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沙縣小吃的歷史
追溯沙縣「原創」小吃的源頭,必須從400多年前那個悲壯而又感人的故事開始。
元末明初,日本分裂為南北朝,西南各領主為了籌集響款,常派武士到中國沿海搶掠。南朝覆滅後,一部分不願歸順的武士下海為寇,有組織地對中國沿海實施海盜行為,倭寇成了浙江、福建沿海一帶百姓的大災難。
嘉靖三十四年起,倭寇沿海南下福建一路搶掠燒殺,福寧、流江、福安、相繼遭災。嘉靖四十一年四月,大股倭寇進攻長壽、江田福清。福建各地軍民奮起反擊,但最終抵不過剽悍的日本浪人,百姓死傷無數。於是,福建巡撫向朝廷請援,朝廷令浙江就近增援。浙江總督命參將戚繼光率所部6000餘人由浙江入閩。在這6000將士中,有位沙縣藉「原」姓將士將祖傳的燒餅開個口,將各種山珍海味剁成餡填入其中,系在戰士脖子上,一邊吃,一邊作戰,俗稱「光餅」。同年八月,戚繼光率部在福寧的橫嶼與倭寇展開激戰,戚家軍個個奮勇爭先,殺敵立功。經過三個時辰的戰斗,全殲倭寇,斬首2600餘級,奪回百姓3700餘人,打了一場決定性的戰役。
後來,為紀念這位抗倭將士,沙縣人在原氏「光餅」的基礎上,結合沙縣特有的優質食物,逐步發展了多系列、多品類的著名沙縣原創小吃,如扁肉(混沌)、芋餃、米凍、豆腐丸、香芋餅、青草凍等等,成為當地居民最喜愛,最推崇的鄉土美食。改革開放後,沙縣「原創」小吃逐步從沙縣風靡全國各地乃至美國、日本、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開始了浪漫全球的旅程。所到之處,都會受到國內外食客推崇和贊賞東晉義熙年間,從中原舉家遷移的客家先祖們在沙縣打尖休息,一些省時省錢、方便簡捷的食品(如拌面等)成了他們的日常飲食,它們就是最初的沙縣小吃。經過1601年的發展,如今沙縣小吃品種多達240個,其中36種獲得中華名小吃稱號。「沙縣小吃」已經成為福建著名商標。且先後獲得了「中國小吃之鄉」及「中國小吃文化名城」的稱號。
沙縣位於福建省中部偏西北,閩江支流沙溪下游,建縣至今已有1600年歷史,自古即為閩西北重要商品集散地,素有「金沙縣」之美譽。沙縣小吃是沙縣的主要產業之一,近年來蓬勃發展,遍布全國各地,全縣在外經營沙縣小吃達1萬多戶5萬多人,沙縣17萬農業人口中有5萬多農民在外經營「沙縣小吃」,全國各地開店1.3萬多家,沙縣小吃業年收入達5億元。
Ⅱ 沙縣小吃是起源地那裡
說是沙縣,其實沙縣小吃也比較雜,也沒有個具體標准。它裡面大多數不算是特色,而且各地都有。只是人家把小吃做得便宜實惠,沙縣人把沙縣做到全國。之後才出名的。小吃本身不是因為它特別好吃而出名,而是大多數的菜式沒什麼特別獨到的地方、並且模仿容易、能成為沙縣成產業經濟
Ⅲ 沙縣小吃介紹 並點評~ 急
沙縣位於福建省中部偏西北,閩江支流沙溪下游,建縣至今已有1600年歷史,自古即為閩西北重要商品集散地,素有「金沙縣」之美譽。沙縣小吃是沙縣的主要產業之一,近年來蓬勃發展,遍布全國各地,全縣在外經營沙縣小吃達1萬多戶5萬多人,沙縣小吃業年收入約5億元
很多人是先知道沙縣小吃,然後才認識沙縣,了解沙縣的。沙縣小吃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在民間具有濃厚的文化基礎,尤以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著稱,是中華飲食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早已享譽大江南北。因此,人們將沙縣譽為「小吃城」、「美食城」。上世紀90年代,沙縣為解決農民和城鎮下崗職工就業增收難題,採取一系列扶持措施,引導群眾走出山門,把小吃製作的傳統工藝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不僅破解了「三農」難題,並以此帶動沙縣各項事業的發展,成效顯著,得到中央、省、市領導及專家們的肯定與支持。
沙縣小吃以其風味獨特、做工精細、品種繁多和經濟實惠而著稱,共有162個品種,常年上市的有47多種,如扁肉、拌面`芋餃、米凍、豆腐丸、香芋餅、青草凍等等,當然還有其頗負勝名的葯善燉品
至於對沙縣小吃的評價,我就不引用資料了,僅僅發表下個人看法. 沙縣小吃之所以能發展到現在的規模 遍布全國各地,我想是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為沙縣小吃文化的淵遠流長,它符合傳統的中國飲食要求,有其獨到的配方 口味絕佳,燉罐更是融合中葯精華配方,注重營養滋補.沙縣每年的12月8號舉辦的沙縣小吃節更是吸引了各國遊客一飽口福.簡稱沙縣128節. 更重要的是沙縣小吃 的快`實惠,就像國外的麥當勞`肯得雞一樣, 熱愛中國文化的 頂起把.我想隨著中國的發展,或許有一天沙縣小吃會融入到世界.
