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尹鴻文化產業

尹鴻文化產業

發布時間:2021-03-10 15:16:49

① 誰能提供一篇關於進幾年中國電影發展的討論比較深入的文章

清華新聞學院副院長尹鴻直指中國電影產業三大問題
中國網 | 時間: 2007-02-27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在今天舉行的"2007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形勢"發布會上,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尹鴻教授指出了中國電影業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

第一點,體制不順導致整合艱難

尹鴻說,「未來的媒介產業已經越來越是一個平台產業,不再是一個豎井式產業——電影產品進電影院得到收入;電視產品進電視台播出得到收入」。

「一個電影產品可能要進入完全不同的終端、不同的渠道和消費者見面,產生所謂的傳媒效應。全世界的電影都是這樣的,電影是娛樂產業的核心,但是它的收入絕對不能夠僅僅依賴於電影院,主要途徑還在於大量的非影院的消費渠道。但是要完成這個情況就必須進行產業整合,國外的所有大的傳媒集團都是綜合性傳媒集團,都是擁有多種消費終端的」。

「電影產業釋放發展到今天會面臨綜合性沒有辦法完成,因為我們的傳媒業在同樣一個行業的垂直線條當中我們的體制不一樣,事業企業國有民營中外合資,他們的政策框架是不一樣的」。

「而橫向的整合更困難,電影和電視如何整合?沒法整合。甚至企業都沒法整合,因為企業是不同的主體,他不進市場進行交換,和資源整合。中國的傳媒產業發展到今天,將來會遇到一個很大的危機,無法做大做強,不能說把十個電影製片廠合到一起作大,因為那是合並同類項,這是不起作用的,因為並沒有把產業鏈條縱橫打空,中國文化產業改革未來會面臨深刻的危機,這是第一條」。他強調。

第二點,增長粗放的大片危機

「我們之所以每年國產電影佔50%以上的票房,很大程度依賴於兩部以上的超級大片」。

「主要是因為它是全民電影,就是說這個超級大片的結果是把很多不看電影的人,一年就看這一部電影,所以叫超級大片。所以國產片的市場獲得成功都是靠這種超級大片維持下來。但是超級大片應該說06年面臨兩大危機:一大危機除了國內的滿意度繼續嚴重下降以外,最重要的是海外市場嚴重受阻」。

因為這種大片非常強烈、大程度依賴海外市場,去年《夜宴》、《黃金甲》都受阻,這種受阻導致中國的超級大片面臨深刻危機。所以2007年,只能有超級大片的可能性,其他都沒有。中國電影不能夠培育起常規性看電影的習慣,今年是一個重大的調整年」。

第三點,中國電影市場規模過小和消費環境不好

尹鴻說,現在中國電影的增長幅度雖然為30%到40%,但是整個規模,26個億的電影票房規模太小,中國平均票價接近於美國票價,票價過高限制了低收入青年觀眾進電影院。

「還有一個就是消費環境,這個消費環境包括我們的電影相關負數環境,比如評獎,兩年才能評一次獎,雖然客觀上遏制了亂評獎、濫發獎的情況,但也產生了另一個影響,就是他的獎對產業沒有作用,弄的幾大電影節明星都不願意去,因為擱在一起對產業本身沒有任何推動作用」。

「現在製片方嚴重控制輿論環境,過去只控制平面媒體,找一群記者幫說好話,現在是控制網路環境,在網路上開專題,在網路上開BBS,在網路上採用一些不正當的手法封鎖所有的負面消息,通過這種途徑來導致對關注消費者的錯誤引導,而使得消費者沒有辦法獲得一個正常的途徑去正常消費電影,這種情況下非常影響消費者對媒介信息引導看電影的信任感」。

更多內容可見:http://blog.sina.com.cn/m/image

② 如何評價新鮮出爐的《電影產業促進法》

千呼萬喚始出來。經歷三十多年的立法長跑,《電影產業促進法》終於頒布。應該如何評價這部法律,它將對電影產業產生哪些影響呢?下面讓鄙人給你們介紹一下利弊吧,如有不妥,可隨意補充哦。

1、《電影產業促進法》是為保護電影產業而制定的相關法律,其目的是為促進電影產業繁榮健康發展,《電影產業促進法》真正運用起來指引和規范電影產業相關主體的行為,讓守法者獲益,讓違法者得到制裁,《電影產業促進法》才有生命力。電影產業尤其是中國電影產業,具有強烈的政策性。這些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不但有宏觀調控,也有微觀管理,體現在行業准入、製作內容、發行放映等電影產業的每一個環節。《電影產業促進法》在法律層面上確立了電影產業宏觀政策。

