了信息經濟學理論,並運用它來解釋市場組織問題。認為信息也可以產生收益,獲取信息需要付出成本,廠商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市場中人的決策環境是以有限信息為特徵的,因此,沒有必要把完全信息作為實現競爭的必要條件,只要市場中廠商數目眾多,就能達到最佳競爭程度。(6)率先對政府管制問題進行了系統的研究,開創了「規模經濟學」的先河。之後,德姆塞茨 (1973)在其《市場集中研》一書中,實證研究了獲利能力與市場經濟的關系。總結起來,芝加哥學派的理論特點主要是: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用嚴格的經濟理論進行分析,並強調對各種理論的經驗證明(泰勒爾,1988);反對強調「結構—行為—績效」的單向因果關系,而強調三者之間的雙向互動關系;對市場行為持自由放任主義觀點,反對政府對產業組織實施干預。
正當歐美對產業組織理論的研究如火如荼的時候,在太平洋的彼岸——日本,則非常重視政府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由此形成的產業政策是政府對產業組織、產業結構實施干預的集中體現。1945-1955年是日本戰後經濟恢復的時期,通過實施產業復興政策和產業合理化政策,成功地實現了鋼鐵、煤炭、海運、電力、合成纖維等許多工業部門的產業重建和經濟復興之目的。之後,日本進一步通過產業政策的作用,使其經濟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獲得高速增長,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隨著日本經濟奇跡的出現,產業政策日益引起各國理論界的廣泛關注。1970-1972年,聯合國經合組織(OECD)發布14個成員國產業政策研究報告,促進了「產業政策」在全世界的普及。日本學者如小宮隆太郎、筱原三代平、宮澤健一等對產業政策、產業結構等理論進行了系統的總結,並囊括在第一本明確命名為《產業經濟學》的書中,標志著產業經濟學的正式誕生。

『柒』 產業財產學 是怎樣一門學科

產業財產學應該是產業經濟學的一個分支

產業經濟學定義

產業經濟學,是應用經濟學領域的重要分支。現代西方經濟學中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新興應用經濟理論體系。
產業經濟學從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的「產業」出發,探討在以工業化為中心的經濟發展中產業間的關系結構、產業內企業組織結構變化的規律以及研究這些規律的方法。
產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產業內部各企業之間相互作用關系的規律、產業本身的發展規律、產業與產業之間互動聯系的規律以及產業在空間區域中的分布規律等。

產業經濟學研究內容

它以「產業」為研究對象,主要包括產業結構、產業組織、產業發展、產業布局和產業政策等。探討資本主義經濟在以工業化為中心的經濟發展中產業之間的關系結構、產業內的企業組織結構變化的規律、經濟發展中內在的各種均衡問題等。通過研究為國家制定國民經濟發展戰略,為制定的產業政策提供經濟理論依據。

產業經濟學的學科領域

一)產業組織理論
產業組織理論主要是為了解決所謂的「馬歇爾沖突」的難題,即產業內企業的規模經濟效應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活力的沖突。
傳統的產業組織理論體系主要是由張伯倫、梅森、貝恩、謝勒等建立的,即著名的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理論範式(又稱SCP模式)。
SCP模式奠定了產業組織理論體系的基礎,以後各派產業組織理論的發展都是建立在對SCP模式的繼承或批判基礎之上的。
二)產業結構理論
產業結構理論主要研究產業結構的演變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它主要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研究產業間的資源佔有關系、產業結構的層次演化,從而為制定產業結構的規劃與優化的政策提供理論依據。
產業結構理論一般包括:對影響和決定產業結構的因素的研究;對產業結構的演變規律的研究;對產業結構優化的研究;對戰略產業的選擇和產業結構政策的研究;產業結構規劃和產業結構調整等應用性的研究等。
三)產業關聯理論
產業關聯理論又稱產業聯系理論,側重於研究產業之間的中間投入和中間產出之間的關系,這些主要由里昂惕夫的投入產出法解決。
能很好地反映各產業的中間投入和中間需求,這是產業關聯理論區別於產業結構和產業組織的一個主要特徵。
產業關聯理論還可以分析各相關產業的關聯關系(包括前向關聯和後向關聯等),產業的波及效果(包括產業感應度和影響力、生產的最終依賴度以及就業和資本需求量)等。
四)產業布局理論
產業布局是一國或地區經濟發展規劃的基礎,也是其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其實現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前提條件。
產業布局理論主要研究影響產業布局的因素、產業布局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產業布局的基本原則、產業布局的基本原理、產業布局的一般規律、產業布局的指向性以及產業布局政策等。
五)產業發展理論
產業發展理論就是研究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發展規律、發展周期、影響因素、產業轉移、資源配置、發展政策等問題。
對產業發展規律的研究有利於決策部門根據產業發展各個不同階段的發展規律採取不同的產業政策,也有利於企業根據這些規律採取相應的發展戰略。
六)產業政策研究
從縱的方向來看包括產業政策調查(事前經濟分析)、產業政策制定、產業政策實施方法、產業政策效果評估、產業政策效果反饋和產業政策修正等內容;
從橫的方向來看包括產業發展政策、產業組織政策、產業結構政策、產業布局政策和產業技術政策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從其作用特徵來看包括秩序型(或稱制度型)產業政策以及過程型(或稱行為型)產業政策。

