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為產業發展的建議

為產業發展的建議

發布時間:2021-03-11 10:33:56

㈠ 如何促進高技術產業發展提出建議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一個涉及多領域 及其相關政策的問題,必然要從多層面去分析專研究屬實現高新 技術產業化的對策和措施,本文從政府行為、科技成果轉化 機制、以及資本市場和國際影響因素等十個方面提出了發展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應採取的對策。

㈡ 如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建議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版的核心任務,以企業為權主體,以自主創新為動力,以信息化為手段,以各類工業園區、產業集群等為載體,大力推進技術改造、研發設計、品牌提升、渠道拓展和產業鏈整合,促進優勢傳統產業走上創新型、效益型、集約型、生態型發展道路,加快做大、做優、做強。

㈢ 對未來經濟發展的建議

中國經濟發展對策建議

新世紀中國經濟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到2050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我們作不懈的努力。面對經濟全球化競爭日趨激烈的局面,中國在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內,應該著重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1.建立我國國家經濟安全防範體系
我國政府必須高度重視國家經濟安全,應建立政府指導下的宏觀經濟管理體系和國家經濟安全預警指標體系,全面研究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走向和我國所面臨的經濟形勢,適時提出應對措施,維護國家經濟主權,確保國家經濟安全。

2.完善我國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
隨著我國經濟市場化、商品化、國際化和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構建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越來越重要和緊迫。為此,我們應加大國內經濟體制改革力度,打破一系列國有壟斷領域的壟斷局面,全面應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競爭;同時,進一步規范和完善金融、證券和投資等有關配套的法規和制度,強化工商、稅務和技術監督等宏觀調控部門的職能,構建一個體系完整、機制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

3.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貿易體制
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國必須進一步深化對外貿易體制改革,堅持以WTO的多邊貿易體制為框架,以國際貿易慣例為參考,健全與國際接軌的有關法律法規,完善進出口商品的經營管理,建立對外貿易和投資的宏觀調控體系。

4.研究和制定與經濟全球化發展相適應的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戰略
我國要研究制定與國際經濟規則相適應的經濟發展計劃和產業規劃,加大產業間的結構調整力度,經濟增長方式由目前以資源投入為主的粗放型經濟向以提高資源配置使用效率為主的體現高科技特點的集約型經濟方式轉變;同時大力支持民族產業,發揮已有產業優勢和品牌效應,培育和發展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跨國公司。

5.大力開展科技創新,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當代全球經濟的競爭就是國家創新能力的競爭,自主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我國應高度重視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先導作用,及時跟蹤世界科技的發展動態,不斷提高科技開發和創新能力,推廣應用科技創新成果,不斷尋求並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6.積極開展區域經濟合作,以區域經濟一體化迎接經濟全球化
自1993年歐盟一體化內部大市場建立以來,為其成員國創造了數百萬的就業機會和數千億的財富收入,並有效地抵禦了外部經濟沖擊。歐盟一體化的成功經驗對我國發展地緣經濟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中國的區域經濟合作進展較快,目前已與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雙邊貿易協定或議定書、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正在商談的自由貿易區還有9個(邢軍,2006)。我們應以此為契機,近期加強與中國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上海合作組織、東北亞自由貿易區等相關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

㈣ 給地方政府做產業發展建議需注意什麼

保險公司是企業,在各地方的保險公司都是分支機構,他們沒有決策權,外地駐回本地的分支機構答,它賺錢還是虧本都與地方政府關系不大。保險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行業,地方政府也沒有這方面人才,也不可能對保險公司的發展有什麼奢望,一般只是要求他們守法經營就可以了。而對於保險公司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的非常重要的,所以保險公司應該主動聯系地方政府,支持和協助地方政府解決現實中存在的風險問題,多提意見和建議。如老人傷病的救助,農民房屋受災的救助,農民因災害欠收,社保補充醫療保險的問題等,地方政府都希望能夠得到保甫甫顛晃郯浩奠彤訂廓險公司的支持,但各地的保險公司都是分支機構,沒有能力設計適合地方政府要求的產品......,沒有辦法和地方政府良好合作。保險公司在地方也得不到重視,而成為自生自滅的企業,從業人員社會地位也普遍比較低。

㈤ 對企業的轉型發展有什麼對策建議

(一)深化市場經濟改革,完善競爭機制

只有嚴格遵循法律,給予各類企業公平的市場地位,才能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 為此有必要繼續深化市場經濟改革,制約政府的行政權力對市場規則的侵犯。

(二)試行金融改革和創新,改善投資環境

在當前,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解決離不開健全金融與社會服務體系的建設。只有支持金融及相關行業的創新和發展,大膽進行金融改革,努力建立多層次、充分競爭的金融市場,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才能得到滿足。

(5)為產業發展的建議擴展閱讀:

