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特色產業發展工程貸款推進情況

特色產業發展工程貸款推進情況

發布時間:2021-03-12 08:53:13

1. 林業貼息貸款項目實施情況匯報

省林業廳:
根據浙林計[2004]97號文件,我局對我縣2001—2003年林業治沙貼息貸款項目單位的有關情況進行了檢查,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浙江省武義縣寶禾生物園的貸款項目為生態園開發。該企業在2002年2月從中國農業銀行武義縣支行貸款600萬元,資金一次性到賬,中央財政貼息資金8萬元由縣財政局於2003年9月直接劃到該企業,企業自有資金1500萬元,符合項目總投資30%的要求。貸款項目未單獨核算,建有成本支出明細賬,能基本反映資金的使用情況。項目貸款按計劃專款專用於綠化苗木生產基地、高檔盆花生產基地、組培室等的建設,現已建成綠化苗木生產基地700畝,連棟鋼架大棚20000平方米,並全部配置了噴灌噴霧加溫設施,並扶持幫助100多農戶發展綠化苗木,該項目現已基本按計劃完成,預計今年銷售可達2500多萬元,創利稅300萬元。
浙江榮嘉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的貸款項目為巧樹山經濟林基地開發。該公司於2001年1月從中國農業銀行武義縣支行貸款200萬元,資金一次到位,貼息資金5萬元通過縣林業局於2002年8月轉到該公司,公司自有資金80萬元,符合項目總投資30%的要求。貸款項目按要求建立了成本支出明細,資金按計劃內容使用,幾年來建立了經濟林基地1000多畝,長勢良好,前景喜人,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從檢查情況看,項目單位貸款資金,貼息資金中的中央貼息資金足額及時到位,未發生人為滯留,挪用現象。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通過財政、林業、農行的密切配合,對項目質量進行跟蹤監督,我縣兩個貼息貸款項目基本上能按照有關文件精神進行運作,項目的建設和資金的使用情況基本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受地方經濟發展現狀制約,貼息資金中的地方配套資金目前尚不能足額到位,間接影響了該項項目的建設。二是項目單位在該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上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建議意見:
1、林業治沙貼息貸款應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加快這些地區林業產業發展
2、在扶持林業主導產業、優勢企業、優勢產品的同時,應充分考慮一些特色、優勢相對不夠明顯地區的項目扶持,既要扶優扶強, 也應統籌考慮新興的和相對弱勢地區的扶持。
3、林業治沙貼息貸款項目資金和管理使用情況應由財政與林業兩部門聯合檢查監督,加強監

2. 永登縣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2009年工作回顧

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縣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縣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審時度勢,積極應對,緊緊依靠和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幹部群眾,全民創業,攻堅破難,較好地完成了縣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使全縣經濟社會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5億元,增長37.5%。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9.06億元,增長16.37%。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43億元,增長12.5%;一般預算支出達到11.67億元,增長39.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500元,增長23.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112元,增長15.56%。節能減排各項指標全面完成。居民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二)集聚全縣之力,秦王川灌區綜合開發取得歷史性突破。全面落實省、市關於加快引大秦王川灌區綜合開發的戰略部署,將「開發秦王川、打造衛星城」作為全縣工作的重中之重,緊緊圍繞「打造空港產業基地,美化空港對外窗口,完善紅玉村省級示範點,建設現代農業五個千畝示範點」的目標,通過創新工作機制、現場集中辦公、捆綁使用資金、廣泛發動群眾等強有力的措施,順利實現了「一年重點突破」的預期目標,為下一步大開發、大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空港產業基地建設實現新的突破。投資2600多萬元的中川自來水廠和富臨純凈水廠建成使用,投資2363萬元的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吉利汽車年產量突破1.8萬輛,蘭州分離科學研究所生物制葯項目產銷兩旺,投資3.2億元的甘肅天泰農業機械裝備生產項目動工建設,投資12億多元的蘭州大成綠色鍍膜生產、蘭州獸醫研究所生物制葯等8個項目簽約或達成合作意向,部分項目正在抓緊開展前期工作。空港文明窗口整治成效明顯。投資1300萬元,以中川鎮區為中心,扎實開展了「百里千戶」村莊整治活動,完成中川機場出入口沿街商鋪和高速公路兩側村莊美化整治,使空港通道沿線面貌煥然一新。灌區農業綜合開發邁出新的步伐。通過政府主導、龍頭帶動、農民參與、典型示範等多種建設模式,投入各類建設資金650多萬元,進一步完善了紅玉新村省級示範點設施農業項目建設內容,建成日光溫室200座、300畝,改造砂坑9座,並建設了配套設施;堅持「重點突破、連片開發、規模建設」的思路,投入資金4500多萬元,建成千畝設施農業、千畝露地蔬菜、千畝經濟林、千畝休閑觀光生態園和千畝優質洋芋對比試種五個示範點。通過全縣上下艱苦卓絕的努力,引大秦王川灌區綜合開發取得歷史性突破,「蘭州市秦王川綜合開發管理委員會」正式組建,灌區綜合開發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三)立足農民增收,城鄉一體化建設穩步推進。堅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產業發展為主導,以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建設為抓手,穩步推進農業現代化、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繼續堅持「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思路,發展高原夏菜7.1萬畝、中葯材1.49萬畝、啤酒大麥8.24萬畝、優質洋芋22萬畝;新增紅提葡萄1330畝、日光溫室蔬菜360畝;推廣雙壟全膜玉米10.13萬畝,帶動農民增收4560萬元;奶牛、肉羊、生豬存欄分別達到6039頭、33.7萬只和16.5萬頭。特別是通過集中扶持,玫瑰產業開始步入良性發展軌道,種植面積達到2.8萬畝,畝均收入達到5500元。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投資9162萬元,實施了以西連路、大石路為重點的41.45公里通鄉油路和59項、209公里通村道路建設工程。投資5000多萬元,實施了農村安全飲水、小水維修、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一批水利工程,解決了6.8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通過積極爭取,引大秦王川灌區水塘調蓄工程被列入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投資638萬元,重點建設「三北四期」防護林9000畝、農田林網5000畝,發展經濟林1.34萬畝,完成中川機場周邊綠化7124畝、綠色通道建設34公里;投資1200萬元,在西北部山區重點退耕還林地區實施基本口糧田「坡改梯」工程1萬多畝,發展後續產業基地8070畝。認真落實耕地佔補平衡制度,投資1612萬元,新開發整理土地4370畝。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通過爭取上級支持和自籌資金3000多萬元,實施了中川、連城、秦川等小城鎮道路建設項目。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步伐。投資2103萬元,重點建設中川元山、尖山廟、史喇口和秦川勝利、新園以及上川甘露池6個市級試點村,實施了特色產業培育、設施農業發展和水、電、路、沼氣池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村容村貌得到改善。
(四)狠抓項目建設,發展活力進一步顯現。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應對經濟時艱和加快發展的「生命線」,堅持招商引資和爭取國家投資並舉,抓住國家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和國內產業轉移的機遇,爭取、引進和實施了一批項目,項目建設成效顯著。全年共落實項目138個,概算投資185億元,億元以上項目9個,完工項目85項,完成投資26.4億元。其中落實國家、省、市投資項目107個,到位資金11.2億元;新簽約各類項目31個,到位資金15.2億元。項目總量和投資規模都比往年有較大幅度增加,形成了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工業項目方面,連鋁公司年產25萬噸熔鑄項目建成試產,40萬噸環保節能技改項目即將開工建設,藍星硅材料公司金屬硅電爐項目建成投產,祁連山水泥公司日產5000噸干法水泥生產線開工建設,蘭州中盛瑞澤馬鈴薯深加工項目建成投產。能源項目方面,武勝驛750KV變電站建成投入使用,大同110KV變電站建成試運行,連城330KV變電站完成主體建設任務;中石油蘭州國家原油儲備庫項目全面開工建設;龍林梯級水電站並網發電,杜家灣水電站即將並網發電,河橋水電站和連城二級水電站正在加緊施工。交通項目方面,徐古高速公路永登段全線開工建設,中川機場改擴建項目完成前期工作。農業項目方面,蘭州正大現代標准化蛋雞示範場項目一期工程全面完工,秦王川清源保鮮庫和蘭州天澤物華商貿公司蔬菜保鮮庫建成投入使用。另外,縣屬國有企業改革也取得新的進展,全年共實現資產變現1490萬元,永登金街、陽光商廈等一批改制後新組建的企業順利啟動運營,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加快新區開發,縣城面貌發生較大變化。切實按照縣城三版規劃,統籌謀劃,科學布局,通過市場化運作,加大開發、改造和建設力度,縣城人居環境得到新的改善。新區開發建設步入良性軌道。投資6000多萬元的縣城濱河大道南延工程竣工通車,打通了南新區出口,使縣城面積擴大了一倍,形成了靚麗的「十里濱河風景線」;總投資2438萬元的玫鄉路和團結街、勝利街再延伸工程同時開工,西城區城市主幹道完成征地任務。縣城配套設施改造步伐加快。投資3000多萬元的翻山嶺水庫城鄉供水水源工程和投資1224萬元的縣城自來水廠改擴建工程開工建設,投資4215萬元的縣城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工程完成年度建設任務,投資1250萬元的縣城垃圾處理場啟動建設,3條小街巷整治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縣城房地產市場持續繁榮。新引進房地產企業3家,總投資2.7億元的佳永花園、永盛花園二期、亞興家苑、華光小區、欣德嘉園二期等5個房地產開發項目進展良好。縣城美化工作取得實質性成果。投資380萬元,全面實施了縣城亮化工程,對縣城沿街樓體、重點建築物進行了亮化美化,營造了優美、文明、和諧的縣城夜景。縣城管理工作得到加強。圍繞「優化城市環境,構建和諧城管」的目標,通過大力整治市容環境、制止和拆除各類違章建築、清理衛生死角和野廣告、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縣城環境面貌得到很大改觀。
(六)落實以人為本,民生問題得到較好解決。廣辟渠道推進就業富民。堅持以創業帶動就業,累計支出各種再就業資金1451萬元,在城鎮通過開展「一幫一」活動、開發公益性崗位、發放小額擔保貸款等措施,安置就業困難對象1594名,新增城鎮就業4125人,實現了城鎮零就業家庭就業1人和下崗失業人員充分就業的目標;在農村通過創業培訓、基地建設、組織輸出等措施,輸轉富餘勞動力11.33萬人,實現勞務收入8.31億元。同時,全面落實大學生就業政策,在縣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積極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政策途徑,公開選拔招錄了465名高校畢業生充實到教育、衛生系統和鄉鎮、部門工作,招錄人數為近幾年來最多的一年。多措並舉推進保障安民。加快建立多層次、廣覆蓋的城鄉一體化社會保障體系,累計支出各類社保資金5535萬元,城鄉低保、醫療救助、五保供養、救災救濟等制度得到全面落實。城鎮低保標准提高10%,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累計新增 7237人,完成各類社保基金征繳7704萬元,全部超額完成市定目標任務。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規范運行,參合率達到94.6%,共為36.67萬人(次)報銷門診、住院費用4116萬元。多管齊下推進幫扶濟民。全面落實國家「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等惠民政策,共有9389戶、28078名農民享受到國家補貼475萬元。加快廉租住房建設,全縣第一個廉租住房「惠民花苑」小區1、2號樓全面竣工,144戶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將喜遷新居。全面實施農村危舊房改造工程,共投入補助資金4800萬元,完成10132戶改造任務。認真落實國家調資政策,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多方籌措資金,增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過渡階段津補貼,提高了幹部職工生活待遇,解決了幹部職工的後顧之憂。加大扶貧攻堅力度,投資733.5萬元,實施了上川四泉、通遠團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爭取各類扶貧資金1732萬元,實施了12個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和19個產業化項目,解決了3800多名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全縣貧困面下降1個百分點。為民興辦的10件實事全部落實。
(七)致力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蓬勃開展,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得到加強,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全省創建文明縣」工作先進縣。文化旅遊事業進一步繁榮。新建「農家書屋」86家,完成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點建設任務,配備農村體育健身器材58套;投資2133萬元的世行貸款魯土司衙門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順利啟動,成功舉辦了第二屆「中國玫瑰之鄉·永登苦水旅遊節」,苦水鎮被列為全省綜合旅遊示範鎮。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共發放「兩免一補」資金3033萬元;投資3300多萬元,實施了連城中心小學遷建、武勝驛道順學校翻建、18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和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投入資金2300多萬元,啟動建設了新城區小學並完成主體工程,城區大班額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教育質量和辦學條件同步提高,高考成績再創新高,本科上線人數達到1128人。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扎實開展,甲型H1N1流感各項防控措施全面落實;投資4728萬元,完成7所鄉鎮衛生院改擴建和31所標准化村衛生室新建,實施了縣中醫院門診大樓、縣醫院醫技綜合樓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城鄉醫療衛生基礎設施條件將得到大幅度改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得到加強。認真落實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優惠政策,共發放各項補助資金502萬元。投入資金315萬元,完成6個鄉鎮計生服務站建設任務,建成150個「計生文化大院」。農村計劃生育率達到92.96%,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48‰以內。
(八)注重自身建設,民主法制工作取得新的成績。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進一步增強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理清了科學發展的思路,建立健全了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科學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認真執行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支持人民政協行使職能,辦理人大代表意見建議104件、政協委員提案77件,辦結率均達到100%。全面推進「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縣工作,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行政復議工作,辦理法律援助案件82件、司法救助案件131件,受理行政復議案件3件。政府行政效能整體提升,政務大廳全年受理服務事項10725件,辦結率達到100%。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加大,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和政府機構改革順利進行。黨風廉政建設不斷加強,廉政文化「六進」活動深入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落到實處。政府采購范圍進一步擴大,組織政府采購72次,節約資金216萬元。審計監督力度不斷加大,查處各類違規違紀資金3745.28萬元。政法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改善,縣法院審判法庭綜合樓全面竣工,檢察院辦公大樓啟動建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通過健全完善打防、聯防、調防、自防、巡防和技防「六防」建設工作機制,重點地區和治安難點問題整治成效明顯,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明顯增強。信訪維穩工作穩步推進,妥善解決了一批群體性上訪事件,累計接待上訪群眾148批(次),受理信訪案件264件,辦結253件,結案率達到96%。突發公共事件應對能力進一步增強,本著早發現、早處置的原則,使一些苗頭性問題及時得到疏導和化解,使一些突發性事件及時得到處置。深入開展各類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安全生產四項控制指標全面下降,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穩定。
統計、民族、宗教、檔案、地方誌、殘聯、物價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為和諧社會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中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們遇到了比預料中更大的困難,但是通過全縣上下團結一心、和衷共濟、迎難而上、奮力拚搏,我們取得了比預想中更好的成績。回顧一年來的政府工作,我們深深地體會到:這些成績確實來之不易,這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人民艱苦奮斗的結果。在這里,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業的全縣各族人民,向給予政府工作積極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離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和駐永各企事業單位,向駐永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永登現代化建設的同志們和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充分認識到,由於主客觀方面的因素制約,在發展過程中也還面臨著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長期形成的工業經濟結構性矛盾仍然比較突出,縣域經濟抗風險的能力不強,產業升級、結構調整的任務還很艱巨;二是城鄉差距還很大,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實現可持續發展面臨諸多困難;三是社會管理工作仍顯薄弱,城市管理、社會治安、安全生產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四是社會事業發展不夠平衡,解決收入、住房、醫療等民生問題仍需加大力度;五是政府自身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一些工作人員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不強,作風不實、落實不夠的現象依然存在。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視,切實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下大氣力加以解決。