『捌』 產業組織理論角度分析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廣告競爭

百事可樂作為世界飲料業兩大巨頭之一,100多年來與可口可樂上演了一場蔚為大觀的兩樂之戰。兩樂之戰的前期,也即上世紀80年代之前,百事可樂一直慘淡經營,由於其競爭手法不夠高明,尤其是廣告的競爭不得力,所以被可口可樂遠遠甩在後頭。然而經歷了與可口可樂無數交鋒之後,百事可樂終於明確了自己的定位,以「新生代的可樂」形象對可口可樂實施了側翼攻擊,從年輕人身上贏得了廣大的市場。本文從百事與可口可樂近百年的廣告戰出發,應用產業經濟學中所學到的知識,對其做出了一定的理論分析,並對所學的模型作了一些擴展應用。

1983年,百事可樂公司聘請羅傑·恩里克擔任總裁,他一上任就把目光盯在了廣告上。對軟飲料而言,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的產品味覺很難分清孰優孰劣,因此,焦點便在塑造商品的性格的廣告上了。

為了確定自己的產品定位,百事公司作了一次市場調查。調查人員發現:當消費者在挑選軟飲料時,他們實際上做出了三項選擇,第一他們拿定主意喝軟飲料,而不是果汁、水或者牛奶;接著他們選擇了可樂,而不是雪碧,七喜或者其他軟飲料。只有在這時,他們才開始從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及其它可樂中挑選。同時,調查結果還表明,消費者認為百事可樂公司是一家年輕的企業,具備新的思想,富有朝氣和創新精神,是一個發展很快、趕超第一的企業,不足之處是魯莽,甚至有點盛氣凌人。而可口可樂得到的積極評價是:美國的化身,可口可樂是「真正的」正牌可樂,具備明顯的保守傳統;不足之處是老成遲鈍、自命不凡,還有點社團組織的味道。

隨即,恩里克查閱了當年BBDO接受百事可樂委託後寫的一份名為「領帶備忘錄」的報告。其要點是:男人之所以花那麼多時間和精力購買領帶,是因為領帶表達了買主的性格。領帶並沒有使買主對領帶的製造商產生好感,但它使他對自己感到滿意。所以,別吹捧你的產品有多好,而應吹捧選擇了你產品的消費者。弄清楚他是誰,然後稱贊這個人。

於是,恩里克決心選擇青少年作為自己的形象,年輕人充滿情趣,令人振奮,富有創新精神,正是百事可樂生機勃勃、大膽挑戰的寫照,他決心重新啟動60年代「百事的一代」這一廣告戰略。

經過與廣告代理公司BBDO的多次接洽,最終將「百事可樂:新一代的選擇」作為廣告主題。圍繞這一主題,BBDO為百事創作了許多極富想像力的電視廣告,如「鯊魚」、「太空船」等等,這些廣告,針對戰後高峰期出生的美國青年要獨樹一幟的消費方式,獨特的消費品鮮明地和老一代劃清界限的叛逆心理,提出「新一代」的消費品味及生活方式。結果使百事可樂的銷售量扶搖直上。

1994年,百事可樂又投入500萬美元聘請了流行樂壇巨星麥克爾·傑克遜拍攝廣告片。此舉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大手筆的廣告運動。而且調查表明,這也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廣告片,這部廣告片開播不到30天,百事可樂的銷售量就開始上升。

