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深圳文化產業發展好的原因

深圳文化產業發展好的原因

發布時間:2021-03-15 02:35:07

㈠ 中國文化產業興起的原因及發展進程中的特點有哪些

目前我國對於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影響因素的全局性分析相當缺乏,為數不多的研究都基於某個特定城市的個案(如北京、上海、深圳),採取定性的案例研究、問卷調查的方法探討影響文化創意產業的原因。

中國國土面積廣大,與國外城市社會文化和經濟環境差異明顯。國外已有理論提出的人才、技術、寬容程度、政策和基礎設施,這5因素是否都是影響中國省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如果是,它們的重要程度如何排序? 如果不是,現階段究竟是哪些因素起最主要的作用? 本文試圖在充分考慮31個省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空間相互作用下,通過空間自相關指數Moran』s I判斷空間集聚和空間溢出效應的影響程度,並對我國省域尺度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影響因素進行基於空間計量的實證研究,從而進一步回答以上問題。

國外文化產業發展影響因素有哪些

進入21世紀,作為朝陽行業的文化創意產業在世界范圍內得到迅速發展。在全球金融危機蔓延的背景下,文化創意產業仍然以年均8.7%的增幅高速成長,成為保持世界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力量。

一些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較早的國家增長的速度更快。2010年,美國的文化創意產業年增長速度達14% ,英國則為12%。而日本每年出口到美國的動漫產品收入已經超過過50億美元,相當於日本對美國鋼鐵出口收入的4倍。

在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同樣迅猛。2013年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為21351億元,與GDP的比值為3.63%。作為新時期戰略性新興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受到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據統計,國家已命名的各類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園區廣泛分布於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

伴隨文化創意產業在全球范圍內引人注目的崛起,它吸引了學術界高度的關注。究竟什麼因素影響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在這一問題上,國內外學者掀起一股研究熱潮。2002年,美國區域經濟學家Florida(佛羅里達)吸取前人研究基礎,通過對美國人口過百萬的124個城市的統計數據分析,提出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受三個關鍵因素的影響:人才( Talent) 、技術( Technology)和寬容的社會文化環境(Tolerance),而人才因素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最為重要。該研究結論被命名為「3T」理論 ,並被國內外學術界廣泛接受和運用於後續研究中。

而另外一些學者在對歐洲、南美洲、亞洲多個城市開展深入的案例研究基礎後,指出政府的政策、城市便利的基礎和配套設施,這2個因素亦是影響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一部分的學者認為政策支持或者政府功能在各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的作用力度越來越強,他指出,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需要通過政府政策指導創意經濟發展,由政府予以政策性引導和調整,為文化創意產業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而另一部分的學者研究則強調,文化創意產業需要配套設施和輔助機構的支持,如密集的交通和通訊網路、教育和培訓、金融機構、專門商業服務、零售業、觀眾、研究機構等,其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有積極推動。

中國省域文化創意產業空間分布特徵描述

我國省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遵循一定的空間分布模式。全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水平大體呈現從東、中、西依次梯度下降的趨勢。東部和部分中部省份發展水平較高,西部、西北部地區相對落後,整體上趨於集聚化發展。2009年,以廣州市、深圳市為核心的珠三角、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以北京為核心的京津冀地區已經成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水平最高的區域。

同時,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在空間上已初步形成六大特色鮮明的區域:

第一,以文藝演出、廣播、影視、古玩藝術品交易等為優勢行業的首都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區;

第二,以工業設計、室內裝飾設計、廣告策劃等為優勢行業,以上海為龍頭城市,帶動杭州、蘇州、南京的長三角文化創意產業區;

第三,以廣告、影視、印刷、動漫等行業為特色產業,以廣州、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文化創意產業區;

第四,以影視、旅遊、服裝等行業為特色,以昆明、麗江和三亞為代表的滇海文化創意產業區;

第五,以網路動漫遊戲等產業為優勢,以重慶、成都、西安為代表的川陝文化創意產業區;

第六,以電視廣播、新聞出版為優勢產業,以湖南長沙為代表的中部文化創意產業區。文化產業發展影響因素的空間計量分析。

通過相關分析人才、技術、寬容、政策以及基礎設施5個因素產出系數分別約為0.198、0.262、0.218、0.009、0.148,這首先表明這5個因素對省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都有正向影響。而技術、寬容、人才是影響我國省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前3位的關鍵性原因。

影響因素之技術

技術的產出系數為0.262,排名第一,素成為影響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最關鍵因。

這表明當前中國省域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技術的推動。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技術創新能力逐步提升、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與此同時,隨著全球化進程加快,中國吸引大量的FDI、並快速融入全球生產網路,歐美發達國家的技術對中國的轉移快捷而頻繁。技術的進步,正極大程度改變傳統的產業組織模式、經濟運行模式和人們思維模式,對創意產業發展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縱觀時下我國文化創意產業中發展最為迅速的影視傳媒、動漫、網路游戲、工業設計等產業,它們無不與技術進步、尤其是信息技術發展息息相關。

技術對文化產業發展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技術促使文化創意產業組織模式的變革。數字化技術正以令人觀止的速度滲透到創意產業的各個子行業,使傳統的動漫、電影、廣播、工業設計、繪圖等產業紛紛邁向數字化新階段。同時,數字化技術又在不斷創造新的創意產業,如網路游戲、MP3 數字音樂產業等以創意為內容的數字產品層出不窮。

第二,技術加大了創意產品的個性化。文化創意產業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在於差異化和個性化,而信息技術的推進能為創意產品的差異性提供更好的發展平台。尤其是那些涉及三維造型、圖像和影像等多媒體文件的創意產業都需要藉助計算機和網路進行個性化製作、設計和復制傳播,從而能更高效地服務於差異化群體。

