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文化產業的分布狀況

文化產業的分布狀況

發布時間:2021-03-12 20:05:06

1.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我國文化產業低水平供求關系與非對稱結構性矛盾

我國的文化市場已有"長足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方面,經濟社會生活各方面條件迅速改善,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需求正在被迅速釋放;另一方面,各種新型文化產業門類不斷產生,文化產業結構性變化頻繁。但是現有統計數字顯示,我國文化產業還處在一種低水平供求平衡和非對稱結構性矛盾的狀況之中。

從絕對值來看,我國居民的文化消費需要與文化產業部門的供給之間並沒有很大的出入。

從需求方面說,2000年,我國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了849美元,反映城鄉居民生活水準的恩格爾系數也降至50%以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280元,人均消費性支出是4998元,其中被列入統計的,與文化相關的旅遊、娛樂和耐用消費品、教育、文化服務、通訊等項消費總計949元,佔到可支配收入約19%。按照我國目前大約有4億城鎮人口計算,我國目前城鎮居民文化消費需求大約有3796億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達到2253元,人均消費支出中通訊和文教娛樂類支出280元,總計達到2520億元。這樣算下來,我國與文化相關的消費需求應該在6000至6500億之間(6314億元)。

從供給方面看,根據有關統計數據匯總,我們的文化產業各行業近年來(1998或1999年)進入統計的產值大約是6000多億(1998年6240億),其中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1812.9億元(1998年),國內旅遊收入2831.92億,圖書報刊355億元,郵電通訊是1235.1億元(1998年),音像製品12.7億。(廣告業等尚未計入。

以上兩個大致相符的數字不過是分別從供需兩個方面描繪了我國文化市場的規模,卻還無法得出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狀況可以令人滿意的結論。略做分析就可以看出,文化市場的現狀只是一種低水平的供需平衡,更何況,由於還存在著各種體制性問題,所以它還只是一個存在結構性矛盾的、非對稱性的平衡。

根據國際上的研究,在人均GDP跨越1000美元時,消費支出中吃穿用類比重大大下降,住房類基本不變,而文化精神消費類支出開始大大上升;第三產業應該佔到GDP總量的40%左右,其中文化類產品的產值所佔比例也大大增加。我國目前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但是第三產業的比例(33.2%)低於這個標准達6個百分點,其總量大約是5000億人民幣。盡管我們可以去除由於消費習慣和體制因素而出現的誤差,並去除可能用於非文化類消費的支出(如醫療等),餘量也應該有3000至4000億人民幣。

對於這3000至4000億人民幣的市場空缺應該做如何理解?

一種解釋是,我國居民文化消費能力被大大壓抑了,因此制約了文化產業的成長。有許多事實可以證明這一點。比如說,根據我國文化產業部門各種散見的數字,我國的電影業、電視業存在大量的經營不善和虧損,許多作品出版後無人問津,庫存積壓嚴重;而一些作品卻不明原因地驟然獲利。有統計表明,電影的生產近年來在走下坡路。1992年我國共生產了170部故事片,為近10年來之最,此後1995年是146部,1996年是110部,1997年是88部,1998年只剩下82部。我們本應不斷增加的觀眾都上哪裡去了呢?近年來,火爆一時的傳統文化娛樂業如歌廳舞廳等經濟效益迅速下滑,成為虧損行業。這些現象說明,我國文化產業部門所提供的產品,有相當一部分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和不斷變化著的文化消費需要。

還可以做另一種解釋,即我國居民事實上已經實現的文化消費有相當一個部分沒有被列入統計。目前音像界有一個被公認的市場容量計算方法,即根據居民的消費類視聽技術設備的擁有量估算音像製品的市場容量。根據這種方法,我國居民目前大概擁有:電視3.5億台、CD機1000多萬台、VCD機3000多萬台、LD影碟機500多萬台、多媒體電腦1500多萬台,等等。如果按照每個硬體每年均需要10件(套)新的音像製品統計,據信每年音像產品的總銷售額應有超過1000億元的規模,但根據有關部門1996年的統計,我國的音像製品只有不足20億元的正版收入,占總量的2-3%;根據1999年的統計,正版收入約有50億元 ,即使由於政府加大"掃黃打非"的力度,正版率有所提高,據信實際市場規模也應該在1500億至2000億左右。這方面的事實說明,有相當大部分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正在流失。我們的文化市場供需之間存在巨大的結構性缺口應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文化市場巨大的供求差別已經成為國家文化和經濟安全問題的隱憂。目前我國居民個人金融資產已經達到9萬億元左右,銀行存款約7萬億元,隨著我國在住房、養老、醫療和教育等方面各項改革措施的逐步推出,人們對文化、教育和娛樂的消費需求將得到進一步釋放。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甚至已經形成了一個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無法填補的真空。加入WTO後,國外文化產業集團將可能以技術與內容的多重優勢大舉進入,迅速佔領我國的文化市場,文化市場"有限開放"的政策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可能會在不長的時間里遭遇嚴峻挑戰。

近年來,人們頻繁地看到這樣的數字:英國文化產業的年產值將近600億英鎊,從業人員約佔全國總就業人數的5%;日本娛樂業的年產值早在1993年就超過汽車工業的年產值;美國的文化產業更加發達,其視聽產品出口額已經成為第一大出口產品,並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40%以上的份額。根據媒體的報道,我國政府已經開始考慮允許一些國際知名傳媒集團進入我國媒體市場。這是一個重大的信號,說明文化產業國際化的進程可能出人意料地加速,我國文化市場已經暴露在國際文化資本的強大壓力之下,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積累的經濟和文化之果已經成為國際文化資本垂涎的目標。

(二)我國文化產業經營單位眾多但產業組織集約化程度不高

面對巨量的市場需求,以及國際傳媒文化集團大兵壓境,我國的文化產業在總體上缺乏競爭力,難以滿足人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要,這一點足令我們憂慮。我國的傳統文化產業誕生於計劃體制之下,長期以來既被行政體制分割又被各種政策保護。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總體格局,表現出經營單位眾多,產業集約化程度不高,資源極度分散和不講經濟效益的突出特點。在文化市場迅速成型的今天,這些特點全部轉化為弱點。

從人員規模看,僅以文化部所屬文化產業機構為例。截至1999年,我國文化部下屬的企事業機構共33.07萬個,這里包括了藝術演出團體、影劇院、圖書館、群藝館和文物保護單位,從業人員共166.15萬人;當年國內演出場次是42.3萬場;國內觀眾達4.69億人次。文化娛樂業有機構17.47萬個,90.3萬人;文化市場其他經營機構9.7萬個,23萬人 。這些單位的特點是大多機構較小,如文化部下屬每單位平均才有5人左右。

