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加強文化產業統計工作領導

加強文化產業統計工作領導

發布時間:2021-03-12 17:34:24

A. 如何推進統計數據領導幹部一票否決制度的具體落實

統計數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統計數據質量是統計工作的生命。統計數據質量從使用的要求上看,取決於准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准確性是統計數據質量在統計信息客觀真實性方面的體現,是統計數據使用者的首要要求。及時性是統計數據質量在統計信息的時間價值上的體現,是對統計數據形成和提供的高速度、快節奏、強效率的要求。完整性是統計數據在統計信息的內容含量上的體現,就是要求統計部門提供的統計數據在內容上應該包括使用者所需的所有項目,不能殘缺不全。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經濟領域呈現經濟利益多元化、經濟格局多樣化、經濟統計現化化的趨勢,統計工作面臨的困難和挑戰越來越大。縣(市、區)統計工作如何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發揮統計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確保統計數據可信可靠。筆者認為要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優化統計環境強化統計生態
統計生態是指統計組織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外部政治、體制、經濟、法律、社會、文化環境因素在相互聯系和動態演化中形成的有機整體。在惡劣的統計生態環境下,不可能有準確的統計數據,也不可能樹立統計的公信力。我們需要一個共建、共有、共保、共享的統計生態鏈,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努力。
第一要完善《統計法》。加強統計法制建設,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加大執法力度,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我們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保障統計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統計機構必須是依照法律獨立設置的,並且統計機構在行政上應保持其獨立的地位。要健全統計法制建設,依法統計,尤其要嚴格執法。強有力的法律實施機制將使得違法成本極高,從而真正杜絕虛報、瞞報、偽造、篡改統計資料,阻撓統計執法檢查等統計違法行為的發生。三是要加大普法力度,廣泛宣傳《統計法》,增強社會各界的統計法制觀念,只有這樣才能依法統計,保證統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和統計數據的客觀真實性。大力加強統計法制建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與人大、政協、監察局、法制、司法等部門聯合開展執法大檢查,對違法案件進行處罰和曝光,增強各級領導和廣大統計員的統計法律意識,統計數據質量得到較大提高。
第二進一步完善各級統計部門機關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獎優罰劣,精神和物質鼓勵相結合;強力推進學習型統計局建設,深入開展「三個代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學教活動」和機關作風建設,在統計系統上下形成講政治、講大局、講團結、比學習、比作風、比進步的良好風尚;加強領導班子決策能力建設,按照「三強五好」的要求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狠抓統計職業道德教育,忠誠統計、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爭創一流工作業績。五是抓辦公條件的改善,為幹部職工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配備電腦,使辦公條件大為改善,工作效率顯著提高。
第三進一步理順統計管理體制,增強統計系統凝聚力。更好地體現整體性特點,發揮統計整體功能。為此,必須堅持行政管理與業務管理一致的原則,一方面在統計機構和制度上,提高獨立性和抗干擾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約束機制,減少各方面的干預。這是科學管理的工作要求決定的,這樣有利於貫徹責權利的統一。
第四進一步增強縣(市)級統計局的力量。按照統計工作的流程對各級各類統計機構設置合理的內部機構進行系統優化。把統計局建設成為符合未來形勢發展要求的,靈敏、快速、高效、精乾的調查機構,提高效率,並使之適合網路時代的特點。各縣(市)可按照普查制度規定成立適應普查任務要求的普查機構,專司各項普查工作。
第五切實樹立統計大系統的觀念.
各級統計部門的領導要多為基層著想,為基層辦實事、解難事。在開展普查時,要貫徹受益者出錢的原則,按照受益大小分擔經費,使基層統計局的領導從為上級要經費的尷尬局面中解脫出來。上級統計部門要切實為基層統計幹部在待遇上排憂解難。一是爭取提高統計人員待遇上的有關政策,二是對經濟貧困縣(市)統計部門實行經濟扶貧,增加經濟投入,解決統計人員經濟待遇差的問題,確保統計幹部隊伍穩定。
第六改革完善考核評價體系。現行的考核評價體系很大程度是以統計數據為主要考核依據。考核是對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評價,也是領導政績的體現。考核作為指揮棒,具有很強的引導性。近年來,各級各類的工作考核,在某種程度上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一是互相攀比,二是數據失真,三是圍繞考核想盡「辦法」拿名次。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很好地解決,就會造成「聰明人」得益、老實人吃虧,從而挫傷大部人的積極性。因此,要逐步淡化考核工作或建立一種科學合理、客觀公正的考核體系,以引導各級領導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使統計數據不受包括政府在內的各方干擾,推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改善統計方法 提高統計質量
提供高質量統計數據是統計工作的中心任務和根本職責,是統計事業改革和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亦是新時期和新形勢對統計工作的基本要求。1、樹立新的統計數據質量觀理念。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是統計工作的一個永恆的主題。但是在不同時期對統計數據質量有不同的標准,明確新時期統計數據質量的涵義和概念,樹立全新的統計數據質量理念,是指導我們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對數據質量評估判斷標準的思維須從狹義轉向廣義,要從過去的只重視搜集生產轉為生產和營銷並重的觀念。要從過去單純注重提高數據准確性和及時性,擴展到提高數據的時效性、科學性多維的質量內涵,要從過去工作重點是收集上報搞准統計數據的工作思維中解脫出來,既要抓數據的准確性,
又要做好解讀統計數據,
開發統計分析研究成果。逐漸把滿足用戶需求的程度作為評價數據質量的標准。以新理念來確立新思路,制定新措施,開拓新局面。2、改革統計制度及方法。當前統計制度存在著調查方法單一、對全面報表的依賴仍然過多、指標體系不盡合理、任務繁重以及完成任務的條件脫節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加快統計制度及調查方法的改革。首先,必須明確應收集哪些資料,官方統計機構的職能除了將這些數據收集、整理及出版外,還要對這些數據進行進一步的統計分析,或將數據分析工作交給社會研究機構,這些都必須以一定的制度形式予以規定。其次,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及適應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統計指標體系,並且保證經確定的統計指標體系的全國統一和相對穩定,對指標的含義、統計口徑、計算方法都必須做出說明和界定范圍,同一指標不能有兩種口徑和隨意變更,這些也都必須以制度形式予以規定。一方面,這樣可以保證數據在時間上的可比性,使它能更好地反映現象發展的數量特徵;另一方面,有利於使用者根據指標的說明和按研究的需要對數據進行調整和分析,增強數據的適用性。此外應建立從實際出發的科學適用的統計調查方法體系,適當減少全面統計報表,推廣抽樣調查,注重效益、節省成本,提高時效,減少被調查者的負擔。3、建立完整規范的統計數據質量控制體系和統計數據質量監控評估中心。統計數據質量的監控與評估是一項復雜的、長期的系統工程,可在政府統計部門內建立權威的數據質量監控和評估中心,建立健全完善的統計數據產品質量管理體系,對統計數據生產全過程實行全面質量管理,提高統計數據的完整性和透明度。最近國家統計部門建立了自我檢查和評估制度,對國內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價格指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主要的統計指標數據質量實行定期評估,它對於減少統計數據的誤差,提高統計數據的質量有著積極的作用。實際上,統計數據的監控與評估可以採用自我評估、監督評估與定性評估、定量評估相結合的方法。4、加強統計基礎建設工作,提高統計人員素質。統計基礎工作是整個統計工作的基石,要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就必須加強基層統計組織的建設。一是狠抓基層統計機構的設立,統計人員的配備工作;二是加強對基層統計基礎工作的業務指導和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統計人員業務素質不斷提高;三是抓基層基礎規范化建設工作,針對部分鄉鎮統計力量薄弱,工作條件差,有些部門統計、行業統計工作削弱、人員精減、統計人員兼數職、統計台帳、原始記錄不全的狀況,必須採取多種有力措施,強化統計基礎工作;軟硬並舉,統計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階,爭取領導重視,充實統計信息化的硬體設施;統計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使鄉鎮單位實現了聯網直報。
一方面,要加大資金投入,解決經費問題和改善基層統計組織的工作條件,提高先進統計設施在基層統計部門中的普及率和應用率。可以考慮建立部分數據的有償使用機制,幫助籌措更多的資金來更好地收集數據,以維持統計基層部門工作的正常進行
?幫助統計機構建立激勵機制,以獎勵那些對數據的搜集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另一方面,要著手培養和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的素質,採取定期培訓或考核的
辦法不斷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使他們熟練掌握統計新知識、新方法,特別是現代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分析技能和計算機應用技術,並做到培訓教育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不斷提高統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同時,加強統計職業道德建設,樹立行業職業道德的優秀典型,弘揚務實求真、忠於職守的精神。