比如《電影產業促進法》第一條開宗明義「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三條「從事電影活動,應當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第四條「國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第三十六條國家支持「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題材電影」等等……

2、相反的不利方面,《電影產業促進法》第十六條明確規定電影不得含有「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煽動抗拒或者破壞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實施」「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損害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等八項內容,第十四條規定合拍電影「不得與從事損害我國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傷害民族感情等活動的境外組織合作」等等……

3、政策與市場的邊界一直是電影產業最核心的問題之一。尺度把握得當有利於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繁榮;尺度把握不當則可能讓電影人「帶著鐐銬跳舞」,使中國電影喪失國際競爭力。

近年一些忽視市場主體利益,細如毫末的管理措施已經引起很大爭議。政策性風險全部由市場主體承擔,將成為從業者不能承受之重。隨著電影產業市場化不斷深入,各主體不同利益訴求將日益復雜,更考驗執法者的智慧。願以《電影產業促進法》為契機,讓依法行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實現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宏偉目標。操作層面簡化流程釋放市場活力,需要從業者守法用法,自我負責。

4、電影產業發展的歷程,也是行政管制不斷松綁的歷程。《電影產業促進法》取消了電影製片單位審批和《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審批等行政審批項目,第十七條規定「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將其攝制完成的電影送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審查」,將一般題材成片審查下方到省級。

5、國人的心聲:清華大學教授尹鴻接受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采訪時指出:現在的意見稿最主要的亮點是在國家的財政稅收、土地等方面明確地表達了要對電影進行傾斜和支持。尹鴻認為,很多國家在抵抗強勢外國電影上都有財政稅收方面的支持,希望新政策能幫助國產片更好發展。

③ 文化產業的創意領導力

文化產業是一個跨學科、交叉學科。但跨學科的基礎學科是什麼?交叉學科的支點學科又是什麼?北大學者彭鋒認為,文化產業從學科上講應包括三個層次,即理論的層次、批評的層次和實踐的層次。但似乎任何學科都逃不過這三個層次。清華學者尹鴻認為文化經濟學、文化管理學和文化創意學是文化產業學科建設的三大基礎學科。但這主語復合的學科術語依然只是尋求主體身份的學理認同的過程性表達。文化產業學科建設的核心在於文化產業經營管理能力的訓練,這種核心競爭能力就是創意管理能力,就是創意領導力。研究發現,這種文化產業的創意領導力具有專業勝任力和基礎勝任力復合疊加,是理論學習和實踐訓練的雙重結果,是「創意」與「管理」的有機融合,是深諳文化產業價值鏈之道的加值術,是「藝術」與「商業」、「文化」與「產業」的平衡術。這種創意領導力由於對實踐經驗的依賴而不利於在大學本科階段就開設這樣的專業,卻最適宜於在碩士研究生層次進行學習。因此,開辦創意領導力學院,組建創意實驗室教學模式,建設創意管理專業碩士,就成為高校開發文化產業創意領導力最迫切的一種應對方式。

這種面向未來的文化產業創意領導力,就是要使培養出來的創意經理人,「像藝術家一樣引領創意,像企業家一樣領導變革」。

④ 尹鴻的主要著作

著有《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電影》(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當代電影藝術導論》(高教出版社2007)、《娛樂旋風——認識電視真人秀》(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尹鴻自選集:媒介圖景·中國影像》(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新中國電影史》(湖南美術出版社2003)、《世紀轉折時期的中國影視文化》(韓國學古屋,2002;北京出版社1997)、《尹鴻影視時評》(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世界電影史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9)、《鏡像閱讀》(海天出版社1998)、《徘徊的幽靈—弗洛依德主義與中國二十世紀文學》(雲南出版社1994)、《悲劇意識與悲劇藝術》(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等;主要編著:《Media in China》(RoutledgeCurzon,2002)、《全球化與大眾傳媒》(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百年電影經典》(東方出版社2001)、《當代中國大眾文化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等10餘種。出版《大電影產業》(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悲劇》(昆侖出版社1993)等譯著2部。在《中國社會科學》等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00多篇,在各種媒介發表文化、藝術批評文章200多篇。主編「新聞與傳播系列教材?英文原版系列」(清華大學出版社)、「新聞與傳播系列教材-翻譯版系列」(清華大學出版社)、「媒介與娛樂產業譯叢」(清華大學出版社)、「影視傳播主流教材譯叢」(華夏出版社)等多套新聞與傳播、影視傳播教材和學術譯從。主持 「中國電影發展戰略」、「北京影視發展戰略」、「十一五中國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路發展規劃」等多項戰略研究項目和若干中央和地方電視台、電視頻道、電視節目的發展策略研究項目。數百部集電視節目和若干電視欄目的策劃、藝術指導、特邀嘉賓。

