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認證工程師的工作前景怎樣
職業概述:
IC驗證工程師工作主要根據晶元規格特點設計並實現驗證環境;根據晶元或模塊規格利用已實現驗證環境進行驗證歸隨著我內需進步擴IC驗證工程師需求斷增
工作內容:
編碼驗證IC模塊驗證設計代碼並調試通; 完模塊及相關硬體設計; 習研究新發展驗證驗證工具
精通C語言編程匯編語言經驗;熟悉Unix或Linux操作環境;具團隊協作良溝通能力海及三角區IC產業發展重產業發展背景IC驗證工程師供應始終跟需求外IC項目真功程度取決於驗證質量IC驗證需要系統始入手RTL代碼入手所IC驗證越越重要
建議查下資料.感覺這樣的提問沒有意義
2. IC晶元的發展歷史
IC晶元(Integrated Circuit集成電路)是將大量的微電子元器件(晶體管、電阻、電容等)形成的集成電路放在一塊塑基上,做成一塊晶元。而今幾乎所有看到的晶元,都可以叫做IC晶元。
3. IC驗證工作的前景怎麼樣
IC專業應屆畢業生,工作方向基本分為兩大類:數字方向和模擬方向(模擬方向暫不討論)。那麼作為數字電路的應屆畢業生,該怎麼去做崗位的選擇,我們從下面幾個方面來探討一下。
崗位需求數量對比
一般正規的IC公司,設計和驗證的人員分配,大概是1:3,即一個設計,三個驗證人員。
當前不管是SOC還是ASIC設計流程,因為晶元復雜度越來越高,驗證周期占整個項目周期比例越來越大,所以驗證人員配置會越來越多。
崗位職責對比
(1)設計工程師:主要根據SPEC,完成功能RTL實現,Design compiler預綜合,timing分析,並且完成模塊的單元測試驗證,保證模塊的功能正確。
(2)驗證工程師:根據設計規范,負責驗證計劃和驗證目標定義,測試平台開發(建模,斷言,回歸,覆蓋),測試用例開發和集成,檢查模塊級和晶元級的設計功能,作為前端和後端工程師的介面,優化或審查設計架構和實現。
技能要求對比
(1)設計工程師:掌握Verilog或System Verilog語言,具有邏輯設計、RTL 編碼、驗證等經驗;掌握C/C++語言,熟悉一種以上腳本
(TCL\Perl\Shell\Python)語言,具有良好的程序設計能力;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有良好的溝通與團隊協作能力。
(2)驗證工程師:具有驗證語言的經驗(SPECMAN / E-language,System-Verilog,Vera);具有RTL編碼和模擬器的經驗(Modelsim,NC-sim);腳本語言的基本知識
(TCL\Perl\Shell\Python、C語言等),了解隨機驗證方法(VMM,OVM,UVM,eRM),有良好的溝通與團隊協作能力。
發展前景對比
兩個崗位不是競爭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夥伴關系,且兩個崗位都有很清楚的發展路徑。
設計工程師可以向架構設計、系統設計等方向進階,驗證工程師可以向系統驗證、驗證方法學等方向進階。
應屆生入門難易程度對比
目前國內學校的微電子\集成電路設計專業,大多數畢業生的成長路線是:RTL實現-->EDA模擬-->FPGA驗證。
設計方向,很少有學校能夠提供給學生設計流片的機會(因為流片成本昂貴,且風險極大),所以設計方向的同學,對Design Compiler\Prime Time、CDC這類很重要的工具了解很少。
驗證方向,很少有專門的針對驗證的教學課程和實踐機會,缺少驗證方法學、大型驗證平台搭建的經驗。
總的來講,對應屆畢業生來講,設計方向易上手,但是進階較難;驗證方向上手較難,但是進階較易。
學校教育與企業要求
因為一顆晶元從項目立項到最終晶元量產上市,中間包括設計、驗證、封裝、測試等各個環節,每個環節對工程師的要求不盡相同,高校根本無力承擔巨大的教學成本,去教授各個環節的內容,所以目前的現狀是IC人才缺口達32萬之多,而應屆畢業生基本上不能完全匹配企業對人才的要求。
4. ic行業前景怎麼樣
集成電路設計業蓬勃發展
集成電路產業鏈分為設計環節、製造環節、封裝和測試這專三個環節,各形成了屬相對獨立的產業。隨著人工智慧應用的快速普及,我國IC設計行業蓬勃發展。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集成電路設計業銷售收入為2519.3億元,占產業總值的38.6%,位居第一;集成電路晶圓業銷售收入為1818.2億元,占產業總值的27.8%;集成電路封測業銷售收入為2193.9億元,佔比33.6%。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5. ic產業的發展歷程
一、世界集成電路產業結構的變化及其發展歷程
