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幫忙做一個「從『麵食節』看山西麵食文化」的研究性學習報告
民以食為天,作為麵食的故鄉——山西,很久以來在全國乃至世界倍受贊譽,有句話說的好,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從有史料記載的東漢算起,經過1000餘年的發展,山西麵食在製作上逐漸形成了擀、抻、揪、切、壓、撥、煮、蒸、炒、炸等多種方法。山西麵食素有「一面百樣吃」之譽,做法、吃法多樣是任何一個地方都無法比擬的,普通的面團在山西人手中可以做出拉麵、削麵、刀撥面、轉面、漏面、貓耳朵、剔尖、流尖、擦蝌蚪、抿曲、揪片、搓魚等近百種花樣,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聲譽傳遍海內外。 在2003年山西太原舉辦的首屆國際麵食節上,參會者絡繹不絕,各種風格、流派的麵食絕活得以展示,特別是拉麵表演的師傅把一團普通的面團拉到細如發絲,可穿針引線,叫人贊不絕口。 2003年是龍城太原建城2500周年,作為慶典活動之一的「2003中國·太原國際麵食節」成為各種慶典活動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國內餐飲會展界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2004第二屆中國·太原國際麵食節將是繼此之後的又一次國際性的麵食產業展覽交易的盛會。本屆麵食節將在第一屆的基礎上有所突破與創新,以麵食節為契機,以特色餐飲為龍頭,以特色旅遊和文化體驗為活動附屬內容,全面展示當代山西麵食文化的精髓、海內外特色麵食風味,加強餐飲業與相關產業的聯結互動,搭建麵食產業鏈、麵食旅遊鏈、麵食信息交流平台,進一步加強各地企業的橫向聯系,擴大與世界企業和行業協會的交流與合作,共同研討中國乃至世界麵食發展態勢,提高中華麵食在國際上的影響和地位,營造特色文化,豐富旅遊內涵,促進山西麵食業和旅遊業的發展。 山西麵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可考算起,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了。以面條為例,東漢稱之為「煮餅」;魏晉則名為「湯餅」;南北朝謂「水引」;而唐朝叫「冷淘」……。麵食名稱推陳出新,因時因地而異,俗話說嬌兒寵稱多,麵食眾多的稱謂與名堂,正說明山西人對它的重視和喜愛。
山西麵食種類繁多,一般家庭主婦就能用小麥粉、高粱面、豆面、蕎面、莜麵做成數十種的麵食,如刀削麵、拉麵、圪培面、推窩窩、灌腸等。到了廚師手裡,更被舞弄得花樣翻新,讓人目不暇接。有據可查的麵食在山西就有280種之多。 在全國各地或國外,常會看到或聽到有以山西麵食為主的麵食節,每到一處,都會有參觀者嘖嘖稱道。山西麵食作為一種文化在世界上得以傳承和延伸。
Ⅱ 麵食行業有發展前景嗎
有,麵食在我國食用的范圍很廣,是很多地區人的主食,麵食包含的食物太多了,前景還是有的,可以根據市場來選擇合適的!
Ⅲ 我國煤層氣產業發展報告
葉建平
作者簡介:葉建平,男,1962年生,教授級高工,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中國煤炭學會煤層氣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主要從事煤層氣勘探開發科研工作。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安外大街甲88號(100011),電話:(010)64265710,E-mail:[email protected]
(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煤炭學會煤層氣專業委員會 北京 100011)
摘要:分析了煤層氣勘探、開發、利用現狀,梳理了煤層氣勘探開發技術進展,對我國煤層氣產業發展進行了基本評估。認為當前我國煤層氣勘探快速推進,探明儲量顯著增長;煤層氣產能規模擴大,產銷量同步上升;煤層氣產業初步形成,煤層氣成為天然氣的最現實的補充能源;煤層氣技術有力支撐產業發展,技術瓶頸依然存在。
關鍵詞:煤層氣 勘探開發技術 產業發展
China's Coalbed Methane Instry Development Report
YE Jianping
(China United Coalbed Methane Co., Ltd., Beijing 100011, China)
(Coalbed Methane Specialized Committee, China Coal Society)
