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經濟發展與中華文化有什麼關系
以下內容供你參考:
中國經濟發展和文化復興
演講人:林毅夫時間:11月4日地點:北京大學·北京論壇
像中國這樣經濟基礎比較低的國家,技術創新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己發明;另外一種是利用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以引進來取得創新。
中國文化能否復興取決於三個問題。第一,儒家文化以「仁」為核心的倫理價值是否能支撐起經濟基礎,即器物層次的不斷地發展、創新,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第二,在以「仁」為核心的價值下形成的組織層次能不能與經濟基礎的發展相適應不斷演進?第三,以「仁」為核心的價值在經濟基礎不斷提升以及政治、經濟、社會組織不斷演化的過程中能否保存,並形成一個完整的器物、組織、倫理三個層次自洽的文化體系?
首先,從經濟基礎來看,中國繼續快速發展的潛力巨大。中國完全有可能繼續保持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快速增長。這是因為生產力水平或是經濟基礎的提高,從長遠來看最重要的是技術的不斷創新。以西方為例,Maddison的研究認為,在18世紀以前的一兩千年裡面,平均每年人均收入提高的速度僅為0.05%,要一千四百年人均收入才能翻一番。18世紀以後,人均收入提高的速度,第一個一百年平均每年是1%,每七十年人均收入翻一番;以後這一百多年,平均每年是2%,每三十五年人均收入翻一番。
18世紀前後巨變的關鍵是在18世紀中葉發生工業革命以後,技術發明創新的速度加快了,而且,還在不斷地加快。中國在19世紀之前領先於西方,以後迅速滑落,其原因在於工業革命以前技術發明以經驗為主,中國人多,工人農民的數量多,生產經驗多,技術發明的速度也就快;但因未能從經驗為主的技術發明轉型為以科學實驗為主的技術發明方式。所以,在西方科技的發明創新速度加快以後,中國的經濟地位就日益落後。
中國現在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要持續快速發展,最重要的還是技術的不斷創新。技術創新的方式對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是不一樣的。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已經處於世界的最前沿,其創新只能靠自己發明創造。而像中國這樣經濟基礎比較低的國家,技術創新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己發明;另外一種是利用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以引進來取得創新。哪一種方式比較好?根據定義,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比原來效率高的技術就是創新,不見得需要是最新、最前沿的發明。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好壞的標準是成本孰低、效益孰高。新技術的發明一般投入大、風險高、成功的概率小;相對而言引進技術則成本小、風險低、成功的概率高。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出現了日本的奇跡,亞洲四條小龍的奇跡,這些奇跡背後的實質秘密就在於這些國家和地區,能夠比較好地利用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來引進技術,以很低的成本取得技術創新。技術創新的速度快,整個經濟基礎發展就快了,所以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也就隨之縮小。中國在1978年改革前後的經驗也證明了這一點:在1978年之前,中國自力更生,自己發明技術,在最尖端的技術上同發達國家競爭,但是經濟發展的績效卻不高;1978年以後,中國開始像日本和亞洲四小龍一樣,以引進技術為主來獲取技術創新,以後的30年,中國取得了每年經濟增長9.9%的成績,成為同期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這些經驗的對比印證:利用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以引進技術來取得技術創新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追趕發達國家最好的途徑。
延續著引進技術這一條道路,中國在未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里,能不能保持經濟快速增長?對於這一點關鍵在於中國和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到底有多大。2008年時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中國的人均收入為美國的21%,說明中國和發達的工業化國家間的技術差距還很大,在這個差距縮小前,中國還可以繼續利用後發優勢來加速經濟發展。根據麥迪遜的估計,中國在2008年和美國的人均收入差距相當於日本1951年、台灣地區1975年、韓國1977年的水平。