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黃淮海小麥主要產區又可分為哪幾個小麥產業帶
黃淮海地區為我國優勢小麥產區,在這一產區中,又可根據不同生態條件劃分為3個不同品質類型的小麥產業帶。一是強筋優質專用小麥產業帶。它以河北省中北部(包括京津地區)冬麥區為主。該產業帶大致在北緯38°~40°之間。該地區常年降水500~600毫米,其中小麥生育期間降水150~200毫米,抽穗一成熟期降水50毫米左右,尤其小麥生育後期乾旱少雨,有利於子粒蛋白質積累和強筋力麵筋的形成。二是強筋、中筋優質專用小麥產業帶,它以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和山東省為主要地區。該產業帶大致在北緯34.5°~38°之間。該地區常年降水500~800毫米,其中小麥全生育期降水200~250毫米,抽穗一成熟期降水50~70毫米。該地區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區可發展優質強筋小麥,其他地區發展優質中筋小麥。三是弱筋優質專用小麥產業帶。以河南省南部和安徽省、江蘇省的淮河流域為主要地區。該產業帶大致在北緯32°~34.5°之間。該地區常年降水600~1000毫米。其中小麥生育期降水250~400毫米,抽穗—成熟期降水70~150毫米。尤其在淮河流域小麥生育後期降水較多,不利於子粒高蛋白質和強筋力麵筋的形成,而有利於生產弱筋優質專用小麥。該地區兼顧弱筋和中筋小麥。
2. 小麥當前形勢
受宏觀調控及季節性消費淡季等因素影響,麵粉需求持續疲軟,麵粉加工企業出貨緩慢,加工利潤空間較低,部分企業資金周轉出現困難,降價銷售以求快速出貨。當前麵粉加工企業多以使用陳麥為主,僅少數企業加工新麥,大多延用隨需隨買的進貨方式,因原糧采購成本依舊較高,部分麵粉加工企業多以限量生產為主,麵粉產出量相對較少,整體來看麵粉行業采購小麥積極性不高,小麥購銷較為清淡。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受玉米價格高企及飼料需求等因素推動,飼料小麥開始活躍在養殖行業中,深受飼料加工企業歡迎。筆者認為,飼料小麥需求的開啟將為目前清淡的小麥市場注入活力,升溫小麥後市行情;平穩的市場背後多種影響因素交織,這將為後市小麥行情的啟動積蓄能量。
1、養殖業消費需求及玉米價格高企拉動飼料小麥消耗量
目前能繁母豬存欄連續3個月增長,豬糧比價已突破8:1,遠遠高出盈虧平衡點。這將直接刺激國內生豬養殖需求,且隨著生豬扶持政策正式出台,規模豬場必將加大補欄力度,後期生豬存欄尤其是能繁母豬存欄有望繼續加速,養殖戶補欄熱情將延續,加之中秋市場臨近,催肥工作的展開也將為後期豬料消費提供支撐,豬料消費呈現穩定增長態勢。另外,水產養殖也逐步進入旺季,後期飼料消費量將持續放大。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估2011/2012年度國內玉米產量將達到1.82億噸,相比2010、2009年產量分別提高500萬噸和1900萬噸。與此同時,消費預估也大幅提升,2011/2012年度消費量為1.82億噸,飼料消費較上年度增加500萬噸,工業消費增加100萬噸,總消費量較2010年增加600萬噸。目前玉米與小麥價差繼續呈現拉大態勢,小麥替代玉米作為飼料成為飼料加工企業的首選,大量小麥替代玉米作為飼料並沒有將玉米價格降下來,華北山東價格仍然繼續保持上漲,截至7月底,山東企業玉米收購價上漲明顯,最高已逼近2500元/噸;大連港國標三等玉米港口平艙價2310-2320元/噸;廣東港口玉米價格持續上漲,一等東北玉米主流成交價2410-2420元/噸;玉米價格的高位堅挺將進一步刺激小麥替代玉米的用量。
自4月份開始,小麥替代玉米價格優勢顯現,替代量逐步加大;5月份以後按小麥替代量30%的粗略估算,截至新季玉米上市時,今年小麥對玉米替代量至少在1200萬噸;後期隨著飼料需求的持續增加,玉米的需求將很大部分被小麥替代,這將減少後期小麥市場的供給量,推升小麥價格,目前小麥與玉米地價差已達到150-200元/噸,部分地區甚至達到300元/噸以上。
