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魯西黃牛產業發展

魯西黃牛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1-03-12 17:38:49

A. 濟寧以發展什麼為主

濟寧最近一個時期仍然會依靠煤礦以及其周邊的產業進行發展,同時發展農業,並且加大工業方面的投入。從近期政府的消息可以看到,濟寧現在正在加大商業和旅遊業的發展,加快中心城市的建設,加強縣域經濟發展,加速組群城市發展。

B. 魯西黃牛肉多少錢一斤

魯西黃牛肉多少錢一斤近年來肉牛價格不斷上漲,其根本原因在於牛肉需求變大、繁殖母牛減少、牛犢供給不足。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目前的牛肉批發價格在每斤35元左右,與年初相比漲幅達35%。而牛肉價格的持續上漲也並非今年獨有。活牛價格連漲11年,其背後的原因除了供不應求之外,更為深層的是我國肉牛產業遭遇發展困局。「貸款難」「用地審批難」成為制約因素。專家建議國家應盡快出台肉牛產業扶持政策,加大對肉牛養殖業特別是能繁母牛養殖場的扶持力度,在政策、資金、用地上予以傾斜,為肉牛業生產創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專家預測在未來十年內肉牛的價格仍然是只漲不跌的,想投資養牛的朋友可以大膽的操作,養殖肉牛的春天已經到來!

C. 萬善鄉的產業結構

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特色農業和綠色生態農業。目前,瓜果、蔬菜生產形成了產業化、基地化;西瓜種植面積6000畝,西瓜有「瓜大、皮薄、瓤沙、甘甜爽口」的特點;大櫻桃種植面積2000多畝,建立了大櫻桃示範基地;蘋果、草莓、葡萄、靈芝、雙孢菇、花生等年年獲得大豐收。畜牧業發達,全鄉以大約克豬、魯西黃牛、波爾山羊、雞、珍稀動物等養殖園區51個。
萬善鄉鼓勵農民積極發展循環經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該鄉元坊村是西瓜種植專業村,以前村民將西瓜下腳料全部扔在地頭上,不僅影響了村容村貌,還容易滋生蚊蟲。對此,該村引導村民將廢棄的下腳料經過簡單處理製成鮮飼料,發展豬、羊、雞養殖,同時將養殖豬、羊、雞產生的糞便漚製成綠色肥料,再用來種植瓜果。現在,該村已利用這種循環模式發展無公害西瓜500多畝,發展養殖戶100多戶,每年可為村民增加收入80多萬元。

