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按照現代農業發展思路推進都市型現代農業建設
發展現代農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村工作的必然要求。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 1、科學制訂規劃,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制訂科學可行的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對於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繁榮至關重要。規劃要以科學的眼光和思維充分考慮農村實際,在發展規模、發展進度上務求實事求是,建立適合本地經濟發展的「坐標系」,要打破「小而全」、「大而全」格局,通過規劃引導、政策支持和示範帶動,在規模上做大,在鏈條上做長,在品牌上做響,促進新農村農業產業向區域化、專業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上級部門應對鄉鎮的資源情況、發展現狀進行詳細的摸底,圍繞主導產業,因地制宜將產業發展規劃到鎮、村,將產業發展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顯,競爭力強的專業村。同時,在落實規劃過程中,要力戒隨意性和短期行為。
② 農業園區規劃思路
因地制宜,綜合規劃抄
生態園規劃應充分考慮原有農業生產的資源基礎,因地制宜,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如交通、水電、食宿及娛樂場和度假村的進一步建設等。另外,生態園規劃必須結合生態園所處地區的文化與人文景觀,開發出具有當地農業和文化特色的農副產品和旅遊精品,服務社會。
培植精品,營造主題
生態園規劃應以生態農業模式作為園區農業生產的整體布局方式,培植具有生命力的生態旅遊型觀光農業精品。另外,要發揮生態園已有的生產優勢,採用有機農業栽培和種植模式進行無公害蔬菜的生產,體現農業高科技的應用前景,形成產品特色,營造「綠色、安全、生態」的主題形象。
效益兼顧,生態發展
生態園的規劃設計以生態學理論作指導思想,採用生態學原理、環境技術、生物技術、和現代管理機制,使整個園區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系統。經過科學規劃的生態園主要是以生態農業的設計實現其生態效益;以現代有機農業栽培模式與高科技生產技術的應用實現生態園的經濟效益;以農業觀光園的規劃設計實現它的社會效益。經濟、生態、社會效益三者相統一,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光農業生態園。
③ 什麼是現代農業發展現代農業的基本思路和原則是什麼
現代農業是指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的社會化農業。在按農業生產力的性質和狀況劃分的農業發展史上,是最新發展階段的農業。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農業。
發展現代農業的基本思路和原則
1.突出重點,積極構築現代農業發展框架。發展現代農業是包括農業產業、農業裝備、農業科技、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市場和現代農業主體等六個方面。這六項內容相互聯系,構成一個完整體系。但六個體系不能起頭並進,應分出輕重緩急,突出重點。從淄博市的情況看,重點抓好三大工程建設:一是優勢綠色農產品基地建設。集中抓好100萬畝糧食、75萬畝蔬菜、60萬畝林果、20萬畝棉花和150個畜牧養殖標准化生產基地建設,壯大優勢產業。二是打造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集群。集中培植100家主業突出、產業關聯度大、科技含量高、規模效益好的市級龍頭企業和100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育現代農業主體。三是加強農業服務體系建設。按照「資源整合、訂單服務」原則,在全市建立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村村設立農技員,構築現代農業科技支撐體系。
2.集中力量,突破現代農業發展的四大瓶頸。一是著力解決基地小而散的問題,在建設規模化、標准化優勢農產品基地上突破。發揮現有產業特色優勢,在克服「小」和「散」上做文章,在發展規模、標准化上下功夫,把優勢產業、有競爭力的產業做大做強。二是著力解決生產和市場脫節問題,在發展有帶動力的農業龍頭企業上實現突破。依託林果、蔬菜、中葯材和園藝苗木等優勢產業,對現有龍頭企業實行政策扶持,引導工商企業轉型發展,促進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實行產加銷一體化經營,集中扶植一批有規模、有帶動力的農業龍頭企業。三是著力解決服務缺位的問題,在建立農業訂單服務體繫上實現突破。改革開放以來,農業改革第一個是家庭聯產承包,解決土地使用權問題;第二個是產業化,解決產銷對接問題;第三個突破點很可能是農業服務體系建設。應當用市場化的辦法搞好農戶「訂單服務缺乏競爭力的問題,在發展品牌農業上實現突破。在提高農產品質量上下功夫,從技術、規模抓起,按照有機和綠色農產品標准,通過農民培訓工程,普及到每個農民,逐步形成有規模、有品牌、有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的農業支柱產業。
3.強化措施,增強發展現代農業的手段。一是抓項目。把現代農業建設細化為具體項目,上下凝神聚力,不變調,不松勁,」,從根本上解決農業技術服務需求和供給渠道不暢通的問題。四是著力解決農產品
④ 產業化的思路
農業產業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
第一,農業生產向廣度深度發展,必然要求優化農業資源配置,提高農業生產要素的利用率。優化資源配置,就是在工農業之間、地區之間、農業主體之間配置有限的資源,配置得好,農業生產效率就高,生產發展就快,反之,效率就低,發展就慢。農業產業化就是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利用市場機制優化配置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業資源的效力。
