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我國電子產業發展趨勢

我國電子產業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2021-03-15 11:50:15

⑴ 今年電子行業前景如何

總體來看,在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總共經歷了以上三個階段,從體制的轉變到規模的壯大到研發實力的增強,這些都極大的促進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快速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行業並購重組趨勢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 2012年,我國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總額11868億美元,佔全國外貿總額的30.7%。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成為我國重點支柱產業,我國已經成為了一個電子產業大國,在看到巨大的體量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楚的認識到,中國的電子信息產業還主要出於代工和勞動力密集的生產加工階段,還未成為一個電子信息產業的強國,產業的研發創新能力較弱,缺乏像韓國三星電子那樣擁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
缺乏研發、創新能力:由於技術引進風險小,我國本土電子信息企業大多把資金花在技術引進上,而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投入相對較少;外資企業更是著眼於短期經濟利益,直接從本國「買」技術。

⑵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未來趨勢是什麼

首先,電子商務是促進經濟提質增效的新引擎。電子商務的顯著特點,是把生產者、物流供應商和消費者整合在同一平台上,不僅能夠釋放潛在需求,而且能夠創造新的需求,不僅直接催生出一批服務新模式、新業態,而且促進了各種要素的合理流動和重新組合,推動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實現「再平衡」。2014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突破13萬億,增速達28.6%,帶動就業創業超過1000萬人,電子商務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其次,電子商務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途徑。
互聯網是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電子商務起源於互聯網,但又超越互聯網,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領域。像阿里雲,每天可以為數十萬中小企業和數億用戶提供服務;淘寶網,每年能夠為網商節省280億元的租金成本,吸引了大量草根創業者。同時,電子商務還在加速推動生產組織關系變革,推動所有型經濟向分享型經濟演進,重構產業價值鏈新體系。

第三,電子商務是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新方式。
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是經濟增長「雙引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政府履職的重要內容。電子商務為提升公共服務能力、促進社會公平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也為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投資參與醫葯健康、社區服務等社會事業帶來了新的契機,有利於加快建立廣覆蓋、多層次、高品質的公共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個性化、便利化的需求和服務,進一步破解民生領域公共服務資源短缺失衡、均等化普惠化水平不高等方面的制約。

第四,電子商務是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新抓手。
電子商務使專業復雜的傳統國際貿易變得簡化透明,有利於形成沒有時空界限的全球統一市場,將極大加速貨物自由流通、信息無阻暢通、資金快速融通,對於我國更有效地利用國際市場、國際資源,更好地鼓勵和引導企業走出去,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電子商務還是文化傳播和社交平台,可以直接建立起面向「一帶一路」消費群體的聯系渠道,有利於講好中國故事,拉近我與沿線國家和地區民眾的心理距離,增強認同感。

電子商務是「互聯網+」行動計劃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核心內容之一。未來一個時期,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要做到「融合傳統、培育新興、走向國際」。

融合傳統,就是要加快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有三個方面。

農業農村方面,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促進農業「小生產」與電商「大市場」的有效對接,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增收和農村就業創業。

製造業方面,依託電子商務,推進網路化製造和經營管理,加速研發設計、生產製造、業務重組等向全球體系演進,促進產業創新模式向高效共享和協同轉變,推動工業從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

商貿流通方面,支持傳統商貿流通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優勢互補、資源整合,通過移動互聯網、地理位置服務、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提升傳統商貿流通企業服務能力,加速傳統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步伐。

培育新興,就是要積極培育新興服務業態。
依法推進金融服務產品網路化創新,鼓勵在線支付、融資、保險、基金等新興金融業態健康有序發展。利用電子商務優化采購、分銷體系,拓寬能源、化工、鋼鐵、葯品、林業等行業電子商務應用領域,提升企業經營效率。大力發展網路租車、網上問診、社區服務等生活服務類電子商務,不斷創新服務民生方式。進一步完善政策,清障搭台,充分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要素價格、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帶動新興產業和新興業態發展。