從經營規模看,音像業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國音像製品的生產、復制單位近600家,每年生產正版音像製品(盒帶、VCD、CD和DVD)兩萬種約2億件(盤),平均每家企業年生產34萬件,月生產不足3萬;而銷售單位約有7萬個,每年全部正版音像製品銷售2億件,平均每個銷售點一年不過賣3000來件,日平均竟不足10件。圖書批發零售業是另一個例子。1999年文化部所屬圖書批發零售機構有13056個,2.3萬人,營業收入只有5.45億元,人均2萬3千元左右,每天營業額為60來元。

資源分散和集約化程度低的問題在新聞出版和廣播影視業中表現得極充分。我國新聞出版體制與傳統工業經濟管理體制有共同特點:新聞出版單位必須是以一定級別的行政機構為"上級單位",並且建立在其財政撥款的基礎上。這些新聞出版單位一旦形成就被固化,既不能淘汰也不能重組;新的需求一般產生於新的行政機構,通過新的撥款來建立,同樣先天不足。長此以往,新聞出版機構就隨著行政機構的膨脹而膨脹起來。這些新聞出版機構大都規模狹小、重復建設、效益低下,既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資源的閑置和浪費。近20年來,特別是近10年來,各有關方面一直在嘗試對文化管理體制進行多方面的改革實驗,但是基本狀況並沒有根本性改變。

據1999年的統計,我國報紙有2038種、期刊8178種、出版社500餘家,電台電視台3000餘座。這是一筆經數十年積累形成的巨大而寶貴的文化資源。在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的今天,如果我們自己不迅速對其加以整合、優化,轉變其經營模式,增強其競爭實力,必然成為國際性傳媒巨頭的獵取對象。

(三)我國文化產業的傳統的資源配置機制與市場化要求之間正在形成尖銳矛盾。

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的體制改革開始進入"快車道"。 1998年,我國政府職能部門不再直接辦刊辦報,退出出版經營領域,切斷了新聞出版單位與各個政府機構的傳統依附關系;2000餘家報紙和8000餘家刊物被"逼"上產業化運行的軌道。1999年,開始了傳媒集團和多傳媒文化產業集團的組建;2000年,"傳媒概念"走紅股市,開始嘗試傳媒集團與資本市場的結合。文化產業的體制改革後浪推前浪,從分行業的、局部的改革,逐步進入整體性改革的階段。

但是,資源配置機制混亂,條塊分割和行業壁壘與市場化要求之間的矛盾仍然困擾著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

文化產業的基礎是市場,現代市場經濟要求公開、公正和公平的競爭,反對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壟斷;我國傳統的文化事業單位是按"條塊"(地方和行業一縱一橫)分割的方式設立的,目前盡管已經在不同程度上開始與行政主管部門脫鉤,實行"專業歸口管理",但是,離真正的市場競爭還有相當的距離。甚至還有一些企業利用與行政機構的傳統聯系,利用企業特殊的社會公益性質和意識形態功能,壟斷資源,操縱市場,謀取暴利;而另一些文化企業在做大以後,要做跨行業跨地區的資產重組甚至兼並,卻往往遇到阻力。在加入WTO的形勢下,在國際性"傳媒匯流"趨勢的影響下,一些廣電、報刊、出版企業在地方政府的協調下成立了集團公司,實現了"強強聯合"和"資產重組"甚至在當地從事了一些跨行業、跨媒體經營。這當然是一種進步。但我們也注意到,"媒體匯流"在西方是一種市場趨勢,在中國則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如何將結構調整與體制轉型結合起來,仍然是個問題。

這樣,文化產業的發展就與深層次改革問題相遇了:文化產業是一個特殊的產業,既具有一般的行業屬性,又具有社會公益性質。其中的核心產業門類如傳媒產業,既具有大眾傳媒的特點,又是黨和國家的宣傳渠道。如何基於這些特點做出制度性的安排,既按照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健康發展,又保證先進文化的主導作用,這是一個全新的問題,需要我們以創新的精神大膽開拓。

但是,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是一個更為根本性的問題,也是我黨和國家確保對社會主義文化事業領導權的基礎。應該看到,在加入WTO和深化改革的形勢下,在數字化信息技術的沖擊下,傳統傳媒制度的經濟基礎和技術基礎已經發生了變化,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的實現方式也已經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從以國家行政機制為中介的非自主方式,轉向以市場為中介的自主選擇方式。這就要求我們積極探索在市場競爭條件下發揮傳統政治優勢的新辦法。因此,我們應特別注意研究調控文化市場發展的新體制、引導精神產品流通的新機制,以及活躍文化生產的新組織形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文化的發展。

當然,我們也看到,在出現了全球性的"傳媒匯流"和"放鬆管制"之後,由於文化內容產業發展的不平衡,甚至是西方發達國家也在重新考慮如何以新的產業政策、新的制度性安排對待文化內容產業的問題。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弘揚民族文化傳統,確保民族文化安全,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面對全球化的共同戰略主題,將會出現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經驗。我們的政策制訂人員需要做的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後看。

(四)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先進性要求與文化原創能力不足之間形成戰略矛盾,資源潛力不能轉化為產業實力

發展我國的文化產業還是有一些得天獨厚的條件。首先是中國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世界上使用華語的人口為世界之最,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除在中國境內,還在東南亞、北美及歐洲的華人區具有廣泛的影響。這應該說是中國的文化企業進行市場開拓的最有利條件,因為語言和文化的差異一直被認為是經濟全球化和國際交往中的最大消極因素。在經濟學的壟斷競爭理論中,保持產品差異被認為是維持產品在市場上的壟斷力量的關鍵。文化產品的差異首先是來自價值觀及表達手段的獨特性的;文化差異也是我們在國際競爭中和在趕超發達國家時可以依賴的比較優勢。

從生產要素的角度看,中國的文化資源異常豐富,舉世公認。幾千年乃至更長時間的文明發展,幅員遼闊的國土上還留存著許許多多的歷史文化遺址、遺跡,還有各種類型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景觀;圖書館、博物館里保藏著數以百萬計的藝術珍品、典籍和文物;中國人的言談舉止、風情習俗、節日慶典中保留著大量有形無形的文化符號;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者對傳統文化進行了不間斷的研究和播傳。凡此種種,都為中國文化產品乃至其他可以負載文化符號的耐用消費品的設計、生產、創新提供了不竭的靈感源泉。

但是僅僅滿足於此顯然落後於時代。當今世界,文化已經具有原生形態、經濟形態和技術形態,新興文化產業得益於資本市場和信息技術兩駕馬車拉動,才有了前所未見的高速度,才將大批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和財富。我國正是在上述兩個方面都顯得被動和遲鈍。

