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旅遊新業態項目
最近幾年,旅遊業無論是政策還是市場,均在發生深刻調整。當前,旅遊業呈現出以下五種新業態值得關注。
第一,全域旅遊。全域旅遊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遊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
推進全域旅遊可以說是我國新階段旅遊發展戰略的再定位,是一場具有深遠意義的變革。
第二,體育旅遊。剛剛結束的歐洲杯在吸引無數球迷關注的同時,還引爆了中國遊客暑期赴歐洲旅遊的熱情。資料顯示,本屆歐洲杯預計平均每場比賽的直播有1.47億人次觀看,整個賽事累計觀眾達到66億人次,僅在中國就有超過12億人次觀看了歐洲杯,體育旅遊可以說是市場潛力巨大。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鮑明曉認為,體育旅遊是體育產業最大的「蛋糕」,當前,中國正處在體育旅遊被全面激活的前夜,市場潛力巨大。
第三,文化旅遊。眾所周知,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吸引人的東西,尋求文化享受已成為當前旅遊者的一種風尚。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廣文化旅遊方面應該關注如何改變提升產品,從而能夠更好地去滿足創新需求,而且,最好有故事蘊含在其中。例如,去故宮旅遊,不要總說故宮有多少年的歷史,多麼宏偉,而是要把每座宮殿建造過程中的歷史、歷代帝王、後妃等與之相關的故事融入其中,這些故事是獨一無二的,才會使人印象深刻。只有這樣,文化旅遊才能夠真正吸引人,消費者才能夠獲得文化享受。
『貳』 鄉村旅遊發展
元月18日至21日,我就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問題進行了調研。採取參觀現場、個別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與當地基層幹部和農民群眾就新農村建設問題進行了廣泛交流和探討。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當前基層幹部群眾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認識及心態
(一)總體認識。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後,立即引起廣大基層幹部群眾的強烈反響。他們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提出,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又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第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實現國家戰略轉軌,推動我國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歷史抉擇。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轉軌變型的關鍵時期,黨中央高瞻遠矚,借鑒一些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以及少數國家因戰略調整滯後造成發展緩慢的慘痛教訓,適時地作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部署。這對於構建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長效機制,保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推動我國向城鄉一體化的現代化目標邁進,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第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擴大內需,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現實需要。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一方面,我國工業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已經步入了工業化中期階段,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能力日益增強;另一方面,近些年城鄉差距的拉大,已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障礙。同時,由於農村經濟發展十分緩慢、農村購買力不強,已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快速增長。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確立「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必然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困擾我們的「三農」問題,從根本上打破長期存在的城鄉分割的二元經濟社會結構,從根本上搞活農村市場,從而拉動經濟快速增長、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第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樹立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在認識上的重要升華。其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正好從理論和實踐上體現了兩者的本質要求。從理論上講,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反映一定時期農村社會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以社會全面進步為標志的社會狀態;從實踐上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個系統工程,既包括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方方面面,也體現了城鄉一體的長遠發展目標與近期目標的統一。新農村之「新」,正是體現在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上、體現在建設和諧社會目標上、體現在統籌城鄉發展格局上。總之,廣大農村基層幹部群眾認為,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完全符合農村實際,非常鼓舞人心。他們堅信,隨著城鄉一體化的推進,通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農民致富、農業發展、農村進步的目標必將實現。