3. 政府給的扶貧無息貸款5萬要還嗎

以甘肅省為例,政府給的扶貧無息貸款5萬是需要還的。

按照《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調整完善精準扶貧專項貸款政策的通知》規定,對具備還款能力且再無貸款需求的,到期後收回本金,解除貸款合同。

對具有還款意願、信用良好、有就業創業潛質和技能素質、貸款資金用於生產經營、但一次全額歸還有困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或已脫貧戶,採取分期還款的方式,具體辦法由縣級政府與承貸銀行協商確定。

對閑置或放在銀行沒有使用的貸款,因年齡超限、五保戶、一二類低保戶、信用記錄不良等不具備條件的貸款,以及用於非生產性支出的貸款等,貸款到期後,通過宣傳貸款政策和開展深入細致的工作,引導農戶按期歸還。

對暫時不具備還款能力,但信用良好、有繼續貸款意願、有就業創業潛質和技能素質、貸款資金用於生產經營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或已脫貧戶,由縣鄉政府組織農戶重新登記確認,承貸銀行辦理續貸,且要根據農戶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分期還款方式,減輕一次性全額還款的壓力。

(3)特色產業發展工程貸款推進情況擴展閱讀:

以甘肅省為例,政府給的扶貧無息貸款到期後,是需要歸還的。

按甘肅省財政廳、省扶貧辦、人行蘭州中心支行、甘肅銀監局《關於規范精準扶貧專項貸款政策的通知》規定,農村經濟組織集中使用的貸款到期後,按照國務院扶貧辦關於嚴禁扶貧小額信貸「戶貸企用」的要求,由農村經濟組織與農戶結清分紅資金,解除帶動協議,一律收回本金。

仍有貸款需求的,被帶動農戶有自主使用貸款需求且符合貸款條件的,比照農戶自主使用貸款辦法,辦理貸款或續貸手續,與銀行簽訂貸款合同,銀行發放貸款。農村經濟組織有貸款需求的,可由縣級政府根據實際情況,推薦申報特色產業發展工程貸款。

參考資料來源:甘肅人民政府-關於調整完善精準扶貧專項貸款政策的通知

4. 有哪些扶貧項目

2016年11月23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規劃》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要求,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從8個方面實化細化了相關路徑和措施:

1、產業發展脫貧,主要包括農林產業扶貧、旅遊扶貧、電商扶貧、科技扶貧等方面,提出了13項產業扶貧工程或具體措施;

2、轉移就業脫貧,主要從組織開展職業培訓和促進轉移就業等方面,提出了6項就業扶貧行動;

3、易地搬遷脫貧,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

4、教育扶貧,主要從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降低貧困家庭就學負擔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行動計劃和措施,不斷提升貧困人口綜合素質和就業技能,逐步消除因學致貧問題,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5、健康扶貧,主要從醫療衛生服務、醫療保障、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等方面,提出了6大健康扶貧工程,加快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有效緩解因病致貧返貧問題;

6、生態保護扶貧,主要從生態保護修復、生態保護補償機制2個方面,提出了11項重大生態扶貧工程和4項生態保護補償方式,使貧困群眾通過參與生態保護實現脫貧;

7、兜底保障,主要從社會救助、基本養老保障、農村「三留守」人員和殘疾人等方面,提出了社會保障兜底措施,通過築牢社會保障安全網,解決好特殊困難群體和弱勢群體的脫貧問題;

8、社會扶貧,主要從東西部扶貧協作、定點幫扶、企業幫扶、軍隊幫扶、社會組織和志願者幫扶,以及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關措施和要求。

