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未來三年中,遼寧省發展潛力最大的是哪三座城市
應該是鞍山、撫順和營口,因為沈陽和大連的發展將會放緩速度,這三座城市因為自身的體量在發展上更具有爆破性。
『貳』 遼寧省內有哪些經濟發展相對靠後的城市嗎
就比如說阜新市,阜新市的經濟總量是遼寧省倒數第一,經濟增速也很慢。
『叄』 遼寧省內有哪些城市未來經濟有發展潛力 更有前途
1、遼寧的五點一線,切記不要虎頭蛇尾!切記!從東港的大東鎮到庄河明陽鎮,還沒有太多動靜啊,大鹿島也浪費了。葫蘆島當年從縣級市升到地級市,後來發展慢了.那麼長的海岸線都浪費了。高鐵方面,沈撫通車,沈遼鞍,沈丹,沈鐵,京沈開工,哈大遼寧段通車,沈西工業走廊鐵路通車。遼中保稅物流中心要改進運營模式,出口貨物可以在沈陽直接納稅後直接從營口出海。
2、盤錦光靠油田大米還不夠,大窪好地方浪費了,最好把盤錦營口合並最好。盤錦雖然沿海,但連「五點一線」都沒進入,以後發展肯定很難的。丹東是個著力點,別等著朝鮮的改革開放,那太遙遠了,浪頭安民劃來後還是老樣子。東港比東溝名字好聽,丹東的出路就是把東港的港口做大,再把市府遷到靠近東港,直通黑吉的鐵路建好後,潛力很大。
3、大連發展有點慢了,要加油,東財校長能掌好舵嗎?鞍山反而逆勢而上,千山也越來越漂亮,但岫岩從丹東過來後,經濟就沒好過,比不上親生的海台。錦州的工作確實讓人很不滿意,浪費了那麼好的地理位置.鐵嶺是大城市,地球人都知道。撫順光靠沈撫同城的口號就可以嗎?這些年就建了個到沈陽的輕軌,還改造了一點棚戶區,努爾哈赤的老家沒落了!本溪的工廠也要遷往丹東海邊。阜新朝陽的生態平衡都是問題,阜喀兩個蒙族自治縣的經濟發展水平比內蒙古要差遠了。
4、別再喊東北獨立了,當年的遼老大,為國家付出太多,有怨氣可以理解。但現在中央投資最大的就是東北,遠遠超過其他地區,至少未來五年還是如此,五年之後,遼寧還是會變成幾個老大之一的。中央對地方投資,有些數據是不公開的。我認為還應該加大中央財政扶持東北的力度。遼寧過去是共和國的長子,未來還是長子!
5、沈陽最近發展很快,中央振興東北確實給了不少錢。但缺點是不沿海,最近的出海口就是營口的鮁魚圈區。可以把鮁魚圈區並入沈陽市,作為沈陽市在沿海的一塊飛地。再建一條高鐵連接沈陽市渾南新區和鮁魚圈港即可。鮁魚圈不是在行政上並入沈陽.是和渾南新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一起統一規劃!有個事情也要說說,蘇家屯有一部分50歲女性跑到歐洲站大街!本來不想點名,但實在忍不住了,當地領導要注意這個事情。當然我說的只是極少一部分,如果我說假話,天打雷轟。
6、投資只是一方面,有大規模中央投資不等於振興,畢竟投資只是市場經濟的一個環節。東北的體制五年之內必須要大變,完全可以用五年走完南方20年的經濟體制改革進程。東北不適合南方的那種市場經濟,但要建立一種有東北特色的市場經濟。在東北搞廣東模式或溫州模式都是胡說八道,我個人覺得西德模式當可借鑒。
7、我是正宗「南蠻子」,現在歐洲。因為一段難得的緣分,曾在東北生活過,我熱愛東北,喜歡東北人。東北的重要性遠遠超過長三角和珠三角。不只是經濟,而是各方面。一般的「南蠻子」不了解這一點,只知道關心自己的收入,而我是個了解東北的「南蠻子」,既關心個人收入,也關心國家發展。在歐洲生活的時間越長,越知道東北振興的重要性,那簡直太重要了。 東北的潛力就是半個中國,這是那些只知道算GDP的人永遠無法理解的。
8、WM從蘇到吉再到遼,希望能給遼寧帶去新的氣象。南方領導去東北,開展工作打開局面並不容易。東北的工作事關整個東北亞全局,毛鬼棒都虎視眈眈。東北人民善良純朴但受計劃經濟浸泡太久,建國後對全國貢獻最大(超過上海山西),體制轉換的成本最高,未來應該給予更多的補償,同時要注意帶動這里的群體心理的快速發展進步。無論如何,遼寧省十年之後的的經濟發展肯定能達到南朝鮮的水平。
9、朝鮮問題事關遼寧發展穩定大局。現在遼寧這邊除了過去做海鮮生意的,基本沒有大規模投資過去。但我個人預測,十年之內朝鮮必有大變,這正是遼寧的機會。朝鮮的地下資源,一定要逐步大力開發,還要以我為主。要逐步將其納入大中華的發展軌道,切不可將其推向白種人霸權體系。我們要烹小鮮,切記!