Abstract: This report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BM explora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combs the technical progress of CB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meanwhile,it makes basic assessment of China's CBM instry development. China's CBM exploration has been making rapid progress at present. The proved reserves has increased notably. The CBM proction capacity scale has enlarged. Both proction and sales have risen. CBM instry has formed preliminarily. CBM has becomeg the most realistic supplement energy of natural gas. CBM technology gives strong support to CBM instry; however,technical bottlenecks still exist.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technology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stry development
我國煤層氣開發已經步入產業化初期階段。煤層氣地面開發產量2005年達到1.7億m3,2009年達到10.1億m3,預計2015年將達到100億m3,因此煤層氣產業步入快速發展軌道,成為現實的天然氣的補充資源。本文簡要報告近年來我國煤層氣勘探、開發、利用發展情況和技術進展狀況。
1 煤層氣勘探快速推進,探明儲量顯著增長
近兩年,我國煤層氣勘探進度明顯加快,探明儲量顯著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到2011年6月底,全國煤層氣鑽井總數5942口。到2010年底為止,我國已累計探明煤層氣儲量2902.75億m3,新增探明儲量近1121.55億m3,占總量的39%。「十一五」探明了千億立方米大氣田。我國煤層氣探明儲量區分布較集中,共11個區塊,主要分布在沁水盆地南部和鄂爾多斯盆地東南部,如沁水盆地南部潘庄、成庄、樊庄、鄭庄、棗園、長子等區塊,鄂爾多斯盆地東緣三交、柳林、鄉寧-吉縣、韓城等區塊。如表1,沁水盆地探明儲量2007.69億m3,佔69.17%;鄂爾多斯盆地煤層氣探明儲量817.76億m3,佔28.17%。其他地區佔2.66%。探明儲量成為這些地區煤層氣產業發展強大的基礎。但是,相對全國36.81萬億m3的資源量而言,我國煤層氣資源探明率很低,僅8‰。廣大地區煤層氣勘探潛力尚不明朗。
表1 全國煤層氣探明儲量分布情況
沁水盆地作為我國特大型煤層氣田,勘探潛力巨大。山西組3號煤層和太原組15號煤層厚度大,分布穩定,含氣量高,滲透性在全國相對最好,煤層氣可采性良好。除了已探明的南部區塊以外,柿庄南和柿庄北、馬璧、沁南、沁源、壽陽、和順、上黃崖等區塊均屬於煤層氣富集區和極有利目標區。壽陽區塊不同於晉城地區,它以太原組15號煤層作為目的層,經過多年勘探,已獲得經濟單井產量的突破,韓庄井田多口煤層氣井產量達到1000m3/d以上,近期將可以提交探明儲量。陽泉鑽井461口,日產量15萬m3,獲得商業化生產的產能。
鄂爾多斯盆地東緣具有較好的含煤性、含氣性和可采性,渭北區塊的韓城—合陽井區、臨汾區塊的午城—窯渠井區、呂梁區塊的柳林—三交井區、呂梁區塊的保德—神府井區是4大煤層氣富集區,也是鄂爾多斯盆地東緣煤層氣勘探開發有利區。鄂爾多斯盆地東緣資源探明率和資源轉化率、勘探程度均較低,煤層氣勘探開發前景廣闊,具有商業化產氣能力和形成大型煤層氣田的條件,必將成為全國煤層氣規模化、產業化、商業化運作的「甜點」區。
除了上述地區以外,在黑龍江依蘭、雲南老廠、貴州織金、四川綦江、安徽淮北、新疆准噶爾盆地南部、陝西彬縣等地區相繼取得勘探突破。
黑龍江伊蘭區塊煤層埋深700m左右,厚16m,含氣量8~10m3/t,長焰煤,蓋層油頁岩厚80m。黑龍江煤田地質局2011年在伊蘭區塊鑽井4口,YD-03、YD-04兩口煤層氣生產試驗井,經排采,兩口井日產氣量均在1500m3/t左右,達到了工業氣流的標准,標志著黑龍江低階煤煤層氣開發的有效突破。
彬長煤業集團在鄂爾多斯盆地中生界彬長區塊鑽1口水平井,日產氣5600m3。
內蒙古霍林河地區中石油煤層氣經理部在華北二連盆地霍林河地區施工霍試1井,日產氣約1300m3;進行了勘查研究,取得一定的進展。