企業轉型的驅動因素

贏利新路徑

很多電子、汽車和化學行業企業的轉型就是出於這個原因,在市場份額和公司規模已經達到一定程度時,公司發現其利潤回報、股票價值並不令人滿意。這些公司,往往選擇舍棄低成本產品,而轉向創新性的、差異化的產品,或是專注於某些快速成長的市場。

應對市場變格

伴隨著市場的供求逆轉,大量外資巨頭進入市場或新業務模式的出現,企業不可避免地要加入激烈的成本競爭,同時也必須根據對客戶需求的清晰劃分來實現產品差異化。在零售業和中介服務行業,這種情況比較常見。

並購重組

並購重組後,對整個公司的運營實現順利磨合,是一項十分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一旦執行不力,往往出現「機構麻痹症」,讓有價值的客戶和優秀的員工失去信任和耐心。這時,就必須對組織機構實行重新設計和業務流程再造。

增強企業活力

很多中小型企業會碰到這樣的情況:雖然高層管理人員不斷地強調全新願景,但卻總是停留在語言上,不能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如何使企業的戰略深入人心、留住優秀人才,就成了這些企業轉型的重要內容。

為生存而戰

這種悲壯的處境並不少見,尤其在中國,很多企業都背負著高額的債務負擔。如何在企業長遠發展規劃和眼前的盈利需要之間找到一條出路,就成了它們背水一戰的緊迫任務。

人力成本

人力成本激增倒逼企業轉型: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給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巨大挑戰。在這一大環境的影響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企業應如何抓住機遇應對挑戰,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而企業之間的競爭必然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但人才戰略的實施也必然會引起企業人力成本的攀升,進而影響企業整體的財務狀況。

也就是說,企業如何有效的利用和控制人力成本,不僅關乎整個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影響著企業整體的運轉。因此,進行人力成本分析對企業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轉型誤區:

這是因為很多企業在轉型的過程中存在著明顯的四個誤區。

一是對自己對應的市場認識不足,過度關注內部成本的降低和效率提升,而忽視了對市場的應對, 導致的轉型方向不明確,甚至不正確;

二是企業內部溝通和協調不足,導致轉型遲緩甚至失敗;

三是在轉型過程中市場、研發、生產、供應鏈等環節沒有有效的銜接 和保持一致,導致轉型失效;

四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導致轉型流於表象,難以為繼。

㈥ 對縣域工業產業發展規劃有何建議

我認為,縣級經濟,必須強調特色,而輕視系統,強調產業上下游合理開版發,而輕視行業的完權整。總而言之,要走社會大配套的思路,起碼是臨近幾個縣的相互協作,不要大而全,更不要小而全。這個雖然是老話,卻是基本原理。平時與一些縣級幹部聊天,他們往往陶醉於行業齊全,忽視重點產業。

㈦ 對我旗產業發展有哪些意見和建議

產業
產業指一個經濟體中,有效運用資金與勞力從事生產經濟物品回(不論是物品還是服務)的各答種行業。經濟學上,慣常把產業分門別類。一般而言,產業可分為三至五類。 在工業革命後,世界約三分之一的經濟都是由製造業而來。許多發達國家及開發中國家的發展及經濟基礎都和製造業有關。

㈧ 如何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政府提幾點建議

政策建議

按照產業生態系統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組織規劃實施

國務院通過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十二五」規劃,標志著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從重規劃階段進入了全面實施的階段。該規劃在制定的時候考慮了產業體系 建設的需要,並做了產業發展的路線圖。但是由於選擇的產業范圍廣,又受規劃編制的時間和資源投入的約束,規劃並沒能就重點產業生態系統建設給出更具操作性 的方案。

建議在規劃的實施過程中,需要選擇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若乾重要領域,對產 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進行系統分析,按照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分享框架,編制這些行業產業生態系統建設的實施方案,對技術創新,有競爭力的製造,專有基礎設 施和服務體系建設,消費市場啟動,投資與風險分擔機制等進行統籌安排和合理部署,並將工作任務分解到各個部門。同時,要在這樣的一個框架下對規劃實施情 況、創新績效、產業發展績效、政策激勵績效等進行年度的跟蹤評估,並根據跟蹤評估的結果,結合國內外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和特點,及時調整規劃實施方案。

在實施中突出信息、可再生能源和生物三大重點領域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十二五」規劃的部署全面而系統,但這種全面性,也帶來了產業發展邊界過寬、難以優化資源配置和相關支持措施。課題組建議在規劃的實 施過程中,科學判斷全球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根據我國現有的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進一步突出重點。從目前全球新興產業發展的趨勢來看,新一代的電子 信息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的融合發展,帶來社會能源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的改變,並導致其他產業組織方式的變革,最終將可能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轉基因育種、干 細胞治療等生物技術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生物工程和新醫葯產業將會成為未來的支柱和主導產業。從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韓國等新興工業化國家,以及印 度、巴西等發展中大國的發展戰略和投資重點來看,其重點也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和生物產業。因此,課題組建議規劃的實施過程中,聚焦上述三大重點 產業領域,集中優勢資源,著力突破。