在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理解上,基層幹部群眾普遍認為:這次與五十年代提出的「新農村」概念主要有三個不一樣:一是提出的背景不一樣。目前國家已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實力,人均GDP過1000美元,總體上進入了「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歷史新階段。就仙桃市而言,2005年,全市總人口148萬,其中農業人口104萬,全市生產總值達153.02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達到38億元,農林牧漁總產值55.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17億元,完全具備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物質基礎。二是內涵不一樣。這次的新農村建設內涵更豐富,內容更全面。五句話,20個字,緊扣科學發展觀的時代命題,包含了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政治文明等多方面的內容。三是目標和要求不一樣,這次的目標更明確、更具體。他們認為新農村建設主要體現「五新」上,即:產業發展要形成新格局、農民生活水平要實現新提高、鄉風民俗要倡導新風尚、鄉村面貌要呈現新變化、鄉村治理要健全新機制。
(二)當前的心態。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後,基層幹部群眾是「既喜且憂」。基層幹部喜的是新農村建設使「三農」工作有了新抓手;憂的是縣市以下地方政府的配套建設資金難以落實,擔心重走「普九」的老路,同時擔心政績考核難以過關。基層群眾喜的是農民有了新盼頭,政府會有新舉措,農村會有新變化。沙嘴辦事處杜柳村村民王順軍喜笑顏開地對調研組人員說:新農村建設是「政府出力,群眾受益」。憂的是公益事業要自己掏腰包,農民負擔可能借機反彈。怕的是盲目鋪攤子,搞面子工程,形成新的債務。還有少數農民群眾則存在「急、怨、冷」的心態:一是「急」。期望值過高,恨不得馬上建成新農村,過上城市人的生活;二是「怨」。有的地方群眾看到電視上和周邊村莊發展建設得比自己村好,埋怨本村幹部爭取不到政策資金扶持,沒有找到致富門路;三是「冷」。有的村基礎條件較差,沒有致富門路,群眾對新農村建設漠不關心,冷眼相看。
二、仙桃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工作思路和打算
(一)仙桃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仙桃市現有國土面積25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4.33萬畝,下轄15個建制鎮、3個市屬街道辦事處、6個農牧漁場、653個行政村、4703個村民小組。全市總人口148萬,其中農業人口104萬,農業戶22.01萬戶,農村勞動力62.67萬人,其中,外出打工勞動力11.5萬人。2005年,全市生產總值達153.02億元,其中農林牧漁總產值55.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17元。全市現有農村職業學校8所,在校生4900人,教職員工487人,2005年共培訓各類職業技術人才1.5萬人,有圖書館1個、鄉鎮文化站18個、影劇院19個、各類文藝演出團體198個;現有鄉鎮衛生院19所、醫務人員359名。現有農村敬老院28所,五保戶4040戶,其中集中供養戶3236戶;應享受最低收入保障人數達到3.1萬人,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107個,其中種植業類18個、養殖業類23個、流通業類76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力度大,2005年在全市范圍內實行村委會主任海選,共選村主任653名,農村的「雙代管」率達到100%。
(二)仙桃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情況
1、見事早,行動快。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才短短的3個多月時間,仙桃市就已做到了「四有」,即有專班、有試點、有規劃、有初步成效。五個試點,可以說是鎮鎮有亮點,村村有特色。2005年12月底仙桃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市委書記馬清明任第一組長,市長陳吉學任組長,市發改委、財政、農委、水利、農業、林業、建設、民政、衛生、教育等十多個市直部門為成員單位,辦公室設在市農委。目前市委市政府重點抓了五個鄉鎮的五個試點村,即陳場鎮的園藝場、三伏潭鎮的栗林嘴村、張溝鎮的先鋒村、沙嘴辦事處的杜柳村、彭場鎮的挖溝村。五個鎮中有四個鎮及五個村都制定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詳細規劃。規劃中既有發展目標,又有實施步驟;既有長計劃,又有短安排;既有物質文明建設,又有精神文明建設;既有產業發展規劃,又有生活居住環境的改善;既有點的重點建設,又有以點帶面的輻射帶動。總之,仙桃市認識早,行動早,領導重視程度高,農民參與積極性高,已取得初步成效。
2、典型特色突出,推廣性強。目前仙桃市新農村建設根據「以點帶面、引爆一片」的要求,推出的幾種模式,其規劃藍圖宏偉,產業特色突出,群眾基礎扎實,推進穩步有序,具有較強的推廣價值。