日本在1951-1971年間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為9.2%,台灣地區在1975-1995年間的年均增長率為8.3%,韓國在1977-1997年間年均增長速度則為7.6%。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後所遵循的經濟發展戰略和日本、台灣地區、韓國相同,據此中國應當還有維持20年年均增長8%的潛力。日本、台灣地區和韓國在1971、1975和1977年時,人均收入分別提升為美國的65.6%,54.2%和50.2%,到2030年時中國的人均收入有可能達到美國的50%,中國的總體經濟規模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可能達到美國的兩倍,按市場匯率計算的經濟規模有可能至少和美國相當。中國有可能再次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強的國家。當然要把這些潛在的技術可能性轉化成經濟的現實增長率,要靠改革開放來克服當前經濟中存在的問題,要靠保持政治穩定、社會和諧,要靠提高教育、產業水平,要靠不斷吸收外來的技術、管理,並逐漸加強自主研發。只有做到這些,前述的預期才能夠實現。
第二個問題,在以「仁」為核心的價值下形成的組織層次能不能與經濟基礎的發展相適應不斷演進?經濟組織方面,現在的發達國家實行的都是市場經濟,多數學者也認為和現代經濟相適應的經濟組織是市場經濟。從理論上來看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市場經濟確實比較有利於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資源的有效配置和技術的不斷創新。中國的文化體系能否和市場經濟兼容?這一點應該毫無疑問,因為當西方還是封建農奴社會的時候,中國就已是一個市場經濟體系的社會。就土地而言,中國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開始推行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自由買賣;歐洲在整個中世紀的封建社會時期,土地屬於貴族,不存在土地市場。就勞動力而言,中國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就已經有相當活躍的勞動力市場。例如,春秋時期就有許多像孔子、孟子、蘇秦、張儀之類的士人周遊列國,相當於今天的高級白領人員出國尋找就業機會。幫助齊桓公稱霸的管仲在其《管子牧民篇》寫到「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其意為「一個國家如果富裕,就會吸引遠方的外國百姓來定居;改善基礎設施,提高土地生產力,老百姓就會留下來耕作、生活。」這表明當時勞動力可以自由流動,流動的原則與現在勞動力的流動完全一致。而在歐洲中世紀,農民是半農奴依附於土地,只有極少數取得自由農身份的勞動力才能自由流動。
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不僅要素市場極為活躍,商品市場就更是如此,並且已經有了投機行為,而且投機的原則與今天毫無二致,最著名的就是范蠡的例子。在吳越之爭時,范蠡幫助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夫差後,了解到「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殫,獵犬烹」的道理,功成身退,棄官從商,並在很短的時間內三聚千金之財三散之於貧窮的親戚朋友。短時間內賺取巨大財富的捷徑是投機。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里記載了范蠡投機之道是「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說明當時價格是由市場上的供求關系決定。「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說明生產者根據價格信號來決定生產,價格高時多生產,導致供大於求,價格下跌;價格低時少生產,導致求大於供,價格上漲。最後一句「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就是投機的原則,當商品價格昂貴時要像清理糞土一樣趕快拋賣,當商品價格便宜時要像珠寶一樣買進積存越多越好。可見二十一世紀的投機原理在2300年前的范蠡時代就已經總結出來了。
如前所述,明朝時我國就已經出現資本主義萌芽。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既已萌芽為何未能茁壯成資本主義?同樣這並不是因為以「仁」為核心的價值體系所致,而是因為技術變遷的方式未能從以經驗為基礎轉變為以科學、實驗為基礎,技術變遷的速度非常慢,資本難於深化,因此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也就不能深入發展。上述種種說明中國以「仁」為核心的倫理價值跟市場經濟體系是共容的。
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的參政意識會越來越強。與西方文化比較起來,中國文化自古以來強調「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這與西方君權神授的思想不同,人民的利益是政治的目標,群眾的意見是政治決策過程的依據,有這種政治理念包含在中國儒家文化內,作為組織層次的文化應該有能力隨著經濟基礎的不斷提升,進行必要的調整。