D. 魯南經濟帶的產業體系

抓住國內外產業轉移、繁榮發展服務業和打造製造業強省的機遇,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實施骨幹企業帶動、工業園區帶動、技術創新帶動和外向經濟帶動戰略,突出發展支柱產業、優勢企業和品牌產品,以建設六大產業基地為重點,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一)加快建設六大產業基地。
1.食品及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充分發揮物種資源豐富等優勢,圍繞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增加農民收入,以發展現代農業為著力點,通過調整生產結構、推動科技進步、完善經營方式,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水平,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集中培植優勢產業,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建設一批優勢產區與加工企業集中配套的農產品基地,形成布局合理、產加銷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糧食。突出抓好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和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建設,擴大優質專用糧食生產規模,搞好以精製食品、澱粉、白酒和飼料類產品為主的糧食轉化和精深加工,形成以菏澤、濟寧、臨沂、棗庄為主的優質商品糧生產加工基地。
油料。圍繞花生、大豆加工為主的精製食品和食用油系列,加快發展高油、高蛋白等優質專用花生品種生產,建設油料生產加工基地。
蔬菜。推進生產、保鮮、儲運、加工一體化經營,以常規瓜菜和大棚反季節瓜菜為重點,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培育形成以長江三角洲及豫皖地區為主要市場的魯南瓜菜基地。
林果。突出山地丘陵林業特色,大力發展名特優新經濟林,形成以銀杏、板栗、核桃為主的優質干雜果品出口加工生產基地。結合林紙一體化、人造板產業群、桐楊木系列製品、條柳編系列產品的加工,在黃河故道、黃河沿線等平原地區發展速生豐產用材林,形成以毛白楊、桐木、杞柳為主的林木生產加工基地。
畜牧。重點突破良種繁育、規模養殖、皮革加工三個關鍵環節,重點搞好魯西黃牛、小尾寒羊、青山羊、微山麻鴨等名特優品種的繁育、推廣,促進規模化、標准化、集約化生產,重點培植兗州綠源食品公司、金鑼集團、華盛江泉集團、盈泰集團、日照福源食品有限公司、菏澤富士達食品有限公司、山東神州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等畜禽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搞好以畜禽屠宰加工為主的肉類和皮革產品系列,形成全省重要的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
水產。濟寧、棗庄、菏澤積極發展高效生態品牌漁業,加大澇窪地、塌陷地、廢舊窯坑和水塘、灘區的開發利用,搞好沿湖、沿運、沿黃地區魚、藕、葦、蒲綜合開發;臨沂大力發展標准化生態養殖,藉助華東水產批發市場的輻射帶動作用,努力擴大淡水魚的對外出口;日照大力發展名特優水產品的健康養殖,加大漁業資源修復力度。建設名優海產品生產基地、優勢品種繁育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嚴格控制近海捕撈,大力發展遠洋漁業。
綠茶。發揮氣候、土壤等優勢,以無公害綠茶、有機綠茶為發展重點,著力提高制茶加工工藝和技術水平,培育全國知名品牌和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形成以日照綠茶為重點的全國高檔綠茶生產加工基地。
以發展現代農業為重點,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是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支持力度。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努力擴大對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各項投入。各級財政用於「三農」投入的增量要逐年提高,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范圍,抓緊健全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各級政府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要向農村傾斜,重點加強農村道路、農田水利、科技教育、醫療衛生等設施建設,搞好村莊規劃編制。二是進一步完善農業產業化經營方式。加強產業化經營內部的專業化分工與合作,通過龍頭企業之間,產品的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兼並聯合、協作重組等方式,推進產業布局區域化、生產經營規模化、龍頭企業集群化。三是引導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組織。切實加強農村供銷社、信用社、專業合作社和郵政物流四大載體建設,大力培育和扶持社區服務組織、農民自辦的各種專業協會及專業性購銷合作社,為農戶提供承貸承還、貸款擔保、技術信息等各類服務。四是培植壯大龍頭企業。進一步加大在資金、人才、技術和市場開拓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提高龍頭企業的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加強新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努力培育知名品牌,盡快形成一批規模大、優勢突出、市場競爭能力和農戶帶動能力強的大型龍頭企業和企業集團。五是完善農業科技、標准體系。加快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重點加強生態農業技術和農產品儲藏保鮮、深度加工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整合科研院所、高校科技資源,打造科技創新平台。實施農業良種產業化工程,搞好各類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搞好100項農業先進實用技術推廣,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加強農業標准化建設,嚴格推行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鼓勵採用國際標准或國外先進標准,使產業化經營的各個環節都有標准可依、有規范可循。
2.能源及煤化工基地。立足魯南豐富的煤炭資源,堅持科學規劃、合理開發、有效保護,加強資源勘探,開發建設濟寧礦區、巨野礦區等煤炭基地。優化生產布局,調整產業結構,著力延伸煤炭工業產業鏈,提高經濟效益和資源利用率。以煤電二次能源轉化為重點,按照上大壓小、節能減排的要求,推行煤炭脫硫、潔凈煤技術,積極開展節能技術創新,大力發展超臨界、超超臨界大容量機組,努力降低供電煤耗。推廣和應用低氮燃燒、煤炭氣化液化、潔凈煤燃燒、水煤漿、空冷、特高壓輸電等新技術,努力提高能源轉化效率。優化發展高效燃煤火電,推進煤熱電一體化經營,鼓勵發展風能、生物質能、潮汐能和太陽能,規范發展熱電和綜合利用電廠,嚴禁發展純凝小火電,將魯南打造成山東省重要的電源基地。到2010年原煤產量達到1.2億噸,佔全省的比例提高到80%,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左右。