(4)特色產業發展工程貸款推進情況擴展閱讀:

扶貧方式:

1、因地制宜地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和加工業,合理地開發礦業,有計劃地進行能源建設,發展交通運輸業。

2、發展橫向經濟聯合,把貧困地區開發和發達地區發展結合起來,引進信息、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

3、組織發達地區和城市的工商企業、科研單位和中等專業學校、高等院校等與貧困地區建立長期聯系,開展對口支援;組織能工巧匠和技術力量幫助貧困地區培訓科技人才。

4、國家在資金、稅收等方面採取特殊的優惠政策。分別情況減免一定的稅收,資金適當集中,統籌安排,配套使用。

扶貧的基本內容與特點:

1、有近期、遠期的規劃和明確的目標,並有為實現規劃要求而制訂的具體計劃、步驟和措施。把治標和治本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治本為主。

2、不僅幫助貧困戶通過發展生產解決生活困難,更重要的是幫助貧困地區開發經濟,從根本上擺脫貧困,走勤勞致富的道路。

3、把政府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全面調動起來,互相配合,共同為貧困戶和貧困地區開發提供有效的幫助。

5. 陝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的特色產業發展

根據資源特點和自身優勢,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改造提升製造業,有序開發優勢礦產資源,加快發展服務業,培育多元化的產業結構,增強綜合發展能力。 著力推進區域優質糧、果、蔬、畜等特色農產品的產業化經營,擴大加工規模,延長產業鏈。積極引進和培育大型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大力發展中小企業,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知名品牌,培育馬鈴薯、玉米、小雜糧、果品、羊絨、皮毛、牛羊肉、中葯材等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基地。
專欄9 特色農產品加工
優質糧食和小雜糧加工。支持平涼、延安、榆林、銅川、固原、富平、會寧等地發展玉米及小雜糧加工,慶陽發展優質小麥及小雜糧加工,中衛、吳忠、靈武發展優質水稻加工和優質小麥加工。
馬鈴薯加工。引進和培育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扶持固原、會寧、榆林、延安子長等地建立大型貯藏庫,建設馬鈴薯產品加工生產線及其配套設施。
果蔬加工。扶持延安、銅川、平涼、慶陽、富平等地建立大型蘋果貯藏庫,發展果汁果醋加工,支持延安、榆林、中衛、靈武發展紅棗、沙棘加工,扶持中衛、固原、吳忠等地發展特色西瓜、枸杞、葡萄加工。
畜產品加工。支持吳忠、固原、慶陽、靈武、富平等地發展灘羊、羊絨、羊毛加工和牛羊奶加工,支持吳忠、靈武、榆林發展牛羊肉精深加工,支持平涼、慶陽、延安、銅川、會寧、富平等地發展生豬及牛羊屠宰加工。 按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加強旅遊要素配套建設和服務平台建設,打造以紅色旅遊為特色的旅遊目的地,進一步做大做強紅色旅遊品牌。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旅遊線路銜接與整合,形成一批精品線路,深入開發紅色革命游、歷史人文游、自然生態游、鄉村民俗游、體育運動游等豐富多彩的特色和復合型旅遊產品,重點打造一批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加強重要革命文物、歷史文獻等紅色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創新運行機制。培育延安、慶陽紅色文化旅遊產品研發基地,開發特色旅遊商品,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和科技支撐。強化旅遊服務管理,全面提升旅遊產業競爭力。
專欄10 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景區
精品旅遊線路:
紅色文化游。會寧-靜寧-固原-西吉-隆德-環縣-吳起長征會師線,延安-延川-安塞-清澗-綏德-米脂-佳縣-吳堡轉戰陝北線,延安-慶陽-固原-吳忠-榆林邊區體驗線,涇陽-淳化-旬邑-銅川-富平革命遺跡線。
歷史人文游。西安(秦始皇陵)-銅川(玉華宮)-延安(黃帝陵)-榆林(統萬城),寶雞(炎帝陵)-平涼(崆峒山)-天水(麥積山),慶陽(北、南石窟)-固原(須彌山)-中衛(大麥地岩畫)。
自然生態游。慶陽(子午嶺周祖陵森林公園)-平涼(荊山、庄浪梯田、雲崖寺)-固原(六盤山),靈武(長流水景區、恐龍博物館)-吳忠(黃河大峽谷)-中衛(沙坡頭)-白銀(黃河石林),延安(黃河壺口瀑布)-榆林(紅鹼淖)。
精品人文自然景區:
延安。黃帝陵、黃河壺口瀑布、延川乾坤灣旅遊景區。
榆林。鎮北台、紅石峽、紅鹼淖景區。
銅川。照金-香山、玉華宮、耀州博物館、葯王山景區。
慶陽。岐黃文化、農耕文化、隴東民俗文化景區。
平涼。崆峒山、大雲寺-王母宮、龍泉寺景區。
吳忠。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景區。
中衛。沙坡頭自然風光和治沙成果景區。
固原。六盤山、 火石寨、須彌山石窟景區。 按照推進城鄉一體化的要求,搞好新農村建設規劃,加快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實施農村水、路、電、氣、房和優美環境「六到農家」試點工程,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加強村內道路硬化建設,實現與通村通鄉公路有效連接。實施農村河道綜合整治,大力開展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治理。提高農網供電可靠性和質量,實現行政村和農戶全部通電。加強農村能源建設,繼續實施水電新農村電氣化及小水電代燃料工程,開展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大力發展農村沼氣和太陽能灶,帶動改廚、改圈、改廁,在油氣開采地支持農戶規范使用伴生氣、天然氣。加快推進農村危房及國有林場、農場危房改造,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建設,加強人居環境整治,綠化美化村莊環境,改變村容村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農村征地、水價、集體林權等制度改革,健全農村金融服務和農業保險制度。全面推行村務公開,完善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各項制度,建設充滿活力的農村基層自治組織。積極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促進農村的社會文明進步與和諧團結。
專欄11 農業農村重點工程
農業綜合開發。保護性開發有增產潛力的坡耕地資源,開展梯田、水利、道路建設,新建節水灌溉及集雨節灌設施,建設旱澇保收高標准農田。
旱作節水農業綜合技術示範。集成推廣使用良種(種子及苗木)、雙壟溝播、地膜覆蓋和回收、節水灌溉設施、測土配方施肥、生物農葯、沼渣利用等先進農業技術及成果,推進規模化經營、標准化生產、標識化流通。
中葯材基地建設。選取適宜地區建立甘草、黃芪、黨參、枸杞等特色中葯材生產基地,加強人工培育改良技術研究,擴大生產規模,培育建設中葯材集散地。
科技人才定點下鄉。組織引導實用科技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市場經營能手下鄉進村,建立長期聯系,提供市場信息,指導新技術、新品種、新農機推廣應用,培訓新一代農民。
「六到農家」。選取一批重點鄉村,開展水、路、電、氣、房和優美環境「六到農家」示範工程。
農村社區建設。以中心村為重點,對農村村級社區(主要是村委會所在地)商業經營、公共管理、公共服務、文化教育等場所進行改造,建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站),配套相關生產、生活服務設施和活動場地。
務工技能培訓。根據農村人口轉移需求,通過定向、定點、訂單等培訓形式,組織開展針對性強的技能培訓,建立和完善務工人員跟蹤管理和服務系統。
千村百鄉幹部對口支援。組織省(區)內縣以上政府機關幹部、優秀黨團員與比較困難的鄉鎮、村莊和農戶進行結對,開展對口支援和幫扶、掛職服務等。
農村清潔工程。以自然村為單位,建設農村生活垃圾、污水、農作物秸稈和人畜糞便等農村廢棄物處理設施。 財稅金融政策。中央財政繼續完善轉移支付制度,不斷加大對老區的轉移支付力度。通過財政貼息、費用補貼等方式,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老區重點工程和建設項目的信貸支持。在科學規劃、有效防範風險的前提下,支持設立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以及小額貸款公司、擔保機構和典當公司,農村金融機構按國家統一規定享受稅費優惠。鼓勵民營金融機構發展。穩步推進林權抵押貸款和森林保險工作。
投資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中央和地方財政性投資優先向老區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等領域傾斜。中央安排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生態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縣及縣以下資金配套。提高中央公路建設資金對國省干線公路改造的補助標准。支持老區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強產業化基地建設,扶持龍頭企業,提高產業化水平。加大中央地質勘查資金、國土資源調查評價資金對老區的投入。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在規劃布局和項目核准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支持寧夏中南部地區生態搬遷。
國土資源政策。實施差別化的土地政策,在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上適度向老區傾斜。在嚴格保護林地的前提下,鼓勵合理開發利用荒山、荒坡、沙地等未利用土地。調整優化城鄉用地結構和布局,加大土地開發復墾力度。
生態環境政策。中央財政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提高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系數。研究設立國家生態補償專項資金,加大對六盤山區生態補償力度。建立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准備金制度。推行排污權市場化交易機制,推動煤炭、石油及礦業開采等企業大幅降低單位產能排放。
社會支持。建立中央企業支持老區發展的長效機制,鼓勵當地分支機構支持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事業改善。鼓勵東部地區和省(區)內發達縣市開展自願幫扶,在產業發展、人口轉移、勞動力培訓等方面對老區給予支持。發揮人民軍隊的優勢和積極作用,建立軍隊醫院與老區醫院對口援助機制,在技術支持、服務幫帶、設備更新、醫務人員培訓等方面提供直接幫助。完善慈善公益政策,支持老區建設發展。 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有關部門和陝西省、甘肅省、寧夏自治區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領導和協調,完善政策措施,推動本規劃實施,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陝西省、甘肅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要制定規劃分解落實方案,各市縣要按照本規劃確定的功能定位、空間布局和發展重點,切實把規劃目標任務落到實處。發展改革委要加強對本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督促檢查,會同陝西省、甘肅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適時開展規劃實施情況的評估工作,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附圖陝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范圍(略)