第三個問題是以「仁」為核心的價值在經濟基礎不斷提升,政治組織、經濟組織不斷變化的過程中,能否保持其精神實質,並根據經濟基礎和組織層次的需要以相應的形式形成一個完整的內部自洽的文化體系?很多學者認為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保守落後的,是妨礙中國發展的?因為孔子自稱「述而不作」。但這種理解並不全面,孟子稱孔子是「聖之時者」,也就是孔子所以是聖人,是因為在各種不同的情況、環境下,他的行為總是能夠因地制宜,做到恰到好處。孔子主張「仁」,在《論語》中談到「仁」的地方有20多處,但是,說法各有不同,就是因為對象、情況不同,所以,要求或是表現的形式也就不一樣。他的「述而不作」是有選擇的,把過去的典章制度按照所處時代的需要給予了創新性的整理、詮釋。他的內涵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在不斷變動,不斷與時代相適應。
孔子強調「仁」,孟子強調「義」。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的「仁」是「視人如己」的道德關懷。孟子的「義」是「義者宜也」,「義者人之正路也」,也就是人所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但是,義的判斷的標准還在於自己的內心,所以,孟子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說法。和孔子相比,孟子的「義」更強調的是人對社會的積極責任,他的學說反映的是戰國末期社會紛亂的現實。
孟子之後儒家文化又繼續發展,到了宋明時期,社會經濟基礎改變的同時又受到印度佛學沖擊。在佛學的沖擊中出現了理學,強調心性。理學家堅持的行為標准同樣是儒家的「仁」。中國儒家文化在吸收了佛學的同時,也把佛學融合成為中國文化體系的一部分。佛學在印度、泰國,重視的是小乘,小乘追求自我的解脫,到中國以後發展的是大乘佛教,講的是普度眾生,和儒家的「仁」有異曲同工之妙。「仁者愛人」,希望每個人都好,把儒家的核心價值移植到佛學裡面去了,變成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
時至明朝,社會分工進一步完善,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王陽明的「心學」和「知行合一」的學說應運而生。「心學」和「理學」的差異,可以從王陽明和朱熹對《大學》一書中對「親民」和「格物致知」的理解的不同反映出來。朱熹認為「親民」當作為「新民」(教化百姓使其自新),「格物致知」則是「即物窮理」,也就是從各個事物上去認識做人做事的道理,以最終明了人心之全體大用。王陽明則認為「親民」是「親親仁民」(即仁的意思),「格物致知」則是「致良知」,也就是去除蒙蔽每個人良知的物慾以恢復每個人與生具有的良知。
從上述脈絡來看,作為上層建築的儒家文化是有能力隨著時代、環境的不同,而不斷調整、創新,以適應新的經濟基礎的需要,而不是頑固、保守、一成不變,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障礙。實際上,這一點也可以從亞洲四條小龍有能力在儒家文化基礎上實現現代化得到證明。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一個文化的核心倫理價值會不會消失?如果儒家以「仁」為核心的價值消失了,我們就會像今天的埃及、兩河流域、希臘羅馬文明一樣,即使有一個經濟實體在相同的土地,但是已經是不同的文化了。這個問題從理論上來說不容易出現,但是並非不可能。一個人的倫理價值取向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很小的時候學會,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中國有一句古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個人三歲時,其行為、價值取向就已經固定,到七歲時,基本上已內化了。一個民族文化的核心倫理價值就是靠從小跟父母和周遭的人互動中,以他所接觸到的人的行為為學習的榜樣,而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然而,不容易變並不代表不能變,否則也就不會有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希臘羅馬文明的消失。在我國當前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有些人為名為利昧著良心而干傷風敗俗的事時有發生。並且,在現代化的過程中透過傳播、接觸,人們也容易不自覺地受到外來文化倫理取向的影響。如果,這樣的事發生多了影響到下一代的成長,傳統文化的核心倫理價值也可能會逐漸消失。所以,在現代化的過程當中,各界有志於民族文化復興的人士,尤其是屬於社會精英的知識分子,不僅要有責任與義務推動社會的物質進步,獻身於經濟社會政治的現代化,同時也必須要有「死而後已」的任重道遠之責任心,以「仁」為己任,用適合於時代特質的形式,身體力行地實踐給社會做出楷模。政府和輿論界也應該通過教育與媒體的報道有意識地倡導適合時代的、以「仁」為核心的倫理價值。只有這樣才能在經濟水平提高、實現社會經濟政治體制現代化的過程中保持中國文化的核心倫理價值,實現中國文化的復興。
希望能幫到你。
Ⅱ 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作用與影響有哪些
一、對中國文化形成和延續的影響
1.由於土地、氣溫、雨水等條件較好,所以較早形成農業社會,使文化發展較早、較快.