第三,技術進步大大降低了創意產品的生產成本。網上製作、出版、傳播的影視劇、電子圖書產品正成為傳統的音像製品、紙質圖書報刊的替代。技術不僅革新了出版、音像等創意產品的製作工藝,提高了產品的傳播效率,還將製作和銷售融為一體,而且直接降低了生產和流通領域的經營成本。由此可見,技術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是顯而易見的。

影響因素之寬容

寬容的社會文化環境產出系數0.218,在現階段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推動排名第二。

創意產業易於集聚在開放度高、容忍度高、進入障礙低、文化多樣化、非穩定大、人口集中、公共服務完善的區域。

首先,區域中文化越多元,對各類新事物、新信息、新想法的接納程度越高,創意涌現的速度越快。其次,區域越開放,外來人才進入的門檻越低,越能促進人才流動和競爭;最後,區域越包容,人們之間的關系越鬆散、自由、靈活、無拘無束,從而強化創意階層的自我身份認同,使其超越種族、性別、年齡、性導向和階級地位,發掘和激發創意力。

今天,改革開放的推進,加強了我國區域之間、各區域與國外地區的交流,使我國很多地區,尤其是東部沿海省份形成了更加寬松的社會文化氛圍。思想開放、兼容並蓄、容忍異見、機會平等的寬容環境能吸引、留住並培養大量的創意人才,鼓勵他們自由思想、自由試驗、自由創業,從而對促進我國省域文化創意產業的高速發展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

影響因素之人才

人才產出系數為0.198,人才作為創意承載的主體,是除技術、寬容以外,影響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其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影響排名不是第一,而是第三。這一結論與國外相關研究有所差別。如美國區域經濟學家Florida認為,人才是影響美國創意產業發展第一位的因素。造成此研究結果的原因可能是文化創意產業在中國真正規模化發展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在很多區域,創意人才短缺的情況普遍存在,創意階層正處於培育和積累過程之中,因此創意人才效應還沒有充分體現出來。

例如,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北京僅次於金融業的第二大支柱型產業。可是,即使在創意人才供給相對豐沛的北京,也並沒有真正形成規模化的創意階層。北京的創意人才在很多領域呈現短缺狀態,數量、質量遠遠不及紐約、倫敦、東京等國際都市。從發達國家實踐和理論研究來看,創意階層的真正崛起才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原動力。因為,人腦才是創意產生的真正源泉,如果沒有文化創意產業的專門人才,機器、設備、網路等都只能是一堆冰冷的軀殼,只有人腦才能把它們合理地利用起來,並把文化、社會、經濟以及科技有機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並且創造出適合市場需求的內容產品和服務。

影響因素之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的產出系數將近0.148,在5個影響因素中,該產出系數排在技術、寬容、人才三個影響因素之後,但影響並不是很顯著,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創意人才的缺乏影響了基礎設施作用的發揮。因為,缺乏創意的核心——創意人才,再好的基礎設施也只是缺乏靈魂的冰冷的空間外殼。這也進一步表明,在當前的中國,即使各級政府都在全方位投入巨資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但是如果缺乏創意人才,沒有區域軟環境大幅度改善,並不能有效推動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影響因素之政策

政策的產出系數為0.009,對我國省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影響力微乎其微。這說明,區域單一依靠政府行政力量投資興建創意園區、提供創意產業優惠政策,無法有效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這也一定程度解釋了,中國有29個省域政府明確提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創意產業園四處開花,但大部分區域的文化創意產業依然發展乏力的現象。

㈡ 為什麼要將文化產業發展為支柱性產業

首先,要探尋和堅守中國文化的遺傳基因。中國文化在五千年歷史長河中世代傳承、不斷延續,靠的就是這些富有生命力的、具有內在聯系的遺傳基因。發展繁榮中國文化,必須找到可以永遠傳承和堅守的中國文化因子,它是在中國民族文化的土壤上生長出來的,並同中國特定的優秀文化傳統結合在一起的基本元素。否則,中國文化就不會有生命力和競爭力,也很難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同全球文化進行平等的對話和交流。
其次,建構文化本土性價值體系和話語體系。通過建構具有本土文化遺傳密碼、本體性狀特色的價值體系和話語體系,就可以在此基礎上對全球性文化進行科學的合理的選擇性接受、合己性理解、顛覆性解釋、破壞性重構和創造性發展,從而不僅可以避免被同化的命運,而且還可以在改變、逆轉和瓦解文化全球性敵意的基礎上找到中國文化重現輝煌、爭取更大發展空間的路徑。
第三,要盡快消除和打破跨文化交流的隔閡與疏離。最主要的是大力加強文化本土性的自信心、輻射力和影響力,採用靈活多樣的策略、手段和技巧,消除和打破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的防範與敵意,通過各種途徑將最優秀的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國,從而不僅改變全球文化的語境、轉移世界傳播的重心,而且能夠以本土性文化匡正全球性文化,以異質性文化稀釋同質性文化,在交流合作中逐步將本土性文化上升到全球性文化。
第四,掌握和把度好中國文化與全球文化互動的合理張力。對抗和消解全球性的同質文化,必須站在文化平等的立場上,使本土性與全球性之間的互動關系保持著一種科學、合理的張力,站在本土性與全球性相結合的文化多元的立場上進行權利平等的文化交流,進而促進人類的相互理解和社會的共同進步。
第五,要立足於科學繼承傳統文化,從容應對全球化挑戰。中國的傳統文化,作為應對全球化挑戰的一種根基,應該說現在中國傳統文化不能說是十全十美的,我們應該看到追究傳統文化應該是在我國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在中國漫長的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一個精華與糟粕並存的龐雜的文化積累的過程。我覺得現在的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沒有完全清除封建文化消極的影響。比如說像宗法觀念、特權思想、專製作風、人身依附關系,對於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必須加以批判,要予以摒棄。