從百事可樂的廣告攻勢看,一直保持著咄咄逼人的進攻優勢。同時這一攻勢集中而明確,都圍繞著「新的一代」而展開,從而使廣告的進攻具備極大殺傷力。二戰結束時,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市場銷售額之比是3.4:1,到了1985年,這一比例已變為1.15:1。

『玖』 戰略管理的理論歷史

早期言論
安索夫---最初在其1976年出版的《從戰略規劃到戰略管理》一書中提出了「企業戰略管理」。
他認為:企業的戰略管理是指將企業的日常業務決策同長期計劃決策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經營管理業務。
斯坦納---在他1982年出版的《企業政策與戰略》一書中則認為:
企業戰略管理是確定企業使命,根據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經營要素確定企業目標,保證目標的正確落實並使企業使命最終得以實現的一個動態過程。
戰略管理的分類
1、廣義的戰略管理是指運用戰略對整個企業進行管理,其代表人物是安索夫。
狹義的戰略管理是指對戰略管理的制定、實施、控制和修正進行的管理,其代表人物是斯坦納。居主流地位的是狹義的戰略管理。
2、狹義戰略管理觀下,戰略管理包括以下幾點含義:
戰略管理是決定企業長期問題的一系列重大管理決策和行動,包括企業戰略的制定、實施、評價和控制。
戰略管理是企業制定長期戰略和貫徹這種戰略的活動。
戰略管理是企業處理自身與環境關系過程中實現其願景的管理過程。 在此階段,雖沒有出現完整的戰略理論體系,但已產生了很精彩的戰略思想。美國哈佛大學的邁克爾·波特教授對此作了精闢的概括, 總結 了早期戰略思想階段的三種觀點。
企業戰略思想的第一種觀點。20 世紀初,法約爾對企業內部的管理活動進行整合,將工業企業中的各種活動劃分成六大類:技術活動、商業活動、財務活動、安全活動、會計活動和管理活動,並提出了管理的五項職能: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其中計劃職能是企業管理的首要職能。這可以說是最早出現的企業戰略思想。
企業戰略思想的第二種觀點。1938 年,美國經濟學家切斯特·巴納德在《經理人員的職能》一書中,首次將組織理論從管理理論和戰略理論中分離出來,認為管理和戰略主要是與領導人有關的工作。此外,他還提出管理工作的重點在於創造組織的效率,其它的管理工作則應注重組織的效能,即如何使企業組織與環境相適應。這種關於組織與環境相「匹配」的主張成為現代戰略分析方法的基礎。
企業戰略思想的第三種觀點。19世紀60年代,哈佛大學的安德魯斯對戰略進行了四個方面的界定,將戰略劃分為四個構成要素,即市場機會、公司實力、個人價值觀和渴望、社會責任。其中市場機會和社會責任是外部環境因素,公司實力與個人價值觀和渴望則是企業內部因素。他還主張公司應通過更好地配置自己的資源,形成獨特的能力, 以獲取競爭優勢。 1965 年,安索夫出版了第一本有關戰略的著作《企業戰略》,成為現代企業戰略理論研究的起點。從此以後,很多學者積極地參與企業戰略理論的研究,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多種不同的理論學派。
1.設計學派。這一學派是以安德魯斯教授及其同仁們為代表。設計學派認為,企業戰略的形成必須由企業高層經理負責,而且戰略的形成應當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過程,它既不是一個直覺思維的過程,也不是一個規范分析的過程;戰略應當清晰、簡明,易於理解和貫徹。
2.計劃學派。計劃學派是以安索夫為傑出代表。計劃學派認為,戰略的形成是一個受到控制的、有意識的、規范化的過程。戰略行為是對其環境的適應過程以及由此而導致的企業內部結構化的過程。
3. 定位學派。其傑出代表人物是邁克爾·波特。定位學派認為企業在制定戰略的過程中必須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企業所處行業的結構分析;二是企業在行業內的相對競爭地位分析。
4. 創意學派。創意學派認為戰略形成過程是一個直覺思維、尋找靈感的過程。
5. 認知學派。認知學派認為,戰略的形成是基於處理信息、獲得知識和建立概念的認知過程———其中後者是戰略產生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而在哪一階段取得進展並不重要。
6. 學習學派。學習學派與以往學派的不同之處在於,它認為戰略是通過漸進學習、 自然 選擇形成的,可以在組織上下出現,並且戰略的形成與貫徹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