一是張溝鎮先鋒村模式(支部+協會+農戶模式)。先鋒村位於張溝鎮東南一隅,全村9個小組、419戶、1890人、耕地3530畝,過去以種植水稻為主,是一個封閉落後的水鄉。1998年開始發展養鱔業,養鱔面積2500畝。2003年,由村支部發起,正式成立村養鱔協會,全村420多戶養鱔戶全部加入成為會員,協會為會員提供農資采購、養鱔技術、資金融通、市場銷售等社會化服務。目前已形成了「支部+協會+農戶」的模式。這種模式提高了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加快了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進程。2004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視察先鋒村時,予以了高度肯定,並稱其為「支部加協會,農民得實惠」。2005年,先鋒村人均純收入超過6000元,戶平3萬元。村民陳水兵前幾年是貧困戶,早年父母雙亡,留下兩千元外債和一間破瓦房,如今靠養鱔致了富,建起了兩層漂亮歐式樓,用上了太陽能,媳婦也娶進了門。村裡的水、電、路、渠等基礎設施基本配套。通村水泥路已修了3.5公里,有線電視、自來水戶戶通,電話安裝了380戶,擁有手機1200多部。從2004年5月開始的村莊改造建設目前已改造民居250戶,計劃3年內改造完畢。產業的支撐,為建設新農村提供了堅實基礎。他們規劃把鱔魚交易市場輻射到全國和東南亞。現在村裡劃了40多畝地,准備由一個外地老闆投資400多萬建成一個大的多功能的鱔魚交易市場。
二是三伏潭鎮栗林嘴村模式(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栗林嘴村有12個組,3257人,752戶,4463畝耕地,養殖水面1200畝,種植面積3263畝。以前村級債務曾高達68萬多。近幾年該村大力調整農業結構,於2004年底引進朗德鵝深加工企業—盛勝鵝業,形成這種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推動了鵝產業規模化養殖、規范化生產。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2005年三伏潭鎮發展朗德鵝8萬只,養殖戶達200戶,其中養鵝專業戶126戶,為農民增加純收入近100萬元。栗林嘴村農戶養鵝近3萬只,村裡不僅還清了債務,而且每年還有27萬元的純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650元。目前已完成水改任務,全村農民吃上了自來水。有線電視已安裝200多戶。固定電話安裝了585戶,擁有手機272部。修建通村公路2.7公里,不少農戶門前也通了公共汽車,一天有8趟到市區。村裡開展了大規模的「一建三改」,目前已改廁300戶,建沼氣池100口左右,計劃今年內全部完成改建任務。為美化環境,根治血吸蟲病,保障村民的健康,村裡投資對洛家河進行改道建設,長達2.7公里的改道工程完工後,還將對兩岸進行綠化和美化。村衛生室已達標。全村有2835人參加了市衛生局的大病統籌,每人出10元,可享受門診報銷15%、住院報銷兩千元的待遇。全村有50人享受最低收入保障,每人每年200元。為活躍村民的文體生活,下一步村裡打算利用閑置地修建一個長100米、寬30米的娛樂休閑健身廣場。
三是陳場鎮園藝場模式(農場+市場+農戶模式)。陳場鎮園藝場始建於1992年,由原陳場村劃組而治,現轄兩個分場。通過十多年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桔橙和水產優勢不斷鞏固提高,全場現有柑桔、臍橙面積1000畝,精養漁池面積800畝。園藝場是江漢平原果樹種植示範基地,桔橙平均畝產達4000公斤,創產值6000餘元。「陳場蜜桔」被有關部門納入全國無公害食品評選規劃,倍受客商青睞,銷售商主動上門收購,產品供不應求。全場農民人均年收入達5000元。在生產發展、村民生活富裕的基礎上,支部開始謀劃村莊改造、道路硬化、改水改廁、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以及醫療衛生等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目前完成了新農村建設的整體規劃,並在逐步實施。完成了2.5公里的通戶公路建設,有樓房戶達80%。村容整潔,村民對新農村建設充滿信心。
四是沙嘴辦事處杜柳村模式(項目+業主+農戶(農家樂)模式)。這種模式是以農家樂項目為載體,吸引外來業主投資創業,帶動當地農民共同致富。杜柳村位於沙嘴辦事處西部,仙桃城區宜黃高速公路出入口處,是仙桃城區南大門。地理位置優越,基礎設施較好,村民住房規劃有序,村級道路四通八達,且全是水泥路面,給排水設施齊全,有「仙桃臉面」之稱。2005年底,仙桃市委市政府在學習借鑒成都、長沙城郊「農家樂」的基礎上,決定在杜柳村發展該項目。杜柳農家樂園依託「兩近」(離城區近,離高速公路出入口近)的區位優勢,利用庭院、堰塘、苗圃、菜地等自然資源和鄉村文化資源優勢,吸引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觀光、娛樂、運動、住宿、餐飲、購物等服務。改造後的民居參與農家樂園的經營活動,採取自營和租賃經營相結合的辦法,農民既可以家庭為單位經營,也可依託宅基地的區位優勢,將房屋租賃經營。據預測,杜柳農家樂首期工程完工後,年接待能力可達150萬人次,解決富餘勞動力1000多人就業,戶平可增收1萬元。二期工程完工後,年接待能力可突破300萬人次,旅遊收入可達6000多萬元,戶平增收5萬元。「農家樂」作為一種新型的產業形態,己在全國各地逐步興起,特別是在城鄉結合部,更呈興旺繁榮之勢。「農家樂」的興起,既為城裡人找到了休閑娛樂、回歸自然的好去處,又可為村民增加收入,使農民融入城市的新生活;既可改善農村生活居住環境,又可提高農民文明程度。
3、思路清晰,措施可行。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第一年。仙桃市將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要求,把新農村建設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堅持「四個一起抓」,即堅持完善基礎設施與發展特色農業一起抓、整體規劃與試點先行一起抓、村莊改造與提高農民素質一起抓,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扶持與調動群眾積極性一起抓,力求在新農村建設方面邁出堅實的步伐。重點是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培育特色產業,壯大板塊經濟。具體來講就是抓好「六個一」:一條魚、一頭豬、一隻雞、一棚鴨、一隻鵝、一棵樹,即以張溝為核心區,建設網箱養鱔特色園區;以鄭場、毛嘴為中心,建設科技型養豬示範核心區;以郭河、陳場、等地為重點,建設家禽養殖產業帶;以三伏潭、楊林尾、沙原為重點發展養鵝專業戶;以沙嘴辦事處等城郊區為重點發展「農家樂」和花木板塊建設。二是壯大龍頭企業。全力支持金威麥芽、外婆家水產、萬荷堂蓮業等龍頭企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三是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新農村的突破口來抓。大力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向農村延伸,重點抓好張溝先鋒村、沙嘴杜柳村、三伏潭雷家垸、陳場園藝場等4個核心區改造試點。四是廣泛開展科技下鄉活動,提高農民科技素質。五是繼續落實「一免」「三補」政策,確保農民負擔不反彈。
