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長三角適合發展哪些產業

長三角適合發展哪些產業

發布時間:2021-03-11 11:41:11

A. 長三角地區三次產業結構

長三角地區三次產業結構

長三角、珠三角和全國三次產業構成比較(單位:%)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
1990年 2004年 1990年 2004年 1990年 2004年
長江三角洲 15.8 4.6 57.0 55.9 27.2 39.6
珠江三角洲 14.4 3.8 44.2 53.8 41.4 42.4
全國 27.1 15.2 41.6 52.9 31.3 31.9
(四)兩個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國際貿易基地,兩地的進出口貿易總額佔全國的60%以上。

2004年,長三角和珠三角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7430.1億美元,佔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64.4%,比2000年的57.9%提高了6.5個百分點。其中,長三角為4012.3億美元,佔全國比重為34.8%;珠三角為3417.8億美元,佔全國比重為29.6%。

2000―2004年長江和珠江三角洲與全國進出口貿易額比較(單位:億美元)

2000年 2004年
進出口總額 出口額 進口額 進出口總額 出口額 進口額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合計 2744.3 1473.5 1270.8 7430.1 3905.2 3524.8
長江三角洲 1235.8 671.0 564.8 4012.3 2083.0 1929.3
珠江三角洲 1508.5 802.5 706.0 3417.8 1822.2 1595.6
全國總計 4742.9 2492.0 2250.9 11545.5 5933.2 5612.3
長三角佔全國比重(%) 26.1 26.9 25.1 34.8 35.1 34.4
珠三角佔全國比重(%) 31.8 32.2 31.4 29.6 30.7 28.4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佔全國的比重(%) 57.9 59.1 56.5 64.4 65.8 62.8
註:2000年珠江三角洲未包括惠州市區、惠陽市、惠東縣和博羅縣。

(五)兩個三角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佔全國比重為25.8%,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2004年,長三角和珠三角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18155.6億元,佔全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5.8%。其中,長三角為13650.7億元,佔全國的19.4%,珠三角為4504.9億元,佔全國的6.4%。

2001-2004年長江和珠江三角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年均增長22.8%,比全國年均增長20.9%高出1.9個百分點。

2000-2004年長江和珠江三角洲與全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單位:億元)

2000年 2004年 2001-2004年年平均增長率(%)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合計 7973.6 18155.6 22.8
長三角 5677.7 13650.7 24.5
珠三角 2295.9 4504.9 18.4
全國總計 32917.7 70477.4 20.9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佔全國的比重(%) 24.2 25.8
長三角佔全國的比重(%) 17.2 19.4
珠三角佔全國的比重(%) 7.0 6.4
(六)兩個三角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資超過全國的一半。

2004年長江和珠江三角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達到310.0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37.9%,佔全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51.1%。其中,長三角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比2000年增長87.4%,佔全國的比重由27.5%上升到34.6%;珠三角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比2000年下降11.3%,佔全國的比重由27.7%下降到16.5%。

2000-2004年長江和珠江三角洲與全國外商直接投資比較(單位:億美元)

2000年 2004年 2001-2003年年平均增長率(%)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合計 224.8 310.0 8.4
長三角 112.0 209.9 17.0
珠三角 112.8 100.1 -2.9
全國總計 407.2 606.3 10.5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佔全國的比重(%) 55.2 51.1
長三角佔全國的比重(%) 27.5 34.6
珠三角佔全國的比重(%) 27.7 16.5
註:長三角是上海、江蘇和浙江合計數,珠三角是廣東省合計數。

(七)地方財政實力增強,人均財政收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6倍。

2004年長三角和珠三角財政一般預算內收入達3362.0億元,佔全國財政收入的12.7%,比2000年的12.4%提高了0.3個百分點。其中,長三角一般預算內收入達2426.3億元,佔全國的9.2%;珠三角一般預算內收入達935.7億元,佔全國的3.5%。

2004年長江和珠江三角洲人均財政收入達到3153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6倍。2000-2004年長江和珠江三角洲與全國財政收入比較

2000年 2004年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合計(億元) 1658.1 3362.0
長三角(億元) 1059.2 2426.3
珠三角(億元) 598.9 935.7
全國總計(億元) 13395.2 26396.5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佔全國的比重(%) 12.4 12.7
長三角佔全國的比重(%) 7.9 9.2
珠三角佔全國的比重(%) 4.5 3.5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人均財政收入(元) 1601 3153
全國人均財政收入(元) 1057 2031
(八)兩個三角洲地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6 倍。

2004年長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5361元,是全國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6倍。其中,長三角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431元,是全國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4倍;珠三角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290元,是全國的1.8倍。

2000-2004年長江和珠江三角洲與全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較

2000年 2004年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元) 10952 15361
長三角(元) 8809 13431
珠三角(元) 13094 17290
全國(元) 6280 9422
長江和珠江三角洲為全國的倍數(倍) 1.7 1.6
長三角為全國的倍數(倍) 1.4 1.4
珠三角為全國的倍數(倍) 2.1 1.8
註:珠三角僅包括以下8個城市: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東莞市、中山市、

惠州市區和肇慶市區。

B. 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的優勢和劣勢分別是什麼

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的優勢:附近有發達的農業為工業的發展作支撐;有較多的高校,為經濟發展提供大量高素質人才;交通設施發達。位於中國海岸線的中部地區,且是長江的如海口,河海相連,水上運輸便利;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氣候宜人,水源充足,適宜居住和農業發展;腹地廣闊,有利於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的劣勢:距離香港這樣的外貿窗口比較遠;勞動力成本高;華僑的投資較少;大城市及其工業過於集中,酸雨污染更加嚴重。