B. 如何貫徹落實關於加強新時期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精神

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充分發揮統計在科學決策、促進發展、反映民情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統計局關於加強和完善部門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4〕60號)、《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依法統計加強統計工作的意見》(川府發〔2015〕22號)和《攀枝花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統計工作的意見》(攀府發〔2014〕32號)精神,結合東區實際,現就加強新形勢下統計工作提出如下意見,請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一、營造統計發展宏觀環境
(一)提高統計重要認識。統計是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政府用於科學決策、推進優化管理的監測和計量成果的重要體系,各部門(單位)要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積極主動應對「新常態」下統計調查的發展變化,將進一步加強統計監測與經濟運行態勢研判放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上予以重視。
(二)強化統計法制建設。要准確把握統計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的基本內涵和要求,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情況和基本特點,各行業部門(含園管會)和街道(鎮)、社區(村)要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有序開展統計法制宣傳和動員,夯實依法治統的基礎和各個環節,完善企業和個人依法獨立上報統計數據的信用體系和制度,推進統計執法和行業、區域統計管理的常態化、標准化。
(三)推進統計改革發展。區統計局要進一步加大政府統計體制改革創新的調研,致力於構建領域完整、指標健全、標准統一、數據共享的統計體系,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整合各類數據資源,促進統計數據更好地展現當前社會化、多元化、市場化的發展現狀,更好地發揮統計數據咨詢、監測和預警功能,主動為國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服務。
二、全面推進統計能力建設
(四)加強基本單位名錄庫建設。基本單位名錄庫遵循「要有數,先入庫」的基本規則,是法人、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作為經濟社會活動的最主要載體,其產生、發展、變化、消亡是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一個重要度量。各部門(含園管會)、街道(鎮)要按照「以條為主,條塊結合」的統計原則劃分責任,全面、准確掌握本行業、本區域經濟活動單位的基本情況及變化狀態,在區統計局的統一安排組織下,及時在線更新基本單位名錄庫,推動政府名錄資源集約共享,科學制定產業梯隊發展規劃和措施,為區委、區政府准確評價行業、區域發展滿意度奠定基礎。
(五)推進數據統籌信息化建設。要進一步加大統計信息化建設力度,把統計信息化建設納入區政府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區統計局要在確保統計信息網路、系統安全保護等基礎上,加強各類基礎數據管理和資源整合,引入空間地理信息技術,積極開展縣(區)域經濟社會綜合管理系統建設試點,進一步加強部門間統計合作和信息共享機制建設,完善政府綜合統計數據共享平台。各部門(含園管會)、街道(鎮)應緊密配合,提出明確的需求和改進措施,廣泛利用大數據技術、信息化手段,載入與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切實為增強區委、區政府決策能力服務。
(六)培育組建專業化調查隊伍。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區委、區政府以及各行業管理部門需要掌握了解的各類發展變化情況日益增多。區統計局要深入研究並強化統計專業調查隊伍建設,緊密聯系東區發展現狀和各部門調查需求,逐步整合全區各類調查資源和力量,組建一支統一的、專業化的調查隊伍,承擔全區各類調查任務。區統計局要培育、鼓勵發展第三方統計力量,以勞務外包等方式促進基層統計人員的淘汰選拔,按照降低成本、增強能力的方式逐步推進專業調查隊伍的建立完善,參與完成全區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承擔各類專項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等任務。
三、夯實統計基層基礎建設
(七)強化部門統計工作。各部門(含園管會)要結合東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認真貫徹國辦發〔2014〕60號文件精神,在建立健全部門統計制度、完善部門統計指標體系、創新部門統計方法、規范部門統計程序、做好行業企業統計管理指導的基礎上,重點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劃分標准以及部門職責,設置好部門統計機構,明確統計工作分管領導和具體負責人,配備專(兼)職統計人員並保持相對穩定;二是緊密配合區統計局,深入梳理部門數據渠道和職責體系,積極整合調查和數據資源,明確提出部門數據需求和數據供給的范圍與內容,為數據和資源共享做好准備。