7.權力學派。權力學派認為,戰略制定不僅要注意行業環境、競爭力量等經濟因素,而且要注意利益團體、權力分享等 政治 因素。
8.文化學派。文化學派認為,企業戰略根植於企業文化及其背後的社會價值觀念,其形成過程是一個將企業組織中各種有益的因素進行整合以發揮作用的過程。
9. 環境學派。環境學派強調的是企業組織在其所處的環境里如何獲得生存和發展,其所起的作用不過起到了一種讓人們關注環境因素。
10.結構學派。結構學派把企業組織看成是一種結構———由一系列行為和特徵組成的有機體;把戰略制定看成是一種整合———由其它各種學派的觀點綜合而成的體系。 在企業戰略理論的發展過程中,10種戰略學派都曾在一定時期內發揮過一定作用。但隨著企業戰略理論和企業經營實踐的發展,企業戰略理論的研究重點逐步轉移到企業競爭方面,特別是20世紀80 年代以來,西方經濟學界和管理學界一直將企業競爭戰略理論置於學術研究的前沿地位,從而有力地推動了企業競爭戰略理論的發展。回顧近20 年來的發展歷程,企業競爭戰略理論涌現出了三大主要戰略學派:行業結構學派、核心能力學派和戰略資源學派。
(一) 行業結構學派。行業結構學派的創立者和代表人物是邁克爾·波特教授。波特的傑出貢獻在於,實現了產業組織理論和企業競爭戰略理論的創新性兼容,並把戰略制定過程和戰略實施過程有機地統一起來。波特認為,構成企業環境的最關鍵部分就是企業投入競爭的一個或幾個行業, 行業結構極大地 影響著競爭規則的確立以及可供企業選擇的競爭戰略。為此,行業結構分析是確立競爭戰略的基石,理解行業結構永遠是戰略制定的起點。為此,波特創造性建立了5種競爭力量分析模型,他認為一個行業的競爭狀態和盈利能力取決於5種基本競爭力量之間的相互作用,即進入威脅、替代威脅、買方討價還價能力、供方討價還價能力和現有競爭對手的競爭,而其中每種競爭力量又受到諸多經濟技術因素的影響。在這種指導思想下,波特提出了贏得競爭優勢的三種最一般的基本競爭戰略:總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專一化戰略。
(二) 核心能力學派。1990 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企業核心能力》一文。其後,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開始投入企業核心能力理論的研究。所謂核心能力,就是所有能力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它可以通過向外輻射,作用於其它各種能力,影響著其它能力的發揮和效果。一般說來,核心能力具有如下特徵:
1. 核心能力可以使企業進入各種相關市場參與競爭;
2.核心能力能夠使企業具有一定程度的競爭優勢;
3.核心能力應當不會輕易地被競爭對手所模仿。
核心能力學派認為, 現代市場競爭與其說是基於產品的競爭,不如說是基於核心能力的競爭。企業的經營能否成功,已經不再取決於企業的產品、市場的結構,而取決於其行為反應能力,即對市場趨勢的預測和對變化中的顧客需求的快速反應,因此,企業戰略的目標就在於識別和開發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核心能力。另外,企業要獲得和保持持續的競爭優勢,就必須在核心能力、核心產品和最終產品三個層面上參與競爭。在核心能力層面上,企業的目標應是在產品性能的特殊設計與開發方面建立起領導地位,以保證企業在產品製造和銷售方面的獨特優勢。
(三) 戰略資源學派。戰略資源學派認為,企業戰略的主要內容是如何培育企業獨特的戰略資源,以及最大限度地優化配置這種戰略資源的能力。在企業競爭實踐中,每個企業的資源和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同一行業中的企業也不一定擁有相同的資源和能力。這樣,企業戰略資源和運用這種戰略資源的能力方面的差異,就成為企業競爭優勢的源泉。因此,企業競爭戰略的選擇必須最大限度地有利於培植和發展企業的戰略資源,而戰略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培植和發展企業對自身擁有的戰略資源的獨特的運用能力,即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的形成需要企業不斷地積累戰略制定所需的各種資源,需要企業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不斷超越。只有在核心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後,企業才能通過一系列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獨特的、不易被人模仿、替代和佔有的戰略資源,才能獲得和保持持續的競爭優勢。