走向國際,就是要從國內市場走向全球市場。
積極發起或參與國際電子商務交流合作,簡化境內電子商務企業海外上市審批流程和境外直接投資外匯登記手續,鼓勵電子商務領域的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積極發展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電子商務合作,建立政府、企業、專家等各個層面的對話機制,推動我國電子商務走出去。

⑶ 我國新型電子元器件發展趨勢如何

新型電子元件的特點
1、電子元器件正進入以新型電子元器件為主體的新一代元器件時代,它將基本上取代傳統元器件,電子元器件由原來只為適應整機的小型化及新工藝要求為主的改進,變成以滿足數字技術、微電子技術發展所提出的特性要求為主,而且是成套滿足的產業化發展階段。

2、新型電子元器件體現了當代和今後電子元器件向高頻化、片式化、微型化、薄型化、低功耗、響應速率快、高解析度、高精度、高功率、多功能、組件化、復合化、模塊化和智能化等的發展趨勢。同時,產品的安全性和綠色化也是影響其發展前途和市場的重要因素。

3、電子元器件門類和品種之間呈現出新的相互競爭、相互消長的關系,各有一個新的市場定位。有的門類和品種要大發展,包括數量和應用范圍;有的要減少,甚至要被取代;有的是數量增長不多,主要是品質的明顯提高;有的需要確定新的配套對象;還有更新門類元器件的出現,並迅速發展。

4、為適應電子整機普及和規模生產、電子元器件的生產規模將以年產百億計。製作工藝精密化、流程自動化,生產環境也要求越來越高,投資力度越來越大。還要加上產品的一致性、穩定性、精度和成本因素,才能確立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實力、市場定位及其發展前景。

5、產品更新快,要求開發快、形成生產能力快,這主要是要適應電子整機的產品和市場壽命不斷縮短,以及個性化發展的趨勢。

6、電子元器件技術和生產設備的引進在一定時期是必要的,但要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包括品種、數量和價格等方面的要求,並能獲得合理的利潤。國內企業以技術進步為支撐,產、學、研、用有效結合,自主開發產品,提高性能和品質。

新型電子元件的發展前景
1.繼續擴大片式化、微小型化。雖然片式元件已經相當成熟,但有些電子元件仍未能片式化或者雖然可以進行表面貼裝,但體積較大,滿足不了電子產品輕、薄、小的要求。如磁性變壓器、功率電感器、繼電器、連接器、電位器、可調R/L/C、鋁/鉭電解電容器、薄膜電容器、陶瓷濾波器、PPTCR及一些敏感元件均屬此類產品。人們正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
2.高頻化高速化。電子產品向高頻(微波波段)發展的趨勢很強勁。此外,高速數字電路產品越來越多,這些進展都對電子元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降低寄生電感、寄生國巨電容、提高自諧振頻率、降低高頻ESR、提高高頻Q值等。
3.集成化。片式R/L/C是片式電子元件的主體,在數量上佔到90%。這些片式元件的封裝尺寸已經縮小到0.6×0.3×0.3mm。這樣微小的尺寸給製造和使用都帶來了很多不便。多數人士認為封裝尺寸已達極限,不必要再進一步縮小單個片式元件的裝封尺寸了。那麼發展方向何在?答案是向組件化、無源/有源元器件集成化發展。目前已經出現了各種R/L/C組合件,國外著名公司採用LTCC(低溫陶瓷共燒)技術、薄膜集成技術、PCB集成技術、MCM多晶元組裝技術做出了多種無源/有源集成模塊,並已付之應用,其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4.綠色化。在電子元件的製造過程中,往往使用大量有毒物料,如清洗劑、熔劑、焊料及某些原材料等。在電子元件成品中有時也含有有毒物質,如汞、鉛、鎘等。現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立法禁用這些有害物質,提倡綠色電子。我國電子元器件行業也面臨這一課題,有大量的技術難關等待我們去攻克。