回顧集成電路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自發明集成電路至今40多年以來,從電路集成到系統集成這句話是對IC產品從小規模集成電路(SSI)到今天特大規模集成電路(ULSI)發展過程的最好總結,即整個集成電路產品的發展經歷了從傳統的板上系統(System-on-board)到片上系統(System-on-a-chip)的過程。在這歷史過程中,世界IC產業為適應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其產業結構經歷了三次變革。
第一次變革:以加工製造為主導的IC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
70年代,集成電路的主流產品是微處理器、存儲器以及標准通用邏輯電路。這一時期IC製造商(IDM)在IC市場中充當主要角色,IC設計只作為附屬部門而存在。這時的IC設計和半導體工藝密切相關。IC設計主要以人工為主,CAD系統僅作為數據處理和圖形編程之用。IC產業僅處在以生產為導向的初級階段。
第二次變革:Foundry公司與IC設計公司的崛起。
80年代,集成電路的主流產品為微處理器(MPU)、微控制器(MCU)及專用IC(ASIC)。這時,無生產線的IC設計公司(Fabless)與標准工藝加工線(Foundry)相結合的方式開始成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新模式。
隨著微處理器和PC機的廣泛應用和普及(特別是在通信、工業控制、消費電子等領域),IC產業已開始進入以客戶為導向的階段。一方面標准化功能的 IC已難以滿足整機客戶對系統成本、可靠性等要求,同時整機客戶則要求不斷增加IC的集成度,提高保密性,減小晶元面積使系統的體積縮小,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的性能價格比,從而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得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和更豐厚的利潤;另一方面,由於IC微細加工技術的進步,軟體的硬體化已成為可能,為了改善系統的速度和簡化程序,故各種硬體結構的ASIC如門陣列、可編程邏輯器件(包括FPGA)、標准單元、全定製電路等應運而生,其比例在整個IC銷售額中 1982年已佔12%;其三是隨著EDA工具(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的發展,PCB設計方法引入IC設計之中,如庫的概念、工藝模擬參數及其模擬概念等,設計開始進入抽象化階段,使設計過程可以獨立於生產工藝而存在。有遠見的整機廠商和創業者包括風險投資基金(VC)看到ASIC的市場和發展前景,紛紛開始成立專業設計公司和IC設計部門,一種無生產線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Fabless)或設計部門紛紛建立起來並得到迅速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標准工藝加工線(Foundry)的崛起。全球第一個Foundry工廠是1987年成立的台灣積體電路公司,它的創始人張忠謀也被譽為晶晶元加工之父。
第三次變革:四業分離的IC產業
90年代,隨著INTERNET的興起,IC產業跨入以競爭為導向的高級階段,國際競爭由原來的資源競爭、價格競爭轉向人才知識競爭、密集資本競爭。以DRAM為中心來擴大設備投資的競爭方式已成為過去。如1990年,美國以Intel為代表,為抗爭日本躍居世界半導體榜首之威脅,主動放棄 DRAM市場,大搞CPU,對半導體工業作了重大結構調整,又重新奪回了世界半導體霸主地位。這使人們認識到,越來越龐大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並不有利於整個IC產業發展,分才能精,整合才成優勢。於是,IC產業結構向高度專業化轉化成為一種趨勢,開始形成了設計業、製造業、封裝業、測試業獨立成行的局面(如下圖所示),近年來,全球IC產業的發展越來越顯示出這種結構的優勢。如台灣IC業正是由於以中小企業為主,比較好地形成了高度分工的產業結構,故自1996年,受亞洲經濟危機的波及,全球半導體產業出現生產過剩、效益下滑,而IC設計業卻獲得持續的增長。
特別是96、97、98年持續三年的DRAM的跌價、MPU的下滑,世界半導體工業的增長速度已遠達不到從前17%的增長值,若再依靠高投入提升技術,追求大尺寸矽片、追求微細加工,從大生產中來降低成本,推動其增長,將難以為繼。而IC設計企業更接近市場和了解市場,通過創新開發出高附加值的產品,直接推動著電子系統的更新換代;同時,在創新中獲取利潤,在快速、協調發展的基礎上積累資本,帶動半導體設備的更新和新的投入;IC設計業作為集成電路產業的龍頭,為整個集成電路產業的增長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6. ic貿易如何發展