依蘭、彬長和霍林河區塊的勘探成功,標志著低階煤煤層氣勘探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意義深遠。
四川川南煤田古敘礦區大村礦段煤層氣地面抽采試驗取得了歷史性突破。DCMT-3煤層氣試驗井平均產量1160m3/d,一年多累計產氣超過50萬m3。之前的DC-1井、DC-2井產氣量均達到了500~1000m3/d。初步認為大村礦段煤層氣具有較好的商業開發前景。該區煤層氣井的排采試驗成功,意義重大,將為川南煤田低滲透、薄煤層、大傾角、高應力等特點地區的煤層氣勘探開發提供技術和經驗。
雲南老廠施工5口井先導性試驗井組,壓裂後,發生自流現象,經過初期排采,產量逐步上升,顯示良好勘探潛力。
安徽淮北礦業集團2008年以來在蘆嶺淮北Ⅲ1、Ⅲ2采區共施工12口「一井三用」井的壓裂階段試驗,各井大部達到800m3左右,也有個別高產井,如LG-6井最高日產量曾到3000m3以上,穩產1200m3左右。中聯公司對外合作項目和煤炭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分別在淮北宿南向斜的先導性試驗相繼取得商業產量,預示著具有良好的勘探潛力。
全國其他地區的煤層氣勘探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展開。如貴州織金—納雍、陝西延川南、山西和順、山西沁源新疆准噶爾盆地南部等地區,初步勘探實踐表明具有良好的煤層氣勘探潛力。
上述可知,在沁水盆地南部高階煤煤層氣開發成功後,中階煤和低階煤煤層氣勘探也正在逐步取得成功。
在煤層氣勘探同時,廣大研究人員開展了大量的煤層氣富集規律和地質控制因素研究,進行了煤儲層孔隙性、滲透性、吸附解吸擴散、力學特性、變形特性等廣泛研究,進行不同煤級煤的煤層氣成藏特徵和選區評價研究。這些地質和儲層特徵的基礎研究有力支撐了煤層氣基礎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2 煤層氣產能規模擴大,產銷量同步上升
「十一五」期間,煤層氣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煤層氣產能規模擴大,產銷量同步上升。以中聯公司沁南煤層氣開發利用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中石油華北煤層氣分公司沁南煤層氣田煤層氣開發項目和晉城煤業集團煤礦區煤層氣開采項目等商業化開發項目竣工投產為標志,我國煤層氣開發快速步入產業化初期階段,煤層氣開發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我國現有生產井3200口,到2010年全國地面煤層氣產能達到25億m3,產量15.7億m3,利用量11.8億m3,利用率78%。井下煤層氣抽采量69.6億m3,利用量21.9億m3,利用率相對較低,31.5%。2011年地面開發產量將達18~22億m3,見表2。地面煤層氣產量在近五年呈數量級增長,2005年1億m3,2009年達到10.1億m3,預計2015年將達到100億m3。煤層氣產量主要來自沁水盆地南部,佔96%,少量產自韓城、阜新和柳林、三交地區。
目前進入商業性開發地區包括山西沁水盆地南部、陝西韓城、遼寧阜新。具備進入商業性開發地區包括山西三交、柳林、大寧—吉縣、陽泉、壽陽。
表2 全國主要煤層氣田煤層氣生產情況(不完全統計)
說明:投產井數包括已產氣井和未產氣井。
3 煤層氣技術有力支撐產業發展,技術瓶頸依然存在
技術進步是煤層氣發展的源動力,這已被國內外的勘探開發實踐所證實。「十一五」期間在煤層氣增產改造技術的試驗和研究取得了有效突破,針對不同儲層參數研製了適宜的壓裂液、壓裂工藝等。鑽完井技術、地面集輸技術、煤礦區煤層氣抽采技術等方面均有創新性成果。當前最顯著的技術進展就是煤層氣水平井鑽完井技術、煤層氣水平井分段壓裂技術發展。
3.1 煤層氣水平井鑽完井技術
煤層氣水平井地質和工程影響因素認識顯著提高。煤層氣水平井、多分支水平井的地質條件局限性強,要求構造相對簡單,斷層少、地層平緩起伏小;煤層發育穩定、煤層硬度大結構完好;煤層鑽遇率高,避免鑽探溝通含水層;水平井眼軌跡按上傾方向布置,有利排水降壓產氣;水平井眼長度盡量長,分支水平井間距適中,與煤層滲透性相匹配。
煤層氣水平井井型設計多樣。根據地形地貌、地質條件和儲層滲透性,設計「U」型井、「V」型井、川字型井、叢式井(兩層煤層的雙台階水平井)等,在柿庄南、柳林獲得成功。
多分支水平井的工藝技術、關鍵工具實現國產化。多分支水平井鑽井實現一個井筒鑽多翼分支井,提高了鑽進效率和有效排泄面積。在「863」項目支持下,地質導向裝置實現國產化,並取得良好應用效果。
借鑒頁岩氣完井技術,開始進行了煤層氣水平井分段壓裂技術的試驗,並在三交區塊獲得成功。目前在柿庄南區塊繼續進行該項技術的試驗應用。
煤層氣多分支水平井修井一直是一項難題,現在開始探索性試驗,包括分支井段井眼坍塌的診斷、二次鑽井導向和儲層傷害控制等。
