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房地產業的產業鏈包括哪些環節
國外的房地產業抄發展到襲現在,已經不是象中國這樣以開發為主,而是以中介為主,已經真正屬於第三產業了。確實,中國的房地產現在是不倫不類,這樣長的產業鏈本身就是不對的,因為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造成企業的全軍覆沒。
Ⅱ 我國房地產發展狀況
第一階段:理論突破與試點起步階段(1978至1991年)
1978年理論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產權等觀點。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統建辦公室率先掛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開發總公司,拉開了房地產綜合開發的序幕。1982年國務院在四個城市進行售房試點。1984年廣東、重慶開始徵收土地使用費。1987至1991年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起步階段。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公開招標出讓住房用地。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台,開始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1991年開始,國務院先後批復了24個省市的房改總體方案。
第二階段:非理性炒作與調整推進階段(1992至1995年)
1992年房改全面啟動,住房公積金制度全面推行。1993年「安居工程」開始啟動。1992年後,房地產業急劇快速增長,月投資最高增幅曾高達146.9%。房地產市場在局部地區一度呈現混亂局面,在個別地區出現較為明顯的房地產泡沫。1993年底宏觀經濟調控後,房地產業投資增長率普遍大幅回落。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一段時間的低迷之後開始復甦。
第三階段:相對穩定協調發展階段(1995至2002年)
隨著住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成為新的消費熱點。1998以後,隨著住房實物分配製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實施,房地產投資進入平穩快速發展時期,房地產業成為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第四階段:價格持續上揚,多項調控措施出台的新階段(2003年以來)
2003年以來,房屋價格持續上揚,大部分城市房屋銷售價格上漲明顯。隨之而來出台了多項針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政策。
詳細: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發展歷史大致這樣:首先從1981年開始,在深圳和廣州開始搞商品房開發的試點,在這以前,國內只有房地產開發,沒有商品房開發,事業單位或者企業單位造房子主要是用於內部職工福利分配的,包括政府造房子也是用於福利分配,沒有房地產市場。由於當時搞試點比較成功,後來就小范圍的開始試點開發。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深圳視察後發現特區搞市場經濟建設之後城市的面貌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房地產開發非常成功,認為開發區的經驗值得向全國推廣,於是他就吹響了中國房地產開發的號角,由沿海城市一帶開始展開,特別是在海南、北海、廣州、深圳等這些大城市,但時間不長,由於海南的房地產市場形成了嚴重的泡沫。
1993年朱鎔基總理到海南視察,發現海南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失控,主要是土地市場迅速形成了非常嚴重的泡沫。於是朱鎔基總理一聲令下:停止銀行貸款。銀根收緊後使剛剛起來的房地產市場立馬遭到重創,造成的結果是從1993年下半年到1998年上半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始終波瀾不興。
1998年對中國房地產業來說是關鍵之年,分水嶺就是上半年和下半年,很多開發商在1998年上半年都熬不下去了,把土地紛紛賣掉退出市場。但是到了1998年下半年,在6月份左右,政策面開始發生變化,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房地產發展的政策,主要一個是取消福利分房,也就是意味著所人們要取得住房,都要到市場上去買房,通過市場來解決住房問題,這種政策使得有效需求在短期內爆發,並大幅快速上升。這政策的第一效應就是「趕末班車」——凡是有錢的單位紛紛購買現房,把當時市場上所有當時賣不掉的現房一掃而空。這時的房改政策提供了巨大的有效需求,而金融政策和稅收政策又創造出巨大的有效需求。不斷地降低利率,還有按揭門檻降低,當時首付只要30%、20%,有的銀行甚至提出零首付。還有價格政策,在這之前商品房的價格受到物價局的管制,不能隨便漲價,是限價的。但是在這時候取消了這些管制,為後來開發商漲價提供可能,這以後開發商自己喜歡怎麼定就怎麼定,開始亂漲價。於是1999年至2003年為中國房地產業高速增長期。2003年到達高峰,暴露出房價過高、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導致嚴重的社會矛盾,房地產業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2004年開始實施宏觀調控,主要特徵是收緊土地與信貸兩個閘門,以調控供給為主。