三、當前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制約因素
總的看,仙桃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了較好的群眾基礎、物質基礎、實踐基礎。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制約因素。
(一)認識上的制約。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還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比如,有的認為建新農村就是蓋新樓房,建新農村就是修新馬路,忽視了全面發展,忽視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還有的認為建新農村,是中央提出來的,我們這里經濟困難,群眾溫飽勉強解決,沒有能力建設新農村,應該由上面拿錢解決,忽視了新農村建設要突出農民的主體地位;還有的認為建新農村,就要馬上將現有的自然村落拆遷,進行統一建設,忽視了新農村建設要立足各地實際,循序漸進,不能急躁冒進。
(二)資金上的制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然需要大量的投入,尤其是資金的投入。但從調查的情況分析,資金上的短缺將嚴重製約新農村建設。一是村級債務嚴重,化解難。仙桃653個村中,負債的村就有573個,到2005年底止,累計負債3.6億元,其中負債200萬元以上的村34個、100萬元以上的村177個。二是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來源有限。據測算,仙桃市村平「一事一議」籌資僅為2.3萬元,遠遠不能滿足農村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對資金的需要。如結合新農村建設,仙桃市計劃2006年完成通村公路200公里,按每公里25萬元左右概算,需投資5500萬元左右,國家政策性補助、地方政府投入和社會資金投入只能解決2500萬元,資金缺口3000萬元。三是地方配套的壓力大。2006年仙桃市落實中央、省相關扶持政策,配套資金總額比2005年增加近6700萬元,遠遠超過了市財政每年增長的可用財力。由於財力有限,部分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好政策很有可能因為拿不出配套建設資金而無法實施,進而影響整個新農村建設的進度。
(三)體制上的制約。分割的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致使農村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仍處於空白,這些都將嚴重製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尤其是農村的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等制度的缺位,直接影響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熱情。
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對策與建議
通過這次調研,我們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認識是前提,規劃是龍頭,產業是支撐,投入是基礎,制度是保障,農民是主體,領導是關鍵。現根據我們調查的情況,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一)加強領導,發動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切實加強領導。各級都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建議將農村小康建設領導小組歸並到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具體制定新農村建設的規劃、協調各部門的力量、組織推進實施新農村建設。要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仙桃市的幾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的實踐說明,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尤其是村支部書記作用的發揮是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因此,要選好、配強農村支部書記,並充分發揮好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要放手發動群眾,突出農民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群眾的意願,鼓勵群眾勇於創新,積極改革,大膽實踐,調動他們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要加強教育引導,進一步提高廣大農村幹部群眾對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艱巨性、長期性的認識,防止出現片面性、盲目性和急躁情緒。