(八)加強基層統計基礎。各街道(鎮)、社區(村)要嚴格按照國家、省、市、區統計規范化建設要求,全面推進標准化鄉鎮(街道)、村(居)委會統計制度建設、業務管理、條件保障和績效考核建設。重點做好完善機構和人員配備,要按照鄉鎮、街道人口規模3萬人以下、3萬—5萬人、5萬—10萬人、10萬人以上,分別配備不少於2名、3名、4名、5名統計人員的標准,配備統計人員。各街道(鎮)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好統計經費的補充、使用和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要密切配合區統計局做好專業調查隊伍的選聘、競爭,進一步提高資源的優化整合水平。
(九)加強企業統計基礎建設。區統計局要緊密配合各行業管理部門做好行業聯網直報「四上」企業的統計管理和指導工作,要確保直報「四上」企業建立內部統計機構,確定統計負責人,配備相應的統計人員。企業統計從業人員應取得統計從業資格證書,定期參加統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並向區統計局、行業管理部門統計股和街道(鎮)統計站報備。各行業管理部門統計股、各街道(鎮)統計站要根據區統計局要求指導企業開展統計工作,監督、督促企業建立健全統計原始記錄、統計台賬和統計上報資料的審核、簽署、交接、歸檔等管理制度,有效推進企業統計規范化,降低統計風險。
四、著力提高統計服務水平
(十)充分發揮統計信息咨詢職能。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發揮區統計局法定數據統籌整合權力,做好各類統計信息及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深入剖析,強化實用性分析和應用,充分反映經濟運行態勢,著力把握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動向,為區委、區政府和區級有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十一)充分發揮統計預警監測功能。建立和完善國民經濟主要指標預警監測制度,根據經濟形勢及社會發展變化,適時調整統計預警監測重點,加強經濟運行預警監測。定期召開經濟運行監測會議,各行業管理部門積極配合,提供相關基礎性數據,做好區委、區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的跟蹤監測,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苗頭性、趨勢性問題及時作出預警。
(十二)加強統計數據應用管理職能。嚴格執行國家統計制度和統計標准,對涉及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統計數據,依法由區統計局統一對外發布。各部門依法取得的各類統計數據,在發布前應報送區統計局審核備案。區統計局要充分利用政府公開網路平台,加強統計公共信息的公開發布以及指標數據解讀,做好各部門統計信息數據共享開發延伸工作。
五、加強統計工作組織保障
(十三)完善統計基礎制度建設。根據新形勢、新要求及時修正《攀枝花市東區人民政府統計工作管理辦法》,建立統計數據責任約談制度,建立科學、完備、規范、合理的制度保障體系,指導全區統計工作,規范統計人員行為,強化統計管理和監督,切實維護統計工作的規范性、專業性、嚴肅性和權威性,保障統計工作依法、有序開展。
(十四)加強統計組織領導建設。統計工作專業性強、涉及面廣,區級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強化統計組織領導能力建設和班子能力建設,配備懂經濟、熟悉統計、有責任心、有較強組織協調能力的幹部從事統計領導工作。要認真解決統計工作中面臨的具體困難和問題,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確保統計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十五)加強統計專業隊伍建設。區級相關部門應根據國家、省統計局相關文件及人員配備要求,按照全區經濟總量、統計調查單位總數和統計工作業務量等因素的變化,結合實際,進一步加強區統計局專業隊伍建設,採取招考、引進等方式,在核定編制內選拔優秀統計專業人才(會計師、統計師等統計急需中級職稱以上),新增編制由區統計局按程序向區機構編制部門報批。要高度關注統計專業執法隊伍建設,並妥善解決統計執法工作條件。
(十六)強化統計隊伍穩定機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相關規定,結合東區實際,明確區統計局主要負責人的調動應徵得市統計局的同意。區級各部門和街道(鎮)統計分管領導的調動應征詢區政府統計工作分管領導的同意,並經區委組織部門審定、備案。區級各部門和街道(鎮)統計人員的調動,應徵得區統計局的同意並報區人事管理部門備案。各級統計人員變動必須辦理交接手續,確保統計檔案的連續性和完整性。
(十七)強化統計培訓交流機制。區級各部門、各街道(鎮)要將統計知識和統計法律法規列入幹部教育學習內容,提高領導幹部統計意識。要關心培養統計幹部,拓寬統計幹部使用渠道,把德才兼備、綜合素質優、業務能力強的統計幹部推薦到經濟建設第一線鍛煉。區統計局要緊密聯系省、市統計局,加強統計專業人才隊伍素質管理和培訓教育,強化統計從業資格認證,重視統計文化建設,進一步改善和提升我區統計專業人才隊伍結構和整體素質。
(十八)強化統計經費保障機制。區財政局要將統計常規工作、重大國情國力普查和大型調查等統計工作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並結合物價水平和經濟發展等因素適時提高標准。區統計局應將社區(村)統計工作經費和人員補貼列入基層綜合統計工作經費和名錄庫建設專項經費,確定勞務費支出方式並確保按時撥付到位。經費保障要與日益增長的統計需求和統計任務相匹配,新增統計任務所需經費應列入財政預算,據實足額撥付。
(十九)建立目標責任考核機制。區目標督查辦公室要按照省、市目標督查意見和要求,將部門(含園管會)、街道(鎮)統計工作納入本級政府年度目標考核體系,由區統計局按照區政府年度目標考核體系相關規定,具體負責實施。區統計局要對部門、街道(鎮)、社區(村)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報區目標督查辦公室並予以通報和督促整改。