㈢ 為什麼要將文化產業發展為支柱性產業如果你打算將來投身文化產業領域會從哪方面做准備

送給汕職的同學們。
化藝術產品的升溫,也撬動了資本的流向,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目光,文化產權交易所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遍地開花,「權益拆分」的全新藝術品交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文化藝術產品市場,然而由於機制的不成熟、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監管主體不明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文化產權交易所的前景顯得不那麼明朗了。

日前召開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決定。在政策助力下,中國文化藝術市場迎來了規范發展的大好時機。

文交所遍地開花 藝術品市場滋生泡沫

專家稱,要實現市場規范須健全法制,加強監管,並建立退出機制

近年來,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躍升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的文化產業,引來了眾多資金追捧與炒作,藝術品投資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迎面撲來。然而,從遍地開花到瘋狂爆炒,現實中亂象叢生文交所的發展令人堪憂。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秩序混亂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法制建設滯後,政策管理缺位。只有健全法制,加強監管,營造環境,並建立退出機制,才會出現不斷壯大的中國藝術品市場。

文交所「遍地開花」

我國的文化產業和藝術品投資市場前景廣闊。2008年,我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總額不足200億元,而到了2010年我國藝術品拍賣總成交金額已超過了500億元,佔全球藝術品拍賣額的33%。有專家預測,今年中國藝術品市場會持續向好,中國藝術品市場總規模將達到3600億元人民幣,而全年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額會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左右的規模,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藝術品市場重要組成部分。

伴隨著藝術品市場交易的快速增長,全國各地文化產權交易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急切地想在這個市場中分食一杯羹。

文交所快速擴張得益於2010年3月文化部等九部門聯合簽發的《關於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該文件明確指出,鼓勵國內文化企業積極藉助資本市場平台,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嘗試文化產權交易,促進文化產業做大做強。《指導意見》下發後,由於資本大量湧入文化產業領域進行投資,各地文化藝術品交易平台便應運而生。

2009年6月,上海市政府批准設立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

2009年9月,天津市金融辦批准設立了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

2009年11月,深圳市政府批准由深圳廣電集團、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深圳報業集團和文博會公司等聯合發起設立了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深圳文交所在經營模式上分為整體權益交易平台和份額權益交易平台。

2010年5月,成都市政府批准由成都博瑞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等股東聯合發起設立了成都文化產權交易所。

進入2011年,文交所更是迎來了一波井噴式的發展。2011年4月,河南省金融辦批准由兩個自然人出資5000萬元成立了鄭州文化藝術品交易所。交易規則的設計與天津文交所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引入了做市商制度,採取投資者預約登記的方式,委託銀行代為發售。6月,湖南省文化廳批准由湖南省文化藝術基金會、湖南高登藝術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5000萬元,組建了湖南文化藝術品產權交易所。7月,廣東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成立。江蘇、陝西、大連、廈門等地也紛紛籌備成立文交所。

統計顯示,截至7月31日,全國各地開業及籌備中的文交所總數已達36家,其中已掛牌開業的文交所達21家。進入8月後,漢唐藝術品交易所、福建海峽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江西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等又相繼開業或成立。目前國內各地還有很多文交所正在籌備當中。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各家銀行向深圳文交所提供了總額達到500億元的授信;廣東省南方文交所也獲得銀行授信共630億元;工商、農業、中信、招商四大銀行為山東文交所授信額度總計180億元等等。

爆炒滋生藝術品市場泡沫

在藝術品市場繁榮發展的同時,市場投資出現過熱現象,尤其是藝術品份額化交易的火爆和瘋狂炒作令人堪憂。

10月10日,香港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首隻藝術品份額「春華秋實」(「春華秋實」漆工藝品組合為上海當代漆畫藝術家畢國勤的經典作品之一,共包括5件磨漆類立體漆藝品)上市,五個交易日皆以漲停價報收。10月21日,鄭州文交所第二批份額產品《藍田泥塑》和《中國名人》開盤漲停。

而天津文交所尤其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為控制價格暴漲局面,天津文交所屢次修改規則。2011年初開戶門檻是5萬元,但3月份起門檻直接提高到50萬元。7月1日天津文交所「二次開張」,但在進入門檻、申購政策、調整價格漲幅和增加特殊處理制度等方面進行了新的規定。投資門檻提高至100萬元;在申購方式上,由過去的定價申購改為競價、定額申購。此外,日漲跌幅限制上也做了較大修改。此前的15%的日漲跌幅大幅調整至5%,還增加了特殊處理制度——藝術品份額在20個交易日內,累計出現6次漲停或跌停就將被特殊處理。特殊處理後,日漲跌幅由5%進一步下調至1%;交易模式也由「T+0」變為「T+1」。天津文交所「朝令夕改」導致交易品種在暴漲、暴跌和交投死寂之間跌宕起伏,飽受輿論質疑。

10月1日前夕,由天津文交所策劃者屠春岸一手操辦的泰山文化藝術品交易所迎來首個份額產品「黃永玉01」,當天該份額收盤價為2.15元,相比1元的掛牌價上漲115%,再現「暴漲」的態勢。

而10月17日天津文交所新發的兩件天價蘇綉《富春山居圖》與《世紀和平-百鴿圖》。這兩件作品上市當天即遭遇重挫而破發,跌幅高達驚人的10.43%和8.7%,讓諸多投資者措手不及。隨後,天津文交所在網上發布了關於「蘇綉《富春山居圖》與《世紀和平-百鴿圖》」藝術品的交易風險提示。一邊在藝術品份額交易領域內獨領風騷的天津文交所,另一邊卻也同時面臨著訴訟的尷尬境地。

據北京邦道律師事務所主任武紹智表示,受七八位投資者委託將以文交所單方頻繁、隨意變更交易規則,以及格式合同中的交易風險沒有提示到位為由,准備對天津文交所正式提起訴訟。這些投資者來自山東、上海、安徽和澳大利亞,其投資金額多的上百萬元,少的也有四五十萬元,但虧損都超過八成。

另據報道,由於許多文交所倉促上馬,有的只是一個空殼,連網站都照搬「前輩」設計,正式開放業務非常少。此外,各地文交所的交易規則都由自己制定,當中有些條文甚至有欺詐的嫌疑。

針對文化藝術品的暴漲、暴跌和天津文交所的亂象叢生,近日有消息稱,中宣部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辦公室下發了一個文件,全面暫停了各地准備上馬的文交所的審批工作。一盤「涼水」襲來,「高熱」中的文交所又將何去何從?

