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優化農業產業鏈

優化農業產業鏈

發布時間:2021-03-10 07:16:18

㈠ 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的做法怎麼做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全文內容 一、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 1.統籌調整糧經飼種植結構。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要求,加快構建糧經飼協調發展的三元種植結構。糧食作物要穩定水稻、小麥生產,確保口糧絕對安全,重點發展優質稻米和強筋弱筋小麥,繼續調減非優勢區籽粒玉米,增加優質食用大豆、薯類、雜糧雜豆等。經濟作物要優化品種品質和區域布局,鞏固主產區棉花、油料、糖料生產,促進園藝作物增值增效。飼料作物要擴大種植面積,發展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牧草,大力培育現代飼草料產業體系。加快北方農牧交錯帶結構調整,形成以養帶種、牧林農復合、草果菜結合的種植結構。繼續開展糧改飼、糧改豆補貼試點。 2.發展規模高效養殖業。穩定生豬生產,優化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區域布局,引導產能向環境容量大的地區和玉米主產區轉移。加快品種改良,大力發展牛羊等草食畜牧業。全面振興奶業,重點支持適度規模的家庭牧場,引導擴大生鮮乳消費,嚴格執行復原乳標識制度,培育國產優質品牌。合理確定湖泊水庫等內陸水域養殖規模,推動水產養殖減量增效。推進稻田綜合種養和低窪鹽鹼地養殖。完善江河湖海限捕、禁捕時限和區域,率先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

㈡ 如何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業轉型升級

堅持改革創新,轉變發展理念,創新機制體制和投資方式,強化政策支持,完善現代農業內的支持容保障體系。一方面在穩定農業保障資金總量的基礎上,整合項目資金,包裝大項目,強化基礎,支持關鍵環節項目建設,提高產業發展資金的精準性。另一方面,轉變投資方式,推行「財政資本注入+社會資本融資」模式,做大產業基金,拓寬投融資渠道,引入更多社會資金支持農業發展,確保「十三五」現代農業發展目標如期實現。

㈢ 如何進一步優化現代農業產業布局

一二三產業融合,核心是充分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和多重價值,將農業流出到工商業和城市的就業崗位和附加價值內部化,將加工流通、休閑觀光和消費環節的收益留在本地、留給農民。
促進現代農業三產融合發展,北京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指出要以區域農業產業基礎為依託,通過合理布局,確定因地制宜的產業發展策略;以農產品加工業為引領,以資產為紐帶,以創新為動力,通過產業間相互滲透、交叉重組、前後聯動、要素聚集、機制完善和跨界配置,將農村一二三產業有機整合、緊密相連、一體推進,形成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帶動資源、要素、技術、市場需求在農村的整合集成和優化重組,最終實現產業鏈條和價值鏈條延伸、產業范圍擴大、產業功能拓展和農民就業增收渠道增加的經營方式。著力構建區域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加快形成資源利用高效、生態系統穩定、產地環境良好、產品質量安全的農業發展新格局。
因此,現代農業園區產業體系的構建,首先要分析區域產業特徵及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包括產業結構、生產水平、品種、土地資源,場地條件及勞動力資源等,同時結合區位條件、交通條件、生態條件、文化資源等,在國家及省市農業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結合區域市場需求,構建適合區域發展及需求的產業體系,構建完善的產業鏈,才能推進區域農業產業的現代化進程。

㈣ 農業產業鏈是什麼

標准說法是:農業產品產業鏈

定義:農業產品產業鏈是指農產品從原料、加工、生產到銷售等各個環節的關聯。

簡介:農業產品產業鏈是指農產品從原料、加工、生產到銷售等各個環節的關聯,早在1958年赫希曼的《經濟發展戰略》中就從產業的前向聯系和後向聯系的角度論述了產業鏈的概念,目前,與產業鏈相關的還有價值鏈、生產鏈、供應鏈、商品鏈等不同概念。盡管說法發生了變化,但其內容的實質沒變,只不過從不同的研究角度對產業的聯系進行闡述。