Ⅳ 沙縣小吃的運作模式是怎樣的
(1)共用品牌。區域內大批中小企業參與,各個企業相對獨立,採用同一品牌直接面對市場開展營銷,如福建省「沙縣小吃品牌飲食企業超過1萬家;(2)產品標准化。在同一品牌各企業中產品生產、製作的工藝流程、設備性能、操作間的要求等方面都要求標准化,如遍布全國十多個省市的「沙縣小吃」飲食企業都是福建省沙縣人開的,「沙縣小吃」產品的業主一般都要到沙縣的小吃培訓中心培訓,使得所有飲食企業都採用同一工藝(由於小吃產品主要取決於操作人員的習慣與經驗,因此只能是半標准化生產)。(3)特色明顯。用同一品牌的產品獨具特色,明顯差異於其他的沒有使用該統一品牌的同類產品,產品採用傳統的製作工藝或獨特的製作方法,有其獨特的性能其它企業很難模仿,如沙縣小吃的當家產品餛飩、拌面極具地方特色,甚至一些關鍵佐料要從沙縣老家帶來。(4)統一管理。參與品牌集聚的企業都受到一定組織(民間組織如同業公會或政府組織)指導和監督,如沙縣小吃同業公會對飲食店的行業指導與監督。(5)品牌優勢。品牌知名高,有很強的特定地方色彩,如「沙縣小吃」品牌的「沙縣」二字是獨具的、不可替代的,經連續數年的成功推廣和銷售網路的廣泛滲透,在相當范圍內有相當高的公眾認知度。
Ⅳ 沙縣的經濟概況
沙縣是國家南方重點林區縣、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科普示範縣和省良種水果發展基地縣、省農副產品基地縣,福建省竹子重點產區。木材、筍干、曬煙、香菇、花奈、菜芋、板鴨等名特優產品久負盛名,遠銷海內外。2007福建省縣級經濟評價中,被福建省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評定為最具發展潛力的縣份之一。在推進縣域經濟發展中,沙縣重點產業不斷發展,初步形成林業、金屬深加工、生化等工業主導產業。竹業、畜禽業、茶果業和沙縣小吃業成為農業農村特色經濟,獲得「中國竹席之鄉」、「中國小吃之鄉」、「中國小吃文化名城」等榮譽稱號。
沙縣在8個鄉鎮建起了經濟園區,全縣初步形成「兩園八小區」工業發展平台。2008年,沙縣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1—11月,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實現產值101.75億元,比增38.01%。在2007年福建縣級經濟評價中,縣城經濟綜合實力居全省縣級第17位,被評定為全省最具發展潛力的縣份。農業實施科教結合,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初步形成糧食、鴨業、竹業、食用菌、水果等五大產業化體系;工業已初步建成比較完整的縣級工業框架,形成食品、化工、建材、輕紡四大支柱產業。全縣已建成農副產品批發市場3個,其中金沙市場是閩西北最大的農貿市場,聯結城鄉,輻射全國。第三產業也有長足的發展,信息、運輸、勞務、金融保險等服務業正在興起。沙縣小吃蓬勃發展,遍布全國各地,據不完全統計,全縣外出經營沙縣小吃店已達1.8萬多家,從業人員5萬多人,占農村勞動力的58%,小吃產業年營業額超過35億元,年純收入6億元以上。外向型經濟不斷壯大,先後同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及香港、台灣等地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興辦「三資」企業98家,實際利用外資4869萬美元,投資范圍涉及三次產業;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廣播電視、體育和城建等社會公益事業迅速發展、先後被評為全國體育工作先進縣、全國文明縣城、全國文化先進縣、省級衛生縣城、省義務教育先進縣。
201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103.52億元,增長14.5%;綜合實力明顯增強。財政總收入7.89億元,增長24.1%,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5.04億元,增長30.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1.91億元,增長16.2%;外貿出口1.34億美元,增長28%;按可比口徑實際利用外資3025萬美元,增長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5億元,增長22.2%;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03.