魯南地區是國家規劃的七大煤化工產業區之一,擁有國家水煤漿氣化及煤化工工程研究中心,煤炭間接液化、新型水煤漿氣化、潔凈煤氣發電與甲醇聯產等一批關鍵技術及新型水煤漿氣化爐等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要發揮煤炭、水資源豐富及技術領先優勢,圍繞煤炭資源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有效整合各類資源,完善產業配套,促進骨幹企業做大做強,形成區域集成優勢,積極促進煤化工產業集聚。依託兗礦魯南化肥廠、國泰化工、海化薛焦、滕州鳳凰化肥、盛源宏達化工、柴里焦化、國宏化工、國際焦化、久泰化工、山東鐵雄新沙集團、肥城礦業集團、金沂蒙集團化工、日照焦化等支柱企業,以煤氣化、煤焦化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合成氨、清潔能源、碳一化工、煤基烯烴與新型合成材料四大產業鏈,形成以化肥、甲醇、甲醛、醋酸、清潔燃料等為主的煤化工產業體系,將魯南建成國家級的煤化工基地。到2010年主要煤化工產品年新增生產規模,合成氨150萬噸,焦炭1050萬噸,甲醇400萬噸,煤制烯烴60萬噸,醋酸100萬噸,二甲醚25萬噸,粗苯精製25萬噸,煤焦油綜合加工85萬噸。
煤化工重點發展領域:
煤氣化。消化吸收先進工藝技術,延伸碳一化學系列產品,重點發展甲醇、二甲醚、甲醛、聚甲醛以及醋酸、酸酐、醋酸纖維系列及延伸產品,以煤基烯烴高新技術為龍頭,甲醇為紐帶,發展乙烯、丙烯及下游衍生產業。鼓勵氨醇聯產,大力發展尿素、復合肥、控釋肥等產品。
煤焦化。按照行業准入標准,實行科學布點、集中加工,重點發展焦油加工及苯、萘、蒽、酚等系列產品,開發改質瀝青、針狀焦、UHP高功率電極等產品。
3.精品鋼鐵基地。通過加快全省鋼鐵工業布局調整,整合現有資源,淘汰落後產能,推進省內鋼鐵企業的兼並聯合重組,提高鋼鐵產業集中度,規劃建設大型臨港精品鋼鐵基地。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按期淘汰小鋼鐵企業和落後生產能力。以此為契機,堅持高起點、高標准原則,立足國際先進水平,在日照規劃建設2000萬噸規模的大型鋼鐵基地,其中新建精品鋼鐵1500萬噸,主要生產國內和省內短缺的高檔熱軋薄板、寬厚板、大無縫鋼管、冷軋板、不銹鋼、硬質合金鋼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到2010年建成一期鋼鐵項目1500萬噸,「十二五」初期全部建成。
4.優質建材基地。以生產企業集團化、基地化為方向,以產權為紐帶,依託大型骨幹企業,加快現有企業重組、兼並、聯合,組建區域大型企業集團或聯合體,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促進建材產業適度集中,形成棗庄、臨沂、濟寧和日照四大建材中心,建設我省乃至華東地區的優質建材生產基地。一是依託棗庄中連魯南等優勢企業,做大做強魯宏、榴園、申豐、沃豐等品牌,大力發展新型干法旋窯水泥、浮法玻璃、高檔裝飾材料、新型牆體材料和石膏深加工產品,提升建材行業的整體水平,形成以水泥、平板玻璃、牆體材料為主體的棗庄建材中心。二是以促進產品品種、規格多樣化,產品質量、檔次高檔化為方向,建設以水泥、花崗石板材、牆地磚、耐火材料製品為主體的臨沂建材中心。三是依託金塔王、大宇水泥、中材里能、兗礦科澳鋁業等骨幹企業,形成以水泥、玻璃纖維、金屬門窗、各類磚製品、鋁材等為主導產品的濟寧建材中心。四是利用臨港優勢和石灰石資源,重點推進莒縣水泥熟料生產基地和山水水泥、大宇水泥等粉磨站建設,鼓勵發展規模化石材加工,大力發展牆體材料及輕型建材,擴大對東南亞、南非、歐洲市場的建材產品出口,形成以出口為主導的日照建材中心。
水泥。主要是調整結構,上大壓小,大力發展新型干法旋窯水泥,加快淘汰落後立窯水泥生產能力。研究開發可利用廢渣的超細粉磨等節能環保新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開發新的特種水泥。到2010年,水泥產量達到7000萬噸,新型干法水泥所佔比重由45%提高到80%以上。
玻璃及製品。重點發展優質浮法玻璃,開發超薄、超厚及大規格產品和著色玻璃、熱反射玻璃、低輻射玻璃等,形成建築玻璃、日用玻璃、工藝玻璃、特種玻璃為主的玻璃及深加工系列產品;抓好硅質原料開發,實現玻璃硅質原料的標准化供應。突出金州玻璃、太平洋玻璃的帶動作用,抓好菏澤華鵬玻璃、巨野華爾潤浮法玻璃等項目,提高建築玻璃、日用玻璃、工藝玻璃和特種玻璃的深加工水平。
建築衛生陶瓷。發展大規格、多花色、多品種以及防潮、抗凍、抗菌和高強度產品;改善燃料結構,鼓勵採用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煤氣等潔凈燃料,逐步淘汰以煤和重油為燃料的工藝。
新型建材。大力發展節土、節能、利廢、環保、多功能牆體材料,逐步實現生產和應用的集約化、系列化、標准化。積極開發長壽耐材、精煉用耐材特別是不銹鋼精煉爐耐材,大力拓展建材、化工等其他領域耐材。大力發展煤矸石燒結磚、粉煤灰砌塊、河泥制磚等建築節能材料,擴大輕鋼結構型材、鋁塑型材等產品生產。
5.機械製造業基地。以工程機械、加工機械、汽車發動機及零配件、變壓器、造船等為重點,推進關鍵技術創新,促進加工、生產、服務向智能化、個性化方向發展,著力提高行業研發設計、加工製造和系統集成的整體水平,努力打造魯南機械製造業基地。大力發展履帶式推土機、挖掘機、大噸位系列裝載機、壓路機、叉車等工程機械和礦山機械整機產品;積極發展數控機床、中小機床、加工中心、數控專用機床及汽車維修檢測系列設備,形成集鑄造、機械加工、鉑金、模具、電機、配套件等為一體的機電產業鏈;突出大型化、多功能,形成以大中馬力拖拉機、高效聯合收割機等為主的系列農用機械;大力發展汽車發動機、輪胎、車輪、軸承、沖壓件和電子自動控制系統等汽車零部件,實現整車、零部件、汽車貿易「三位一體」以及引進、研發、生產同步發展;提高船舶製造產業集中度,向標准化、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重點開發高性能內河運輸船舶、旅遊船和新型遊艇、內河集裝箱船,建成國內先進的內河船舶設計開發製造基地。充分利用日照港口和岸線優勢,建設大型造船企業集團。重點建設10萬噸級以上的修造船塢,優先發展集裝箱船、油船、散貨船、冷藏船、遠洋捕撈船、遊艇、賽艇等產品。逐步形成以造船為主、修船為輔、配套能力較強的產業體系,著力打造沿海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
6.商貿物流基地。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統一開放、規范有序」的原則,集中發展大物流、大批發、大商貿,採取政府扶持、政策引導和多方共建的方式,在港口、交通要道、大宗工業品和農副產品主產區,規劃建設一批大型現代物流中心、物流園區、批發市場,著力打造以臨沂為中心的商貿流通中心,以日照為龍頭的港口物流中心,以濟寧、棗庄為重點的運河物流中心,以菏澤內陸口岸為主的商貿物流中心,努力形成連接南北、輻射周邊的區域性商貿物流基地。到2010年,形成商品交易額超過100億元的專業批發市場1家、過50億元的5家、過10億元的45家;營業額過1000萬元的物流企業達到50家。
商貿流通中心。臨沂市作為魯南商貿重鎮,要進一步強化商貿龍頭地位。加快改造提升現有商貿市場,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在鞏固提高傳統交易方式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物流配送、連鎖經營、特許經營、電子商務、商務代理等新型物流業態,著力培育集商流、物流、信息流於一體,以網路化、信息化、規模化為標志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加快建設以臨沂公路運輸樞紐榮慶物流中心、臨沂交運沂蒙物流中心等為主體的輻射全國的綜合性現代物流園區,以魯信國際會展物流項目、立晨物流保稅倉庫為龍頭的國際性、專業化現代物流園區。推廣莒南縣「十百千工程」經驗,以連鎖經營、物流配送、便民超市為重點,優化網點布局,推進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形成覆蓋城市鄉村、延伸周邊地區的商貿流通網路。
港口物流中心。主動順應現代港口從「運輸中心」經「配送中心」向「綜合性物流中心」發展的新趨勢,充分發揮港口集疏快捷、水陸交通便利、腹地深廣的區位優勢,以國際物流和區域物流為重點,以市域配送物流為補充,大力發展現代港口物流業。一是加快建設重點物流園區。依託日照港石臼港區功能,建設以煤炭、礦石、糧油、漿紙、鋼鐵等大宗貨物為主的物流園區;依託嵐山港區功能,建設以木材、化工產品、礦石等為主的物流園區;依託日東高速公路入口,建設以建材、特色農產品等為主的物流園區。依託日照、嵐山兩港疏港通道交匯處,建設以礦石、煤炭、木材、集裝箱等為主的連通港口與腹地之間的日照市綜合物流園區。二是進一步暢通港口集疏運系統,擴大內陸輻射范圍,盡快形成以港口為端點、以內陸為集散點、與國際接軌的綜合物流中心。三是不斷完善現代物流支撐系統,加強物流信息系統建設,推進「綠色物流」的發展,大力打造現代化物流基地。
棗庄城市新名片「江北水鄉,運河古城」開始漸入人心。這張新名片與運河結緣,吃水不忘挖井人,人們自然會懷念開挖棗庄泇運河的功臣--舒應龍、劉東星、李化龍三公。清代在運河北岸的嶧城區古邵鎮萬年閘村修建了「三公祠」,彰其事跡。古邵鎮也將擬復原「三公祠」,通過文化底蘊為全鎮古運荷鄉建設塗抹一層文化亮色。