(二)制定標准,科學規劃。中央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內涵相當豐富,對全國各地具有普遍指導意義。我省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必須結合湖北的實際,制定相應的實施標准。從某種意義上講,全面小康的目標基本體現了中央對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建議省委、省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在全面小康建設的實踐基礎上進一步補充完善,盡快制定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階段性標准。在此基礎上,根據農村人口變動、土地整理、生產生活發展、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小城鎮建設等實際進行科學規劃。制定規劃時應重點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則,要求各地依據當地實際,突出產業特色,以主導產業的壯大,帶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是堅持城鄉聯動、統籌發展的原則。要按照「立足農村抓農村、跳出農村抓農村」的思路,把城市發展與農村建設結合起來進行謀劃。正確處理好新農村建設與小城鎮建設的關系,將新農村建設與「百鎮千村」計劃相結合;正確處理好新農村建設與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關系,將新農村建設與「陽光工程」相結合;正確處理好新農村建設與縣域經濟發展的關系,將新農村建設目標與縣域經濟發展目標相結合。尤其要注意將農村區域調整中心城鎮建設、工業園區建設、以及水利、電力、交通通信、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起來進行規劃,這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的原則。一方面要充分體現當地政府「主政一方、造福一方」的工作思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尊重農民的意願,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突出農民的主體地位,防止單獨的政府行為、幹部行為。四是要堅持分類指導、循序漸進的原則。新農村建設,既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個延及子孫的持久工程,決不能單兵突進,急於求成;要將農村的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結合在一起統籌規劃、分階段規劃,循序漸進地實施。
(三)重點突破,試點先行。針對我省實際,當前要抓好以下五個「突破口」,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是要以產業扶持為突破口。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根本,離開了發展,新農村建設就成為無源之水。因此,要因地制宜,進行產業扶持,以保證新農村建設穩步、持續推進。二是要以「一建三改」為突破口。建沼氣池,改水、改廁,改圈,是農村實現循環經濟、改善村容環境、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三是要以提升農民素質為突破口。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力量是農民,要加強對農民綜合素質的培訓,培養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農民。四是要以化解農村債務為突破口。村級債務是推進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攔路虎。必須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進行化解。五是要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圍繞改善農村生產和農民生活條件,實施「村村通」等為契機,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加強農村文化衛生體育等設施建設。同時,要採取典型引路,整體推進的辦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要依據平原湖區、丘陵、山區;城郊、偏遠鄉村;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等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特點,分別選擇不同的典型,進行重點扶持,總結經驗後,在全省推廣。
(四)完善政策,優化環境。溫總理在最近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財政性建設資金要向農村傾斜,要下決心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別是調整國家建設資金的投向和結構,由以城市建設為主向更多地支持農村建設轉變。這是今後幾年經濟工作上的一個大動作,一個戰略性舉措」。這充分表明中央對新農村建設的高度重視。從我們在仙桃市調查的情況看,他們要求中央和省兩級要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一是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產業化的扶持力度。要求中央和省兩級財政增加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資金,重點扶持一批主導產業、龍頭企業和名牌產品的發展壯大。要通過創新信貸擔保手段和擔保辦法,切實解決龍頭企業收購農產品資金不足的問題。要建立有利於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信貸、財稅和登記等制度。出台相關政策,扶持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的發展。二是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要求國家加大對中部地區「村村通」公路的扶持力度,將現在每公里補助7萬元,提高到每公里補助10萬元;同時要加大對中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的投入。