(2)長三角適合發展哪些產業擴展閱讀

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已經已形成了以輕工業為主、重化工業較發達、工業門類較多、產品競爭能力較強的工業體系。家用電器、消費類電子、紡織服裝、食品飲料、醫葯、玩具、手錶、自行車、多種日用小商品等輕工業均居全國前列。尤其是電子工業的產值佔全國20%,已成為全國重要的新興電子工業基地,成為全球電子工業品的最大出口基地之一。

珠江三角洲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出現了盲目征地的現象,使耕地大量減少,造成了水土資源的緊張;同時也出現不重視農業的傾向,使傳統農業受到明顯削弱,但由於城市新型市場需求,鮮花種植等新型農業得以發展。

此外,生態環境問題也不容忽視。因此,珠江三角洲在今後的發展中,可利用香港和澳門主權的回歸這一特殊的有利條件,在工業、金融、運輸、貿易、旅遊等方面進一步與港澳進行分工協作,互相補充。

在改造、提高現有的家電、電子、輕紡、醫葯等支柱工業,發展新的支柱產業的同時,要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加大農業投入,為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C. 長三角最具潛力的城市是哪個

眾所周知,長三角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帶——長三角經濟帶。這個地區在我國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有著重要地位。可以說我國東部最發達地區,這里以上海市為中心區域,今天就不說上海了。

有著好的經濟基礎,優質的人文歷史背景,如今的蕪湖還只是一座三線城市,但未來的前景還是不錯的,所以說蕪湖是長三角最具潛力的城市之一。


D. 近些年,請說明長三角地區吸引哪些好處

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經濟發達,高新技術產業、傳統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並存。而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後。 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把相當數量的傳統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同時利用這些地區人才、資金、技術等優勢,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對當地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提升產業層次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而傳統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中西部地區,並在轉移過程中採用先進工藝技術提高這些產業的技術水平,對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也具有很好的帶動作用。