2.盡管也有游牧文化和農業文化的沖突和融匯,但由於農業人口始終佔有數量上的多數和文化上的優勢,所以農業文化始終佔主導地位.
3.由於疆域遼闊,跨緯度大,所以局部自然環境的變動,並不能影響總體的農業生產,使文化的延續有了穩固的物質基礎.
4.由於受周圍的地理障礙的保護,文化得以獨立發展,長期延續.
二、對中國文化多樣性的影響
1、由於地形地貌繁復,地理特徵多樣,造成文化多樣.
2、有游牧文化和農業文化的不同.農業文化中也有中原文化、吳越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區別.
3、各種文化區域之間經濟形態、生活方式、觀念形態不同,且接受外界影響的程度也不同.
三、對開放和封閉的影響
1、相對封閉的環境,使中國文化獨自完成文明發生期(與其他文明的比較).
2、形成中國獨特的表意文字、文學藝術、哲學、思維方式、社會結構,自成體系,與西方大異其趣.
3、使中華文化沒有斷層,保持鮮明的民族特色,具備前後遞進、陳陳相因的延續性.
4、長期隔離和文化發展水平高,造成自我中心意識.
(2)延續中華文脈與文化產業擴展閱讀
中國周邊的地理環境較為封閉,海上交流有限,而且沒有一種外來力量能夠對中國文化形成挑戰。一些游牧民族,如蒙古族、滿族等雖然在軍事上是征服者,但是在文化上卻是被征服者。伊斯蘭文化,印度文化均因為地理屏障,未能較深地影響到中國文明。反過來,同樣由於地理原因,中國也未能將自己的文化影響范圍擴大到全世界。
很多人認為古代中國的文化是全世界領先的,中華文明引領世界千年,只是近代才開始落後,也有很多人喜歡拿同時期漢朝與羅馬帝國進行比較。實際上這樣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這樣的比較也沒有任何意義,原因就在於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范圍內的文明交流十分有限,相互之間很少有直接的碰撞,因此很難比較羅馬帝國與漢王朝。此外,一種文化必需與相應的地理環境相適應。
自古以來北方的游牧民族與華夏民族各方面的交流都十分頻繁,游牧民族也吸收了很多華夏民族的先進文化,但中原對草原的影響始終不像對日本、朝鮮那麼大,原因就在於中原、日本、朝鮮都是農耕文化,相互之間的交流和影響更加容易,而草原為游牧文化,因此不可能對華夏民族的傳統文化全盤吸收,只是部分的借鑒。明朝後期工業革命後的歐洲開始強大並逐漸加強最中國的文化影響和滲透,而由於中華文明深厚的底蘊,這樣的影響始終非常有限,防線最終被穿破是在鴉片戰爭以後。
雖然如前所說,中華文明由於地理原因,受到外界的影響較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文化是閉塞的。中國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從其他文明中吸收了很多的東西,只不過這些東西都被漢化了。例如現在的凳子就是從游牧民族傳入的,在南北朝時被稱為「胡床」。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文化
Ⅲ 當前中國的文化特點
1、具有強大的同化能力。
中國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在歷史中形成的,因此它不是簡單的偶然的文化現象,而是一種文化生命力的表現。
2、當前的中國文化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還表現在它具有歷久彌堅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具體表現為文化心理的自我認同感和超地域、超國界的文化群體歸屬感。
(3)延續中華文脈與文化產業擴展閱讀:
中國文化的精髓: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禮儀之邦,「禮」乃中國文化的精髓。古代的「禮射」不僅貫穿與融合了華夏數千年璀璨的歷史文明,而且深度影響了世界,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為維系和發展優良的社會秩序與生態和諧而共同遵守的道德規范;
是人類文明與智慧的結晶。「禮」和「射」分別為中國古代六藝之一,包括「禮、樂、射、御、書、數」。
古代中國的《禮記·射義》思想傳入江戶時代的日本,孕育了日本江戶時期射箭中的「文射」儀禮。日本現代的弓道正是將《禮記·射義》和江戶時代的《射法訓》一道兒奉為國之經典的。
Ⅳ 中國傳統技藝的歷史貢獻和文化價值
中國傳統民間技藝是中國民間傳承下來的工藝,如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樣式千姿百態,形象普遍生動而受歡迎;更因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閑暇製作,既可作實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表現了群眾的審美愛好,並蘊含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民間剪紙作為中國本源哲學的體現,在表現形式上有著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徵,同時民間剪紙用自己特定的表現語言,傳達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本質。