三是加大對鄉村人居環境治理方面的投入。重點加大對農村「一建三改」的扶持力度,要求國家在減少「一建三改」項目的審批環節、提高審批效率的同時,加大對我省的資金扶持力度,將戶用沼氣池的補助標准由現在的1000元,提高到1500元。四是加大對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的扶持力度。要加快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加大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力度;加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國家要求在2008年全面推進新型合作醫療,希望中央支持我省提前完成全面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目標;要深化農村文化體制改革,將我省開展的基層組織陣地建設與村級文化室的建設一並進行,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五是加快探索農村保障體系建設的步伐。在農村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等方面盡快試點,積累經驗 ,逐步推廣。建議國家盡快實施農村保障體系試點,並將我省列入農村保障體系試點省份。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社會的事業,需要動員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要建立全社會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激勵機制,引導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各界人士對鄉村進行結對幫扶。要加強輿論宣傳,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叄』 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帶三產融合發展規劃,中農富通城鄉規劃院休閑旅遊農業綜合體規劃設計要點
通過現代農業+城鎮,構建產城一體,農旅雙鏈,區域融合發展的農旅綜合體——新田園小鎮。按城鄉統籌,農業農村一體,以特色小鎮為統領,以農業產業的規模化,特色化,科技、路徑為支撐,以農業休閑旅遊方式經濟模式為內涵,打造成為新型城鎮化典範。 按「兩個銜接,多元融合」模式創新。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中一般通過業態融合,模式融合,科技引領,運營創新方式進行規劃設計。充分結合旅遊業態,充分結合城近郊地區生態資源,旅遊資源,銜接城鄉消費需求,市場需求;銜接文化內涵,農業科技鏈;挖掘區域文化內涵,延伸旅遊業態,以「都市農旅+」形成高效運營路徑保障。
『肆』 寧夏旅遊景點介紹
寧夏好玩的地方:
銀川市:鍾樓鼓樓,在銀川市最繁華中心。
另外有西部影視城,很多大片都在那裡拍的如:新龍門客棧,花木蘭,大話西遊等
西夏王陵
沙湖,都道寧夏是大漠孤煙直,而沙湖又是鑲在沙漠中的一顆綠 寶石。是一塊非常難得的濕地,在這里,你可以看到沙漠和綠洲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還能看到很多的候鳥在這里繁殖。中衛市:高廟,值得一看,很有建築特點
沙坡頭:在沙漠中走古絲綢之路,騎騎駱駝,玩滑沙車,在沙漠中開吉普,很多好玩刺激的項目。另外還可以玩黃河漂流,還有如果是八月份去的話,還能在黃河灘邊打野棗。
固原市:最有名的是六盤山,當年毛澤東就是在這里寫下: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的著名篇章。
涼殿峽: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最愛夏天到這里來僻暑,後來病死在涼殿峽,在這里你可以居住在蒙古包,喝羊奶,吃烤全羊,看「涇渭分明」里有名的涇水發源地,
另外還有老龍潭、荷花谷、胭脂峽等景區
火石塞,典型的丹霞地貌,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
蕭關:古時候的古戰站:秦時明月漢時關寫的就是它,很有紀念意義
寧夏另外還有賀蘭山岩畫,青銅峽108座塔
『伍』 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的發展規劃
一是發展環庫觀光旅遊業。突出觀水的主題,建設「一環」觀光路線。
沿水庫大壩建設108公里環庫觀光路,水庫外側100米發展生態林帶,建成綠色觀光長廊。對水庫主壩兩側進行綠化改造,建設成綠色生態觀光大壩。在水庫上游建設萬畝蓮藕、萬畝濕地、萬畝林場、萬畝生態、農業園四個觀光旅遊區。對水庫上游的島嶼進行開發,建成集餐飲娛樂垂釣於一體的水上樂園。
二是發展休閑度假旅遊業。突出玩水的主題,建設「一線」觀光路線。
在水庫下游從濰河到九龍澗之間建設橡膠壩,形成較大的水面,發展水上運動等體育娛樂活動。在濰河兩岸發展度假休閑娛樂區,配套建設高標準的商務、餐飲、住宿、休閑設施,聚集人氣,形成高層商務活動中心和度假中心。
三是充分挖掘歷史旅遊資源。
突出歷史人文的主題,結合「一環」、「一線」旅遊路線,對峽山劉伯溫洞、鄭公祠、朱子祠等歷史旅遊資源進行挖掘和整合,增加歷史文化底蘊,打造精品旅遊路線,提高旅遊開發的檔次和水平。
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以打造半島水生態旅遊休閑度假中心為目標,加大生態建設投入,加強旅遊觀光和休閑度假等服務業配套設施建設,開發濰河濱河休閑度假產業帶、鄭玄經學文化、朱熹理學文化、濰河歷史文化、三河生態濕地、環湖觀光、水上運動等高端旅遊產品,建設濰坊市區的生態後花園、詩意棲居地。面向藍色經濟區高端產業發展,啟動旅遊地產、商住地產開發,年內開工建設濰水佳苑公寓、峽山湖國賓館和海新度假酒店等大項目,培育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為藍色經濟區高端人才聚集居住、生活休閑提供優質平台。
峽山區2011年集中開工的重點項目涉及現代服務業、社會事業等多個領域,主要有商貿區、主城區供水廠、污水處理廠、供熱管線、區內公交車開通等建設項目,總投資達16.18億元。
『陸』 官乾榮還有後人嗎他的後人還住在滿堂圍嗎
肯定有啦,現在住在大圍的是乾榮的第十代官自光大哥,很熱情,很好人!