研究結果表明:水平井煤層段採用PEC篩管完井能有效保護井壁穩定性,減少井眼坍塌,即便排采過程中井眼發生局部垮塌,篩管仍能為煤層氣、水提供良好的流動通道;充氣欠平衡鑽井技術可有效減少煤儲層的污染和損害,保護煤儲層;沿煤層頂/底板鑽水平井可有效避免粉煤、構造煤等井壁穩定性問題,定向射孔分段壓裂可有效溝通煤儲層,釋放儲層應力,實現煤層氣的開采。通過對井眼軌跡和鑽井工藝參數進行優化設計,可增大煤層氣降壓解吸范圍,加快煤層氣解吸,並減少煤儲層傷害。
3.2 新型壓裂液研究方興未艾,成果豐碩
研究壓裂液對儲層傷害機理,根據煤中化學元素組成,研製含有粘土防膨劑的壓裂液及活性水,降低對煤層氣解吸附傷害。
研究認為嵌入傷害和煤粉堵塞裂縫是影響煤儲層長期導流能力的主要影響因素,施工中可採取增加鋪砂濃度、加大支撐劑粒徑、加入分散劑懸浮煤粉等方法。
通過重大專項攻關研製了新型低傷害高效清潔壓裂液,特點是分子量小,300~400;粘度較高,15.0mPa·s;殘渣較少;煤層傷害率低,11.5%;摩阻低,約為清水的30%。研製了新型煤粉分散活性水壓裂液,煤層傷害率低,11.8%,使煤粉在壓裂液中均勻分布,避免施工壓力過高,在返排時,煤粉隨著液排出,避免堵塞裂縫通道。研製了高效適宜的氮氣泡沫壓裂液。
3.3 低密度固井液減少了固井水泥對儲層的傷害
通過重大專項攻關,針對煤儲層井壁易坍塌、鑽井液易污染煤儲層等難題,研發出了中空玻璃微球低密度鑽井液體系。該鑽井液具有良好的流變性和濾失性,泥餅薄而緻密。同時具有很好的抗溫性、抗污染性能、防塌性能、沉降穩定性和保護儲層作用。研製了超低密度水泥漿體系:確定了超低密度水泥漿體系配方。該配方在40℃,24h時抗壓強度達到8.04MPa(超過預期7MPa指標)。在沁南柿庄南區塊成功進行了現場試驗,有效防止了液體對煤儲層的污染。
研製了一種應用於煤礦井下瓦斯抽采孔的可降解鑽井液,生物酶降解加鹽酸酸化的雙重解堵措施可有效地清除可降解鑽井液對煤層氣儲層的傷害,並能恢復甚至提高煤岩氣體滲透率。
開展了煤層氣鑽井井壁穩定機理及鑽井液密度窗口的確定的研究。
3.4 地面集輸工程技術有效增大集輸半徑,實現低成本建設
沁南煤層氣開發利用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研究設計了「分片集輸一級增壓」煤層氣田地面集輸技術,亦稱「枝上枝閥組布站」工藝技術,使煤層氣集輸半徑增大到13km以上。新技術的應用取消了傳統技術中需要建設的無數個有人值守的站,最重要的是極大地改善了流體流動環境,簡化了工藝流程,節省了投資成本。採用汽油煤層氣兩用燃氣發動機新裝置,代替抽油機動力系統,采氣管線採用聚乙烯管(PE管)新材料,節省了工程建設投資。
沁水盆地煤層氣田樊庄區塊採用單井進站方式、增壓工藝及壓力系統優化等地面集輸工藝的優化技術。煤層氣水合物防治技術、低壓輸送不注醇集氣工藝、多井單管串接技術、低壓采氣管網管徑的確定、新型材料聚乙烯管(PE管)和柔性復合管的應用等采氣管網優化技術。提出煤層氣田「標准化設計、模塊化建設」,煤層氣田集氣站建設核心是「四統一、一和諧」,即:統一工藝流程、統一設備選型、統一建設標准、統一單體安裝尺寸,保持平面布置與當地環境的和諧發展,實現集氣站功能統一,操作統一。
數字化氣田建設,實現了基於無線、光纜、電纜等多種通訊方式在SCADA系統中的融合,成功地降低了煤層氣田信息化建設和維護過程中自控系統的投資,適合了煤層氣井地處偏遠、井多、井密、低壓、低產等特點。
3.5 煤層氣排采生產技術
實踐表明,合理的排採制度和精細的排采控制是煤層氣井排采技術的核心,定壓排採制度適用於排采初期的排水降壓階段,定產排採制度適宜於穩產階段,分級平穩連續降壓是精細的排采控制的核心。
通過對柳林煤層氣井的井下管柱及地面流程設計,引入無級數控抽油機、永久監測壓力,較好地完成了排採的施工及資料錄取的要求,為該區的大規模開發奠定了基礎。
研究煤層氣動液面高度的合理區間及降低速率對開采過程中有效保持井周應力的合理分布,維持或提高儲層滲透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煤層氣井不同階段的產能方程和煤層氣藏井底流壓修正後的計算公式,確定煤層氣井的生產壓差,為煤層氣井合理生產壓差的確定和正常排采提供了技術支撐。
3.6 煤層氣利用技術
煤礦開采過程中排放出大量低濃度煤層氣,提純利用這部分煤層氣對我國能源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意義重大,其難點是如何經濟高效地分離CH4和N2。
採用低溫精餾法分離提純,分離低濃度含氧煤層氣中氧氣、氮氣,在陽泉石港礦建成年產2萬噸液化(LNG)瓦斯的工廠,在陽泉新景礦神堂嘴建設年產2000萬m3低濃度提純壓縮(CNG)瓦斯工廠,為陽泉市公交車、計程車提供城市低成本壓縮瓦斯,以氣代油。
採用變壓吸附法實現低濃度瓦斯的分離和凈化。該技術2011年3月已在陽泉進行試生產,2011年底5000萬m3CNG工業化生產線將投產。