⑤ 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的關系

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的關系:

1、生產目的

文化事業部門是生產公共產品,以國家需要為轉移。文化產業部門是為市場生產商品,以市場需要為轉移。

2、資本來源

生產文化產品也必須有資本。文化事業的生產資本由國家或社會提供。而生產文化商品的資本來源則因社會制度而異。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下,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生產資本需從不同經濟成分中獲取。廣泛吸收民營經濟進入文化產業經營領域,是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戰略。

3、機構性質

文化事業機構是政府部門的附屬單位,以行政方式管理。文化產業機構是企業單位,以企業法人進行經營活動。

(5)尹鴻文化產業擴展閱讀:

根據以上定義,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的范圍包括:

1、以文化為核心內容,為直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而進行的創作、製造、傳播、展示等文化產品(包括貨物和服務)的生產活動;

2、為實現文化產品生產所必需的輔助生產活動;

3、作為文化產品實物載體或製作(使用、傳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產活動(包括製造和銷售);

4、為實現文化產品生產所需專用設備的生產活動(包括製造和銷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文化事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文化產業

⑥ 為什麼說鼓吹「文化輸出」是中國電影最大的陷阱

在全球化與互聯網的背景下,只有行業才是抵禦好萊塢的有力武器,而國內市場佔有率優勢後的溢出與擴散才是文化輸出的關鍵。假如你是一位務實的影視從業人員,應該不會排斥這個觀點:在將中國人均觀影人次提升到4.0之前,別再高呼什麼「文化輸出」之類的狂言妄語。
從2002年起,中國電影產業化已經走過了15年,這15年的兩端分別立著《英雄》和《長城》兩部張藝謀的電影。作為「深壹」創刊特輯,筆者分三篇對中國電影產業化進行一個縱向考察。在替《英雄》翻案,又演示了「哭《長城》的正確方式」之後,「深壹」創刊特輯將迎來最後一篇。
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崛起,好萊塢對於中國電影業投來了更加「深情」的關注。3月初,《好萊塢報道》(THR)曝出張藝謀的《長城》虧損7500萬美元,在此之前,有一篇外媒對中國電影的深度報道被國內同行忽視了。今年2月初,《時代周刊》亞洲版將范冰冰設計為封面人物,以「中國如何接管好萊塢」(How China aims to take over Hollywood?)為標題,講述了中國對好萊塢的「野蠻入侵」。

在這篇封面故事裡,《時代周刊》記者敏銳地洞察到,中國資本遊走好萊塢的復雜性,「資本的流動還有另外一種方式,因為人民幣的貶值,許多中國公司都期待著去國外「卸下」現金,他們爭相搶購好萊塢工作室、電影公司和製作公司」。就在昨日,上影集團10億美元注資派拉蒙的交易泡湯,這和國家外匯管制趨嚴密切相關。
「中國電影票房的權重已經開始影響好萊塢的電影創作了。討好中國觀眾以及中國敏感的電影審查機構現在已經成為好萊塢電影的准則之一。」究竟是中國電影真的已經「大國崛起」到友邦驚詫,還是《時代周刊》在「杞人憂天」?
1
中國「文化輸出熱情」
背後的「非經濟意義」
在「哭《長城》的正確打開方式」一文中,筆者留了一個尾巴:為什麼中國從上到下,不管是學界、業界,還是官方,都對文化輸出如此情有獨鍾?王健林在並購傳奇影業的簽約儀式上豪氣沖天:「並購會增加萬達在全球電影產業話語權,電影市場是全球的,萬達一定要在全球有發言權」。
而馬化騰在今年兩會上的提案跟王健林形成呼應。在這項名為「關於充分發揮數字內容產業競爭力,掌握全球文化產業主導權的建議」提案中,馬化騰談到,「我國應充分發揮數字內容產業競爭力,積極布局全球文化產業市場,推動中華文化與中國企業走出去,搶佔全球文化產業主導權,打造中國文化產業的世界標簽」。