『柒』 國內旅遊倉儲平台有哪些
目前國內對旅遊產業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個方面:旅遊產業帶的形成;旅遊產業帶建設的障礙和策略;旅遊產業帶與旅遊產業集群;旅遊產業帶的空間結構等。總的來看,現有研究以定性分析為主,多採用案例分析,定量研究較為缺乏,研究方法尚不夠豐富;旅遊產業帶形成等方面的基礎研究以及如何在實踐中構建旅遊產業帶等應用性研究也極為不足,為此,今後應加強旅遊產業帶研究應重點關注旅遊產業帶的定義、類型和形成機理等方面的基礎研究,以及旅遊產業帶發展的模式、路徑、動力機制、空間結構特徵、微觀主體等專題研究,應採用多種研究方法,從多視角、多維度來考察旅遊產業帶,以促進旅遊產業帶理論的發展及其應用。
『捌』 北宅櫻桃節的節會簡介
作為青島市十大節會之一的青島北宅櫻桃節,自1996年來已成功舉辦了17屆,成為北宅街道生態旅遊的龍頭,從最初的民辦公助,發展到今天由青島早報社、嶗山區政府主辦。北宅街道現有櫻桃12萬株,其中盛果樹8萬株,種植面積達到133公頃,櫻桃總產量達到320噸。5年來,櫻桃節的規模由小到大,影響力由弱到強,參加的國內外遊客呈逐年遞增態勢,知名度不斷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00年第五屆青島北宅櫻桃節規模宏大,內容豐富,場面活躍,參與性強,出現了未曾有過的繁榮,共接待遊客10萬人,比上年增加25%,總收入達到312萬元。櫻桃節的成功舉辦帶動了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 全街道注冊的52家飯店營業額達到176萬元,42戶掛牌的山裡人家農家宴營業額達到43萬元,北宅農家宴已注冊商標,成為青島市飲食服務業中一道亮麗的品牌。以櫻桃節為龍頭,眾多精品農業園作為一個整體,統一策劃,統一宣傳,實施品牌戰略,提高了北宅生態農業、旅遊農業的知名度,使北宅的生態農業旅遊以櫻桃節為起點, 一直延續至深秋, 帶動和促進了第三產業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 2000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6600萬元,比1999年增長27%。
紅了櫻桃,富了百姓。北宅素有'中國櫻桃之鄉'的美譽,過去只是作為農產品,每斤價格不過二三毛錢。如今,一年一度的櫻桃節,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遊人來摘櫻桃、嘗櫻桃,櫻桃的附加值大為增加,價格提升了30多倍。嶗山區把櫻桃當作媒介,通過舉辦節會,發展旅遊業,實現了現代農業與旅遊產業的有機融合。從以前農產品'養在深閨無人識'到如今'小櫻桃牽手大旅遊',嶗山區將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的融合推向了更高水平。嶗山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劉志峰說。
守著青島的後花園,北宅做精做大1.5產業,把一個月的節會拉長成全年不歇的鄉情農韻體驗游。北宅街道黨工委書記劉強說:北宅的發展思路,就是通過高效農業,促進生態旅遊業,做大1.5的文章。
北宅逐見端倪的十百千萬工程也是圍繞這個思路來做:十是包括大嶗櫻桃園在內的十個精品示範園,百是百畝富硒蘋果園,千則是指另一種更加昂貴和小資的水果---藍莓,萬是北宅的歷史傳統:櫻桃種植。 大嶗櫻桃園建立於1995年,2000年引進義大利、烏克蘭、美國、加拿大、日本等6個國家的大櫻桃17個品種23000株,這些新品種全部進入盛果期後,將使櫻桃的成熟期從現在的半個月延長至一個半月。嫁接改造大櫻桃3000棵,有2公頃苗圃。修建了2公里環山公路,2500米區間路,基礎配套設施日臻完善。