E. 長三角主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珠三角主要發展第二產業里的輕工業。這樣對不對呢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保持了近三十年持續穩定快速的增長,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而作為中國經濟的兩大增長極,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對全國經濟發展起著巨大的主導作用。它們是中國其它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大教室」,其經濟發展模式、市場經濟觀念、經營思想和管理經驗以及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對其它地檔仔區具有示範、借鑒和預警作用。因此,比較研究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兩個三角洲的經濟發兆鍵展歷程,探討其經濟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可以為兩個三角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一、長三角和珠三角概況 (一)地理概況 兩個三角洲均地處東南沿海地帶。長江三角洲位於長江下游和長江入海口,瀕臨東海,是指長江入海而形成的沖積平原,包括上海市、江蘇中南部和浙江北部的部分地區,是中國大陸最大的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簡稱長三角)由滬、蘇、浙三地16個地級以上城市組成,具體包括上海市、江蘇省的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通、揚州和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舟山和台州市。其土地面積為10.01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為8322萬人(2006年)。珠江三角洲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瀕臨南海,是指珠江和南海合力沖積而成的平原,北起廣州,呈扇形向東南和西南放射,是中國大陸第二大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簡稱珠三角)包括14個市縣: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等7市,以及惠州市的市區和惠陽、惠東、博羅三縣,肇慶市的市區和高要、四會兩市。其土地面積為4.15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為2554萬人(2006年)。 (二)經濟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優惠政策使長三角和珠三角逐漸成為我國經濟最發達和最具活力的地區。進入新世紀以來,兩個三角洲經濟繼續保持著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勢頭,對全國經濟發展的主導作用進一步增強。 2006年兩地GDP總量達到61030億元,其中長三角為39613億元,珠三角為21417億元。由於珠三角的經濟規模發展快於長三角,長三角GDP總量現僅為珠三角的1.9倍,而在1978年這一數值為6倍,所以兩個三角洲之間的差距大大縮小。2006年珠三角人均GDP(按常住人口算)仍高於長三角,達到48645元,比長三角(41522元行猜汪)高16.7%。1978—2006年,這兩個地區的產業結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第一產業佔GDP的比重大幅下降,第三產業的比重大幅上升,第二產業基本持平。珠三角第一產業下降幅度最大,從22.4%下降到2.4%,下降了20個百分點。長三角第三產業上升幅度最大,從18.4%上升到41.4%,上升了23個百分點。2006年長三角三次產業的分布為3.7:54.9:41.4,珠三角三次產業的分布為2.4:51.7:45.9,且兩個三角洲第三產業的發展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2006年,長三角和珠三角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11326億美元,其中長江三角洲由2000年的1236億美元升至6257億美元,佔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35.5%。珠江三角洲由2000年的1590億美元升至5069億美元,佔全國的28.9%。1978年以來,兩個三角洲實際利用外資大幅上升。1980年珠三角實際利用外資僅1.01億美元,1991年急升至19.5億美元,在整個80年代可謂是「一枝獨秀」,到2006年達130.5億美元。長三角在利用外資上雖然比珠三角慢了半拍,但後來居上,由2000年的112億美元升至2006年的316.4億美元,在速度和數量上大大超過了珠三角。目前,兩個三角洲地區占我國吸引外資一半以上。 二、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發展歷程回顧 回顧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兩個三角洲經濟發展的歷程,可分別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 (一)長三角經濟發展歷程 1、1979—1992年,經濟緩慢增長階段 改革開放初期的10多年,相對於同期珠三角的較快發展和較高的對外開放度而言,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的眼光向內,以改革為主,屬於內生性增長模式,其經濟增長相對緩慢。 在長三角經濟改革和發展的過程中,其內部呈現出強烈的多樣性。整個20世紀80年代,由於上海體制內存量巨大,加上對中央的財政負擔沉重,對外開放遲緩。相反,在江浙兩省涌現出大規模的鄉鎮企業和城鄉個體私營企業,成為經濟增長主要推動力。隨著政策環境的逐步放鬆,這些體制外成分迅速成長起來,掀起了長三角地區市場化、工業化的浪潮。20世紀80年代,長三角地區四分之三以上的GDP是通過國內市場(包括本地市場)實現的,國內市場對長三角地區的市場化發展起著首要的和決定性的作用。在江浙兩省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的同時,上海卻裹足不前,所有制結構始終以國有制為主。上海經濟轉軌的相對滯後顯著地影響了長三角地區整體經濟的發展。1978—1991年間,上海市的GDP年均增長7.46%,明顯低於同期全國平均水平(9.08%),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倒數第一。同期江蘇、浙江兩省則分別平均增長10.93%和12.35%,均高於全國平均增速。但由於上海的經濟總量相對較大,江浙的快速增長並不足以抵消上海的相對滯後,以致長三角地區GDP佔全國的比重從1978年的15%下降到1990年的13%,這段時期長三角地區的發展速度不僅遠低於珠三角,而且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 2、1992—2001年,經濟高速發展階段 20世紀90年代,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標志,長三角跨入充滿活力、引領全國經濟增長的新時期。這一階段長三角經濟發展的特點是經濟高速增長,對外開放程度大幅提高,由內向型開始轉向外向型發展。 浦東的開發開放掀起了上海基礎設施建設的高潮,推動了要素市場的高速發展和企業改革、體制轉換、政府職能轉變的步伐,使上海經濟迅速擺脫長期形成的舊體制約束,帶來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在上海重新獲得發展動力的同時,江浙地區的經濟增長模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蘇南的鄉鎮企業進行了大規模的產權制度改革,建立了一大批產權明晰的私有企業、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浙江的民營企業隨著經濟的發展也在不斷地創新,推動浙江經濟繼續加速發展。由於上海的重新崛起和江浙地區的新發展,20世紀90年代的長三角地區發展速度方面的內部差異逐漸淡化,其年均GDP增長速度也超過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GDP佔全國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13%升至2000年的16.3%。 該時期長三角經濟發展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對外開放程度大幅度提高。1990年中央決定開發開放浦東的決策、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及同年國務院決定進一步開放南京等6個沿江港口城市,使長三角的外向型經濟發展出現了新的局面。尤其是蘇州新加坡工業園區以及崑山、吳江等地的台資工業園區的先後崛起,以及90年代後期浦東開發開放進入形態開發和功能開發並舉的新階段,使長三角外向型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00年,長三角進出口商品額達到1281.8億美元,比1992年增長5倍;當年外商直接投資額達112億美元,比1992年增長2.8倍。 3、2001年至今,經濟融合和結構調整階段 上海經濟在經歷了90年代的持續高速增長之後,到世紀之交重新確立了其在長三角地區的龍頭地位。90年代初期並不重視與上海協作的江浙兩省開始調整了自己的經濟發展策略,相繼主動和上海接軌,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到長三角經濟合作與協同發展中來。這幾年,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結構、市場體系、基礎設施和城市布局之間的分工合作趨勢日益明顯,長三角經濟融合前所未有地展開。上海開始放棄與江浙兩地對低端製造業的爭奪,改而向高端生產、服務業融合領域進軍,並為長三角世界級製造基地提供服務支撐;其它城市逐漸開始充分考慮自身在長三角區域中的位置、本身的資源稟賦以及發展現狀進行城市功能的定位,在承接上海製造業的轉移和支持上海服務業的發展兩方面與之接軌。長期以來困擾長三角的同構競爭問題開始改變。長三角地區的經濟融合不僅推動了長三角經濟總量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提升,也促進了長三角地區經濟國際化程度的大幅提高。 但在製造業高度發達的長三角地區,出口產品中「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產品還佔有很大比重。在去年我國各項政策出台,以及土地、環保成本不斷上升,原材料和勞動力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與珠三角一樣,長三角也面臨著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壓力。 (二)珠三角經濟發展歷程 1、1979—1984年,經濟起步階段 1979年以後,廣東由於其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和社會經濟條件而成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被允許在對外開放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的思路。這標志著我國外向型經濟的真正開始,也是珠三角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一階段是政府的經濟決策打破傳統的計劃經濟,進行市場經濟體制的摸索階段,珠三角開展了以「包產到戶」為主要內容的農村體制改革,創辦經濟特區,在城市開始進行以市場調節為取向的經濟改革,拉開了其改革開放和先行一步的序幕。該時期珠三角經濟發展的特點是經濟開始起步,對外開放程度低,發展以內向型經濟為主。 獲得改革開放的政策後,珠三角的經濟開始逐步發展,其中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有效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而1979至1984年間珠三角經濟中工業尤其是輕工業的發展速度最快,其主要動力來自於以發展國內生產的進口替代為主的珠江西岸地區。在這個階段,珠三角貿易出口總額和實際利用外資水平不高,1985年分別只有16.3和7.4億美元。1984年鄧小平的第一次「南巡」,表明經濟特區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試點和窗口取得了初步成功。 2、1984—1992年,經濟起飛階段 1984年鄧小平到南方視察後,廣州與其他13個沿海城市一起,獲得了更大的外貿和投資自主權,珠江三角洲的經濟開放區格局被確定。珠三角的改革由局部改革轉向全面改革,改革的重心開始由農業轉向工業、由農村轉向城市、由試點轉向全面推廣。這一階段,珠三角在繼續完善農村改革的前提下,進行了一系列的以市場經濟為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大辦鄉鎮企業,放手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和「三資」企業等多種經濟成分,對國有企業進行體制改革等。該時期珠三角經濟發展的特點是經濟高速起飛,對外開放程度大為提高,發展由內向型轉向以外向型經濟為主。 1984至1992年,珠江西岸地區抓住國內市場出現家用電器進口替代消費浪潮的時機,利用在改革開放政策中獲得的外匯資源,大力引進國外的生產線和零部件,建立了大規模的洗衣機、電冰箱等生產基地,使其輕工業的發展保持了較高速度的增長。與此同時,珠江東岸地區充分利用中央賦予的特殊政策優勢和毗鄰香港的獨特地理優勢,以及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資源,有效地承接了香港製造業的轉移,以出口導向型經濟帶動了加工工業的高速發展。這段時期,珠三角進入初期工業化階段,工業總產值保持著年均30%以上的增長速度。GDP年均增長速度高於廣東省和全國的平均水平,外貿出口額迅速增長,利用外資大幅提高。同時,珠三角的產業結構和所有制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一產比重下降,二三產比重上升,產業結構逐步趨向合理化;所有制結構也由1978年的公有經濟一統天下演變為國有、集體和非公有經濟三分天下的格局。1992年鄧小平的第二次「南巡」,肯定了我國第一輪改革開放的階段性成果。 3、1992—2001年,經濟快速發展階段 1992年黨的十四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提出掀起了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浪潮。珠三角的改革開放繼續向縱深發展,引進外資掀起高潮,基礎設施和各種建設突飛猛進,經濟發展加速,工業化進程加快。這一時期,珠三角經濟的快速發展有兩股強大的推動力:一是民營經濟迅猛發展。各級政府紛紛採取措施鼓勵民營經濟的發展,使民營經濟在90年代得到迅速的發展壯大。二是高新技術產業開始起步並迅速發展。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珠三角尤其是東莞抓住國際IT產業轉移的契機,採取優惠政策,大力吸引台灣IT企業投資設廠,發展外向型IT硬體製造業的配套加工,形成了分工協作、上下聯動、配套完善的IT產業集群。 但珠三角在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同時,悄然興起一股房地產過熱、開發區過熱之風,影響了經濟的健康協調發展。同時珠三角正日益面臨國內改革開放全面普及,其它區域在政策、外資、腹地、市場等方面的競爭,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弱化的巨大壓力,1997年珠三角經濟進入了一個增長率相對較低的調整期。其原因除了珠三角以往政策優勢減弱之外,從產業結構上看,低水平的加工工業增長過快,而生產率高、附加值高的產業增長緩慢也影響了珠三角經濟的增速。 4、2001年至今,經濟融合和結構調整階段 香港、澳門的回歸以及我國加入WT0等事件,為珠三角經濟整合和新一輪產業調整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從2001年初開始,廣東省陸續對珠三角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城市化等進行重新規劃,2003年以來,整合的呼聲更是達到高潮。政府以快速軌道交通系統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來構築珠三角協作大平台,以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帶動珠三角的產業整合。珠三角各城市基本上都將高新技術產業作為今後經濟發展的重點,興建了各類工業園區,開始重視創業環境的營造。它們根據自身優勢,分別採取了不同的經濟發展戰略。同時,珠三角逐漸開始承接香港的部分服務功能,對香港的依賴程度開始減弱,傳統的「前店後廠」模式逐步形成「店廠合一」的局面。 長期以來珠三角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要素推動,是建立在勞動力廉價的比較優勢基礎上的。然而,隨著該地區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產業集聚程度的提高,土地、資源、能源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不斷攀升,加之2007年以來原材料和勞動力價格上漲、加工貿易及出口退稅政策調整、人民幣持續升值等因素,珠三角的要素成本優勢逐漸喪失,企業運營成本大幅提高。不論是從產業結構優化的內在要求,還是從要素成本上升的外在壓力來看,珠三角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產業結構轉換升級依然任重而道遠。 三、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的發展特徵和共性規律 根據兩個三角洲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歷程,可概括出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同特徵和一些共性規律。

