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文化與旅遊融合需要注意處理好的幾個問題
文化與旅遊融合的作用、意義、必要性不少文章已經闡述的非常清晰,這里前瞻產業研究院淺議文化與旅遊融合需要注意和處理好的幾個問題。
一、需要認清文化和旅遊的性質,把握好融合的點和面,避免走入誤區。文化是一個寬泛的大概年,至今還沒有一個各方認可的確切定義,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文化帶有傳統性、民族性、地域性、唯一性特徵,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
二、需要堅持一個方向。文化與旅遊融合既是一個工作任務,也是長期堅持的努力方向。
三、文化與旅遊融合需要一個突破口,切入點。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當今,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光大已進入新階段,旅遊產業依託文化魅力在快速發展,文化產業規模和種類也在不斷的擴大、延伸,文化與旅遊融合提法不如改為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更現實、更科學、更具指導意義。
四、文化與旅遊的融合需要一個強推力。中國有自己的國情,文化與旅遊的融合,特別是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的融合一方面需要市場調節,一方面更需要政府的推動。
『貳』 江蘇省推進文旅事業發展採取的措施包括哪些
一是推動紓困惠企政策落實到位。包括抓好文旅專項扶持政策落實和開展送政策進企業活動。
二是引導和推動文旅項目建設。包括發揮產業引導資金作用和推動政銀企合作。
三是促進文旅消費擴容提質。包括激發文旅市場消費潛力、豐富特色文旅產品供給、培育發展文旅消費新模式和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
四是深化產業融合發展。包括加強文旅融合載體建設和打造數字文旅產業。
五是助力文旅市場恢復。包括加強「水韻江蘇」品牌市場推廣、策劃推介文旅精品線路、放大會展平台推廣效應、大力拓展國內旅遊市場和逐步恢復入境旅遊市場。
六是優化文旅市場環境。包括進一步提升審批效能、規範文旅市場秩序和扎實抓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
(2)文旅融合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措施》提出,推動文化產業園區(基地)提檔升級,支持國家級、省級園區(基地)持續做大做強。
在實施惠民便民舉措,激發大眾消費潛力方面,《措施》提出,要推動國有景區門票降價,鼓勵旅遊景區、鄉村旅遊區實行淡旺季票價和非周末促銷價,落實特殊人群門票減免政策,舉辦文化和旅遊消費季、消費月和數字文旅消費體驗等活動。
《措施》還明確,要充分發揮文化和旅遊財政專項資金引導作用,促進文化和旅遊消費升級。要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到2022年,建成10個以上省級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2-3個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
『叄』 文化旅遊+康體養生如何實現產業融合發展
在資源的高效配置、城市的均衡發展等方面,文化+康養產業特色小鎮均獨具優勢。需要注意的是,在這類特色小鎮建設和運營過程中,文化產業與康養產業不能盲目融合發展,還需形成資源共享、短板互補、循序漸進的發展格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文化產業與康養產業融合發展的關鍵在於資源共享、短板互補。優美的自然環境與文化生態,既是做文化旅遊的必要條件,又是打造優質康養基地的良好基礎,一項條件同時滿足二者之需,這就是資源共享帶來的價值。短板互補則是指文化創意設計能夠賦予康養產業更多文化內涵和趣味,從供給側提升康養產業的品質,並且形成產業特色。
文化+康養產業特色小鎮可以依託長壽文化,大力發展長壽經濟,形成食療養生、山林養生、氣候養生為核心,以養生產品為輔助的健康餐飲、休閑娛樂、養生度假等功能集聚的健康養生養老體系;也可以依託醫葯文化發展醫葯產業,推動健康養生、休閑度假等產業發展的醫養特色小鎮;還可以原生態的生態環境為基礎,以健康養生、休閑旅遊為發展核心,重點發展養生養老、休閑旅遊、生態種植等健康產業。
『肆』 文旅產業前景怎麼樣如何做好呢
文化旅遊是什麼?