王健林、馬化騰的宣言早就超出了「企業家社會責任感」的范疇,而且在筆者看來,這也不僅是一種「立牌坊」的PR姿態。從本質上講,這種「文化輸出」熱情根植於中國近代史百年的民族悲情。學者張頤武對此寫到,「我們民族充滿了現代歷史賦予我們的悲情與屈辱,中國在現代歷史中的失敗歷程讓我們的現代史充滿了一種『弱者』的自我意識,一種在他者限定的秩序中不斷挫折,卻不斷抗爭的悲壯歷史意識使得我們不得不將自己設定為世界秩序反抗者」。
中國人一直有兩個國際文化獎情節,一個是諾貝爾文學獎,一個是奧斯卡金像獎。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奧斯卡成為最後的心結。雖然李安拿過兩次奧斯卡最佳導演,但偏執的國人用一種近乎「潔癖」的精神繼續守候:似乎只有一個大陸導演拿獎才表示「中國電影從此站起來了」?

事實上,這場全民守望游戲的主角張藝謀,早就機智地看穿了一切,然而不少人依然「不識廬山真面目」。在《長城》的采訪中,張藝謀坦言:「為了讓中國電影走出去,我們參加各種電影節,在電影節得獎,這個已經幾十年了,永遠有人在做,我也做過很多次了。但是你知道這些傳播的空間是有限的。那種主流院線上映的,影響世界大部分年輕人的大片,一直是中國電影的短版。」
對中國而言,「文化輸出」早就超越經濟價值,在官方這是一個重要的政治任務,而對於國人,卻深深紮根於一種受創傷後的民族心理。在借用好萊塢工業力量來盡情釋放自己的審美主張的同時,張藝謀還期待用好萊塢的故事模式傳遞中國的價值觀,並最終通過市場的力量讓「長城」這個充滿象徵的符號重回世界中心。這也是國人對於新型合拍片超越經濟層面的期待。
2
不以盈利為目標的「文化輸出」
都是耍流氓
電影學者尹鴻認為:《長城》將中國是世界中心的想像清清楚楚地呈現給了觀眾,滿足了在「鴉片戰爭」後被洋槍洋炮欺負多年的中國觀眾「早先比你們闊多了」的情感認同。事實上,關於中國對於海外輸出的「非經濟目的」,連《時代周刊》的記者也觀察到了:
「中國領導人和公司巨頭們想要的更多,畢竟印度的寶萊塢成功把他們的歌舞片出口到了第三世界國家。連小小的韓國也憑借他們浮誇的偶像劇成功分得了全球電視市場的一杯羹,難道中國這樣有著千年歷史的古老文明繼承者不能夠輸出文化軟實力嗎?」

《時代周刊》同時也寫道,「無論AMC影院裡面的椅子有多舒服,西方的觀眾並不打算花錢去看什麼政治宣傳片或者什麼浪漫愛情電影。與之前那個《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時代相比,中國電影這幾年在西方電影市場表現甚至更差了。連中國觀眾都已經厭倦了讓他們麻木不仁的止痛劑和大國主義腔調」。
前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公司總經理周鐵東認為,從海外市場的定位而言,中國電影產品大致為一種「菱形結構」:菱形的頂端為少數通過合拍片的方式成功走向世界主流市場的商業大片如《功夫之王》《木乃伊3》;菱形的底端為另外通過國際電影節銷往海外的藝術小片;菱形的的大肚子則是作為中國電影主體卻無法出其門的中低成本影片。

2014年北美外全球市場電影票房排行&各入圍影片票房第一國家
如此看來,中國電影走不出去的是大多數,即便走出去也走不遠。周鐵東從不認為中國電影能在海外和好萊塢抗衡。「國內市場是無限的,海外市場容量絕對有限,中國電影絕不可能成為世界觀眾的娛樂主食,充其量只是一道甜點。甜點的供應量都是有限。」
盡管中國文化輸出具有強烈的非經濟意義,但事實的真相是:所有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文化輸出,都是徒勞。有盈利代表有傳播,有傳播才有影響,有影響才有輸出。張藝謀也承認外國人對於中國電影的文化符號更多是一種獵奇,「你從獵奇入手,從新鮮的角度建立印象,然後如果你願意的話,你走近它,研究它,當然會得到更多的東西。」正是認識到這一點,張藝謀才用商業大片的邏輯代替了「沖擊奧斯卡」的思維,效果另說,但他的理念是革新的。
3
內市場優勢的溢出與擴散
才是文化輸出的關鍵
為什麼說鼓吹「文化輸出」是中國電影最大陷阱?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中國遍地跑的都是外國牌子的汽車,中國汽車行業不思考如何在國內市場自主創新,建立好民族工業,卻整天想著如何攻佔日韓、歐美等汽車工業發達市場,甚至連拉美、非洲、中東等地區壓根不在考慮之中。如果中國汽車產業真如此,相信大家都會覺得這幫人有病,得治。但換成文化產業,冷靜的旁觀者可能也會加入自嗨的幻象和狂歡中。