IC貿易這個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大致的就是從代理那邊多拿貨,存現來做庫存,然專後賣,賺取中間的差價。屬
賺錢的機會在:
1、代理的支持,拿到好的產品及價格。
2、客戶的支持,但客戶也是隨著行情變的。因為關系再好的客戶不可能買貴的,如果能做到相同的價格從自己這邊出貨就行。
到最後價格還是佔了一定因素。
造成如此激烈的競爭有兩點原因
原因之一:IC貿易行業經過二十多年高速增長,讓第一批、第二批的創業者賺取滿滿的第一桶金,造就成千上萬的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很多後來加盟者三、五年後也過上有車有房的生活,賺錢羊群效應迅速蔓延,IC貿易行業創富的神話,吸引了越來越多充滿夢想年輕的創業者不斷加入。
原因之二:加入IC貿易的門檻越來越低。IC貿易行業大家基本都沒有自己核心競爭力,基本上都是白手起家,很多電子元器件企業的員工大多來自於親戚圈、老鄉圈、朋友圈,看著老闆乾的可以,似乎自己也沒有問題,況且客戶是自己聯系的,新員工在熟悉貨源渠道後,紛紛自立門戶。幾年前做IC貿易還要在市場去開一個櫃台,至少要幾萬塊才能加入到這個行業,現在只要幾千塊就可以加到這個行業。
7. 我國 IC 產業誕生於六十年代,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分別是什麼
自發明集成電路(IC)後,隨著硅平面技術的發展,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先後發明了雙極型和MOS型兩種重要的集成電路,它標志著由電子管和晶體管製造電子整機的時代發生了量和質的飛躍,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具有滲透力和生命力的新興產業集成電路產業。
發展歷程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世界集成電路產業結構的變化及其發展歷程
回顧集成電路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自發明集成電路40多年以來,"從電路集成到系統集成"這句話是對IC產品從小規模集成電路(SSI)到特大規模集成電路(ULSI)發展過程的最好總結,即整個集成電路產品的發展經歷了從傳統的板上系統(System-on-board)到片上系統(System-on-a-chip)的過程。在這歷史過程中,世界IC產業為適應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其產業結構經歷了三次變革。
第一次變革:以加工製造為主導的IC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
70年代,集成電路的主流產品是微處理器、存儲器以及標准通用邏輯電路。這一時期IC製造商(IDM)在IC市場中充當主要角色,IC設計只作為附屬部門而存在。這時的IC設計和半導體工藝密切相關。IC設計主要以人工為主,CAD系統僅作為數據處理和圖形編程之用。IC產業僅處在以生產為導向的初級階段。
第二次變革:Foundry公司與IC設計公司的崛起。
80年代,集成電路的主流產品為微處理器(MPU)、微控制器(MCU)及專用IC(ASIC)。這時,無生產線的IC設計公司(Fabless)與標准工藝加工線(Foundry)相結合的方式開始成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新模式。
隨著微處理器和PC機的廣泛應用和普及(特別是在通信、工業控制、消費電子等領域),IC產業已開始進入以客戶為導向的階段。一方面標准化功能的 IC已難以滿足整機客戶對系統成本、可靠性等要求,同時整機客戶則要求不斷增加IC的集成度,提高保密性,減小晶元面積使系統的體積縮小,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的性能價格比,從而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得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和更豐厚的利潤;另一方面,由於IC微細加工技術的進步,軟體的硬體化已成為可能,為了改善系統的速度和簡化程序,故各種硬體結構的ASIC如門陣列、可編程邏輯器件(包括FPGA)、標准單元、全定製電路等應運而生,其比例在整個IC銷售額中 1982年已佔12%;其三是隨著EDA工具(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的發展,PCB設計方法引入IC設計之中,如庫的概念、工藝模擬參數及其模擬概念等,設計開始進入抽象化階段,使設計過程可以獨立於生產工藝而存在。