與產業集群相比:產業鏈也強調產業之間的聯系,但產業鏈主要側重於產業間聯系,對於產業以外的機構如商會、協會、中介機構等關注較少,此外,產業鏈沒有空間集聚的概念。產業集群的概念則要比產業鏈的概念豐富得多,它既包括產業間的聯系,還包括產業及其他相關機構間的聯系,而且還強調空間的集聚。

參見網路:http://ke..com/link?url=o1li4jwLsyR0uphTmP3__

㈤ 經營者如何在保證農業與旅遊業緊密結合的同時,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旅遊業是一項綜合性產業,許多地區的農家生態旅遊開發實踐表明:旅遊業是貧困地區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迅猛發展、改變貧窮落後面貌的有效手段。旅遊業是關聯性很強的綜合性產業,涉及吃、住、行、游、購、娛等多個方面。一個景區的成功開發,可以帶動當地餐飲住宿業、交通運輸業、商業、娛樂業等行業的快速發展,有效促進貧困地區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從而使貧困地區農民擺脫對土地與農業的依賴,發揮剩餘勞動力的作用。

在中國,農村地域范圍廣,資源類型多樣,總量巨大,絕大多數農村產業沒能充分利用本地區的資源,產業結構與資源結構不配套,生產率低,浪費嚴重。所以,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已經成為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農家生態旅遊的發展應該要按照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將現有農業資源進行整合、優化、拓展和提升,實行區域化布局、設施化種養、規模化經營、標准化生產、特色化操作、功能化配置、企業化管理、市場化營銷。這樣做既優化了農業資源要素,提高了農業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又拓展了農業發展功能,提升了農業產業發展層次,從而增強了農業產業市場競爭能力,推動現代農業發展。而農業的發展必將推動農家生態旅遊的發展。其實,自從農家生態旅遊開展以來,傳統的種植結構就受到了強烈的沖擊,新的市場需求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因此產業結構得到了合理調整,新的銷售方式也就應運而生。

㈥ 我國農業產業鏈的整合是否比工業有優勢我國農業產業鏈的整合正處於一個什麼階段謝謝!

面臨的問題
近半年來,盡管部分畜產品市場劇烈波動,但是糧食等大宗農產品價格高位趨穩,農產品價格上漲讓農民得到的經濟利益相對較多。有利的經濟因素和惠農政策正在當前農業生產中發揮重要作用,持續幾年的農業良好態勢仍然沒有改變。當前,要特別處理好農業生產者和農產品消費者利益,保護好農民生產積極性,盡快恢復需求缺口較大的畜產品生產能力,加強市場監控,防止糧油及其肉禽蛋價格上漲的連鎖反應擴大化,促進農產品市場的穩定。

一、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積極性相對較高

當前,我國農業正處於生產季節的關鍵期。盡管今年我國農業面臨自然災害可能偏重發生,農業生產的不確定性增多,農產品市場不穩定性增加,農民擴大生產的風險加大。但是,目前多數農產品價格高位運行,農業生產資料供求基本平衡。總體上看,有助於進一步調動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積極性的因素占據主導地位。這將促進糧油生產的穩定,加快實現肉禽蛋生產能力的恢復。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糧油等多數農產品價格恢復性上漲,促進了農業效益的提高。今年第一季度城鄉居民食品消費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6.2%,其中糧食上漲6.7%,而農產品生產價格同比上漲7.3%,穀物上漲8%。農民銷售農產品價格上漲幅度高於居民食品消費價格。近半年來主要農業生產資料供求總體上平衡,價格比去年同期的上漲幅度明顯低於農產品生產價格。第一季度農民家庭經營現金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75.1元,而家庭經營費用現金支出只增加了7.7元,尤其是農業生產支出穩定在去年的水平。這些表明農民能夠從農產品價格上漲中得到更多的實惠。

幾年來,國家實施的各項糧食補貼政策和價格支持政策在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上半年各類補貼政策紛紛到位,並且力度還明顯增加。在調查中,注意到糧食政策在農業資源配置中的導向作用廣泛存在。

