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我國產業園發展歷程

我國產業園發展歷程

發布時間:2021-03-12 21:33:55

❶ 農業園區規劃的發展歷程

我國農業園區建設始於1994 年。其發展歷程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起步階段(1994年—1996年)示範推廣農業科技重點:提高產品產量和進行反季節生產的設施技術、工廠化生產技術等農業科技。
代表性園區:北京中以示範農場、上海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
中以示範農場是我國第一個實質意義上的農業科技示範園區。1994年3月中以政府簽訂合同,1994年10月項目開工建設,到1997年10月已初步建成了23畝以色列連棟溫室、10畝日光溫室、40平方米蔬菜與花卉加工車間及配套的電力、施肥灌溉等設施。
第二階段:快速提升階段(1997年—1998年)
示範推廣農業科技重點:提高產品品質和進行反季節生產的優良品種技術、無公害生產技術等農業科技。
代表性園區:國家級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和北京錦綉大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階段——急劇膨脹階段(1999年至今)
示範推廣農業科技重點: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生產技術和質量控制技術。
代表性園區:中國農科院在河北廊坊建立的國際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該園區計劃總投資50.8億元,規劃佔地2萬畝。
該階段農業園區發展建設經驗不足的情況並沒有多少改變,而且由於審批和管理非常混亂,我國農業園區發展建設出現過熱狀態。

❷ 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最新發展趨勢和最新規劃思路是什麼

文化產業園區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在發展規劃中要著重研究三個結合。一是文化產業與傳統產業的結合。二是文化產業與消費能力的結合。三是文化產業與金融資本的結合。

❸ 產業園的產業園發展模式

管理模式:美國產業園區的發展有三種主導形式,分為學校或民間非贏利機構主導型、政府主導型以及政府、大學、企業聯合管理型,其中後者採用度最高。政府主導型存在較為寬松的物質環境、智力環境和政策支持等優勢。然而,由於政府行政色彩過於明顯,企業的依賴性較強,可能導致企業創新精神喪失,不利於企業和園區的可持續發展。政府主導型在我國產業園區中佔比最大,適當採用其他形式有利於規避「爛尾」風險。 產業發展模式:美國產業園區主要採用依託技術發展、產業帶動產業集聚發展兩種模式。其中,技術依託型的產業類型由科學園、科學城、技術城以及加工園,產業依託型的有優勢企業主導、中小企業集聚以及復合型產業發展三大模式。美國產業園定位相當明確,因此後期選址、企業類型等都為定位服務。相較而言,我國產業園幾乎都以產業帶動為主,技術帶動型簡鳳毛麟角。 我國產業園區發展起步較晚,應吸取發達國家前期拓荒過程中累積的經驗,以避免重蹈覆轍而走了彎路。當前,由於我國產業園區的過度開發建設,缺乏合理規劃布局,導致了省與省、市與市、縣與縣、鄉鎮與鄉鎮之間的無序競爭,市場競爭越發白熱化,對產業園區可持續發展極其不利。這個因素往往使信貸機構產生悲觀預期,從而降低企業融資能力。

❹ 科學工業園的發展歷程

世界科學工業園區(簡稱科學園)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從五十年代自發形成到八十年代蓬勃發展的過程。縱覽世界科學工業園區的發展歷史,大概可以分為3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
(1951—1980年):科學工業園區的緩慢發展時期。這一階段以美國矽谷和英國劍橋科學園為代表,是世界科學工業園區的起步、初創階段。
1951年首創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斯坦福大學及其周圍地區(即當今的「矽谷」),而後相繼在日、蘇、法、加拿大、新加坡及中國台灣省興建,到80年代中,僅美國即興辦高技術園區150多個。
第二階段
(1980—1990年):科學園的快速發展時期。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有:科學園發展較快,10年間新增科學園500多個,使世界科學園總數達到641個;一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開始創辦科學園,使科學園分布擴大到34個國家和地區,當然主要仍分布在發達國家。科學園在各國和地區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帶動作用。
第三階段
(90年代以來):科學園的穩定發展時期。在這一階段,科學園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蓬勃興起和發展,如中國內地在八十年代後期創辦科學園的基礎上繼續興辦,建立了53個國家級科學園、幾百個地方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而且涌現出像北京中關村、深圳高新區等一些有相當知名度的科學園。