2、臨儲收購傳聞或將打破收購僵局,提升新麥收購市場行情
近期市場傳聞,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國家糧食局、農業發展銀行總行、中儲糧總公司等組成的夏糧收購調研組,目前正在醞釀推出新的小麥收購政策,以打破小麥托市收購難以啟動的僵局,而新政的核心內容可能是小幅提高小麥收購價。來自中儲糧的管理人士稱,在當前新麥市場收購價普遍高於國家托市收購價的情況下,相關決策部門或將在近期推出小麥臨儲收購政策,在河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小麥主產省執行收購。今年夏糧收購因托市收購未能啟動,收購主體缺失,新麥收購市場遭遇寒流。截至7月20日,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四川、陝西、新疆10個小麥主產省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2011年新產小麥2857.9萬噸;而去年截止到7月15日,2010年最低收購價小麥已累計收購2265萬噸,至7月底主產省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2010年小麥已達4468.8萬噸。今年新麥收購市場不僅托市收購預案未能啟動,且收購進程大幅落後於去年同期。後期國家若啟動小麥臨時收儲政策,屆時收購主體入市收購勢必將活躍新麥收購市場,因資金瓶頸及收購主體缺失等因素導致的收購僵局將逐步回暖,或將推升小麥市場收購價格。
3、後期新麥收購成本釋放將直接抬升小麥市場價格底部
今年新麥收購截至目前為止,雖未出現如去年那種「搶購」及「一日三價」場面,但今年新麥收購開秤價整體高於去年。以江蘇地區為例,今年紅麥開秤價較去年開秤價普遍高0.03-0.05元/斤,目前收購價基本與去年持平,保持在0.99-1.01元/斤。目前新麥收購的平均成本要高於去年,與此同時,江蘇內河船運費及沿海運輸費用受航道、航運成本等因素影響,較去年同期上漲,小麥收購過程中的流通成本增加。其中泰興、靖江、張家港、江陰至安寧港小麥運價25元/噸;姜堰、海安、如皋、如東、東台小麥運價35-40元/噸;洪澤、高郵、大豐、鹽城、盱眙小麥運價50-55元/噸,較去年同期上漲8-10元/噸。安寧港至廣東1000噸船運費120元/噸,2000噸船運費102-105元/噸,3000-5000噸船運費86-88元/噸;安寧港至福建1000噸船運費83元/噸,較去年同期上漲10-15元/噸。最近發布的《2011年上半年物流運行情況分析》顯示,我國物流費用呈上升態勢,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分析認為,「社會經濟活動有兩個流,一個是錢流,貨幣不斷由買者手中流到賣者手中;和錢流相對應的是物流,即商品從生產者轉到消費者手中,這個過程包括倉儲、運輸、配送。由於物流這個過程是商品到達消費者手中以前發生的,所以物流的費用要進到商品價格里來,必然要推高商品價格。」
截至目前央行6次上調准備金率、3次加息直接推高糧食收儲企業的資金佔用成本,另外加上勞務人員工資的上漲以及倉儲保管費用,這將整體提高今年新麥的收購成本,新麥經過3個月後熟期將在9月份大量上市,屆時其收購成本將釋放出來,抬升小麥市場價格底部。
4、後期下游麵粉消費趨暖及拍賣有效糧源減少將推升麥價
目前正處於麵粉消費淡季,麵粉價格穩中略有下跌,整體波動不大。後期隨著天氣逐步轉涼、大中院校9月初陸續開學以及節假日效應帶動,麵粉消費將趨於回暖,小麥加工需求將一改頹勢,迎來消費旺季。另一方面,目前國內每周舉行的小麥競價拍賣仍是麵粉加工企業獲取糧源的主渠道,但近期國內小麥拍賣持續低迷。截至7月底,今年國內舉辦國家臨儲小麥競價交易共計28次,累計投放13047.07萬噸,總成交量1228.33萬噸,總成交率9.41%,成交率總體逐步走低,近期更是連續創下年內新低。