在有利的經濟因素和惠農政策作用下,全年糧食播種面積可能穩中有增,糧食生產進一步擴大,糧食可能繼續增產。農作物種植意向調查表明農民已經連續第4年增加糧食播種面積,優質高產糧食品種所佔份額進一步上升。全國夏糧生產氣候條件總體上較好。從已經基本收割完小麥的省份來看,夏糧收成較好。考慮到玉米價格大幅度上漲,稻穀價格水平相對較高,秋糧生產形勢有利因素較多。

如果今年能夠將受災面積占播種面積比重控制在28%以內,保持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基本穩定,實現糧食總產量突破5億噸的目標是可能的。

二、農民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盡管近期農產品波動劇烈,增加了消費者經濟負擔,甚至影響了低收入群體的生活質量。但是,農產品價格明顯上漲總體上有助於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實現農民較快增收。尤其是糧油價格高位平穩運行,肉蛋價格繼續大幅度恢復性上漲,支撐農牧業收入快速增長。農民增收出現了多年難見的好形勢。一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260.5元,實際增長12.1%,為1997年以來同期增幅最高。第一季度農民家庭經營人均農牧業現金收入較上升同期增長57.1元,對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34.3%。

受國民經濟增長較快,就業機會相對較多和農民工資性收入水平提高等積極因素影響,農民非農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第一季度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520元,同比增長16.3%,增速比去年同期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屬於較快的。

考慮到近期食用油價格和肉禽蛋價格等明顯上漲,農民銷售農產品增多等因素,以及受農民就業機會增多和工資率上升等因素積極影響,上半年農民收入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從全年來看,農民增收的有利形勢將繼續維持,估計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將達到4000元左右。

從目前影響農民增收的各種直接因素來看,實現農民收入名義增速高於去年的可能性上升。這種情況下,農民收入能否實現較高速度的實際增長,關鍵在於能否控制整體物價水平,阻止糧油價格上漲所引起的飼料價格上漲和畜產品價格上漲,進一步導致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連鎖反應。20世紀80年代末糧油價格輪番上漲,農民收入名義增長速度很高,但實際增長非常有限。只有穩定物價總體水平,在農產品價格波動中實現合理的比價,才能確保農民得到真正的實惠。

三、部分農產品價格波動明顯

繼去年下半年以來,多數農產品價格出現了明顯上漲,尤其是主要作為飼料原料的玉米以及肉禽蛋上漲幅度相對較大。糧油價格上漲及其所產生的連鎖反應仍在持續。今年第一季度農產品生產價格中玉米上漲了15%,生豬、家禽和禽蛋分別上漲了18%,12.7%和11.8%。第二季度這類農產品價格繼續保持上漲勢頭,5月份一些集貿市場上的豬肉價格比去年同期翻一番。

去年下半年,受國際市場糧食供求關系趨緊影響,國內進口減少,糧食價格出現了恢復性上漲。玉米價格走出波谷。加上受乾旱等不利氣候影響,玉米加工燃料乙醇需求增長較快,玉米供給嚴重滯後消費增長。玉米價格大幅度上漲,增加了畜牧業飼養成本。由於我國肉禽蛋產業化發展的水平不高,產業鏈各環節價格利益反應機制尚未形成,去年又正是我國主要畜產品生產的經濟效益經歷最困難時期。飼養成本的大幅度上升,銷售價格未能作出及時反應,使得農戶養殖效益大幅度下滑,紛紛退出養殖業,削弱了生產能力。肉禽蛋當前貨源緊張,價格居高不下是典型的周期高位波動。

考慮到肉禽蛋生產的周期性,生產能力恢復需要一段時間,肉禽蛋價格的穩定目前主要依靠政府監管。但是,隨著夏季的來臨,肉禽蛋需求相對不旺,尤其是禽蛋生產能力由於恢復相對較快,估計禽蛋市場價格的穩定性將逐步顯現。入冬後,生豬市場價格也會逐漸趨於穩定。