E. 山東聊城是怎樣一個城市其經濟發展主要靠什麼

基本概況
聊城市地處經濟發達的山東省,居魯西,臨河南、河北,位於華東、華北、華中三大行政區交界處。代表中國商業文明的京杭大運河和代表農業文明的黃河在此交匯,貫穿中國南北的京九鐵路和連接祖國東西的膠濟邯鐵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黃金大十字」。聊城不僅起著輻射和帶動魯西經濟發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與山西、河北等內陸省份進行經濟、技術、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既可利用東部沿海的先進技術,還可利用東部省份的豐富資源,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能源基地、內陸口岸和輻射冀魯豫交界地區的中心城市。
聊城市位於北緯35°47』~37°02』和東經115°16』~116°32』之間,南北直距138公里,東西直距114公里。總面積8715平方公里,總人口557.52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40人。其中,少數民族38個,約有6.73萬人。市境地處黃河沖擊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耕地面積553183公頃,人均耕地面積1.49畝。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半乾燥大陸性氣候。氣候適宜,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時數在2463~2741小時之間,無霜期200天左右。聊城市轄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東昌府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省轄市臨清市,下轄126個鄉、鎮、辦事處,6516個村委會。2001年末,全市企業單位1219個,事業單位1481個,機關單位1010個,全部單位在崗職工人數為325020人。
聊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原始社會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從事農業生產。市境發現了距今約六七千年的8座龍山文化城,它們是迄今為止全國發現的最大的龍山文化城。可見,古濟水西岸是當時一個極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夏商周時期,聊城經濟和社會發展較快,農業和手工業比較發達;春秋時期,聊城為齊國西部重要城邑;戰國時期,聊城為諸侯爭戰之地;秦漢時期,經濟文化得到較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銅、鐵、鋁是主要生產工具,利用水井解決飲水和灌溉問題,豪富之家乘車馬出行,銅鏡、熏爐成為必需品,能製作工藝水平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較快,培養了不少名士武將;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自然災害較多,其間局部統一的時期,社會相對穩定,經濟文化事業有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隋大業4年(公元608年),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當時臨清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唐代是市境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發展的時期,尤其是教育事業發達,造就了許多名人;明清兩代是聊城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樂九年(1411)間曾數次興工開復會通河,縱貫中國南北的大運河為聊城的發展繁榮帶來勃勃生機,臨清、聊城(今之東昌府區)成為沿運九大商埠之一。聊城「廛市煙火之相望,不下十萬戶」、商賈雲集、百業興隆、帆檣如林、舳艫相接、車馬絡繹、貨積如山。外籍商人會館傍河而立,有崇樓高閣、殿宇名剎,清康熙帝4次來聊,乾隆帝9次駐蹕聊城。市境商貿昌盛,農業、紡織業、印刷業、筆業、工藝品生產業、磚窯業、食品業、造船業、漕運業發達。民國建立之前,市境有同盟會會員秘密組織民眾進行革新。民國時期,聊城是魯西政治、文化、中心。民國初,有棉業研究所、講習所、實驗廠,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車運輸公司、電燈公司、銀行、織布廠、醫院、官立中學堂、師范學校等。民國中後期,由於軍閥混戰、日軍入侵,農工商各業遭受極大破壞。1937年「七七事變」後,聊城成為抗日的前沿。抗日武裝6萬餘人,與日軍作戰80餘次,保衛收復了大片國土,聊城人民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解放戰爭時期,聊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後方基地,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強渡黃河之際,市境有3.7萬人參軍入伍;在淮海戰役、渡江南下作戰中,境內民眾組織運輸隊、擔架隊全力支援解放軍作戰,為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聊城人民繼承優秀歷史傳統,艱苦奮斗、銳意進取,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聊城資源豐富、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旅遊業成為新興產業。聊城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蔬菜、果品、畜禽生產基地和農副產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其中高蛋白小麥、鴨梨、圓鈴大棗、香瓜、小尾寒羊、魯西黃牛等名優稀特產品馳名中外,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食用菌栽培面積居全國首位,久負盛名的冠縣鴨梨種植面積達60萬畝,為全國之最,肉牛年出欄100多萬頭,肉雞年出欄500多萬只。水利資源充足,境內有徒駭河、馬頰河、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加之位於黃河位山灌區上游,水利條件十分優越。市境可利用地表水資源多年平均總量為454.86億立方米,過境黃河水資源420.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9.51億立方米。煤、石油、天然氣、石灰石、石膏、鐵等地下礦藏豐富。地熱資源尚待開發。生物資源種類繁多,糧食作物品種500多個,經濟作物品種107個,蔬菜品種600多個,葯材品種61個,林木果樹品種225個,花卉品種146個,飼養動物品種95個。聊城是山東省交通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京九鐵路、邯濟鐵路、濟館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是連接東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聊城鐵路編組站是京九線上的4大編組站之一。從聊城出發,1小時到達濟南空港,4小時到達青島海港,4個半小時即可到達北京。 信息產業發展迅速,實現了交換程式控制化、傳輸數字化、網路立體化的現代化電信網路。聊城還開通了計算機互聯網和多媒體通訊網路。「聊城信息港」是中國公眾多媒體信息網的一部分,它與國外信息網相連,實現了與世界資源共享。 聊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然資源與人文景觀相互交融形成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名勝古跡2700多處,有旅遊開發價值的景觀有470多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重點保護單位15處,特別是聊城城區獨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國北方的威尼斯」之稱。
聊城經濟發展迅速、百業俱興。2007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39.45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138.8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91.9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08.66億元,一、二、三產業結構比例為29.5∶43.5∶27.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5312元。 工農業總產值573.47億元。 實有耕地面積553183公頃,農業人口人均佔有耕地1.84畝,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63.01億元,糧食產量423.87萬噸,棉花產量8.47萬噸,油料產量27.70萬噸,水果產量34.99萬噸,蔬菜產量743.66萬噸,肉類總產量39.20萬噸,禽蛋產量30.10萬噸,大生畜年末存欄150.55萬頭,水產品產量39.08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2353元,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492元。 全部工業總產值453.45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93.40億元。全市工業企業1301個,大中型工業企業102個(國有工業企業53個),小型企業260個。國有工業企業87個、總產值965123萬元,集體工業企業57個、總產值299471萬元,股份合作工業企業12個、總產值114154萬元,股份制工業企業84個、總產值1026504萬元。外商及港澳台工業企業16個、總產值130033萬元,中央工業企業1個、總產值9577萬元,省屬工業企業2個、總產值52438萬元。 出口總額1262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8.1%,進口總額4527萬美元、比上年減少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3.37億元、比上年增長19.9%; 實際利用外資額366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5.3%。公路客運量1779萬人,公路貨運量881萬噸,電信業務總量126862萬元,郵政業務總量15218萬元。