有遠見的整機廠商和創業者包括風險投資基金(VC)看到ASIC的市場和發展前景,紛紛開始成立專業設計公司和IC設計部門,一種無生產線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Fabless)或設計部門紛紛建立起來並得到迅速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標准工藝加工線(Foundry)的崛起。全球第一個Foundry工廠是1987年成立的台灣積體電路公司,它的創始人張忠謀也被譽為"晶晶元加工之父"。
第三次變革:"四業分離"的IC產業
90年代,隨著INTERNET的興起,IC產業跨入以競爭為導向的高級階段,國際競爭由原來的資源競爭、價格競爭轉向人才知識競爭、密集資本競爭。以DRAM為中心來擴大設備投資的競爭方式已成為過去。如1990年,美國以Intel為代表,為抗爭日本躍居世界半導體榜首之威脅,主動放棄 DRAM市場,大搞CPU,對半導體工業作了重大結構調整,又重新奪回了世界半導體霸主地位。這使人們認識到,越來越龐大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並不有利於整個IC產業發展,"分"才能精,"整合"才成優勢。於是,IC產業結構向高度專業化轉化成為一種趨勢,開始形成了設計業、製造業、封裝業、測試業獨立成行的局面(如下圖所示),近年來,全球IC產業的發展越來越顯示出這種結構的優勢。如台灣IC業正是由於以中小企業為主,比較好地形成了高度分工的產業結構,故自1996年,受亞洲經濟危機的波及,全球半導體產業出現生產過剩、效益下滑,而IC設計業卻獲得持續的增長。
特別是96、97、98年持續三年的DRAM的跌價、MPU的下滑,世界半導體工業的增長速度已遠達不到從前17%的增長值,若再依靠高投入提升技術,追求大尺寸矽片、追求微細加工,從大生產中來降低成本,推動其增長,將難以為繼。而IC設計企業更接近市場和了解市場,通過創新開發出高附加值的產品,直接推動著電子系統的更新換代;同時,在創新中獲取利潤,在快速、協調發展的基礎上積累資本,帶動半導體設備的更新和新的投入;IC設計業作為集成電路產業的"龍頭",為整個集成電路產業的增長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同時,IC按功能可分為:數字IC、模擬IC、微波IC及其他IC,其中,數字IC是近年來應用最廣、發展最快的IC品種。數字IC就是傳遞、加工、處理數字信號的IC,可分為通用數字IC和專用數字IC。
通用IC:是指那些用戶多、使用領域廣泛、標准型的電路,如存儲器(DRAM)、微處理器(MPU)及微控制器(MCU)等,反映了數字IC的現狀和水平。
專用IC(ASIC):是指為特定的用戶、某種專門或特別的用途而設計的電路。
集成電路產品有以下幾種設計、生產、銷售模式。
1.IC製造商(IDM)自行設計,由自己的生產線加工、封裝,測試後的成品晶元自行銷售。
2.IC設計公司(Fabless)與標准工藝加工線(Foundry)相結合的方式。設計公司將所設計晶元最終的物理版圖交給Foundry加工製造,同樣,封裝測試也委託專業廠家完成,最後的成品晶元作為IC設計公司的產品而自行銷售。打個比方,Fabless相當於作者和出版商,而 Foundry相當於印刷廠,起到產業"龍頭"作用的應該是前者。
三、國內IC市場展望
國內外半導體市場將快速復甦,從2010年開始,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都超過了兩位數的增長。中長期看,未來國內外市場的因一部回暖,電子信息產業將步入一個新的增長格局。「十五」後期到「十一五」初期,是我們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非常好的時期,可望從開始,又將出現第二輪新的發展趨勢。
從行業發展趨勢看,設計業仍將是國內IC產業中最具發展活力的領域。在創業板推出鼓舞下,德可威(音)、海爾集成電路、深圳興邦(音)、華亞(音)等多家企業正在醞釀登陸IPO市場,這將為國內的產業發展注入大量資金,並將吸引更多的風險投資投入到IC設計領域,將極大的推進IC設計行業的發展。晶元製造和封裝設計領域,在出口拉動下,將呈現顯著增長趨勢,特別是晶元製造業。晶元製造業規模在未來兩年,將有快速的增長。華為等多家IC設計企業已經開發下一代IC產品,並投入到手機、便攜電子產品等終端產品應用中。長電(音)科技等封裝測試企業在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在CSP等先進封裝工藝方面取得突破。國家01、02專項正在深度實施,將大力促進產業發展。