6. 如何發揮特色優勢推動產業振興

立足「獨一份來」「特源別特」「好中優」「錯峰頭」的資源優勢,做強做大草食畜、高原夏菜、優質林果、馬鈴薯、中葯材、現代制種等特色產業,做精做優油橄欖、玫瑰、百合、花椒等地方特色小品種。

探索發展戈壁生態農業,爭取用5年左右時間把河西走廊的戈壁灘逐步打造成西北乃至中亞、中東歐的「菜籃子」生產供應基地。利用70%的旅遊資源集中在鄉村的實際,推動鄉村旅遊遍地開花。大力推進農村「三變」改革,用好特色產業發展工程貸款和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力爭實現每個特色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或龍頭企業全覆蓋。

7. 如何發展好特色產業,實現精準扶貧

一、充分認識做好提高扶貧精準度的重要意義,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扶貧工作重心下移,把扶貧開發任務和措施逐項落到實處。
二、緊緊扣住做好提高扶貧精準度工作的三個環節
1、是把扶貧對象弄准確。
2、其次是採取公開、公平、公正的程序和步驟,把各地扶貧對象戶和農村低保戶平穩、准確地識別出來。
3、識建立規范的檔案,做到戶有卡、村有簿、縣鄉有電子檔案,同時要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動態管理制度,使貧困對象進退有章可循。
三、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以項目扶持為主要手段,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因人制宜、因戶施法,是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最有力的抓手。
四、產業是強縣之本、致富之源、脫貧之基,是區域經濟的「發動機」,是增收致富的「搖錢樹」,是提振能力的「試金石」,是扶貧開發的「生命線」。產業扶貧是新階段扶貧開發的重點,是貧困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路徑。發展特色產業,實施產業扶貧是落實精準扶貧和實現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關鍵措施。
五、實施特色產業精準扶貧,推行精準施策、精準推進、精準落地。結合貧困地區資源、產業、區位與貧困人口現狀,找准特色產業發展突破口;構建「市級統籌、區市負責、鎮村落實、扶持到戶」的扶貧格局,形成推動精準扶貧的整體合力;落實扶貧主體責任,簽訂扶貧責任狀,確保特色產業精準扶貧落到實處;發揮政府、部門、企業的幫扶作用,通過加大財政投入、部門幫扶、貼息貸款等方式,支持貧困戶跨入特色產業發展門檻;堅持幹部幫包到戶到人、跟蹤服務,幫助解決發展困難。

8. 國家對農業有什麼政策扶持

鼓勵與金融機構合作,大力扶持中小型農業經營主體等。

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財政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管理改革要求,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大財政貼息扶持力度,逐步減少對涉農企業的直接補助;鼓勵與金融機構合作,大力扶持中小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堅持先確定范圍、後據實結算的貸款貼息項目管理方式,建立擬貸款貼息項目單位名錄;對列入名錄且符合條件的項目單位實際發生並已經支付利息的貸款進行貼息,貼息周期為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貼息資金在2019年結算,項目明確為2019年度貼息項目。

(8)特色產業發展工程貸款推進情況擴展閱讀:

國家扶持農業發展的相關要求規定:

1、要保持扶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規劃的嚴肅性,對於規劃確定的優勢特色產業進行集中扶持、連續扶持,著力打造區域優勢主導產業,形成規模優勢、品牌優勢,區域優勢。

2、堅持把「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作為扶持重點,堅持實施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規劃,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著力打造農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3、積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優化產品產業結構、推進農業提質增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發揮重要作用。