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下,中科院理化所和中聯煤層氣公司合作成功研製了10000m3撬裝液化裝置,該項成果適合煤層氣單井產量低特點,將直接在煤層氣井場實現煤層氣液化利用。
3.7 技術仍然是煤層氣勘探開發的瓶頸
煤層氣高滲富集區預測缺乏成熟理論指導,或者說我國煤層氣勘探開發理論還不成熟。
除了沁南以外,我國大部分勘探區煤層氣單井產量低,同一地區單井產量差異大,除了地質和儲層條件外,鑽完井技術和增產改造技術有待試驗形成。如何針對復雜多裂縫煤層特徵,增大鋪砂面積,有效提高儲層導流能力,提高單井產量,是面臨的增產改造的關鍵問題。
水平井、多分支水平井如何控制保持井壁穩定、防止井眼坍塌,高地應力、松軟儲層條件的鑽井完井技術,有待進一步探索試驗。
深煤層高地應力、低滲條件下儲層物性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鑽井、完井、增產改造技術和工藝參數的一系列變化,是亟待研究的方向。
4 煤層氣產業初步形成,煤層氣成為天然氣的最現實的補充能源
煤層氣主要通過管道輸送到用戶,約佔85%~90%,少部分採用液化天然氣和壓縮天然氣形式輸送。目前建成煤層氣管道包括端氏—博愛管道、端氏—沁水八甲口管道、晉城煤業集團西區瓦斯東輸管道等,年輸送能力50萬m3。正在建設的韓城—渭南—西安管道、昔陽—太原管道,輸送能力30萬m3。
煤層氣用戶主要為西氣東輸管道用戶,其次向山西省內及沁水煤層氣田周邊省份河南、河北等省供氣,以及韓城、阜新等煤層氣所在地城市供氣。廣泛用於城市燃氣、工業鍋爐燃氣、汽車加氣等天然氣市場。2010年底,我國井下、地面煤層氣產量達到85.3億m3,約占天然氣產量946億m3的9%。煤層氣已成為當地天然氣的最現實的補充能源。
5 煤層氣產業發展展望
根據我國「十二五」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規劃,「十二五」末,我國煤層氣產量將達200億~240億m3,其中,地面開採煤層氣100億~110億m3,井下瓦斯抽采量110億~130億m3。煤層氣探明地質儲量將進入快速增長期,到2015年,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0000億m3。因此煤層氣將在「十二五」進入快速發展軌道。一是通過「十一五」發展,積累了較好的技術基礎和儲量基礎;二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公司的積極投入,勘探和開發資金有了根本保證;三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持續支持,為煤層氣勘探開發利用科學技術攻關奠定了堅實基礎,為產業目標實現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感謝趙慶波教授提供相關統計資料。
參考文獻
陳仕林,李建春.2011.沁南潘河煤層氣田「分片集輸一級增壓」集輸技術.天然氣工業,33(5):35~38
接銘訓.2010.鄂爾多斯盆地東緣煤層氣勘探開發前景.天然氣工業,30(6):1~6
雷懷玉,孫欽平,孫斌,李五忠,陳剛,田文廣.2010.二連盆地霍林河地區低煤階煤層氣成藏條件及主控因素.天然氣工業,30(6):26~30
李民,王生維,李夢溪等.2011.晉城無煙煤地區煤層氣儲層區域差異及不同區域特徵.中國煤層氣,8(2):8~12
屈平,申瑞臣.2010.煤層氣鑽井井壁穩定機理及鑽井液密度窗口的確定.天然氣工業,30(10):64~68
饒孟余,江舒華.2010.煤層氣井排采技術分析.中國煤層氣,7(1):22~25
孫晗森,馮三利,王國強等.2011.沁南潘河煤層氣田煤層氣直井增產改造技術.天然氣工業,33(5):21~23
孫建平,張健,王建中.2011.沁南潘河煤層氣田空氣鑽井和固井技術.天然氣工業,33(5):24~27
王國強,吳建光,熊德華等.2011.沁南潘河煤層氣田穩控精細煤層氣排采技術.天然氣工業,33(5):31~34
王紅霞,李娜,張璞等.2010.沁水盆地煤層氣田樊庄區塊集氣站標准化設計.天然氣工業,30(6):84~86
吳建光,孫茂遠,馮三利等.2011.沁南潘河煤層氣田開發利用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綜述.天然氣工業,33(5):9~15
許茜,薛崗,王紅霞等.沁水盆地煤層氣田樊庄區塊采氣管網的優化.天然氣工業,30(6):91~93
薛崗,許茜,王紅霞等.2010.水盆地煤層氣田樊庄區塊地面集輸工藝優化.天然氣工業,30(6):87~90
葉建平,吳建光,房超等.2011.沁南潘河煤層氣田區域地質特徵與煤儲層特徵及其對產能的影響.天然氣工業,33(5):16~20