F. 長三角一體化具體指哪些內容

1 助推長江三角洲市場體系一體化

一是建立健全統一的市場標准化體系。把標准化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積極推進農業、工業、服務業、建築業與對外貿易等多個領域標准化體系建設與發展與發展,引導企業深人開展「尋標、對標、提標、達標」活動。加快培育標准化服務機構,支持各級各類標准化科研機構、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及歸口單位、標准化出版發行機構等。加強標准化服務能力建設與發展。鼓勵社會資金參與標准化服務機構建設與發展。引導有能力的社會組織提供標准化服務。

二是主動探索「基層出題、領導答題」的工作模式。改革推進上同頻。

匯總基層落實過程中的種種難題,打破不同部門之間「一畝三分地」的界限,主動作為,積極推進,努力做到「幫忙不添亂、介人不陷人」。不同層級的政府部門務必加強上下聯動,密切溝通聯系,建立常態化改革服務機制。政策制定上配套。堅持先立後破,發揮立法對各項改革舉措的先行保障與引領推動作用,把成功的工作經驗、工作模式以條例的形成固定下來,甚至可以在更大范圍內推廣實施。

三是嚴格環境准人,共建環境治理協調新機制。制定流域統籌、區域統一的行業污染物排放績效約束,嚴格行業資源環境准人,分區實施負面清單管理機制與退出機制。在國家層面建立強有力地推進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的環境管理協調機構,健全跨區域與跨部門協同、多種污染物與多種環境要素協同治理機制。

建設與發展環境信息共享平台,實現全域監測數據實時共享,強化跨部門、跨區域、跨流域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響應能力建設與發展,健全長江三角洲污染防治協作長效機制。在環太湖、沿海、長江口、環澱山湖、蘇南丘陵、新安江等跨界地區,健全與完善區域生態補償機制,對在區域環境保護中因承擔生態功能而影響經濟發展的地區,通過設立專項基金予以合理的經濟補償。