臨儲小麥拍賣持續低迷一方面是拍賣糧源投放區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河南、安徽及山東三地,國內小麥庫存分布不均衡;另一方面,拍賣小麥質量存在問題,2010年產小麥受異常天氣影響,質量整體較差(部分高水分糧品質發生變化)。與此同時,截至目前托市收購尚未啟動,這將減少後期加工企業通過國內小麥拍賣渠道獲取有效糧源的數量,加大其采購市場性糧源力度,減弱國家調控市場糧源的能力。
鑒於以上幾方面分析,筆者認為平穩麥市已悄然積蓄上漲動能,後市將迎來一波上漲行情。但與此同時,今年「穩物價」是國內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通脹壓力不減,政府對「價格」較為敏感,國內麥市仍屬於「政策市,因此需密切關注國內政策調控動態,理性看待國內小麥市場,既不能過分看高國內麥市,也不能對政策調控過分恐慌,對後市過於悲觀。未來很長時間內國內麥市將處於「政策市」與「市場化」交織的氛圍中,行情走勢會出現起伏,但整體上漲趨勢不變。
3. 小麥的分布情況
主要種植於華北地區。中國南方則較少種植小麥,因其濕熱的氣候不利於小麥灌漿,不僅產量低,還極易造成小麥赤霉病害。
大約1萬年前,農業的發明為近東地區文明的出現打下了基礎。但是一直以來,考古學家對農業是如何出現的意見不一。一些人認為它出現在地中海附近的一個單一地點,然後從那裡向外擴散;也有人相信它有多重的獨立起源。多虧來自伊朗一個早期農業地點的考古發現,使得後一觀點獲得了新的證據支持。
無論農業出現了1次還是100次,科學家認為,它首次出現在肥沃月灣(從地中海延伸到伊朗的廣闊地區)。在過去的數十年中,大多數研究都主要關注肥沃月灣的西部延展區——包括以色列、巴勒斯坦、敘利亞、約旦和土耳其等國家。
在那些地區進行的發掘工作表明,早在1.3萬年前,當地的採集狩獵人就開始收集和種植野生的小麥、大麥和扁豆等谷類和豆類植物的種子。這種耕種文化出現數千年後,這些野生植物基因突變成新的人工種植物種,這樣一來更便於管理和收獲,也使得農耕更多產和有效。
從札格洛斯山脈到肥沃月灣西部的地理距離,也暗示作物栽培文明的獨立起源。發現於Chogha Golan地區的具有9800年歷史的種植小麥也有可能是從更遠的西方引進過來的。
小麥原產地在西亞的新月沃地。中國最早發現小麥遺址是在河姆渡流域附近。新疆的孔雀河流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樓蘭;在樓蘭的小河墓地也發現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麥。四千年前的塔里木河 和孔雀河下游一帶的沙漠綠洲中,有著較充沛的水資源和高達40%的植被覆蓋率。那時水中有游盪的魚兒,林中有飛奔的動物,翠綠的草地可以放牧,土地適於耕種。在小環境里有著相當不錯的生存土壤。但是唯一的問題也是最關鍵的問題,便是沙漠綠洲生態的脆弱性,一點點改變就會給生命造成意想不到的災難。
南方原先很少種麥,漢以後才逐漸向南推廣。《晉書·五行志》說:「元帝大興二年(公元319年),吳郡(今江蘇)、吳興(今浙江湖州)、東陽(今浙江東陽)無麥禾(這里的禾是指稻說的),大飢。」可見四世紀初,麥在江浙一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在此以後,又陸續得到推廣,主要是出於農民自己的傳播,有時王朝政府或地方官也曾督促推廣。南宋初年,北方人大批地遷移到長江中下游和福建、廣東等省。北方人習慣於吃麥,麥的需要量突然增加,因而麥價大漲,刺激了麥的生產。因此,麥的栽培迅速 擴大開來。南宋庄季裕在他寫的《雞肋編》(十二世紀前期)中說:「此時一眼看去,連片的麥田,已經不亞於淮北。」這就是說,已經不亞於北方了。麥和稻的生長季節不同,只要安排得好,就可以在秋季收稻以後種麥,夏季收麥以後插秧,同一塊田一年可以兩熟。麥的推廣並不妨礙稻的栽培面積。北宋朱長文的《吳郡圖經續記》(1084年)就說:「吳中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割麥後種稻,一年兩熟,稻有早晚。」後來南宋陳旉(fū膚)《農書》(1149年)和王禎《農書》(1313年)所說的也是稻麥兩熟制。而且根據王禎《農書》的記載,南方對於種麥,已有相當技術水平,單位面積產量也比較高,並不比北方差。