比如,文化旅遊是將民族文化資源潛力化為產業實力的重要方式,旅遊業在我國文化產業各門類中還是產業化程度最高的部門,但是,在該領域將文化遺產轉化為產業的成功案例至今還極為鮮見。從多年前全國各地災難性的"人造景觀熱",到近年來有關部門關於文化遺產所有權和管理權能否分離,市場機制如何引入問題上的多次爭論,許多問題還沒有進行徹底討論,並轉化為合理的政策法規。事實已經證明,憑空建造的主題公園永遠不會有信譽,而文物的粗放利用則無異於破壞,正確的道路顯然應該在這二者之間。但是,在如何將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有機結合,做到既保護了文化遺產,又推動了文化旅遊,我們還未能有一個較為明確的方針,因此而貽誤了諸多發展的機遇。

文化遺產數字化是將民族文化資源轉化為新興產業基礎的一個關鍵環節。目前,"文化內容革命"正在世界范圍內展開。世界各國為迎接信息時代的到來,正大規模地將文化遺產轉換成數字化形態。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推動"世界的記憶"項目,該項目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圍內推動文化遺產數字化,以便永久性地保存,以及最大限度地使公眾公平地享有。1999年,在芬蘭倡議下,歐盟國家開始啟動一項多國框架性合作項目,名為"內容創作啟動計劃",文化遺產數字化被確定為基礎性內容。我國的文化資源數字化進程因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的啟動(1996年)可以說動手並不晚,但直至目前,還沒有形成國家發展戰略,還沒有將其上升為國家文化產業建設的基礎性工程,這不能不說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深層危機。

向數字媒體轉移是將傳統文化資源開發為經濟資源的必要步驟,實質上是為空前規模的產業整合準備條件,具有巨大的經濟意義。國際性信息技術集團和文化傳媒集團早已開始著手整合世界各國的數字文化資源,為開發新的世界市場做好准備;中國文化資源關繫到對中國文化產品市場的佔有,這塊市場也為他們覷覦已久。1999年,美國大片《木蘭》已經向我們敲響了警鍾:中國的文化資源已經經國際傳媒資本之手轉化為文化產品,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界的強大競爭對手;2000年五一節,我國經歷了第一個"假日經濟"高峰,敦煌洞窟壁畫在大量遊人參觀的壓力下"不堪重負",美國的基金會開始與我商談"數字化虛擬洞窟"計劃;同年,日本信息技術企業加速了與我國故宮博物院關於建立數字化多媒體網上故宮博物院的談判進程。這兩件事說明,發達國家已經藉助經濟與技術雙重優勢,開始謀求對我國文化資源的新一輪開發,這一動向值得我們關注。

(五)WTO規制與現行中國文化產業政策支持系統之間的矛盾

WTO是一種法律體系和政策系統。WTO所形成的諸多協定、協議廣泛涉及到文化產業的各個領域,有關文化產業的規章條例主要包括在WTO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規則,即《服務貿易總協定》、《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之中。因此其基本原則也就自然地成為各成員政府制定和執行國內文化貿易政策的文本基礎,這就必然地要給這個國家的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產業政策支持系統帶來制度、法律和政策性影響。

我國自80年代以來開始進行文化體制改革,90年代開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至今已經初步建立起了由一系列行政法規和規章構築起來的文化產業政策系統,以及由這個系統建立起來的文化管理機制,包括:《文化娛樂場所管理條例》、《演出市場管理條例》、《電影管理條例》、《出版管理條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音像製品管理條例》等,基本上涵蓋了現行文化產業領域。

然而問題是,現有的文化產業政策文本系統,基本上都是在兩種體制轉型過程中制定和形成的,並不是為加入WTO、或根據WTO原則而制定的游戲規則,因此,很大程度上帶有計劃體制的痕跡,這就出現了現存政策的目的性與WTO對中國文化產業政策的要求之間的矛盾。同時,由於我國不同領域里的現行文化管理與文化產業政策主要是由政府的不同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以政府的名義發布的,因此,行業和部門的利益保護色彩比較濃重。這樣一來,在整個政策的價值規定、功能及政府對社會文化資源的權威性分配中,應有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就比較差。而所有這些都是與WTO貿易自由化原則、透明度原則、市場准入原則等存在著明顯的不一致和內在的規則沖突。

我國政府正在逐步加大文化管理體制改革的力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修訂頒布已經在國內法與國際法的規制對接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然而,由於這些措施並未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在體制和制度上一些帶根本性的問題,如行政壟斷、市場准入、投資主體多元化、文化企業產權關系改革等,因此,舊有的矛盾不僅沒有消除,還進一步激起了新的沖突。同時,由於原有的文化政策系統並未因機構的改革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的合並而失去政策效能,還出現了新機構執行舊政策,"新瓶裝陳酒"的現象。在有的地方和領域,文化行政權力在資源重組和優化配置的名義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這種權力的高度集中,使得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制定的文化產業政策不僅沒有失去原有的制度基礎,反而獲得了新的支持。

我國文化產業管理部門已經提出"大文化管理"的思路,但是由於缺乏政策系統的創新支持,預期的改革效果並未出現,於是政府也就難以實現從"辦文化"向"管文化"的戰略轉變。對中國來說,順利進入WTO的關鍵是實現制度創新和政策系統創新的有機聯動,倘若在制度和政策的層面上不能實現整體性創新,我國文化產業在21世紀的發展前景也就可能並不是那麼樂觀的。

文化產業是一個特殊的產業,而且目前還處在發展和轉型過程中,因此,存在的根本性問題還是體制性的。任何國家的產業政策的基點都是兩個,即以市場為基礎,以政策為導向,更何況我國的文化產業是生存和成長於一個更為特殊的環境中的。在一定意義上,我們今天對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的認識,以及依此制定的文化產業政策的合理性,將影響著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並還會進一步影響我國整個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發展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共識,但是一個真正合理的產業政策的制定過程才開始,目前我