意義
中國民間技藝是中華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炎黃子孫溝通情感的紐帶,是彼此認同,是彼此認同的標志,是規范行為的准繩,是維系群體團結的黏合劑,是世世代代錘煉和傳承的文化傳統。在民俗中凝聚著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創造、民族的真善美。
今天,我們將把民俗文化中的優秀部分和真諦展示給包括農民兄弟在內的廣大民眾,使他們對中華大地、對祖國同胞、對優秀的文化傳統和淳厚的民俗民風懷有更深刻的眷戀、熱愛和崇敬。
傳統技藝是民間傳承下來的技藝,每一門技藝都烙著民族的印記。傳統技藝包括:剪紙,陶藝,年畫,皮影,還有變臉,刺綉,泥塑,木刻,木雕,舞龍,戲曲等等。
中國傳統民間技藝是中國民間傳承下來的工藝,如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樣式千姿百態,形象普遍生動而受歡迎;更因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閑暇製作,既可作實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表現了群眾的審美愛好,並蘊含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民間剪紙作為中國本源哲學的體現,在表現形式上有著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徵,同時民間剪紙用自己特定的表現語言,傳達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本質。
傳統技藝是指一門有著悠久文化歷史背景的技術、技能,並必須經過一定的深入研究學習才能掌握。每一門技藝都烙著民族的印記。
Ⅳ 中國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中國文化的特點有
1、中國文化具有獨特性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和傳承工具,也是文化最顯著的標志。每個漢字都有其形成演變的歷史。獨特的楹聯通過獨特的書法表現出來,鈐印上獨特的名章與閑章,一望即知是典型的中式裝飾。其他諸如中華繪畫、建築,以至飲食、服飾等,都有其極強的個性。
2、中國文化具有主體性
即獨自開創並形成完備的文化體系。梁漱溟說:「中華文化獨自創發,慢慢形成,非從他受。」、「自來公認中國、印度、西洋並列為世界三大文化系統者,
實以其差異特大而自成體系之故。」
3、中國文化具有持續性
即既成體系和獨特傳統得以傳承綿延,中華文化五千多年來從未中斷。
4、中國文化具有多元性
中國文化是由不同的異質文化融合而成的。中國在春秋戰國時代本來存在著多種不同的地域文化,後來才合成一個大體統一的華夏文化。到公元一世紀初印度佛教文化的傳入,大多數的時間里,在中國儒、道、釋三種文化是同時並存的。
5、中國文化具有變通性
留下了許多選擇的空間,對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釋。中國人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民間就變成了一個詞兒叫變通,什麼都可以變,什麼都可以通。在中國,法律上允許的和法律上禁止的都可能禁止,也可能允許,很靈活。
Ⅵ 如何「延續文化血脈需要理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 夯實優秀傳統文化根基,薪火相傳,代代守護。
(2)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 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
(4) 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與時俱進,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5)跨越時空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
Ⅶ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內容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中華文化蘊涵著優秀的傳統,主要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國家民族立場上的統一意識。在我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國內諸民族經歷了戰和更替、聚散分合、遷徙融匯,卻始終不曾割斷共同的文化傳統,文明認同始終如一。而能夠達到這一境界,其根本因素就是國家統一的理念滲透於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成為人們一致的價值取向與理想追求。