第二,農業產業化就是在市場經濟價值規律的作用下,產業鏈各主體之間合理利用各種資源,節約人力、財力,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的一種表現。
第三,農業專業化分工,需要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進而推進了農業產業化的形成。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投資者如農戶;農業企業要對投資的最終效果負責,這就迫使決策者必須深入市場調查,密切注視市場動態,根據市場需要來決定投資的方向和規模。作為宏觀管理者的政府,也是根據市場供求關系變化的信息來制定調控的政策和措施,使調整的決策易與實際生產相吻合,這就可以有效地減少和避免產業發展的盲目性,使農業產業結構大體上能保持動態的協調平衡,從而推進農業內部專業化生產的提高,進而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進步與發展。
第四,農業向現代化邁進,呼喚組織制度創新。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進步客觀上要求社會生產方式的不斷調整和變化,農業產業化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和制度的進步,是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 農業產業化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是產業結構優化,而產業結構優化需要具備兩個基礎條件,一是產業結構優化設置應適應其自身演進規律,二是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應以其自身變動趨勢為基礎。產業結構從低級到高級演化是在特定條件下存在的一種必然趨勢。農業之所以屬於弱質產業,是因為農業僅限於從事初級產品生產;滯留隱性失業即剩餘勞動力過多。農業產業經營通過從事集約高效的種養業,著重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運銷業,可以吸納相當多的勞動力就業創造價值擴大增值;同時,城市裡的農產品加工業及其他勞動密集型產業應當向農村區域轉移,為農村發展二、三產業提供更多機會,鄉鎮企業要以著重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運銷業為戰略方向,適當集中,與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從而形成眾多的強有力的經濟增長點,轉移更多的農業勞動力。在相同條件下,農業佔用勞動力越少,農業勞動生產率就越高,這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般規律。
⑤ 如何認識農業產業化經營是繼家庭承包經營後我國農村經營體制的又一次創新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繼家庭聯產承包制之後,我國農村經營體制的又一次創新,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生產經營方式和產業組織形式。畢節是國家農業部部長聯系點。近年來,全局上下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地關於做好「三農」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作了大量工作,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問題、新挑戰,農業部門一定要緊緊圍繞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積極組織實施好各級各類農業項目。黃光江強調,只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用新思路來謀劃畢節農業發展,用新機制來解決「三農」問題,用新舉措來推動農業農村工作。 一是在農業龍頭企業發展上下功夫,更好地發揮帶村富民的作用。第一,是多渠道加大投入,培植龍頭企業發展後勁。第二,是搞活經營機制,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第三,是依靠科技和人才,提高龍頭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努力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有戰略眼光、懂經營、善管理、辦事公平、作風正派的企業家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為提高企業素質奠定基礎。 二是在推進標准化體系和打造畢節「烏蒙」品牌上下功夫,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第一,以貫徹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為重點,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逐步建立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第二,要在進一步推進標准化生產體系建設上下功夫,對生產加工銷售的各個環節都實行標准化和全面質量管理。強化監督認證,推廣區域化管理,建設標准化基地,推進農民合作化組織建設,以強化農民的自我約束和市場約束。第三,要進一步推進發展「烏蒙」品牌農業,進一步提高農業品牌形象,以品牌提標准,促質量,提效益,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支持龍頭企業申報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積極開展農產品原產地、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等注冊,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行為,集中培育一批品牌產品和品牌企業,打造畢節「烏蒙」品牌農業整體形象。 