2. 文化產業的規模

為進一步向國內外全面客觀展示我國文化改革發展成就,充分發揮統計數據客觀性、簡潔性、權威性特點,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的預期目標為2.4萬億元左右,約占同年國內生產總值的4%。為達到此目標,「十二五」期間文化產業的年均增長速度要達到19%,高於GDP年均增長率(10%)9個百分點,因此各省市均在大力上馬文化產業項目。
《公報》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國文化系統所屬及管理的文化單位共有28.74萬個,比上年末減少0.55萬個;從業人員204.02萬人,比上年減少11.47萬人。公共圖書館3117個,比上年末增加5個;人均藏書量0.58冊,比上年增加0.03冊;全年總流通人次53036萬,比上年增長7.7%。群眾文化機構44423個,比上年末增加163個;全年組織各類活動147.20萬場次,比上年增長13.8%;服務人次50668萬,增長14.7%。藝術表演團體8769個,比上年末增加589個;全年演出173.91萬場,比上年增長5.3%;國內觀眾91020萬人次,增長1.1%;赴農村演出114.04萬場,增長8.5%,赴農村演出場次占總演出場次的65.6%,比重比上年增加2個百分點。文物機構8418個,比上年末增加681個;年末全國文物機構擁有文物藏品4063.58萬件,比上年末增加222.77萬件,增長5.8%;全年接待觀眾8425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8%。截至2014年末,國務院共公布了1372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文化部共認定了1986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14年全國文化事業費583.44億元,比上年增加52.95億元,增長10.0%,占國家財政總支出比重為0.38%,與上年基本持平;全國人均文化事業費42.65元,比上年增加3.66元,增長9.4%。
北京一直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領頭羊。早在2014年,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就實現增加值2826.3億元,佔地區經濟比重達到13.2%,是首都經濟中僅次於金融業的第二大支柱產業,在全國具有標桿效應。2015年上半年,新三板市場掛牌的文創企業中,北京轄區達到16家,佔全國同行業掛牌企業總數的43%,位列全國第一。
從文化創意產業的一些細分領域來看,北京在全國也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2013年,北京圖書出版種類達到19.2萬種,佔全國的52%;2014年,北京期刊出版種類為3053種,佔全國的30.6%;2015年,北京電影票房收入31.5億,名列全國各大城市之首;按常住人口計算,北京人均年觀影次數達到3.3人次,為全國最高;平均2.1萬人擁有一塊銀幕,人均銀幕居全國第一;北京生產影片291部,佔全國總數的42%;在票房前20名的國產影片中,北京出品13部,佔65%;票房超過10億的5部國產影片中,北京出品4部。此外,北京的文藝演出、藝術品交易、設計服務、廣告會展等細分領域也均處於全國前列。

3. 文化產業現象!!!

改革開放以來,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2002年,北京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163.5億元,佔全市GDP的5.1%。從1997年到2003年,居民文化消費支出年均遞增15.2%,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北京最具發展前景的產業之一。

一、北京文化產業的發展概況

(一)文化產業的內涵
按照國家統計局2004年4月公布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文化產業是指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的集合。北京市從1999年開始進行文化產業統計,統計的內容主要由來自服務業、行政事業單位、商業和工業4部分的15個行業類別組成。與國家最新標准相比,主要不同之處在於:一是對文化產業劃分的依據不同。
1. 文博資源
據第叄次文物普查統計,北京文物資源總量為3550處,文物建築200萬平方米,居全國首位。其中,世界文化遺產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0處。
北京地區有注冊博物館121座,約佔全國博物館總數的5.7%,館藏文物226多萬件,其中大多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與歷史價值,有些屬世界級、國寶級藏品。2002年全市博物館固定展覽200多項,臨時展覽400多項,年接待觀眾3000多萬人次,在規模和數量上居全國首位。目前,北京市民平均每10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已經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2. 文化產業資源
(1)文化設施資源。北京文化設施總體上處於全國領先地位。「九五」以來,相繼興建了首都圖書館新館、中華世紀壇等一批現代文化設施。按照《奧運行動規劃》,未來幾年,北京文化設施投資將達到650億元以上,超過前50年的投資總和。
(2)文化企業和品牌資源。
點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
由於目前《文化產業分類》是依據文化活動的同質性原則劃分的,既包括了公益性的文化單位,又包括了經營性的文化單位,因此,無法用其劃分文化事業單位(公益性文化單位)和文化產業單位(經營性文化單位)。因此,在《文化產業分類》不敷出的基礎上,結合北京實際,我們將北京市現有文化單位按性質分為3類:第一類是事業單位,如圖書館、博物館等。第二類是事業性質企業化管理,可以被看作國有文化企業,如各類劇院、演出團體,報社、電視台、圖書音像出版社。第叄類是民營文化企業,如文化娛樂企業、私營圖書發行公司等。按照這一分類方法,並考慮到目前的文化管理還主要是傳統的行業管理,因此,對現有文化管理的主要政府機構,包括市文化局、市廣播影視集團、文物局、市新聞出版局等所屬的文化單位進行統計可知,這4家單位共直屬文化單位92家,其中文化事業單位19家,文化事業性質企業化管理43家,其它部門點30家。
一是文化企業品牌。北京歌華集團、北京日報報業集團、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北京廣播影視集團初具規模,已成為北京文化產業的龍頭企業。民營企業有了一定的發展,如廣播影視行業的中國保利華億傳媒。但總體上國有壟斷的特徵較為明顯。
二是演出季品牌。北京國際戲劇演出季暨相約北京文化活動、北京國際音樂演出季暨北京國際音樂節、北京國際舞蹈演出季等叄大標志性品牌已經形成。北京新年音樂會、北京電視藝術周等正在成為首都的文化品牌活動。
叄是文化區域品牌。主要有北京古玩城、潘家園舊貨市場、琉璃廠文化區。北京古玩城是全國首家文物監管舊貨市場,是亞洲最大的古玩藝術品交易中心,總建築面積2.34萬平方米。潘家園舊貨市場是全國最大的舊貨市場,吸引著大批中外遊客。琉璃廠是北京一條著名的文化街,主要經營古玩字畫、古籍碑帖及文房四寶。
(四)北京文化產業發展情況
1. 文化產業整體概況
從2000年到2002年,北京文化產業規模不斷壯大,資產和經營收入平均增速分別達到19.7%和18.6%,文化產業勞動生產率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平均增速達到14.5%。但文化產業增加值在全市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仍然較低,近3年一直在5%左右,與成為首都經濟新的支柱產業點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

2. 文化產業結構分析
(1)行業結構。
一是文化服務業佔主導地位。2002年,文化服務業資產總額、經營收入、增加值叄項指標佔全市文化產業的比重分別為78.8%、62.5%和60.8%。
二是呈現四大主導行業。文化產業中的廣播電影電視業、出版業、印刷業、廣告業具有明顯的優勢和較好的發展前景。2002年,以上4個行業的資產、經營收入和增加值分別佔全市文化產業的75.7%、68.5%、66.9%(見表3)。
(2)所有制結構。
2002年,全市文化產業單位中,按登記注冊類型分,國有經濟、私營經濟、港澳台及外商投資經濟所佔比重分別達到33.6%、20.3%和5.5%。
(3)布局結構。
北京文化產業地域分布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基本一致。具體表現在:一是歷史文化和社會經濟狀況決定各區主導文化產業類型。如「宣南」文化造就了宣武區古玩業和京劇表演業,朝陽區的國際化和發達的經濟水平促進了會展業、高雅藝術演出業的發展。二是文化產業布局的消費區指向特徵明顯。如海淀區蓬勃發展的圖書銷售業依賴於該區龐大的高校消費人群。叄是地域產業聚集初具雛形,如宣武傳媒大道、朝陽大環影視製作中心等,但並未形成真正的文化產業園區,規模效益不明顯。