G. 長三角經濟產業帶的優勢是什麼

長珠三角洲經濟發展優勢分析

■ 董 芸
《商場現代化》 2007年第13期

[摘要] 目前,長、珠三角洲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兩大經濟發達區,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人均各項經濟指標都處於全國其他各地區的前列,如何保持這一地區的經濟發展優勢、促進該地區經濟進一步發展,是擺在人們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試圖從經濟發展目前所具有的優勢角度出發,來為這兩個地區下一步的經濟發展發向出謀劃策。
〔關鍵詞] 長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小珠三角

長珠三角洲自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至今,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兩大區域,是國民經濟的脊樑,回首她們發展的歷程,我們也可以發現,其發展道路的各不相同,成長的歷程也各具特點。

一、地理位置的優越程度不同,一個緊靠港澳,一個圍繞上海。龍頭作用各具優勢

長三角地區位於華東平原,交通便捷,四季分明,物產豐富,自古就是一個富庶之地。這里河網密布,通江達海,自古至今都是商賈雲集的繁華之地。這個地區也是我國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人民生活最富裕的經濟區域。特別是最近,長江三角洲經過半個世紀的建設,滬寧、滬杭、杭甬交通沿線為城市密集帶,也是產業集中帶和生產力發展的主軸線,沿江、沿海地帶的港口、工業和城市,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也得到快速發展,以上海為龍頭、南京、杭州為軸心的經濟發展帶已經初步形成。
而珠江三角洲位於華南平原,這里的地表自然環境特點是地勢低平,河網密集,土質肥沃,水熱資源豐富。珠江三角洲地區自明末清初開始大興基塘耕作制度,並不斷擴大墾殖面積,發展商品農業,逐漸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農業區和商品糧基地。這里物產豐富,尤其區位優勢明顯:該地區緊靠港澳,20世紀80年代以來,作為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窗口,了解世界經濟發展最新動態的跳板,經濟發展的戰略與港澳互補,在港澳經濟的帶動下,逐步形成自具特色的經濟發展模式。

二、一個最早開放,有各項政策扶持,各項政策法規較為健全,經驗豐富;另一個經濟基礎好,自古以來就是經濟發達區

珠江三角洲是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地區,由於其緊靠港澳的區位優勢,作為我國對外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國家在其發展建設過程中給予了相當大的政策扶持,包括財政和稅收方面,整個廣東省上交國家的財政收入不及一個蘇州市,令當時的上海、江蘇等地區非常羨慕。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葉選平也非常感慨的說過:廣東地區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扶持。珠三角地區是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和主體,也是中國區域經濟中最具生機活力的重要增長極之一。進入20世紀80年代,珠三角在港澳外部因素和區域內改革力量的合力驅動下,經濟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的騰飛。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地區憑借其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以「三來一補」、「大進大出」的加工貿易起步,並大量吸引境外投資,迅速成為中國經濟國際化或外向化程度最高的地區。
而長江三角洲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經濟發達、物產豐富的富庶之地,從「蘇湖熟,天下足」到資本主義萌芽的發源地,從發達的農業高產地區到今天全國工業最先進的集中之地,每一步的成就都不靠國家的政策優待,憑借自己的力量,從大力發展鄉鎮企業開始,以區域內城鄉自我積累為支撐,經濟獲得了快速發展。如今長三角經濟進入了一個以上海為龍頭,以建立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為目標,高新技術產業得到迅猛發展,產業結構高度不斷提升的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城市帶。目前,長三角地區憑借其擁有的良好的基礎設施、發達的科技教育和日趨完善的政策環境,成為國內外投資者關注的「熱土」,特別是跨國資本正大舉向長三角地區轉移。

三、經過20多年的發展,長珠三角洲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脊樑,是中國國民經濟中最具競爭力的兩大區域
從總量指標上看:(以2005年統計公報數據為例)