C. 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的統計分類標准和體系是什麼

分類標準是文化產業統計工作的前提和基礎。2004年,為規範文化產業的統計范圍,建立科學可行的文化產業統計,我國研究制定了《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並作為國家統計標准頒布實施。這也是文化產業分類標准首次亮相。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互聯網+」為依託的文化新業態不斷涌現並發展迅猛,日益成為文化產業新的增長點,理應把這些新業態及時納入統計范圍。2017年6月30日,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正式頒布。同年8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文要求從2017年統計年報和2018年定期統計報表起統一使用新標准。「作為派生產業統計分類標准,客觀上需要根據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進行修訂。」殷國俊說。

D. 我國為何要修訂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統計標准

分類標準是文化產業統計工作的前提和基礎。2004年,為規範文化產業的統計范圍,建立科學可行的文化產業統計,我國研究制定了《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並作為國家統計標准頒布實施。這也是文化產業分類標准首次亮相。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互聯網+」為依託的文化新業態不斷涌現並發展迅猛,日益成為文化產業新的增長點,理應把這些新業態及時納入統計范圍。2017年6月30日,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正式頒布。同年8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文要求從2017年統計年報和2018年定期統計報表起統一使用新標准。「作為派生產業統計分類標准,客觀上需要根據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進行修訂。」殷國俊說。來源:人民網

E. 文化產業統計主要關注哪些經濟指標

既然你做「文化產業統計」,我想一定是統計系統下發有這方面的文件,那其中一定有統計口徑和統計范圍的說明,「關注哪些經濟指標」就在這裡面找。我想一般應該包括以下內容:
從業人員數,相關單位個數,營業收入,創造產值,擁有資產等等。

F. 如何做好文化產業統計

建立高效文化產業統計調查工作機制。文化產業的主體是與文化相關的各級主管部門和單位,應充分利用宣傳部門的牽頭作用,提高認識,讓各部門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配合,順利、准確、及時報送相關數據,對部門工作進行合理分工,建立工作責任機制,充分整合資源,建立暢通的信息交流機制,重視和積極支持文化產業統計工作,從人力、物力、財力上為文化產業統計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以三經普為契機充實文化及相關產業單位名錄。單位名錄是文化產業統計的基礎,抓住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有利時機,對普查採集到的全部法人單位、個體經營戶和產業活動單位的文化活動屬性進行甄別,對其中確認為文化及相關產業的法人單位和個體經營戶,以及其他法人單位所屬的具有文化活動屬性的產業活動單位進行認定標識,生成文化及相關產業調查單位庫,把文化及相關產業調查單位庫建設工作做好做實。同時,建立文化產業統計質量控制和評估辦法,規範文化產業統計工作,加強統計過程管理,切實保證數據質量。
加強文化產業統計隊伍建設。要求各縣(市)區充實文化產業統計人員,確定專職或固定兼職工作人員,並選擇責任心強、工作能力強的同志負責此項工作。通過以會代訓、集中培訓等方式,加大對基層統計人員的培訓力度,使他們熟練掌握報表及統計基本知識,夯實源頭數據質量。
做好文化產業統計調查改革工作。一是對於部分包涵但未納入文化產業統計范疇的單位,實行重點調查或者抽樣調查,按比例納入統計。如家電零售,幾乎很少有零售單位是專門賣彩電、音像的,往往都是日用家電、文化家電在一起銷售,而且其所賣的文化家電占整個家用視聽設備的比重也較大,對於這部分文化產業,應該採用重點調查的方法,從整個銷售額中把歸屬於文化產業的部分統計出來,納入統計范圍,或者採用抽樣調查的方法對部分文化產品品牌的銷售情況進行檢測,然後按比例推算總體,將這部分產值納入統計。二是對於納入但不完全屬於文化產業的單位,剝離非文化產業部分,余額參與統計。例如,軟體行業,該行業單位往往多元化發展,單一做多媒體軟體或動漫軟體的單位少之又少,那麼對於這部分單位,應該通過產品細分,將不屬於文化產業的部分剝離出去,只保留屬於文化產業的部分。三是文化產業統計採用全面調查、抽樣調查和重點調查相結合進行。依託文化產業單位基本名錄庫,對於規模以上、重點文化服務業企業和限額以上的企業悉數採用全面調查;規下、限下和服務業企業採用抽樣調查;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及個體經營戶均採用重點調查進行。