10、最後,是遼寧的人口出生率問題,快全國墊底了。和南方人不同,東北人很實在,執行中央政策太認真,中央說要計生,他真的只生一個,超生的極少,你說這可怎麼辦哪?這是個和緊迫的現實問題。中朝邊境除了丹東外,其他地方人如寬甸等地,太少了,這很危險。其實邊境地區尤其要增加人口,執行資本和勞動力結合起來走出去的戰略,朝鮮和毛子的門遲早會要打開,21世紀不開門22世紀也要開門!我們要往後看幾百年啊!
『肆』 說說裝備製造,冶金和石化發展成為遼寧三大傳統支柱產業的優勢
遼寧省石化工業加快結構調整,煉油化工一體化水平不斷提升,行業的整體實力明顯增強。
2008年石化高新技術產品實現連續增長,全年實現產值1785.2億元,比上年增長了30.1%,增速高於上年1.7個百分點;在全省高新技術產品產值中的比重達到23.3%,比上年增長了0.5個百分點。石油加工及煉焦行業穩中有升,高新技術產品實現的產值、增加值和銷售收入在石化行業中均居於榜首,全年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增長了35.8%,比上年增加了6.7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的增長速度達到176.3%,是「十一五」以來的新高;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率達到39.8%,在各行業中居於首位。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業增長速度減緩,2008年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和增加值的增長速度為近四年來的最低點,分別比上年減少了1.1和18.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在全省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和工業增加值中的比重持續下降,分別為8.7%和42.5%,比上年各減少了0.5和5.2個百分點;出口形勢也不容樂觀。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市場需求減少,鋼材價格下降,產品產量縮減,這給冶金工業發展帶來一定影響。
..................
搜索關鍵詞「遼寧三大支柱產業」
『伍』 遼寧省裝備製造業有哪些發展優勢
1.門類齊全,基礎雄厚
2、重大技術裝備成套的綜合能力強,地位牢固
3.產業工人優勢比較突出,具備一定的研發能力
4.具有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5.規模龐大,含量、市場份額高
6.基礎好,有底蘊,潛力大
7.大批企業在國內同行業中領跑,形成了具備優勢的產業集群
『陸』 遼寧省哪個行業發達
遼寧省總體來說相對發達的行業應該是造船行業,鋼鐵行業還有機械製造等重工業行業相對發達一些。
『柒』 沈陽,營口能夠算的上是遼寧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嗎
眾所周知遼寧是東北三省,是國家的大糧倉,國家的重工業基地,給人的印象是與重工業的農業發達,三次產業的比重少,一個遼寧是沿海省份,存在很大的差距,它的崛起以來為國家和東北三省地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特別是近年來,經濟呈上升趨勢,省內許多城市發展狀況不同,差異明顯,但是寧對吉林和黑龍江那個經濟發展的不同點在哪裡?它的發展重點不同,三類產業的比重明顯不同,它是遼寧第三產業非常發達、比較重大的,知道遼寧省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嗎?既不是沈陽,也不是營口,也不是鞍山,而是盤錦。
『捌』 遼寧發展工業的優勢是什麼
重工業基礎好,無論是以前日本還是建國初流下來的底子。
東北資源豐富,石油,鐵礦石什麼的。
擁有出海口,港口,交通便利,物流業發達。
比較著名的工業有:鋼鐵業(鞍山本溪),製造業(沈鼓、沈陽機床等)。
石油好像是在盤錦。
『玖』 遼寧的經濟狀況 誰能做一個概括的介紹
地處東北亞經濟地帶的遼寧省,是中國最早建立的一個國民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各行各業蓬勃發展的重要省份。改革開放以來,為了使遼寧這個老工業基地重新煥發青春,全省抓住有利時機,有組織、有計劃地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優化,大刀闊斧地實行了傾斜發展政策。
各個發展階段,在經過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選擇一定的主導產業重點扶持,使之成為新的國民經濟增長點和支柱產業。加大投資力度,積極培育科技含量高的先導產業,推動國民經濟向技術經濟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基礎產業,為遼寧經濟可持續發展豎起堅固的後盾,在全省有步驟地實行了「兩高一深」(即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業和發展資源。材料的精深加工)的產業優化發展戰略,強化產業競爭力,逐步實現了產業結構向高級化發展。