三是在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上下功夫,進一步提高農業組織化、社會化程度。第一,大力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解決畢節農業產業化鏈條中間環節市場主體缺位的問題。要強化政策扶持和保護,為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創造寬松的社會環境。要以貫徹落實《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為契機,對現有合作經濟組織進行規范完善,重新進行登記,逐步規范章程,完善工作機制,切實維護、保障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使合作經濟組織保持生機和活力。第二,加強對農民的培訓。組織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重點培訓種養能手、科技帶頭人、農村經紀人和專業合作組織領辦人等。 四是建設適應現代農業要求的大市場、大流通格局,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認真探索土地流轉合理方式,為現代農業發展搭建良好平台。 五是在提高服務水平上下功夫,為深化畢節農業產業化經營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第一,加大優惠政策落實力度,最大限度地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扶持作用。第二,進一步強化農技服務體系。第三,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我們要積極為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出謀劃策,為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為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又好又快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⑥ 什麼是現代農業發展現代農業的基本思路是什麼
現代農業是指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的社會化農業。在按農業生產力的性質和狀況劃分的農業發展史上,是最新發展階段的農業。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農業。
發展現代農業的基本思路和原則
1.突出重點,積極構築現代農業發展框架。發展現代農業是包括農業產業、農業裝備、農業科技、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市場和現代農業主體等六個方面。這六項內容相互聯系,構成一個完整體系。但六個體系不能起頭並進,應分出輕重緩急,突出重點。從淄博市的情況看,重點抓好三大工程建設:一是優勢綠色農產品基地建設。集中抓好100萬畝糧食、75萬畝蔬菜、60萬畝林果、20萬畝棉花和150個畜牧養殖標准化生產基地建設,壯大優勢產業。二是打造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集群。集中培植100家主業突出、產業關聯度大、科技含量高、規模效益好的市級龍頭企業和100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育現代農業主體。三是加強農業服務體系建設。按照「資源整合、訂單服務」原則,在全市建立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村村設立農技員,構築現代農業科技支撐體系。
2.集中力量,突破現代農業發展的四大瓶頸。一是著力解決基地小而散的問題,在建設規模化、標准化優勢農產品基地上突破。發揮現有產業特色優勢,在克服「小」和「散」上做文章,在發展規模、標准化上下功夫,把優勢產業、有競爭力的產業做大做強。二是著力解決生產和市場脫節問題,在發展有帶動力的農業龍頭企業上實現突破。依託林果、蔬菜、中葯材和園藝苗木等優勢產業,對現有龍頭企業實行政策扶持,引導工商企業轉型發展,促進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實行產加銷一體化經營,集中扶植一批有規模、有帶動力的農業龍頭企業。三是著力解決服務缺位的問題,在建立農業訂單服務體繫上實現突破。改革開放以來,農業改革第一個是家庭聯產承包,解決土地使用權問題;第二個是產業化,解決產銷對接問題;第三個突破點很可能是農業服務體系建設。應當用市場化的辦法搞好農戶「訂單服務缺乏競爭力的問題,在發展品牌農業上實現突破。在提高農產品質量上下功夫,從技術、規模抓起,按照有機和綠色農產品標准,通過農民培訓工程,普及到每個農民,逐步形成有規模、有品牌、有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的農業支柱產業。
3.強化措施,增強發展現代農業的手段。一是抓項目。把現代農業建設細化為具體項目,上下凝神聚力,不變調,不松勁,」,從根本上解決農業技術服務需求和供給渠道不暢通的問題。四是著力解決農產品
⑦ 關於畢節市 農業的成就
農業作為中國最大的基本經濟產業是國民溫飽的重要支柱,只有發展好農業以及農副產品,才會更好的保障老百姓的菜籃子以及餐桌上面的種種食物
⑧ 農業產業化的基本思路
農業產業化的基本思路是:確定主導產業,實行區域布局,依靠龍頭版帶動,發展規模經營,實行權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動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組織形式。它的基本類型主要有:市場連接型、龍頭企業帶動型、農科教結合型、專業協會帶動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