葉建平,張健,王贊惟.2011.沁南潘河煤層氣田生產特徵及其控制因素分析.天然氣工業,33(5):28~30
尹中山,李茂竹,徐錫惠等.2010.四川古敘礦區大村礦段煤層氣煤儲層特徵及改造效果.天然氣工業,30(7):120~124
翟光明,何文淵.2010.中國煤層氣賦存特點與勘探方向.天然氣工業,30(11):1~3
張振華,孫晗森,喬偉剛.2011.煤層氣儲層特徵及鑽井液選擇.中國煤層氣,8(2):24~27
趙麗娟,秦勇.2010.國內深部煤層氣研究現狀,中國煤層氣.7(2):38~40
趙賢正,桑樹勛,張建國等.2011.沁南煤層氣開發區塊煤儲層特徵分析及意義.中國煤層氣,8(2):3~7
Ⅳ 試述我國食品行業存在的問題
我國食品行業存在的問題:
1、污染問題。
早些年,食品容易在添加劑和農葯殘留方面出現問題,但隨著我國對食品添加劑和農葯使用監督控制等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強,食品中這類有害化學物質的污染率不斷下降。但是,由於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食品流通的日益廣泛、細菌耐葯性的加強等問題的出現,使食品原材料受到毒素污染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一方面傳統的食品污染問題繼續存在,如細菌毒素隱藏潛伏、農葯污染和寄生蟲污染;另一方面發達國家出現的一系列新的食品污染問題在我國同樣突出,如大腸埃希菌已在國內多個省發生了嚴重的爆發流行、福島核電站泄漏的輻射粒子存在出口到我國的蔬菜、奶粉中等。
2、食品制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些不法分子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和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品,例如:最近一段時間影響廣泛的地溝油,上海大型超市出現的染色饅頭,毒大米,毒豆芽等。另一方面,我國現有食品行業整體素質仍處於較低水平,衛生保證能力差的手工作坊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仍占據一定的比例,很多從業人員未經健康體檢,食品來源也不是通過正規渠道獲得,加工環境和加工過程也得不到衛生保障,存在很大很多的安全風險。眾多的食品經營單位小而混亂,有些企業在食品收購、儲藏和運輸過程中,過量使用防腐劑、保鮮劑。還有部分經營者銷售假冒偽劣食品、過期變質食品。還有的是在小地方的鄉鎮及校園周邊兜售「三無」食品、假冒偽劣食品,嚴重危害城鄉居民和未成年人的身體健康。
3、檢測水平低,跟不上時代的需要。
我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分布在多個政府部門,多部門從事同一種管理,切入點和管理手段基本相仿,使本來就很稀缺的資源更加捉襟見肘,影響了食品安全的監督力度和震懾威力。在國外,新的快速、靈敏的檢測手段,如基因探針、多聚酶鏈反應等分子生物學技術已應用於食源性病原體檢驗,但在我國卻主要用於研究單位,而沒有真正的用於實處。
4、食品安全保障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食品生產、經營與管理機構中懂得食品安全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極其匱乏,食品生產部門、各類農貿市場、食品市場的管理機構中既懂宏觀管理又懂得專業知識、能為消費者把好食品安全衛生關的技術人員也極其匱乏。社會對食品安全專業的人才需求是很大的,但高校的相關專業卻已經萎縮和消亡,缺乏高素質的食品安全研究和檢驗檢測隊伍,科技成果和技術儲備嚴重不足。鑒於此,無法對與食品安全技術有關的法規、標準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缺乏監測網路和實驗室分析手段,這樣下去,只會令食品安全問題發展的越來越嚴重,到最後很可能進入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Ⅳ 最近麵食行業的前景如何
我國麵食歷史悠久,文化獨特,內涵豐富,種類繁多。麵食行業作為輕餐飲的一部分,擁有很大的市場份額。中國這個有著古老飲食文化的國度,對於麵食的處理已經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不過從現實情況看,還存在一些問題,如經營模式陳舊、工藝水平不高、產業文化意識欠缺等。因此,必須加強宣傳,正確引導,深入挖掘中國傳統麵食文化的內涵,加強麵食科技創新和新產品開發,使傳統麵食從方便走向安全、營養、健康。
Ⅵ 兄弟們,有誰幫我找找食品發展趨勢的資料!