小麥不但向南方推廣,同時北方也在發展。元以前就有這樣的農諺:「收麥如救火」。在生產工具方面唐代已使用麥釤(shàn扇,一種長形的鐮刀),到元朝初年又有了新的改進,創造了用麥籠、麥釤、麥綽(一種竹篾編成的抄麥器,形狀象簸箕而稍大,它的一邊裝有釤刃,當揮刃割麥穗時,麥穗自然落到綽里)結合成為一整套的快速收麥器。它的使用方法是這樣的:麥籠安裝在下面有四個小輪的木架子上,用繩系在腰部拖著走。割麥人用釤割麥穗,麥穗跟著落向綽里去,隨手把綽里的麥往後倒到籠里,籠裝滿了以後就拉到打麥場上。據王禎《農書》的記載:「一天可以收割十畝,比南方用鐮刀割,要快十倍。」如果不是種麥很多,是不會創造出這種快速收麥器的。
據明宋應星《天工開物》的估計來推算,當時小麥約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5%多一點。這雖是一個粗略的估算,但已明白地可以看出,小麥在明代糧食作物中僅次於稻而居第二位。
人們常說的「麥」就是小麥,當然了還有其他麥類,比如說大麥、燕麥。古代歐洲人吃麥主要還是吃大麥,直到16世紀後被小麥代替。大麥在世界上主要做啤酒,這種世界級別飲料。世界大麥80%產量被化為啤酒,灌進人們肚子里。1斤大麥大概可以做4~5斤啤酒。啤酒的獨特苦味也是加入啤酒花所造成的。
中國從1996年起就對小麥進口實行配額管理。從2002年4月份開始,玉米、小麥和大米實行出口零稅率政策,提高了我國糧食品種的出口競爭力。小麥進出口增加,則與品種有關系,以較低價格向韓國等周邊國家出口飼料用麥陳麥(主要是春小麥),從美國等國家進口優質硬粒小麥。根據中美達成的協議,中國加入WTO,中國將在五年內將農產品關稅減至14.5%-15%,開放小麥等農產品進口,實施「關稅比例配額制」。到2006年,小麥配額應從200萬噸增加到930萬噸,私營部門最初應為10%。中國政府力主在世界貿易談判中保留關稅配額。
小麥是中國最重要的口糧之一,小麥產業發展直接關繫到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國內資源環境、糧食供求格局和國際貿易形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
中國人口眾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都將糧食安全問題擺在首位,明確提出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方針是:「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戰略目標是: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在四化同步和對外開放的新形勢下,為細化和落實中央提出的糧食安全新戰略方針和目標,筆者對國內小麥產業發展進行了系統深入思考,認為小麥產業發展面臨的6大突出問題需要關注和應對。 耕作與整地
耕作整地可使耕層松軟,土碎地平,干濕適宜,促進小麥苗全苗壯,保證地下部與地上部協調生長,所以是創造高產土壤條件的重要環節。具體方法,因水田、旱地以及不同前作而不同。
1.稻麥復種的麥田整地由於稻田長期浸水,土壤板結,通透性較差,所以要通過水旱輪作,干濕交替,促進土壤熟化。整地特點是,前作收獲較早時,應抓住宜耕期盡早翻耕,以利用初秋的高溫晴朗天氣,充分炕土曬垡播種前再行淺耕細耙,達到深軟細乎,上虛下實;前作為晚稻或雜交稻制種田,由於收播間距很短,應在水稻散籽時即開溝排水,力爭薄片曬垡,短期炕田;在不貽誤小麥適時播種的前提下,也可淺旋整地,為小麥創造良好的苗床和生長基地。