❺ 我國產業園區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以黃岡來新型建材產業園為例,一個源園區上千畝的土地上,集約化了不少於十數家的綠色建材製造上下游企業,其中既有行業龍頭單位,也有高量產企業,也有技術前端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高度互補,市場也交錯融合,這種企業間形成的航母式集群,其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是一般單個企業不可比擬的,甚至可以影響到整個行業的標准和定價權。黃岡新型建材產業園創建之初,就決定跟著國家改革的大趨勢,只有順勢而為方能大顯身手,這樣的建園理念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和認可,給予了高度的支持和鼓勵。

❻ 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

(一)缺乏戰略層面的全盤設計和整體規劃。
(二)缺乏有效統籌和推進合力。
(三)缺乏園區個性培育和產業鏈打造。
(四)缺乏有力的政策扶持。
(五)缺乏文化創意人才。
(六)缺乏有力的園區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❼ 南通·1895文化創意產業園的發展歷史

100多年前,中國近代實業家張謇先生在此處籌建大生紗廠,並陸續興辦了榨油、磨面、冶鐵、蠶桑染織等一系列實業群體和配套服務設施,形成了一個綜合性工業鄉鎮。唐閘以大生紗廠為核心企業的近代工業歷史遺存,是自洋務運動以來,我國近代工業歷史遺存中整體規模保存最完整、集中的,工業門類保留最豐富的,並且原址原狀保護最真實、最完善的,同時也是最具典型意義的中國早期私人資本民族工業的傑出代表和寶貴歷史見證。
2008年,南通市政府正式明確由南通國有置業集團啟動實施唐閘工業遺存保護利用工程。
2011年,南通國有置業集團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聯手,對原南通油脂廠以及造紙廠部分地塊進行了修繕性保護改造。這是整個唐閘工業遺存保護區的起步區,也是轉型發展的實驗區。建築以廠房建築、辦公建築和工業設備車間為主,並有相當面積的文物保護建築和零星分布多種遺留的工業設備,整個片區具有鮮明的工業特色,展現出獨特的老工業時期的景觀風貌。根據規劃並結合廠區內建築質量,對部分需修繕及原有結構較好的建築採取屋頂修繕及室內設計兩種方式,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賦予其新的意義與特色。這一項目獲得了「為中國而設計」第五屆全國環境藝術設計大展——中國美術獎提名作品、2012年國際景觀規劃大賽——艾景獎金獎。
以園區建設為起點,南通市政府正組織開展該區域工業遺存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力爭在2013年底列入《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並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備案,並努力通過三年左右的科學保護和利用,獲得申遺成功。最終得到了包括國家文化部領導、國家文物局專家在內的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初步叫響了園區品牌。

❽ 矽谷動力產業園的發展歷程

> 2013年3月「矽谷動力」獲准國家工商總局第36、37、42類商標使用權。
> 2012年10月15日 正式運營深圳市首座新材料產業園,並致力於打造成華南新材料產業第一園
> 2012年06月12日 矽谷動力與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共同創辦矽谷動力·深圳市低碳科技示範園
> 2011年08月01日 運營矽谷動力·電子商務港(深圳 龍崗)、矽谷動力·電子商務港(深圳 龍華),集合
500家以上的電子商務企業
> 2011年04月29日 矽谷動力教導學堂正式成立暨初級班第一期開學> 2011年04月01日 全套八本共35萬多
字的《矽谷動力運營手冊》正式出版並投入使用,首創產業園運營的標准化體系
> 2011年02月12日 中山市矽谷動力產業園運營有限公司成立
> 2011年01月01日 公司榮獲「中國優秀創新企業」稱號
> 2010年11月25日 運營中山市三角鎮矽谷動力·深中高科技產業示範基地,邁出了異地拓展的第一步
> 2010年08月16日 深圳市萬應龍投資有限公司更名為深圳市矽谷動力產業園運營有限公司
> 2010年08月11日 深圳市矽谷動力工業園運營有限公司更名為深圳市矽谷動力物業服務有限公司
> 2010年08月01日 運營矽谷動力·數碼產業園
> 2008年10月30日 公司總部由清湖園遷到射頻科技園三萬堂
> 2007年08月13日 運營矽谷動力·射頻科技園
> 2006年08月10日 汽車電子創業園獲「深圳市首家汽車電子特色工業園」稱號
> 2006年02月08日 矽谷動力·清湖園獲深圳市安全文明小區稱號
> 2005年05月26日 深圳市矽谷動力工業園運營有限公司成立
> 2005年02月06日 與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聯合創建深圳市汽車電子創業園,即矽谷動力 · 汽車電子創業園
> 2003年04月28日 運營第一個科技園——矽谷動力 · 清湖園
> 2003年04月28日 深圳市萬應龍投資有限公司成立