2005年中央進一步加大宏觀調控力度,主要特徵是供給與需求雙向調控,以調控需求為主。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2006年,成交量開始上升,但是好景不長,因為當長三角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在下雪的時候,北京、深圳、廣州這些城市卻是一片艷陽天,房價漲得很快,就像以前的長三角,結果導致3月份調控的政策又進一步加強。
2006年的宏觀調控主要特徵是以調整房地產產品結構為主。目前的房地產正在發生一系列的轉變: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由以投資主導向以消費主導轉變、由短期投資向中長期投資轉變、由以土地為中心向以產品為中心轉變、由以增量市場為主向以存量市場為主轉變、由普漲普跌現象向有漲有跌現象轉變、由籠統市場向細分市場轉變。
中國房地產價格的走勢,1998年開始起到的房地產市場到2003年,這一輪的上揚達到高峰,然後從2003年到2007年都在頭部橫盤整理,2004年調控供給、2005年調控需求、2006年調控結構、2007年繼續調整,估計到2007年底差不多調整完畢,然後,隨著2008年奧運會這個東風的作用,中國新的一輪房地產,在把頭部轉化為底部以後,又有一波上揚。這個過程當中所有的風險被釋放、泡沫被消減、結構被調整,不合理的狀況被緩解,積壓的房子被消化,這就為下一輪發展夯實了基礎,從2008年開始新的一輪平穩增長,這是一個台階式的上揚,這是中國房地產發展的特徵。
Ⅲ 最近在地產界很火的房地產金融全產業鏈是什麼意思
房地產行業人人熟知「5983模式」,即拿地後5月項目動工、9個月開盤銷售、一期銷售完成80%、3年項目竣工,這樣的運作效率意味著房企從高周轉中挖掘的利潤空間已到極致。隨著地價的上升、銷售端的政策限制,行業利潤率下降已成定局。
在這個背景下,如何提高房企的利潤率呢,那就是房地產金融全產業鏈。
如何做呢?
向產業鏈要利潤,從以往單純經營房地產開發,延伸到拿地、產業引進等多個環節,向每一個環節要利潤。房地產開發環節的高利潤率時代已經結束,企業繼續生存的秘訣是擴展產業鏈條,向各個環節要利潤;地產+金融將成為未來房地產業走向高端的新形式。
從美國房地產基金的運營方式得出借鑒,美國大部分學校、養老院的業主既不是個體老闆,也不是某個地產商,而是房地產基金,房地產基金的真正持有人則是在美國證交所開戶、交易、購買股票的機構投資者。如果將這式方式借鑒到中國,國內的房地產基金也可以通過設立基金,然後在上交所、深交所發行,用籌集到的大量資金去投資學校、醫院,改善基礎設施建設。
這就是所說的地產+金融模式。
供參考。
Ⅳ 房地產屬於什麼職業大類
房地產是房產和地產的合稱,是指土地和土地上的建築物或附著物.先是地產開發,才有房產建築
房地產本身就是一個行業屬於第三產業。
房地產本身就是一個行業,但它拉動了太多的行業:如水泥,鋼鐵,建築。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銷售 服務 房地產裡面有開發,有銷售,房地產開發應當屬於建築行業,樓盤銷售也可以屬於銷售行業,這個沒辦法具體分開。
房地產行業是指:以土地和建築物為經營對象,從事房地產開發、建設、經營、管理以及維修、裝飾和服務的集多種經濟活動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是具有先導性、基礎性、帶動性和風險性的產業。
主要包括:土地開發,房屋的建設、維修、管理,土地使用權的有償劃撥、轉讓,房屋所有權的買賣、租賃,房地產的抵押貸款以及由此形成的房地產市場。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習慣於上將從事房地產開發和經營的行業稱為房地產業。
(4)房地產在我國屬於什麼產業鏈擴展閱讀:
房地產中介屬於銷售服務行業。房地產中介在我國既是一個年輕的行業,又是一個蓬勃發展的行業,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它具有服務性、流動性和靈活性的特點,在房地產業中起著重要作用。
房地產中介行業是房地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中介貫穿在房地產業經濟運行的全過程之中,為房地產業的生產、流通和消費提供了多元化的中介服務。
房地產中介是一個方興未艾的行業,特別是國家將房地產業確定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出台一系列系列規范發展房地產業的政策措施,為房地產中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隨著城鄉居民住房消費的旺盛需求.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確立。這些都是為房地產中介提供了巨大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Ⅳ 房地產屬於第幾產業
房地產開發涉及的經濟領域很多,單純的說第二產業或者第三產業並不太准確。
房地產開發中最明顯的就是建築業,這個是第二產業。