2.旱地小麥的整地要立足於逐年加深耕層,結合增施有機肥料,提高保蓄水肥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復種形式進行整地。即前作收獲較早者,如春玉米、高粱、煙草等,收獲應首先淺耕滅茬,然後深翻炕土,使殘茬腐爛並接納秋雨,雨後淺耙,減少蒸發;另一類如甘薯,棉花等,收獲時間緊迫,如果用常規之法,勢必貽誤播期,這是西南區小麥低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一方面推行在前作後期行間鬆土保墒,種麥時再耕細整平;另一方面提倡挖薯,平地、施肥、播種等連續作業,保證小麥適時播種。
少耕、免耕與半旱式栽培
1.少耕與免耕所謂少耕、免耕,是與傳統的整地而言,減少整地次數,降低整地強度,而對於田濕土粘,耕作困難,又易破壞土壤結構的麥田,免去不必要的甚至有害的耕作,所以這是對小麥整地技術的一個發展和完善。據對稻茬麥免耕研,其增產機理可以歸納如下。
(1)保持良好士壤結構與水分免耕未打亂土層,保持了水稻土原有孔隙,避免濕耕造成的粘閉現象。免耕與翻耕相比,耕層土壤容重分別為1.15~1.20及1.34~1.40,水、氣比較協調。
(2)利於提高播種質量在保證適時播種的前提下,由於田面平整,利於挖窩或開溝點播,貫徹種植規范,避免了粗耕爛種所造成的深籽、叢籽、露籽,達到苗齊,苗勻、苗壯。
(3)根系發達,抗倒力強土壤結構較好,有利於根系發展和吸水。據多點調查,免耕單株次生根數比翻耕平均多16.0%;灌漿期用32p示蹤測定,標記後第8天,脈沖數高出63.01%。
(4)壯苗早發,增產顯著免耕田有較好的土壤生態環境。幼苗出時快,分櫱早,生長優勢明顯。在各個生育時期,免耕的葉面積指數均高,群體光合能力強,單位面積增產5~20%。 定位研究(4年)以來,對後作水稻未發生不利影響,但長期免耕後與土壤肥力、病蟲害的關系如何,尚須繼續進行探索。此外,免耕田雜草較多,後期也易脫肥,所以應有適當的配套措施。
2.半旱式栽培 小麥半旱式栽培是水田自然免耕的重要環節。它是在半旱式水稻收獲後,利用原壟埂稍加修正後播種小麥。下濕、爛泥田廂寬170~200cm,一般為27~40cm,溝寬33~40cm,溝深27~33cm。用溝中稀泥覆蓋稻茬和肥料後,晾曬1~2天後播種,並以干渣糞或細土蓋種。小麥生育期間,溝內保持一定水位(前期距廂面12~15cm,後期18cm),以使壟面不幹,既有利於小麥生長,又能保證水稻及時栽插,是冬水田利用改良的一條有效途徑。 半旱式小麥生產水平,一般可達旱作條件下70~80%以上,個別土壤類型還高於旱作水平,因而在西南三省已推廣種植較大面積。其增產原因,除一部分與少耕、免耕相同外,突出作用在於改變了土壤的水熱狀況。一方面壟溝把小麥根系深度擴大了10厘米左右,而且壟面通透狀況好,又有毛管上升水,水氣協調;另一方面壟溝使土體表面積增大,白晝較平作溫度高1.2~2.0℃,最大可達4℃,夜間比平作降低0.3~0.7℃,土壤受光面積增加約200~400㎡/畝。在良好的水,熱、氣條件下,促進了微生物的活動和有機質的分解,提高了土壤供肥能力。
由於半旱式栽培供肥能力較強,前期應適當控氮,以免增多無效分櫱,但後期容易脫肥,所以應在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補施氮、磷肥。此外,半旱式栽培的起壟作埂,播種施肥等花工較多,需要提高機械化程度和其他配套技術,進而提高此類中低產田的小麥生產水平。 一、注意選擇高肥水地塊。高產優質小麥品種要求土壤養分必須全面、充足,才能滿足其高產栽培的需要,所以宜選擇地力高、水澆條件好的地塊,要增施有機肥,採用配方施肥技術。
二、注意適期晚播,根據品種特性,確定適宜的基本苗。要防止播量過大,造成後期管理被動。
三、注意防止倒伏,重施起身拔節肥。推廣的優質小麥品種,有的不抗倒伏,特別對於群體過大的麥田,在返青至拔節前須進行一次化控處理,可噴施多效唑或麥業豐。要重施起身拔節肥,控制多餘下落穗的形成,促進穗大粒多。
四、注意澆好灌漿水,麥黃水,噴施葉面肥,防止早衰。澆好灌漿水,對於增粒重、預防乾熱風有重要作用。天氣乾旱,運用麥黃水,有利於下茬套種,防止早衰。在5月上中旬,結合防治病蟲害,噴2~3次葉面肥,如0.2%~0.3%磷酸二氫鉀,能減輕乾熱風危害,增產效果明顯。