聊城交通便利,通訊快捷,科學教育蓬勃發展,文學藝術異彩紛呈;城市環境整潔清新,是山東省衛生城市;接待條件日漸完善,擁有一批高檔賓館、酒店;陸路口岸、海關、商檢等涉外機構健全。隨著以提高城市綜合服務功能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和市區集中供暖、供氣、以及東昌湖和古運河、徒駭河等工程項目的相繼建成,聊城的城市建設已經有了質的飛躍。隨著4×60萬千瓦山東中華聊城發電廠一期工程的完工,全部投產後,聊城將成為中國東部地區最大的能源基地之一。「江北水城」將以她獨特的風韻,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
編輯本段神話傳說
聊城也稱「鳳凰城」,因為聊城古城池位置和布局狀若鳳凰,故素有「鳳凰城」之稱。對此,還有一個傳說:
傳說,聊城一帶原是一片梧桐林,住著一對鳳凰,統率著林中百鳥,過著幸福的生活。有一年發大水,東海一條惡龍來到此地,驅走了鳳凰,使這一帶變成了一片汪洋,人們叫它東州湖。地方官見湖波盪漾,周圍林茂花繁、景色優美,便想在湖邊建城,但工匠們感到工程艱難,均不敢承擔。這時,來了兩個人,一個叫王東,一個叫王昌,他們自告奮勇,願意承建。原來這兩人就是被惡龍趕走的那對鳳凰所生的兒子。王東、王昌建城,鳳凰率百鳥送來木石用料,不長時間,一座雄偉的湖城建成了。人們為了紀念鳳凰在建城中的功績,便將該城起名為鳳凰城。後來,東海惡龍又興風作浪,企圖摧毀新城。此時,王東、王昌即力戰惡龍。惡龍逃往東海,扒出一條水道,引海水來灌城。為救鳳凰城的百姓,王東、王昌兄弟二人鑽入水下,用身子堵住了水道。人們為感謝兩兄弟獻身保城救眾的高尚品德,便將鳳凰城又改名叫東昌城。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境內地形較為平緩,除東阿縣沿黃河一帶有10座剝蝕的殘山外,皆為黃河沖積平原。地勢自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莘縣西南部最高,海拔49米;高唐縣的東北部最低,海拔27.5米。由於歷史上黃河多次在聊城改道泛濫,形成了高坡、窪地相間的微地形起伏地貌。
構造
全市地質構造屬華北地台(Ⅰ)的一部分,聊考斷裂帶又將全市分為2個二級構造單元,其西部為遼冀台向斜(Ⅱ1),東部為魯西台背斜(Ⅱ2)。遼冀台向斜中有2個三級構造單元,即臨清坳斷區(Ⅲ1)和內黃隆斷區(Ⅲ2);魯西台背斜中有1個三級構造單元,即茌平坳斷區(Ⅲ3)。其次,自西向東又分7個四級構造單元:館陶凸起區(Ⅳ1)、臨清凹陷區(Ⅳ2)、新集凸起區(Ⅳ3)、莘縣凹陷區(Ⅳ4)、桑阿凸起區(Ⅳ5)、陽谷凸起區(Ⅳ6)、東阿凹陷區(Ⅳ7)。區內分布許多斷裂,其走向一般呈北東向。較大的斷裂為聊考大斷裂,其次有冠廣斷裂、冠縣斷裂、堂邑斷裂、聊城斷裂、茌平斷裂、東阿斷裂、館陶斷裂、馬陵斷裂,另外還有許多小斷裂。聊考斷裂,北自茌平,南至河南蘭考,全長270公里,市內長度110公里,是市內遼冀台向斜與魯西台背斜的分界線,同時控制著市內第三系的發育及構造形態的發展。冠廣斷裂,西自冠縣,穿過聊考大斷裂,東至廣饒,全長290公里,市內長度約100公里。該斷裂北盤下降,南盤上升。冠縣斷裂,北自臨清石槽,南至冠縣梁堂,與冠廣斷裂相交,全長約60公里,其北端是臨清凹陷與新集凸起的分界線,南端是臨清凹陷與桑阿凸起的分界線。堂邑斷裂,自莘縣董杜庄向西北延伸,經過堂邑,至博平與聊考大斷裂相交,全長約73公里,其南盤為下降盤。聊城斷裂,其東北在聊城交於聊考大斷裂,西南在莘縣河店交於堂邑斷裂,全長約40公里,是北盤為下降盤的斷裂。茌平斷裂,為東盤下降的斷裂。其北自茌平王老,南至陽谷七級,全市約55公里。東阿斷裂,位於市內最東部,是西盤下降的斷裂。其北自東阿高集,南至陽谷張秋,全長約50公里。館陶斷裂,位於市內最西部,該斷裂將北館陶構造一分為二,使斷裂帶兩側孔店組地層與奧陶紀灰岩接觸。馬陵斷裂呈北西走向,全長約15公里,北東為下降盤。該斷裂帶是臨清凹陷與河南內黃隆起的分界線。
地層
自晚第三紀以來普遍接受了上第三系和第四系的沉積,主要為黃河泛濫沖擊物和洪積物,除東阿沿黃河一帶不足50米高的10座孤山有古生界奧陶系灰岩出露處,其餘均為新生界第四系所覆蓋。第四系厚度一般為30~270米,以臨清、莘縣、高唐一帶厚度較大。第四系包括全新統和更新統,更新統又分上、中、下更新統。全新統主要為沖積物和洪積物,沉積厚度7~25米,廣泛分布於全市;更新統主要為河湖相沉積,厚30~260米。第四系以下有上第三系明化鎮組、冠陶組;下第三系東營組、沙河街組、孔店組;古生界石炭二迭系、奧陶系、寒武系,還有古生界變質岩等。
聊城「江北水城」是長江以北一座獨具魅力的北方水城。聊城城市建成區43平方公里,湖河水域面積多達13平方公里,占整個城市建成區的1/3。全市流域面積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條,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條。中華母親河--黃河在聊城市境內蜿蜒130多公里;馬頰河、徒駭河、渭河、趙王河等市內主要河流縱橫交錯,形成了獨特的水系。市區內有我國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東昌湖,水面總面積近5平方公里;著名的京杭大運河自南向北穿越而過,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河湖一體」的獨特城市風貌,被譽為「江北水城」。
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半乾燥大陸性氣候。氣候適宜,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時數在2463.0--2741.8小時之間,全市平均氣溫12.8--13.4℃,全年降水量為567.7--637.3毫米,年均相對濕度為56--68%,無霜期200天左右,多南風和偏南風。
土地資源
據1985年土壤普查統計,全市總面積為1297.03萬畝,其中耕地面積953.94萬畝,占總面積的73.69%,人均佔有耕地面積高於全省和全國。
土地利用
市內土地可利用面積大,開發利用率高。據1985年土壤普查統計,全市總面積1297.03萬畝,利用土地面積1251.16萬畝,占總面積的96.5%。其中,耕地953.94萬畝,占利用地面積的76.2%;園林18.02萬畝,占利用地面積的1.4%;林地27.7萬畝,占利用地面積的2.1%;居民、工廠、機關用地153.6萬畝,占利用地面積的11.9%;交通用地35.43萬畝,占利用地面積的2.7%;水域42.44萬畝,占利用地面積的4.8%。未利用土地45.87萬畝,占總面積的3.5%,主要是沙荒和鹽鹼荒地。
土地生產力
據1985年土壤普查,按全國土地生產力分級標准,市內沒有一級地;二級地有253.3萬畝,占可利用土地總面積的24.2%;三級地478.2萬畝,佔45.5%四級地234.5l萬畝,佔22.3%;五級地84.19萬畝,佔8%。各縣市之間有較大差異。二級地面積最多的是茌平78.65萬畝,佔全縣面積的57.4%:三級地面積最多的是冠縣102.22萬畝,占總面積的69.3%,四級地面積最多的是陽谷59.47萬畝,占總面積的37.8%;五級地面積最多的是陽谷29.76萬畝,占總面積的18.99%;東阿縣劃出六級地0.88萬畝,佔全縣面積的0.99%。
水資源
市內水資源分布不平衡,東部和東南部沿黃河一帶較多,西部和西北部高亢地區匱乏。
地表水資源
據全市14個代表雨量站1956~1996年實測,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66.7毫米,產水總量為48.7億立方米。其中形成地表徑流3.69億立方米,通過各級河溝泄入徒駭河、馬頰河、衛運河或被截留在河渠閘前,入滲補給地下水9.81億立方米,其餘大部分轉化為土壤水,為自然蒸發所消耗。過境水資源比較豐富,黃河、金堤河、衛運河諸河道多年平均徑流量為366.22億立方米,其中黃河349.58億立方米,占沿境河道徑流量的95.45%。其它入境水資源很少,徒駭河、馬頰河多年平均徑流量0.32億立方米,僅在汛期入境。
地下水資源
市內淺層地下水的水文地質條件較好。除淡水廣泛分布外,還有微鹹水與淡水相間分布,構成水化學垂直分帶的咸——淡、淡——咸——淡及全淡型結構,淡水分布面積占總面積的93.1%。其中,適宜開發利用的淺層淡水占總面積的81.9%。中層和深層地下水亦有較好的開發利用條件。據全市1990年評估,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總量為221.98億立方米,其中淺層地下水為219.74億立方米,中深和深層地下水為2.24億立方米,分別佔98.9%和1.1%。在淺層地下水資源中,因補給困難,更新緩慢,不得輕易開採的凈儲量為206,40億立方米,參與大自然循環,逐年更新綜合補給量為13.34億立方米。
水資源可利用量
根據市內水利工程設施、調蓄能力及地下水補給條件,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可利用總量為22.97億立方米,其中當地水資源為7.72億立方米(地表水徑流0.26億立方米,地下水7.46億立方米),沿境河道水資源可利用量為15.25億立方米(國家每年分配引黃水量13.65億立方米,金堤河、衛運河僅1.6億立方米左右),其它徒駭河、馬頰河等入境水,因以攔蓄力低,可利用量很少。
礦產資源
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氣、石膏、石灰石、飲用礦泉水和溫泉水等。
煤 炭
陽谷——茌平煤田 沿黃河北呈西南東北展向,分布在莘縣南端、陽谷大部、聊城東部、東阿西部及茌平南部,地理坐標為東徑115°34』~116°30』,北緯35°54』~36°40』,面積2297.6平方公里,預測儲量(E+F級)217億噸。該礦田—1000米以淺煤層分布范圍廣,煤層層數多、厚度大,儲量豐富,煤質優良,水文地質條件較簡單,被評為全國一般礦種重大突破項目之一。
聊城煤礦區 位於聊城市東部和茌平縣南部,地理坐標為東徑115。31』57」~116。12125」,北緯36。5』38」~36·31`57」。該礦區為典型的華北石炭——二迭系煤田。礦區可採煤層8層,穩定可採煤層4層,大部可採煤層4層,局部可採煤層3層。按—1100米以淺煤層計算儲量,C級3.44億噸,D級9.42億噸。
旦鎮煤礦區 位於東阿縣境北部高集鄉旦鎮一帶。呈西南東北走向,東西長8公里,南北寬4公里,面積32平方公里。該礦含煤地層為石炭——二疊系太陽組,表土層厚度300米,總見煤厚度約一500米。共含煤14層,平均厚度6.85米。煤質為氣煤、肥煤、天然焦、無煙煤等。探明此礦儲量1.39億噸。
冠縣——堂邑煤炭預測區 該區沿馬頰河呈西南東北向條帶展布,位於冠縣與莘縣、聊城與冠縣、臨清與高唐交界區域,長92公里,寬5~16公里,面積700平方公里。含煤礦體為石炭二迭系沉積物,含煤7層,總厚度8.7米,見煤深度—1600~—2600米,預測儲量14億噸。
石油和天然氣
據勘察,油、氣儲集地段分布在莘縣、高唐大部,聊城、臨清中部,茌平西部和冠縣東部。
中原油田三部油區 該區位於東濮凹陷北沿,分布在莘縣西南部古雲、大張兩鄉,南北長30公里,東西寬13公里,面積約390平方公里,生油岩體厚度約700~800米。探明石油儲量3000萬噸,天然氣儲量1萬億立方米。中原油田三廠設於此區,有生產油井330眼、天然氣井2眼,年產原油100萬噸左右,伴生氣1億立方米。
莘縣凹陷生油區 位於徒駭河與馬頰河之間,分布在莘縣北部、聊城中部、茌平西部和高唐大部,呈帶狀展向,南北長約130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面積約2600平方公里,生油岩體約4333億立方米,頂板埋深1118~1439米,生油岩體厚度1389~1771米以上。
冠縣凹陷生油區 位於馬頰河以西,呈帶狀分布在冠縣大部、臨清中部和聊城市北端,南北長約75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面積約1100平方公里,頂板埋深1688米,生油岩體厚度2000米左右,體積2117億立方米。1989年勝利油田鑽井隊還在聊城市梁水鎮梁閘村附近打出賈2號探井,在此井—2400米處發現7米厚油氣層,在—2674~—2689米處發現15米厚的質地良好的油氣層。