❾ 產業園的未來發展趨勢

1、產業園區的分類
產業園區大體上分類為科技園區、一般工業園區、專業園區三大類。科技園主要指聚集高新技術企業的產業園,是吸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科技園區的主要功能是:孵化企業、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大學生創業、技術轉移,是新世紀、新形勢下的高端技術企業的研發地、人才聚集地、創新示範地。科技園區的產業主要以高新技術產業或國家戰略發展創新型產業為主,主要產業有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數字圖像、環境保護、化學醫葯、航空航天等新興產業領域。

圖片源於網路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19-2025年中國產業園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一般工業園區是一個國家或區域的政府根據自身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通過行政手段劃出一塊區域,聚集各種生產要素,在一定空間范圍內進行科學整合,提高工業化的集約強度,突出產業特色,優化功能布局,使之成為適應市場競爭和產業升級的現代化產業分工協作生產區。一般工業園區主要包括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以及省級各類工業園區等。
專業園區主要是由政府集中統一規劃指定區域,區域內專門設置某類特定行業、形態的企業、公司等,並進行統一管理。為集中於一定區域內特定產業的眾多具有分工合作關系的不同規模等級的企業與其發展有關的各種機構、組織等行為主體。專業園區主要包括農業園區、物流園區、創意產業園區和總部經濟園區等。
2、業發展現狀
產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和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擔負著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城市化建設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改革開放以來,各地緊跟國家政策,加緊建設各種不同類型的產業園區。產業園區投資運營商依託政府的政策、稅收支持,為終端企業客戶提供有償的園區開發和管理服務,以此創造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三方在園區開發運營過程中實現協作共贏。截至 2017年底,全國科技企業孵化器在孵企業數量超17.7萬 家。經過三十多年發展,科技企業孵化器通過為新創辦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物理空間及一系列創新創業服務,已經成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企業家精神的重要載體,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按照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求,將不斷提升創業孵化載體的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眾創-孵化-加速」機制銜接,通過創業孵化培育新興產業、促進區域轉型升級、服務科技型創業企業成長,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但是受片面追求經濟快速發展模式的影響,當前的產業園區普遍存在內生增長動力不足、產業集群程度不深、資源利用率不高、環境破壞、產城融合步伐緩慢、管理體制缺乏創新、園區配套設施不足、園區建設形象低端等嚴重製約著園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產業園區的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必須以產業轉型升級、產業集聚、產城融合、體制機制創新、生態園區建設為導向加快園區轉型升級步伐。因此,國內許多產業園區的孵化器功能日益顯現。
3、行業發展前景
(1)國家政策的支持
我國商業服務行業以及產業園區建設有較多的政策支持。2012 年 8 月 27 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中部地區鞏固成果、發揮優勢、加快崛起的關鍵時期,為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推動中部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應加快發展服務業,加強重點物流區的規劃建設,規范產業園區建設。2014 年 10 月9 日,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全文》指出「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的客觀要求,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舉措,是實現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推動經濟向中高端水平邁進的關鍵一環,對於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2)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帶來的園區開發機會
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是鞏固當前經濟回升向好勢頭的迫切需要,也是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深層次問題的根本舉措。圍繞體制突破和機制完善,深入開展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和服務業發展示範區建設,加強製造業集聚區、服務業集聚區公共平台建設,是當前大力推動服務業發展,加快產業結構升級調整的主要舉措。各地區也因此紛紛以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為載體,優化創業環境,營造創新氛圍,吸引高新技術企業,使園區成為薈萃知識精英、激發科技創新、發展新興產業的創業園、孵化器和集中區。
(3)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
近幾年,國家為大力發展經濟,頒行實施了一系列營造良好市場競爭環境的法律法規,放寬了中小企業的市場進入標准,為中小企業發展積極創造有利條件,這一系列措施使得中小企業出現高速增長。中小企業的高速增長也為相關產業帶來機遇,這其中就包括為中小企業服務的產業園區行業。
4、屬行業發展趨勢
(1)融資渠道日趨多樣化
產業園區以商業地產、工業地產以及園區配套的商業住宅開發建設為主。以商業地產和工業地產為行業關注重點,目前我國商業營業用房和辦公樓所採取的投資模式和其他用途的房地產類似,主要以銀行信貸為主,債券、股票、信託及基金等作為輔助方式。 從長遠來看,各級政府對當地開發區的建設日趨重視,同時大力支持並鼓勵優質的開發區概念企業通過資本市場打開融資渠道。隨著國內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融合的密切程度加深,未來開發區可以股票、債券、信託及特定基金等方式打開融資渠道,緩解發展期的資金瓶頸。
(2)以增強園區特色為重點
進入 21 世紀,我國出現了「園區熱」。眾多的園區在一夜之間拔地而起,然而許多園區在盲目發展的過程中缺乏明確的定位,具體表現在產業功能定位趨同,產業布局重復較為嚴重。在以往的園區發展中,各園區存在主導產業定位相似度較高,競相發展熱門新興產業,片面追求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等問題。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例,以此作為主導產業的省份就有 21 個,其中東部 11 個,中西部 10 個,存在著嚴重的產業重復布局現象。針對以上問題,各園區從特色定位、特色產業、特色環境和特色制度等方面出發,結合自身優劣勢,打造各自的核心競爭力,突出差異化。
(3)園區間協作帶來共贏發展
園區之間的協作,主要體現在產業領域的協作,包括園區產業定位、產業規劃協作,產業鏈與產業集群的構建,以及中西部地區與東部沿海地區園區之間的產業轉移與產業升級協作等內容。通過協作,使園區產業或實現優勢互補,或實現強強聯合,以進一步整合資源,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產業競爭力。目前,上海漕河涇開發區、上海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蘇州工業園區、無錫國家高新區、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及寶鋼集團、上海電氣集團、華誼集團等 40 家園區和大型企業集團已經成立了「長三角園區共建聯盟」。
(4)由注重招商引資向促進園區內部企業發展轉變
園區的服務是園區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在大部分園區仍然處在「招商引資」的初始過程時,已經有部分園區向促進園區內部企業發展方面轉型。根據企業的成長需要,有些園區根據企業所處的不同發展階段,為其提供不同的關鍵服務。
在企業創業階段,園區孵化器為企業提供創業孵化服務;在企業成長階段,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等,在幫助企業成長的同時,也拓寬了園區的多元化發展道路。
(5)增強園區產業綜合服務
各大主要產業園區紛紛努力在服務理念、服務水平、服務效率、服務能級、服務措施、服務平台等方面尋求新突破,並通過貼心服務展示園區開發商形象,通過增值客戶服務提升公司綜合價值。以服務園區客戶為中心,力爭把產業園區全方位打造成一個國際化、多層次、讓各類人才都有歸屬感的創新高地。
(6)產業園區戰略投資轉型
各大主要產業園區繼續保持對園區內高科技企業的股權投資強度,重點強化對已投資項目的增值服務和持有管理,適度退出已進入收獲期的財務投資項目,以實現產業園區公司的戰略轉型。