9. 什麼是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的實施 產業扶貧實施方案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
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市關於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意見精神,進一步明確目標、靠實責任、細化任務、抓實見效,特製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精準目標
1、總體思路。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精準扶貧的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實施意見》要求,把扶貧開發作為最大任務,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主攻方向,堅持「深化雙聯、精準幫扶、責任到人、限期脫貧」的工作思路,深化拓展雙聯行動和「1236」扶貧攻堅行動,推動扶貧政策向貧困村聚集、扶貧資金向貧困村貧困戶聚焦、幫扶力量向貧困對象聚合,深入實施扶貧對象、目標、內容、方式、考評、保障六個精準,做到扶真貧、真扶貧,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
2、目標任務。到2017年,力爭所有貧困村實現脫貧,1.26萬戶4.77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其中:敦煌市、肅北縣、阿克塞縣2015年實現整體脫貧目標;肅州區、金塔縣2015年70%的貧困戶脫貧,2016年實現整體脫貧目標;玉門市、瓜州縣老鄉鎮貧困戶2015年實現整體脫貧,移民鄉村貧困戶2015年實現40%脫貧、2016年實現40%脫貧、2017年實現整體脫貧目標,移民人均純收入在2014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年均遞增25%以上,力爭達到9000元以上,確保與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二、精準對象
3、貧困戶建檔立卡。做到「五清」:即摸清家底狀況、致貧原因、收入來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況,建立基礎檔案,做到「底數清」;摸清脫貧門路、需要解決的主要困難,建立問題台賬,做到「問題清」;摸清以往扶持情況、扶持效果,提出幫扶措施,制定幫扶計劃,做到「對策清」;確定幫扶單位、幫扶幹部,定戶定人定時定責幫扶,不脫貧不脫鉤,做到「責任清」;逐戶制定脫貧計劃,確定脫貧時限,做到「任務清」;建立幫扶檔案,做到一村一檔、一戶一卡、幫扶幹部有工作台帳。
4、貧困村建檔立卡。做到「五有」:有村情檔案,包括基本村情、基礎設施、主導產業、公共服務、貧困狀況、收入水平等;有問題台賬,包括主要制約因素、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瓶頸問題等;有需求清單,堅持問題導向,抓住主要矛盾,准確掌握貧困村貧困戶的脫貧致富需求;有領導聯系、單位幫扶、幹部駐村工作台帳;有村級綜合信息監測管理平台和增收計劃、脫貧時限。
5、精準識別對象。按照「五步一公示」(戶申請、組評議、村審查、鄉審核、縣審定,公開公示)的工作程序,抓好申請評議、公示公告、抽檢核查、信息錄入各環節工作,確保公平公正公開;嚴格標准和要求,摸底初篩審核,有效識別貧困村、貧困戶,剔除沒有脫貧能力的殘疾人、五保戶、低保戶等特殊群體,提高扶貧對象精準性和操作性。
責任單位:市扶貧辦牽頭,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6月中旬完成
三、精準內容
按照全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會議「1+17」總體工作部署要求和酒政辦發〔2014〕178號《深入貫徹「1236」扶貧攻堅行動實施六項工程工作方案》具體要求,各個縣市區和市直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明確責任,積極主動加強與省直相關部門對接聯系,認真落實各項政策,並有針對性的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做好項目、資金申報爭取等工作,確保政策落地見效,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任務落實到位。
6、實施產業扶貧
(1)發展特色產業。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富民產業培育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堅持「做精一產」的發展思路,制定貧困村貧困戶發展高效特色產業專項扶持政策,大力扶持貧困鄉村發展畜牧養殖、設施蔬菜、優質林果、高效制種、中葯材等優勢特色產業,對土地貧瘠的鄉村和貧困戶借鑒戈壁日光溫室的做法,重點扶持發展日光溫室、鋼架大棚、舍飼養殖,一步導入現代農業。積極推廣「戶均輸轉1個勞動力、種植2畝高效田、飼養30隻羊」的脫貧增收模式,加快「一鄉一業」產業對接和「一村一品」產業培育,推進農業標准化示範項目向貧困鄉傾斜、向貧困村覆蓋,到2017年移民區耕種面積達到30萬畝,其中設施蔬菜1萬畝,葡萄2萬畝,枸杞3萬畝,甘草4萬畝,苜蓿5萬畝,高效特色產業種植面積達到總耕地面積的70%以上。按照「小群體、大規模」的發展要求,引導和鼓勵移民群眾發展肉羊為主的草食畜牧業,到2017年,羊飼養量達到70萬頭(只)以上,人均來自畜牧業的收入達到20%以上。推進標准化生產,完善標准體系,到2017年,主要農產品標准化覆蓋率達到80%,三品一標農產品覆蓋90%以上的貧困村。
責任單位:市農牧局牽頭,市林業局、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2)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堅持把勞務經濟作為增收的重要支柱來培育,鼓勵能人帶動務工,打造提升勞務品牌,促進勞務輸轉從體力型向技能型轉變,整合培訓資源,開展訂單、訂崗、定向、菜單式等精準培訓,對「兩後生」開展2—3年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對務工青年開展3個月左右就業技能培訓和勞務品牌培訓,對在崗務工人員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對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開展創業培訓,加強對創業和技能帶頭人的示範培訓。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和學歷證書「雙證書」制度。建立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認定管理和政策扶持機制,每年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000人。強化勞務輸轉,開展訂單培訓、定向培訓,提高移民區勞動力轉移就業能力,每年開展勞務技能培訓5000人以上,輸轉勞動力2萬人以上。
責任單位:市人社局牽頭,市教育局、市農牧局、市扶貧辦、市婦聯、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3)發展農村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農村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農超對接、直供直銷、連鎖經營等新型流通業態服務。推進電商扶貧,拓展特色農產品網上銷售渠道,鼓勵郵政、快遞企業在農村特別是貧困村伸腿設點,推動貧困地區農產品進城,促進工業消費品和農業生產資料下鄉;支持發展鄉村旅遊、民俗文化、光伏發電等增收產業,優先吸納貧困戶參與項目建設與經營。開展旅遊強縣、旅遊名鎮名村創建,推進旅遊扶貧試點。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牽頭,市旅遊局、市供銷社、市文廣新局、市能源局、市郵政局、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4)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培育農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帶動蔬菜、林果、中葯材、牛羊等特色產業深度開發,推進特色產業全產業鏈建設,提高產品附加值。傾斜支持貧困鄉村發展農產品儲藏、保鮮、加工和市場體系建設,推進農作物秸稈等農副產品綜合開發利用。支持貧困群眾以生產要素入股等形式參與興辦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訂單生產、原料加工等方式,促進貧困群眾在參與農產品加工流通中增加收入。到2017年,貧困地區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5%以上。
責任單位:市農牧局牽頭,市商務局、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5)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發展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產業協會、合作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引導貧困農戶依法自願有償流轉土地經營權,推進貧困地區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土地產出率。加快貧困鄉村土地確權登記辦證工作,建立風險防範和補償機制,鼓勵支持貧困農戶以土地和農業設施、機械等作價入股,參與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貧困群眾的組織化程度和產業化經營水平。到2017年,每個貧困村至少建立1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或1個資金互助協會,基本實現貧困農戶參與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全覆蓋。
責任單位:市農牧局牽頭,市國土局、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7、實施基礎設施扶貧
把破解田、水、路、林、房等瓶頸問題作為扶貧攻堅的關鍵來抓,用好國家和省上相關政策項目資金,優先安排移民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力爭到2017年實現3個全覆蓋、4個全配套,即貧困鄉村安全飲水、危房改造、通村道路等全部覆蓋,水利設施、農田林網、農村快遞、信息網路等全部配套。
(1)農村安全飲水和農田水利建設。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飲水安全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和「1236」扶貧攻堅工作方案,改造提升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提高水質達標率和自來水入戶率,2017年實現安全飲水戶戶通,農村飲水安全普及率達到100%。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以疏勒河、九甸峽和「兩西」移民等貧困片區為重點,著力加強農田水利設施配套建設,著力解決「地高渠低」、「渠小地大」等問題。到2017年,新建、改建移民貧困片各類渠道425公里。
責任單位:市水務局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2)交通通暢工程建設。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交通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依託「6873」交通突破行動,採取爭取中央和省上扶持、地方自籌、群眾投工投勞等方式籌集資金,著力推進移民鄉村道路建設。到2017年,全市實現鄉鄉通國省道,村村通瀝青(水泥)路,村村通班線車,城市半徑20公里范圍內通公交;到2020年,實現縣縣通高速,鄉鄉通國省道的目標。
責任單位:市交通局牽頭,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3)危舊房改造。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農村危房改造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加快移民危舊房改造,到2017年移民鄉村消滅危房。
責任單位:市建設局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4)農電保障。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貧困村動力電覆蓋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加快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確保實現貧困村、貧困戶照明電、動力電正常供應。
責任單位:市能源局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5)生態環境建設。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生態環境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大力開展移民區農田林網、綠色通道、防風治沙等林業生態建設,到2017年累計完成農田林網、綠色通道、防風治沙面積6萬畝,有效改善貧困鄉村生態環境。
責任單位:市林業局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6)信息網路和農村郵政快遞網路建設。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電商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加快移民鄉村寬頻網路建設,推動光纜入鄉入村入戶,到2017年底,實現貧困村寬頻信息網路全覆蓋。加快推進電商扶貧,積極對接阿里巴巴集團「千縣萬村」和京東集團「千縣燎原」計劃,支持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建立農村電商服務體系,鼓勵郵政、快遞企業在貧困村設立服務網點,到2017年,快遞服務基本覆蓋貧困村。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牽頭,市工信委、市郵政管理局、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7)村容村貌整治。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完善村莊建設規劃,全面實施村莊凈化、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開展以臟亂差治理、人畜分離、垃圾污水處理、村莊綠化為重點的環境突出問題整治,推進改廁、改圈(舍)、改灶、改院和治棄、治污、治理亂搭亂建工作,制定村規民約,健全完善群眾自我管護村內公共設施和環境衛生機制,創建干凈整潔、村莊優美的農村人居環境。
責任單位:市委農辦牽頭,市建設局、市環保局、市林業局、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8)農村土地改良。大力推進鹽鹼地、板結地為重點的土地改良和標准化農田建設,實施鹽鹼地、板結地改良18萬畝。