F. 董口鎮的經濟

董口鎮是山東省商品糧生產先進鎮,楊樹豐產林發展先進鎮,青山羊、小尾寒羊、魯西黃牛飼養先進鎮。有前元、軍屯兩個回民村,長年從事牛羊的飼養及肉食加工銷售。全鎮林業、畜牧、蔬菜、中葯材四個支柱產業初具規模,逐步向區域化、產業化、集約化方面發展,為農副產品深加工提供了充足的資源。
畜牧業按照「重規模、求實效」的原則建立規模養殖場,實行規模飼養。2008年全鎮發展專業村8個,新建規模養殖場12個,出現了徐瑞明、李克柱、張丙強等千餘戶飼養大戶,全鎮基本形成了「有規模、有群體」的畜牧發展格局,全鎮大牲畜存欄1.4萬頭,羊8萬只,雞160萬只,畜牧產值可達6200萬元,人均可增收290元。立足本鎮畜牧業和林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肉食、皮毛和木材加工業,在全鎮基本形成了以傳統的肉食、皮毛和木業加工為主,多層次、多元化發展民營經濟的局面。 董口鎮現有年銷售收入過千萬,納稅過百萬的企業三家,一般納稅人23人,其中裘革製品公司16家,毛發製品公司3家,蔬菜儀器加工有限公司一處;冷庫三座,小型旋皮廠、木材和加工廠星羅棋布。裘革製品、毛發加工、木材加工、 肉食品加工四大產業初具規模,鎮政府規劃了濟董公路,沿黃公路兩大經濟發展帶;規劃了「前園回民工業園」、「鎮東工業園」兩處。董口鎮充足的水利資源、林木資源、畜牧資源,勞動力資源;充沛的電力、穩定的投資環境,有利的地理交通條件,為承接「東企西進」、中外發達地區「產業轉移」,進軍中國大西北作好了准備。
2008年,全鎮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主要有菏澤華通閥門管件製造有限公司、新麗絲發製品有限公司、民生紡織、穆林清真冷藏廠、伊綠園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新華毛發、萬順毛條等30餘個,投資1.2億元的山東陽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已投產運營。
2008年,全鎮有各類加工戶1200餘家,從業人員達5000餘人,專業村10餘個,形成了以軍屯、前元為中心的肉食加工、皮毛加工專業區,以董口、劉庄為中心的大豆運輸專業區,以花園、路屯為中心的倒鏈維修專業區,以張橋、奮李庄為中心木材加工專業區,以邢屯、任庄為中心的雛雞孵化、芝麻糖加工專業區,以張海為中心的掃帚加工專業區等,民營經濟的發展成為增加群眾收入的重要來源。