❿ 花都汽車產業基地的發展歷程

說起花都,除了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其汽車產業的迅猛發展也令人津津樂道。花都汽車產業至今已有10多年的歷史,其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上世紀90年代,花都人創立「廣州雲豹」開始組裝汽車,自主發展;第二階段是2000年,廣州風神汽車有限公司在花都成立,奠定了花都汽車產業發展的基礎;第三階段是2003年「東風」與「日產」全面合作,在花都成立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這是花都汽車產業發展一次質的飛躍;第四階段是當前的跨越式發展階段。2009年7月29日,東風日產宣布投資50億元的乘用車產能擴建項目落戶花都,使花都工廠產能從36萬輛提升到60萬輛。廣州市規劃打造三個100萬輛乘用車生產基地的目標,花都有望第一個實現。2003年6月16日於廣州花都成立的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是中國汽車行業迄今為止合作規模最大、層次最深、領域最廣的合資企業——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最具發展潛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日產全球最先進的花都第二工廠於2010年5月8日奠基,新增產能24萬輛,2011年12月21日投產。
基地帶動本地及周邊地區汽車零部件及相關企業1000多家,形成了規模較大、產業結構相對完整和產業成長速度較快的產業集群,被廣東省政府認定為廣東省唯一一家汽車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基地。
花都汽車城發展迅速,產業集聚明顯,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知名汽車零配件企業。隨著東風日產的落戶和花都汽車產業的迅猛的發展興起,康奈可、日立優喜雅、優尼沖壓、阿爾發、萬寶井、三池、泰李、紅忠、盛旭等上百家國內外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相繼落戶花都汽車產業基地。目前,園區落戶零部件企業約150家,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產業鏈。
基地始終將環保節能作為發展目標之一,2009年11月,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帶隊廣東省發改委與「日產」簽署推進電動汽車示範項目諒解備忘錄;東風汽車有限公司聯手日產與廣州市政府就共同發展電動汽車事業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並將於2011年在國內市場推出日產電動轎車。

閱讀全文

與我國產業園發展歷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