責任單位:市國土資源局牽頭,市農牧局、市農發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8、實施教育扶貧。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教育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加快推進教育扶貧,著力解決因學致貧的問題。實施標准化中小學建設工程,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工程,加快義務教育標准化學校建設,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穩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重點落實好貧困家庭本科和高職(專科)學生每生每年8000元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中職學生免學費、中職學校家庭經濟困難(按在校學生的20%確定)和涉農專業一二年級學生每人每年享受2000元國家助學金等政策。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9、實施衛生扶貧。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衛生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加快推進衛生扶貧,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加強鄉村兩級衛生院(所)服務體系建設,落實好新建村衛生室補助10萬元的政策,到2017年實現貧困村衛生室建設全覆蓋。加強貧困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和技術培訓,到2017年貧困村村醫全部具備鄉村醫生執業資格。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大病救助制度,提高貧困人口新農合住院費用和大病保險報銷比例,從2015年起,貧困人口新農合住院費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從2016年起,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報銷起付線由5000元降至3000元,使實際報銷比例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
責任單位:市衛計委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0、實施文化扶貧。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貧困鄉村文化場所建設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加快移民鄉村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到2017年,全面完成11個移民鄉和60個移民村的文化站(室)、農家書屋建設,實現貧困村廣播、電視無線數字化覆蓋,活躍移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責任單位:市文廣新局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1、實施科技扶貧。整合市縣科技力量,組建科技扶貧隊伍,到2017年,兩個插花縣建成2—3個科技示範基地,每個貧困村至少有1名科技特派員、培育2至3個農業科技示範戶。建立科技扶貧網路,建設「農業科技網路書屋」和農技推廣「雲平台」,免費為群眾提供各類科技服務,鼓勵科技人員以技術入股等形式領辦和創辦專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2、實施金融扶貧。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小額信貸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到貧困鄉村設立服務網點,全面落實支農再貸款利率優惠政策,探索農村承包經營權、林權、宅基地使用權等抵押擔保貸款辦法,實施精準扶貧小額貸款工程,力爭到2017年底,使所有有勞動能力、有貸款意願和一定還款能力的貧困戶都能夠得到免抵押、免擔保、5萬元以下、3年以內的小額信用貸款,解決貧困群眾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加大在貧困村建立扶貧互助資金的力度,重點落實好每個貧困村互助資金規模不少於50萬元等政策。
責任單位:市金融辦牽頭,市財政局、市扶貧辦、人民銀行酒泉分行、市銀監局、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3、實施社會扶貧。深入開展「10.17」扶貧日活動,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參與扶貧攻堅,開展一對一、手拉手精準幫扶;調動工青婦等群眾組織力量,推動愛心捐贈、結對幫扶、扶貧志願者行動、科技推廣等扶貧活動深入開展。深入推進「人大代表在行動」、「政協委員助推雙聯」、「愛心包裹」等社會扶貧活動。
責任單位:市委雙聯辦牽頭,市人大辦、市政協辦、市扶貧辦、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4、實施社會救助。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社會救助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充分發揮社會保障制度的保底作用,對特殊貧困人口分類按標施保,落實大病醫療救助補助政策,優先解決重殘、重病、單親及生活極度困難扶貧對象的生活保障問題,逐年健全完善低保人口的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體系、臨時救助制度和外出就業農民的社會保障跟進機制。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牽頭,市扶貧辦、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5、強化人才支撐。按照省上《關於精準扶貧幹部人才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精準選好配強幹部,培養開發人才,使每個縣市區都有一支思想解放、奮發有為、能力強、作風實,真正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幹部隊伍;都有一批熟悉現代農業技術、善於經營管理、開展技能服務,能夠示範指導和帶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牽頭,市人社局、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四、精準方式
16、完善包抓方式。根據貧困程度,靠實包抓責任,市委牽頭包抓玉門市移民鄉村,市、縣幹部幫扶貧困戶;市政府牽頭包抓瓜州縣移民鄉村,市、縣幹部幫扶貧困戶;市人大牽頭包抓金塔縣,市人大、部分市直事業單位及縣科級及以上幹部幫扶貧困戶;市政協牽頭包抓肅州區,市政協、部分市直事業單位及區科級及以上幹部幫扶貧困戶,敦煌市、肅北縣、阿克塞縣由於貧困程度較輕,以縣為單位自行包抓。地級幹部負責包片抓組,既要抓好所包抓片區面上工作,又要協調指導片區內各個工作組,同時要聯系幫扶2-3戶貧困戶,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縣級幹部負責包組抓戶,既要抓好所在工作組面上工作,又要協調指導組內科級幹部包戶工作,同時要聯系幫扶3戶左右貧困戶,發揮承上啟下作用;科級幹部負責蹲點幫扶若干貧困戶,發揮骨幹帶動作用。
責任單位:市委雙聯辦牽頭,市扶貧辦、市直及駐酒各單位、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7、改革扶貧機制。加快貧困鄉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鼓勵土地依法規范有序流轉。縣鄉村三級要建立公告公示制度,全面公開扶貧對象、資金安排、項目建設等情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鼓勵貧困人口通過搬遷、務工、就業、創業等形式在城鎮落戶。
責任單位:市國土局牽頭,市農牧局、市公安局、市扶貧辦、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8、融合雙聯行動。從市、縣單位選派以科級幹部為主組成駐村蹲點包戶工作隊,常年輪流堅持開展幫扶工作,並整合雙聯幹部、到村任職(掛職)幹部、大學生村官和鄉鎮包村幹部,重點推動落實「六個精準」、協調實施扶貧項目、監督扶貧資金使用、宣傳各項惠農政策等工作。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牽頭,市委雙聯辦、市直及駐酒各參聯單位、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9、創新投入方式。認真落實市級按當年地方財政收入增量的10%以上、插花縣按15%以上增列專項扶貧預算,有效整合各項涉農資金,當年清理回收存量資金中可統籌使用資金的50%以上用於扶貧開發,確保各類財政扶貧資金真正用到扶貧開發上。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牽頭,市扶貧辦、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五、精準考評
20、細化分解任務。市扶貧辦要將貧困村「六大突破」的各項任務和貧困戶增收減貧目標分解到縣(市、區)、具體到年度、落實到責任人,加強平時跟蹤檢查,准確掌握情況,為考核評價提供依據,推動幫扶措施和責任落實見效,每年參聯單位、幫扶幹部要向群眾述「扶貧帳」。
21、健全考核體系。市考核辦要將貧困村、貧困戶收入增長、如期脫貧作為科學發展業績考核的主要依據,將精準扶貧成效納入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和各級領導幹部年度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增加扶貧績效考核指標,加大賦分權重,不斷健全完善精準扶貧考核評價辦法。
22、強化結果運用。加大對考核結果的運用力度,市委每年表彰獎勵扶貧脫貧成效顯著的班子和幹部,對完不成脫貧任務的班子不能評為「好」班子,完不成脫貧任務的幹部不能評為「優秀」等次。
責任單位:市考核辦牽頭,市委雙聯辦、市扶貧辦配合
時限要求:6月底前完善考核辦法,每年底由市考核辦考核評價。
六、精準保障
23、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市直各部門單位要高度重視,調整充實領導小組力量,明確職責任務,制定精準扶貧方案,層層銜接,量化細化,分解任務,確保與「十三五」規劃相銜接配套。要按照分級負責,分層管理,點面結合的要求,履行好片區領導、組長單位領導和包抓科級幹部的責任,抓好貧困戶精準扶貧脫貧。各級各部門各單位主要領導要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班子成員要以身作則,點面結合,抓好精準扶貧工作。要分級分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確保責任落實。
責任單位:市委辦牽頭,市政府辦、各縣(市、區)、市直及駐酒各單位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6月全面啟動,2015年至2017年全面組織實施。
24、嚴格責任落實。實行黨政一把手扶貧責任制,市縣鄉逐級簽訂扶貧目標責任書,縣鄉黨政主要領導為扶貧開發第一責任人,強化縣級主體責任,實行責任、資金、權力、任務「四到縣」制度。建立市級領導包抓移民鄉村扶貧攻堅制度和幹部駐村幫扶工作制度。
責任單位:市委辦牽頭,市政府辦、各縣(市、區)、市直及駐酒各單位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6月全面啟動,2015年至2017年全面組織實施。
25、加強分類指導。瓜州縣、玉門市要根據貧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實際情況,打好「整體戰」,重點瞄準移民鄉村實施精準扶貧。其他5個縣市區,貧困人口少而且分散,實行到戶到人的精準扶貧,打好「殲滅戰」,定點消除。到戶扶貧要差別化對待,對有勞動能力的農戶實施產業覆蓋和技能培訓,使他們增加收入;對於沒有勞動能力的困難戶,發揮低保等社會保障措施的「兜底」作用,解決基本生活問題。
責任單位:市扶貧辦牽頭,各縣(市、區)、市直及駐酒各單位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6月全面啟動,2015年至2017年全面組織實施。
26、強化動態管理。以村為基本單位,建立村級信息監測管理平台,每個貧困戶逐戶建立收支台賬,常年記錄,年底公示,接受監督。實施動態監測評估,每年對貧困村、貧困戶幫扶實績進行總結評估,對收入變化情況進行核算分析,准確掌握脫貧情況。要實行工作台賬管理,以村、戶為重點,編制「三表兩圖一指南」(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分布表、農民人均純收入目標表、減少貧困人口任務表,產業項目布局圖、基礎設施布局圖,扶貧攻堅明細資料指南) 扶貧攻堅路線圖,建立工作台賬,做到「戶有冊、村有本、鄉有檔、縣有庫」。
責任單位:市扶貧辦牽頭,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底建立網路管理系統、工作台賬,每半年分析監測,每年報送評估報告。
27、夯實基層基礎。以縣(市、區)為主,組織對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扶貧專乾和村黨組織書記進行輪訓。推進雙聯單位基層黨組織與聯系村黨組織互促共建,加強村級組織陣地建設,增強村黨組織服務功能。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牽頭,各縣(市、區)、市直及駐酒各單位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6月全面啟動,2015年至2017年全面組織實施。
28、跟蹤督查檢查。各級督查部門要研究制定精準扶貧督查辦法,作為「工作落實年」督查檢查重點,納入每月分管領導檢查、督查部門雙月督查、季度常委帶隊檢查內容,嚴格督促檢查。雙聯辦、扶貧辦要建立跟蹤落實機制,定期調查研究,經常跟蹤指導,特別要加強對資金使用、項目實施、效益發揮和群眾受益等情況的日常檢查,掌握項目啟動、資金到位和扶貧進展等情況,認真研究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不斷提高精準扶貧水平。
責任單位: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牽頭,市委雙聯辦、市扶貧辦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全程督促檢查
29、切實改進作風。各級幫扶幹部要進一步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結合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撲下身子,深入一線,親力親為,真心實意幫助貧困村、貧困戶落實精準扶貧措施,在為貧困群眾謀利益的同時,磨煉意志品質,轉變工作作風,增強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形成組長帶頭、組員緊跟,紀律嚴明、作風扎實、工作得力、成效顯著的工作合力,使精準扶貧成為群眾歡迎、幹部滿意的脫貧「催化劑」和致富「助推器」。
責任單位:市紀委(監察局)、市委組織部
時限要求:定期不定期進行督查。
30、努力營造氛圍。各級宣傳部門要制定專題宣傳方案,注重典型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多種媒體,開設專欄,一個階段突出一個主題,持續不斷地組織市內外新聞媒體全面客觀地報道精準扶貧的經驗做法和工作成效。要注重挖掘亮點和選樹典型,及時總結推廣,以點帶面,示範帶動,著力營造全市上下齊抓共管、創先爭優、攻堅克難,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濃厚氛圍。
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牽頭,市委雙聯辦、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6月底制定宣傳方案,2015年至2017組織實施。