中國食品發展趨勢
中國食品工業進入新世紀以來,始終保持著持續、快速發展的趨勢。2001年比上年增長10.5%,2002年增長16.6%,2003年增長19.8%,2004年的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累計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16163.86億元,同比增長25.2%。共計實現工業增加值5529.82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14.30%,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10.09%。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在克服了禽流感等突發事件的影響和食品生產原材料價格較大幅度漲價的情況下取得的,這就更顯得難能可貴。
2004年食品工業的發展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食品生產與市場銷售保持了同步增長;食品安全工作受到全社會的關注;食品工業經濟效益穩步提高,實現利潤總額915.90億元,同比增長31.80%;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食品工業企業成為固定資產投資的主體;去年食品工業百強企業利潤達482.33億元,佔全國食品工業利潤總額的52.66%,食品行業規模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食品出口形勢嚴峻。
食品工業運行中的新情況
近10多年來,食品工業始終處在快速發展狀態,滿足了人民生活提高的需求,促進了食品消費結構變革和發展。但從去年食品工業的發展情況分析,也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新情況,需要認真加以研究解決。
乳品製造業的發展顯現疲態
近10年來,中國乳品製造業的超高速發展一直是全球乳業生產的一大亮點,在世界奶類生產以1-2%的速度緩慢增長的同時,中國乳品製造業卻以超過30%的速度高速發展。去年中國乳製品產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而乳品消費的增幅開始放緩。綜合各方面的信息,可以認為,乳品製造業的發展開始出現了一個新的拐點。
提高肉類生產水平確保食品安全刻不容緩
中國是肉類生產、消費大國,畜牧業資源和肉類生產在全球佔有重要位置,肉製品加工業也是我國的優勢產業之一。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肉食消費水平己經與歐洲國家、日本相當,甚至比日本的肉食消費水平還要高。但是,肉類工業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明顯差距。因此加快大型肉類食品企業的發展步伐,逐步推廣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裝備和工藝技術,從整體上提升肉類生產水平,確保食品安全是今後幾年刻不容緩的任務。
食品工業發展與居民營養健康需求不相適應
2004年10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中國居營養與健康現狀》的調查報告,發現我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還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城市居民畜肉及油脂消費過多,谷類食物消費偏低;鈣、鐵、維生素A等營養素攝入普遍偏低;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超重及肥胖率均較高並呈上升趨勢。調查報告還特別指出,飲酒與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的患病危險密切相關。
這一狀況充分表明食品工業發展中確實存在一些值得引起重視的問題:目前市場上缺乏按營養平衡要求生產的早、中、晚餐的製成品,也缺乏滿足特殊人群需求的製成品;許多食品企業並沒有按照居民營養與健康要求進行合理配方,也沒有做到採用先進的加工技術,對原料成分進行合理搭配;食品製造過程中,未充分考慮原料營養素的保護和利用,加工技術、方式和設備利用不當造成營養素大量流失;營養強化食品生產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大豆能減少冠心病風險,纖維類(水果、蔬菜、谷類中)和可溶性纖維(燕麥、psylium種皮)也能減少冠心病風險,而食品工業對大豆、蔬菜、水果、燕麥等富營養食品的研究開發遠遠不夠。
食品工業發展趨勢
我國經濟正在向著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發展,各地都在進行「十一·五」發展戰略的研究。當今食品消費己經由量的追求轉向對質的追求,向著質量、營養、方便、安全的目標轉變,食品消費結構變化加劇,對食品製成品的需求迅速上升。食品生產企業必須牢牢把握新時期食品工業發展的變化趨勢,順應消費市場的需求,制訂既有一定前瞻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發展規劃。
今後幾年食品工業生產和消費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方便食品的發展和產品的多樣化是今後食品工業發展的重要特徵
當前我國食品工業主要還是以農副食品原料的初加工為主,精深加工程度較低,食品製成品水平低。市場上缺乏符合營養平衡要求的早、中、晚餐方便食品,也缺乏滿足特殊人群營養需求的食品。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變化,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簡便、營養、衛生、經濟、即開即食的方便食品市場潛力巨大。消費群體結構的變化,也對食品方便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預測到2010年城鎮人口將超過5億,城鎮居民對食品消費的數量、質量、品種和方便化必將有更多、更高的要求。所以,各種方便主食品,肉類、魚類、蔬菜等製成品和半成品,快餐配餐,穀物早餐,方便甜食以及休閑食品等和針對不同消費人群需求的個性化食品,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將大有文章可做。方便食品的發展是食品製造業的一場革命,始終是食品工業發展的推動力。
重視食品營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是食品工業的重要任務
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正處於溫飽到小康的轉型期,對營養合理、符合健康要求的食品需求十分迫切。食品生產要注重開發營養搭配科學合理的新產品,開發營養強化食品和保健食品,既要為預防營養缺乏症服務,又要為防止因營養失衡造成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服務。
發展營養強化食品減少營養缺乏性疾病。目前己知最廉價、最長遠的解決方案是在居民普遍消費的食品中添加普遍缺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我國麵粉和大米營養強化工作應納入國家和地方發展計劃,麵包、餅干、方便麵、掛面、速凍主食品等食品生產原料都應逐步使用營養強化麵粉和米粉。要繼續做好牛奶、醬油、食用植物油的營養強化工作,改善居民普遍缺乏鈣、鐵和維生素A等營養素的狀況。乳製品生產要繼續增加嬰幼兒配方奶粉和中老年專用奶粉的比例,同時要發展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液體奶製品生產也要按照不同人群的需求進行營養強化,逐步提高營養強化奶的比例。