G. 和牛的產業發展

日本和牛在我國的發展

體細胞克隆技術獲取名牛後代 2001年,我國首例和第二例健康成活的體細胞克隆牛「康康」和「雙雙」在山東省萊陽農學院誕生,這兩頭牛是日本名牛「P黑156谷秀的女兒和P黑125熱富士的女兒」皮膚細胞克隆的產物,體細胞克隆技術讓我國擁有名貴牛種。
體細胞克隆牛繁殖性能檢測及胚胎移植試驗 18個月的體細胞克隆牛「康康」和「雙雙」接受了雌激素FSH超數排卵處理,獲得了非常好的超排效果,將獲得的胚胎進行玻璃化冷凍處理解凍後移植受體母 牛,獲得國際首例體細胞克隆牛玻璃化冷凍胚胎移植犢牛「蓓蓓」。之後,體細胞克隆牛自體繁育後代「健健」和「壯壯」相繼出生,為以後的工作奠定了基礎。
克隆牛產業基地建立 2004年,建立了克隆牛產業化基地,通過三種途徑與農戶合作,一是胚胎移植一頭犢牛出生1個月,2000元回收;二是人工授精改良本地黃牛(魯利 F1),出生6個月回收,高於市場價10%;三是委託育肥,與大企業合作,擴大產業營銷力度,搶抓先機打開我國肉牛高端市場。
山東優質肉牛新種質培育國內領先 2009年7月29日,由山東布萊凱特牧業科技有限公司承擔的「優質肉牛新種質培育及產品開發」課題鑒定驗收會及布萊凱特高檔優質肉牛品牌推介會在山東省 高青縣舉行。課題通過了專家鑒定委員會的評審和技術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該研究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將進一步推動我國高檔肉牛新種質的培育,大大 提高我國牛肉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該課題通過動物胚胎生物技術的創新研究與開發進行高檔優質肉牛新種質培育、核心群繁育、委託育肥、產學研結合和畜 牧產業化發展等一系列推廣計劃,形成了「公司+小區+農戶」的產業化肉牛養殖模式,建成了集繁育、育肥、屠宰加工於一體,「產學研」相結合的肉牛新種質產 業化開發基地,達到了年繁育肉牛1萬頭、育肥出欄5000頭的規模,為我國高檔優質肉牛的產業化推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農業部牛品種審 定委員會主任張沅說:「這一成果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用到了許多高新技術,比如說胚胎工程技術、分子生物技術,體現了它的研究水平,該項目對於國家和對山東省 肉牛業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山東省畜牧獸醫局副局長張洪本說:「這個新種質使山東又增加了一個新的肉牛種質,新種質的出現將會進一步推進山東肉 牛的改良工作,提高牛肉產品的質量,推進山東肉牛業的發展。」在隨後舉行的布萊凱特高檔優質肉牛品牌推介會上,張沅教授、中國農科院畜牧所許尚忠研究員等 肉牛專家對產品和肉質進行了鑒定,一致認為,布萊凱特牧業公司出產的牛肉已達到國際牛肉A3級等級標准,為帶動當地的肉牛產業和改善當地的肉牛品質必將起 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這一成果將扭轉我國高檔牛肉依賴進口的局面。
日本和牛冷凍精液在我國遍地開花
大連雪龍為日本和牛在我國的牛業產業化先行一步,利用和牛精液改良本地牛獲得F1代進行日式育肥法育肥,獲得A3級以上的高檔牛肉在高端市場出售,為我國 高檔肉牛市場營銷開了個好頭。長白山天一岡山和牛養殖有限公司利用和牛精液改良草原紅牛獲得75%高檔肉,比飼養普通本地牛犢增收1300元~1500元,當地農戶繁殖飼養長白山黑牛實現純收入 2400多萬元,比養殖同齡普通黃牛增收900多萬元。還有更多的企業追隨和牛昂貴的價格,在尋求機遇飼養日本和牛雜交種。
採用和牛飼養技術飼養魯西黃牛
新快紅花牛項目為日本新快集團在山東青島投資,由日本著名和牛飼育、獸醫專家松本大策博士領銜的中日專家組對中國優質肉牛品種———魯西黃牛採用日本和牛 的飼養、育肥技術,經不斷改良,培養出的國產最高級別的肉牛品種。魯西黃牛為我國傳統優質肉牛品種,具備優秀的基因條件。自2005年初新快青島牧場成立 以來,在中日專家組經過兩年多的實驗培育,新一代經飼育改良的魯西黃牛終於出欄並投放市場。專家組一致認為,「紅花牛各項屠宰數據及肉質指標表明,產品無 論在感觀、嫩度、香度、口感、肌間脂肪沉積等方面都已經遠遠超過目前國內魯西黃牛的最高水平,絕大部分指標已經接近或達到日本和牛的水準」。