文交所何去何從?

作為中國金融市場的一項創新,藝術品交易所在爭議和質疑中遍地生根,伴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張和市場爆炒,風險也在不斷累積。文交所是否應該存在?如何監管?未來將如何發展,成為當前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實際上,藝術品份額化與證券市場有著本質的區別。這種藝術品份額類證券化交易隱藏著很大的風險,如信用風險、交易風險、市場風險、法律風險等,比證券更加難以防範。

相對於股票發行而言,藝術品份額發售機制缺乏必要的信用保障體系。藝術品份額發售和交易中,與藝術品份額發行、上市相關的事項均由文交所負責,交易所不但決定藝術品份額能否發行和上市,甚至還決定份額發行上市工作由發行商完成。這種做法不僅有悖於市場的公平、公開、公正原則,有損於市場的公信力,也難以抑制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更有可能將藝術品發售演變成為利益輸送的渠道,而淪為滋生腐敗、洗錢犯罪的溫床。

其次,藝術品份額發售的定價機制存在缺陷。藝術品是一種特殊商品,藝術品之間的價格缺乏可比性,其價格通常由買賣雙方依據個人的評估與判斷共同決定。藝術品份額的定價過程中,既沒有一個公認的標准體系,也沒有一個公認的、權威的鑒定與評估機構,難以對藝術品的價值做出公允的估值。

此外,藝術品份額的投資回報缺乏穩定的基礎。相對於股票而言,藝術品自身並不產生現金流,相反每年必須支付一定的養護、保險費用。藝術品展覽雖然可以獲取一些收入,但成批展出的收入很難在每個藝術品之間進行合理分配。另外,藝術品實物無法按照份額交割,投資者不可能實現從持有份額中分享對藝術品的欣賞、收藏。因此,藝術品份額化的投資回報更多地只能寄希望於交易價格的不斷升高,低買高賣,獲取價差就成為投資者獲利的主要模式,價格起伏越大、交易越頻繁,越便於短期獲利。這種機制下,投資者的非理性行為可能將份額價格推高數倍,導致價格失真,狂熱之後出現暴跌,在市場中產生連鎖反應,最終使投資者損失慘重,成為受害者。 文交所上市的藝術品份額,總份額相對較小,且採用「T+0」交易模式,容易被人為操縱,出現市場的劇烈波動,甚至被非法資金炒作,從事短線交易、操縱市場和洗錢等不法活動,聚集市場風險。

目前,我國藝術品交易場所的設立和交易管理等處於無法可依的混亂狀態,各地情況五花八門。除少數地方由省、市級人民政府批准設立並授權相關部門監管外,有的則由地方政府金融辦審批設立並負責監管,有的則由文化主管部門審批設立並負責監管。另外,監管依據不足也是監管缺失的另一表現。雖然文交所也實行自律監管,但並不能替代行政監管。此外,藝術品份額的發售審核、定價、交易、監督以及與此相關的評估、保管等均由文交所負責完成,各環節之間缺乏必要的制約和監督,不利於防範道德風險,甚至為合謀、操縱市場留下空間。

「中國藝術品市場秩序混亂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法制建設滯後,政策管理缺位。」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西沐認為,在全國范圍內,文交所的發展已經破題,現在的問題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如何發展的問題。具體說就是要正視問題,規范市場,加強監管,營造環境。

他認為,通過梳理並加強地方中國藝術品市場法規工作,對中國藝術品市場條例中存在的若干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如對條例的適用范圍、技術交易行為的規范、技術交易的禁止行為、違法行政責任等基本問題明確規定,是立法工作重要的突破口。他建議,我國應盡快制定出台《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藝術品市場法》,使其成為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藝術促進法》基礎上的第一部國家對中國藝術品市場實施管理的基本法,這將有利於推動中國藝術品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

此外,資本的流動性決定了只有建立機制化、制度化的藝術品資本退出機制市場,才會出現不斷壯大的中國藝術品資本市場。退出機制的建設關乎中國藝術品市場能不能進一步做大、做強的信心,更是擴大需求的一個重要的標示。如一個規模化的藝術品市場無法建立起一個系統而又高效的退出機制,這不僅僅是一個障礙問題,還是中國藝術品市場所面臨的最大的風險。而中國藝術品資本退出機制的建立,首先需要的是創新。

㈣ 深圳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意義

可以推動深圳經濟的發展,滿足深圳人日益增長文化需要,可以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可以促進深圳走向世界,擴大影響,增加就業機會

㈤ 深圳市人民政府文化產業發展辦公室怎麼樣

深圳市人民政府文化產業發展辦公室,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深圳市人民政府文化產業發展辦公室更多信息和資訊。

