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競技體育的發展現狀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的提出,既為體育事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機遇,又對體育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我國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社區體育仍將是21世紀前50年我國群眾體育發展的熱點。探求新時期社區體育發展的趨勢與對策,是構建面向大眾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促進社會全面發展的要求。
一、我國社區體育現狀
1.社區體育場地設施經費不足
目前我國體育場地設施仍然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日益增長的從事運動、健身的文化需要,我國人均體育場地器材的佔有量與經濟發達地區甚至其他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相比還很低,社會體育經費與競技體育相比差距很大,而社會體育卻承載著維護億萬群眾運動、健身、休閑的任務。我國目前的體育場館多集中在學校和單位,社會上的場館多數追求豪華型,超過普通群眾的消費能力,場館的類型多為籃、足、排球,無法滿足群眾多樣化的需要。
2.組織化程度低
2000年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表明,我國群眾體育活動60%是自發組織的,體育協會的組織管理比例僅佔6.6%,雖然比1997年的3.7%有所增加,但還遠遠不夠。同時,我國體育社團總體上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目前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制度化問題和監督體系不健全等。這種狀況對社團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3.發展不平衡
這里既有城市和農村二元化格局的明顯差異,也有沿海與內地、經濟較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差距,體育場地設施和社區體育指導員絕大部分集中在城市,特別是集中在發達城市和地區。我國目前的社會體育指導員90%集中在城鎮,而廣大的農村只佔10%。全面小康社會建設要樹立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要求農村與城市要全面協調發展,農村體育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了整個體育事業的發展,而增加農村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是目前發展農村體育十分重要的一個問題。
二、社區體育的機遇與挑戰
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體育發展提供新機遇
運動休閑成為時尚席勒說:「只有當人是人的時候他才游戲,只有當人游戲時他才是人。」現代社會中,「人」的問題日益受到重視,「以人為本」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屬。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呼喚人性的回歸,人的多樣性需求得到綜合的考慮。現代人不僅需要強健的身體,更需要輕松愉悅的心情。人們要求擺離線器和外界的奴役,做自己心靈的主人,休閑娛樂成為自覺的追求。現代人紛紛背起行囊,走出戶外,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放飛快樂的心情,享受運動的快感,運動休閑成為時尚的生活方式。
2.個人參與體育的條件改善
進入小康社會後,隨著收入水平的增加,人民的消費能力和水平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到2005年,按2000年價格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12.5億,人均國內生產總植達到9400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基本實現工業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在這種條件下,隨著人們體育意識的增強,將有更大的能力進行健康投資。
3. 體育休閑更加受到重視
2003年5月14日,國家統計局印發了《三次產業劃分規定》,對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進行了重新的調整,修改後的三次產業劃分將體育產業與文化和娛樂業一起組成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說明體育休閑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體育的層次也得到了提升。我國目前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鑒於此,黨的十六大提出:「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是自十二大使用「小康」概念以來,黨的重大文獻首次將「全民健身體系」納入小康社會建設目標,使之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把體育提升到很重要的地位。社區的休閑體育可以有效地形成一個全民健身的體系,在休閑娛樂中群眾可以受到各種各樣的教育和熏陶,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有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視。
② 體育產業發展對體育運動有何影響