第二,為政治國理念上的民本要求。民本思想萌生於西周初年,當時的統治者在政治思想領域提出了「敬德保民」的命題。春秋時期,「重民輕神」、「恤民為德」成為較為普遍的思潮。儒家繼承這些寶貴的思想資源,形成了「以民為本」的政治主張。秦漢以降,「重民愛民」成為歷代王朝宣稱的基本政治原則之一。這對於緩和社會矛盾、維系社會相對穩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三,社會秩序建設上的和諧意願。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命題,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學派對和諧思想都有深刻闡發。比如,儒家提倡「中和」,強調「禮之用,和為貴」,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道家追求人與自然相和諧,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動,因勢利導,合乎自然,海涵寬容,從而建立起自然和諧的治國秩序;墨家倡導「兼相愛,交相利」,主張實現個體與社會的有序一體、道德與功利的和諧一致。
第四,倫理關系處理上的仁義主張。仁義是中國古代處理人際關系、治理國家的基本理念,並以此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的倫理價值觀念。這些觀念可以用「仁、義、禮、智、信」五個字來概括。以此為基礎,確立了一系列解決和處理各種復雜社會關系、滿足封建社會倫理基本需求、完成個人人格健全的道德規范。
第五,事業追求態度上的自強精神。早在《周易》中,就有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事業追求上的奮斗精神。孔子主張「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孟子提倡捨生取義,推崇大丈夫精神,這些都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普遍心理認同。正是這種根深蒂固的文化傳統,塑造了無數志士仁人的高尚人格,磨礪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強精神。
第六,解決矛盾方式上的中庸選擇。「中庸」就是合宜的分寸、合宜的「度」,恰到好處,收放恰宜。孔子提出「中庸」的概念。在孔子看來,凡事都必須做到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不走極端。孔子把這種「中庸」之德定位為極高的道德境界與政治智慧,以之為人們處世接物的高明藝術。
第七,個人理想追求上的「修齊治平」。《禮記·大學》:「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修身,修身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儒家認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當以修身為本。正心誠意的修養,個人道德的完善,是治家、治國、穩固天下的根本。這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理想,影響了中國一代代的志士仁人,它也是古代讀書人為之奮斗一生的理想追求。
第八,社會理想上追求「小康大同」。小康,最早源出《詩經》:「民亦勞止,汔可小康。」而作為一種社會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漢《禮記·禮運》中得到系統闡述,成為僅次於「大同」的理想社會模式。它相對於「大道行也,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是「大道既隱,天下為家」的理想社會的初級階段。「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對理想社會的描述和追求。
Ⅷ 中國文化的特徵和基本精神是什麼
中國文化的特徵:
1、世代相傳
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
中國文化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
「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
1、天人合一
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人的行為與自然的協調,道德理性與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思想家對於主客體之間、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之間關系的辯證思考。
2、以人為本