開發大豆等富營養食品改善居民健康狀況。大豆蛋白質中氨基酸組分比較完全,賴氨酸含量高,不含膽固醇,可作為心血管病患者的蛋白質營養食品。大豆磷脂可促進脂肪代謝,大豆皂甙可降低膽固醇,促進脂肪分解,大豆異黃酮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大豆多肽可清除體內自由基。開發大豆食品是「十一·五」食品工業發展中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首先要發展傳統豆製品生產,以此增加居民豆製品的攝入量;其次要在發展牛奶的同時,提倡居民消費豆漿、豆奶、豆奶粉、酸豆乳。大豆粉較大程度地保留了大豆的功能因子,而且更經濟,可以把它當作「營養素」添加到各種食品中去,如蒸煮麵食、焙烤食品、嬰幼兒食品、快餐、冷食等等。第三是適當發展分離蛋白、組織蛋白、濃縮蛋白,滿足食品生產需要。還有蔬菜、水果、谷類,橄欖油、山茶油、紅花油等可減少冠心病風險,應該優先發展。
重視功能(保健)食品的發展。世界衛生組織(WHA)公布的一項調查表明,全世界亞健康人口的比例己經佔到75%。現在公眾最為關心的健康領域是控制體重、增強免疫、抗氧化及營養補充劑。未來10年全球功能食品產業將以年均10%的速度發展,功能食品是21世紀食品工業發展的重點行業之一。按照我國經濟發展和居民收人水平分析,功能食品發展有著較大的空間,預計到2010年功能食品的銷售收入至少應占食品工業銷售總額的3%以上。
食品安全是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第一要務
黨中央、國務院對食品安全問題高度重現,近年來已經實施了一系列旨在確保食品安全和質量的行動計劃,使得食品安全形勢日漸趨好。盡管如此,當前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因此,為確保食品安全,企業應當加強自我檢驗檢測,充分發揮食品業主自主進行檢測的積極性。要對食品供應鏈進行全程監控。同時,要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教育與培訓工作,加強在職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加快培養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專門技術人才,提高食品企業食品安全管理的整體水平。
先進技術將在食品工業中得到廣泛應用
目前,我國食品工業總體水平仍然較低,產業規模不大,企業規模不經濟,生產集中度低,小而散的情況比較突出,食品生產技術水平相對落後。所以,企業要在競爭中贏得主動、處於不敗之地,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加快技術創新。
食品企業的技術開發、新產品開發將成為企業增強產品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首要條件。電子技術、生物技術、膜分離技術、超臨界萃取技術、冷凍乾燥技術、超高溫瞬時滅菌技術及無菌包裝技術等高新技術,將在食品工業生產和產品開發中得到廣泛應用,大大改變傳統食品工業的面貌,提高食品的科技含量,加快食品工業的發展進程。
「循環經濟」是食品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所謂循環經濟,就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結合的新型模式。如果說清潔生產是循環經濟的第一階段,那幺生態工業則是在更高層次和更大范圍內提升和延伸了環境保護的內涵,是循環經濟發展的第二階段,最終全社會要實現可持續消費。食品企業應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和資金在生產過程中防治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大力開展資源的綜合利用,在資源發展中大力提高資源綜合開發和回收利用率,回收和循環利用各種廢棄資源,變無用為有用,變小用為大用,變一用為多用,實現農產品的深度加工,提高農產品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來源:榮格雜志)
Ⅶ 試述我國功能性食品的發展趨勢
——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功能食品行業品牌競爭與消費需求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亞健康現象普遍,消費者健康意識覺醒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我國只有15%的人處於健康狀態,而亞健康人口比例已經達到70%。亞健康人群的身體機能需求正是功能食品所能提供的,功能食品不僅能夠滿足亞健康人群的低熱量、低脂肪、低糖的食物要求,還能提供足夠亞健康人群的日常熱量消耗。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居民人均消費者支出19853元,同比增長8.36%;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佔比不斷提升,由2013年的6.9%上升至2018年的8.5%。
功能食品行業的發展關繫到全民的健康,並逐步發展出了健康經濟概念。健康經濟是一種新的視角、新的訴求、新的發展方式和新的經濟形態,是對安全經濟、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營養經濟、和諧經濟和可持續經濟等的新概括和新主張,是經濟社會發展大趨勢。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綱要》提出:
◆ 制定實施國民營養計劃,深入開展食物(農產品、食品)營養功能評價研究,全面普及膳食營養知識,發布適合不同人群特點的膳食指南,引導居民形成科學的膳食習慣,推進健康飲食文化建設。到2030年,居民營養知識素養明顯提高,營養缺乏疾病發生率顯著下降,全國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降低20%,超重、肥胖人口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 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遊、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基於互聯網的健康服務,鼓勵發展健康體檢、咨詢等健康服務,促進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發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探索推進可穿戴設備、智能健康電子產品和健康醫療移動應用服務等發展。健康產業總規模2020年達8萬億,2030年達16萬億。
健康產業是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新興產業,包括醫療產品、保健用品、營養食品、醫療器械、保健器具、休閑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詢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等領域。從健康產業佔GDP的比重來看,目前中國僅佔5.3%左右,美國等發達國家已經佔到17.8%,中國佔比還未達到美國的三分之一。隨著「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健康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功能食品行業作為健康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將享受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紅利,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Ⅷ 某產業的發展報告 要怎麼寫
產業發展報告是一個系統化方案,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產業基礎、產業定位、產業政策、產業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