二、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行業

概括起來講,北京文化產業中的重點行業主要包括四大現有強勢行業、叄大特有優勢行業、兩大新興增勢行業。
(一)現有強勢行業
包括出版發行業點、廣播電影電視業(含新聞)、廣告業,以及新統計口徑下納入的旅遊業點四大行業。
1. 出版發行業
按照國家統計局《文化產業分類》,出版發行業大體包括北京現行統計中的出版業、印刷業、圖書報刊批發及零售叄大行業。
書刊出版業是目前北京文化產業中綜合發展狀況最好的一個行業,經營收入、增加值位居首位,資產總量、文化產業勞動生產率居於第二位。如果再將印刷業、圖書報刊批發及零售業記入,叄者資產總量、經營收入、增加值3項指標,將分別占現行文化產業的42.7%、42.3%和48.2%,成為北京文化產業中的第一大行業。
2. 廣播影視業
(1)硬體設施居全國前列。
2003年,北京共有2座電視台、電視節目33套;3座廣播電台,廣播節目25套。現有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中影星美影院建設有限公司兩條電院線,共計64家影院。2003年兩條院線共放映120329場,觀眾698萬人次,票房收入13619.2萬元。
(2)擁有全國最大的影視節目平台。
一是擁有數量最多的影視製作公司。北京是全國影視製作的龍頭基地,有200多家影視製作機構,占國內影視製作公司的40%以上點。
二是電視劇產量最高。2002年,全國共生產電視劇698部,其中北京地區生產230多部,占總數的1/3以上,與分列第二、第叄位的廣東(37部)、上海(30部)相比,佔有明顯優勢。
(3)以數字電視為代表的新業務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
從2003年底開始,我國全面啟動有線電視從模擬向數字轉換(見表5)。據亞洲有線與寬頻協會(CASBAA)預測,2010年中國的付費電視及上下游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7000億元,到2015年將增長到1.5萬億元。北京歌華有線是國內最大的平台運營商,以北京為首的華北地區,擁有最多的付費頻道資源,並對東北地區的網路運營商有較強的吸引力,發展數字電視前景十分廣闊。
3. 廣告業
廣告業是與廣播、電視、報紙、書刊等媒體相伴隨產生的,具有跨媒體的性質,它是文化產業中人均勞動生產率最高的行業之一。2002年,北京廣告業人均增加值達到121063元,是全市文化產業平均勞動生產率的1.7倍。
4. 旅遊業
雖然北京旅遊資源、旅遊景點的規模和數量、質量均居全國首位,但北京旅遊業發展的整體水平卻不是最高的,國際旅遊外匯收入和入境旅遊者人數兩項指標,在全國均排廣東之後,位居第二位,提升的空間很大(見表6)。
(二)特有優勢行業
北京文藝演出業、古玩藝術品交易、會展業這叄個發展門檻相對較高的行業,雄踞全國首位。這些行業雖然總體規模並不很大,但具有窗口行業性質,與北京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功能定位最相符合,積極發展這類行業,對提升城市品牌和整體形象有著重要作用。
1. 演出業
演出業是首都文化產業中最有特色的產業之一,在體現北京文化中心地位上發揮著重要作用。2002年,北京市藝術業點的總資產為25.11億元,占整個文化產業的2.58%;經營收入4.01億元,佔0.79%;實現增加值3.77億元,佔2.3%。盡管在整個文化產業中所佔的比重較小,但與全國其它省市相比,北京演出業發展的優勢非常突出。
2. 古玩藝術品交易點
文物經營、舊貨市場、文物拍賣已成為北京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02年全市共舉辦132場文物拍賣會,總成交額為9.53億元,總成交率為61%,各項指標均居全國首位。
北京文物拍賣中年經營額超過億元的企業,排在前叄位的分別是中國嘉德(2.63億元)、北京瀚海(2.57億元)、中貿聖佳(1.78億元),它們同時也分別位居全國前叄位。
北京文物監管物品市場,2002年總經營額超過5億元,其中北京古玩城和潘家園舊貨市場,在規模、年經營額上均居全國同類首位。
3. 會展業
北京是全國主要的會展城市之一,會展業在全國起步最早。北京會展業的發展水平以及所辦展會的數量、規模和影響力均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年北京市會展業創造增加值將達到72億元,約佔全市生產總值的2.3%。
目前,北京會展業發展已經進入到了成熟階段,與高新技術產業和開放型市場體系互為依託,呈現出以經濟貿易和科技展覽為主,國際會展增幅較大的特徵。在2002年北京市接待的916個展覽中,排在前叄位的經濟貿易展覽、科學技術展覽、文教衛生展覽,分別占接待總數的33.2%、24.9%和21.1%。特別是科學技術展覽增幅較大,比2001年提高了12.6個百分點。按照《北京會展業發展規劃》,到2008年北京會展總收入將超過70億元,實現邁向亞洲會展中心城市的目標。
1. 互聯網信息服務業點
從網路資源看,北京發展互聯網信息服務業潛力巨大。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統計,截至2003年,北京上網用戶共398萬,佔全國上網用戶總人數的5%,佔北京市人口的28%,上網普及率居全國首位。北京市上網計算機數為198萬台,佔全國上網計算機總數的比例為6.4%。北京地區共有WWW(包括.CN、.C0M、.NET、.0RG下的網站)站點12.3萬個,佔全國的21%,其中CN域名8.4萬個,佔全國的25%。
2. 以動漫遊戲為代表的內容產業
北京在發展動漫遊戲產業方面具有潛在優勢:一是動漫遊戲產業融合了叄維動畫製作技術、數碼錄音等高新技術,是文化產業中與現代科技融合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北京在高新技術方面優勢明顯。二是動漫遊戲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來自於絕佳的創意和一流的製作水平,因此它對從業人員素質要求比較高,而這恰恰是北京的優勢。叄是動漫遊戲產業是一個帶動能力非常強的產業,如玩具、食品、音像製品等,這些產業的發展符合首都經濟的發展方向。

(一)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既有技術層面的,如文化產業統計變動較亂;也有體制層面的,如文化管理體制不順、文化企事業還未真正分離;還有操作層面的,如缺乏有針對性的文化產業支持手段等。除此而外,還有一些認識層面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制約了北京市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
1. 技術層面:文化產業統計變動較亂,數據可比性差