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系統的確立,中國傳統文化主體內容的嬗變,中國古代各種哲學派別、文化思潮的關注焦點,以及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政治主題和價值主題,始終圍繞著人生價看目標的揭示,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實踐而展開。
3、剛健有為
剛健有為作為中國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人們處理天人關系和各種人際關系的總原則,是中國人的積極的人生的最集中的理論概括和價值提煉。
4、貴和尚中
貴和諧,尚中道,作為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在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中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國文化的精髓: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禮儀之邦,「禮」乃中國文化的精髓。古代的「禮射」不僅貫穿與融合了華夏數千年璀璨的歷史文明,而且深度影響了世界,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為維系和發展優良的社會秩序與生態和諧而共同遵守的道德規范;是人類文明與智慧的結晶。「禮」和「射」分別為中國古代六藝之一,包括「禮、樂、射、御、書、數」。
古代中國的《禮記·射義》思想傳入江戶時代的日本,孕育了日本江戶時期射箭中的「文射」儀禮。日本現代的弓道正是將《禮記·射義》和江戶時代的《射法訓》一道兒奉為國之經典的。
Ⅸ 秉承中華文化(超高分)
你可以就我們最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來說,然後加上一點個人的看法就可以了,繼承傳統文化就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要有中國特色,但也不能盲目西化。我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儒家的思想世代相傳,現在改革開放,很多外來思想入侵,但是我們還應該發揚自身優勢,然後學習西方先進的思想和生產力來發展自己。
今天是端午節,昨日記者走訪我市部分商場發現,禮品包裝的粽子出乎意料地成了熱銷商品,6個粽子售價198元。(6-11《重慶時報》)
端午節該怎麼過?多數人恐怕只剩下吃粽子的一種習俗,端午的一些習俗已經遠離我們而去。前不久看見新聞說中國將拿端午節去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不過我實在無法將吃粽子和文化遺
產聯系在一起。
五千年的歷史留給了我們許多東西,傳統習俗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習俗除了是一種習慣之外,更代表著文化文明和民族的認同。但遺憾的是,現代國人在越來越熟悉西方節日的同時,也以更驚人的速度遺忘著自己的歷史。
南京某中學葉海露老師向記者講述了一個真實故事:上周,初一年級某班的音樂課上,葉老師問同學:知道屈原的請舉手?全班30個同學中只有三個人舉手。第一位同學回答說,屈原是個歌手,他唱過《離騷》;第二位同學回答說:屈原是個廚師,他發明了粽子;第三位同學說:屈原是個醫生,大家都管他叫大夫。(6月10日《現代快報》)
這種回答是令人遺憾的,中國的中學生不知道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而且可以斷定這種無知並非個別,而是普遍存在的。這就更令人擔憂了,不管這種結果是洋文化入侵的結果,還是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必然,但卻少有人想過,作為中國人我們自己又對保護傳統文化習俗做過什麼?
比如傳統文化意義上的真正的端午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
一說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也是關於端午節流傳最廣的說法,端午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三閭大夫,眼見國家處於危難之中,卻無法挽救,日夜憂愁,最終投汨羅江而亡。楚國民眾聞後十分哀傷,駕舟奮力營救,為了不讓水中的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他們就在江上劃著龍舟、敲鑼打鼓,希望能將魚蝦趕跑;還用粽葉包米飯作成粽子,投到江喂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年年歲歲,這個習俗流傳下來,這就是端午節劃龍舟、包粽子的由來。
二說是為了「除瘟去病」。端午節源於古人對「惡日」的禁忌,這是比紀念屈原更古老的的說法。因為端午節正值農歷五月,天氣漸熱,各種蚊蟲開始出沒,容易引發疾病,所以五月又有「惡月」之稱。所以《禮記.月令》上有「仲夏,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齋戒;止聲色,嗜欲」的記載。古人在五月以安息靜養為養生原則。有的地方還用「天中五瑞」即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山丹五種植物來祛毒,其中即有蓄蘭沐浴和懸掛菖蒲避邪之意。「除瘟去病」是中國普通百姓過端午的一大主題。