針對我國電子元件行業的特點,今後幾年元件行業的定位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考慮。
首先,我國電子元件的發展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密切跟蹤數字化、網路化技術的發展趨勢,不斷開發新產品,提高技術檔次,加快新型電子元件的開發,使我國電子元件由生產大國向生產強國轉變。
其次,突破關鍵元器件技術,電子元件企業要加快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
第三,片式化是電子元件的重要發展方向,不僅市場需求量大,而且充分體現了規模經濟的特點,如果結合上下游產品,如材料、零部件、設備、儀器等,形成產業鏈,則產業規模更大,拉動效益更明顯。
最後,要把握國際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轉移的機遇,推動更高層次的國際合作,以資本為紐帶,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提升管理水平,培育我國電子元件的跨國公司,打造國際級的龍頭企業和拳頭產品,努力提高國內外市場的佔有率,繼續保持我國電子元件較快的增長速度。

⑷ 目前,我國電子競技的發展趨勢如何

電競作為新興產業受到了廣大年輕人群體的追捧,雖然它的整個發展時間相比起很多傳統的行業而言差距非常懸殊,不過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給了這個產業非常大的發展空間。通過大規模的網路直播電競的賽事也得以面見大量的觀眾,大家可以隨時隨地觀看緊張刺激的比賽。隨著電競產業的不斷壯大,這個行業的真實一面也逐漸展示在大眾的面前,大家得以深入了解這個項目光鮮的背後選手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任何行業都需要經歷時間的考驗,在一次次的挫折中變得更加專業。這是一個充滿朝氣的行業,它註定將擁有一個無比美好的未來,下面幾點體現了它的發展趨勢。

一、網路的便捷

以網路直播作為依託,電競的影響力不斷壯大。那些精彩的操作片段,獲勝時的激動喜悅以及失敗後的傷心落淚,都充斥了屬於這個世界的獨特魅力。正是這些寶貴的東西,吸引著無數的粉絲對電競激情的追求。

對於電競的發展之路你有哪些記憶深刻的時刻呢?