G. 統計工作如何落實 十八屆三中全會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創新、創業、創優為目標,加強統計改革和建設的步伐,以搞准統計數據為中心,夯實基礎,提高效益、強化B民務、創新發展
一、加強數據質量的控制,做到統計數據真實可靠。

加強數據質量評估,確保數據真實可靠。繼續實行統計數據質量下管一級數據評估制度,各鎮、街的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出口供貨值、農民人均純收入等全局性敏感指標,必須經區統計局核准後方可公布。各級統計人員要強化質量意識,層層建立統計數據質量監督控制機制,對統計數據認真審核、評估,對於出現的異常現象,要主動向

上級統計部門做好指標異常分析。各級統計部門要嚴格審核基層報表,及時指出和糾正錯誤,切實把好數據質量關。

規范基層統計工作,提高源頭數據質量。全區各級統計部門和基層企事業單位,要注重加強統計基礎建設,認真健全統計工作制度。規范統計工作流程,嚴格執行和遵守各種報表上報時間,加強對統計工作的規范管理。從今年起,將對各鎮、街及部門統計年報進行評比,予以通報。年內,市、區兩級統計部門要統一又個全市企事業單位開展一次專項檢查,樹立一批典型單位和示範企業。

適應新形勢的變化,保證統計數據的完整。隨著我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將給統計工作帶來許多新問題和新課題。統計工作必須盡快適應變化的形勢,正確分析和判斷經濟發展趨勢,制定相應的統計指標,保證統計數據的科學完整和及時有效從而對各級領導的決策咨詢起導向性的作用。

現代農業統計要構建與我區都市農業發展相適應的統計制度和方法。以現代化農業園區建設為載體進行相關調查,對於新興農業的品種,價格體系進行規范。支柱產業統計強化又如精細化工、電子信息、機械製造、環保產業、服裝靴業等我區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的統計監測,提出有針對性的統計分析,客觀反映對我區經濟拉動效能。勞動社會保障按季度進行綜合統計匯總制度,及時反映失業、就業和崗位變化情況。商貿統計要逐步建立適應新型業態和經營方式發展要求的調查指標體系,加強汽車、電子、生產資料、新型建材等市場的跟蹤統計。投資統計要通過多種方式及時全面掌握投資項目情況,尤其要做好全區基礎建設及重點項目的跟蹤統計真實反映基建、房地產、技術改造和農村投資的發展狀況。外經統計要加強對外招商引資的跟蹤監測,對外商投資辦企業要及時建立卡片,探索電子統計台帳的運行模式,匯同相關部門共同制定科學有效的統計方式。服務業統計重點關注現代物流、路港、金融保險、旅遊、信息咨詢等產業的發展情況、就業狀況、逐步完善統計體系。文教科技統計要逐步拓寬文化產業,教育產業、體育產業、環保產業等新型產業統計,協調指導有關主管部了習做好統節十調查分析和綜合匯總。

二、加強統計制度管理方法改革,保證統計數據及時完整。

正確處理好政府綜合統計與部門統計的關系。部門統計是政府統計的重要部分,政府綜合統計離不開部門統計;特別是在政府目標責任制考核工作中,部門統計的作用更加重要。但應當明確,部門統計是在政府統計的綜合管理下,獨立負責地開展統計工作。部門統計涉及全區GDP等經濟,總量的數據,要與區統計局及時溝通。各主管部門在向上級主管部門報送本行業相關統計資料的同時,必須及時抄送同級統計部門存檔備案,對外發布的信息必須經過區統計局的認可,以保證統計數字一致性,避免數出多門,這是部門統計的職責和義務。

為配合稅收體制改革,做好在地統計。今年市統計局對各區(市)縣主要經濟指標按屬地進行匯總。因此,各級統計部門要給予高度重視,協調運行。要充仍擁第二次全國基本單位普查資料,把本地區單位數搞全、搞准,以此推算各行業、各所有制數據,為開展屬地統計奠定基礎。今年重點要放在私營企業的勞動保障的在地統計,此項指標將直接影響到各鎮街增加值測算和地區再就業工作,望各鎮街等相關部門給予高度重視.

滿足地方各級領導的需要,調整相關的統計報表內容及行業統計.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經濟成份和經濟結構日趨多元化,為了不斷滿足各級黨政領導宏觀決策的需要,逐步完善國內生產總值表的內容已迫在眉睫,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點運行,國內生產總值新的報表形式將在全區全面鋪開.國內生產總值報表的分組將改為國有、集體、外商投資、個體私營等,目前國內生產總值表的匯總程序已編制完畢.改制企業仍按原報表渠道上報。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採取限額以上企業全面報表和取額以下企業和個體戶抽樣調查推算相結合的方法,使這項指標計算更動口科學合理。

各工業小區在今後經濟發展中將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強化工業小區的統計工作勢在必行,各級政府要引起足夠重視.工業小區如營城子小區、辛寨子小區、大連軟體國、環保產業園等小區的統計工作要有專人負責,其負責統計資料的採集整理加工匯總上報,同時做好重點企業的統計工作.

進一步完善金融機構統計內容。將召開駐區內金融機構業務交流會,將金融機構統計內容進年虧充實和修改,以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形勢.