體育產業發展對體育運動的影響:為競技體育的普及創造了條件,隨著電視技術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競技體育走進了每個家庭,使五大洲的億萬觀眾都能及時而全面地了解競技體育,從關注進而演變為參與經濟活動,為競技體育的蓬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圍。
一名優秀的運動員和他們自身的遺傳因素、心理因素以及運動員的天賦有很大關系,這些因素也可以用於現代科技設備進行測定、研究。
通過科學化的選材將有助於提高體育後備人才選拔的成功率,有效幫助預測其未來的競技能力,確定運動項目,有利於制定完整的個人發展計劃。
(2)體育產業競技體育協調發展擴展閱讀:
中國體育市場的產業化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90年代中期,中國體育產業才具有較為完整的產業形態和較為完善的體育行業的制度,中國的體育廣告業、體育建築業、體育博彩業、體育旅遊業和體育用品業等具體行業也是在這個時期得以充分發展。
我國體育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產業的領域不斷拓展,發展規模也不斷擴大,產業的質量也有所改善,產業的效益也明顯增高。
③ 豐富體育賽事對發展體育產業有什麼積極意義
中國體育比傳統的競技體育或者奧運體育又多了另外一層含義——從越來越壯大的「跑步內群」到各容種「非奧項目」百花齊放,以獎金榜作為排名標准,推進職業體育改革被明確提出,為體育體制改革和職業體育改革指明了方向,2014年無疑是中國體育的「轉機」之年,從大賽金牌到體育經濟。
今年世界台聯推出排名改制的新規則,籃球也提出管辦分離,終於成功坐上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寶座,丁俊暉的總獎金定格在700336英鎊,距離世錦賽冠軍也不遠了,這是毋庸置疑的趨勢,丁俊暉成了中國體育新的偶像,如今足球已明確聯賽公司制運作,昔日的「神童」已經變得沉穩老到,國家體育總局也在積極推進「三大球」管理體制改革。《意見》的發布,相信世界第一的加冕會成為他的一個轉機、校園體育。如今。
無論是足球還是籃球,讓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體育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不過他也是僅有的兩個沒拿過世錦賽冠軍的世界第一之一,中國體育的內涵越來越豐富,中國距離歐美職業體育還有很大距離。而現在,因此職業體育賽事改革是發展體育產業中的關鍵。小丁成為世界台聯的第11位世界第一。英錦賽後。
④ 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和競技體育產業的發展
中國著名的體育活動家、北京奧申委主席助理魏紀中日前表示,舉辦奧運會,整個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將迎來春天。
魏紀中稱,目前全球體育產業的年產值高達4000多億美元,並且保持著20%以上的年增長速度。而中國的體育產業起步晚、規模小,中國1997年體育產業的增加值為156.37億元,1998年為183.56億元。按這一趨勢,到2010年體育產業的產值至少可達到281.2億元,佔GDP的比重可望從1998的0.2%增至0.3%。在發達國家,這一比例已達到1%到3%之間。體育產業的發展空間是巨大的。
魏紀中還說,申辦成功後,相信會有更多的公司投資到體育行業中來,體育產業這塊大蛋糕將會越來越大,我們誠摯地希望與這些體育業公司互相學習,互相合作,共同進步,爭取將中國的體育事業推向新的台階。
後奧運時代,中國體育產業將迎來一次重大的戰略機遇。他表示,北京奧運會舉辦前後,正是十幾億中國人從解決溫飽向全面實現小康社會轉變的時期,富裕起來的中國人對體育的需求空前高漲。根據國際經驗,人均GDP從2000美元向3000美元發展的階段,正是國民消費結構發生重大轉變的時期,是體育消費快速增長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們對體育健身、競賽表演的需求會大幅度增加,中國的體育產業應在後奧運時代緊緊抓住這一機遇,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中國奧委會副主席、中體產業集團董事長魏紀中看來,中國體育產業正處在從群眾化、組織化、商業化邁向產業化的重要階段,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將起到催化劑的作用。魏紀中幾天前在浙江寧波觀看世界女排大獎賽時表示,中國的很多地方正像舉辦女排大獎賽的寧波市北侖區一樣,已經走過了體育產業的前三個發展階段——首先,人民群眾喜歡一項運動,而後由政府或企業牽頭舉辦賽事,賽事在招商過程中引來商家贊助,這就是群眾化、組織化、商業化的三步,但中國現在還很少有地方能走到最後一步,也就是產業化的一步;所謂產業化,就比如英國的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這項賽事的背後是龐大、復雜、有序、牽涉面很廣的一整套運營系統,它在保證賽事贏利的同時,能長期、穩定地發展下去。魏紀中表示,什麼時候北侖區把女排賽事做成像溫網那樣,什麼時候才算實現了產業化。魏紀中表示,北京奧運會的舉辦,使他看好中國的體育產業能加快實現產業化,因為人們會比以往更關注體育,商家也會更看重體育的商業價值,體育產業的市場會變得更大。
在看好中國體育產業能在後奧運時代迎來大發展的同時,專家也指出,中國體育產業要實現大發展,面臨的困難也很大。
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體育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林顯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中國體育事業在最近20多年的發展中,因「重競技、輕群體」的觀念佔主導地位,限制了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如果這個觀念不能改變,中國體育產業就很難在後奧運時代實現根本性的發展。