⑸ 電子產品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電子產業是我國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 1995年到2003 年, 電子產業總產值由2471 億元增加到24058 億元, 增長874%, 年均增長32.9%; 電子產業增加值由449 億元增加到3545 億元, 增長690%, 年均增長29.4%, 均遠遠高於同期製造業的平均增長速度。電子產業的持續快速增長, 初步確立了我國作為世界電子產品生產大國的地位。1998 年中國大陸電子產品總產值佔世界電子產品
總產值的4.52%, 超過作為世界重要電子產品生產基地的韓國(3.96%) 和台灣(2.86%), 僅次於美國(30.40%) 和日本(19.58%)。①電子產業的快速增長是與該行業的外國直接投資密切相關的,電子產業是外商投資最集中的製造業領域。本文將就電子產業外國直接投資的現狀、趨勢、特點及其影響進行分析, 最後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
一、電子產業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現狀
1.電子產業FDI 在製造業中的地位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是外商投資最集中的製造業領域, 該產業三資企業資產合計為7645.07億元, 占我國全部三資企業資產總額的19.47%,資產超過排名第二位的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的兩
倍; 同時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也是外資資產比重最高的行業, 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三資企業資產佔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資產的63.25%, 遠遠高於23.26%的全國製造業平均水平。
電子產業之所以成為外商投資額最多、增長
速度最快的製造業領域, 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中國市場的迅速增長及巨大的市場潛能。以
通信行業為例, 僅2004 年一年, 中國新增局用電
話交換機容量就達到7019.6 萬門, 新增行動電話
交換機容量達到6048.9 萬戶。中國市場已經成為
跨國公司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巨大的
市場吸引跨國公司展開激烈的爭奪。二是中國國
內廉價的勞動力資源。按現行匯率計算, 中國國
有製造業職工的周工資只有22.35 美元, 分別相
當於泰國的38.33%, 馬來西亞的28.7%, 韓國的
9.2%, 台灣省的6.8%, 香港特區的5.1%, 美、
日、德的4%左右(呂政, 2003)。為降低製造成
本, 外資將電子產業中的低端產品或技術含量不
高的生產環節向中國轉移, 以利用中國在勞動密
集型產品上的比較優勢。比如, 隨著台灣製造業
成本的提高, 台灣電子信息產業的企業紛紛向中
國內地轉移, 中國台灣電子信息硬體製造產值在
海外已達50.1%, 其中中國內地產值高達31.1%
(胡靜林, 2003)。
2.電子產業吸引外資的平均規模
1996 年以來, 各行業總計的外商對華直接投
資平均協議金額和製造業外商直接投資平均協議
金額變化幅度不大, 均穩定在200 多萬美元。但
電子及通訊設備製造業外商直接投資平均協議金
額總體上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 從1996 年的
258.3 萬美元增加到2003 年的742.7 萬美元, 其
中外商直接投資平均協議金額最高的2000 年達到
742.7 萬美元。
電子行業外商直接投資協議額增大的重要原
因一是來華投資的跨國公司增多, 目前位居世界500 強的電子電氣類跨國公司已全部來華投資。
二是跨國公司投資金額增大, 例如諾基亞在2000
年5 月主要投資並倡導了一項總投資達100 億元
人民幣的北京星網(國際) 工業園項目。2000 年
電子行業外商協議投資金額大幅度增長可能與當
年上述大型外商投資協議的簽署有很大關系。但
是也應該看到, 雖然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外商
直接投資平均協議金額較高, 但與發達國家相比
仍有較大差距。根據《1994 年世界投資報告》,
設置在發達國家分支機構的平均FDI 規模為1730
萬美元, 流入發展中國家的外資, 平均每個企業
的外資規模約為430 萬美元。與世界水平比較,
中國外資平均項目規模仍然明顯偏小。
3.外資投資企業類型的變化
1997 年以來, 電子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總數量
變化不大, 但外資企業數量卻保持較大幅度增長
的勢頭, 規模以上外資企業數從1997 年的330 個
增加到2001 年的479, 增加45.2%。在外資企業
中, 港澳台商投資企業數從1997 年的423 個減少
到2001 年的386 個, 下降8.7%; 而外商投資企
業數從1997 年的330 個增加到2001 年的479,
增加速度較快, 增幅達到45.2%, 外商投資企業
的比重超過港澳台投資企業而成為電子行業外資
的主體。從登記注冊類型來看, 合資經營企業、
合作經營企業、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數量變化
不大, 外商獨資企業數量快速增加, 從1997 年的
60 個增加到2001 年的207 個, 增幅高達245%,
外資在電子行業的投資有傾向於採取獨資企業形
式的趨勢。
外商直接投資方式變化的原因在於: 在改革
開放之初, 外商對中國投資環境還很生疏, 通過
合資或合作的形式與合適的中方夥伴結成合營載體, 既有利於與各級政府溝通並順利進入中國市
場, 又有助於規避各種非市場因素帶來的風險,
加之當時的法規不允許外商建立全資銷售子公司,
中方合營者可以利用的各種資源便成為外商選擇
以合資或合作方式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因素。隨
著改革開放的日漸深化, 中國各級政府的辦事效
率和法制化程度不斷提高、外資政策放鬆, 外商
投資企業擁有越來越多的自主權, 原先因其具有
明顯的互補性而成為中方可以利用的那些資源逐
漸減少並弱化。近年來大量進入中國的國際著名
跨國公司, 往往擁有人才、技術、產品、品牌到
規模、融資、管理等多種有形和無形的所有權優
勢, 為了實現壟斷核心技術和獲取高額市場回報