五、注意防治病蟲害。一般說優質小麥更易遭受病蟲害,如小麥紋枯病、白粉病,蚜蟲比常規品種發生早且重。應根據預測預報,及早防治。
六、在小麥【剛破口、抽穗揚花前】約達60-70%(如下圖)的時候噴施一次小麥寶,激活小麥內生物酶活性,促進雌、雄性器官發育協調,增強功能葉光合作用,明顯減少空秕率,提高結實率及千粒重,從而達到增產的效果。 深淺輪耕,以土蓄水。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層,增加透水性,加大蓄水量,並能促進根系下扎和擴大根系吸收范圍,提高水肥利用率。但深耕一定要因地因時制宜,一般在整地早、降水多、墒情足的年份宜深耕,耕深22—25厘米,耕後接著耙實、耬平;耕後少雨乾旱,往往會因土壤不實而嚴重失墒。實踐證明,旱地小麥在3—4年時間里,遇足墒深耕一年,以後淺耕2—3年,既能達到深耕改土的目的,又增加了沉土保墒的機會,是旱麥增產的重要措施。
增施肥料,以肥調水。旱地麥田要盡量多施有機肥,配方施足無機肥,尤其要施足磷肥,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蓄水保肥能力和水分的利用率。一般地塊,每畝可施有機肥2500—3000千克,碳銨和過磷酸鈣各50千克,並酌情配施適量鉀肥和微肥;如果地力差,可在三四年內連續畝施標准氮肥40—60千克,磷肥50—100千克。旱地高產麥田,可採取「一炮轟」的施肥方法,即將全部肥料結合整地一次性施入土壤作基肥,其中氮肥要適當深施,磷肥淺施,以利培育冬前壯苗。
採用鎮壓,減少水分蒸發。在小麥單棱期進行鎮壓可增加單株次生根數,提高植株的吸水能力,破壞地表毛細管,減少水分蒸發。 (1)及時清理深溝大渠 開挖完善田間一套溝,排明水降暗漬,千方百計減少耕作層滯水是防止小麥濕害的主攻目標。對長期失修的深溝大渠要進行淤泥的疏通,抬田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冬春雨水頻繁或暴雨過多,利於排漬,做到田水進溝暢通無阻。與此同時搞好三溝配套,旱地麥或水田麥都必須開好廂溝、圍溝、腰溝,做到溝溝相連,條條貫通,雨停田干,明不受漬,暗不受害,提倡水澆麥大面積連片種植。
(2)增施肥料 對濕害較重的麥田,做到早施巧施接力肥,重施拔節孕穗肥,以肥促苗升級。冬季多增施熱性有機肥,如渣草肥、豬糞、牛糞、草木灰、溝雜馬、人糞尿等。化肥多施磷鉀肥,利於根系發育、壯稈,減少受害。
(3)摟鋤鬆土散濕提溫。增強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發育,增加分櫱,培育壯苗。摟鋤能促進麥苗生長,加快苗情轉化,使小麥增穗、增粒而增產。
(4)護葉防病。銹病、赤霉病、白粉病發生後及時噴葯防治,此外可噴施802助壯素、植物抗逆增產劑、迦姆豐收液肥、惠滿豐、促豐寶、萬家寶等。也可噴灑植物動力200310ml對清水10L,隔7~10天1次,連續噴2次。提倡施用多得稀土純營養劑,每50g對清水20~30L噴施,效果好。
防治銹病
農業防治:a.因地制宜種植抗病品種,注意品種合理搭配和輪換,這是防治小麥銹病的基本措施,小麥銹病致病流行小種變化較快,同一時期的不同地區流行小種不同,因此要不斷培育抗新流行小種的品種。b.調節播種期。如在隴南、隴東、川北、關中、華北等廣大冬麥地區,不宜過早播種。播種越早,秋苗條銹病發生越早、越重,為當地提供了越冬菌源。因此,在保墒的前提下,應盡可能的不要早播。c.及時翻耕滅茬和中耕,消滅自生麥苗,減少菌源。d.搞好大區抗病品種合理布局,切斷菌源傳播路線。南方麥區雨水多,麥田濕度大,有利於銹病發展,加強開溝排水,可以減輕為害。e.合理、均勻施肥。控制氮肥用量,適當增施磷、鉀肥,以防止貪青晚熟,加重銹病為害。尤其在土壤缺乏磷、鉀肥的地區,增施這兩種化肥,可以減輕銹病為害。f.加強測報,及時噴葯控病。