盡管波特的行業結構分析以及稍後出現的核心能力和資源觀在企業戰略研究的側重點上各有不同,但鑒於它們把市場以買方市場為主要經濟特徵,環境呈現復雜多樣性的變化作為戰略研究的時代背景,而將市場競爭作為戰略研究的主要內容,以謀求建立和維持企業的競爭優勢作為戰略目標,我們可以將它們統稱為競爭戰略。 隨著21 世紀的到來,全球眾多企業面臨的競爭環境更加易於變化和難以預測。面對競爭環境的快速變化、產業全球化競爭的加劇、競爭者富於侵略性的競爭行為以及競爭者對一系列競爭行為進行反應所帶來的挑戰,傳統戰略管理的理論方法無法滿足現實商業生活中企業戰略管理決策的需要。於是,一些管理學者提出了新的戰略理論,「動態能力論」和「競爭動力學方法」。
(一) 動態能力論。該理論的提出主要基於以下的認識:過去的戰略理論是由從企業戰略的層次上對企業如何保持競爭優勢的分析構成的,而對企業怎樣和為什麼要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建立競爭優勢卻論述不多。動態能力論則主要是針對基於創新的競爭、價格/ 行為競爭、增加回報以及打破現有的競爭格局等領域的競爭進行的。它強調了在過去的戰略理論中未能受到重視的兩個方面:第一,「動態」的概念是指企業重塑競爭力以使其與變化的經營環境保持一致的能力,當市場的時間效應和速度成為關鍵、技術變化的速度加快、未來競爭和市場的實質難以確定時,就需要企業有特定的、對創新的反應。第二,「能力」這一概念強調的是戰略管理在適當地使用、整合和再造企業內外部的資源和能力以滿足環境變化需要。
(二) 競爭動力學方法。競爭動力學方法是在競爭力模式理論、企業能力理論和企業資源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對企業內、外部影響企業經營績效的主要因素———企業之間的相互作用,參與競爭的企業質量、企業的競爭速度和靈活性分析,來回答在動態的競爭環境條件下,企業應怎樣制定和實施戰略管理決策,才能獲得超過平均水平的收益和維持的競爭優勢。
競爭動力學的研究和分析在國外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且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成果被普遍地應用在戰略管理的實踐中。首先,它研究處於競爭狀態的企業之間的競爭作用,這種競爭作用產生的原因,以及競爭作用發生的可能性;第二,它研究和分析影響企業競爭或對競爭進行反應的能力要素;第三,它還對不同條件下的競爭結果進行了分析和對比。
(三) 動態競爭的主要特點。
1. 動態競爭是高強度和高速度的競爭,每個競爭對手都在不斷地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和削弱對手的競爭優勢, 競爭對手之間的戰略互動(Strategic Interactions) 明顯加快。
2. 任何一個搶先戰略都有可能被競爭對手的反擊行動所擊敗。
3.任何競爭優勢都是暫時的,而不是長期可以保持的。
4. 競爭戰略的有效性不僅取決於時間領先,更主要的是及時地建立新優勢。
5. 在靜態競爭條件下競爭戰略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保持和發揮競爭優勢,主要對成本與質量、時間和專有技術、建立進入障礙、規模優勢等四個領域的競爭有直接貢獻,但在動態競爭條件下,上述四個領域所建立起來的優勢都是可以被打破的。
成熟的戰略管理理論認為,戰略管理是由環境分析、戰略制定、戰略實施、戰略控制等四個不同階段組成的動態過程,這一過程是不斷重復、不斷更新的。理論上通常都是按上述的順序對企業的戰略管理進行分步研究。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這幾個步驟往往是同時發生的,或是按著不同於上述步驟進行的。這要求企業的管理者們必須創造性的設計、應用戰略管理系統,並且,這一系統應該有足夠的彈性以適應企業所面臨的時刻變化著的外部環境。這一動態過程理論上稱之為戰略管理過程。以戰略管理過程理論為依據,進行的動態企業戰略管埋研究,在國內外開始的時間並不是很長,正處於發展階段。我國企業應當高度重視戰略管理理論研究,指導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閱讀全文

與產業組織理論發展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