的雙重目標, 並實施全球化的經營控制戰略, 通
常更願意選擇以獨資方式進行戰略性的集中投資
(朱仲羽等, 2002)。
4.外商投資方式的變化
自20 世紀90 年代以來, 並購一直是外商直
接投資的主要推動力。在1990 年, 全球外商直接
投資金額為2020 億美元, 其中並購金額為1510
億美元, 佔75%, 到2003 年, 外商直接投資達1.3
萬億美元, 其中, 跨國並購金額為1.1 萬億美元,
佔85%左右。但我國利用外資長期以綠地投資為
主, 與全球跨國公司投資存在嚴重錯位, 其產生
原因主要在於中國法規和政策上的限制。但近幾
年來情況發生較大變化, 跨國公司在華並購有增
加的趨勢, 發生在電子信息產業外資並購案主要
有: 愛默生電氣斥資7.5 億美元購買華為的電氣
業務部門, 阿爾卡特通過收購中方股份獲得上海
貝爾的控制權, 東芝公司收購東芝與無錫華晶合
資的「無錫華芝」中方股份。外資並購投資的增
加主要在於政策的放開, 2001 年11 月14 日, 中
國證監會和外經貿部聯合頒布《關於上市公司涉
及外商投資有關問題的規定》, 允許外商非投資性
公司, 如產業資本、商業資本通過受讓非流通股
的形式收購國內上市公司股權, 實現買殼上市;
2001 年2 月14 日, 中國證監會頒布了《外商投
資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
明書特別規定》, 外資企業可能獲准收購國內500
強企業, 包括國內A 股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
國有股和法人股。另一方面, 由於創建合資企業
從考察談判到開業一般要1.5- 2 年時間, 要達到
一定規模又需3- 5 年時間, 而並購只要3- 5 個月
就可以迅速形成生產規模, 獲得被收購企業的市
場份額。所以對跨國企業而言, 採用並購投資方
式, 可以快速、低成本地進入中國市場, 減少市場競
爭, 並可以達到強強聯合的目的(李曉華等, 2005)。
5.外資投向的地區集聚
從總體上看, 電子產業主要集中於東部地區,
天津、廣東、上海、福建、北京、江蘇和山東等
七省市電子產業的企業數量佔全部電子產業企業
數量的52.69%, 資產佔全部電子信息行業資產的
65.20%。電子行業在省內也呈現出地區集聚的特
點, 例如, 廣東東莞、江蘇蘇州已形成電子產業
集群和世界電子產業的重要生產基地, 廣東的深
圳、東莞、惠州、廣州四市電子產業總產值佔全
省的83.67%。外資在電子產業的分布也呈現出地
區集聚的特徵, 以所有者權益衡量, 投向上述七
省市電子產業的外資占電子產業全部外資的比重
達到86.68%。電子信息產業以及投向電子信息產
業的外資均呈現地域集中的特徵, 電子信息產業
的地區集中度與外資的地區集中度表現出很強的
相關性。
電子產業以及該行業的外商直接投資企業地
區聚集的成因有以下幾方面: (1) 外國及港澳台
公司在某個地區投資後, 如果收益高, 該公司會
繼續進行後續投資, 包括對原有子公司的追加投
資和設立新的配套公司; (2) 當某個大型跨國公
司在某地投資後, 其上下游供應商、經銷商和各
類專業服務公司以及競爭對手也會隨之進入; (3)
外商直接投資的地區聚集能夠促使該地區的企業
產生集聚效應, 集聚效應推動外資投向的進一步
集中。美國學者Head 進行的一項對外國投資影響
的研究發現, 在對外商有吸引力的地區, 地區聚
集存量每增加10%, 該地區被潛在投資者選中的
可能性就增加5- 7% ( Head, 1995)。
二、外國直接投資對電子產業發展的影響
1.外資對電子行業增長速度的影響
產業的增長速度與外商直接投資表現出比較
明顯的相關性, 外資占工業增加值比重較高的行
業, 增長速度相對較快(江小涓, 2002)。電子產
業的快速發展是與外國直接投資密不可分的。從
圖1 可以看到, 在電子信息產業製造業, 三資企
業總產值的增長速度總體上快於整個電子信息產
業製造業總產值的增長速度, 三資企業工業總產
值占電子信息產業製造業總產值的比重從1995 年
的37.49%增長到2003 年的69.68%, 三資企業的
快速發展對信息產業製造業的快速增長起到了非
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2.利用外資對電子行業出口的影響
20 世紀90 年代以來, 我國外貿出口一直保
持快速增長的勢頭, 外貿出口總額從1995 年的
1487.7 億美元增長到2003 年的4382.3 億美元,
與此同時, 電子產品的增速更為迅猛, 電子產品出口總額從1995 年的165.32 億元增加到2003 年
的1420.9 億元, 電子產品出口占外貿出口的比重
從1995 年的11.11%增加到2001 年的32.42%, 增
幅遠遠高於外貿出口額的增幅。聯合國跨國公司
與投資司的研究發現, FDI 與出口存在顯著的正
相關性, 人均FDI 每增加1%, 發展中國家高技術
產品出口就會增加0.78%, 中技術產品出口增加
0.39%, 低技術產品出口增加0.31% (UNCTAD,
1999)。電子產業出口的快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
由外商直接投資推動的。電子產業中三資企業出
口額占電子產業出口總額的比重從1994 年的57.
35%增加到2003 年的83.72%, 年均增長36.8%,
其中外商獨資企業所佔比重從1994 年的20.84%
增加到2003 年的59.43 %, 年均增長47.37 %,
均高於電子行業合計出口額31.17 %的平均增
長率。
3.電子行業出口競爭力的變化
我們利用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CA 來衡量電
子產業競爭力的變化。一般而言, RCA<1, 則表
明該國在該產業或產品上處於比較劣勢; 若RCA>
1, 則表明該國在該產業或產品上處於比較優勢,
RCA 越大則比較優勢越大。RCA 指數大於2.5 表
示具有極強的出口競爭力; RCA 指數介於1.25 和
2.25 之間表示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介於0.8 和
1.25 之間表示具有中等競爭力; 小於0.8 表示競
爭力較弱。由於數據收集上的困難, 本文採用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中辦公設備及電子
產品(Office machines and telecom equipment) 的數
據來近似地替代電子工業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
RCA。分析表明, 中國辦公設備及電子產品的
RCA 值持續增加, 從1990 年的0.58 提高到2003
年的2.11, 從競爭力較弱發展到具有比較強的競爭
力, 辦公設備及電子產品的國際市場佔有率也從
1990 年的1.05%增加到2002 年的12.64%