三、強化統計分析精品意識,提升統計服務水平。

用先進的統計理念整合包裝統計產品。擴大宣傳力和影響力。實施「提速工程」,在遵循3K&制度的前提下,提前《統計公報》、《統計快報》、《統計月報》的發布時間。季度性的統計分析和定期《統計簡報》、不定期的《統計專報》要在第一時間內送達到各級領導的手中。要花大氣力豐富統計資料的內容,如《統計年鑒》、各種普查資料等。提升資料的水平和質量,打造一批統計精品,擴大統計信息宣傳水平。

深入基層,加強調研。區作為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先行區和「大大連」建設的主戰場,實現跨越式的發展。作為各級統計部門,要改變過去只對報表匯總數據進行分析的工作模式。跳出統計看統計,走出機關,深入基層,深入園區,深入市場,對當前社會的熱點、難點、敏感問題進行調研,向各級領導提供有力度、有深度、有廣度的分析材料。真正發揮統計的參謀作用。學習兄弟縣市區及外地的先進經驗,加以創新、唯我所用,提升整體統計服務水平。區統計局今年將對全區有影響、有分量的統計分析報告進行獎勵。

對熱點問題進行跟蹤監測。加強對宏觀形勢的分析,緊跟形勢變化對主要指標進行監測,圍繞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我區發展建設綱要「十五」計劃,本屆政府目標,實行責任分解,每年創虧一次監測分析報告。繼續加強市政府對區政府,區政府對各鎮街經濟指標的考核匯總和審核工作,及時向區委、區政府提供指標完成情況,進一步發揮統計依法監督的職能作用。加強對熱點問題、敏感問題的監測,如:小康社會的指標體系、大項目建設跟蹤、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兄弟縣市區及全國大中型城市經濟運行情況等內容的分析和相關數據的採集,及時向有關領導反饋,發揮統計工作的特殊作用,樹立統計部門的形象。

全面改進咨詢方法,定期發布統計數據。改變過去有時被動式提供咨詢的方法,對各級領導關注的指標,及早採集到位,通過網路或電子郵件等形式,定期向領導傳輸,將印刷材料和人工送達的時間剔除,避免出現由於提供數據不及時而影響決策工作的現象。為了維護統計數據的權威性,杜絕數出多門的現象,更好地為各級領導決策當好參謀。今年,區統計局將在《》報、政府網和統計信息網定期向社會發布統計數據,開辟統計專欄,進行統計分析,提出科學建議,全方位提供統計咨詢服務。

四、加強統計法制建設,進一步優化全區統計工作環境。

抓住有力契機,將統計普法和法制宣傳教育推向高潮。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頒布實施ZO周年,全區上下將利用報紙、板報等方式開展進行紀念宣傳活動,在《報》和《統計快報》上開辟專欄,進行廣泛地《統計法》宣傳活動,各鎮、街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好《統計法》宣傳工作。區統計局將舉辦統計法規專題講座。抓住典型案例進行重點宣傳,開展《統計法》知識競賽活動。市局還將以領導幹部為重點;舉辦鄉(鎮)以上政府主管統計領導、大中型企事業單位領導於部法制培訓班。

做好統計「四五」普法培訓工作,加大統計執法力度。今年將對鎮、街有關統計人員進行「四五」普法培訓,採取多種方式宣傳統計有關法律法規知識,同時繼續加大統計執法力度,採取日常檢查與集中重點檢查才目結合的方式,將年報與月報所做記錄做為違法案件查處的重要依據。對於屢次遲報、拒報統計報表的單位將給予嚴肅查處。對規模以上大、中型企業要進行重點檢查,對抽樣調查樣本單位的統計基礎工作要加大檢查指導力度。各單位要對2002年的統計資料進行整理歸檔,建立健全原始記錄統計台帳,做好迎接各級統計執法檢查的准備。

各級統計部門要運用法律手段,建立起正常的統計秩序。堅持「三不」,即統計數據不被計劃牽著鼻子走、不相互攀比、不受外界干擾,客觀公正地搞准統計數據。要依法規范統計數據對外的發布,任何部門、個人不得擅自向外提供或調整由其他主管部門負責匯總的統計數據,確保全區主要統計數據的一致性。各項統計調查及增設的統計項目必須嚴格依法統計。今後創虧業的部門統計不經區統計局批准備案,擅自下發報表,進行統於十凋查,基層單位有權拒絕上報,以進一步強化依法統計意識,規范統計調查內容,避免不必要的人力、資源浪費,減輕基層統計人員的工作量。

五、加快統計信息化建設,用科技帶動統計工作的發展。

統計部門是專門的信息部門,掌握著豐富的大量的信息資源,只有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開發和科學的管理,才能真正轉化為生產力。因此強調統計的信息化建設是建立電子政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級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的客觀需要。

我區信息化建設的目標是建成「四網一庫」。即區統計局區域網、統計信息工作網、統計信息公眾網、黨政領導咨詢決策查詢網和歷史資料資料庫。

加大資料庫的建設力度。建設統計數據工作平台,力爭將所有年度和進度數據,歷次普查數據分類整理入庫,再對豐富的統計數據進行深度加工,為建成可以任意載入分類資料的先進的查詢系統打下基礎。

加快區域網的建設,拓展其功能的延伸。不斷加強局域功能的開發。正式啟動OA辦公自動化系統,在此平台上,實現磁介質、紙介質的無紙化辦公。進而捆綁黨的領導幹部咨詢決策查詢網,上聯區級黨政領導,橫聯綜合部門及行業主管部門,實現信息互聯互能、資源共享。

啟動統計工作信息內網和統計信息公眾網。建成和啟動上鏈省、市統計局,下接鎮、街統計部門,橫聯有關部委辦局的全區統計工作信息系統。實現全天候網上直報、超級匯總。進而推廣重點房地產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億元市場等行業的網上直報。統計信息公眾網將搭建區政府網的平台上,網站信息力爭豐富,重點在政務公開、統計信息、分析報告、數據查詢等方面下功夫,創出品牌,最大限度為廣大公眾服務,同時成為宣傳和鼓舞全區人民建設現代化新型城區的窗口。