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90元,增長11.9%;農民人均純收入7770元,增長9%;城鎮登記失業率2.71%;人口自然增長率5.48‰;完成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和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的減排任務。林產加工、機械製造、生物及食品加工、化工新材料等產業加快集聚太,四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16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5.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6.8%,實現利稅10.28億元,增長244.9%。第三產業發展提速。出台扶持第三產業發展政策,現代物流第三產業發展提速。業開發區獲批為省級開發區,「陸地港」、新華都物流倉儲中心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陶瓷建材城等項目建成營業,新建汽車4S店5家,三明汽車城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啟動淘金山休閑旅遊度假區、小吃文化城三期工程,完成一批星級酒店建設,策劃打造「夜色金沙」旅遊品牌,遊客接待量、旅遊總收入分別增長22%、24%。消費結構升級,商品房、汽車等成為熱點,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擴大。全年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分別增長21.4%、27.9%,農業發展銀行在我縣設立分支機構。現代農業扎實推進。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農林牧漁業總產現代農業扎實推進值增長3.5%。累計流轉土地11.56萬畝,竹業、鴨業、茶果業實現產值14億元,農業「五新」加快進村入戶,5個現代農業示範園加快建設,新建10個農業示範基地、7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新增9個無公害農產品、3個綠色食品,新成立3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六大戰役卓有成效。共實施項目262個,253個項目完成或超六大戰役」卓有成效,共完成投資74.45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 沙縣農業歷史上以種植水稻為主,兼有種植小麥、甘薯、大豆、油菜、茶葉、煙葉、麻、甘蔗等雜糧和經濟作物。
清朝以前,水稻畝產長期停留在50~80公斤的水平上。民國時期開始注意引進和推廣優良品種,但因社會動盪,技術水平較低,糧食生產仍無大的發展。民國30年(1941年),全縣糧食種植面積20.2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61.3%,總產量2250萬公斤,平均畝產112公斤。這種生產水平一直維持到解放前夕。
沙縣解放後至1956年,經過土地改革,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互助合作時期興修一批農田水利工程,改善了生產條件。同時還廣泛推廣「南特號」、「陸財號」等水稻良種,農業生產穩步發展。1956年全縣糧食總產量達4601.7萬公斤,比1950年增長45.7%,平均畝產增加48.6公斤。1950~1956年間種植業總產值年平均遞增率達8.9%。1958年開展的「大躍進」運動,使農業生產遭受重大挫折。所謂「全民辦鋼鐵」、「全民辦交通」佔用大量農村勞動力。在「浮誇風」的影響下,縣內形成所謂「放高產衛星」的風氣,常規種植水稻最高畝產報至6680公斤,「移苗並丘」最高畝產報到34170.5公斤,當年全縣「公布」平均畝產達658.5公斤,為實際畝產的4.4倍。受1958年虛假高產的影響,1959年全縣糧食收購量增加421萬公斤,生活上則大辦公共食堂,提倡「放開肚皮吃飯」,生產上則盲目實行「少種高產多收」的方針,全縣糧食播種面積減少3萬余畝。由於決策錯誤,加上自然災害的影響,糧食總產連年下降。1961年糧食總產量僅有3522.88萬公斤,比1956年下降23.4%,平均畝產減少21.9公斤,種植業產值下降23.7%。1962年,由於貫徹中共中央1960年以後下達的一系列關於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的指示,調整農村生產關系,技術上大力推廣矮桿良種和連作水稻,扭轉了被動局面,1961~1965年,糧食總產量年遞增率達8.8%,糧食畝產從1961年的142.2公斤上升為1965年的193.6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也由61元增至75元。