由於北京市文化產業統計年度較短,到目前為止,只有1998年到2003年共6年的數據。加之如上所述統計口徑的變化,造成部分主要指標,尤其是增加值年度之間不可比,而且無法進一步准確分析首都文化產業與北京文化產業的結構和關系。其結果是,如果採用《統計年鑒》的數據,即15個行業的分類,那麼完整的數據只能從1998年到2001年;如果採用市統計局《統計報告》的數據,即12個行業的分類,那麼完整的數據是從2000年到2002年。而對各行業中央與北京隸屬關系的分析,則只能取到2001年的數據。目前,考慮到時效性,廣泛採用的是後一種分類所得出的數據。也就是說,現在使用的「2002年全市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163.5億元」,是12個行業的口徑。由此可見,統計數據的變動,給宏觀決策和研究工作都帶來了困難。
2. 體制層面:文化管理體制不順,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尚未真正分離
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分離、文化管理體制的理順是兩個互相關聯的問題。在目前文化單位大多是部門歸口管理的格局下,文化企事業的分離依賴於文化管理體制的理順。而文化管理體制不順,深層次的原因正是由於沒有把政府的行政管理職能與文化事業、文化產業職能真正分離。

市區兩級文化管理體制銜接不暢。在市一級,現行文化管理部門分得過細。比如,音像出版物的製作權管理在廣電局,發行權管理歸新聞出版局,文化市場管理在文化局,3家都有音像市場執法權力。在區縣一級,建立了文化委員會,開始試行文化綜合執法。區縣文委在組成上,大部分是「四合一」,即由文化局、文物局、新聞出版局、廣播電視局合並而來。在崇文區和宣武區甚至是「五合一」,即已將旅遊局並入文委或合署辦公。由於上下工作機構不能對接,區縣文委往往要接受上面4個甚至5個局、1個辦(「掃黃打非辦」)的指揮,精力不足,影響了工作效率。
叄是社會文化市場主體還沒有完全納入政府文化管理的視野。目前的文化管理,實際上只局限於北京市屬文化部門,特別是市屬的國有文化單位,與中央部委及部隊所屬文化企業資源缺乏整合,對民營文化企業更是底數不清。

3. 操作層面:缺乏有針對性的產業支持手段
文化產業發展問題是一個產業問題,是市場問題,不是傳統的事業問題。從1996年底北京市提出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把文化產業作為一個產業來看待和發展,雖然僅僅8年左右的時問,但隨著文化企事業單位改制,卻也暴露出了一系列問題。比如,人員的分流安置、資產的處置、財政稅收、土地政策的優惠、人力資本和無形資產的認定,等等。
4. 認識層面:處理好首都文化產業和北京文化產業的關系
從某種程度上講,北京的優勢不在於自身,不在於北京的地域和地緣特點,而在於承擔了首都的功能。北京文化資源密集,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首都的優勢。以出版業為例,2003年,全國共有書刊出版社570家,237家在北京,占總數的41.6%。其中,中央所屬220家,北京市屬僅17家。而這17家中,8家在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構成了北京市屬出版行業的主體。這種分布狀況至少可以說明兩方面問題:一方面,北京文化產業資源豐富,是針對於首都而言的,北京市屬可掌控的資源相對少得多。
(二)促進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1. 理順文化管理體制,使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真正分離
文化具有意識形態和文化產業雙重屬性。原有的文化管理體制更多地是把文化作為意識形態來管理,已經不能適應日益壯大的文化產業發展要求。因此,盡快理順北京市文化管理體制,對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採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是促進北京市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當務之急。為此,我們建議採取以下措施:一是盡快分離現有各文化行政管理部門的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職能,實行全行業統一管理,探索建立「黨委領導、政府管理」的新型架構。
2. 制定、整合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
北京市有關部門應在兩個《實施辦法》的基礎上,繼續研究解決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加強北京市現已出台的各項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的整合力度,盡快制定統一的《北京市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鼓勵和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第二,借鑒中關村科技園區的管理模式和做法,成立文化產業園區或文化產業功能區。具體做法有3種:一是在原有科技園區內將文化產業納入,擴大產業優惠的范圍。
3. 加強文化產業統計,夯實基礎工作
把文化產業作為首都經濟的支柱產業來培育,必須要有真實、可靠的相關統計數據和翔實的發展情況作支撐。只有情況明、數字准,才能為政府科學決策和宏觀管理提供依據。
針對目前北京市文化產業統計相對滯後的情況,建議:一是抓住全國經濟普查的有利時機,參照國家統計局《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結合北京實際,盡快明確北京市新的文化產業統計的范圍(行業)、統計對象(所有制)和統計內容(指標)。二是列出開展文化產業統計工作的時間安排,並對以前年度數據做適當調整,盡可能保持年度數據可比、相對穩定。叄是做好文化產業統計的組織實施工作。首都大文化的發展觀念
一是要將首都功能和文化產業發展統一起來,通過促進文化產業發展,進一步拓展首都文化中心的內涵,提升其功能和地位,建設國際性文化之都。二是打破行業、部門等所屬界限,整合首都文化資源,將民營文化企業、中央及部隊所屬文化企業資源納入文化服務和管理體系,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培育有競爭力的品牌企業和企業集團。叄是要加快推進市屬文化行業的改革,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打破行業壟斷,吸引民間資本投入。