三說是為了「祈雨」。端午時節正是水稻生長的旺盛時節,而此時雨水常稀少,因此人們要藉此機會求雨。粽葉又稱「菰葉」,把它握好後內為中空,而中空的東西在中國都是「陰」的象徵;裝入米後捏起尖尖的角,則是「陽」的象徵。粽子包好後,自然就是陰陽交合了。而中國古文化中,下雨被理解為陰陽之氣在交合,說穿了其實就是冷暖空氣相遇,「雲雨之情」一說也就是這么來的。所以,人們包粽子,正是為了引誘天公下雨。另外端午這天賽龍舟也是為了求雨,人們攪得水面天翻地覆,就是為了不讓龍王躲在水底下,要把「真龍」引出來。
由此看來,一個端午節包含了如此多的中國傳統文化,這種文化不但不會過時,而且它的科學智慧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與時俱進。如我們的祖先講究「天人合一」,要根據自然萬物的變化以及節氣的不同,去相應的適應自然。這充分體現了古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做法,而各式各樣的民間習俗也不但豐富著人們的生活,也成為了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
由此看來,把包含著那麼多的傳統文化內容的端午節變成粽子節是對文化的割裂。因為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源,是我們發展先進文化的精神血脈和延續基因。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正在受到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猛烈沖擊和強有力挑戰。在這種文化的交鋒和挑戰中,任何盲目崇洋的心態和割裂文化傳統的心態都是不可取的。
面對祖先遺留的歷史文化,作為後人我們至少應該懷者一種敬畏之心,就像我們過端午不會不知紀念屈原一樣。如果對無知的孩子我們還情有可原的話,那麼對於那些見利忘義的商家我們除了鄙視,還應從制度上加以約束和規范。只有這樣,才可以避免只知金錢,不知文化的悲劇再現。
任何基於傳統意義上的文化活動,其生命力都是頑強的,其精神影響也是巨大的。不能單從經濟觀點來繼承傳統文化,或認為傳統文化是封建落後的迷信加以簡單否定。所謂「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民間文化具有巨大感召力和凝聚力,是民族認同的象徵和載體,也是培養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的最好教材。如果我們能夠在端午節讓孩子們知道這些,我們的文化傳統將會生生不息的延續下去。
悠悠文化長河源遠流長
忽忽億年銀河轉眼一瞬
逛逛浩如煙海的古文化
孔孟思想一路慷慨走來
多少空前絕後哲學思想
被多少子乎者攔腰斬斷
本來是寶被割裂成凄草
妄將夢中囈語誤導為寶
我們對古代經他人翻譯成現代文的傳統文化,不能一味的迷戀,要有自己的鑒別能力。尤其對孔孟等優秀思想的作品,我們應找來原著,多研究,多思考,不能僅憑一兩部後來人翻譯成什麼,我們就吸收什麼,這樣達不到發揚國萃的目的。如果,一味的只想走捷徑,我們有時勢必要走入歧途,誤將譯者思想當為先哲;這就好比武師練功,急於求成,將前人的真傳或內功心法通過第二、第三等人誤傳,沒有鑒別地將傳者曲意當大師精髓而勤加練習,定成走火入魔之勢,這樣不僅害已害人。
我們所生活這個時代,是新舊交替的夾縫,各類科學文化知識的豐富變革是巨大的,如果我們不加強學習,勢必我們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文盲;學習好比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然,有些讀者古文學得不好,沒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我們只能從有關譯者著作中理解,這並不等於,我們就要象海綿一樣完全的吸收。這時我們要加強這方面的文化(古文)的學習,在學習中,注重邊學習邊提問,多進行橫向縱向比較,並將這些問題及時的消化掉,做到精華接受,糟粕剔除;如果譯者不能把先哲的真金傳承,我們也要堅絕抵制這些偽思想、偽文化,讓他們沒有真正的市場。
說到抵制,並不是抵制真正的傳統文化,連我們先哲的心血也要焚燒掉,這肯定是不行了,歷史的車輪,就會倒步,沒有了思想的理想信仰,人心不穩,社會就會動盪。我們好多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靈魂,是人民的脊樑,是國家的福源,是走向世界舞台的資本;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文化底蘊優秀傳承,只能滋長憤怒的暴政,或被其他略性民族或國家所吞並,秦始皇的焚書殘政,絕跡了多少優秀傳統文化呀!也傷了天下讀書人的心,這是導致農民揭竿起義根本之所在;這樣的例子,中外的歷史上上演得太多了,這里就不一一聱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