在《時代周刊》的封面報道中,記者用譏諷的筆調寫道:「中國的電影產業可以像他們的科技產業學習,躲在防火牆後面繁榮。中國的電子公司不需要全球市場就可以成功,中國市場足夠了」。雖是對中國貿易保護的批評,但也說明了一個實情,在經濟全球化的體系下,中國市場已經大到某種程度具有世界市場的意義。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16年中國GDP排名前十分別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雖然受到人民幣貶值影響,但是中國31省份GDP前10強,假如作為單獨經濟體放在世界上排名,依舊妥妥地進前30名。第一名廣東省GDP為79512億元,假如作為單獨經濟體在世界排名15,接近西班牙;第十名福建省GDP28519億元,作為單獨經濟體在世界的排名26,略高於尼利日亞。

作為一項大眾文化消費品,考察電影產業發展潛力還有一項指標就是人口。無疑,中國的人口世界第一,但我們到底挖掘多少國內市場的潛力?以鄰國韓國為例,總人口5000來萬,根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的數據,2016年韓國累計觀影人次2.12億,繼2013年後連續四年突破2億人次。計算得出,韓國平均每人年觀影4.3次。
而根據美國電影學會的數據,2015年北美電影總票房為111億美元,人均觀影人次為3.8。那中國現在的人均觀影人次是多少?根據《中國電影報》的數據,2016年中國電影票房457億元,總觀影人次超過13億,這意味中國人均觀影人次剛剛接近於1。
在《帝國的想像和構建》一書中,電影學者常江考察了美國「文化帝國主義」的形成和演變,得出了以下結論:無遠弗屆、自上而下的文化帝國是不存在的。他認為,某一類文化產品對於異文化的侵犯和征服,其成功與否並非取決文化的生產者,而卻取決於文化的消費者。好萊塢電影之所以風靡全球,並不因為其是「同質化」「麻痹性」的「文化工業」,而源於在特定的歷史和社會條件下為全球觀眾提供了想像空間。

在全球化與互聯網的背景下,只有行業才是抵禦好萊塢的有力武器,而國內市場佔有率優勢後的溢出與擴散才是文化輸出的關鍵。看到這里,假如你是一位務實的影視從業人員,應該不會排斥這個觀點:在將中國人均觀影人次提升到4.0之前,別再高呼什麼「文化輸出」之類的狂言妄語。

⑦ 中國文化產業的《中國文化產業》專家委員會和主創團隊

專家委員會主任:齊勇鋒委員:(按姓氏筆畫排序)丁俊傑王育濟 尹欣 尹鴻專 劉承萱 祁述裕屬 李炎 李懷亮 張曉明 張勝冰 張淼 李向民 陳少峰范周范建華 金元浦 胡惠林胡智鋒賈磊磊 顧江 梅松 蔣祖煊 魏鵬舉 傅才武 熊澄宇 歐陽友權編委會主任:范周委員:(按姓氏筆畫排序)卜希霆齊勇鋒 齊驥 劉江紅 朱敏 張春河 陸政品 陳小申 趙自芳 趙瑩 靳斌 郭貴領 謝倫燦 蔣多總編輯:范周執行總編:齊驥編輯部主任:儲鈺琦責任編輯:劉文傑 何聖捷視覺編輯:視覺傳達工作室 視覺總監:劉翔法律顧問:王四新訂閱聯系人:楊潔
網路支持:文化產業學術網 中國文化產業網

⑧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和清華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哪個好

北大的,北大有歷史文化傳統,因為文化產業本身更注重文化。
其實最好的是上海交大的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上海的文化產業研究是國內最早,也是實力最強的,有胡慧琳、李康化等老師。