4. 文化產業的當今現狀

淺談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 專業:文化產業管理 摘要: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將文化作為一種產業對其進行大力扶持、深入開掘,逐 漸成為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戰略選擇。基於對文化產業重要性的深刻認識,我國近 年來無論從政策制定還是資金投入,對此都給予了相當程度的重視。但是,應當 看到,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仍然處於初級階段,有眾多難題亟待釐清和破解;尤 其是如何從學科建設方面為文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夯實理論基礎,尚需深入探 討。 關鍵詞: 關鍵詞:中國 文化產業 發展現狀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隨著經 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作為 21 世紀兩大新興支柱產業之一的文化產業,已成為世 界經濟增長的一大新亮點。 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迅速,但卻始終未能走在世 界文化產業發展的前列。對此,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 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 柱性產業,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提升國家文化 軟實力。建議中將文化產業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我們該如何審時度勢,緊抓歷 史機遇,做強文化產業,使文化成為引領我國新一輪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 力量,已是我國當前的緊迫任務和重要課題。 一、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2000 年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 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 ,第一次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隨著文化體 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文化產業從小到大,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整體規模和實力快 速提升。2010 年我國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實現增加值 11052 億元,比 2004 年增長 了 221.3%,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 1.94%上升到 2010 年的 2.75%。2010 年全 國共出版圖書 32.8 萬種,總印張 604.7 億印張;全國新聞出版、印刷和發行復 制業總產出為 12698 億元,實現增加值 3503.4 億元。2010 年全年製作廣播節目 681 萬小時、 電視節目 274 萬小時, 生產電視劇 14685 集, 國產動畫產量超過 22.05 萬分鍾,電影產量 526 部;全國廣播電視系統總收入達到 2302 億元,電影綜合 效益達到 157.21 億元。2010 年我國藝術品成交總金額達 1694 億元,成為世界 最大的藝術品交易市場之一。互聯網和移動網游市場規模達到 349 億元。同時, 涌現出一批總資產和總收入超過或接近百億元的大型文化企業, 成為文化產業領 域的領軍力量;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初步建立,資產、產權、人才、信息、技術等 文化要素市場逐步完善。文化產業日益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在繁榮社會主 義文化、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創造就業機會、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轉變經濟 發展方式、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現階段,文化產業發展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文化產業 發展,先後出台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等一系列指導、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政 策文件,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進行統一部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 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更是明確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 柱性產業」 。社會資本對文化產業的關注度顯著提升,文化產業的盈利模式逐步 得到認可,民間資本投資文化產業的熱情高漲,為產業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投 融資環境。我國歷史悠久的文化傳承、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實踐,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極為豐富的資源寶庫。國家整體經濟實力的增 強,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迅速增長,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 基礎。 同時,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還面臨著一些突出問題:文化產業規模不大、結 構不合理,束縛文化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尚未根本解決,文化產業在調結 構、促增長方面的作用尚待進一步發揮。 二、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走勢分析 (一)文化產業生長空間將進一步擴大 中國經濟已經高速增長 27 年,預測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今後將進一步加快。 按 照 GDP 年均 8.5%的增長率計算, 十一五」 GDP 總量將超過 26 萬億元,人均 GDP 「 末 近 1.9 萬元,折算美元將超過 2000 美元;2015 年將達到 3000 美元,提前實現小康; 到 2020 年將達到 5000 美元,進入中等發達國家水準。文化消費將成為拉動消費 結構升級的主力軍。近兩年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已由投資拉動轉變為消費拉動, 出現了以住房和汽車消費為代表的消費升級,在深圳、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 居民消費已由以實物消費為主走上實物消費與服務消費並重的軌道,下一輪消費 升級的帶動性項目將是教育、醫療、旅遊、電信、信息和家庭娛樂等等。 「十一 五」期間國家將重點加強教育、醫療等領域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制約居民消費 支出的因素將進一步減少,消費升級的速度將更快,從而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巨 大的市場空間。 (二)體制改革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革和總結,文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的經驗開始向方針政 策轉化。2005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和有關部門陸續下發了《關於非公有資本進 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 、 《關於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 的若干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將深化改革與調整結構結合起來, 將履行入世承諾放開准入和加強規范結合起來,將完善管理與促進發展結合起來, 進一步明確了改革發展的目標、 原則和方式方法,宏觀思路更加清晰,方法舉措更 加配套,為進一步的改革提供了依據,指明了方向,使文化產業發展逐步進入到有 序推動的階段。 「十一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全面啟動,已有大約 2/3 以上的省、市、自治 區和直轄市提出建設「文化大省」和以「文化立市」的發展戰略;有關國家機關 和地方行業管理部門,在機構設置、 力量調配等方面,也在著重加強宏觀管理能力 的建設。監管方式不斷改進,審批事項和程序得以簡化,管理工作更加科學規范; 對文化國有資產監管的有關問題也進行了有效探索。 試點地區政府部門的職能轉 變和改革思路的探索,將對其他地區產生很強的示範帶動作用。 (三)文化產業的區域特色將逐步顯現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 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頗具特 色的文化資源,這為通過發展特色文化產業縮小地區差距提供了基礎條件。從國 家發展思路上看,已將區域協調發展列為「十一五」規劃的重要指導思想,並將發 展各個地區的文化產業作為重要著力點。 通過發展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產業促進 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布局的優化,已成為國家超越傳統產業更替的重要戰略選擇, 將為區域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大支持。 東部地區人均收入超過 1000 美元,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已經 開始進入 3000—5000 美元的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些地區文化消費活躍,消費層 次不斷提高,不少省市力求通過大力發展創意產業推動文化產業升級,並力求走 出去。中西部地區人均收入大部分在 500—1000 美元之間,文化消費剛剛起步, 這些地區注重利用豐富的區域性文化資源,藉助現代傳播手段,面向全國市場,打 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開發特色文化產業。 (四)「三網」融合將為文化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化產業是社會文化與現代技術、特別是信息傳播技術高度融合的產物,傳 播媒介對文化產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技術進步,寬頻和移動通訊 技術的結合已經實現,廣電和電信統一的技術平台和商業平台正在出現,相應的 技術標准即將出台,商業模式趨於成熟,新媒體產業憑借多媒體的綜合優勢快速 成長。比如,2005 年盛大公司上市以後,「家庭互動娛樂平台」戰略浮出水面,內 容領域涉及電影、音樂、游戲、在線廣告和電子商務等多方面,昭示著廣電業和 電信業共同的發展方向。 傳播形態正在醞釀著革命性變革。傳播的時空局限被打破,媒體信息幾乎無 處不在;傳受雙方主客易位,受眾變被動接收為主動選擇,變單純接收為雙方甚至 多方互動交流,播出內容的安排也將變供給主導為需求主導。這些變化將促使傳 播內容向分眾化、個性化、專業化發展,最大限度地刺激受眾的文化消費需求, 為文化產業的規模化、專業化發展提供強大牽引。加強寬頻通信網、數字電視網 和下一代互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三網融合」,已被國家「十一五」規 劃確定為重要發展目標,大的政策已經明確,廣電和電信分業經營格局的打破也 將為時不遠。這種發展和改革,將促進文化產業的產業結構和鏈條發生歷史性重 組,在促進文化生產力快速發展的同時,推進文化體制改革進一步走向深入。 三、加快發展文化產業 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是提高文化對國民經濟貢獻率的需要。縱觀當今發達國 家發展歷程,經濟國際化程度愈高,其文化產值所佔比重也越高。根據需求結構 變動的經濟發展規律,隨著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結構也將發 生重大變化,信息、教育、娛樂、旅遊、體育等文化消費所佔比重越來越大。 (一)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加快發展文化產業, 必須構建結構合理、 門類齊全、 科技含量高、 富有創意、 競爭力強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一是進一步完善文化產業結構。按照結構優、布 局佳、效益好、可持續的要求,推進文化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壯大出版發行、影 視製作、印刷、廣告、演藝、娛樂、會展等傳統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文化創意、 數字出版、 移動多媒體、 動漫遊戲等新興文化產業。 二是堅持走集約化發展道路。 鼓勵有實力的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並重組,培養文化產業領域 戰略投資者,發揮其對產業的整合和示範帶動作用,使文化企業盡快做大做強, 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三是著力打造文化知名品牌。加大 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產業支持力度,充分利用我國優秀傳 統文化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資源,發展特色文化產業,建設特色文化城市,打 造蘊涵中國文化元素的自有品牌,提升文化品牌價值。四是推動文化產業與其他 產業融合發展。一方面,文化產業要積極借鑒其他領域發展成果,進行技術研發 和創新,開發新型文化消費終端,提升文化產業的裝備製造水平;另一方面,要 在工業產品以及旅遊、體育、信息、物流、建築等產業中融入文化元素,通過開 發產品文化內涵、加強工業設計、提高產品藝術品位等舉措,提升產品和服務的 附加值,延長文化產業鏈條。 (二)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 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必須毫不動搖地支持和壯大國有或國有控股文化企業, 毫不動搖地鼓勵和引導各種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健康發展,逐步形成公有制為主 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文化產業格局。一方面要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通過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國有文化單位的轉企改制,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培育一 批核心競爭力強的國有或國有控股大型文化企業或企業集團,通過直營、控股、 參股等多種形式,牢牢把握決定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核心領域和關鍵環節, 在發展產業和繁榮市場方面發揮主導作用。 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導文化領域的非公 有制經濟發展。積極探索完善相關政策和管理辦法,從投資核准、信用貸款、土 地使用、稅收優惠、上市融資、發行債券、對外貿易和申請專項資金等方面給予 支持,為非公有制經濟進入文化產業領域創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提供有利 的政策條件,依法加強服務和監管,在國家許可范圍內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 投資文化產業、參與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參與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實施 和文化產業園區建設,發展專、精、特、尖的中小文化企業,為文化產業發展注 入新鮮血液,實現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的多元化,形成良性競爭機制,打造富有 活力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 (三)推進文化科技創新 現代科技創新,尤其是數字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文化藝術 的新形態,拓展了文化發展的空間和平台,增強了文化的創造力和傳播力,是推 進文化發展的重要引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必須發揮文化和科技相互促進的作 用,深入實施科技帶動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一是要抓住一批具有全局性、 戰略性的重大科技課題,加強科技創新攻關,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共性技術,以先進技術支撐文化裝備、軟體、系統等的研 制和自主發展,提高文化產業裝備水平和文化產品的科技含量。二是要大力推動 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制定相關技術標准,積極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文化產業, 培育文化產業新業態,善於利用科技手段強化文化產品的藝術表現、提升藝術魅 力和感染力,實現式樣和載體的極大豐富,加快構建覆蓋廣泛、技術先進的文化 傳播體系和創新體系,努力掌握文化發展和文化傳播的主動權。三是要健全以企 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文化技術創新體系,支持產學研戰略聯 盟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把重大文化科技項目納入國家相關科技發展規劃和計劃, 培育一批特色鮮明、創新能力強的文化科技企業,形成良好的文化科技創新體制 機制,為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和創新動力。 (四)擴大文化消費 增加文化消費總量,提高文化消費水平,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擴大 文化消費尤其是國內文化消費需求,是實現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基礎。一是 要著力培育文化消費習慣。不斷適應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新變化和審美的新需 求,鼓勵和引導文化消費。增加學校文化藝術課程安排,培養青少年的文化消費 習慣和藝術欣賞水平。引導文化企業投資興建更多適合群眾需求的文化消費場 所,鼓勵出版適應群眾購買能力的圖書報刊,鼓勵在商業演出和電影放映中安排 一定數量的低價場次或門票,鼓勵網路文化運營商開發更多低收費業務,有條件 的地方要對困難群眾和農民工文化消費提供適當補貼,提高基層文化消費水平, 培育文化消費潛在市場。二是要積極開拓文化消費市場。文化市場是擴大文化消 費、滿足文化需求的重要平台。要立足擴大內需,積極創新商業模式,拓展文化 消費渠道和平台,拓展大眾文化消費市場,培育農村文化市場,擴大文化服務消 費。開發特色文化消費,提供個性化、分眾化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培育新的文化 消費增長點。要大力推動文化走出去,加快發展對外文化交流和對外文化貿易, 拓展國際市場。擴大文化消費信貸,規范市場價格秩序,優化消費環境。三是積 極發展文化旅遊。充分利用我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依 托文物、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等文化資 源,開展旅遊活動,實現文化消費與旅遊消費的結合,發揮旅遊對文化消費的促 進作用。 回顧過去的歷程我們可以發現, 我們國家的發展理念已經從改革開放初期的 兩位一體, 即「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到後來的三大文明「物質文明、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現在又到了四位一體的階段,即「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我認為把文化擺到「四位一體」的位置已經 很合適了。從這個角度來看,文化及文化產業在國家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已經講 得很清楚了,關鍵是要把這些理念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文化產業振興規劃》 2009 年 9 月 (2) 《文化產業概論》 胡惠林 2005 年版 (3) 《中國文化產業年鑒 2010》 2011 年 中國經濟出版社