從人均指標上看:
長珠三角洲包括上海和隸屬江蘇、浙江、廣東的25個地級以上城市,是我國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人民生活最富裕的經濟區域。2005年末,全國人口數為130756萬人,而長珠三角地區25個城市,佔地面積不足20萬平方公里,佔全國960萬平方公里的2%;而人口僅為12183.925萬,只佔全國的9.32%,然而, 就在這片彈丸之地上,2005年無論從經濟總量上,還是人均相對指標上看,均遠處於全國平均水平之上,有些指標甚至達到全國水平的三分之一強!
盡管經過20多年的建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但是,由於長珠三角洲各個城市規模相對較小,無論從地理位置、人文歷史,還是氣候條件、生活習慣都非常相近,因此,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少,所面臨的發展過程中的障礙有所不同,下一步的發展戰略也有所不同
首先從長三角各個城市來看,由於他們分屬於上海、江蘇、浙江,長期的行政管理的割裂,在產業提升過程中必然存在:
(1)各自為政導致產業缺乏合理分工。從產業結構演變的規律來看,長江三角洲地區正處於工業化中期發展階段,已基本實現了產業結構從適應性調整向戰略性調整的根本性轉變,正朝著工業化後期階段迅速邁進。 但是,長三角在產業提升過程中,面臨著各自為政的問題。由於長三角內16座城市分屬浙江、江蘇、上海三省市,行政隸屬關系復雜,地區之間的協調難度很大,從三省市主要出口行業的產值看,名列前幾項的主要行業中就有三至四項是完全相同的。這種趨同的行業結構在以行政地域統計GDP的指揮棒下,必然導致惡性競爭,企業間的關聯與協作難以開展,區域整體優勢無法形成。
(2)從區域現代化的目標看,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目前也存在一些制約因素。主要是產業結構趨同,城市間缺乏合理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生產力布局重復、產業結構趨同等問題非常嚴重,甚至於在對外招商過程中還競相降低門檻。大都市連綿區尚不發達,基礎設施重復建設,缺乏統籌協調,區域環境污染嚴重,可持續發展能力亟待提高。而市場分割、基礎設施不完善以及城市化進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都是導致經濟結構不合理的重要因素。
而珠江三角洲則其所包含的九個城市均屬於廣東省,因此,它不存在由於行政管理割裂所存在的各自為政等弊端,但是,由於地理上的區隔,珠江三角洲的經濟歷史上就不具有對內地的輻射性。改革開放20年,它也一直是以大進大出的加工貿易見長,對市場的輻射和影響主要在國外而不是國內,因此它對中國經濟上的貢獻,主要表現在出口大省這個角色上。而且,人們普遍認為珠三角沒有「龍頭」,也就是「龍頭效應」沒有在珠三角很好地發揮出來。
另外,再以城市功能和定位而言,據介紹,廣東省原來明確支持以「中心城市」定位的城市只有廣州和深圳,而東莞市之後又高調向媒體宣布「東莞要建成現代化中心城市」。再從產業來看,深圳有一年一度的「高交會」,東莞就來一個「電博會」,順德、珠海、中山、惠州、深圳,各地都在搞家電製造業,產業趨同性十分明顯。珠江三角洲地區缺乏一個大家公認的領頭羊城市。這種戰國紛爭的結果,造成資源的浪費,無法形成整體力量,其區域經濟的競爭優勢自然大打折扣了。
針對目前兩大經濟區所存在的問題,下一步的經濟發展戰略也已制定,作為亞太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長江三角洲發展的戰略重點是如何通過區域產業結構的升級,從整體上取得經濟發展的主動,保持其經濟體系相對的獨立性和完整性。因此,加強政府合作進行市場體系建設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產業協同調整的工作重點之一。
隨著市場意識的不斷強化,長三角目前已在實現錯位發展。如現階段二、三產業並舉的上海市,和以製造業為主的江浙發生競爭在所難免,但上海的製造業將會慢慢向周邊遷移,上海產業中的工業比重也會逐漸縮小,向以服務業為主的現代都市經濟過渡。在外來投資上,製造業去江浙,商業服務業去上海,中小企業去江浙,大型企業去上海。現在高科技台商紛紛向崑山、蘇州、無錫等地集聚,形成完整的IT製造業群落,上海則為周邊企業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後的全方位服務。這些具有不同功能和定位的城市群落,為外來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和市場。

本文原文
另外,作為實現區域經濟聯動發展的關鍵措施,長江三角洲16個城市都十分注重市場建設,現已初步建立了一批與國內市場接軌的金融、技術、商品等要素市場框架,形成了一批年成交額超百億元的商品市場。其中,上海目前已基本建立了包括批發、零售、現貨和期貨的多功能、高層次市場體系,成為中國現代化大市場交易數量最多、交易規模最大的城市。此外,在全國十大生產資料市場中,長江三角洲地區目前已擁有6個,使市場機制對資源的配置作用明顯加強,從而有利於引導企業按效益最大化的原則合理分工和安排生產。
而隨著CEPA的簽訂,標志著珠江三角洲的近年來極力倡導的「大珠三角」經濟區的規劃已經得到國家和香港、澳門的大力響應,所謂「大珠三角」就是在原來的「小珠三角」的基礎上,再加上香港和澳門。「大珠三角」中的中心和龍頭是香港,由香港這個以國際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航運中心為主的國際服務業中心支撐和帶動「大珠三角」城市群製造業的發展。這樣就解決了中心城市之爭以及個城市的定位。廣東要發展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之一,香港以服務業為主、製造業為輔,發展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以現代物流業和金融業為主的服務業中心之一。澳門則仍然是以其現有的旅遊業為主的服務業城市。?這樣,形成兩大產業群體:珠江口東部城群體即以製造業為主、服務業為輔,發展成為世界最重要的信息產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石油化工工業基地(惠州)之一;珠江口西部城市群體即以製造業為主,服務業為輔,發展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家電和五金製造業基地、高新技術產為基地和基礎工業基地(珠海)之一。CEPA加速港珠澳大橋建設,將影響珠江西岸尤其是珠海市的城市功能。港珠澳大橋建成後,將加速「大珠三角」世界最重要製造業中心向西岸擴展,珠海依託香港的國際服務業優勢和國際化中心城市優勢,發展成為粵西的製造業中心城市。
綜上所述,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要想持續高速發展,離不開區域經濟進的協調發展,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資源分布極不平衡,只有結合本地區的特點和優勢,大力促進各地區域經濟的發展,才能使中國經濟保持高速、可持續、健康地發展,長珠三角洲是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以來最具亮點的地區,因此,更好的研究、分析這兩個地區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尋找在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對促進中國區域經濟合作、更好地融合到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去,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區域創新體系與區域經濟的互動發展.重慶商學院學報.2002(4).3.P20~23
[2]傅昕:長三角與珠三角城市群的比較研究.上海綜合經濟2003(4)P11~13
[3]李燕:《港澳與珠三角》,中央編譯出版社

H. 長江三角洲農業和工業的優勢以及缺點

全國商品糧基地: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江淮地區、太湖平原。
全國商品棉基地:長江中下游濱海、沿江平原,江漢平原
出口農產品基地:太湖平原
經濟作物:桑蠶、油菜花、柑橘、
作物熟制:一年兩到三熟 長三角的優勢:1水資源豐富,土壤肥沃,氣候溫和,利於發展農業;水陸空交通便利,城市集中,便於發展商業;工業基礎雄厚,帶動經濟持續發展;經濟腹地廣闊,延伸到長江的中上游;海洋資源豐裕,可開發海洋運輸等領域
2.長三角的人口密度大,勞動力廉價,有利於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高技術人才集中,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力拉動
3.國家的重視和政策的扶持也是本地發展的有利條件,另外長三角的區域合作開展的如火如荼,為長三角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長三角的弱勢:1.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資源匱乏,鐵,銅等金屬資源短缺,給長三角的發展帶來了諸多限制;淡水資源的相對缺乏也是發展的掣肘;洪水,台風的威脅;港口的淤積;城市的過度發展等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2.經濟體制的改革,要求本區要徹底改掉舊的工業發展模式,也給本地發展提出新的問題