建立多元化、多層次投資與風險分擔機制

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多處在發展的初期,其技術路線和主流產品都還沒有形成,不同技術路線的全球競爭,給投資者帶來巨大贏利空間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 風險。正是由於對風險規避的考慮,我國大多數投資人和企業會選擇在產業發展的快速增長期和成熟期再進入,如太陽能和風能發電,新能源汽車。這樣做的好處在 於有利於規避風險,並贏得較為穩定的收益;壞處在於一定會形成技術和產業發展的路徑依賴。

要想鼓勵投資人和企業在產業發展初期更早進入技術和產業發展的競爭,需要建立政府、風險投資公司、保險公司、生產銷售企業等多元化的投資與風險分擔機制。 這種投資與風險分擔機制重點包括政府對高風險的前沿技術開發與應用的持續投入機制,政府對多種技術路線的創新活動的持續投入,保險公司對新產品和新裝備試 用的風險擔保機制等。通過這種多元化、多層次投資與風險分擔機制,引導社會資源向產業技術創新前沿積聚,結合重大創新發展工程和應用示範工程,盡快在自主 創新的基礎上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

通過產業鏈創新管理實現核心技術突破和技術體系構建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型技術和新興產業深度融合的產物。要想在自主創新的基礎上構建適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術和產業體系,不但需要 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還需要按照產業鏈發展的需要,突破一批輔助性技術,包括相關專有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檢驗檢測服務技術等,形成自己的技術體系。

課題組建議首先在信息、可再生能源和生物三大領域開展產業鏈創新的管理。重點是系統分析這些重點產業的產業鏈、價值鏈,以及全球分工,在此基礎上依託戰略 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安排的重大創新發展工程,以及國家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安排的科技創新工程,採用工程化的組織方式,以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 的產業鏈為目標導向,開展跨學科、跨領域的聯合技術攻關。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積聚,強化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盡早使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能成功突破一批重 大群體性關鍵核心技術,構建較為完整的技術體系。

通過實施重大應用示範工程啟動市場需求完善產業體系

消費市場的啟動和產業體系的完善是相輔相成的。在全國范圍內建設新興產業消費市場所需的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啟動市場需求和完善產業體系,在技術上和資源 配置上都不可行。理性的選擇是在有基礎的省市開展重大應用示範,逐步探索消費啟動市場的政策措施,探索能夠市場化的、能夠大范圍推廣的產業發展模式,不斷 完善產業體系。課題組建議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安排的一批重大應用示範工程為抓手,選擇有基礎的省市,以大規模的示範應用為牽引,促進產 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探索出能大規模推廣的新型商業模式,建立健全產業技術標准體系,完善市場准入制度等。

㈨ 為我國新常態經濟發展提幾條建議

政策建議:
(一)適當下調經濟增長目標,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穩定。經濟增長目標的確定,既要順應趨勢的變化,也要考慮經濟發展「底線」(就業)的需要。我
們贊同將2015年預期經濟增長目標下調到7%左右。理由有:一是根據中長期發展目標2020年我國經濟規模比2010年翻一番的要求,年均增速達
7.2%就能完成這一目標,而前四年(2011-2014年)我國GDP年均增速為8.1%,據我們測算,未來6年年均增速為6.5%,就能實際上述目
標。而且7%左右的目標也是與「十二五」規劃相一致。二是我國經濟規模的擴大,對就業增長形成很強的支撐作用,目前7%的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就業增量比10
年前10%以上的經濟增長還多。三是與實際經濟增長率的調整相比,我們對經濟增長目標調整仍然是緩慢的或溫和的。2008年之間的30年,我國GDP年均
增長9.9%,最近三年平均為7.7%,降2.2個百分點,但經濟目標僅調整0.5個百分點,從8%左右降至7.5%左右,再調0.5個百分點,加總也僅
調整1個百分點。從近幾年的實際看,社會對此的承受力在增強,市場主體都在做很好的適應,逐步認可了倒逼機制對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四是將經濟增長目標適
度下調,可以適度減輕穩增長壓力,為調結構、促改革創造更大的空間。