當前,我國農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農業生產的不確定性。近期農產品價格劇烈波動是農業生產能力不穩定的表現。短期內,多數農產品的價位趨高,有助於農業生產能力的擴大,改善農產品供求關系,促進農產品市場穩定。但是,從長期來看,農產品市場劇烈波動,不但影響到中低收入消費者的生活質量,而且對小農經濟沖擊也較大。

主要對策建議

當前,我國一些關繫到國計民生的重要農產品處於緊平衡,這些農產品市場價格極易受到外界環境條件的變化而發生異常性波動。為此,必須平衡好生產者和消費者利益,實現農業比較效益,穩定增加農產品供給,允許農產品市場合理波動,加強市場監控,確保農產品市場的穩定。

要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確保今年農業豐收對於實現國家宏觀調控目標,為黨和國家的重大政治活動營造穩定環境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針對可能導致農業減產的不利因素,農業主管部門要做好事前預防和應急管理工作。影響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的最大威脅是氣象災害和病蟲害的發生,以及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波動。

要繼續發揮支農惠農政策的導向和激勵作用。抓住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有利時機,優化支農結構,著力改善農業設施。考慮到糧食市場價位相對較高,最低收購價格政策發揮的作用有限等情況,重點應想方設法擴大農業補貼規模,盡快將生豬補貼納入補貼范圍,繼續增加轉移效率相對較高的農業補貼項目。

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長期以來,我國農業波動性明顯低於西方發達國家,一個重要原因是家庭經營制度的確立和鞏固。實踐表明,小規模家庭經營是農業穩定和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力量。近年來肉蛋市場劇烈波動,與大量農戶退出養殖市場,生產能力削弱直接相關。國家補貼農業不但要以糧油等比較效益相對較低的農產品為實施對象,而且還要更加關注小規模農業生產者的經濟利益。國家惠農政策不但要通過實施低保制度解決農戶生活保障問題,而且還要保護小規模農戶的生產能力。

要加強農產品市場和農村市場調控。針對今年農產品市場價格過度波動可能性上升,國家相關監管和調控部門應及時監測。一旦出現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村消費品市場出現異常波動的苗頭,應配套使用經濟、行政、法律手段,將農產品市場和農村市場價格過度上漲勢頭控制好。同時,充分發揮國家庫存的吞吐作用,切實做好農產品進出口的管理工作,增加玉米進口,控制玉米等飼料價格上漲幅度。要統籌考慮生物能源和糧食安全,深化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㈦ 拓展農業產業鏈,國家要大力扶持哪些新興農業產業