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至1968年,由於受動亂影響,糧食總產和畝產連年下降,1969年後才恢復到1965年的水平。1971年大面積推廣雙季稻,結束單季稻在沙縣佔主要地位的歷史,糧食總產量達7023.18萬公斤,比1970年增長18.3%,畝產增加45.5公斤,種植業總產值增長89.47%。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增至94元,比1966年增長25.3%。1972年開始的學大寨、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的熱潮,進一步改善了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1975年雜交晚稻在沙縣試種成功並逐步得到推廣,使糧食生產出現新的局面,1979年糧食總產量增至9818.99萬公斤,平均畝產達406.1公斤,實現《農業生產發展綱要》規定的目標。但這一階段在發展糧食生產時忽視了多種經營。這期間開展的「批判資產階級法權」、「大批促大幹」、「割資本主義尾巴」等運動,不同程度地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影響了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1978年每個農業勞動力創造的產值僅有766元,比1965年增加51元,年遞增率僅為0.6%;人均純收入97元,比1965年增加22元,年遞增率只有2.0%。
1979年開始,各社隊開始推行各種形式的生產責任制。1982年,全面落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技術也有了新的發展。1980年實現單季晚稻雜優化。1983年雙季早稻大面積推廣雜優品種,並對全縣近2萬畝中、低產田進行改造。1987年推廣配方施肥等新技術,同年在夏茂實施萬畝「噸糧田」協作攻關工程,促進了糧食的穩產高產。1988年,全縣旱澇保收面積達16.7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77.3%,為1950、1965年的7.5倍和1.9倍;可機耕面積達9.7萬畝。糧食總產達11103.5萬公斤,比1978年增長22.1%,平均畝產增長37.2%,達513.5公斤。在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多種經營也有了較大發展。經濟作物播種面積達17.21萬畝,為1978年的4.3倍,其中水果7.3萬畝,為1978年的14.3倍。種植業總產值達4598萬元,比1978年增長96.7%,年遞增率達7%。1988年每個農業勞動力創產值1759元,比1978年增加993元,年遞增率達8.7%;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741元,比1978年增加644元,年遞增率達22.5%。1953~1988年,全縣累計向國家提供商品糧68574萬公斤。
2010年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3.5%。累計流轉土地11.56萬畝,竹業、鴨業、茶果業實現產值14億元,農業「五新」加快進村入戶,5個現代農業示範園加快建設,新建10個農業示範基地、7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新增9個無公害農產品、3個綠色食品,新成立3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 沙縣解放前的工業基本上為手工業。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為手工造紙和茶葉加工業的鼎盛時期,但廠家均為小規模的手工作坊。民國13年(1924年),縣人潘伊銘集股購置1台23千瓦發電機,創辦電燈有限公司,此為沙縣現代工業的第一個廠家。抗日戰爭期間,沿海一些軍政文教機構遷到沙縣,促進了民智的開發和工業的發展。這一階段縣內的工廠有省營的電廠、煉油廠、征屬第一工廠(紡織廠)、教育用品製造廠等;私營的造紙廠最多時達92家,碾米、磚瓦、製糖、榨油、陶瓷、竹器、草編和印刷等私營工廠、作坊也有近百家。民國35年後,由於受到內遷單位遷回和通貨膨脹的影響,廠家紛紛倒閉。至1949年,縣內唯一的電廠因機器損壞停止發電,造紙廠僅剩12家。