⑨ 尹鴻的主要論文

宜從GDP模式向版權經濟模式轉變 尹鴻 【報紙】中國文化報 2011-03-02
時代寫照 尹鴻 【報紙】文藝報 2011-02-23
插上想像的翅膀 尹鴻 【報紙】人民日報 2011-02-15
舍即是擔當 評央視取消兔年春晚語言類節目植入廣告 尹鴻 【期刊】廣告人 2011-01-15
2011——中國視頻網站的發展趨勢 尹鴻 【期刊】中國傳媒科技 2011-01-15
創新,從大眾開始 尹鴻 【報紙】人民日報 2011-01-14
理性的力量——談中央電視台大型電視紀錄片《公司的力量》 尹鴻 【期刊】電視研究 2011-01-05
全球對比下的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的國際性 尹鴻 【期刊】國際新聞界 2010-12-23
公眾性決定公眾人物話語責任 尹鴻 【報紙】人民日報 2010-12-09
《橋隆飆》:人立則劇立 尹鴻 【報紙】人民日報 2010-12-07
全球多元電影格局與中國電影的文化建構 尹鴻;張建珍【期刊】浙江傳媒學院學報 2010-10-28
展示成長中的中國電影力量 尹鴻 【報紙】人民日報 2010-10-19
學術紀錄片可以很精美 尹鴻 【報紙】中國文化報 2010-10-08
珠海玲玎海岸項目奠基 尹鴻 【報紙】中國旅遊報 2010-09-08
改革拐點上的中國電視 尹鴻 【期刊】今傳媒 2010-09-05
23秒與32年:無情未必真電影 有淚如何不丈夫 尹鴻 【期刊】當代電影 2010-08-01
鄉村官民關系之變 尹鴻; 偉趙義【期刊】理論參考 2010-08-01
由大到強,中國電影需要做什麼? 尹鴻; 張昭 【報紙】光明日報 2010-07-07
只有笑得最早 沒有笑到最後——中國電視創新的「蜉蝣」定律 尹鴻 【期刊】新聞與寫作 2010-07-05
存鷹之心於高遠 取鷹之志而凌雲 尹鴻 【報紙】廣元日報 2010-07-05
中國影院何其少 尹鴻 【報紙】人民日報 2010-07-01
《非誠勿擾》:寓情於樂 尹鴻; 霍志靜 【期刊】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0-05-15
溫故而知新——評10集大型紀錄片《中國通》 尹鴻 【期刊】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0-04-15
植入式廣告錯了嗎? 尹鴻 【期刊】廣告人 2010-04-15
「分離」或是「分制」?——對廣電制播分離改革的思考 尹鴻 【期刊】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0-04-15
回顧與展望:節點上的中國電視 尹鴻; 於烜 【期刊】采寫編 2010-04-15
浮出紅海提升標桿 尹鴻; 於烜 【期刊】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010-03-20
踏進藝術的殿堂 尹鴻 【報紙】中國旅遊報 2010-03-10
2009:中國電影產業備忘 尹鴻 【期刊】電影藝術 2010-03-05
探索商業與美學的平衡——2009年中國電影藝術備忘 尹鴻 【期刊】當代電影 2010-03-01
大活動造就大品牌:廣西衛視的網路傳播策略分析 李剛; 尹鴻 【期刊】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010-02-20
話語·身份·景觀——從2009年諜劇熱看類型電視劇的生產、消費和意義生成機制 尹鴻;馬向陽【期刊】電視研究 2010-01-05
中國電影如何應對「3D時代」 尹鴻 【報紙】人民日報 2010-01-05
主流價值、商業訴求、電影產業——關於主流商業大片的對話 史東明; 尹鴻 【期刊】當代電影 2010-01-01
「賀歲」娛樂應有品位 尹鴻 【報紙】人民日報 2009-12-31
民族大家庭的形象敘述和精神引導 尹鴻 【報紙】光明日報 2009-12-25
好萊塢: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尹鴻 【報紙】中國文化報 2009-12-18
《建國大業》:人見人異的「萬花筒」 尹鴻 【報紙】中國電影報 2009-10-22
《中國往事》:一鍋五味雜陳的老湯 尹鴻 【期刊】中國電視 2009-10-15
繼承傳統 改革創新 服務人民 創造輝煌——童剛局長談新中國電影60年 童剛; 尹鴻 【期刊】當代電影 2009-10-01
制播分離還是制播整合? 尹鴻 【報紙】中國文化報 2009-09-18
中國電視軟肋在哪裡? 尹鴻 【報紙】民主與法制時報 2009-09-07
順勢上揚:2009年年中電影市場 尹鴻 【報紙】中國文化報 2009-07-17
珠海78家星級酒店延時退房 尹鴻 【報紙】中國旅遊報 2009-06-22
電影要柔性塑造國家形象 尹鴻 【報紙】人民日報 2009-06-18
離現實更近一點 尹鴻 【報紙】人民日報 2009-05-21
電影的國家形象塑造 尹鴻 【報紙】中國文化報 2009-05-20
謝晉:中國電影黃金時代的藝術高峰 尹鴻 【期刊】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5-15