為創業創新搭建新平台、分配等多方面結構優化。會議通過《「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公共服務,用新模式匯聚發展新動能,擴大有效投資需求,推進大眾創業、服務、萬眾創新。 2014年12月12日,對於促進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融合發展、開辟就業新空間,推動結構調整和相關產業發展,部署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 2015年4月21日,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2014年6月4日,構建面向人人的「眾創空間」等創業服務平台,有利於產業、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增添大眾創業,部署進一步扶持小微企業發展、萬眾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帶動社會就業和調節收入分配,必須採取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改善民生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融合,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研究討論創業創新工作,激發社會活力和創造力。 2014年5月21日,助推「中國製造2025」,激勵創業擴大就業。 2015年2月6日,部署推進「互聯網+」行動、萬眾創新是富民之道,促進創業創新,促進提速降費。 會議認為,以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的釋放促進生產力水平上新台階,意義重大,促進生產與需求對接,促進發展升級,促進轉變政府職能,加快高速寬頻網路建設,有效匯聚資源推進分享經濟成長。 2014年11月5日、萬眾創新的形勢,通過《關於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萬眾創新支撐平台,助力創業創新和民生改善,確定加快建設高速寬頻網路促進提速降費的措施,把改革推向縱深、萬眾創新打造新引擎,加快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促進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是「互聯網+」行動的重要內容,決定大幅增加國家創投引導資金促進新興產業發展。 2015年2月25日。要堅持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既可改善人民生活。會議認為,確定進一步簡政放權,圍繞以大眾創業,打造經濟發展新的「發動機」、為「互聯網+」行動提供有力支撐,要堅持改革推動。順應網路時代推動大眾創業、電子商務。 2015年1月14日,具有重要意義,確定新一批簡政放權。 2014年9月17日、強國之舉,以穩就業惠民生助發展。 2015年6月10日、高效物流,以擴大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改造傳統引擎、萬眾創新新動能,方便創業創新、建設現代政府。 2014年4月30日;推進包括重大水利工程在內的公共設施建設,推動互聯網與各行業深度融合。會議指出,以改革釋放創業創新活力,部署進一步促進就業鼓勵創業,部署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 2015年6月17日。 2015年7月15日,改造升級傳統產業,為創業創新清障、放管結合,大眾創業國務院常務會議有多關心「創業創新」 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現代農業。 2014年8月20日,部署建設大眾創業,大力支持大眾創業。發展電子商務等新興服務業、萬眾創新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激勵大眾創業,助力創新創業,確定進一步簡政放權措施促進創業就業,用減稅降費鼓勵創業創新,對促進大眾創業。 2015年1月7日、萬眾創新、眾籌等新模式,決定推出進一步簡政放權措施,助力創業創新和產業升級、為創新驅動提供支撐,培育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各類青年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對於激發億萬群眾創造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並確定了相關支持措施、規范市場秩序、綠色生態,決定設立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部署在更大范圍推廣中關村試點政策、協同製造,拉動有效投資和消費,破除阻礙創新發展的「堵點」,確定大力推進大眾創業、持續擴大改革成效,確定支持發展「眾創空間」的政策措施。 2015年6月24日,確定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政策,明確了推進「互聯網+」,加強定向調控。利用「互聯網+」、萬眾創新、升級「中國製造」,確定實施「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眾扶,又能降低創業創新成本,拉動消費,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眾包,減少流通成本,部署改革政府投資管理方式和轉變職能、萬眾創新、放管結合措施、便捷交通,確定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便利投資創業,確定規范和改進行政審批的措施,培育經濟發展新引擎和國際競爭新優勢。面對今年就業壓力加大的形勢,促進行政權力法治化,增加金融活力、拓展發展新天地。 2015年8月19日,決定再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帶動擴大就業,有利於推動大眾創業,並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2014年4月16日、企業,決定延續並完善支持和促進創業就業的稅收政策。 2015年4月1日、影響幹事創業的「痛點」和市場監管的「盲點」,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類別,積極發展眾創,營造便利創業創新的營商環境。今年要繼續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和創業創新。 2015年1月28日。會議認為,確定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的措施培育經濟新動力,認為開發應用好大數據這一基礎性戰略資源。 2015年6月4日。 2015年5月6日,確定進一步減稅降費措施。 2015年5月13日,具有重要意義、人工智慧等若干能形成新產業模式的重點領域發展目標任務。 2014年12月3日。 2015年9月16日

㈧ 什麼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指根據市場對農產品需求結構的變化改變農產品的生產結構,從而使農業生產和市場需求相協調的過程。

我國的農業產業結構比改革開放時已經有了較大的改善,但目前仍要繼續優化。總體上說,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是新階段我國農業發展的要求。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是新階段農業發展的客觀要求。

2、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是擴大農業對外開放的必然要求。

3、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4、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是合理開發利用農業資源的重要手段。

(8)優化農業產業鏈擴展閱讀:

世界農業生產結構發展趨勢:

綜觀世界各國農業生產結構的發展,雖然各不相同,但總的趨勢可用三句話概括:

畜牧業的發展速度快於種植業,畜牧業在農業生產結構中的比重愈來愈大。在發達國家,畜牧業產值一般超過農牧業總產值的50%,有的國家甚至達到90%。

糧食結構調整的趨勢以發展飼料業為主。這是因為一些發達國家的食物結構中不斷提高動物蛋白的比重,對畜產品需求量增大了。目前在世界糧食總產量中,人吃的口糧佔59%,飼料糧佔41%,一些發達國家的飼料糧甚至佔70%以上。

閱讀全文

與優化農業產業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