1950年,縣內工業以私營工業為主,總產值237萬元(1980年價,下同),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5.4%。此後,工業總產值以每年17.1%的速度遞增,1956年完成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主義改造時,工業總產值達611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23.8%。1957年即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最後一年,工業總產值猛增至1052萬元,比1956年增長了72.2%,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4.7%。當年實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輕工業與重工業比重由上一年的9.9:1變為0.48:1。1958~1962年的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由於受到「大躍進」、「浮誇風」、瞎指揮的影響,工業生產畸形發展。1958年提出「全黨動員,全民辦廠,遍地開花」的大辦工業的口號,基本建設投資比1957年猛增6.7倍,全縣中小型工廠多達3190個,其中鋼鐵廠達11個,「土高爐」則隨處可見。當年輕工業與重工業的比例為0.1:1,工業總產值雖然增長了43.6%,達到1521萬元,但經濟效益極差,造出來的機器許多不能使用,煉出來的鋼、鐵雜質很多,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1959、1960年基本建設投資仍成倍增長,1960年達800萬元,為1957年的38倍,造成了各種比例關系的嚴重失調。1961年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集中力量發展農業,適當縮小工業生產和基本建設的規模,當年工業總產值比1960年下降55.8%,1962年降為586萬元,經過1963年至1965年三年繼續調整,到1966年,工業總產值恢復到858萬元。從1966至1976年,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干擾,工業發展起伏較大。1967年還出現了21.4%的負增長。1975年實行全面整頓,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了55%。1976年開展所謂「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當年工業總產值增長率降至3.7%,工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40%,輕、重工業比例為0.85:1。1978年之後,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以及鄉鎮工業的興起,加快了工業發展速度。1978年至1988年間,工業總產值以19.2%的速度遞增。1980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首次超過農業總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所佔比重達51%。1988年,全縣工業企業182家,總產值達24731萬元,比1987年增長65%,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9.9%。工業總產值中,輕、重工業比例為2.1:1,全民所有制企業產值佔24.9%,縣辦集體企業產值佔18.1%,鄉鎮工業產值佔19.7%,村及村以下工業產值佔35.3%,中外合資企業產值佔2.7%。
1979年之前,企業的競爭意識較差,對產品質量不夠重視。1980年後,企業的競爭意識逐步增強。1985年,工業產品的質量管理和企業的計量定級開始向規范化、科學化發展。截至1988年,全縣有27個工業企業通過計量定級考核驗收,其中沙縣味精廠通過二級計量定級驗收,水輪發電設備廠、制葯廠、化肥廠、酒廠、電木粉廠、大洛水泥廠、香料廠、糧食復制廠、水泥廠、高橋造紙廠等12家企業通過三級計量定級考核。虯鳳牌玉露酒、虯城牌米片干、虯江牌99%結晶味精、風情牌茉莉浸膏、洛山牌水泥、S牌一級燒結普通磚、白鴿牌勞動保護服、雙輪牌DLE一410×530三角帶齶式硫化機等產品先後被評為福建省優質產品;白鴿牌人造衣箱、格布衣箱、RP勞工雨衣等產品被評為外貿出口「信得過」產品。