經過年的改革開放和調整優化,遼寧的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不斷地向積極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結構格局發展,使遼寧經濟再鑄輝煌。突出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三大產業增長率呈出「兩快一慢」的發展趨勢。1997年全省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為3490.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完成485.4億元,佔13.91%,增長2.38%;第二產業完成1743.9億元,佔49.97%,增長13.41%;第三產業完成1260.8億元,佔36.12%,增長10.03。相比之下,第一產業增長緩慢,第二、第三產業增長較.
2、產業結構的調整變化,帶動勞動力就業結構的調整變化,使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中的大批勞動力向第三產業轉移。1997年,遼寧省各產業從業人數為1967.1萬人,其中第一產業就業人數639.7萬人,佔32.52%;第三產業就業人數716.7萬人,佔36.44%;第三產業就業人數610.7萬人,佔31.04%。
3、勞動力就業結構的調整及投資方向的變化、傾斜,使各個產業在全省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及年均增長速度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比重看,1980年全省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比重為16.4:68.4:15.2,到1997年調整為13.91:49.97:36.12。二產下降了18.43個百分點,三產增加了近21個百分點。從三個產業產值的年平均增長速度來看:1953年至1978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7.6%,其中三個產業的年平均增長速度比例為2.2:9.9:5.3,第二產業增長速度快;1980年至1997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8.7%,三個產業增長比例變為5.3:8:13.4,第三產業增長最快。
4、第三產業推動力上揚,與第二產業共同帶動全省經濟的發展。遼寧第三產業藉助改革開放、產業結構調整的東風,得到強勁、迅猛的發展,使之成為經濟發展的巨大動力。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遼寧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為13.1%,到1997年上升為36.12%。1978年乃至1985年,是第二產業為主(分別佔94.8%和78.8%)帶動全省的經濟增長;到1997年,已改變為第二產業(佔49.97%)和第三產業(佔36.12%)為主共同帶動全省的經濟增長。
5、第二產業的重心,工業產業結構也得到調整。重工業通過改革、改組、改造,資產重組,結構逐步趨向合理。對輕工業,由於實行了「六優先」方針,得到迅速發展。1997年,全省輕工業完成總產值815.2億元,增長4.9%;重工業完成總產值2829.7億元,增長11.9%。在工業產業中,經過調整和優化組合,支柱產業繼續得到發展,成為遼寧經濟增長的優勢。遼寧作為中國的以傳統工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冶金、石化、機械製造、電子為全省的四大支柱產業,大企業多,產值高,投資規模大。1997年,四大支柱產業產值佔了全省工業產值的一半。
6、第一產業結構,也從以往的只重視種植業,向農、林、牧、副、漁各業綜合經營、全面發展的方向轉變。
1997年,全省農、林、牧、副、漁業完成總產值920.5億元,其中農業產值為433.6億元,佔47.11%;林、牧、副、漁業完成產值486.88億元,佔52.89%。而在農業中,種植業產值僅為393.71億元,只佔第一產業總產值的42.77%。林、牧、副、漁所佔比重已經超過了種植業所佔比重,種植業已從過去的主導地位下降為從屬地位。僅全省的牧業產值(333.1億元)就已接近於種植業的產值。
從以上幾個方面可以看出遼寧的產業結構開始了戰略性調整,正沿著高級化的產業結構軌跡發展變化,它必將推動遼寧經濟向市場化、高新技術化、國際化、多功能化方向發展,重振工業省的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