國家大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為半導體產業帶來了極大的機遇。國家明確加快培育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新興產業,這不僅將成為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之後國家經濟增長的又一強大動力,更將為國內的IC產業發展提供難得的機遇。在國家大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的大背景下,3G、移動通信、半導體照明、汽車電子等新興領域正在迅速發展,系中孕育著巨大市場,將促進我國的IC產業進一步發展。
8. 現在IC行業情況如何
受經濟影響,整體比較低迷,出於低潮期~~~~
9. 什麼是ic,是什麼行業
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
集成電路在電路中用字母「IC」表示。集成電路發明者為傑克·基爾比(基於鍺(Ge)的集成電路)和羅伯特·諾伊思(基於硅(Si)的集成電路)。當今半導體工業大多數應用的是基於硅的集成電路。
(9)ic檢驗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集成電路按其功能、結構的不同,可以分為模擬集成電路、數字集成電路和數/模混合集成電路三大類。
模擬集成電路又稱線性電路,用來產生、放大和處理各種模擬信號(指幅度隨時間變化的信號。例如半導體收音機的音頻信號、錄放機的磁帶信號等),其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成比例關系。而數字集成電路用來產生、放大和處理各種數字信號(指在時間上和幅度上離散取值的信號。例如5G手機、數碼相機、電腦CPU、數字電視的邏輯控制和重放的音頻信號和視頻信號)。
10. 什麼是IC產業
廣義的講,IC就是半導體元件產品的統稱,包括:
1.集成電路(integratedcircuit,縮寫:IC)
2.二,三極體.
3.特殊電子元件.
再廣義些講還涉及所有的電子元件,象電阻,電容,電路版/PCB版,等許多相關產品.
一、世界集成電路產業結構的變化及其發展歷程
自1958年美國德克薩斯儀器公司(TI)發明集成電路(IC)後,隨著硅平面技術的發展,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先後發明了雙極型和MOS型兩種重要的集成電路,它標志著由電子管和晶體管製造電子整機的時代發生了量和質的飛躍,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具有極強滲透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新興產業集成電路產業。
回顧集成電路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自發明集成電路至今40多年以來,"從電路集成到系統集成"這句話是對IC產品從小規模集成電路(SSI)到今天特大規模集成電路(ULSI)發展過程的最好總結,即整個集成電路產品的發展經歷了從傳統的板上系統(System-on-board)到片上系統(System-on-a-chip)的過程。在這歷史過程中,世界IC產業為適應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其產業結構經歷了三次變革。
第一次變革:以加工製造為主導的IC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
70年代,集成電路的主流產品是微處理器、存儲器以及標准通用邏輯電路。這一時期IC製造商(IDM)在IC市場中充當主要角色,IC設計只作為附屬部門而存在。這時的IC設計和半導體工藝密切相關。IC設計主要以人工為主,CAD系統僅作為數據處理和圖形編程之用。IC產業僅處在以生產為導向的初級階段。
第二次變革:Foundry公司與IC設計公司的崛起。
80年代,集成電路的主流產品為微處理器(MPU)、微控制器(MCU)及專用IC(ASIC)。這時,無生產線的IC設計公司(Fabless)與標准工藝加工線(Foundry)相結合的方式開始成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新模式。