林顯鵬表示,由於過於重視競技體育的成績,中國的群眾體育事業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20多年來,大量的人力、物力被用在競技體育的發展上,而群體事業急需的社區體育場地、場館以及高質量的體育賽事等,還處在比較落後的水平上。
林顯鵬認為,中國的體育產業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體育產業相關的資源應走向市場卻沒有這樣做,體育的經濟功能、產業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
比如,中國的運動員主要集中在各級體育主管部門掌控的專業隊中,這些運動員以獲取奧運會、全運會等比賽的獎牌為最高目的,這就束縛了中國職業體育的發展。
而部分已經職業化的賽事,如足球聯賽,由於受體育主管部門的行政管理而無法實行真正的市場化運作,結果只能是賽事水平不高、產業化程度較低。
另外,各類體育社團沒有發揮出應有的職能,沒有擔負起組織基層開展各類體育活動的責任,面向社會大眾的體育俱樂部、學校俱樂部等基層體育組織的發展程度較低,這都不利於體育產業的發展。
此外,在目前中國體育產業的產值中,體育用品製造業約佔70%,體育服務業不超過30%,與體育產業發展比較成熟的國家或地區相比,中國的體育服務業顯得極為落後。
鑒於基層體育活動的基本條件和發展狀況不理想、職業化賽事質量不高及體育服務業水平較低,林顯鵬表示,中國體育產業要實現後奧運時代的大發展,將面臨諸多的挑戰。
但林顯鵬也表示,政府部門已經看到了中國體育產業目前面臨的問題,因此,在克服了上述困難後,中國體育產業的長遠發展還是應當被看好的。
⑤ 如何促進體育事業與體育產業協調發展,積極推動全民健身
倡導健康生活。樹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進健康關口前移,延長健康壽命,提高生活品質,激發群眾參與體育活動熱情,推動形成投資健康的消費理念和充滿活力的體育消費市場。
4;創造發展條件。營造重視體育、支持體育、參與體育的社會氛圍,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把體育產業作為綠色產業、朝陽產業培育扶持,破除行業壁壘、掃清政策障礙,形成有利於體育產業快速發展的政策體系。
⑥ 1995年,國務院頒布的和全國人大通過的體育法都是堅持群眾體育與競技協調發展的方針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
1993年12月10日,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在視察天津體育學院聽取全民健身計劃及社會體育科研所情況匯報時的講話中指出:「今天一個最大的收獲就是剛才董新光老師講的調查結果……我可以說我聽了這個調查報告,可以下決心搞全民健身計劃了。」「我看了好幾遍這個計劃框架構思,我認為作為框架還是可以的。」
在此基礎上,國家體委群眾體育司領導天津體院社會體育科研所開始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研究起草工作。至國務院頒布《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先後多次徵求體育系統內外的領導、專家、學者、基層工作者的意見。
對《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草稿、修改稿、徵求意見稿、上報稿進行了多達17次的修改,集中了體育系統內外上上下下的經驗、智慧和遠見,鑄成了發展全民健身事業的綱領文件。1995年6月20日,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於印發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通知》。
(6)體育產業競技體育協調發展擴展閱讀: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實施步驟:
一、本綱要採取整體規劃,逐步實施的方式。從現在起到2010年分為兩期工程。第一期工程自1995-2000年,分為三個階段:
(一)1995-1996年為第一階段,進行宣傳發動和改革試點,初步掀起一個全民健身活動熱潮。
(二)1997-1998年為第二階段,通過重點實施、逐步推進,形成崇尚健身、參與健身的社會環境和社會風氣。
(三)1999-2000年為第三階段,全面展開全民健身計劃的各項工作並普遍取得成效,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民健身體系的基本框架。
第二期工程自2001-2010年,經過十年的努力,把全民健身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民健身體系。
二、本綱要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國家體委會同有關部門、各群眾組織和社會團體共同推行。國家體委負責組織實施。
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體育行政部門應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制定本地區的規劃和實施方案。各部門、各系統也應制定相應的規劃和實施方案。
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可根據本綱要的要求,結合部隊實際參照執行。
⑦ 如何使競技體育與群體性體育協調發展論文
群眾體育的開展與政府基礎設施的建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比如足球,中國能在真正意義的草地球場踢球的普通市民有多少?城市裡都欠缺,更不用說欠發展地區和鄉村。群眾體育與經紀體育是相輔相成的,競技體育需要群眾基礎;群眾體育發展好,有利於競技體育的發展;問題是我國這兩項都發展的不好;體育的意義不是國家榮譽的象徵,體育的發展是為了所有參與其中的人得到快樂;能做到快樂體育,我想就可以協調這裡面的體育發展了;個人一點小想法,望採納...
⑧ 競技體育 體育產業 群眾體育三者的關系
⑨ 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如何協調發展
群眾體育是競技體育的生命,競技體育是群眾體育的靈魂;共同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