初步樹立起進出順暢、設施完善、環境優美、三季有果、吸引力強的具有較大輻射力的生態旅遊觀光農業園的形象。今年櫻桃節期間首次對外開放,就接待遊客近10萬人。最終將建成集產品效益資源為一體的旅遊觀光果園,為北宅櫻桃節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今年遊客可以在華樓與北九水兩個景區之間的休閑觀光農業的產業帶進行,重點的玩樂目標就是北頭、大嶗、東烏衣巷、西烏衣巷、涼泉、畢家6個社區。劉強介紹說,北頭社區重點打造反映農耕文化和農家生產生活場景的農家樂園;大嶗社區著力發展精品櫻桃園;涼泉社區探索利用老村空閑建築,大力發展民俗休閑度假產業;東烏衣巷、西烏衣巷社區利用較為豐富的土地資源,發展花卉種植與觀光業;畢家社區主攻藍莓種植,建設獨具特色的嶗山藍莓園,各特色園區聯成一條旅遊產業帶,與華樓和北九水兩大景區完美對接,農業園區與兩大景區共同構建起北宅旅遊大框架。
等北宅的基礎設施都跟上了,就不怕遊客不來玩。遊客一到北宅,就讓他們樂不思返。王德東說。
北宅服務至上--游園區、品櫻桃,道路更好走了。北宅街道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園區環境,對轄區部分櫻桃園內的道路進行了整修,方便了市民游園。同時,北宅街道向廣大市民和遊客推薦了10個精品櫻桃園區,供市民選擇。在道路交通方面,北宅街道在北澗、周哥庄、下葛、七峪、華陽、藍家莊、暉流七個社區設置了臨時停車場,解決了市民停車難問題,並在周哥庄、下葛、暉流三個社區設有免費區間車,遊客可以乘車到達想去的櫻桃園區。在車流量大、市民多的路段,北宅街道協調嶗山區交警部門安排警力,確保道路暢通。
2010年5月28日第十五屆青島北宅櫻桃節大幕開啟後,北宅一時成了人們相約郊遊的好去處。櫻桃紅了,遊客笑了,百姓樂了!截至6月6日,第十五屆青島北宅櫻桃節參節遊客人數超過52萬,銷售櫻桃380餘萬斤,收入近3500萬元。 特色美食更加豐富了。為了迎接廣大遊客的到來,北宅街道邀請國家級美食專家評選出24家星級農家宴和30道特色菜品,為遊客提供周到的飲食服務。槐花、螞蚱菜、嶗山參、草魚、土豆合……種類多樣的特色美食,讓市民朋友們可以大快朵頤。同時,還有涵雪春、藍莓生物科技公司、萬里江山珍野味公司等企業生產的嶗山茶、藍莓、山野菜、山雞蛋等農特產品可供市民選購。
活動內容更多、更有趣了。北宅櫻桃節今年增加了很多特色活動,6項趣味文化活動(北宅櫻桃----英雄大闖關(之浪漫之約)、櫻園品櫻、登山奪旗賽、櫻園品櫻、尋寶樂、櫻園品櫻、趕雞、農家樂、半島之戀、攝影比賽)、10個主題活動日為北宅櫻桃節增添了更多樂趣、更多色彩。市民還可以通過收集報花的形式參與北宅櫻桃節,並有機會贏得世博游門票。
『玖』 流域現代農業,農業產業帶發展規劃特色路徑如何構建
農業規劃,現代農業規劃,休閑旅遊農業規劃,生態農業規劃具有領先的規劃經驗綜合確定其發展路徑。一般農業產業帶農業產業體系構建需要綜合考慮主導發展戰略,發展目標,需要綜合確定農業產業發展方式、路徑,農業科技等。例如我知道的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設計的某市的高效觀光示範帶總體規劃方案中是以休閑農業為與鄉村旅遊為主導,以蓮產業和林果產業為特色,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打造壯美現代田園、多彩文化演繹、創新產業示範、活力宜居鄉村的城鄉農業旅遊共同體。 產業選擇:以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為主導產業,發展蓮產業和林果產業兩大特色產業,提升設施蔬菜、花卉苗木等基礎產業,構建「1+1+3」產業體系,,具體自己查看。
總之,需要統籌城鄉產業互補支撐關系,融合區域發展目標,生態環境構建體系,產業發展路徑等綜合確定農業產業帶的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