㈥ 深圳市迅速發展的優勢

深圳市(英語:Shenzhen City 漢語拼音:Shēnzhèn Shì)。中文別稱「鵬城」,英文簡稱。
經緯度
深圳市位於東經113度46分至114度37分,北緯22度27分至22度52分。
轄區
深圳下轄6個市轄區: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鹽田區、寶安區和龍崗區(光明新區是功能區,非市轄區)。
政府
市委書記劉玉浦,市長許宗衡。
城市面積
全市面積2,020平方公里。土地總面積1952.84平方公里,深圳經濟特區面積為395.81平方公里。
海拔
全市平均海拔70至120米。梧桐山為深圳市最高點,海拔943.7米。
人口
據不完全統計,深圳常住人口總和已超過1200萬人(2006年)。另外還有200萬左右居住時間少於半年以下的移動人口。
民族
深圳是繼北京之後全國第二個聚齊全國56個民族的大城市。深圳市有少數民族人口36萬多人。
時間
北京時間(中國標准時間)。UTC+8。
郵政編碼
518000
電話區號
0755(+86)
汽車號牌
粵B
國內生產總值
7806.54億元人民幣(2008年,比上一年增長12.1%,中國(港、澳、台除外)城市第4名,僅次於上海、北京、廣州)。人均GDP 65054元人民幣(9530美元。以1200萬常住人口計算)。
深圳(Shēnzhèn)與香港山水相連。在短短的27年裡,深圳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初具規模的現代化城市,創造了世界城市化、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奇跡。
深圳是中國口岸最多和惟一擁有海陸空口岸的城市,是中國與世界交往的主要門戶之一,有著強勁的經濟支撐與現代化的城市基礎設施。深圳的城市綜合競爭力位列內地城市第一。到2010年,深圳將建設成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區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貿中心、運輸中心及旅遊勝地,將成為現代化的國際性城市。
深圳即將舉辦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2008年12月7日,深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路認定為「設計之都」,成為我國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一、歷史沿革
考古成就表明,早在67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深圳的城市史已有1673年。
深圳建市(公元1979年)
2004年,深圳成為無農村的城市。
二、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深圳市位於祖國的南疆,廣東省南部,毗鄰香港。陸域位置是東經113°46'~114°37',北緯22°27'~22°52'。東臨大亞灣與惠州市相連,西至珠江口伶仃洋與中山市、珠海市相望,南至深圳河與香港毗鄰,北與東莞市、惠州市接壤。全市總面積2020平方公里。深圳經濟特區是深圳市的一部分,位於東經113°52'~114°21',北緯22°27'~22°39'。深圳經濟特區東起大鵬灣背仔角,西至珠江­口的安樂村,南臨深圳河,北靠梧桐山、羊台山山脈,面積為327.5平方公里,東西長49公里,南北寬平均7公里,呈狹長形。
深圳市所轄范圍呈狹長形:東西長,南北窄。其東西向直線距離,自東寶河口至蛇口半島南端為 155.2 km,至大鵬半島最南端為157.2km;其南北向最窄處自北部邊界至沙魚涌海岸的直線距離僅6km。深圳市行政轄區內的土地總面積 1952.84平方千米;2004年全市建成區面積達550多平方公里,位居全國前列。其中,深圳經濟特區(以下或簡稱特區)土地面積327.5平方千米,是除海南省外最大的經濟特區。
深圳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多為低丘陵地,間以平緩的台地,西部沿海一帶是濱海平原。主要河流深圳河全長35公里。
深圳以平原和台地地形為主,約占總面積的78%。北面和東北面多為山地和丘陵,重巒迭翠,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東部和西部沿海地帶有豐富的海產資源。另有少量台地分布於各區。
深圳市全境屬珠江三角洲,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有三個地貌特徵:南部半島海灣地貌帶位於「大亞灣——大鵬半島——大鵬灣」以及伶汀洋的東部,半島和海灣的海拔絕對高度相差很大,大鵬半島七娘山主峰海拔高達867.4米,大鵬灣水深18—24米,構成槽形海灣、陡峭海岸的地貌特徵;中部為海岸山脈地貌帶,蓮花山系延伸到境內筆架山、梧桐山,呈東北至西南走向,向西南一直到香港的大霧山(海拔959米),逼近海岸,主峰梧桐山(海拔943.7米)是深圳市最高點;北部為丘陵谷地地帶貌,由茅洲河、大破河、觀瀾河、龍舟河等10條河流切割,形成低丘降谷地、階地及台地。
深圳市共設6個市轄行政區。其中,深圳經濟特區內4個區,即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鹽田區;特區外2個區,即寶安區、龍崗區。6個區共轄51個街道、622個社區。
2007年5月31日,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宣布:成立光明新區,管轄公明、光明兩個街道。
福田區
福田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中部,是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該區於1990年1月4日建制,區人民政府於同年10月7日成立。區政府駐沙頭街道。全區總面積78.8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起紅嶺路與羅湖區相連,西至僑城東路與南山區相接,南臨深圳河、深圳灣與香港新界相望,北與寶安區接壤。下轄園嶺、南園、華富、蓮花、福田、沙頭、香蜜湖和梅林8個街道、92個社區。2005年年末常住人口116.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6萬人。
羅湖區
羅湖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中部,是深圳市開發較早的商業中心區。著名商業街東門便位於此區.該區於1990年1月4日建制,區人民政府於同年9月21日成立。區政府駐黃貝街道。全區總面積78.36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接鹽田區,西至紅嶺路與福田區相連,南臨深圳河與香港毗鄰,北與龍崗區、寶安區接壤。下轄黃貝、東門、南湖、桂園、筍崗、清水河、翠竹、東湖、東曉和蓮塘10個街道、115個社區。2005年年末常住人口86.0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3.27萬人。
南山區
南山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西部。該區於1990年1月4日建制,區人民政府於同年9月24日成立。區政府駐南頭街道。全區總面積182平方公里(包括內伶仃島和大鏟島),行政區域東至僑城東路與福田區相連,西扼珠江口與珠海市相鄰,南至深圳灣和內伶仃島與香港隔海相望,北背羊台山與寶安區接壤。下轄南頭、南山、招商、蛇口、粵海、沙河、西麗和桃源8個街道、98個社區。2005年年末常住人口90.0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0.28萬人。
鹽田區
鹽田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東部。該區於1997年10月建制,區人民政府於1993年3月成立。區政府駐海山街道。全區總面積72.36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起大鵬灣背仔角與龍崗區相連,西接羅湖區,南連香港新界,北靠龍崗區。下轄沙頭角、梅沙、鹽田和海山4個街道、18個社區。2005年年末常住人口21.58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19萬人。
寶安區
寶安區位於深圳市西北部。該區於1992年11月11日建制,區人民政府駐新安街道(寶安縣城)。全區總面積733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接龍崗區,西臨伶仃洋與中山市相望,南連南山區、福田區和羅湖區,北靠東莞市。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在該區轄區內。下轄新安、西鄉、福永、沙井、松崗、公明、光明、石岩、觀瀾和龍華10個街道、173個社區。2005年年末常住人口330.0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5.49萬人。