實現「四網二庫」建設,需要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需要上下齊動。各鎮、街、有關區直部門要在5月底前,將聯網電腦和專用電話准備好。區統計局將於6月底前完成與鎮、街和有關區直部門的聯網工作。有條件的鎮、街要推廣到村、社區居民委的聯網工作,要建立統計數據分庫或備份。區統計局將予以軟體支持和技術上的指導。

要加大力度抓緊實施統計信息建設「十五」規劃,全面啟動OA辦公自動化系統,建立統計系統辦公自動化網,實現與市局、區委區政府和鎮、街網上傳輸工作,進一步加強軟體技術培訓。全區21個農村經濟調查點微機培訓已經開始,現已有17個調查點能獨立操作計算機,處理住戶調查程序。培訓工作還要進一步加強,要建立我區農村信息網頁,並組織各鎮、村統計人員完善農村經濟統計資料庫工作,將歷史資料全部入庫,實現資源共享。房地產企業、限額以下商業企業部分資料也將逐步完成網上傳輸。

六、加強領導、精心組織,認真做好普查工作。

認真組織好投入產出調查。投入產出調查是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統計局、計委、經貿委、財政部組織實施的重要的國情、國力調查。通過調查可以掌握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技術經濟聯系。中間需求與最終需求之間的聯系,以及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投資結構、消費結構和進口結構等各種重要比例關系,是宏觀經濟決策的重要依據。各有關部門和被調查單位要充分重視和協調配合。調查和報表工作,真正把此項調查任務抓實抓好。

全面完成第三產業普查。第二次全國第三產業普查是國務院批准實施的,這項工作對我區健全服務業統計制度、搞全搞准服務業統計數據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各鎮、街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充分做好普查前的准備工作。盡快成立機構,選配人員、落實經費精,心制訂本單位的普查方案,搞好相關人員的培訓Q和試點工作。開

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為普查的順利實施良好的工作環境。

加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統計調查。規模以上是指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2002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6家,實現工業總產值413499萬元,佔全區工業總產值27.4%。隨著政府招商引資的力測口大和我區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成為全區工業生產的主力軍,代表我區工業產業化的發展方向,規模以上企業數量也將進一步增加。目前,國家、省、市統計部門已由公布全部工業企業統計指標,改由規模以上企業取代,特別是統計方法制度改革後,搞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對於推算全區和各鎮、街工業經濟總量、計算工業增加值等指標至關重要。各鎮、街要嚴格按照區政府的要求,認真做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調查工作。

七、加強統計隊伍建設,為統計事業快速發展提供有力的保證。

樹立「三創」精神,造就一支過硬的統計人員隊伍。要以區統計局做起,在全區統計系統開展樹立創新、創業、創優的「三創」精神實踐活動。沖破計劃經濟體制和「貧窮文化」理念,強化統計人員的發展意識、大局意識、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自覺地投入到我區現代化建設中去。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有責任感的統計隊伍,生產出優質高效的統計信息產品,滿足各級領導和社會對統計服務的需求。今年,我們將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引進一定數量的學歷高、業務能力強的統計人員,充實到機關和各部門中去;二是抓好專業技術培訓。年末持證上崗人員達到98%以上;三是利用各種方式,加強統計新知識、統計綜合分析、統計法規、專業技能的培訓;四是制定全區統計工作考核辦法。年終通報、表彰;五是依據《統計法》加強對統計人員的管理,建立人才庫。對未經批准調動和隨意更換統計人員的單位,依法進行追究,以保證統計隊伍的穩定和發展。

不斷強化服務意識,開展學習型機關建設。區統計局要率先垂範,根據區政府及市局有關精神,從領導班子做起,團結全局幹部一道,爭創一流班子、一流團隊、一流業績。開展比學習進步、比創新負責、比團結實干、比親密協作、比業績實效的「五次』活動,樹立嚴謹求實、熱情H民務、信息智能,依法行政的統計工作者的新形象。鼓勵幹部利口學歷教育、技能培訓、外語學習。45周歲以下的統計人員全部掌握並較熟練應用計算機操作技能。建立新的用人機制;堅持德才兼備、競爭擇優、營造留住人、培養人、激勵人的良好氛圍,全面實行分析報告認可和課題開發獎勵制度。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新的良好風尚。

H. 如何做好文化產業統計

建立高效文化產業統計調查工作機制。文化產業的主體是與文化相關的各級主管部門和單位,應充分利用宣傳部門的牽頭作用,提高認識,讓各部門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配合,順利、准確、及時報送相關數據,對部門工作進行合理分工,建立工作責任機制,充分整合資源,建立暢通的信息交流機制,重視和積極支持文化產業統計工作,從人力、物力、財力上為文化產業統計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以三經普為契機充實文化及相關產業單位名錄。單位名錄是文化產業統計的基礎,抓住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有利時機,對普查採集到的全部法人單位、個體經營戶和產業活動單位的文化活動屬性進行甄別,對其中確認為文化及相關產業的法人單位和個體經營戶,以及其他法人單位所屬的具有文化活動屬性的產業活動單位進行認定標識,生成文化及相關產業調查單位庫,把文化及相關產業調查單位庫建設工作做好做實。同時,建立文化產業統計質量控制和評估辦法,規範文化產業統計工作,加強統計過程管理,切實保證數據質量。