但是房地產開發中包括很多規劃建築(本行)、營銷、物業、旅遊、廣告等服務,這些都是第三產業。
(5)房地產在我國屬於什麼產業鏈擴展閱讀:
房地產是一個綜合的較為復雜的概念,從實物現象看,它是由建築物與土地共同構成。土地可以分為未開發的土地和已開發的土地,建築物依附土地而存在,與土地結合在一起。建築物是指人工建築而成的產物,包括房屋和構築物兩大類。
對於房地產的概念,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理解:房地產既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物質形態,同時也是一項法律權利。
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物質形態,房地產是指房產和地產的總稱,包括土地和土地上永久建築物及其所衍生的權利。房產是指建築在土地上的各種房屋,包括住宅、廠房、倉庫和商業、服務、文化、教育、衛生、體育以及辦公用房等。地產是指土地及其上下一定的空間,包括地下的各種基礎設施、地面道路等。房地產由於其自己的特點即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動性,在經濟學上又被稱為不動產。可以有三種存在形態:即土地、建築物、房地合一。在房地產拍賣中,其拍賣標的也可以有三種存在形態,即土地(或土地使用權)、建築物和房地合一狀態下的物質實體及其權益。隨著個人財產所有權的發展,房地產已經成為商業交易的主要組成部分。
法律意義上的房地產本質是一種財產權利,這種財產權利是指寓含於房地產實體中的各種經濟利益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種權利,如所有權、使用權、抵押權、典當權、租賃權等。
參考資料:網路-房地產
Ⅵ 中國什麼時候提出房地產是中國經濟支柱產業
2003年。
自1998年房改以來,房地產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2003年,房地產業作為拉動中國經濟發展支柱產業的地位正式被確認。直到現在,它依然是維系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億翰智庫報告指出,2008-2017年是房地產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在這十年裡,行業享受了大量的政策紅利,大小房企飛速成長,銷售規模不斷創新高,創造了大量的利潤。
房地產業增加值由2008年的14738.7萬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53850.7萬億元,占總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4.6%增長至2017年的6.5%。
(6)房地產在我國屬於什麼產業鏈擴展閱讀: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說:「歐美以及日韓等世界上許多國家,在其經濟高速發展階段,房地產都曾作為支柱產業而存在。我國過去近20年中,房地產業在推動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拉動消費等方面作用明顯。
房地產業是涵蓋建築、建材、運輸、中介、金融在內的大產業,並關聯著十幾個相關產業,是一國經濟結構不可或缺的關鍵行業,其發展速度和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速度和質量。」
Ⅶ 從長期來看房地產業是否應該是我國的支柱產業
從03年「房屋市場商品化」政策實施以來,通過近10年的發展,房地產業及其相關產業鏈如建築、水泥、鋼材、建材等行業均得到快速發展,從而確保了該行業成為我國支柱產業之一。
但我們可以看到,這近10年房地產的快速發展,導致各種需求不斷出現,特別是投資性需求進入該行業後,相當程度使該行業出現畸形(泡沫)化發展,部分地區出現價格畸高,明顯對行業發展和民生工程受到較大制約,管理層促進房地產價格合理回歸,其實質是保護該行業去泡沫化後持續健康發展,中國人口眾多,房屋消費需求仍然較大,房地產影響的產業鏈較為廣泛,因此,在去投機性和泡沫化的調控後,從長期來看,房地產行業仍然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
Ⅷ 什麼是房地產服務產業鏈
房地產廣義產業鏈包括房地產和被房地產拉動的鋼筋、水泥、機械、家電、家紡等產業。房地產廣義產業鏈除受房地產行業影響外,還受到宏觀經濟等其他因素影響。房地產狹義產業鏈主要指與房地產開發流程相關,與住房建設、住房配套和住房服務三大方向有關的牽連產業。房地產狹義產業鏈與房地產自身發展關系更為緊密。
Ⅸ 中國三大經濟產業鏈是什麼
產業鏈是產業經濟學中的一個概念,是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基於一定的技術經版濟關聯,權並依據特定的邏輯關系和時空布局關系客觀形成的鏈條式關聯關系形態。產業鏈主要是基於各個地區客觀存在的區域差異,著眼發揮區域比較優勢,藉助區域市場協調地區間專業化分工和多維性需求的矛盾,以產業合作作為實現形式和內容的區域合作載體。
Ⅹ 在國民經濟產業體系中,房地產業屬於第幾產業
個人認為房地產業不能簡單的化為二產和三產,需要細分。建築行業肯定是二產,拿了地蓋樓的。但地產銷售,代理銷售等就屬於三產,比如易居等。這就像手機產業,手機內部的軟體開發是三產,但生產手機就是二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