2008:中國電影產業備忘 尹鴻; 石惠敏 【期刊】電影藝術 2009-03-05
向市場集結的主流電影群——2008中國電影創作備忘 尹鴻 【期刊】當代電影 2009-03-01
國產電影從擴張數量走向提升質量(下) 尹鴻 【報紙】中國文化報 2009-02-27
國產電影從擴張數量走向提升質量(上) 尹鴻 【報紙】中國文化報 2009-02-20
與中國社會法制進程同步成長——《今日說法》十年 尹鴻; 石惠敏 【期刊】電視研究 2009-02-05
中國電影與國家「軟形象」 尹鴻; 石惠敏 【期刊】當代電影 2009-02-01
《中華醫葯》:傳播東方生命觀的魅力 尹鴻 【期刊】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08-10-15
中國電視劇文化50年 尹鴻 【期刊】電視研究 2008-10-05
共造後合拍時代的華語電影——中國內地與香港電影的三十年合作/合拍歷程 尹鴻; 何美 【期刊】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 2008-09-30
《牛郎織女》 尹麗川;楊遠嬰; 尹鴻;陸紹陽; 檀秋文 【期刊】當代電影 2008-08-01
「功夫熊貓」是中國電影產業一面鏡子 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 教授 尹鴻 【報紙】中國文化報 2008-08-01
「第一現場」:法制電視節目的新聞化探索——以中央電視台《法治在線》為例 尹鴻 【期刊】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08-06-15
數字時代的(廣義)付費電視 尹鴻 【期刊】視聽界(廣播電視技術) 2008-06-10
解讀城市密碼品味歷史積淀 尹鴻 【期刊】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008-05-20
中國電影產品在國際貿易市場中的適應性策略 尹鴻; 唐建英 【期刊】對外傳播 2008-05-10
整合媒介平台 推動城市傳播 尹鴻 【期刊】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008-04-20
廣播應更好地成為社會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 尹鴻 【期刊】中國廣播 2008-04-15
新聞的整合力量——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嫦娥奔月」系列報道評析 尹鴻 【期刊】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008-02-20
走得出去才能站得起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電影軟實力 尹鴻; 唐建英 【期刊】當代電影 2008-02-01
順水行舟 逆風而進——2007中國電影創作綜述 尹鴻 【期刊】當代電影 2008-02-01
2007:中國電影掃描 尹鴻 【期刊】藝術評論 2008-01-15
文藝批評四大趨向與批評的「導游」功能 尹鴻 【期刊】文藝爭鳴 2008-01-15
2007中國電影產業備忘 尹鴻; 詹慶生 【期刊】電影藝術 2008-01-05
人生如戲與心靈雞湯 尹鴻;吳豐軍【期刊】視聽界 2007-09-25
影像文化的中國製造——進入新世紀的中國電影產業 尹鴻 【期刊】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9-25
媒介行動——《共同關注》的文化價值 尹鴻 【期刊】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007-09-20
定見與自省——重讀鍾惦棐《探索電影集·序》 尹鴻 【期刊】文藝理論與批評 2007-05-24
中國獨立影像發展備忘(1999-2006) 詹慶生; 尹鴻 【期刊】文藝爭鳴 2007-05-15
滿足與超越的辯證法 尹鴻 【期刊】電影藝術 2007-05-05

⑩ 尹鴻的介紹

尹鴻,主要研究新聞傳播學、影視傳播、大眾媒介與文化產業。現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及理論評論委員會主任,北京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特邀理事,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高校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傳媒經濟與管理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等機構兼職教授、客座研究員,多家電視媒體顧問。數百部集影視節目策劃。兼任北京市人民政府顧問、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

閱讀全文

與尹鴻文化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