I. 2016年統計怎樣圍繞經濟社會會發展搞好服務

一是全面提升統計服務水平。著力突破傳統統計服務模式,在創新服務決策、服務發展等方面做了大膽的探索和有益的實踐,開創了服務領導有新提升、服務公眾有新突破、服務企業有新成效的良好局面。統計監測預警范圍擴大。針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加強對工業、投資、能源、房地產、貿易等重點領域敏感指標的監測預警,實現對經濟動向的跟蹤監測和快速反映。深入研究《江蘇基本實現現代化指標體系》和《蘇南現代化建設示範區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完成5大類30項53個定量指標和一個評判指標的搜集測算、結果分析及圖示製表工作,科學地描述、評價和引導全市基本實現現代化進程。扎實做好省「八項工程」、「民生六大體系」、「節能雙控動態跟蹤零距離」系列活動、文化發展績效考核、科技人才、幸福都市、二十強街鎮和百強村等監測統計。全力做好288個重大投資項目和青奧配套項目的統計監測和住宿、餐飲、旅遊等熱點消費統計監測。統計分析質量不斷提高。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熱點、難點問題,成立統計分析小組,進一步完善以橫向比較、專項調研、區縣分析為內容的菜單式統計服務機制,加大對企業的調研密度,定期召開部門座談會、數據聯席會和經濟形勢分析會,准確把握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統計分析的時效性、針對性和實用性不斷增強。全局共撰寫統計分析等各類統計產品300餘篇,有20多篇統計分析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的批示。主動拓展部門合作。主動加強部門溝通協調,先後開展國民經濟「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農業現代化、季度旅遊收入評估、重大項目專項督察、會展業和文化產業統計等工作,聯合發布南京人口發展報告、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等。
二是全面加強基層基礎建設。統計基層基礎是統計工作的「基石」,是現代化服務型統計的根本。全面開展基層統計規范化建設。按照「起步好、標准高」的要求,精心組織開展了縣區、鎮街(開發區)和聯網直報企業三個規范化達標創建工作和農村統計工作整體推進工作。我市11個區已全部通過達標驗收,68個鎮街(開發區)、2733個聯網直報企業、3個市級重點部門通過達標驗收。全面實施「1+9」數據質量管理體系。堅持制度規范、全程管理、統計檢查三位一體,建立完善了工業、能源、投資、貿易等專業統計數據質量考核辦法,建立完善了專業聯動、上下協調、部門協作的一體化核算組織模式,切實推動方法制度透明化、計算過程規范化、核算結果公開化。認真開展統計執法檢查工作。切實加強「四條紅線」執行情況的執法檢查工作,扎實開展以單位名錄、數據質量和相關工作落實狀況檢查為主要內容的「三查」工作。採取市、區、鎮街三級聯動的方式,開展全市統計系統行政執法大檢查工作。有序開展統計督查和統計監審工作,對11個督查地區、397家企事業單位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其中立案查處32起。
三是深化拓展四大工程建設。建立健全責任落實機制。先後建立了「四大工程」建設技術聯絡員制度、企業一套表工作分級職責制度、市局內部各職能部門企業一套表業務分工制度,明晰和規范了市、區、鎮街統計機構及各專業在一套表制度聯網直報下統計調查工作方法和工作標准,保障了一套表工作的順利實施。規范「四上」企業申報流程。結合省局要求和全市實際,從任務內容、業務目標、職責分工、工作流程、措施保障等方面,制定了「113」 工作體系(即編制1個審批操作指南,出台1個審批暫行辦法,落實督促檢查、跟蹤准「四上單位」變動情況、加強教育培訓等3項措施),進一步規范了 「四上」企業審批流程,我市標准以上的一套表調查單位已達11077家。全力推進統計「四大工程」南京配套項目建設。突出服務業、金融業、文化產業、目標考核、跟蹤監測等業務需要,建成統計「四大工程」南京配套項目,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實現了統計設計、採集處理、整合加工、分析服務的全流程覆蓋。
四是不斷提升統計業務能力。全面加強文化產業統計工作。創新建立了黨委宣傳部門統籌協調、政府綜合統計部門牽頭、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和有關單位共同參與、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化產業統計工作機制,創新制訂了《南京市文化產業園區統計制度》;初步建立了包含文化產業基本單位、文化產業發展考核、文化產業園區、文化產業決策等方面內容的文化產業統計信息平台;開展了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名錄庫單位核查工作,核查單位23432家,國家最終認定14738家,比國家下發核實單位12878家凈增加1860家,增長14.4%。全面破解園區統計綜合改革難題。制定和下發了《南京市強區縣(園區)統計綜合改革實施意見》和《南京市強區縣(園區)統計綜合改革統計數據調整辦法》,通過「出思路、出培訓、出技能」等系列活動,分專業實施了名錄單位界定、歷史數據調整等工作,並順利實現了全市及各專業的開發區在地統計工作。全面推進服務業統計調查新機制。研究制訂適合我市服務業發展要求的1+4+3服務業統計調查新機制(即一個通知:《關於認真組織做好服務業企業20xx年統計年報和20xx年定期統計報表工作的通知》,四個制度:規模以下服務業、部門服務業、年收入200萬元以上行政事業單位(社團)和運輸郵電業四個報表制度,三個辦法:部門服務業、區縣服務業統計數據質量管理控制辦法和服務業統計工作考核評比實施辦法),有力促進服務業統計工作的推進落實和數據質量的提高。全面完成2053家重點服務業企業清查核查工作和1820家規下服務業企業及3251家經營性事業單位(社團)的調查模底工作,全市服務業調查單位數達7082家。工業(能源)、投資、貿外、服務業、社科、人口、農村、法規、綜合、核算、普查等處室在推進統計改革、提升業務水平等方面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辦公室、信息處、人教、監察、黨委等處室在加強隊伍建設、創新工作機制等方面也取得不少新成績、好經驗,共同推進了全市統計事業的健康發展。

閱讀全文

與加強文化產業統計工作領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