堅持「一積極一穩健」宏觀經濟政策,並適當增加靈活性。在堅持區間調控的基礎上,更加註重定向調控。財政政策,既要繼續注重優化結構、提高效率,又
要注重加大定向調控的力度。一是把握年赤字率低於3%的警界線,適當增加財政赤字。二是繼續盤活財政存量,將財政政策與財稅體制改革結合,化解地方性債務
風險與增加地方政府融資渠道結合,提高財政資金利用效率,提高地方財政收入渠道。三是出台更多既能解決企業當前困難和促進未來長遠的定向調控措施。如將嚴
格預算結余的財政資金(據前期媒體報告今年末有4萬億財政資金花不出去)用於對中小企業減稅和財政貼息。各級政府還可拿出一筆財政資金按成本加適度利潤價
格收購處於困境中的一些房地產企業的已建住房,用於替代保障房建設任務。貨幣政策要在堅持穩健的同時增加靈活性。堅定地不搞強刺激的貨幣政策,但要加強短
期流動性管理,進一步發揮金融貨幣定向調控作用。明年廣義貨幣供應量預期增長13%左右。央行應繼續強化對短期流動性的安全管理,防止再次出現新的「錢
荒」,處理好金融改革、金融結構優化與防風險的關系。金融政策定向調控的重點仍要放在中小企業上,採取更多措施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對一些暫時遇到經營
困難但總體健康的高負債企業給予特別的金融救助。2014年要在出台實施存款保險制度的同時,全面放開存款利率,並加大力度支持民資銀行的發展。

(二)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經濟結構的全面升級。轉方式、調結構是中國產業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由大變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的最有效途徑。重點是:(1)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既包括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也包括形成新的區域增長極。加大體制創新和政策支持力度,把健康、休閑
旅遊、文化等培育為新的消費增長點;加快長江交通運輸走廊建設,促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帶動東中西、南北的經濟融合,以優化產業和區域交通一體化為核心,促
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等。(2)努力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主要方向是深化國企改革,放寬市場准入,營造公平的投資環境,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3)著力推動中國經濟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換。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顯著提高一些戰略性產業(汽車、節能環保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支持已形成一
定新的優勢產業(如高鐵、光伏產業、造船業和支線飛機)繼續做大做強。鼓勵企業跨部門、跨行業兼並重組,對民營資本的兼並重組提供更多的產業政策和金融支
持。(4)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和質量。以戶籍制度改革為重要抓手,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進程,加快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提高中西部地區的城鎮
化水平和質量。加快和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在新常態下,服務業是結構升級、擴大就業、縮小收入分配的重要渠道。服務業一直是我們的短板,目前發展速度仍偏
低,主要是受到各種體制機制和政策的限制,必須從改革和開放兩方面為服務業發展提供強勁推進力,促進服務業快速發展。各級政府要像過去抓工業一樣抓服務業
發展,把增加公共產品供給與促進服務業發展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

(三)深化關鍵領域的改革,努力實現改革的重大突破。繼續深化政府行政體制改革,重點清理取消不必要的生產經營准入限制、行業管理規定,進一步修訂
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規范企業投資前置審批及中介服務環節,逐步建立健全事中、事後監管機制。全面推進和落實中央確定的財稅體制改革方案,全面清理專
項轉移支付項目,提出壓縮專項轉移資金、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的數量和項目清單,確定改革的時間表。加快房產稅、環境保護稅的立法和實施。擴大地方債的試點
范圍和規模。積極穩妥地推進中央確定的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加快落實和取得成果。抓緊制定和實施國企改革和資源品價格改革,對國企改革要加快確定路線圖和時
間表,並盡快推進落實;資源品價格改革,不僅要全面放開資源品價格,而且相應的稅收改革要同步推進,資源稅全面改為從價徵收。

(四)進一步做好強基礎、惠民生的工作。加強農業和公共基礎設設。繼續加大扶農惠農優農政策力度,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支
持社會資本、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著力補生態環保的短板。加強生態保護和染污治理,特別是治理霧霾,不僅
能提高人的生活質量,而且可以促進我國的節能環保產業大發展,為推進中國經濟增長和產業升級培育出新的增長點。

(五)定規劃謀長遠。2015年是規劃年,而且「十三五」規劃具有「承上起下」的重要作用。「十三五」時期是實現第一個100年目標的沖刺階段。
「十三五」規劃既是一個全面深化改革的規劃,也是一個全面實施轉型發展戰略的規劃,以此推進我國體制轉型和發展轉型目標的實現。要認真總結過去幾年的經
驗,認真研究我國處於新的發展階段所面臨的國內外環境變化,准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中長期趨勢和存在的關鍵問題,圍繞著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中國經濟升
級板,努力跨過中等收入陷阱,推動我國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的方向,對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期的發展進行戰略謀劃。

㈩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為加快推動戰略形新興產業的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鼓勵企業進行自主創新和模仿創新
鼓勵企業積極「走出去」,獲得國外先進技術和稀缺資源。
鼓勵創業及引進高層次人才
鼓勵傳統企業加快轉型升級,
進一步完善政策法規及市場制度,建立行業協會來規范產業發展。

閱讀全文

與為產業發展的建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