1958年後,縣內陸續創辦了一批中央、省、地(市)屬工業企業,其中1969年投產的青州造紙廠規模最大。1978年,縣內中央、省、地(市)屬企業有5個,均為全民所有制企業,工業產值達7994.7萬元,為縣屬企業工業產值的2.1倍,其中青州造紙廠產值7721.9萬元,佔96.6%。1988年,縣內的中央、省、市屬企業10個,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5個,工業總產值11437.9萬元,為縣屬企業工業產值的46.2%,其中青州造紙廠產值10014.5萬元,佔87.6%。
2010年新開發工業用地4049畝,引進總投資10億元的金煌新能源、總投資8億元的鴻瑞無菌包材等一批重大項目,新投產企業49家。新增2家產值超10億元企業,宏盛塑料、麥丹集團等企業上市工作有序推進。林產加工、機械製造、生物及食品加工、化工新材料等產業加快集聚,四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16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5.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6.8%,實現利稅10.28億元,增長244.9%。
Ⅵ 沙縣小吃有什麼故事來歷
沙縣小吃的故事和來歷:
1、元末明初,日本分裂為南北朝,西南各領主為了籌集響款,常派武士到中國沿海搶掠。南朝覆滅後,一部分不願歸順的武士下海為寇,有組織地對中國沿海實施海盜行為,倭寇成了浙江、福建沿海一帶百姓的大災難。
2、嘉靖三十四年起,倭寇沿海南下福建一路搶掠燒殺,福寧、流江、福安、相繼遭災。嘉靖四十一年四月,大股倭寇進攻長壽、江田福清。福建各地軍民奮起反擊,但最終抵不過剽悍的日本浪人,百姓死傷無數。於是,福建巡撫向朝廷請援,朝廷令浙江就近增援。浙江總督命參將戚繼光率所部6000餘人由浙江入閩。
在這6000將士中,有位沙縣藉「原」姓將士將祖傳的燒餅開個口,將各種山珍海味剁成餡填入其中,系在戰士脖子上,一邊吃,一邊作戰,俗稱「光餅」。同年八月,戚繼光率部在福寧的橫嶼與倭寇展開激戰,戚家軍個個奮勇爭先,殺敵立功。經過三個時辰的戰斗,全殲倭寇,斬首2600餘級,奪回百姓3700餘人,打了一場決定性的戰役。
3、後來,為紀念這位抗倭將士,沙縣人在原氏「光餅」的基礎上,結合沙縣特有的優質食物,逐步發展了多系列、多品類的著名沙縣原創小吃,如扁肉(混沌)、芋餃、米凍、豆腐丸、香芋餅、青草凍等等,成為當地居民最喜愛,最推崇的鄉土美食。
。
Ⅶ 沙縣小吃有什麼故事來歷~~~~快
追溯沙縣「原創」小吃的源頭,必須從400多年前那個悲壯而又感人的故事開始。
元末明初,日本分裂為南北朝,西南各領主為了籌集響款,常派武士到中國沿海搶掠。南朝覆滅後,一部分不願歸順的武士下海為寇,有組織地對中國沿海實施海盜行為,倭寇成了浙江、福建沿海一帶百姓的大災難。
嘉靖三十四年起,倭寇沿海南下福建一路搶掠燒殺,福寧、流江、福安、相繼遭災。嘉靖四十一年四月,大股倭寇進攻長壽、江田福清。福建各地軍民奮起反擊,但最終抵不過剽悍的日本浪人,百姓死傷無數。於是,福建巡撫向朝廷請援,朝廷令浙江就近增援。浙江總督命參將戚繼光率所部6000餘人由浙江入閩。在這6000將士中,有位沙縣藉「原」姓將士將祖傳的燒餅開個口,將各種山珍海味剁成餡填入其中,系在戰士脖子上,一邊吃,一邊作戰,俗稱「光餅」。同年八月,戚繼光率部在福寧的橫嶼與倭寇展開激戰,戚家軍個個奮勇爭先,殺敵立功。經過三個時辰的戰斗,全殲倭寇,斬首2600餘級,奪回百姓3700餘人,打了一場決定性的戰役。
後來,為紀念這位抗倭將士,沙縣人在原氏「光餅」的基礎上,結合沙縣特有的優質食物,逐步發展了多系列、多品類的著名沙縣原創小吃,如扁肉(混沌)、芋餃、米凍、豆腐丸、香芋餅、青草凍等等,成為當地居民最喜愛,最推崇的鄉土美食。改革開放後,沙縣「原創」小吃逐步從沙縣風靡全國各地乃至美國、日本、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開始了浪漫全球的旅程。所到之處,都會受到國內外食客推崇和贊賞東晉義熙年間,從中原舉家遷移的客家先祖們在沙縣打尖休息,一些省時省錢、方便簡捷的食品(如拌面等)成了他們的日常飲食,它們就是最初的沙縣小吃。經過1601年的發展,如今沙縣小吃品種多達240個,其中36種獲得中華名小吃稱號。「沙縣小吃」已經成為福建著名商標。且先後獲得了「中國小吃之鄉」及「中國小吃文化名城」的稱號。
沙縣位於福建省中部偏西北,閩江支流沙溪下游,建縣至今已有1600年歷史,自古即為閩西北重要商品集散地,素有「金沙縣」之美譽。沙縣小吃是沙縣的主要產業之一,近年來蓬勃發展,遍布全國各地,全縣在外經營沙縣小吃達1萬多戶5萬多人,沙縣17萬農業人口中有5萬多農民在外經營「沙縣小吃」,全國各地開店1.3萬多家,沙縣小吃業年收入達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