龍崗區
龍崗區位於深圳市東部。該區於1992年11月11日建制,區人民政府駐龍崗街道。全區總面積844.07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南臨大亞灣與惠州市相鄰,西接寶安區,南連羅湖區、鹽田區,隔大鵬灣與香港相望,東北靠惠州市、東莞市。大亞灣核電站在該區轄區內。下轄布吉、坂田、沙灣、平湖、橫崗、龍崗、龍城、坪地、坑梓、坪山、葵涌、大鵬和南澳13個街道、127個社區。2005年年末常住人口18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2萬人。
五、綜合實力
深圳是中國口岸最多和惟一擁有海陸空口岸的城市,是中國與世界交往的主要門戶之一,有著強勁的經濟支撐與現代化的城市基礎設施。《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主編、著名城市競爭力專家倪鵬飛博士組織的,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07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表明,深圳的城市綜合競爭力位列內地城市第一。
2008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與2009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表明:中國大陸競爭力最強的城市是深圳。
歷史的跨越
新時期,深圳從「速度深圳」邁向「和諧深圳」「效益深圳」。
「深圳速度」
是中國大陸形容建設速度非常快的一個詞。這個詞出自1982年11月~1985年12月的37個月期間,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集團公司)一公司在承建深圳國際貿易中心大廈(簡稱國貿大廈)時,創下了三天蓋一層樓的速度,這在當時的中國是絕無僅有的。深圳國貿大廈建成後,是當時深圳的最高樓,成為深圳地標,而且周邊也因國貿而被稱為國貿商圈。當時深圳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快速進行中,國貿的建設過程經報道後,成為深圳城市建設的一個典型被廣為宣傳。因此「深圳速度」、「三天一層樓」是當時媒體提到深圳常用的詞彙。
「效益深圳」
深圳的決策者明確提出,今後將不再以GDP論英雄,不簡單地拼規模、拼速度、拼GDP增長,而要更多重視經濟發展中資源消耗、社會公平及人的發展等問題,以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認真審視深圳的發展思路和目標定位,確立了國際化城市的戰略目標,以此為目標,25歲的深圳進入了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的新的發展時期。
「和諧深圳」
「四個下降,三個提高」的指標體系:即單位產出佔用土地顯著下降,資源消耗的增長相對於經濟增長顯著下降,初級勞務工在勞動人口中的比例下降,經濟增長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程度顯著下降。經濟增長中科技貢獻率顯著提高,經濟增長中教育和人力資本的貢獻率顯著提高,經濟增長中綠色GDP和循環經濟的貢獻率顯著提高。
25年崢嶸歲月稠,25歲的深圳風華正茂。如錦的藍圖已打好底色,燦爛的前程就在眼前。深圳,這座孕育了億萬中國人艱難與奮進、光榮與夢想的城市,如今正在向「和諧」「效益」大道邁進,人們有理由深信,深圳一定能夠創造可持續發展新輝煌,成為一個時代的新高度。
經濟增長
2006年,深圳市國內生產總值達5684億元,增長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723億元,增長17.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72億元,增長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71億元,增長16.2%;進出口總額2374億美元,增長29.9%,其中出口總額1361億美元,增長34.1%,連續14年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
經濟規模
深圳經濟總量相當於國內的一個中等省份,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的第四位,是中國大陸經濟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
財政收入
2006年,深圳財政收入實現歷史性突破,除上劃中央收入1130.16億元外,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歷史性突破500億元大關,達到500.88億元,比上年增加88.5億元,增長21.46%。
經濟地位
經濟特區建立27年來,深圳由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外貿出口、海洋運輸等多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深圳地處珠江三角洲的前沿,是連接香港和中國內的紐帶和橋梁,是華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樞紐。深圳經濟特區在中國的制度創新、擴大開放等方面承擔著重要使命。
物價水平
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市場物價趨穩。200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67.08元,比上年增長5.0%,而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2%。
人才資源
從1985年至2006年,深圳市累計引進海外專家超過27萬人次,留學回國人員近萬人;全市技能人才隊伍已發展到167萬人。深圳已成為人才聚集的重要基地。
商貿流通
2006年消費品市場穩中見旺。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71.29億元,比上年增長16.2%。商業批零網點9萬多個,從業人員30多萬人,零售總面積超500萬平方米,1萬平方米以上大商場50多家,居廣東省之首,形成了東門、華強北兩大近100萬平方米的商業旺區。宜家、吉之島、百安居、塔吉特等世界知名零售集團設立零售分店的同時,把地區性總部、采購中心、配送中心設在深圳。
房地產業
深圳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土地與房地產市場調控體系。廣東省統計局最新公布的調查報告《珠三角地區房地產開發競爭力實證分析》顯示,深圳市在珠三角地區房地產業競爭力排名第一。房地產開發企業約700餘家。
擔保業
信用擔保機構從業人員500餘人,33%具研究生以上學歷,高級職稱佔6.34%,金融專業佔24.3%。
會展業
深圳是中國內地著名會展城市。鍾表展已成為全球第三大鍾表專業展,傢具、珠寶首飾等傳統產業產品展會日趨規模化、國際化。總投資25億元、佔地22萬平方米、總計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的深圳會議展覽中心於2004年竣工並投入使用。在170餘家展覽企業中,注冊資金1000萬元以上有25家。
中介服務業
CEPA實施以來,以會計服務業 、法律服務業 、咨詢服務業為主的中介服務業成為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新亮點。2006年,深圳有231家律師事務所、4105名執業律師和253家會計師事務所、3000餘名注冊會計師。
■環境優美的生態園林城市
深圳擁有清新優美的城市自然環境。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5%、森林覆蓋率達47.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6.01平方米、442個公園總面積達13,240.40公頃,深圳先後被國內外權威機構評為國際「花園城市」、聯合國環境保護「全球500佳」、「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國家生態園林示範城市」、「保護臭氧層示範市」、 「全國綠化模範城市」 、「全國優秀旅遊城市」。
深圳是「公園之城」。目前,全市有400多個公園、風景區、森林公園。到2010年,全市森林公園總數將達到17個,佔全市陸地面積的22.03%。
■中國城市生活質量綜合指數最高的城市