隨著微處理器和PC機的廣泛應用和普及(特別是在通信、工業控制、消費電子等領域),IC產業已開始進入以客戶為導向的階段。一方面標准化功能的IC已難以滿足整機客戶對系統成本、可靠性等要求,同時整機客戶則要求不斷增加IC的集成度,提高保密性,減小晶元面積使系統的體積縮小,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的性能價格比,從而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得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和更豐厚的利潤;另一方面,由於IC微細加工技術的進步,軟體的硬體化已成為可能,為了改善系統的速度和簡化程序,故各種硬體結構的ASIC如門陣列、可編程邏輯器件(包括FPGA)、標准單元、全定製電路等應運而生,其比例在整個IC銷售額中1982年已佔12%;其三是隨著EDA工具(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的發展,PCB設計方法引入IC設計之中,如庫的概念、工藝模擬參數及其模擬概念等,設計開始進入抽象化階段,使設計過程可以獨立於生產工藝而存在。有遠見的整機廠商和創業者包括風險投資基金(VC)看到ASIC的市場和發展前景,紛紛開始成立專業設計公司和IC設計部門,一種無生產線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Fabless)或設計部門紛紛建立起來並得到迅速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標准工藝加工線(Foundry)的崛起。全球第一個Foundry工廠是1987年成立的台灣積體電路公司,它的創始人張忠謀也被譽為"晶晶元加工之父"。
第三次變革:"四業分離"的IC產業
90年代,隨著INTERNET的興起,IC產業跨入以競爭為導向的高級階段,國際競爭由原來的資源競爭、價格競爭轉向人才知識競爭、密集資本競爭。以DRAM為中心來擴大設備投資的競爭方式已成為過去。如1990年,美國以Intel為代表,為抗爭日本躍居世界半導體榜首之威脅,主動放棄DRAM市場,大搞CPU,對半導體工業作了重大結構調整,又重新奪回了世界半導體霸主地位。這使人們認識到,越來越龐大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並不有利於整個IC產業發展,"分"才能精,"整合"才成優勢。於是,IC產業結構向高度專業化轉化成為一種趨勢,開始形成了設計業、製造業、封裝業、測試業獨立成行的局面(如下圖所示),近年來,全球IC產業的發展越來越顯示出這種結構的優勢。如台灣IC業正是由於以中小企業為主,比較好地形成了高度分工的產業結構,故自1996年,受亞洲經濟危機的波及,全球半導體產業出現生產過剩、效益下滑,而IC設計業卻獲得持續的增長。
特別是96、97、98年持續三年的DRAM的跌價、MPU的下滑,世界半導體工業的增長速度已遠達不到從前17%的增長值,若再依靠高投入提升技術,追求大尺寸矽片、追求微細加工,從大生產中來降低成本,推動其增長,將難以為繼。而IC設計企業更接近市場和了解市場,通過創新開發出高附加值的產品,直接推動著電子系統的更新換代;同時,在創新中獲取利潤,在快速、協調發展的基礎上積累資本,帶動半導體設備的更新和新的投入;IC設計業作為集成電路產業的"龍頭",為整個集成電路產業的增長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二、IC的分類
IC按功能可分為:數字IC、模擬IC、微波IC及其他IC,其中,數字IC是近年來應用最廣、發展最快的IC品種。數字IC就是傳遞、加工、處理數字信號的IC,可分為通用數字IC和專用數字IC。
通用IC:是指那些用戶多、使用領域廣泛、標准型的電路,如存儲器(DRAM)、微處理器(MPU)及微控制器(MCU)等,反映了數字IC的現狀和水平。
專用IC(ASIC):是指為特定的用戶、某種專門或特別的用途而設計的電路。
目前,集成電路產品有以下幾種設計、生產、銷售模式。
1.IC製造商(IDM)自行設計,由自己的生產線加工、封裝,測試後的成品晶元自行銷售。
2.IC設計公司(Fabless)與標准工藝加工線(Foundry)相結合的方式。設計公司將所設計晶元最終的物理版圖交給Foundry加工製造,同樣,封裝測試也委託專業廠家完成,最後的成品晶元作為IC設計公司的產品而自行銷售。打個比方,Fabless相當於作者和出版商,而Foundry相當於印刷廠,起到產業"龍頭"作用的應該是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