⑹ 2019電子信息行業發展趨勢圖

這個太專業了,還是去問問調查數據的吧

⑺ 電子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我國電子工業發展情況:中國的電子工業出現於20世紀二十年代。1929年10月,國民黨政府軍政部在南京建立「電信機械修造總廠」,主要生產軍用無線電收發報機,以後又組建了 「中央無線電器材有限公司」,「南京雷達研究所」等研究生產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政府十分重視電子工業的發展。最初,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電訊總局,接管了官僚資本遺留下來的11個無線電企業,並與原革命根據地的無線電器材修配廠合並,恢復了生產。1950年10月,政務院決定在重工業部設立電信工業局。1963年,國家決定成立第四機械工業部,專屬國防工業序列。這標志著中國電子工業成了獨立的工業部門。1983年,第四機械工業部改稱電子工業部。中國的電子工業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具有相當規模,形成了軍民結合、專業門類比較齊全的新興工業部門。到90年代初,中國電子工業已經能夠主要依靠國產電子元器件生產20多類、數千種整機設備以及各種元器件,許多精密復雜的產品達到了較高水平,並形成了雷達、通信導航、廣播電視、電子計算機、電子元器件、電子測量儀器與電子專用設備等六大產業。中國電子工業已具有門類齊全的軍用電子元器件科研開發與配套能力,具有一定水平的系統工程科技攻關能力;基本能滿足戰略武器、航天技術、飛機與艦船、火炮控制和各種電子化指揮系統的需要;所提供的產品都達到了較高技術水平,其中不少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⑻ 我國電子商務未來的發展趨勢有哪些

隨著人們消費理念的轉變、收入水平的上升,眼下我國正迎來新一輪的消費升級。在這樣的背景下,跨境電商雖然迎來了發展的機遇,但是挑戰也如影隨形。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跨境電商產業園發展模式與產業整體規劃研究報告》的分析,預計到2020年全球跨境電商行業的市場規模將會達到1萬億美元,而且亞太地區將會成為跨境電商的主戰場。縱觀整個消費市場,人口紅利已經走到了盡頭,如何精準挖掘用戶,成為跨境電商企業擴大規模的必經之路。
從目前人們的消費趨勢來看,消費者對於正品、質保、時效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個性化、定製化與去中間化也是大勢所趨。畢竟,以往那種廠商統一生產、再賣給所有消費者的模式已經十分落後,如果能夠提前將消費者的個性化訂單提交給廠商,再根據訂單進行生產,那麼有望為跨境電商行業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

閱讀全文

與我國電子產業發展趨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