2005年,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研究發布《中國城市生活質量報告》,對中國100個重點城市生活質量指數進行評價,生活質量排在第一位的城市是深圳。
■毗鄰香港的亞太區域性國際化城市
深圳市區距香港港島僅45分鍾車程。深圳將用15年左右的時間,在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深圳建設成為重要的區域性國際化城市。
目前,在深圳長期工作生活的外國人達1.3萬人以上,深圳國際味日濃。這些外國人來自111個國家,主要是外企駐華機構代表、三資企業人員、文教類人員、留學生。2005年經深圳市口岸入境的外國人共340多萬人次。深圳住房面積中約有5%為港澳台居民及外籍人士所擁有。
深港合作
深港兩地山水相連,經濟相互依存,有著緊密的歷史淵源和天然聯系。長期以來,香港市場上的禽、蛋、魚、肉、菜以及鮮奶等主要來自深圳。每年經深圳水庫供港的東江水達11億多立方米;大亞灣核電站輸電到香港;港資一直是深圳最主要投資來源,占外商在深實際投資金額的70%以上;深圳多家公司在香港創業板上市。
近年來,深圳市政府提出了「向香港學習、為香港服務」的合作理念,深港政府間建立了重大事項協商溝通機制,口岸和跨界基礎設施合作不斷加強,經貿、科技、教育、金融、旅遊等合作不斷深化。2007年4月,深港聯合治理深圳河治理三期工程,深圳河流域防洪標准提高到50年一遇的水平。2007年7月正式建成通車的深港西部通道,將把深港兩地更加緊密地連在一起。
■受人尊重的文明城市