H. 山東聊城經濟發展 如何

基本概況
聊城市地處經濟發達的山東省,居魯西,臨河南、河北,位於華東、華北、華中三大行政區交界處。代表中國商業文明的京杭大運河和代表農業文明的黃河在此交匯,貫穿中國南北的京九鐵路和連接祖國東西的膠濟邯鐵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黃金大十字」。聊城不僅起著輻射和帶動魯西經濟發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與山西、河北等內陸省份進行經濟、技術、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既可利用東部沿海的先進技術,還可利用東部省份的豐富資源,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能源基地、內陸口岸和輻射冀魯豫交界地區的中心城市。
聊城市位於北緯35°47』~37°02』和東經115°16』~116°32』之間,南北直距138公里,東西直距114公里。總面積8715平方公里,總人口557.52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40人。其中,少數民族38個,約有6.73萬人。市境地處黃河沖擊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耕地面積553183公頃,人均耕地面積1.49畝。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半乾燥大陸性氣候。氣候適宜,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時數在2463~2741小時之間,無霜期200天左右。聊城市轄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東昌府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省轄市臨清市,下轄126個鄉、鎮、辦事處,6516個村委會。2001年末,全市企業單位1219個,事業單位1481個,機關單位1010個,全部單位在崗職工人數為325020人。
聊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原始社會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從事農業生產。市境發現了距今約六七千年的8座龍山文化城,它們是迄今為止全國發現的最大的龍山文化城。可見,古濟水西岸是當時一個極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夏商周時期,聊城經濟和社會發展較快,農業和手工業比較發達;春秋時期,聊城為齊國西部重要城邑;戰國時期,聊城為諸侯爭戰之地;秦漢時期,經濟文化得到較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銅、鐵、鋁是主要生產工具,利用水井解決飲水和灌溉問題,豪富之家乘車馬出行,銅鏡、熏爐成為必需品,能製作工藝水平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較快,培養了不少名士武將;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自然災害較多,其間局部統一的時期,社會相對穩定,經濟文化事業有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隋大業4年(公元608年),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當時臨清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唐代是市境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發展的時期,尤其是教育事業發達,造就了許多名人;明清兩代是聊城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樂九年(1411)間曾數次興工開復會通河,縱貫中國南北的大運河為聊城的發展繁榮帶來勃勃生機,臨清、聊城(今之東昌府區)成為沿運九大商埠之一。聊城「廛市煙火之相望,不下十萬戶」、商賈雲集、百業興隆、帆檣如林、舳艫相接、車馬絡繹、貨積如山。外籍商人會館傍河而立,有崇樓高閣、殿宇名剎,清康熙帝4次來聊,乾隆帝9次駐蹕聊城。市境商貿昌盛,農業、紡織業、印刷業、筆業、工藝品生產業、磚窯業、食品業、造船業、漕運業發達。民國建立之前,市境有同盟會會員秘密組織民眾進行革新。民國時期,聊城是魯西政治、文化、中心。民國初,有棉業研究所、講習所、實驗廠,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車運輸公司、電燈公司、銀行、織布廠、醫院、官立中學堂、師范學校等。民國中後期,由於軍閥混戰、日軍入侵,農工商各業遭受極大破壞。1937年「七七事變」後,聊城成為抗日的前沿。抗日武裝6萬餘人,與日軍作戰80餘次,保衛收復了大片國土,聊城人民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解放戰爭時期,聊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後方基地,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強渡黃河之際,市境有3.7萬人參軍入伍;在淮海戰役、渡江南下作戰中,境內民眾組織運輸隊、擔架隊全力支援解放軍作戰,為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聊城人民繼承優秀歷史傳統,艱苦奮斗、銳意進取,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聊城資源豐富、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旅遊業成為新興產業。聊城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蔬菜、果品、畜禽生產基地和農副產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其中高蛋白小麥、鴨梨、圓鈴大棗、香瓜、小尾寒羊、魯西黃牛等名優稀特產品馳名中外,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食用菌栽培面積居全國首位,久負盛名的冠縣鴨梨種植面積達60萬畝,為全國之最,肉牛年出欄100多萬頭,肉雞年出欄500多萬只。水利資源充足,境內有徒駭河、馬頰河、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加之位於黃河位山灌區上游,水利條件十分優越。市境可利用地表水資源多年平均總量為454.86億立方米,過境黃河水資源420.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9.51億立方米。煤、石油、天然氣、石灰石、石膏、鐵等地下礦藏豐富。地熱資源尚待開發。生物資源種類繁多,糧食作物品種500多個,經濟作物品種107個,蔬菜品種600多個,葯材品種61個,林木果樹品種225個,花卉品種146個,飼養動物品種95個。聊城是山東省交通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京九鐵路、邯濟鐵路、濟館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是連接東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聊城鐵路編組站是京九線上的4大編組站之一。從聊城出發,1小時到達濟南空港,4小時到達青島海港,4個半小時即可到達北京。 信息產業發展迅速,實現了交換程式控制化、傳輸數字化、網路立體化的現代化電信網路。聊城還開通了計算機互聯網和多媒體通訊網路。「聊城信息港」是中國公眾多媒體信息網的一部分,它與國外信息網相連,實現了與世界資源共享。 聊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然資源與人文景觀相互交融形成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名勝古跡2700多處,有旅遊開發價值的景觀有470多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重點保護單位15處,特別是聊城城區獨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國北方的威尼斯」之稱。
聊城經濟發展迅速、百業俱興。2007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39.45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138.8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91.9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08.66億元,一、二、三產業結構比例為29.5∶43.5∶27.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5312元。 工農業總產值573.47億元。 實有耕地面積553183公頃,農業人口人均佔有耕地1.84畝,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63.01億元,糧食產量423.87萬噸,棉花產量8.47萬噸,油料產量27.70萬噸,水果產量34.99萬噸,蔬菜產量743.66萬噸,肉類總產量39.20萬噸,禽蛋產量30.10萬噸,大生畜年末存欄150.55萬頭,水產品產量39.08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2353元,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492元。 全部工業總產值453.45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93.40億元。全市工業企業1301個,大中型工業企業102個(國有工業企業53個),小型企業260個。國有工業企業87個、總產值965123萬元,集體工業企業57個、總產值299471萬元,股份合作工業企業12個、總產值114154萬元,股份制工業企業84個、總產值1026504萬元。外商及港澳台工業企業16個、總產值130033萬元,中央工業企業1個、總產值9577萬元,省屬工業企業2個、總產值52438萬元。 出口總額1262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8.1%,進口總額4527萬美元、比上年減少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3.37億元、比上年增長19.9%; 實際利用外資額366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5.3%。公路客運量1779萬人,公路貨運量881萬噸,電信業務總量126862萬元,郵政業務總量15218萬元。

I. 肉牛都有什麼知識點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能力顯著提高,也促進了很多產業的發展進步,現在牛肉市場價格穩定,利潤較高,因此很多人都想養殖肉牛。那麼肉牛養殖有什麼要注意的?下面親農網為你帶來肉牛養殖注意事項。
肉牛養殖的注意事項
1、牛舍建設

牛舍是肉牛成長的地方,從牛犢到出欄一直生活在這里,所以牛舍的建設至關重要。首先牛舍要結實耐用,肉牛的體型都比較大,如果牛舍不結實,很容易被撞壞。牛舍最好建設在背風向陽、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地方,這樣有利於肉牛的飲水飲食以及運輸。另外牛舍還要保持通風透光良好,排水性要好,還要保證冬暖夏涼,防雨防雪。
肉牛養殖的注意事項
2、品種選擇

在養殖前首先就要了解肉牛的種類,哪些肉牛體質好、長得快、抗病力強,適合什麼樣環境養殖,這些問題都需要考慮。現在我國養殖品種有:魯西黃牛、利木贊牛、夏洛萊牛、西門塔爾牛,這些品種本來是外國品種,引入我國後,和我國本土黃牛雜交培育後,適合我國環境養殖,出欄體重都能達上千斤,抗病力較強,現在在我國廣泛養殖。
肉牛養殖的注意事項
3、消毒防病

肉牛得病傳染極快、死亡率高,而且不易治癒,所以做好消毒防病措施什麼重要,要定期對牛舍進行大規模的消毒,阻止病菌的產生。杜絕一定帶有病原的人和物進入養殖產地,任何進入養殖產地的人和物都需進行消毒處理。此外要及時注射疫苗,疫苗的成本較低,但卻能很好的防治很多疾病,千萬不要因為不重視,而不注射疫苗,一旦疾病傳染開來,後果什麼嚴重。
肉牛養殖的注意事項
4、飼料搭配

肉牛養殖飼料配方十分關鍵,很多養殖戶剛開始接觸這個行業,飼養經驗較少,對於飼料的配方也不了解,有些因為混亂添加飼料,導致飼料成本過高,而有些應搭配不均,導致肉牛營養不良,越來越瘦弱。那麼怎麼才算是搭配合理,肉牛飼料飼料分為粗料和細料,每個養殖場的飼料搭配皆不同,要根據肉牛月齡,體重,品種以及當地的飼料來搭配,還要定期根據體重對飼料配方進行微調。
肉牛養殖的注意事項
以上是帶來的肉牛養殖的注意事項,在決定養殖肉牛前,一定要學好專業的基礎知識,掌握好的養殖技術,這樣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提高利潤。

閱讀全文

與魯西黃牛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