5. 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

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問題 第一,統一、規范、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尚未建立,制約了文化產業的正常發展。 成熟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包括文化產品市場、文化服務市場、文化要素市場。建立並完善我國的文化市場體系對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文化市場是文化產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全的文化市場能夠促進各類文化產品和市場要素的自由流動,實現文化資源的優化配置,拓展文化產業的發展空間。 當前我國文化市場的發育還不夠完善,文化產品市場、文化服務市場不夠發達,文化要素市場的發展就更為滯後,例如,資金市場、設施市場、人才勞務市場、中介市場、產權交易市場等急需建設和發展。這種狀況無疑阻礙了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和流通,限制了我國文化市場、文化產業的深入發展。 第二,豐富的文化資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我國有極為豐富的文化資源,歷史文化資源方面,重要歷史人物、重大歷史事件不勝枚舉;民族文化資源方面,56個民族的民族文化資源多姿多彩,極為豐富;現代文化資源方面,在20世紀,中國在政治上經歷了帝制、總統制、共和制,在經濟上發生了從小農經濟、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巨大轉型,在文化上則是各種社會思潮、思想流派異彩紛呈。但是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很少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流傳久遠的《花木蘭》故事,讓許多人熟視無睹,但在被好萊塢加工成動畫片後,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票房豐收。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形成的深厚文化積累、多樣文化形態,是怎麼估計也不過分的寶貴文化資源。如何通過發展文化產業等途徑,把我國令人稱羨的文化資源優勢轉變為文化產業優勢,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課題。 第三,文化產業法規建設滯後。 早在1993年,就有全國人大代表聯名提出議案,建議制定文化市場管理法,以解決當時存在的文化管理跟不上,文化市場立法滯後的問題。但由於部門利益紛爭、職能嚴重交叉等原因,文化市場管理法至今尚未形成。當前,根據以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以及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政策,要盡早推出促進文化產業大發展的法律法規,使文化產業在發展在法律層面得到保障。例如,可以出台「文化產業促進法」、「文化產業振興與發展條例」等法律法規。 第四,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著體制不順、管理不暢等問題。 只有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高度,從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思路,以及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大部制改革嘗試中,考慮組建統籌管理我國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的機構或部門,集中力量推進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壯大。既可以考慮對現行的宣傳文化部門設置體制進行有利於文化產業發展的組合,形成一個整合現有各部門與文化產業發展有關的職權和職能的新的綜合性部門。

閱讀全文

與文化產業的分布狀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