10. 天水市麥積區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2010年工作任務

2010年是提前一年實現本屆政府任期目標的決戰年,也是全面推進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為「十二五」發展打好基礎的關鍵年。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對於鞏固「十一五」發展成果,保持和擴大良好的發展態勢,實現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麥積發展的良好開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的全面啟動,標志著天水作為甘肅唯一的地區進入國家打造西部內陸開放開發戰略高地的視野。省上確定了「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的總體發展戰略,市上提出了實施「1135」區域發展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為麥積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我區作為關中—天水經濟區次核心城市天水發展的前沿陣地,既是省上「兩翼齊飛」戰略中「東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中—天水經濟區中承東啟西的重要節點,區域經濟發展以特殊的身份上升到國家戰略,有利於我們發揮比較優勢,爭取更多的項目和資金,實現提速發展、跨越發展;隨著西部大開發和天水城市發展重心東移戰略的深入推進,寶天高速及其過境段、天平鐵路、天平高速、寶蘭客運專線和天水經濟開發區社棠工業園、甘泉現代物流中心、華能熱電聯產及渭濱新城開發建設、麥積污水處理廠等重大項目相繼啟動實施,我區城鄉基礎條件必將得到極大改善,經濟結構將更趨合理,發展後勁將進一步增強;通過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們已提前一年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目標,為今年提前一年實現本屆政府任期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只要我們搶抓機遇,趨利避害,發揮優勢,乘勢而上,就一定能夠在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中搶佔先機、爭取主動,不斷開創麥積發展的新局面,譜寫麥積發展的新篇章。
按照區委確定的「13345」發展思路,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保增長、擴內需、強基礎、調結構、保穩定、促和諧為主線,以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為重點,大力調整經濟結構,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加大開發建設力度,改善城鄉基礎條件,加快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旅遊產業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奮力推進麥積經濟社會提速發展、跨越發展,全力打造隴上經濟強區。
圍繞今年提前一年實現本屆政府任期目標的要求,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奮斗目標是:實現生產總值81.22億元,增長15.5%;大口徑財政收入6億元,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7億元,增長3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億元,增長19.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35元,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3004元,增長18%;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4.62%。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任務,著重抓好以下九個方面的工作:
一、搶抓機遇,積極推進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
充分發揮麥積在關中—天水經濟區中的特殊地位及區位、交通、資源等優勢,認真落實國家、省、市的戰略決策,搶抓機遇,調整部署,積極融入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加快開放開發步伐,努力實現麥積發展的新突破。
科學謀劃長遠發展。立足全市、全省和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大局,進一步深化區情認識,明確發展定位,完善我區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實施方案,精心編制全區「十二五」發展規劃,切實增強規劃的科學性、操作性和指導性,贏得加快發展的主動權,努力把麥積區建成關中—天水經濟區中承東啟西、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現代化新區。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建設期內,全區經濟發展增速高於省、市平均水平,各項主要指標以每五年翻一番的速度加速增長,力爭到「十二五」末,經濟總量躍居全省86個縣區前十強,跨入關中—天水經濟區66個縣區前二十強。
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充分發揮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天水經濟開發區、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園等國家和省級品牌的輻射帶動作用,強化一產,突出二產,壯大三產,大力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全面提升產業發展層次,著力打造全省現代裝備製造業基地、全省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隴東南重要交通樞紐、隴東南現代物流中心、西部旅遊勝地。緊緊圍繞國家循環經濟產業聚集區和全國十大循環農業示範市建設,全面落實《天水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強化用能監管,加強土地、礦產和水資源管理,大力推廣節水、節肥、節葯、節能農業生產模式,支持企業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推進廢棄物綜合利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確保節能減排各項主要指標全面達標。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堅持改革創新,堅決破除一切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內在動力,實現與關中地區的有效對接融合。進一步深化機關效能建設,簡化辦事程序,改進服務方式,提高辦事效率,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投資發展環境。積極爭取省、市對麥積發展的更大支持,在城市開發、土地經營、旅遊資源配置等方面獲得更大的自主權。進一步加強與關中地區和省內外有關縣區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著力在建設規劃、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文化旅遊等方面開展實質性的合作,建立定期交流、項目合作等長效機制,形成優勢互補、多贏共進的良好發展局面。
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緊緊抓住我區被列為省級城鄉一體化試點的機遇,科學制定全區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統籌城鄉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社會管理。堅持以調整分配結構為核心,以體制改革和戶籍管理改革、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化的體制機制,努力使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社會保障向農村覆蓋、公共服務向農村拓展、城市文明向農村傳播,促進城鄉產業互動、經濟相融,逐步形成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結合、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二、高度重視項目工作,努力擴大投資規模
按照「保投產、抓續建、爭開工、促前期」的思路,全力以赴抓好項目爭取和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做好項目對接落實,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努力擴大投資,促進經濟增長。
全力實施重點項目。積極配合做好國家、省、市重大項目前期調研論證及工程建設征地拆遷等協調保障和服務工作,全力保障寶天高速城區過境段、天平鐵路、隴海鐵路元龍段改造、華能熱電聯產、凱迪生物質能源發電、酒鋼物流中心等項目順利實施,爭取寶蘭鐵路客運專線、天平高速公路等項目開工建設,力爭天水機場遷建。
積極爭取項目投資。搶抓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等難得機遇,圍繞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治理及高新技術、裝備製造、旅遊服務等產業,認真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加大銜接協調力度,爭取有更多的項目進入國家、省、市計劃盤子,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力爭年內爭取項目150個以上,到位資金8億元以上。儲備項目130個以上,項目採用率不低於15%。
廣泛開展招商引資。圍繞機械製造、電子信息、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注重招商引資實效,突出引大引強,拓展招商平台,創新招商方式,擴大引資規模,力爭有更多的大項目、好項目落戶。年內落實招商引資項目不少於100個,涉及投資30億元以上,到位資金11億元以上。積極爭取總投資85億元的華能天水2×1000兆瓦火電等重大項目早日落戶我區。
全面加強項目管理。全力實施好國家擴大內需、災後重建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強資金使用監管,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全面完成災後重建任務。進一步加強項目建設管理,全面落實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規劃設計評審制等各項制度,保證項目建設質量和實施效果。
三、加大開發建設力度,不斷改善基礎條件
把完善基礎設施作為與關中地區對接融合的突破口,搶抓天水城市發展重心東移機遇,進一步加大經營城市力度,積極籌措發展資金,加快開發建設步伐,全面掀起新一輪開發建設高潮。
加強城市基礎建設。全力抓好渭北老城區開發改造,加快橋南渭濱新城區開發建設,配合實施好成紀大道、渭濱新城路網、社棠渭河大橋等亞行貸款項目,建成馬跑泉大道,完成馬跑泉市政廣場地下停車場主體工程,啟動渭河城區段景觀工程規劃設計,開工建設渭濱北路西端山洪防治、東延段綠化工程,加快渭濱北路景觀長廊建設及路北街景整治步伐,完成麥積污水處理廠主反應池主體及廠區土建,新建水沖式公廁5處,建設沿街花壇7處,整治城區小巷道12條,建成城區路燈監控中心。
加大經營城市力度。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充分利用市上賦予的優惠政策,強化經營城市理念,盤活存量資源,加快開發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關於麥積區城市開發建設有關問題的市長辦公會議紀要》(〔2009〕24號)精神,續建完成星火小區、隴林佳園、惠民小區、渭水家園經濟適用房配建廉租房及區看守所整體遷建、法院審判庭、檢察院技偵用房建設,積極協調蘭州鐵路局盡快啟動東貨場、道北機務新村片區拆遷改造及區府路街景整治工程,加快道南農機公司、天水物資市場等片區舊城拆遷開發及道北和馬跑泉片區的城中村改造。
大力改善交通條件。全力做好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協調保障工作,加快縣鄉公路升級改造,不斷提高農村公路通達深度和等級標准,完善交通網路體系,強化隴東南交通樞紐地位。積極配合做好平涼—麥積二級公路征地拆遷等前期工作,保證項目建設順利開工。續建完成大營梁至鳳凰通鄉油路、元(店)溫(泉)公路、石(咀)賈(河)戰備公路,力爭啟動後(川)右(樹里)通鄉油路工程,確保完成通暢工程100公里以上。積極開展農村道路自建自養,提升農村道路通行能力和等級水平。
積極推進小城鎮建設。以鄉鎮街區改造、市場建設、道路硬化、新農宅建設為重點,加快建設一批具有較強示範帶動能力的工業重鎮、商貿集鎮、旅遊新鎮,提升小城鎮的綜合服務功能和產業發展水平。完成寶天高速公路沿線五個出入口控制性詳規編制,實施渭南等5個鄉鎮的總體規劃和石佛楊庄等20個中心村的建設性規劃編制,立項建設東岔、甘泉等3鄉鎮11村390多戶近1750人的生態移民工程,加快甘泉鎮世行貸款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建設,啟動橋南、道北、北道埠等4個司法所及社棠、伯陽、渭南等5個派出所建設,
深入開展「三城聯創」。深化「城市管理提高年」活動,進一步理順城市管理體制,強化管理職能,延伸管理觸角,擴大管理范圍。大力實施美化、綠化、亮化、凈化工程,集中整治城市「八亂」現象,優化城市環境。加強城市規劃管理,嚴厲查處城市規劃區和景區違章建築。加大環保專項整治力度,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和渭河等流域污染防治,依法關閉落後淘汰的新「五小」企業,不斷提高城鄉環境質量。
四、強力推進工業強區,增強經濟發展後勁
堅持區域經濟一體化,服務優強企業、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園區工業,一手抓現有企業擴張發展,一手抓新上項目引進,整合工業資源,優化產業布局,推動工業經濟不斷提質增效。
全力扶持優強骨幹企業發展。搶抓國家振興裝備製造業歷史機遇,立足於壯大優勢產業、做強骨幹企業,全力扶持星火、風動、鍛壓、電傳所、華圓制葯等企業加快新上項目投產和市場開拓,加強擴散聯合,開展技術合作和自主創新,促進優強骨幹企業擴張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力。加大技術改造力度,重點實施好總投資38億多元的星火、風動、鍛壓、奔馬啤酒、電傳所等企業26個技改和節能項目,確保星火3萬噸樹脂砂鑄件、鍛壓系列擺式剪板機和折彎機高品位開發、風動石油鑽桿生產線二期等10個項目建成投產,力爭星火大型數控機床生產、鍛壓25萬噸大直縫埋弧焊管全自動生產和超大型機床研製、奔馬啤酒年產10萬噸生產改擴建等16個項目有較大進展,爭取鍛壓制管成套設備和風動YT28鑿岩機進入「中國名牌」行列。認真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管好用好區級工業發展專項資金,引導中小企業靠大掛強、協作配套,推動中小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力爭全區實現工業增加值29.5億元,其中限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0.5億元,增長24.2%。