I. 長江三角洲發展經濟的優勢

長珠三角洲經濟發展優勢分析

■ 董 芸
《商場現代化》 2007年第13期

[摘要] 目前,長、珠三角洲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兩大經濟發達區,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人均各項經濟指標都處於全國其他各地區的前列,如何保持這一地區的經濟發展優勢、促進該地區經濟進一步發展,是擺在人們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試圖從經濟發展目前所具有的優勢角度出發,來為這兩個地區下一步的經濟發展發向出謀劃策。
〔關鍵詞] 長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小珠三角

長珠三角洲自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至今,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兩大區域,是國民經濟的脊樑,回首她們發展的歷程,我們也可以發現,其發展道路的各不相同,成長的歷程也各具特點。

一、地理位置的優越程度不同,一個緊靠港澳,一個圍繞上海。龍頭作用各具優勢

長三角地區位於華東平原,交通便捷,四季分明,物產豐富,自古就是一個富庶之地。這里河網密布,通江達海,自古至今都是商賈雲集的繁華之地。這個地區也是我國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人民生活最富裕的經濟區域。特別是最近,長江三角洲經過半個世紀的建設,滬寧、滬杭、杭甬交通沿線為城市密集帶,也是產業集中帶和生產力發展的主軸線,沿江、沿海地帶的港口、工業和城市,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也得到快速發展,以上海為龍頭、南京、杭州為軸心的經濟發展帶已經初步形成。
而珠江三角洲位於華南平原,這里的地表自然環境特點是地勢低平,河網密集,土質肥沃,水熱資源豐富。珠江三角洲地區自明末清初開始大興基塘耕作制度,並不斷擴大墾殖面積,發展商品農業,逐漸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農業區和商品糧基地。這里物產豐富,尤其區位優勢明顯:該地區緊靠港澳,20世紀80年代以來,作為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窗口,了解世界經濟發展最新動態的跳板,經濟發展的戰略與港澳互補,在港澳經濟的帶動下,逐步形成自具特色的經濟發展模式。

二、一個最早開放,有各項政策扶持,各項政策法規較為健全,經驗豐富;另一個經濟基礎好,自古以來就是經濟發達區

珠江三角洲是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地區,由於其緊靠港澳的區位優勢,作為我國對外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國家在其發展建設過程中給予了相當大的政策扶持,包括財政和稅收方面,整個廣東省上交國家的財政收入不及一個蘇州市,令當時的上海、江蘇等地區非常羨慕。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葉選平也非常感慨的說過:廣東地區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扶持。珠三角地區是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和主體,也是中國區域經濟中最具生機活力的重要增長極之一。進入20世紀80年代,珠三角在港澳外部因素和區域內改革力量的合力驅動下,經濟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的騰飛。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地區憑借其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以「三來一補」、「大進大出」的加工貿易起步,並大量吸引境外投資,迅速成為中國經濟國際化或外向化程度最高的地區。
而長江三角洲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經濟發達、物產豐富的富庶之地,從「蘇湖熟,天下足」到資本主義萌芽的發源地,從發達的農業高產地區到今天全國工業最先進的集中之地,每一步的成就都不靠國家的政策優待,憑借自己的力量,從大力發展鄉鎮企業開始,以區域內城鄉自我積累為支撐,經濟獲得了快速發展。如今長三角經濟進入了一個以上海為龍頭,以建立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為目標,高新技術產業得到迅猛發展,產業結構高度不斷提升的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城市帶。目前,長三角地區憑借其擁有的良好的基礎設施、發達的科技教育和日趨完善的政策環境,成為國內外投資者關注的「熱土」,特別是跨國資本正大舉向長三角地區轉移。

三、經過20多年的發展,長珠三角洲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脊樑,是中國國民經濟中最具競爭力的兩大區域
從總量指標上看:(以2005年統計公報數據為例)