深圳正在全面加強城市人文精神建設,把實現人民利益作為第一追求,最大限度地激發人的創造力,最大限度地尊重人的權利,最大限度地實現人的利益。深圳市民享受著越來越多的文化權利和文化福利。深圳通過完善公共文化設施,開展公共文化活動,全面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質。其中例如「深圳讀書月」活動,已經融入每一位深圳市民生活,成為滿足其精神文化需求和實現文化權利的有效載體。這座城市因為讀書而備受世人尊重。深圳還每年舉辦「關愛行動」,發動全社會來扶助弱勢、困難人群。深圳的城市文明指數和市民關愛行動指數逐年上升。深圳連續三次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2005年被評為「全國十大文明城市」之一。
志願工作者
深圳包括義工組織在內的慈善組織約200個,各種形式的志願者約53萬人。成立於1990年的深圳義工聯是中國內地最早的義工組織和志願者隊伍。年齡最小的僅14歲,最大的78歲,平均每天從事16類30多個服務項目。「有困難找義工、有時間做義工」,已成為深圳人的時尚。
產業配套
深圳是中國高新技術成果轉讓、交易的「窗口」,同時也是全國性的電子、鍾表、傢具、農產品等多項專利產品的貨物集散中心。
深圳及珠三角地區勞動力資源豐富,技術水平高,交通便捷,物流服務完善。以深圳為中心,3個小時內能采購到品種繁多的電子零配件、五金、化工原料、紡織品、農副產品。在產品製造出廠後,2小時內能通過深港兩地機場口岸發往世界各地。
自主創新與技術研發
深圳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國內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依託的研究開發體系,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自1992年以來,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年均增長46.5%,專利申請量保持30%以上的快速增長。全市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產值比重達58.9%。
「十一五」期間,深圳市財政研發投入預計100億,帶動企業自主創新研發,全社會研發投入預計將達1000億。
中國名牌產品
深圳實施名牌戰略,形成了一批擁有名牌產品的大企業集團和企業群體。
截至2006年,深圳市共有金威啤酒、康佳彩電、長城計算機(伺服器)、創維彩電、BELLE皮鞋、富安娜床上用品、泰豐電話、飛亞達手錶、依波表等12種產品獲得「中國名牌產品」殊榮,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二位。
六、財政金融
1979年的深圳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為606元。經過27年建設和發展,深圳由一個昔日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欣欣向榮的現代化城市,綜合經濟實力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基本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造了罕見的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發展速度。
深圳地均產值、人均收入水平和外貿出口總額穩居中國內地大中城市第一;國內生產總值居大中城市第四位;財政收入居大中城市第三位;進出口總額佔中國大陸七分之一,連續12年居大中城市第一,集裝箱港口吞吐量位居世界第四,深圳國際機場為大陸四大機場之一。
深圳基本建成「以高新技術產業、先進製造業為基礎,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適應現代化中心城市功能」的新型產業體系,高新技術產值居國內城市首位。
在區域結構上,深圳業已形成的「南軟北硬」、「南高北重」、「東西兩翼旅遊港口」的產業分工布局和特色。南面特區內福田、羅湖、南山、鹽田四區集中發展金融、物流、高新技術研發、軟體、商貿等「軟產業」,規劃建設新型的都市產業園區,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會展經濟,體現出高新技術、高端產業和高附加值的「三高」特點。北面寶安、龍崗兩區以「硬產業」為主,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引進關乎全市經濟發展前途的大項目、基礎工業項目。東西兩翼利用山海等資源優勢集中發展港口經濟和旅遊經濟。
2004年深圳宏觀經濟調控能力顯著提高,國民經濟綜合實力增強。全年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完成年度預期目標情況良好。
深圳經濟發展不斷攀上新台階。生產總值5年實現了2000億元、3000億元兩個台階的大跨越,年均增長15.8%,2004年達到4282.14億元。其中第一次產業增加值12.33億元;第二次產業增加值2211.23億元;第三次產業增加值2058.58億元。
深圳正在努力建設一個能有力支持經濟發展、能有機配套產業結構、能有效防範化解風險的金融體系,到2010年建成中國一流的現代化、國際化的金融中心城市。
金融業
深圳銀行、證券、保險業機構密度、外資金融機構數量以及從業人員比例均居全國前列。2006年,深圳金融業總資產達到了1.6萬億元,全市金融業年收入增長率首次超過了GDP的增長率,取得了近10年來最好的成績。
深圳市政府將進一步加大對金融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力爭為金融機構提供最優惠的政策、最優化的環境和最優質的服務。計劃到2010年,深圳市金融產業增加值達到1350億元,金融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5%以上。
證券業
深圳是全國證券資本市場中心之一。全國兩家證券交易所之一的深交所進入規模化、市場化發展新階段。
創業投資
深圳創業投資發展迅速,機構和資本均居全國第一,成為國內創業投資集聚力最強的地區。2006年共有注冊登記的創業投資公司500餘家,約佔全國1/2。
保險業
深圳是中國第三大保險城市。保險公司總部增至7家,分支機構29家,保險從業人員達約3.5萬人。2006年深圳保險業總資產272億元,佔全國保險公司總資產的13%。外資保險機構代表處8家,在深各外資保險分公司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6.16億元。
外資金融機構
1982年1月,南洋商業銀行深圳分行開業,是建國以後中國引進的第一家外資銀行。
2006年再次迎來外資銀行入深潮。先後有永隆、大新、上海商業三家港資銀行開設分行。中信嘉華銀行、工銀亞洲在深開業。東亞銀行、恆生銀行開設了支行網點。目前深圳擁有外資金融機構38家,其中,營業性機構31家,代表處7家。
2006年末人民幣對外資銀行全面開放後,深圳29家外資銀行加大了業務拓展力度。
七、對外開放
深圳是中國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試驗場」,率先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史上的奇跡,是中國改革開放近30年輝煌成就的精彩縮影。
進出口貿易
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2374.1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9.9%。其中,出口總額1361億美元,增長34.1%;進口總額1013.03億美元,增長24.6%。深圳外貿出口總額連續14年位居全國大中城市榜首。
利用外資
在深圳,外商投資涉及的主要行業包括:電子通信、電氣機械、紡織服裝、食品、醫葯、金屬製品、房地產、交通運輸及商業飲食等。2006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32.69億美元,增長10.1%。
深圳一直重視利用外資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資金密集型製造業,目前招商引資的重點是汽車、石化等帶動性強的實業、產業項目。
外商投資企業
累計有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來深圳投資。 到2006年底在深圳投資的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總數累計達141家。
對外投資
在積極利用外資的同時,深圳企業也積極「走出去」,參與全球經濟競爭。至2006年底,深圳已設立境外企業和機構367家,累計投資近15億美元,遍及80多個國家和地區。

㈦ 談談對文化產業發展的認識

新華網深圳5月18日電 盡管國際金融危機還在進一步蔓延和擴散,但在第五屆中國(深圳)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的現場,熱鬧的展示、紅火的交易卻讓人感受著文化產業特有的活力。

據統計,18日閉幕的第五屆文博會入場觀眾達351.7萬人次,比上屆增加83萬人次。專業觀眾總數達到36.8萬人次,其中境外專業觀眾7.46萬人次;總成交額達到877.62億元,比上屆增加了175.3億元,其中文化產品出口達87.66億元。

金融危機之下,中國經濟受到巨大沖擊,然而文化產業卻逆勢飄紅,文化出口蓬勃發展。據統計,2008年中國核心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158.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在跨境文化服務貿易方面,2008年實現文化服務進出口48.16億美元,同比增長29.5%。

歷屆文博會回顧
第五屆文博會:總成交額達到877.62億元。

第四屆文博會:總成交額達到702.32億元。

第三屆文博會:總成交額達到499.13億元。

第二屆文博會:簽約金額211.4億元。

首屆文博會:合同總成交額31.36億元

目前各省市都在積極加快文化產業的發展,就本人對我市的文化產業狀況了解,濟南市將重點培育108個文化產業項目,並面向全社會招商融資,投融資總額達人民幣172億元。
據相關報道,濟南市要對金鑾大廈、金帝利大酒店、普利大廈、東航三角地片區、濟南市藝術大廈、濟南箱包市場等幾處地產進行整合,從而打造濟南市規模最大的動漫影視藝術文化創意中心,力爭成為濟南及山東省動漫產業核心區和示範區。
另外重點開發的齊魯文化產業中心,位於長清大學科技園,距濟南主城區16公里,規劃佔地面積800畝,基礎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景色宜人,周圍現有高校9所,主要建設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藝術館、會展中心等約20萬平方米,將成為濟南、山東的公共文化中心,同時具有公務和交易功能,是一個綜合性的文化藝術中心。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迅速,據有關數據顯示發達國家文化產業佔GDP總量50%,目前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狀況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還是中國目前政策上對文化產業的各種支持所帶來的引導效果值得深思。

數據來源:齊魯文化產業園

閱讀全文

與深圳文化產業發展好的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