化學防治:a.葯劑拌種,減少病原菌。對秋苗常年發病較重的地塊,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60~100克或12.5%速保利可濕性粉劑每50千克種子用約60克拌種。務必干拌,充分攪拌均勻,嚴格控制葯量,濃度稍大會影響出苗。b.大田防治,在秋季和早春,田間發現銹病中心,應及時噴葯控制。如果病葉率達到5%、嚴重度在10%以下,每畝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50克或20%粉銹寧乳油每畝40毫升,或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每畝30克,或12.5%速保利可濕性粉劑每畝用葯15~30克,對水50~70千克噴霧,或對水10~15千克進行低容量噴霧。在病害流行年如果病葉率達25%以上,嚴重度超過10%,就要加大用葯量,視病情嚴重程度,用以上葯量的2~3倍濃度噴霧。常用葯劑有:粉銹寧、速保利、廣枯靈、3%廣枯靈水劑。
注意事項:在銹病發生初期用葯防治效果最好,若發生大流行情況下,除及時防治發病嚴重的麥田外,要對周邊發病輕和不發病的麥田施葯劑防治,以控制病害進一步蔓延,減輕損失。
防治害蟲
農業防治:a.種植抗病品種,特別是具慢(耐)白粉性品種。在常發重病地區,對品種的抗性要求要高一些,在一般發病區可低一些;b.根據品種特性和麥田肥力水平合理密植;c.採用正確的栽培措施可減輕發病。例如,施肥要合理,注意氮、磷、鉀肥配合,適當增施磷、鉀肥。南方麥區注意開溝排水,北方麥區適時澆水,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能力。此外,在自生麥苗能越夏的地區,應在小麥秋播前盡量清除田間和場院等處的自生麥苗,以減少秋苗期的菌源。
化學防治:在種植的品種不抗病或抗病能力弱的情況下,葯劑防治是最重要的防治措施。葯劑防治的重點是長勢好、產量高、發病較重的地區和麥田。常用葯劑:a.三唑酮(粉銹寧),每畝用有效成分8克,在小麥孕穗-抽穗階段噴灑1次,一般可控制此病的為害,並可兼治小麥銹病。在秋苗發病較多的地區,用三唑酮拌種可有效地控制秋苗期的病情,減少越冬菌量,並能兼治各種黑穗病和秋苗期銹病。 拌種的用葯量是種子重量的0.03%(有效成分);b.保豐寧、植保寧、復方粉銹寧等,防治效果也較好,用量用法與三唑酮相同;c.三唑醇(羥銹寧),其施用方法與三唑酮相同,用葯量減少一半;d.硫制劑,如波美0.5~0.8度石硫合劑、膠體硫200倍液、50%硫磺懸浮劑每畝0.5千克,這些葯一般需噴2次以上,每次間隔7天左右,開始噴葯的時間也應提早一些。
注意事項:在白粉病發生初期用葯防治效果最好,若整株葉、莖、穗大部分都發病的情況下,噴葯基本無效果,主要依靠品種本身的抗病性控制病害,但需控制該病的擴散危害。
腥黑穗病、全蝕病和白粉病防治
通常採用葯劑拌種不僅可防治麥類黑穗病,還可有效地控制冬前小麥銹病、全蝕病、白粉病的發生和危害,減少越冬菌量。
(1)散黑穗病、腥黑穗病、根腐病、紋枯病、全蝕病等發生區,可用40%五氯硝基苯按麥種重量的0.5%的葯量干拌(即每畝40克,拌小麥8公斤左右),防治小麥腥黑穗病;也可選擇6%戊唑醇(立克秀)懸浮劑一袋(10毫升),加水0.8-1斤,拌種50-70斤,或2.5%氟咯菌腈(適樂時)懸浮劑按推薦劑量進行小麥種子拌種,同時可兼治秋苗銹病和白粉病;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0.2%拌種或20%三唑酮乳油1斤加水5斤,拌麥種500斤,可防治白粉病、葉銹病。
(2)小麥全蝕病嚴重發生區,可選用12.5%硅噻菌胺(全蝕凈)懸浮劑進行種子處理,對小麥全蝕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一般用全蝕凈一袋(20毫升),先兌水300-500毫升,可拌20-25斤種子,拌勻後悶種6-12小時(有利於葯劑發揮並殺死種子所帶病菌),在陰涼處晾乾後播種。
(3)小麥黃矮病和叢矮病發生區,可採用吡蟲啉處理種子,防治傳毒昆蟲,控制小麥黃矮病和叢矮病的發生危害,同時兼治地下害蟲。