文化旅遊不是為了旅行而打出文化的旗幟,去消磨一段時光;而是為了文化不惜千里迢迢旅行去親身經歷、去沉浸其中,從中獲得獨一無二的愉悅感。換言之,文化旅遊重要的不是旅途和目的地,而是文化;在文化旅遊中,旅遊是配角,文化是主人,這才是文化旅遊的真實內涵。
中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及佔GDP比重分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產業鏈投資機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30785億元,比上年增長13.0%(未扣除價格因素,下同),比同期GDP名義增速高4.4個百分點;佔GDP的比重為4.14%,比上年提高0.17個百分點。2016年文化及相關產業保持平穩快速增長,比重穩步上升,對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2-2016年中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及佔GDP比重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文化旅遊受阻
如果說中國文化旅遊是一個軟體的話,要讓這個軟體完美運行起來,一定要與之相配的硬體,這個硬體便是省際高速的連通。以我所經這五省來看,交通先進的省份已經實現縣縣通高速,但是在出省大通道建設上,依然非常不樂觀,與交通相對落後省份相差不大。總體感覺,各省普遍不樂意更多修建跨省大通道。
目前我國的高速公路以地方建設為主,地方出於自身經濟發展考慮,往往優先建設連接經濟相對發達地市和省區的高速公路,而在連接經濟欠發達地市和省區的高速公路建設中,害怕自己出錢出力修路,讓鄰省佔了便宜,寧可選擇以山為關、以河為卡,不願意開辟更多的出省通道,人為地阻礙地區間經濟文化交通,也讓文化旅遊者深感遺憾。
其實,文化不是某個地區所獨有的,文化旅遊幾乎都具有跨地區的特性,比如搞的禪宗文化主題文化旅遊,還有類似紅色文化旅遊、客家文化旅遊、大別山文化旅遊等等,都是分布在跨省區域上的,如果在交通互聯互通上遲遲懷著地方利益至上的小算盤,文化旅遊這場盛宴,想做出更飽滿的內涵和更加豐富的層次,那無疑不可能的。
現在,國家已經將發展文化旅遊,視作未來經濟新增長點而加以重視,一是將省際高速公里的規劃和修建主導權從各省收歸中央,凡是跨省通道,都應該由中央交通部門來主導,這就避免了地區本位主義的干擾;二是應該對省際區域較發達地區的地方政府加強督促和考核,讓他們拿出不怕別人佔便宜、大家一同發展文化旅遊的誠意和勇氣來,共享文化資源,共同分配文化利益,把文化旅遊這場大戲唱得更加精彩!
『伍』 什麼是農文旅融合發展農灣科技怎麼樣
其實就是一種三農、文化和旅遊融合的運營模式,可以聯合當地政府,以鄉村資源和鄉村產業回為基礎答和資源點,結合鄉村歷史文化、特色產品、生態環境等文化優勢,以三農服務為基礎,合理的建設開發文創項目,為農村帶來經濟效益,其實這也是當今農村發展的一個大趨勢,農灣科技的農文旅項目就做這塊的,你可以去咨詢一下
『陸』 文旅融合是大勢所趨嗎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中國未來研究會旅遊分會副會長劉思敏認為,文化和旅遊早就越走越近,文旅融合已成現實發展方向。「發展文化產業需要與旅遊相結合,旅遊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旅遊角度來講,旅遊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活動。」劉思敏觀察到,在現階段可開發自然旅遊資源越來越少的情況下,文化與旅遊的結合越發重要,依託文化資源與創意發展旅遊產業,是一條重要的途徑。
事實上,從國家層面,這些年陸續出台了一系列促進文旅產業發展的政策,進一步推動了文旅產業的結合。比如,在《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中,就明確提出要發展文化旅遊,擴大休閑娛樂消費。再比如,在日前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中,也提到要推動旅遊與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融合發展。在文化方面,要科學利用傳統村落、文物遺跡及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藝術館、世界文化遺產展示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等文化場所開展文化、文物旅遊,推動劇場、演藝、游樂、動漫等產業與旅遊業融合開展文化體驗旅遊。
『柒』 文旅農融合發展研究用什麼數據分析方法好
用融合方法分析是比較一個比較好的方法。
『捌』 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哪家企業比較好
文旅融合發展可以通過「文化旅遊化」和「旅遊文化化」兩大架構來實現,北京綠維文旅作為全國知名的旅遊規劃、城鄉規劃「雙甲級」綜合規劃設計院,深耕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和文旅融合落地項目開發建設十餘年,提出了文化旅遊化的「八化」方法,即通過文化業態化、文化產品化、文化主題化、文化品牌化、文化體驗化、文化游樂化、文化互動化和文化情景化落實文化向旅遊業態與產品的轉化。通過「五法」實現旅遊文化化,即在旅遊開發與運營中,借力文化特色塑魂、文化品牌賦能、文化展演活游、藝術工藝創品、IP整合價值等方法,實現旅遊中文化的創新應用。全國知名的旅遊規劃、城鄉規劃「雙甲級」綜合規劃設計院--綠維文旅,以「創意經典·落地運營」為理念,專注於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和文旅融合落地項目開發建設服務十餘年,率先推出了《文旅融合專項規劃編制導則1.0》,指導行業開展文旅融合規劃編制工作的規范,並將於新書《文旅融合的創新探索與規劃方法》中發布。此外,綠維文旅提出文化引導的區域綜合開發模式、旅遊項目文化找魂三部曲,並在大遺址旅遊、宗教旅遊、工業旅遊、文物旅遊、文旅主題園區、文旅小鎮、景區型博物館開發運營等方面形成了創新規劃方法和打造模式,出版了《文旅融合專刊》,可為市/縣政府及文旅管理部門提供《文旅融合專項規劃和行動計劃》,並為遺址遺跡、文化遺產、影視演藝、文創體驗、工業旅遊、紅色旅遊、民族民俗、地域文化、歷史傳統文化、宗教、博物館、文旅城鎮園區等各類文旅融合項目提供創意策劃、建設規劃與落地設計。至今,已完成各類文旅項目規劃設計數百個,其中大運河文化旅遊帶、淹城春秋樂園、「古堰畫鄉」鄉愁藝術小鎮、寶峰禪韻小鎮、丹泉洞天酒文化旅遊區、水滸文旅小鎮、邯鄲成語小鎮、插花藝術博物館、大明宮遺址、洛陽隋唐遺址等,都已經成為業界經典和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