從人均指標上看:
長珠三角洲包括上海和隸屬江蘇、浙江、廣東的25個地級以上城市,是我國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人民生活最富裕的經濟區域。2005年末,全國人口數為130756萬人,而長珠三角地區25個城市,佔地面積不足20萬平方公里,佔全國960萬平方公里的2%;而人口僅為12183.925萬,只佔全國的9.32%,然而, 就在這片彈丸之地上,2005年無論從經濟總量上,還是人均相對指標上看,均遠處於全國平均水平之上,有些指標甚至達到全國水平的三分之一強!
盡管經過20多年的建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但是,由於長珠三角洲各個城市規模相對較小,無論從地理位置、人文歷史,還是氣候條件、生活習慣都非常相近,因此,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少,所面臨的發展過程中的障礙有所不同,下一步的發展戰略也有所不同
首先從長三角各個城市來看,由於他們分屬於上海、江蘇、浙江,長期的行政管理的割裂,在產業提升過程中必然存在:
(1)各自為政導致產業缺乏合理分工。從產業結構演變的規律來看,長江三角洲地區正處於工業化中期發展階段,已基本實現了產業結構從適應性調整向戰略性調整的根本性轉變,正朝著工業化後期階段迅速邁進。 但是,長三角在產業提升過程中,面臨著各自為政的問題。由於長三角內16座城市分屬浙江、江蘇、上海三省市,行政隸屬關系復雜,地區之間的協調難度很大,從三省市主要出口行業的產值看,名列前幾項的主要行業中就有三至四項是完全相同的。這種趨同的行業結構在以行政地域統計GDP的指揮棒下,必然導致惡性競爭,企業間的關聯與協作難以開展,區域整體優勢無法形成。
(2)從區域現代化的目標看,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目前也存在一些制約因素。主要是產業結構趨同,城市間缺乏合理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生產力布局重復、產業結構趨同等問題非常嚴重,甚至於在對外招商過程中還競相降低門檻。大都市連綿區尚不發達,基礎設施重復建設,缺乏統籌協調,區域環境污染嚴重,可持續發展能力亟待提高。而市場分割、基礎設施不完善以及城市化進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都是導致經濟結構不合理的重要因素。
而珠江三角洲則其所包含的九個城市均屬於廣東省,因此,它不存在由於行政管理割裂所存在的各自為政等弊端,但是,由於地理上的區隔,珠江三角洲的經濟歷史上就不具有對內地的輻射性。改革開放20年,它也一直是以大進大出的加工貿易見長,對市場的輻射和影響主要在國外而不是國內,因此它對中國經濟上的貢獻,主要表現在出口大省這個角色上。而且,人們普遍認為珠三角沒有「龍頭」,也就是「龍頭效應」沒有在珠三角很好地發揮出來。
另外,再以城市功能和定位而言,據介紹,廣東省原來明確支持以「中心城市」定位的城市只有廣州和深圳,而東莞市之後又高調向媒體宣布「東莞要建成現代化中心城市」。再從產業來看,深圳有一年一度的「高交會」,東莞就來一個「電博會」,順德、珠海、中山、惠州、深圳,各地都在搞家電製造業,產業趨同性十分明顯。珠江三角洲地區缺乏一個大家公認的領頭羊城市。這種戰國紛爭的結果,造成資源的浪費,無法形成整體力量,其區域經濟的競爭優勢自然大打折扣了。
針對目前兩大經濟區所存在的問題,下一步的經濟發展戰略也已制定,作為亞太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長江三角洲發展的戰略重點是如何通過區域產業結構的升級,從整體上取得經濟發展的主動,保持其經濟體系相對的獨立性和完整性。因此,加強政府合作進行市場體系建設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產業協同調整的工作重點之一。
隨著市場意識的不斷強化,長三角目前已在實現錯位發展。如現階段二、三產業並舉的上海市,和以製造業為主的江浙發生競爭在所難免,但上海的製造業將會慢慢向周邊遷移,上海產業中的工業比重也會逐漸縮小,向以服務業為主的現代都市經濟過渡。在外來投資上,製造業去江浙,商業服務業去上海,中小企業去江浙,大型企業去上海。現在高科技台商紛紛向崑山、蘇州、無錫等地集聚,形成完整的IT製造業群落,上海則為周邊企業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後的全方位服務。這些具有不同功能和定位的城市群落,為外來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和市場。

本文原文
另外,作為實現區域經濟聯動發展的關鍵措施,長江三角洲16個城市都十分注重市場建設,現已初步建立了一批與國內市場接軌的金融、技術、商品等要素市場框架,形成了一批年成交額超百億元的商品市場。其中,上海目前已基本建立了包括批發、零售、現貨和期貨的多功能、高層次市場體系,成為中國現代化大市場交易數量最多、交易規模最大的城市。此外,在全國十大生產資料市場中,長江三角洲地區目前已擁有6個,使市場機制對資源的配置作用明顯加強,從而有利於引導企業按效益最大化的原則合理分工和安排生產。
而隨著CEPA的簽訂,標志著珠江三角洲的近年來極力倡導的「大珠三角」經濟區的規劃已經得到國家和香港、澳門的大力響應,所謂「大珠三角」就是在原來的「小珠三角」的基礎上,再加上香港和澳門。「大珠三角」中的中心和龍頭是香港,由香港這個以國際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航運中心為主的國際服務業中心支撐和帶動「大珠三角」城市群製造業的發展。這樣就解決了中心城市之爭以及個城市的定位。廣東要發展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之一,香港以服務業為主、製造業為輔,發展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以現代物流業和金融業為主的服務業中心之一。澳門則仍然是以其現有的旅遊業為主的服務業城市。?這樣,形成兩大產業群體:珠江口東部城群體即以製造業為主、服務業為輔,發展成為世界最重要的信息產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石油化工工業基地(惠州)之一;珠江口西部城市群體即以製造業為主,服務業為輔,發展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家電和五金製造業基地、高新技術產為基地和基礎工業基地(珠海)之一。CEPA加速港珠澳大橋建設,將影響珠江西岸尤其是珠海市的城市功能。港珠澳大橋建成後,將加速「大珠三角」世界最重要製造業中心向西岸擴展,珠海依託香港的國際服務業優勢和國際化中心城市優勢,發展成為粵西的製造業中心城市。
綜上所述,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要想持續高速發展,離不開區域經濟進的協調發展,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資源分布極不平衡,只有結合本地區的特點和優勢,大力促進各地區域經濟的發展,才能使中國經濟保持高速、可持續、健康地發展,長珠三角洲是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以來最具亮點的地區,因此,更好的研究、分析這兩個地區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尋找在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對促進中國區域經濟合作、更好地融合到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去,具有積極意義。

J. 長江三角洲工業地區以什麼工業為主

我國有四升腔大工業基地,分別為:滬寧杭工業基地.(即長三角工業基地)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京津唐工業基地. 中吵祥衫國北方最大的綜宴畝合性工業基地 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全國最大的輕工業基地

閱讀全文

與長三角適合發展哪些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