(4)多種病害和害蟲混合發生區,要大力推廣應用殺菌劑和殺蟲劑復合的種衣劑或拌種劑進行包衣或種子處理。各地應根據當地主要病蟲種類,選擇適當配方的種衣劑或拌種劑,其用量一般是復配(混合)劑中單劑的有效成分與單獨使用時相同。
4. 小麥是何時被引進中國的
小麥至遲在距今3300年前後的殷商時期已經傳入中國。
在歷史文獻中,先秦·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故不可立」。釋義:周子的哥哥是個白痴,連什麼是豆子,什麼是麥子都分不清,不能立為國君。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戰國,中國北方地區已經開始廣泛種植小麥了,以至於當時的普通人都應該能夠分得清大豆和小麥這兩種農作物。
當然在殷墟的甲骨文中也已經出現了「來」和「麥」這兩個字,「來」指小麥,「麥」被釋為大麥。「來」字是個象形文字,本意應該是專指小麥。
在古代粒食傳統背景下,小麥和水稻、小米一樣也許被煮著吃,很難下咽。因此在北方的產量和播種面積並不大。直到秦漢,將小麥磨成麵粉後蒸食成饅頭,它的面積與產量才大大提高,並最終代替了粟與黍。和西方烘烤的麵包傳統不同,饅頭是中國蒸食傳統的代表,和面條一樣深得人心。
(4)小麥產業發展座談會擴展閱讀:
人類起源、農業起源與文明起源是世界考古的三大主題,經過多年的研究,四大農業起源區對於世界的貢獻基本有了定論,比如西亞貢獻了小麥和大麥,中南美洲貢獻了玉米、馬鈴薯、花生等,非洲貢獻了高粱,而中國作為主要的農業起源地,則貢獻了水稻、粟、黍和大豆。
根據近些年的考古進展,北方旱作農業的起源形成和發展,可以大致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初始階段,考古學家在距今一萬年前後的北京東胡林遺址浮選出少量的炭化粟粒,說明當時已經開始了小米的種植。
而在距今八千的前後的內蒙古興隆溝遺址的遺存中,發現了大量的炭化的粟和黍,類似的植物遺存在河北武安的磁山、河南新鄭的裴李崗、陝西華縣老官台、甘肅秦安大地灣也都被發現。
這個似農非農的階段是第二階段,也是探索中國農業起源的關鍵時期,農業的起源並不是一次革命,而是一個漫長的漸變過程。
而到了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時期,旱作農業基本建立,農耕取代了採集狩獵。北方旱作農業體系形成之後,在距今5000年至3000年之間,逐漸由單品種農作物種植制度向多品種農作物制度轉變,為中華文明起源打下了經濟基礎。
而最終來自西亞的小麥取代傳統的小米成為北方旱作農業的主體農作物,形成了南稻北麥的大格局。
5. 1.啥叫春小麥啥叫冬小麥 2.高鐵的發展制約了汽車消費是東北汽車產業群的優勢嗎
冬天就種下去的就是冬小麥,春天才重的就是春小麥,東北都是中春小麥,南方一般中冬小麥。第二個問題表述上有沒有錯誤啊,其實高鐵不會制約汽車消費呀,汽車主要還是使用方便為主啦。
6. 貧困戶自己種植的小麥算產業嗎
國家第一產業,哈哈
7.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座談會怎麼開
我縣組織全縣服務業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負責人進行座談,了解企業現階段生產經營情況,幫助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問題。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張致才,副縣長李長勝,縣政府調研員杜景坤出席座談會。縣國土、財政、住建、環保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上,各企業負責人就目前企業的生產現狀進行了匯報,針對企業提出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張致才現場協調相關單位與企業對接,幫助企業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