加快工業園區建設。以天水經濟開發區為龍頭,突出抓好社棠工業園建設,完成四期2000畝征地及堤防工程,啟動建設兩座跨河大橋和園區4、5、6號道路,吸引大企業、大集團入園建設,年內初步建成功能較為完善的高新技術創業園。加快三陽工業集中區規劃、項目環評、土地報批等前期工作,圍繞華能熱電聯產項目,加大扶持力度,發展配套產業,形成新的工業經濟增長點。完善廿鋪工業示範區路網建設,啟動新一輪發展規劃。加快入園項目建設,強化履約監督,確保年內清研利華二期等8戶企業建成投產,長城自控等17戶企業實現達產達標,力爭天森葯業等7戶企業進入市列「10強50戶」行列。
繼續深化企業改革。全面做好企業改制「回頭看」工作,健全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加快推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支持陽升農機、華旭木業、華翔工藝等停產半停產企業利用閑置場地建設中小企業創業園,引導毛紡廠、廢舊金屬冶煉廠等企業通過租賃、承包等方式招商引資,全力盤活存量資產。配合焦化、天拖等駐區企業完成破產重組和改制,積極支持星火、鍛壓、風動等優強骨幹企業上市融資,增強企業市場競爭能力。
五、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持續增加農民收入
深入實施促進農民增收「六大行動」,加快調整農業結構,改善農業基礎條件,增加農民收入,深化新農村建設。
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高度重視糧食生產,積極實施種子、植保、沃土、膜蓋四大科技增糧工程,完成全膜糧食覆蓋15萬畝。實施特色產業規模發展工程,以城郊南山蘋果、北山葡萄、三新陽片區高效農業和畜禽養殖「兩山一片」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加快土地流轉,整合項目,整合資金,加大引導扶持力度,促進果品、畜牧、蔬菜等主導產業規模發展。年內新建各類優質果品基地10萬畝,發展蔬菜標准化示範基地1250畝、中葯材5400畝,新增標准化養殖小區12個、養殖場13個。大力支持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園建設,積極爭創國家級航天育種工程中心。積極推進三新陽片區開發建設,擴大山東威龍集團果品基地規模,啟動20萬噸氣調庫建設。進一步加快「三山一廊」蘋果產業帶建設,建成九龍山節水增效示範工程。加快南山花牛蘋果基地建設,突出加強果園管理,完善基礎設施,推進南山基地向穎川河、東柯河、橫河峪等流域拓展,年內新建果園5萬畝。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引進建設一批重點龍頭企業,年內發展經濟合作組織5家,新增龍頭企業10家。
全力抓好新農村建設。以「八通六有」為重點,加快示範村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行政村巷道硬化工程,開展社棠鎮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試點和麥積鎮鄉村清潔工程試點,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高度重視中灘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新農村示範區建設項目,完成水利、道路、土地平整等年度建設任務。積極探索整合項目建設新農村的長效機制,形成資源向新農村建設整合、項目向新農村建設集中、資金向新農村建設傾斜、重心向新農村建設轉移的工作格局,推動全區農村面貌有較大改觀。
努力改善農業基礎條件。積極爭取實施飲水安全、農田水利等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條件。完成各類造林1.8萬畝,新修梯田3.5萬畝,藉河流域治理16.59平方公里,啟動甘泉穎川河、中灘渭河堤防及甘泉飲水安全工程,加快五龍三縣區供水工程建設,實施好甘泉、五龍土地整理和1.92萬畝西北三省區林業發展項目,完成凱迪生物質能源林基地和「一池三改」沼氣等建設任務。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加強社會幫扶工作,啟動馬跑泉慕灘等5鄉鎮8村整村推進項目建設,進一步降低農村貧困面。
積極推進農村改革。全面落實糧食直補、退耕還林補助和良種、農機具購置、農資綜合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增加財政投入,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創新農村金融服務,健全信貸擔保機制,促使農業投入持續增加。認真總結試點經驗,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逐步形成集體林業良性發展的新機制。加大農村土地流轉力度,加強規范化管理,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制,健全農產品無公害質量安全檢測體系,推進農業標准化生產。
六、突出搞活商貿旅遊,發展壯大第三產業
緊緊圍繞建設隴東南現代物流中心和創建國家最佳旅遊城市的戰略目標,大力發展商貿流通和旅遊服務業,增強區域經濟發展內在活力,推動第三產業快速擴張和發展壯大。
大力發展商貿物流業。加快推進甘泉現代物流中心建設,制定出台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全面啟動園區道路硬化、水電、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引進組建一批大型物流企業和集團入駐園區,逐步建成國內領先、西部一流的現代化、綜合型、區域化綠色物流中心。進一步加快城鄉市場建設,落實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補貼政策,實施「萬村千鄉」、「雙進工程」、「退市還路」等工程,爭取實施「雙百市場工程」和市場標准化改造提升等項目,完成花牛銳義綜合農貿市場、社棠農貿市場等續建工程,啟動渭濱北路鍛壓廠及道北天樂苑社區等商業網點建設,新建花牛峽口葡萄交易市場、花牛紙碾蘋果產地交易中心,改造提升林水路社區市場、分路口市場、橋南副食品綜合市場,完善市場功能,促進社會消費。大力培育現代服務產業,鞏固提升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積極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營銷業,扶持發展保險、信息等新興服務業,構建現代物流體系。加強「花牛」蘋果、「下曲」葡萄、元龍花椒等特色優勢農產品宣傳促銷,鞏固擴大國內消費市場,積極開拓國際消費市場,實現產業發展與市場消費的有機結合。
加快發展旅遊業。著眼發展大旅遊、培育大產業,全面實施旅遊產業三年翻番與質量提升計劃,加強與關中地區的聯合協作,精心打造伏羲文化游、石窟文化藝術游、寶天高速沿線生態休閑度假游和高新農業觀光游「四大旅遊品牌」,逐步把麥積建成獨具特色的尋根祭祖、休閑度假旅遊勝地和關中—天水經濟區主要旅遊目的地。加強宣傳推介,加快開發建設,全力配合實施好麥積山景區世行貸款項目及基礎設施、服務中心建設,確保麥積山風景名勝區進入國家5A級旅遊景區。結合天水百里生態旅遊線啟動建設,加快寶天高速沿線景點開發建設,完成卦台山總體規劃和主要建築物詳規編制,大力發展「農家樂」旅遊。力爭全年接待遊客28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0億元以上。
扶持發展非公經濟。全面落實非公經濟發展優惠扶持政策,鼓勵、扶持、引導非公經濟發展,促使非公經濟不斷發展壯大,逐步提高非公經濟在全區經濟總量中的比重。鼓勵支持非公資本參與國有、集體企業改制重組,引導非公企業開展技術和管理創新,著力培育大企業、大集團。依法保護非公企業的合法權益,為非公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年內新發展個體工商戶800戶、私營企業60戶。
七、加強財政稅收征管,提高發展保障能力
加強財源建設,著力培育和引進一批具有產業優勢的效益型財源,發展壯大餐飲服務、交通運輸、商貿物流等主體型財源,夯實增長基礎,拓寬增收渠道,增加可用財力。強化稅收征管,堅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則,依法加強稅源跟蹤管理,加大對重點稅種、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零散稅源的監控力度,嚴格以票控稅、以票管稅、以票促收,促進稅收均衡入庫和穩定增長。健全完善區國有資產投資經營公司運行機制,充分利用市級融資擔保平台,積極爭取上級財政轉移支付支持,多渠道籌措建設發展資金。加強非稅收入和專項資金監管,逐步推進部門預算改革,規范國庫集中收付、政府采購和「收支兩條線」管理,加大「小金庫」專項整治力度,強化財政審計監督,確保財政資金安全運行。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堅持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進一步調整優化支出結構,科學安排各項支出,加大對社會事業、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投入,壓縮控制一般性支出和行政性支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力爭今年財政支出比上年有較大增長。加強金融協調服務,推進「誠信麥積」建設,積極引導金融機構調整信貸結構,擴大信貸規模,提高服務效率,努力實現地方經濟與金融行業共贏發展。
八、統籌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優化配置,強化培訓,努力建設一支素質優良、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的人力資源隊伍。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調整優化學校布局,促使小學向行政村集中、初中向寄宿制過渡、高中向城區集中。加快實施校舍安全工程,啟動市八中教學樓、職業中專學生宿舍樓、搬遷新建天成學校等項目,建成龍園小學,積極創造條件適應高中向城區集中的需要。推進教育人事管理體制改革,全面落實各項免補政策,力爭高考本科上線人數比上年有較大幅度增長。完善科技創新機制,認真開展第四批科技特派員試點工作,組織實施科技試驗、示範、推廣項目48項,取得科技成果8項以上。加快發展衛生事業,積極推進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加強農村衛生院業務力量,健全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體系,完善衛生基礎設施,建成市二院中西醫結合大樓、市四院、市五院業務大樓,力爭區中醫院遷建立項啟動建設,實施農村改廁2000座。推進文化大區建設,積極配合做好麥積山「申遺」工作,改善文化體育設施條件,實施橋南、道北體育場整治工程,啟動區廣電中心大樓和區博物館文物庫房建設,完成8個鄉鎮文化站、100個農家書屋續建工程,新建農家書屋150個,繼續做好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啟動花牛、社棠、渭南、石佛4鄉鎮計生服務所建設,全面落實獎優扶助政策,突出抓好節育措施落實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確保爭創國家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達標。精心組織開展好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高度重視民族宗教、雙擁、老年人、婦女兒童等工作,促進統計、檔案、人防、地震等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和發展。
九、著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和諧麥積建設
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加強社會管理,努力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深入開展全民創業活動,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創業服務、創業培訓「三位一體」工作機制,全面落實小額擔保貸款、稅費減免、就業服務補貼和返鄉創業等政策,以全民創業帶動就業。加強就業服務指導和勞動監察,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群、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力爭年內新增城鎮就業1萬人,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940人。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加強技能培訓,努力擴大組織化輸出規模,年內輸轉城鄉勞動力10萬人以上,創勞務收入8億元以上。
加強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切實做好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工作,高度重視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工作,爭取啟動實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加強社保基金監管,加大擴面助征清繳力度,確保各項保險金按時足額發放。規范城鄉低保和五保戶供養管理,切實做到動態管理下應保盡保、分類施保。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加強醫療救助、慈善救助和殘疾人工作,加快農村危房改造和生態移民工程建設,確保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增加中低價、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經濟適用房和廉租住房供應比例,有效遏制房價過快增長的勢頭,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大力整頓市場經濟秩序,切實加強對食品、葯品、農資、建材等行業的市場和價格監管,嚴厲打擊制假售假等違法行為,維護企業和消費者合法權益。高度重視人民群眾來信來訪,逐級靠實工作責任,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健全完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環境污染等應急管理機制和工作預案,擴大區級糧油儲備數量,進一步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加大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嚴防各類安全事故發生。深入開展「平安麥積」創建活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保持良好的社會環境。

閱讀全文

與特色產業發展工程貸款推進情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